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舰队-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鼓隆隆,明军辅兵推着盾车,载着一车车的沙袋,向土城方向缓缓推进。
缅军士卒在军官们和督战队的皮鞭和钢刀督促下,战战兢兢的爬上城头,用火枪对准了推着盾车前进的明军辅兵射击。
城头上白烟弥漫,子弹下暴雨一样射了下来,打在盾车上,都被盾车挡住。
明军的三磅炮和四磅炮一阵急射,打得城头上沙石横飞,木栅栏破碎,炮弹砸到缅军火枪手人群中,打得缅甸人血肉横飞。
“上!填平壕沟!”王进忠一声大吼,挥舞着钢刀指挥辅兵。
辅兵们推着盾车向城下靠近。这时候城头上已经没有一个缅军了,没有一个缅甸人敢站在随时可能落下炮弹的城头上去向明军辅兵射击,此时的土城就像是一个不设防的空城,任凭明军的辅兵推着盾车去填平壕沟。
一辆辆盾车推到壕沟跟前,辅兵从车上搬下沙袋,投进壕沟中。很快这一批盾车上的沙袋就全部投了下去。辅兵们推着盾车安全返回,连一根毫毛都没少掉。后面的一批辅兵又推着盾车上来,继续往壕沟内投下沙袋。不一会儿工夫,被臼炮轰开的城墙那一段,壕沟就被明军填平,出现了一条通道。
明军战兵列阵,齐步向土城方向推进。几辆巢车也被推了出来,明军士卒站在数丈高的巢车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土城内缅军的一举一动。
很明显,缅甸人在被臼炮砸开的土城后面修筑第二道土城,企图挡住缺口。在缺口的后面,缅军还推出了数门火炮,只等明军涌入缺口的时候,用炮轰,就能对密集的挤在缺口处的明军造成致命的打击。
缅甸人的这一切举动都被巢车上的明军所发现,站在上面的明军士卒立即发出旗语信号,告诉臼炮射手,缅甸人在缺口后面三十步之内集结,同时又用旗语把城内缅军的炮位告诉给臼炮的炮兵军官。
明军的臼炮毫不留情的就向正在修补缺口的缅军辅兵。一发发腾空而起的炮弹呼啸着从天而降,砸落在密密麻麻的缅军人群中,砸得缅甸人骨头碎裂惨叫声连连。
遭到炮击的缅军辅兵立即丢下了手头的工具,四散逃窜。
臼炮再次发出沉闷的轰鸣声,炮弹腾空而起,向城内到缅军炮位头顶落下。
西瓜般大小的炮弹落了下来,砸得缅军炮手死伤了一大片。有的炮弹砸中了炮位,把大炮砸得飞了起来,炮架砸得粉碎。破碎的木板和飞起来的火炮翻着滚砸到缅军人群中,又造成了二次杀伤。
看到城内缅军辅兵和炮手都逃走,巢车上的明军士卒再次摇动小旗,发出旗语信号。
臼炮延伸射击,两边的土城城头上,砸去一排排炮弹。
“进攻!”王新宇掷地有声的下达了命令。
“杀!”成群结队的明军短刀兵挥舞着明晃晃的苗刀,向土城的缺口涌了过去。
大批明军冲缺口处涌入城内,没有遭到缅军的抵抗,就从缺口处冲了进去。冲到了缅军尚未完工的内墙跟前,前面的明军推开了尚未修筑结实的内墙,向缅军大营中央杀去。
其他的几个方向上,抬着简易壕桥和简易云梯的明军呐喊着,冲向土城。一架架简易壕桥架在壕沟上,明军冲过了壕沟,简易云梯架上土城。大批的轻甲战兵敏捷的爬上云梯,出现在城头上。明军在爬上城头的过程中,没有遭到缅军的攻击。
“就那么容易上了城头了?”身披轻甲的石福登上城头,感觉十分奇怪。
有人说了句:“这缅甸人比鞑子好打多了!我们只不过轰了几炮,就把他们都吓退了!”
