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幕府将军本纪-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好。
不过眼看今川家灭亡在即,他并不想投靠敌人武田家,所以还得另投它处。想到这里,只听松下嘉兵卫开口说道:“高山大人,木下大人那里,在下是万万不敢去的,还请大人给在下指条明路。”
氏宗听完不由心说,我跟你很熟吗,这次饶你一命已经是开恩了,你还没完没了了,如果他在纠缠不清的话,那老子到不介意送他一程。
想到这里,氏宗本不想继续答话,不过,就在他刚要离去之时,突然想到,这松下加兵卫应该还有些利用的价值,何不让他去投松平元康呢。
此地虽然临近远江,不过却是地地道道的骏河国境内,并且即将成为武田家的势力范围,如果松平元康收下松下加兵卫这兴津砦的话,便等于给了武田家口实,如果两家能在三方原合战前再打上一仗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虽然这今川家算是彻底完蛋了,不过武田家却并不轻松,如今正在与北条家在东骏河大战,如果这时候松平家也能加入战团的话,在武田家增加战损的同时,也可以让松平家多损失一些,如此美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武田信玄与松平元康都不是一般人物,不一定会中计,不过,对自己来说,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成了当然最好,如果不成,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为何不试上一试呢?
想到这里,只听氏宗又开口说道:“松下大人,氏宗这里到是有一条路了让大人去走,不过就要看大人是否愿意了。”
松下嘉兵卫听完不由大喜过望,别管是什么,只要有路可走便是好事,只听他连忙开口问道:“还请高山大人不吝赐教,在下必当洗耳恭听。”
只见氏宗微微一笑,随后开口说道:“此地离远江国近在直尺,如今远江一国除曳马城与高天神城外,皆已被松平家攻取,大人若是投奔松平,以三河守大人的爱才成度,定然不会拒绝,而且大人若是举城投顺的话,治下之地便与松平家辖下连成一片,家名便可保无忧了,此乃氏宗为大人想的出路,用于不用就看大人自己的了,氏宗话一至此,再无其他可言,大人保重,氏宗就此告辞。”
说完氏宗将目光收回,一催缰绳便继续朝东而行。
而前田利家怕临时有变,所以并没有马上率领弯刀骑跟上,还是继续留在砦外游弋,直到主公与织田家的送亲队伍消失不见,这才收拢军势,快马加鞭跟上。
刚离开兴津砦后不久,只听真田昌幸开口说道:“高山大人这借刀杀人之计用的好啊,在下早就听说大人与松平家有怨,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说道这里,只听他紧接着说道:“不过,大人似乎忘了,不管是松平也好,还是武田也罢,皆是英明之主,高山大人此计,以在下看来恐怕作用不大。”
氏宗见对方看破了自己的心思,不但没有任何不悦,反而感到很是欣慰,如果真田昌幸要是连如此小计都看不透的话,那便辜负自己一番心意了。
只听氏宗开口说道:“真田大人说的有理,不过,氏宗对大膳大夫大人虽然了解不多,但却对松平元康极为了解,别看松平元康在平日里紧小甚微,不过在保证家名安全的情况下,其绝不会放弃任何利益,如今武田与北条两家在东骏河大战,如此大好时机,若是松平元康要是不趁机得些好处的话,那他就不是松平元康了。
至于大膳大夫大人会不会三线作战,那就要看其第一军法家的称号是否与其智略相符了,反正对氏宗来说,也不费什么力气,又何必将成败看的如此之重呢。”
真田昌幸听完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在多说什么。
第三九七章 有机可趁
兴津砦中,松下加兵卫见高山军已经离去,在感到轻松下来的同时,多少又感到有些失望,以高山氏宗如今的名声,如果自己能成为他的家臣的话,那自己的名声也会随之提升,可自己却没能把握住机会,不过在高山军面前能保住性命,这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自己还是不要多想了。
所以,等砦外的高山军离开之后,他不敢有半分耽误,立刻带领几名亲信直奔远江而去。
正在曳马城外亲自指挥战斗的松平元康见有人来投,这几日因为攻击受阻的烦躁也随之消去不少,不过,就在松平元康刚想收降松下加兵卫之时,只听石川属正连忙劝说道:“主公绝不可收下此人。”
