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风韵-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监,既然钱粮押到,在下便不再停留,还要回去复命,告辞。”勾当官浑身发颤,暗骂自己财迷心窍,被蒙了双眼,人家憋屈了两个月还能给你好脸,恐怕要吃苦头,急着要脱身。

    副将还愣愣的站着,似乎发觉真的有点不对劲,却不知如何是好。

    “既然来了,就别走了。”李易口吻平淡,看也不看他们,又道:“来人,给我拿下。”

    话声方落,几名凶悍的卫士,立即上前把勾当官、副将给绑了。那副将好歹也是武将,却惊恐失措,浑身如烂泥瘫倒地上,倒是勾当官高声喊道:“我乃制置使司之人,你们怎可拿我。”

    李易呵呵地笑了,对呼延信戏虐地道:“这小吏倒有几分胆色。”

    众人一阵大笑,纷纷嘲弄副将不堪,那副将面红耳赤,却目露惶恐不敢多言。

    李易摆了摆手,压下众人笑声,沉声道:“知道为何拿下你们吗?”

    “都监,我等是奉命行事,拖欠钱粮是上面的事,在下冤枉。”勾当官倒也会说,直接把事推到制置使司那边。

    “胡说,制置使司供应各军钱粮,岂能不知干系重大,分明是你等贪杯误事,还要辩解什么,找死不成?”李易猛拍桌案高声怒斥,不仅把勾当官、副将吓了一跳,连外面两人也心惊胆战。

    “都监,都监,你可不能冤枉人啊!这区区七八日路程,我等岂能耽搁。。。。。。。”

    不等勾当官说完,李易脸色大变,霍地起身厉声道:“住口,分明是你等误事,反倒怪起上官,好生可恨,这等人留在军中,只能败坏军纪。”

    勾当官一听要坏事,李易分明是放老虎抓猴子,拿他们开刀,也不顾什么后果了,当即大喊:“都监,误会、误会,是制司压住不让发解钱粮,我们也没办法。”

    “胡言论语,竟敢往制阃头上卡屎盆子。”李易脸色一变,厉声喝道:“给我拿下去,军法处置。”

    “都监,我是制置使司。。。。。。。”

    “都监,是赵制阃。。。。。”

    没等勾当官、副将说话,如狼似虎的卫士,便把破布塞入他们嘴中,用麻绳狠狠勒住,像拖死狗一样把他们拖下去。

    李易冷着脸,厉声道:“把帐外两个随从带上来。”

    当两个效用被卫士压上来,他们早就吓破胆了,噗通跪在地上,不住道:“都监饶命。”

    “起来,就你们这熊样,还是效用,当真丢人。”李易目光鄙夷,甚是看不起,这种人上了战场也是怂货。

    吴天佑在一旁不住地耻笑,奚落地道:“就你们这熊样,不知怎样混入军中。”

    两名效用一脸尴尬,却不敢起身,唯唯诺诺的。

    李易也不想为难无关之人,心平气和地道:“好了,他们二人办事拖拉,耽误钱粮,造成拱辰军兵乱,竟在质问下再三狡辩,诬赖制阃和漕帅,实在罪无可赦。为平息士卒怒火,也为制阃和漕帅正名,今日要将他二人正法,你们回去如实禀报。”

    两名效用当即傻了眼,这算啥事啊!明明是得到命令,从库里刚提出钱粮,急匆匆发解来,怎么就成了耽误钱粮。

    想归想,二人却不敢说,李易已放过他们,万一一个不小心,惹火了帐中哪位爷,吃饭的家伙可就不保了。

    就这样,屁也不敢放,诺诺地退下,也不管押运士卒、民夫,自个先跳上船跑了。

    呼延信目光复杂,神色间有几分无奈地道:“老六,如此,将彻底得罪制阃,不太划算。”

    李易摆了摆手,面无表情,他实在不愿多想。

    钱粮发解的官塘五天前就到了,他一直在琢磨,到底怎么回事,钱粮一直拖欠,几乎造成不得控制的局面,在他得到家中援助后,全额给他补上。

    事出蹊跷必成妖,他静下来再三考虑,从整个事情的经过,参杂后世对赵彦呐的评价,逐渐认定是阴谋。

    就在昨天,他最后一次试探,派叶开快马前去接洽,得到回报,竟是万人两月的钱粮。

    其中猫腻,他当即就明白了,这是在玩他,要是接受钱粮,他必备别人攻憾,以三千兵马吃万人之粮,赵彦呐只需轻轻一笔,他将万劫不复。

    原本,还在犹豫不能与赵彦呐彻底决裂,但这招实在太毒了,他承受不起后果,与其坐等对方阴招,不如奋起一搏,他已有周旋的势力,只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相信还有几分抵抗力。