臼炮和各种火药的连续轰击,让缅军不敢登上土城进行拦截射击,致使明军很快就夺取了城头。更多的明军攀爬上来,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
“向城内攻击!”王进忠下令道。
从缺口处涌入城内的明军越来越多,就在此时,前面火光闪烁,只听到“砰砰”一连串枪声,弥漫的白烟腾起,城内的缅军火枪手躲在大营内,向步步推进的明军射出子弹。
这些缅军火枪手因为惧怕明军炮火的威力而不敢登城迎战,他们躲在城内,等到明军攻入,这才突然冒出头来开火射击。
城内枪声不断,听起来缅军打得十分激烈热闹,但中弹倒下的明军不多。
缅军根本没有上前来迎战的勇气,他们只敢躲在大营内,用火枪远远的胡乱射击。
“快点装填弹药!”缅军军官吆喝着
缅军火枪兵低下头手忙脚乱的装填弹药,匆匆的装填完毕,又是一轮胡乱射击。
枪声轰鸣,透过弥漫的硝烟,缅军士卒看到有几名明军倒下。缅军大营中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似乎再来几轮射击,就能让明军崩溃。
明军刀兵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燧发枪手。进入土城内之后火枪手迅速排开三列,并列向前推进。
城内缅军大营中,缅军的火枪手零零星星开枪射击,慌乱之中远距离射出的火枪子弹打前面的明军短刀兵身上,厚实的铁甲挡住了快成为强弩之末的子弹,并未给明军造成多大的伤害,只有零零星星几名明军士卒倒下。
赵海生站在队列中,手持一柄钢刀,腰间挂着一支短铳。他是把总,不需要亲自开枪。
前面的子弹不断射来,有些子弹从前面短刀手的队形中穿过,打在铠甲比较薄弱的火枪手身上,中弹的火枪手惨叫一声倒下。但后面的火枪手立即补充上来,保持阵型向前迈进。
南洋炎热的天气,毒辣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赵海生头上掉落豆大的汗珠,也不知道是心里害怕还是被太阳晒的。周围的士兵们也都大汗淋漓,但每个人都保持步伐。
距离缅军还有四十步的时候,后面传来一声长喝:“放!”
赵海生的长刀向前一指,拉开嗓门对自己的百人队大声喝令:“端枪!”
一排排燧发枪整整齐齐平端起来,枪口指向前方。
“瞄准!”赵海生大吼道。
枪口放平,对准缅军。
此时缅军还在手忙脚乱的装填弹药,根本来不及对明军发射。
“放!”赵海生用尽全身气力一声吼。
一个百人队齐射,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响起,噼里啪啦的响成一片,就像是过年放鞭炮一样。密集的子弹钻入缅军人群中,绽放出无数刺眼的血花。硝烟弥漫,明军看不到前方缅军伤亡的情况,但从对面传来的惨叫声中,可以听出缅军伤亡极大。
赵海生吼道:“后退装弹!”
与此同时,后面的吴国明一声大吼:“向前,端枪!”
第二个百人队向前,一支支燧发枪对准前方。
“瞄准!”
枪口指向了前面木栅栏后面密密麻麻的缅军火枪手人群,随着一声“放”的命令,第二个百人队爆发出炒豆子一样的枪声,子弹从木栅栏的间隙中穿过,钻入缅军人群中,打得木栅栏后面血肉横飞惨呼连连。
等到第三个百人队压上来,端起枪来射击的时候,缅军火枪手早已丢下火枪,扭过头去竞相逃命而去,只丢下木栅栏后面那些目瞪口呆的肉搏兵。
“砰砰砰”一排枪声响起,呆立在木栅栏后面的缅军肉搏兵倒下一片。
“啊!”缅军肉搏兵终于反应过来,转头就跑。
明军火枪手向两翼分开,后面的鸟铳兵也跟了上来,从两翼包抄。短刀手在正面冲入,挥刀劈砍木栅栏,杀入缅军兵营内。
越来越多的明军从缺口处涌入,长枪兵冲入之后立即结队,跟在刀兵后面,就像一把剃刀一样,从缅军兵营中开始往前推进,一路剃过去,所到之处缅军纷纷倒下。没有一名缅军士卒敢于回头去和明军对砍,遭到明军冲击,立即扭头就跑。每一个缅军都在逃跑,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跑得比自己同伴快。
明军燧发枪手和鸟铳手从两翼推进上去,慢步向前推进的同时,不时停下来装填子弹,端起枪来一阵齐射,不断的从侧面射来密集的子弹,收割中间的缅军性命。
