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幕府将军本纪-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氏宗出来了。
尾张清洲城天守阁评定室内,这里已经坐满了武士,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织田信长的直臣。时间不长,只见织田信长快步从内室走了出来。“林通胜,可以开始了。”
“是主公!”林通胜向前走了两步来到评定室中间,手捧长卷开始念了起来。“本家自统一尾张以来,大小十余战,全赖诸位勇武……本次合战梁田政纲通报消息,又在桶狭间托住今川大军,居首功,获封爱知郡沓掛城3000石知行。
毛利良胜讨取今川义元之首级,居次功,身份晋升为足轻大将,获封三河国碧海郡上乡城1500石知行。
服部安春第一个杀入今川义元本阵大帐居三功,身份晋升为足轻大将,获封知多郡绪川城800石知行。
高山氏宗夺敌城三座,砦八座,居四功,身份晋升为足轻大将,获封海东郡东起城500石知行……”
随后林通胜又念了几个名字,不过这后几然获得的赏赐越来越少,加在一起还没有氏宗一个人的多,对于这样的结果,除了自己的出现外,其他的倒是一点没变,不过其他家臣对这样的结果却极为吃惊,毛利良胜、服部安春这二人的功劳都是实打实的战功,高山氏宗虽有取巧嫌疑,不过到也可以接受。而那个小豪族出身的梁田政纲,只不过是通通风,报报信,组织组织村民,好像他连战场都没上,主公怎么就把头功给了他?
家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织田信长本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见家臣们没有一个能明白自己的心意之后,心中很是不悦。感谢状原本应该由笔头家老林通胜颁发,不过织田信长一把将梁田政纲的感谢状抢道手里,起身来到梁田政纲前面,亲手将感谢状颁发给他。并且还很大声的说道:“辛苦了,本次与今川家作战,如果没有你的话,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这下家臣们彻底乱了,纷纷交头接耳。梁田政纲接过感谢状后,并没有因为此次获得头功而感到喜悦,而且正好恰恰相反,此刻他心中苦闷,他心想,完了,这下全完了,像自己这样豪族出身的武士,是不会真正受到主公信任的,而且在平时就连家中的那些直臣,他都不敢轻易得罪,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万一对方逮到机会,在主公面前告上一状,那等待自己的便是灭族之祸啊。所以梁田政纲一直小心谨慎,生怕招惹了哪名家臣,之前他一直做得还算不错,在家臣中也一直口碑良好,可谁想到就在今天,自己竟然成了众矢之的,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获得了3000石知行,却把织田家的直臣们全部得罪了,着是否真的值得呢?
想到这里,梁田政纲接过感谢状,说道:“谢主公,属下誓死效忠织田家。”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刚要转身回去,只听梁田政纲又急忙说道:“主公,属下有一子,名叫梁田广胜,如今已经元服,望主公收录。”
“好,就让他来充当近侍吧,”
梁田政纲听完主公答应,这才算松了口气。
织田信长回到主位上坐好,正要宣布解散时,一名近侍走进评定室说道:“报!主公,据派往三河的忍者回报,今川氏真已于前日继任家督,今川军已全部退入骏河国…。。”
“哈哈,好,东路无忧已。”信长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说道,织田家的最大困境显然随着今川家的撤军,算是彻底解除了。
近侍继续说道:“不过,三河松平元康并未退走,此刻已占领冈崎城,整日操练,有与织田家一绝胜负之势。”
信长眉头皱了皱,问道:“有多少足轻。”
“回主公,千人左右。”
听到这里,信长那皱着的眉头立刻舒展了,笑着说道:“哈哈,竹千代还是有些胆气的嘛,不用理会,你退下吧。”
第十二章 各怀心思
评定室中,坐在右手第一位的柴田胜家,作为织田家第一猛将,现在郁闷的很,他这次的功勋只排到了第7位,不过获得封赏几十贯而已。
柴田胜家心想,桶狭间之战时,要不是当时跟在主公左右,保护主公周全,讨取今川义元的功劳怎么也不会落到两个后辈的手里。他心中暗骂,哼,两个人才讨取今川义元,还受了那么重的伤,真是废物。还有那个梁田政纲,干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获得了头功,不生气都不行。
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看坐在后排的高山氏宗,那个新进的家臣倒是有些本事,不过内藏助好像对此人颇有意见,看来还得自己出面调解才是,像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争取到自己这方阵营中来。嗯,等评定会结束后,就找主公要人,凭借这么多年的功劳,要个新进家臣当与力,主公应该不会拒绝才对。