松平元康听完不由先是一愣,这可是自己侵入骏河的大好机会,如果等武田家夺取骏河全境的话,那么就再无机会了。
这可是对本家有益之事,自己又怎能轻易放弃,松平元康曾在骏府城为人质多年,当然也知松下加兵卫并非人才,而他之所以要收留对方,还不是看上他那几百石领地。
按说如果放在平时,这几百石领地根本不会被松平元康放在眼里,可这次却是不同,松下加兵卫治下之地,不但与远江国接壤,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将这几百石之地控制在手的话,那便相当于打通了通往骏河的道路,控制了近出远江的门户。
当年由于今川家控制骏远三三国,此地毫无作用,才会封给松下加兵卫,可现在不同了,原本毫无战略意义的土地,却变成了战略要地,只要能将这里紧紧握在手中,那么就等于是断了武田家大军其中一条前进之路。
如今他自己送上门来,松平元康又怎愿意轻易放弃。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问道:“哦?你以为有何不妥之处?”
只听石川数正又开口说道:“主公,本家与武田家的盟约中曾提到,远江属本家,而骏河属武田,如果主公同意那松下加兵卫归顺的话,便等于是违背盟约,万一武田家以此为借口,在夺得骏河之后,再顺势侵入本家,那又该如何抵挡?还请主公三思。”
这些松平元康早就已经想到了,不过在他看来,与武田家一战是早晚的事,就算不接受松下加兵卫归顺,以武田信玄那无止境的胃口,也一定会向本家领地而来,既然不管接不接受,都要面对武田,那自己和不先占据有利地形,等他来攻呢。
而且,一向谨慎的松平元康之所以会如此大胆,那是因为他接到了忍者的汇报,武田家虽然还在继续开展着骏河攻略,不过,武田信玄已经在几日前,便将赤备调往东骏河与北条家作战,北条家虽然麾下五色备不如武田家赤备精锐,不过却胜在人多,而且多出对方一倍有余。
从整体实力上来说,北条家的强大还是要超过武田家的,如今两强开战,必会向武田家与上杉家一样,斗的两败具伤,而且估计此战也同样会旷日持久,等此战结束,武田家休整之后,恐怕本家早已经做好准备,而且又有织田家作靠山,不见得就会输给武田。
如果自己不趁此大好时机混水摸鱼的话,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松平元康才敢接受松下加兵卫的效忠。
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说道:“武田信玄视盟约如同儿戏,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骏河之战,若只有本家遵守的话,必遭其害,与其如此,到不如趁武田家应对不暇之时,获得足够实力,这样一来,就算日后武田家撕毁盟约,本家也有一战之力,收降松下加兵卫之事我已决定,此是你不必多劝。
本家现在的重中之重便是将曳马城与高天神城攻下,只要再夺得远江一国,那么本家便也随之拥有五十余万石之地,就算两家开战,也不见得会输给对方。”
石川数正见主公心意已定,也不好多言,而且主公刚才所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自己又何苦惹主公生气,只听他说道:“主公说的是,不过,属下认为松下加兵卫能力低下,如果还让其在本家最前沿镇守,恐其难以胜任,依属下之见,还是将其治下之地调换到后方为好,还请主公定夺。”
松平元康听完不由点了点头,石川数正这话说的有理,只听他立刻吩咐道:“将松下加兵卫唤来见我。”
时间不长,只见松下加兵卫慌慌张张的走了进来,十余年前在骏府城他到是见过松平元康,那时其只不过是一名人质,稍有不顺,便很可能会身首异处,可这才仅仅十几年,对方不但已经成长为一名天下闻名的武士,而治下之地更是有了近五十万石之多,在他的带领下,松平家也从原来的弱小变得强大起来。
而在看自己,十年前自己便是今川家足轻大将,拥有兴津砦七百石知行,而十年后,自己的身份不但没有变,而且连治下的知行也没有任何变动,而现在唯一有了变化的是,当年松平元康在见到自己之时,还会恭敬的叫一声松下大人,而现在自己却要向他跪拜,以成为其家臣而感到荣幸,这多少让他感到有些惭愧。
只见松下加兵卫快步走到大帐正中,恭敬的行礼说道:“在下松下加兵卫特来向松平大人投诚还请大人接纳。”
只见松平元康面带和善的说道:“大人与我也算是老相识了,又何必如此客气,快起来说话吧。”
“是,多谢松平大人,这次武田家来攻,今川家恐难抵挡,在下不愿去投那武田,所以愿举城归顺大人,还请大人收留。”
“松下大人能来,元康十分欣慰,又怎会不接受呢。不过,大人治下之地在本家最前线,元康恐大人有失所以愿用远江国内八百石领地与大人交换,不知大人是否愿意?”