弓箭手和辅兵也杀入缅军大营内,有不少辅兵手里拿着火把,或者提着火油罐,准备随时帮弓箭手点燃火箭,用来预防缅军的战象反击。没看到缅军战象反击,弓箭手向里面的缅军大营射出一排排火箭,点燃了不少营帐。
边牙鲊带着高级武士四处弹压溃败的缅军,可是武士也镇不住场面,被败军裹挟着,加入到溃败的行列中。
“让战象反击!挡住贼军!”一名部将提出了建议。
但边牙鲊却摇了摇头:“贼人没有骑兵,我们步兵可以跑得掉。若是我们象兵出击,一旦被他们火箭射了回来,恐怕会踩死更多自己人。还是赶快撤退吧!”说完,边牙鲊就爬上一头大象,带着象队先行撤离。
缅军象队撤离大营,骑兵也跟在后面从东面大开的寨门中冲了出去,一路向亚哇城方向狂奔逃去。
动作最慢的步兵,也跟在后面,逃出了火光冲天的土城,向亚哇城方向逃窜。
白文选率领的骑兵躲在东面一处树林中,看着缅军大营内已经乱成一团,接着就燃起大火。就在这个时候寨门打开,一队队缅军象兵从里面冲出,逃往亚哇城。跟在战象后面的缅军骑兵也冲了出来,想东面狂奔而去。
“王爷,我们现在出击吗?”部将张国用问道。
白文选道:“现在不动!等贼人步卒出来,我们再去追杀!”
用骑兵去追赶象兵是鸡蛋碰石头,去追赶骑兵又是过于消耗马力,吃力不讨好。
过了片刻,白文选看到缅军大营内冲出了乱哄哄的步兵,向东面亚哇城的方向逃窜。
“牵马出树林!”白文选大吼一声。这是为了保持战马的马力,在发起冲击之前,骑兵最好是牵着马缓步慢行,等到接近敌人之后,再上马冲杀。
近五百明军骑兵牵着战马,缓缓走出树林,一步步向缅军逃窜的大道走近。
距离缅军还有两百步的时候,白文选一声令下:“上马!”
骑兵们纷纷纵身上马,不过还是保持慢速,战马一步步缓缓接近敌人。等到还剩下一百五十步的时候,白文选才拔出马刀,向乱哄哄,密密麻麻的缅军人群一指:“杀!”
“杀!”近五百骑兵齐声呐喊,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向一眼望不到头的缅军人群冲了过去。
五百骑兵冲入溃败的缅军人群中,战马撞飞了前面的一批缅军士卒。接着刀光闪过,齐刷刷的一排缅军士卒的人头飞了起来。
白文选策马疾驰,带着骑兵把缅军的队形拦腰切成两截,硬生生凿了一个对穿,马群所过之处留下一条血路。近五百骑兵差点要冲到江边,白文选勒住缰绳,战马停了下来,调转马头,立住战马。
所有的骑兵都立住战马,胯下的战马打着响鼻。短暂停留片刻文选再次一声大吼:“杀!”
明军骑兵再次杀入缅军步卒人群中,从北杀向南,打了一个对穿,战马撞飞踩死了不计其数的缅军步卒,每一名骑兵都砍下了不知道多少颗头颅。
白文选率着骑兵来回冲杀了三次,直杀得缅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骑兵的马力消耗,白文选就改变了策略。明军骑兵不再是快速冲刺凿穿,而是围在缅军南面,使用铁锤、短矛、重剑等武器在外围砍杀。明军骑兵就像是赶羊一样,把缅军往北面的江边驱赶。
缅军步兵被白文选的骑兵从侧翼驱赶着,一路砍杀,杀得尸横遍野。后面还有大群的明军步兵追赶上来,火枪轰鸣,弓箭齐射,跑得慢的缅军不断倒下。被明军步兵追上的缅军士卒见已经跑不掉,纷纷跪在地上投降。
绝望的缅军逃到江边,却见到江面上一艘艘炮舰吐出火光,炮弹呼啸着砸到他们的人群中,打得缅军血肉横飞。
第十九章 莽白对策
边牙鲊带着象兵和骑兵逃回了亚哇城,八万步兵却几乎全军覆没。从敏建一带逃回亚哇城有两百多里路程,步兵是根本跑不过骑兵的。虽然白文选就五百骑,王新宇那里还凑出了八十多名骑兵,不到六百骑兵,却把缅军步兵的撤退之路杀成一条血路。
北面的江上有炮舰,南面的大道上有骑兵,背后还有大批明军步兵追赶。缅军步兵除了被杀的和逃散的之外,其余的都只能投降。
明军大获全胜,歼灭了缅军七万多人,其中斩杀了两万余人,俘虏五万多人,缴获不计其数的火炮、火枪等精锐进口火器,还有大批的盔甲、刀剑、粮食、草料等物资。另外还有五头大象,十名象兵和三百多匹战马也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
残余不到三千缅军步兵逃散,那些缅军也不可能再形成战斗力了,除了少数逃回亚哇城,其余的都躲在附近村子中,后来被明军搜出来;还有一些逃进附近的丛林中。