就在家臣们各怀心思的时候,氏宗心中着急,这可是前期灭老乌龟的最后机会了,如果错过的话,那到本能寺之变前,就不可能在又机会了,可过了本能寺之变后,老乌龟也已经羽翼丰满,坐拥五国之地,再想杀他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氏宗连忙上前一步说道:“主公,属下认为,今川家已经不足畏惧,松平家不过一个跳梁小丑,而我军士气正盛,此时应该一鼓作气剿灭松平,一统三河才是。请主公三思。”
氏宗刚说完,柴田胜家第一个响应,在他看来,这样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多,再加上他现在已经将高山氏宗视为自己人,也应当力挺一下,所以也开口说道:“主公,属下认为千兵卫所说有理,属下愿为先锋出击三河。”柴田胜家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可见他立功心切。
众家臣开始在氏宗说话的时候本还在观望,现在见本家第一猛将柴田大人都出言力挺,他们也不再有任何犹豫,全部劝织田信长出兵三河。
织田信长轻哼一声,他刚才已经作出决定,扶持松平家,让其守住尾张东大门,而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进行美浓攻略了,没想到还没说出口,下面就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只见信长目光锐利的扫向众家臣,哼了一声,说道:“千兵卫随我来,其他人退下!”说完,信长气鼓鼓的朝后面内室走去。
见主公面色不善,刚才没有站出来赞成出兵三河的家臣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刚才没有头脑发热跟着起哄,看来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以后还是少出头为妙。不过那个新进的小子可就要倒霉了,不了解主公的脾气就敢胡乱说话,唉,看来挨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了。
一路上,氏宗稍微有些心慌,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急功近利了?很快,便跟随者信长来到一间较小的房间内,织田信长到是没有上来就发火,而是淡淡的说道:“说说你的想法。”
氏宗心中忐忑不安,别看信长如此平静,但这只不过是暴风骤雨来临之前的假象罢了,如果说话稍有不慎,那挨骂是肯定的,必须要先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才行。氏宗想了想后说道:“属下刚见主公对松平元康称赞不已,难道主公对松平家有提携之意?”
信长本以为千兵卫上来便会说如何开展三河攻略的事,所以早就想了一肚子反驳的话,然后再把他臭骂一顿,在他想来,如果能把精通军法的高山千兵卫驳斥的体无完肤,哑口无言的话,那不是更加证明自己随不读军法之书,但却更胜一筹吗?这可是很让他兴奋的事。不过谁知他一开口就把自己的如意算盘全都打乱了,这让织田信长有些气恼。
“是又怎么样?”信长淡淡的说道。
“那属下就明白了。”说完,氏宗路出胸有成竹的微笑。
这样的笑容让织田信长感到很厌恶,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好像傻子一样,根本不知道这家伙突然之间哪里来的自信。但为上位者,他又不能去问,这让他感到有些憋闷的感觉。“别在那里摆出这幅臭样子,要是接下来的话,不能让我满意的话,你自己应该知道后果。”
氏宗见信长快憋不住了,知道时机一到,正色说道:“主公,您提携松平氏的目的无外乎是想让松平氏替您守好尾张的东面,如此一来,织田家便能后顾无忧的开展美浓攻略,不过属下认为,与其信任别人,到不如信任自己,在攻下三河之后,主公完全可以派一重臣前去镇守,现如今松平氏势弱,兵不过千余已经丧胆的足轻,而今川家又无力出兵三河,现在织田家士气正盛,家臣用命,三河一战可得。到时主公拥有,尾张,三河两国之地,八十余万石领地,如果这时在开展美浓攻略的话,岂不是事半功倍吗,以上皆是属下肺腑之言,请主公三思。”这些话,氏宗早就想说,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今日全部说出来后,心里立刻轻松不少。
信长沉思片刻,在他想来,千兵卫所说也不无道理,与其将安危掌握在别人手中,倒不如攥在自己手里,不过夺取三河之后,便要和今川家接壤,今川家此次虽然战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到时候要是被今川家拖住脚步,还如何进兵?制霸天下岂不成了泡影?