松下加兵卫听完没有半分犹豫,直接开口说道:“多谢主公,属下必誓死效忠松平家。”
松家加兵卫也知道,若是自己归顺松平家之后,自己的那块知行便会成为松平家的最前沿,他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别说是还有一百石土地的加封,就算没有,他也十分愿意迁到后方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完成理想。
第三九八章 不甘寂寞
松平元康早就料到他会痛快的答应下来,像这样贪生怕死的家臣,也就是现在还用的上,等远江稳定后,定要想个办法将他放逐,本家现在经济极为困难,那几百石土地与其交给他打理,到不如封赏给有用之人。
想到这里,松平元康也不愿意再与他多说,只听他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便立刻返回领地进行打点,准备前去新领地吧。”
待松下加兵卫欢天喜地的离开之后,松平元康不由想到,既然已将松下嘉兵卫迁往后方,那他原先的领地又该派何人镇守,这镇守任务可是非同一般,非绝世人才,难当此任,想到这里,在他脑海之中立刻浮现出两个身影,而这两人分别是本多忠胜与神原康政。
从他对二人的宠信程度上来说,松平元康更倾向于让本多忠胜前去阵守,别看其还很年轻,不过就他的勇武而言,放眼武田家无人可以胜之,就算是天下之中,在武艺上能胜过他的人恐怕也是不多。
但他转念一想,本多忠胜虽然勇武有余,但却智略不足,而武田家虽然在武艺上无人能及,但大多皆是智勇双全之辈,而且武田信玄更是有天下第一军法家的美誉,如果对方并不强攻,而是耍诈的话,那本多忠胜非中计不可,而且这攻击曳马城与高天神城还需他出力,也并不适合现在前去,所以就只剩神原康政一人了。
如果将那里交给神原康政的话,那自己到可安枕无忧了,神原康政虽然在武艺上不及本多忠胜,但其勇武也非常人可比,武田家之臣在武艺上能胜过他的也是凤毛麟角,而他不但武艺精湛,这智谋也是不差,如果武田家想用计夺城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既然如此,那便让他前去镇守好了,只要他能在那里拖住敌人一天,那么本家大军就会到达。
如今松平家也在搞兵农分离,由于经济所限,虽然成果并不算显著,但两千名旗本足轻还是拿的出来的,既然此地如此重要,松平元康在咬牙跺脚之后,还是决定派五百名旗本交由神原康政指挥。
不过,对于只有七百石石高的兴津砦来说,根本装不下这些军势,所以松平元康在决定后,又拿出六百贯金钱,准备对那座小砦大肆括建一番,使其成为一座阻断武田家西进的坚城。
没过两天,松下加兵卫转投松平家的消息便传到了信玄耳里,当他听说松平元康不但接受了松下加兵卫的效忠,而且并将那座小砦交由神原康政后,不由大发雷霆。
松平家如此做法,完全是在挑战自己的底线,如果自己不采取任何动作的话,岂不会被他人耻笑,而且,这松平元康也应该教训一下,要让他知道知道,别以为夺得远江就可以与本家平起平坐,在武田家面前他什么都算不上。
不过,就在武田信玄大怒,准备派军前去教训一下松平元康的时候,只见一名下级家臣快步跑了进来,行礼后报道:“报主公,北条家家主北条氏康亲率三千旗本与两千足轻已于昨日从小田原城出发,目标直指东骏河而来,还请主公早做准备。”
武田信玄听完,眉头不由一皱,北条家又出动了五千大军,如果加上之前派出的军势,那么便已经达到了八千之众,这其中还有三千五色备,而目前在兴国寺城防守的小山田信茂麾下只有两千足轻,以他麾下军势勉强可以抵挡主北条家最先派出的三千大军,但如果再加上这五千军势,又有北条氏康亲自率领,那其便万万不可能挡住了,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大意了。
没想到北条氏康这次竟然有如此大的决心要救援今川,自己到还真小看他了。
