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舰队-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鞑子决战!”

    郑成功问道:“这样我们岂不是放弃了水师之利?也失去了水师的机动快速?若是我军战败,恐怕连跑都跑不掉,会在山区全军覆没!不行!这是以短击长!”

    王余佑却笑着道:“王爷,我们就是要故意表现出,我们放弃了水师的优势,以短击长,同鞑子在山区决战!其实进入山区,也不是鞑子所擅长的!在丘陵山地,鞑子的骑兵也失去了优势,敌我两军,就完全比拼步兵!”

    “若是我军在山区败了,没有水师接应,怎么撤走?”郑成功摇了摇头。

    王余佑跪在地上发誓道:“卑职保证,只要鳌拜接招了,在山区同我军决战,我军就只有胜没有败!卑职愿意以颈上人头担保!此战我军必胜,而且是大胜!”

    “快起来吧!”郑成功招呼王余佑起来,“不知道王先生为何那么有自信,觉得我们放弃了水师,还能以劣势兵力大胜?”

    “王爷,原因有二,其一,我军若是放弃水师之利,进入山区,鳌拜也会觉得我们是以短击长,放弃自己擅长的,同他们打陆战,这样鞑子会产生轻敌心理;其二,我军在兵器上面有优势!不管是臼炮,还是国姓瓶,还是铁人军,都适合丘陵地带作战!只要我军多挖掘壕沟,修筑营寨,利用臼炮居高临下轰击,必然能重创鞑子!此外,我军还有一种新式武器已经运到:改进版的一窝蜂!”王余佑道。

    “改进版的一窝蜂?”郑成功愣住了。

    就连王新宇都吃了一惊:“这改进版的一窝蜂,是什么时候造出来的?”

    “是戴苍父子的功劳!这种一窝蜂,发射出去的可不是一般的箭支,而是开花弹!有了这种利器,若是鞑子集中在开阔地上,新式一窝蜂可以让鞑子遭到重创!”王余佑回道。

    原来,戴苍父子根据王新宇送给他们的《武备志》等书得到启发,既然单兵发射的火箭溜精度很差,那就把火箭溜和当年明军的一窝蜂火箭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这种改进版的一窝蜂开花火箭,成为一种大面积杀伤的利器。

    王新宇大喜:“这戴苍父子,可是立下大功啊!这种新式一窝蜂,简直就是一种喀秋莎火箭炮!”

    “什么叫喀秋莎火箭炮?”不管是郑成功,还是陈永华和王余佑都愣住了。

    王新宇连忙解释道:“那是北方罗刹国的一种武器,也和一窝蜂很像,不过听泰西人说,罗刹人也是在研制,还没成功。”

    “原来如此!”王余佑点了点头,“其实在山地作战,我们那些精度不高的火箭溜,也能重创敌人!”

    自从王余佑跟了王新宇之后,就仔细观察过郑家军和琼州军的新式武器,通过对戴苍父子制造的武器进行试验,就结合出一些新的战术。

    “新式一窝蜂运到了吗?”郑成功问道。

    王余佑回道:“已经运到崇明岛了,还没运过来。”

    “走,我们去崇明岛看看!”郑成功道。

 第九十三章 一窝蜂和铜臼炮

    从常熟到崇明岛,不过六十公里。郑成功带着王新宇、郑聪、刘国轩、陈永华、黄廷、王余佑、黄昭等人,乘坐快船,顺流而下,不过两个时辰就到了崇明岛。

    郑成功一行人登上崇明岛,负责押送新式一窝蜂火箭的蔡云上前拱手作揖:“卑职叩见王爷!二十辆新式火厢车全部运到!”

    “走,带孤去看看!”郑成功大手一挥。

    走到停放新式一窝蜂的地方,只见二十辆覆盖着帆布的炮车一字摆开,停放在平地上。郑成功走上前,掀开一辆炮车的帆布,却见这辆被称之为火厢车的新式一窝蜂火箭,和之前明军用的火厢车,一窝蜂火箭有很大的不同。以前辽东明军对付后金,使用的一窝蜂火箭是用木筒里面装火箭,一个木筒可以发射三到三十二枚火箭;以前的火厢车,有三百支箭和一百二十八支箭的,其实就是在车上面安放一窝蜂火箭。

    这种新式火厢车,使用的不是原来的火厢车的车身,而是使用西式四磅炮的炮架,有两个很大的轮子,能用马匹牵引。炮架上面,有铜制的支柱支撑起三十二个铜制发射导轨。这是戴苍根据《武备志》里面的火箭溜的图纸,把原来单个的铜制导轨合并起来,组成了多管火箭炮,安放在炮架上,就成为新式火厢车。