信长想到这里,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此时不必再说,我意已决。退下吧!”
“主公……”
“退下!”
从天守阁出来之后,氏宗心中恼怒,哼,老子不过就是个打工仔,以后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织田家的好坏跟老子有什么关系,要是逼急了,跳槽还不行,凭借老子的先知先觉,到哪里不能混的风生水起,弄不好还能弄个大名当当。想到这里,氏宗心情立刻好了不少。不过这话也只是随便想想,要说在这个年代,谁最大方,无疑是织田信长,跟着别人混没前途,自己当大名暂时没那个实力。
当晚,冈崎城天守阁评定室内,松平元康召集家中所有家臣,正在听取服部半藏从尾张带回的情报。当听说高山氏宗向织田信长进言攻打三河,随后被叫到内室密谈的时候,心中惊恐万分。松平元康心想,这次是不是玩大了,自己之所以不顾家臣劝说,敢明目张胆的进驻冈崎城,还不是因为料定信长不敢攻击三河,信长不是傻子,就算他占领了三河,那可就要面临一面环海,三面受敌的困境了。不过那个高山氏宗也并非无能之辈,既然敢劝信长出兵三河,恐怕已有应敌之策,这可如何是好!
松平元康轻叹一声,现在摆在松平家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一如既往的向今川家效忠,或者脱离今川,寻求织田家的保护,家在两强中间,想要独立发展是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松平元康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我决定,松平家从现在开始,脱离今川家,与织田家进行和谈。”在座的家臣不免劝说一番,不过都被松平元康强硬的回绝了。
第十三章 东起之城
东起城,在清洲城的正西方,这只不过是尾张国境内几十座城砦中毫不起眼的一座而已。
尾张平原上有许多小丘陵,在这些小山包之上,经常可以看见城砦的影子,而在海东郡中部地区,其中一座十几米高的丘陵之上,也孤零零的立着一座木质结构,且只有两层天守阁的小城。
这座小城便是高山氏宗的居城—东起城。东起城所在的位置并不是战略要地,至于这座城何时所筑,为什么要筑,已经没有人知道答案。由于年代久远,所以东起城显得很破旧,又加上地处大后方,所以此城只有5名旗本足轻进行镇守,就连城代都没有。负责守城的5名足轻虽然无法获得功勋,但却胜在逍遥。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今天就算过到头了,这座城已经被主公封赏出去,而那位叫做高山氏宗的大人今天就要来接收此城。他们等待交接完后,也就只能收拾收拾离开。
除了他们5人之外,东起城大门处,还有一名年过半百,身穿土黄色粗布麻衣,头发花白老者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他不是足轻,更不是武士,而他只不过是山下百米处,竹园村的村长,当他听说竹园村被划给了东起城新来的城主之后,就不不得不来了,如果因为自己的失礼,而导致大人发怒的话,那竹园村上下八十余户,四百多人就全完了。他可是听说要是遇到脾气不好的领主大人,稍有不如意就会屠杀村民泄愤。想到这里,村长不由哆嗦一下。
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阵阵马蹄之声,只见一名身穿显眼盔甲的武士策马疾驰而来。当盔甲武士来到近前之时,不管是足轻还是竹园村村长,连忙跪在一旁迎接,只听他们齐声说道:“参见领主大人。”
武士急忙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是领主,我乃主公麾下家臣山内一丰,主公马上就到,快准备迎接。”
还跪在地上的6人心中一惊,这…这穿着如此华贵盔甲的武士,居然只是家臣,那领主大人得穿成什么样?他们6人除了紧张之外,又多了一些期待和联想,不过很快他们就失望了。
又不是去打仗,所以氏宗只穿了一件直垂,虽然颜色也很鲜亮,不过和身边的三名盔甲武士相比就要逊色的多了。在氏宗看来,这手下的三名家臣简直不可理喻。
在这几天当中,这三人不管干什么都要穿着盔甲,就跟没见过钱一样,现在他们三个,在清洲城已经算是出名了,被其他武士笑称为“金甲三人众”,就连他这个做主公的都觉得丢人,可这三个混小子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在清洲城内招摇过市。以至于现在在清洲城,金甲三人众的大名甚至比氏宗的尾张之狐的名号还要响亮。