不过,家上小山田信茂麾下那两千军势,这次骏河攻略一共才出动五千军势,而现在骏府城已经被团团包围,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自己就这么离去的话,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所以武田信玄无奈最终决定自己亲自率领一千赤备前去兴国寺城支援,而剩下的两千军势则是交由马场信房,继续对骏府城发起攻击,并派麾下立刻返回甲斐调兵支援。
至于那松平元康,武田信玄虽然很想现在就收拾他,不过想要三线作战,而且还要防备上杉家,所以实在是没有能力了,最后值得恨恨作罢。
待收拾完北条今川两家之后,下一个要收拾的对象就是那自不量力的松平家。
在甲府城留守的真田幸隆最近可是忙坏了,他在接到主公的命令后,一面忙着调拨军势援助东骏河,抵挡住北条家的进攻,一面还要准备迎接织田家送亲队伍,可算是把他忙的不善。
可以说,这次本家出军骏河和与织田家结盟,从而减轻上洛的战略全都失败了。
作为武田家的军师,他自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他没想到北条家会用尽全力去救援今川家,不然的话,如果本家能够将优势兵力集合起来的话,恐怕现在骏河一国早就已经插上了武田菱,而正是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那么本家与织田家的结盟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本家能够尽快夺得骏河的话,那么本家军势只需在骏河休整月余,便可西进。
可现在本家不但没能将骏河夺下,而且还与北条家纠缠不休,上洛之事也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
而且织田信长早就已经刻天下布武为印,又与浅井家结盟,其志恐怕也是上洛,如此一来,如果本家军势不能抢在织田军之前上洛的话,那么就只有撕毁盟约,与织田家一战了,这样以来,本家先后毁约两次,名声必然大降,与其如此,当初便应该力劝主公才对,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现在也只能祈求织田家还没有做好上洛的准备了。
第三九九章 喜从天降
想到这里,真田幸隆却又松了一口气,据情报上说,织田家在开展伊势攻略之时损失惨重,而且损失最多的还是织田信长直属旗本,恐怕其想要恢复战力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目前足利义昭还未从六角家离去,谅那织田信长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便去进攻,真希望足利义昭能呆到本家与北条家的战事结束之后再行离去,如此一来,本家的战略便能又回到原先的那条线上去了。
两日之后,在真幸隆将集结起的三千大军发往东骏河前线之后,还没等他休息片刻,只见秋山信友皱着眉头走了进来,自从他离开歧阜城后,就感觉有些不对劲,直到今天他才想通,恐怕当日织田家众人是在欺骗自己。
首先以高山氏宗的才智,又怎么可能当着自己的面说出织田家下一步的战略方针呢,恐怕他是想迷惑自己罢了,自己可真是够笨的,竟然会相信他的鬼话。
而他今天来此,就是想与真田幸隆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阻止或是拖住织田家。
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说道:“真田大人,在下以为织田家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上洛了,万一要是抢在本家之前,这可该如何是好,军师大人还是快想办法才是啊。”
真田幸隆见他焦急,不由心说,当初若不是你劝主公与织田家结盟的话,又怎会有今日之事,恐怕当时主公也没有想到会与北条家大战,不然的话,一定不会同意与织田家结盟的,而现在盟约都已经签属了,联姻之女都已经快到达甲府城了,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现在也只能看武田家的家运如何了。