    分寸便是要了两个月的钱粮,再上一封官塘给制司,并发四川都转运司及利州路总领所,言募兵合格太低,万军兵额不满,请先备三千五百人钱粮,日后募兵充实再加,两月钱粮余额,便当做全军北上抗战费用。

    借口斩杀押运够当官及副将,算是给赵彦呐一个警示,他并非任人鱼肉之人。与那两名效用费了几句话,亦是给赵彦呐一个台阶,别把他逼急了,大家都不好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7章 又一计

    (全本小说网,。)

    “收集多少船只了?”李易再不想说话,也不得不问。

    许杰稍加沉吟,用肯定地语气道:“大船七十三艘,小舟二百余,附近都搜罗干净。”

    “好,把制置使司的粮船也扣下,军人家眷全部上船,那些孤寡孩童也上船,全军两日后拔寨北上。”

    呼延信看了眼王孝仁点了点头,不用多说他也明白,这是拿了好处杀了人,赶紧跑路为上。

    王孝仁会意,却犹豫地道:“六弟,是不是太匆忙了,是不是应该给制司一封官塘,粮船怎好扣留?”

    李易知众位兄弟担忧,淡然一笑道:“发什么官塘,三千兵马要发解上万人钱粮,明显要阴死人,我拱辰军属利州御前诸军战时节制,应曹太尉军令北上,本就无可厚非。至于征用制置使司船只亦是迫不得已,利州北部到沔州南部,都是平缓谷地,江面平缓,不利用船只实在太失策。等到了目的地,把钱粮卸下来,再把船只归还就是,大不了给他结了雇佣钱帛,没人会闲言碎语。”

    王孝仁摇头苦笑,算是认可了,李易说的还真能站住理,利用曹友闻北上,又把钱粮拖欠推给了押运官吏延误,强行征用制置使司船只,也美其名给予钱帛雇佣,真不知老六脑袋瓜子里,都是些什么东西。

    王柏却看了眼王孝仁,面色古怪,打脸也不是这种打法。

    李易表情轻松,淡淡地道:“老十,你给大伙说说。”

    呼延信、王孝仁等把目光落在王柏身上,人人脸色疑惑,平日里不显山、不显水的老十,怎么让李易青眼有加。

    王柏在众人目光下,显得有几分拘谨,憨笑着挠了挠头。

    李易一笑,诙谐地道:“老十,你就别谦虚了,把劲头拿起来,兄弟们还等着听呢。”

    王柏才深吸口气,腼腆地道:“这是六哥的谋划,小弟是拾遗补缺。我们此次北上并非进驻大安军,而是直接进驻石门。六哥的意思是,蒙古虏人肆虐文、阶各州,石门是通向成、凤、阶诸州通道,我军在此可就近参战,习练兵马补充战损,以备取得战绩。”

    拱辰军虽训练严格却未经战阵,不吝于绣花枕头,不经风雨难成大器。参加一些小规模战斗,虽有损失却可达到练兵目的,战乱之地倒有山民、盗匪可补充兵力,只要不是大规模接战,战损补充还是比较容易的。

    呼延信微蹙眉头,谨慎地道:“忠义军总管时当可率兵出关,我们正好添补时总管走后空缺。不过,曹太尉那里,却如何说,总不能没有军令就去。”

    李易一笑,不在意地道:“曹太尉兵力匮乏,忠义军一部北上,正是需要精兵之时,我军北上他高兴还来不及。”

    王柏看了眼呼延信,又道:“大兄,我军在石门,进可支援天水军,退可进入略阳遁入山地。”

    吴天佑天生好战,闻言忍不住道:“那感情好,事不宜迟,咱们尽早全军拔寨。”

    正说话间,几名卫士端了个木盘上来,上面赫然两颗血淋淋的人头。

    李易凝视人头半响,问道:“外面士卒如何说?”