亚哇城内,先是一批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骑兵逃回城内,随后边牙鲊带着惨败的战象队也回到城中。
“禀报王上,我军败了!八万步兵都丢光了!”边牙鲊哭丧着脸向莽白递交了战报。
莽白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脸色都白了。原本他想把永历献给北面的清廷,以此讨好清廷,而且缅军也早有准备,不怕李定国和白文选来勤王。哪里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王羽这样的凶神。
本来莽白还想把王羽的军队歼灭在半路上的,可是一开战,先是缅军水师被明军歼灭,接着又是缅军陆师主力被歼灭,至此缅甸已经没有能同明军一战的军队了,莽白只能利用坚固的城防负隅顽抗。
亚哇城外毕竟是缅甸的都城,城池坚固,一共有内外三道城墙。城外三面是护城河,而且在东面城外还专门挖出一个连通伊洛瓦底江的人工湖,东面城墙有水门,运输补给的船只可以进入城内,任何人企图围困亚哇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大臣却对莽白说:“我军水师丧失殆尽,现在江面上都是贼人的船只,他们若要围困,恐怕我们真要被他们困死的!”
边牙鲊也向莽白禀报说:“王上,贼人火器精良,一点不输给我军。另外贼人还有如山巨舰,这东面的大江非但不是我们的天险,反而是贼人的通途啊!”
一名坚决要求对南明强硬以此取得满清欢心的大臣上前奏道:“王上,贼人要围城便让他们围好了!贼人在这里水土不服,何况我们还有五十万大军!时间拖下去,等我们军队调来,即可围歼贼军!”
边牙鲊却上前奏道:“王上,贼人似乎有解决水土不服的办法!微臣在贼人北面扎营的时候观察贼人大营,发现他们几日下来都没有人病倒!这些贼人准备十分充分,很明显他们是有备而来的!”
那名强硬派大臣却说:“他们若是要围困便让他们围困好了!我们在西北面有十万人大军!在东面还有十五万大军!在东南方向还有二十五万大军!若是能全部集结起来,让他们来救援王城,以举国之力对付贼寇,必然能击败贼人!”
边牙鲊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把西北面的大军调走了,那些米新人、博多人和纳加人谁来弹压他们?那些仇人马上就会把英国人叫进来!东面的大军调走了,安南恐怕都会趁机对我们发动进攻!东南的兵力调走了,暹罗也会趁机来打我们!我们南面用来牵制阿卡人的水师已经被贼人灭了,现在阿卡人闹得凶,我们已经压不住了!”
莽白十分愤怒:“这个王羽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那么快就能过来了?他们是怎么来的?这才一个半月,贼人就杀到我们城下了!”
一名对南明朝廷比较友好的大臣道:“王上,现在我们不是追问那王羽什么来头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我们要想一个办法让明军退兵。他们不是来勤王的?只要我们把天子还给他们,他们就会退兵了。”
有人大骂道:“昏招!简直是昏招!我们杀光了他们的大臣,还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他们把天子要回去就会善罢甘休?不!他们的天子一旦回去了,就会让他的军队彻底消灭了我们!只有永历还在我们手里当人质,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但我们若是不归还他们的天子,他们接下来会怎么报复我们?”还有人十分担心。
“是啊!”另外一名比较倾向于和明国和解的大臣道,“我们继续把他们的天子扣押在这里,倘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恐怕我们缅人都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就连边牙鲊也说:“这个叫王羽的贼子,他们已经同南方的阿卡人勾结在一起了!微臣相信,他们会毫不留情的消灭了我们,把南方的阿卡人扶植起来建立一个王朝!”