    铜制发射导轨,就意味着这种一窝蜂可以重复使用,不像原来的木筒,一次发射完后,木筒也烧坏了,要换上新的。

    郑成功道:“把新式一窝蜂火箭拿过来看看。”

    蔡云令人呈上一枚新式一窝蜂火箭,放在郑成功面前。

    郑成功仔细打量这枚火箭,只见火箭的头部是用厚纸板糊成的,后面是一根很长的木杆,用来起平衡作用。

    王新宇也拿起这枚火箭观察了一番,估计这枚火箭弹头的直径有两寸多一点,弹头长度为两尺,后面的木杆有五尺长,结构很像后来的康格里夫火箭。一枚火箭重量大概十多斤,弹头后面有导火索。

    “这种火箭的威力如何?”王新宇问道。

    蔡云回道:“一枚火箭里面装有爆炸的火药三斤,还有钢珠铁蒺藜,和一发红夷炮的开花炮弹威力相当。但卑职见过这种火箭试射,爆炸率比红夷炮的开花弹爆炸率要高得多,而且射速快。虽然精度很差,但是多发齐射,可以弥补精度差的弱点。”

    “射程呢?”郑成功问道。

    “能射两百丈之远,比不上红夷炮的射程,连臼炮的射程都不如。不过可以密集发射,能杀伤成片的鞑子。”蔡云回道。

    王余佑笑道:“卑职在厦门的时候,就见过戴大人父子试射这种武器,若是结阵,对付鞑子骑兵,这是一种利器啊!只是有一点,这种火箭造价极高。”

    “造价如何?”郑成功问道。

    当年辽东明军之所以无法大量装备能够对付骑兵的一窝蜂火箭和威力巨大的火厢车,就是承受不了这些武器高昂的造价。火厢车和一窝蜂火箭发射的羽箭,一支箭的造价在一两多到二两银子之间,十多辆火厢车一次性发射,就是几千两银子撒出去!而功效也就是相当于弓箭手发射的乱箭。

    崇祯当时穷得龙袍都打补丁了,怎么可能大量装备这种奢侈的武器?而且一窝蜂的射程又不如后金的大炮,自从孔有德投降后金,后金有了大炮后,明军就不再装备火厢车这种奢侈又容易成为对方大炮攻击目标的武器。

    王余佑回道:“这种武器比当年辽东的火厢车还要贵!一枚装填普通火药的火箭造价大约三十里银子,若是装填王将军那种新式火药,一枚火箭造价要上百银子。”

    郑成功倒抽了一口冷气:“好家伙!一辆车一次就要打掉一千两银子!这二十辆火厢车一次齐射,就是两万多银子没了!”

    “而且这种火厢车装填速度很快,一轮齐射完后,可以马上再次装填进行第二轮齐射。三轮齐射后,才要考虑给发射架降温。”蔡云回道。

    郑成功笑道:“贵就贵点,威力大就好!三轮齐射出去,每一发都是开花弹,可以消灭多少鞑子!还好有羽儿开辟的马尼拉贸易线,要不然,孤还真承受不起这样的银子消费!等打败了鞑子,孤回去要好好赏赐戴苍父子!”

    接下来,王余佑又介绍了戴苍父子制造的子母炮,铜臼炮等新式武器。

    子母炮是戴苍和戴梓父子根据佛郎机改进而来的一种新式火炮,重量比佛郎机轻,因为改进了气密性,精度和射程都超过佛郎机。这种炮原本是戴梓帮康熙制造的,在平三藩和对付噶尔丹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现在提前来到这个世上,变成了明军手中的利器。该炮有两种,一种是九十斤的铁炮,还有一种是四十斤的铜炮。

    铜臼炮,是戴梓根据王新宇的臼炮图纸,改进的新式臼炮。

    和原来的铁炮相比,铜炮在同样口径的情况下,炮管壁可以更薄,更不容易炸膛,所以重量也就更轻。一门可以发射三十二磅开花炮弹的铜臼炮,重量居然只有两百多斤!而发射八磅炮弹的铜臼炮,重量只有四十斤左右。

    看到这些铜臼炮,王新宇心中大喜:这样的重量,已经接近后世的迫击炮了!山地部队携带方便,威力大,是隔山打牛的利器!虽说射速比后来的迫击炮要慢得多,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武器了。

    至于真正的迫击炮,还要等大面积种植橡胶,给炮弹安装上闭气环,解决了炮弹和炮管的密闭性问题,才有可能诞生,那个还早的事情。

    见到了这些新式武器之后,郑成功十分高兴,但很快他又恢复了理智,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介祺(王余佑字)啊,你说的我军可以利用兵器的优势,主动出击,在丘陵地带寻找鳌拜老贼的主力决战。可是鳌拜若是不进攻我们的山头,而是采取包围的手段,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切断我们的后勤补给线,我们的将士被困山头,最后不是要败?”