    “都监,外面群情愤慨,若非背嵬军竭力保护,恐怕押运钱粮的吏士,都被他们给杀了。”卫士小心翼翼地道。

    李易满意地笑了,挥了挥手让卫士退下,环顾众人道:“如今,再也不要有别的侥幸,下面就要靠我们自己了。”

    人都杀了,可以说以赵彦呐彻底决裂,呼延信等人还能怎样,是兄弟就应携手共进,断无退却可能。

    “老六,一切听你的。”呼延信暗自叹息,心下一横坚定了信心,既然不能回头那就硬着脖子走下去。

    “好,全进整装,尽快开拔。”李易脸色郑重,他的时间并不多,是非之地断不可久留。

    运粮官员被杀,拱辰军全军拔寨北上,令赵彦呐大为光火,得到消息后,把最心爱的官窑瓷壶给摔了。

    如果说之前,他对李易还有招揽之心,借着粮草逼迫其就范低头,李易的决然态度,无异于给他一记响亮的巴掌,令他怒火中烧,发誓不拿下李易誓不甘休。

    “制阃勿怒。”中年文士口吻平淡,目光却非常玩味。

    赵彦呐脸色铁青,恨恨地道:“李易竖子,实在可恨,我给他机会,却尤不自知,不杀之,难解心头之恨。”

    中年文士眉头微蹙,淡然道:“制阃息怒,如今襄阳失守,朝廷震动,关外虏人蠢蠢欲动,断非意气用事之时。李易虽孟浪却也机敏过人,我看他识破我之计策,亦知其中利害,却不敢受制于人,才斩杀押运官吏。”

    “不过,平心而论,他这手玩的倒也漂亮,把罪责落到押运官吏失职上,同时给制司、转运司官塘。然后,全军拔寨北上,曹友闻所部兵力匮乏,时当可等又分知各地,李易自会得到他的庇护,制阃还需忍耐再三,待大敌退后再做计较,否则会便宜了虏人。”

    赵彦呐脸色不豫,阴森森地道:“还有何良法?”

    如今,他也是恼怒万分,李易誓不低头,令他面子大伤,如拿李易没办法,他何以在蜀川立足。

    中年文士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制阃,区区李易=翻不了大浪。”

    “不然,李易乃神宵道出身,曾入天子眼界,朝廷中似乎有重臣对其格外欣赏。如今,我与他以势同水火,一旦建功,将是极大麻烦,癣疥之患不除,终将成心腹大患,至少也得让他丧失前途才行。”赵彦呐恨意颇深,忍不下这口气。

    中年文士暗自一叹,不悦地道:“李易是御赐的经师,如今又得到南漕帅的认可,所谓风头正盛,断不可取之性命,为朝廷诟病,制阃现在用强真是得不偿失。”

    待看赵彦呐慢慢颔首,他斟酌言辞又道:“此人精明,寻常手段恐无法使之就范,在下倒有些许办法,让他有苦说不出,却能让人说不上话。”

    赵彦呐眉头挑懂,惊喜地看着中年文士,笑道:“先生请讲。”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8章 抵达前线

    (全本小说网,。)

    “李易处心积虑,招募兵马,积蓄甲仗,不过是要建功立业心切。今全军北上,曹友闻必将庇护,但边地军情紧急,各地急需兵马,李易的拱辰军,是一支生力军,好刀就当用在刀刃上。”

    “妙、妙、妙,先生之策乃大公,借虏人之手毁去李易,无论生死,只要他一败便会名声扫地,我便可借故夺他兵权,倒是还不得老老实实回来。”赵彦呐大喜抚掌大笑,最好的结局是李易兵败身亡。

    中年文士面色平静,淡淡地道:“在下却是公心,无论怎样,李易全军北上必然和虏人交战,几支临时招募的民兵,注定要为御前兵马消耗。不过,利州军情危机,制阃还需谨慎从事,断不可让鞑虏得逞。”

    对方提醒他要顾全大局,不能以私废公,赵彦呐并不以为意地笑道:“蜀川有利州险要,不足为虑。”

    中年文士眉头微蹙,却摇头道:“制阃,今汪世显归顺虏人,利州西路州郡大多残破,此番阔端必全力南下,利州全境得失干系蜀川全局,断不可有半点疏忽,沔州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曹友闻。”赵彦呐脸色不太好看,在他眼中李易之所以公然与之对抗,曹友闻暗中支持占了很大因素,否则对方不会那么猖狂。