就在文武百官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献策道:“只要让他们的天子下诏书,让他们撤军,他们肯定就会撤军!只要他们一撤军,我们马上征兵,去把南方的阿卡人灭了!那些乱臣贼子,他们只会趁火打劫!这次我们要斩草除根,把他们杀得一个不留!”
莽白听了之后反问道:“若是那明国天子不愿意下诏书呢?这次也是你们做得狠了!把明廷所有臣子都给杀了!若不是把他们都杀了,那明国天子肯定会下这诏书!”
不过事已至此,莽白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让人去找永历,让永历下旨,命令明军从缅甸境内撤军。
莽白派去的使者去了永历的住所,一见到永历,这缅甸使者就凶神恶煞的威胁道:“贵国的琼州兵正在侵犯我境!他们扶植我国南方叛民,杀害我缅人,抢走我国百姓财物,还破坏我们的寺院佛塔!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永历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一个半月之前发生的咒水之难,他的大臣都被缅人杀光了,就连随从人员也被杀了三百多人,还有两名王妃悬梁自尽,两百多名宫女大部分被抢走,只剩下二十多人。南明朝廷被杀官员的妻女,一些不愿意受辱的都自尽了,其余的又被缅军抢走。剩下的随从人员和手无寸铁的御林军、锦衣卫等被关押起来,缅甸人却故意没有派人看守,任其逃走,然后在半路上抢劫财物,再把人杀害。
见永历一言不发,那使者威胁道:“若是明国天子不愿意下诏让贵国军队撤退,到时候打起来,恐怕难免会伤了天子性命,我们可不敢保证你们的安全!”
上次李定国和白文选进入缅甸,要接回永历,是马吉翔从中作梗,伪造了永历诏书,让李定国和白文选退兵。倘若是永历自己知道那件事,怎么说都不可能下诏。而缅甸人不知道,还把永历真正当成一个白痴。
“皇上!这诏书千万不能写!写了,我们的人撤退了,我们就危险了!只要我们的军队不撤军,缅人不敢把我们怎么样!”御林军总兵邓凯跪在地上央求道。
缅人使者听到邓凯说的话,顿时勃然大怒,恨不得拔出刀一刀就砍了这邓凯,但他不敢。
永历还是一言不发,根本就不去搭理那缅甸使者。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是下诏让明军退兵,说不定自己真有生命危险。只要明军不退,缅人必然会把自己扣押着当人质,暂时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太后、皇后和太子都怒视着缅甸使者,发泄无言的愤怒,没有一个人开口说一句话。
缅甸使者见永历一言不发,强压着怒火。他转头看着那些怒视自己的人,顿时吓了一大跳,于是怔怔的离开永历住所,回去向莽白汇报此事。
莽白听到使者的汇报,又把所有大臣召集起来讨论此事。
有人上奏提议:“王上,不如我们一不做二不休,往东北山区迁都,向清国靠拢!顺便带上这永历,交给云南的吴三桂不就一了百了!”
但另外一名大臣却反对说:“千万不可!这永历天子目标太大!那李定国没有深入我境,他扼守著了易守难攻的要道!我们根本就过不去!恐怕还在半路上,明国天子就被他们劫回去了!要交给吴三桂,也得等吴三桂击败了李定国再说!”
“等吴三桂击败了李定国,我们这里早被明军包围了!”一名缅甸大臣说道。
莽白的一名亲信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先固守亚哇城,我们派人去找吴三桂,以交出永历为条件,让他尽快出兵入缅,赶走贼军!那吴三桂兵强马壮,倘若入缅,贼人肯定不是对手!同时我们再从三个方向抽调部分兵力班师回都城,配合清军一起对付贼人!”
“可是让吴三桂进入我国,那不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那名亲信道:“这吴三桂进来也比那些贼军在我们家门口好!大清国已经占了中华十之有九了,现在他们是正统!而这明国,已经是摇摇欲坠的伪朝!我们要得到正统势力的承认,就要让吴三桂进来带走永历!”
“好,那就依此计行事!”莽白答应让吴三桂入缅甸。
第二十章 吴三桂出兵
缅人把事情决定下来,他们准备在亚哇城固守,拖住明军,再邀请吴三桂入缅对付明军,同时从西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