只听真田幸隆开口劝慰道:“秋山大人不必心烦,织田家在上次伊势攻略中损失极为惨重,想要恢复战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我是织田信长的话,就绝对不会在战力没恢复之前便与三好家进行决战,最多也只是先攻下南近江而已,可目前足利义昭被六角家庇护,只要他不走,织田家便绝不会动,所以在下认为,只要本家能在一两个月内结束目前战争,便还有机会抢在织田家前面的。大人还是不要担心了。”
秋山信友听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次与织田家结盟之事是自己一力主张的,如果要是没能到达目的,自己在主公心中的地位,一定会大大降低,不过,现在听真田幸隆这么一分析,本家还有可能抢到对方前面上洛,心里也随之轻松了一些。
只听他开口说道:“多谢真田大人指点,在下受教了。”
只听真田幸隆又开口说道:“秋山大人,那高山氏宗及为精明,而且有是织田信长心腹,待其到来之后,大人切不可提起上洛之事,以免织田信长在得到消息后会提前行动,更不要说本家正与北条家大战之事,大人可记下了?”
“大人请放心这个在下还是知道的,待织田家的送亲队伍到来之后,那高山氏宗就有劳大人接待了。”
真田幸隆听完不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现在也只好如此了。”
又过一日,当真田幸隆与秋山信友已经准备妥当,正在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谈之时,只间一名旗本足轻快步走了进来,行礼说道:“报两为大人,织田家送亲队伍已经离甲府城不足三里,还请大人定夺。”
真田幸隆听完,暗叹一声,该来的终于来了。只听他说道:“知道了,随我出迎。”说完只见他与秋山信友二人快步走了出去。
甲府城外,只见织田家那百多人的队伍已经越来越近了,原本面带笑容的真田幸隆在看到三子昌幸正与织田家为首之人并行,脸上的笑容也立刻随之消失不见了。
而秋山信友此刻也觉得很奇怪,这真田昌幸他到是见过几面,所以肯定不会认错,可他怎么跑到织田家队伍中去了?难道是真田幸隆大人早有安排?
可这两天根本没听他提起过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真田昌幸其人,他虽然了解的不算太多,不过却也知道一些,真田昌幸只知夸夸奇谈,若是在自己等武田家家臣面前如此表现,看在真田幸隆的面子上,顶多说他年幼无知,也不会与他一般计较,可他却当着主公的面卖弄,竟然说本家已经开始衰落,而织田与松平家将要兴起,如果本家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天下也会被这两家中的一家夺去,这也就是主公宽宏大量,若是换作他人,恐怕就不是将他轰回户石城那么简单了,就算是放逐都算是轻的。
真不知道真田家一门皆是智勇双全的武士,怎么唯独出了源五郎这个废物,可就是这个废物,现在却跟在高山氏宗身边,若是因为他胡说八道,而导致两家结盟失败的话,主公一定会大……
咦,对啊,说不定真田大人就是想让这个废物儿子前去胡说,将两家同盟之事搅黄,这样一来,就算织田家先行动手,本家再去上洛,与织田家交战也不算背盟,而且织田家还会因此落下口实。
军师的计策实在是太高明了,想到这里,秋山信友面带钦佩之色的看着真田幸隆说道:“军师之计真神鬼莫测也。”
早就已经心烦意乱的真田幸隆听其赞叹,实在是有些摸不到头脑,只听他开口问道:“秋山大人此话何意?”
只听秋山信友大笑道:“哈哈,真田大人这可就是您的不对了,事到如今难道在下还要瞒着在下不行,主公可是将与织田家结盟联姻之事交给您与在下共同负责,大人让其子先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