    中年文士似乎看出不妥,轻轻一叹道:“非常之时,制阃还需忍耐一二,覆巢之下无完卵。”

    “先生说的有理。”赵彦呐嘴上说,心中却很不悦,自有另番计较。

    拱辰军水陆并进一路北上,途中倒也顺利,大安军和沔州一线,都是利州驻扎御前诸军,赵彦呐的直属部队不多,省下了提心吊胆的心思。

    一路上拱辰军十分的拉风,大宋禁军全是紫绝麻衣,拱辰军却是绯红军衣,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绝对有南迁前禁军风采。

    当大军抵达略阳之际,围观的士卒和民众不少,曹友闻远眺一片绯红,不禁叹道:“壮哉,拱辰军有三衙旧风。”

    在略阳城外扎下营寨后,李易专门入城去见曹友闻。

    略阳曾被蒙古军攻陷,城池却未被破坏太甚,经曹友闻率军修缮,基本恢复旧貌。

    李易进入略阳境内,便细细观察地形,沔州四面险要,略阳城便在谷底中,虽城池建在高地,却不能成坚城,一旦四面险要被占,失守是迟早的事。

    当见到曹友闻,便叹道:“沔州素有蜀川咽喉之称,去岁高公事若听从太尉之言,率兵上山据守,虏人岂敢纵兵入大安。”

    曹友闻只能报以苦笑,说道:“公事言之有理,我在略阳四面修筑堡寨,储存粮草,便为长期坚守,只要沔州在手,虏人必不敢全力南下,今公事到来是我之大幸。”

    “惭愧,惶惶如丧家之犬,能为太尉御守沔州大门,就是万幸了。”李易笑的很真诚。

    曹友闻听在耳中,看在眼中,却不想李易如此直接,毫不避讳,不仅大为感慨。

    官面上的人物最好面子,宁愿利益上吃亏,也不会失去颜面,李易傥荡直言,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制阃那里我已发了官塘,拱辰军属我御前兵马调动,至于那两个不要命的,杀了也就杀了,贻误军粮几乎造成兵乱,没有追究上官就便宜他们了。”

    李易一笑,曹友闻素有直名,却也是手段高明之人,看来早就有了动作,把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当即一礼道:“多谢太尉周全,在下感激不尽。”

    曹友闻一笑,生生受了李易的礼,为了周全对方,他在官塘上据理力争,与赵彦呐的关系又破裂几分,当此大敌当前,为了维护李易不知是对还是错,自然不会谦虚。

    李易见曹友闻坦荡,心下佩服,这才是不骄不躁的君子,无需任何的虚伪做作。

    “公事既然北上,我也即将提兵扼守仙人关,可有教我之处?”

    李易也不矫情,沉声道:“太尉坐守沔州,掌控仙人关,自知咽喉之要,无论如何,御前诸军主力都要死守沔州,决不能与虏人浪战。”

    “如今,制阃还要分兵守御天水军、成州、仙人关等处,实属不智之举,我军兵少理应扼守险要,使虏人不敢造次。”

    “天水军?”曹友闻眉头紧蹙,显然并不太认可天水军。

    李易见曹友闻脸色迟疑,正色道:“时总管出知天水军,形同孤军,太尉不可不防。”

    曹友闻看了眼李易,继而沉吟不语。

    “我愿屯兵石门以北,以备万一。”李易趁机提出要求,就等曹友闻的同意,他绝不愿与曹友闻合兵。

    李易在略阳停留一日,便全军北上,进驻石门。

    石门有曹友闻所部,御前兵马一将数百人驻防,拱辰军属民兵,在石门西北沿江官道旁扎营。

    全军分成三个营地,李易的中军设在最开阔地带,有第一、二、三营,前哨营寨驻防第四、五营,后方营寨驻防第六、七指挥及第八营,全军粮草充足,仍进行紧张的操练并组织对战,半点也不马虎。

    如今,已是端平三年三月,蒙古军不断加强边地兵力,利州宋军劣势越发明显。

    李易最重视马军,拱辰军穿牙白背心,上有红日星辰,马军却是飞马展翅,装备尤为精良,因战马太少,副马制无法实施,只能配骡、驴,饶是如此战斗力也大大提升。

    天水军危机日益,李易断然决定,亲率备身营,马军营六百余骑秘密北上,上官平、吴天佑、叶开三人随行,拱辰军暂由王孝仁执掌。

    成州一线残破,几无人烟,李易一行全是马军,行军速度很快,并未惊动别人,仅数日便到天水军境内,全军才得以休息。

    派出斥候联络时当可后,李易与上官平、吴天佑、叶开展开地图,研究进退。

    “天水军城外,有上万虏人,我与时知军约定袭击敌寨,担负掩护之责,你们看看还有何想法?”