又一次氏宗被同僚们取笑后,回到武士宅邸劈头盖脸的把三人臭骂一顿,从那以后,三人不敢在城内穿了,今天好不容易出来了,所以三人就又连忙将这身皮换上,只弄的氏宗哭笑不得。
来到东起城外,氏宗下得马来,搀起那名身穿粗布麻衣跪在地上的老者说道:“老人家,快起来说话吧。”像香川忠次等三个小年轻儿给他下跪,他还能接受,眼见这么大岁数也跪在地上,他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了。
村长受宠若惊的说道:“不敢劳烦大人,小人是竹园村的村长弥五郎,以后我们竹园村一定以大人马首前瞻,听从大人吩咐。”弥五郎恭敬地说道。
“好说,弥五郎,我叫高山氏宗,回去告诉村民们,不用担心,咱们一切照旧,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氏宗大方的说道。
弥五郎听完面露喜色,不住的表示感谢,现在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了。
“对了,现在村中有多少青壮?”
村长来之前便早已做足了功课,连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回大人,目前竹园村有83户,412人,其中青壮78人。”
氏宗听完点了点头,看来这竹园村还是个较大的村落,居然有将近四百人,不过青壮太少了,不过氏宗转念一想,现在战乱不断,能有这么多就已经很不错了,可问题是弥五郎所说的78名当中,真正18至28虽的又能有多少呢。而现在自己除了三名家臣外,连一名旗本足轻就没有,必须要尽快的挑选一些,此时刻不容缓,不然连镇守这东起城都是个问题。
想到这里,氏宗说道:“明天把村里16岁到25岁的青年全都叫来,我要在他们当中挑选旗本足轻。”
“是大人。”
随后氏宗又和弥五郎聊了一些村子的事情,当得知现在村里是二税一的时候,氏宗很是惊讶了一番,不过见弥五郎并没有对此有什么看法,而且看他的样子好像是天经地义一般后,氏宗也没有主动降低税赋。
这到不是因为他心狠,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如果猛然将将税赋降低的话,如果尾张其他地方不调整的话,那么很会容易激起民变的。再说现在每年的收入才500石,折合成铜钱财400贯左右,这可是一年的总收入,减去家臣的俸禄,足轻的俸禄,日常费用,已经所剩不多,要是减税,那就只能倒贴钱了。
在高山氏宗送走如释重负的弥五郎之后,又拿出一纸公文对镇守城池足轻说道:“这便是委任状。”
这5名足轻见委任状不假,查看无误后,开始带氏宗等4名武士在东起城内转了起来,交接完毕后,5名足轻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东起城长宽约50步左右,整座城使用的是木质城墙,城墙高2。5米,城墙上每根木头都被削的尖尖的,要不是中间有座天守阁的话,更像是一座砦。城墙内四角分别还有4米多高的高橹,除了这些,东起城就在没有别的防御设施了,天守阁矗立在城的西南角,它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垣之上,上面的装饰漆不知道是掉光了,还是筑城之人根本就没有涂抹过,反正现在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了,除了城垣是石头的外,天守阁其他部分皆为木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所以有不少地方都已经腐朽不堪了。从外观上看,整座东起城显得死气沉沉的。
天守阁分为上下两层,其外部左边回廊连接仓库,右边回廊连接奉行所,这三座建筑形成一个整体。进到里面下面一层除了一间不太大的评定室外,还有5间相对小了许多的房间,这里可供参加评定会的武士进行休息之用。而上面一层要比下面小一些,只有四个房间,除了一间城主起居室外,其他三个房间可以随意安排。在天守阁的最上面,还有一间十多平米大小,四面皆有窗户的展望台。
见此城后,氏宗不由心中暗叹,难道这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吗?