    到达天水军后,李易与时当可联系,约定袭击蒙古军营寨。

    时当可得拱辰军数百骑兵支援,自是大为高兴,约定晚上他出兵劫寨,李易的骑兵担负侧翼袭击。

    上官平眉头微蹙,忧虑地道:“老六,虏人上万,而我军在天水军仅数千人,寡不敌众啊!”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9章 事与愿违

    (全本小说网,。)

    李易不以为意地摇头,淡淡地道:“的确寡不敌众,我也不赞同袭击。不过,既然时知军要打,只能陪他冒次险,咱们也有马军并不怕虏人。”

    “话虽如此,可咱们马军太少,损失一人都承担不起。”上官平忧心忡忡,他并不想把珍贵的马军,消耗在别人的战场上,几百人面对上万人,傻子都知道成败,为了培养着马军,着实的花费不少,不然拱辰军何至于只有三千人。

    马军是被步卒的话并非虚妄,南迁前朝廷有钱养却无马场,南迁后就更不用想了。

    吴天佑瞥了眼上官平,不悦地道:“三哥,这话不对,上战场哪有不死人的,只有生存下的人才是精兵。”

    李易对吴天佑投去赞赏的目光,先不去说哪出的战略战术,战场相逢勇者胜不是没有道理,当下朗声道:“不错,所谓百战精兵,哪个不是尸山血海中淌出来的,重视马军却不能把他们呵护着,不然,下场战斗他们可能会全军覆没。”

    上官平沉默不语,吴天佑大笑道:“老六说的是,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我是说不出这等大道理的。”

    李易摇头一笑,道:“四哥说笑了,我本是道门出身,当不得读书人,咱们看看怎样用兵,务必要以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

    “六哥早就胸有成竹。”叶开眨眨眼睛,似乎看穿了李易的心思。

    李易垂首看了看地图,沉声道:“咱们兵少不宜硬拼,我有两套方案,可供选择。”

    “方才,我已派斥候联络时知军,要他不要恋战,一击之后,切不可夺取钱帛辎重,各部要化整为零,快速撤回关防。如果,时知军按照我意思行事,那咱们就趁乱截杀虏人追击马队,至少把他们给击退,保护忠义军退入白环堡。”

    “如时知军听不进我劝告,虏人必然派马军追杀,我军断不能以卵击石,我当集中兵力,再次袭击虏人营寨。”

    上官平沉吟片刻,反驳道:“偷袭营寨,必会掠夺辎重,他或许不会听老六之言,我看再次袭击营寨比较靠谱。”

    李易心下凄然,历史上的时当可,在袭击蒙古军营寨归路中,被反应迅猛的蒙古马军包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人家的马军众多,战场机动能力强。

    他给予适当可提醒,尽了一份心意,如果适当可能够听从劝说,他愿付出牺牲拯救这位名将。如果,历史非要按照原轨迹发展,他只能采用二次袭击的方式,把追兵吸引回来,尽最大努力挽救,只能说是尽最大努力,至于时当可的生死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一句话,蜀川局势容不得谋取私利,大家必须同心同德,方能争取一线生机,却不能因小失大。

    “此战,是我拱辰军的第一战,一定要沉住气,不得令,便是袍泽在眼前被杀,也不得意气用事,军令一出前面便是刀山火海,也要义无反顾,违者自有军法处置。”李易口吻冷淡目光犀利,口吻中充满了杀伐果断,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新上战场的人往往沉不住气,胜则一拥而上,败则一溃千里,袭击蒙古军大寨,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动作,他绝不容忍不服军令者,那只能导致惨败,让这支新军蒙上沉重的心理阴影。

    上官平看了眼吴天佑,决然道:“老六放心,踏白营绝无敢违抗军令者。”

    “第二营已无孬种。”吴天佑瞪了眼上官平,几乎是大喝一声,显示出自己的决然。

    李易点了点头,面色凝重地道:“好,你们回去后,召集各队队将,把军令重申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