———————————————————————————
新的一周马上开始了,小丑厚颜向各位读者求推荐,求收藏,多谢各位。小丑在这里拜谢了。
第十四章 荒子前田
将这东起城转了一圈之后,氏宗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也太破了吧,就凭这堆烂木头,别说敌人进攻,恐怕就算下几场雨都能让它塌掉。这里简直还没有在清洲城的武士宅邸好呢。看来想要修缮的话又要花不少钱,虽说在织田家发展初期,织田家的直臣们大多时间需要住在清洲城内,以方便信长召唤,不过即使来这里偶尔小住,也不能因此丢掉性命。
虽然在氏宗眼中,东起城很烂,不过在他到来之前,那5名足轻便已经将这里打扫了一遍,所以这里到是显得很干净。在评定室内,高山氏宗坐在主位之上,下面三名家臣分左右坐在两边。
氏宗看着评定室外的那棵已经凋谢大半的樱花树,有看看眼前的三名家臣,不免心中感叹,他来此不过半月,如今不但拥有了家臣,而且还拥有了一座城,虽说这里没有电脑电视,甚至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不过他却喜欢这种感觉,掌握别人命运的感觉。
三名家臣自从进入东起城之后,一直说个不停,看得出来他们都很兴奋,他们心中不约而同的想到,随着主公身份不断的提高,知行不断的增加,他们坚信,总有一天,他们自己也会成为一城之主。
“清兵卫,现在家中还有多少钱?”早在几天前,氏宗为了少让他们出去丢人现眼,所以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工作,香川忠次负责家中财物,中村一氏负责家中内政,而山内一丰在武艺上要强于两人很多,所以氏宗打算在招募完足轻之后,让他暂时负责训练。
在之前,显然只有香川忠次比较忙碌,不过他也的确有这方面的才能,对家中金钱管理的井井有条。
香川忠次恨不得每天都将家里的钱财过一遍数,所以不假思索的说道:“回主公,目前家中有钱2532贯。”
氏宗心想,这些钱看似很充裕,不过他自知花钱大手大脚惯了,而且以后家臣,足轻越来越多,如果不弄点副业的话,这点钱早晚会被消耗一空的。虽然有了以钱生钱的想法,但现在还没有想起来具体要干点什么,只能先放在一边。等想到可以办法之后,再加以实施。
随后,氏宗有对中村一氏说道:“东起城修整需要多少钱?”
中村一氏毕竟是第一次接手内政工作,所以显格外很慎重,在他看来,这次修葺工作是主公在考验他的能力,说什么也要用最少的钱把东起城修整一新,而且还要坚固耐用。中村一氏想了想,东起城需要修整的地方和大概所需的金钱后,说道:“回主公,修整东起城需要300贯左右,而工期需要10天。”
这个价格比氏宗心中的价格低了不少,300贯的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好,明天开始修整,十天后我要看到东起城焕然一新。”
“是!属下必不辜负主公重托。”中村一氏连忙行礼答道。
安排好工作之后,氏宗站在展望台想窗外眺望,除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外,还可以看到不远处竹园村正在袅袅升起的炊烟,村内不时出现几名孩童在嬉戏打闹,村子外面,村民们正在辛勤的劳作,这里很少有战乱威胁,所以整个村落显得十分宁静,只有在这里,才不会让人觉得此刻身处乱世之中。
看了一会儿,氏宗顿时心情平静了许多,他又来到另外一侧的窗口向外看去,只见,在几百米之外的一座山坡上也由一座城,那座城虽然也是木质结构,但却要比东起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