    王余佑道:“回王爷,我们是利用山头布置铜臼炮,散兵出击,四处袭扰鞑子。但是真正决战的战场,却是在丘陵和丘陵之间的平地上!鳌拜一开始吃了我们铜臼炮的亏,他肯定不会去损失大量人手去攻打山头,会选择切断我们的辎重运输线,包围我军。既然他要选择包围我军,那我军就在山坳中的平地上,同鳌拜决战!”

    “这都需要去实地勘察地形,才能做出兵力部署。”郑成功道。

    王余佑点了点头:“卑职就准备去勘察地形,安排决战地点。到时候鳌拜想要包围我们,我们可以先避其锋芒,利用机动兵力来分散敌军,最后是反包围他们的其中一支凸出部,集中兵力,歼灭一支!至于我们的后勤运输线,必须保证安全。所以这个决战地点不能距离杭州太远,但也不能太近。”

    郑成功点了点头:“本王明白,距离杭州太近了,鞑子直接就从杭州北面的平地绕过来,直接攻城了。距离杭州太远,我们的兵力不足,不能保证运输线的安全。”

    王新宇问道:“王先生,我们选择在杭州城西同鞑子决战,但我们的主力都还在常熟,从常熟到杭州,就算是走运河运兵,最快也得两天两夜的时间。而我们到了杭州之后,就无法再依靠水路,只能走陆路行军,能日行五十里算很快了!按照这样计算,我军布置到杭州西面至少需要十多天的时间。而鳌拜已经到了泾县,若是鞑子加快行军速度,十多天后,就已经抵达杭州西面,那时候我们还没布置好,怎么对抗?”

    王余佑笑道:“王将军,卑职研究过你打的几场战役,都是用拖的办法,延缓鞑子行军速度。这一次,我们还是可以用拖的办法!用小股部队袭扰敌人,让鞑子沿途不得安宁,给我军争取到时间!”

    “若是鳌拜不理会我们,同样派遣小股部队,牵制我们的骚扰小队,他们的主力抢在我们前面攻下杭州呢?”王新宇又问。

    王余佑道:“鳌拜不敢这样冒险!他们的后方不稳,就贸然进攻杭州,反而会让他们的十多万大军陷入杭州孤城内,陷入我军的包围圈!王将军你自己看地图,西面有我们的骚扰部队,西北是湖州,东面是钱塘江,北面是我们占领的嘉兴等地。到时候只要我们切断了鞑子的后勤补给线,杭州城内我们坚壁清野,他们就会断粮而遭到惨败。鳌拜这次来,就是为了稳中取胜,不会贸然冒险。”

    “王先生果然高明!”王新宇笑道,“本将也有一个想法:等我们打赢了这一仗,要派遣一支队伍进入江西,在山区地带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在鞑子的心脏中插入一枚钉子,让两湖、安徽、江苏、福建和浙江的鞑子不得安宁!”

    宁杭之间,丘陵河流密布,正是因为丘陵多,所以经济发达区是在宁沪之间和沪杭之间,后世的铁路线优先选择沪宁和沪杭,绕了一个大弯。直到后来科技发展,才有修建了宁杭高铁。宁杭西面的皖南,也都是大部分都是山区丘陵地形,有大量的丛林,小溪,丘陵和小河流,不利于骑兵机动。只有杭州北面一点地方,从杭州到湖州是平原,但湖州到杭州的水网地区有郑家军水师的大炮防御,郑成功不担心清军走湖州。

    至于清军会不会因为前往杭州的道路被阻拦而改道进攻常熟?对这个郑成功也不担心,天地会完善的情报系统,可以随时获知清军的动向。

    明朝末年,明军和清军不管在关外交战,还是清军几次入关之战,明军都吃到了情报方面的大亏,那时候原因有二:第一是皇太极不断向关内派遣,收买大量细作,使得后金对大明了如指掌,而明军对后金却毫不了解;第二是交战之前,后金善于骑马的斥候数量远多于明军的夜不收,双方探子的剿杀,明军吃了亏。同时后金军还杀死或俘获所有靠近他们军队的汉人,断绝明军的情报来源。

    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不一样了,清廷占领了大部分江山,汉人被剃发易服,清军不可能把大军行军途中遇见的人都杀完;第二是江南多山多丛林,有利于明军探子隐蔽,此时的情报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

    明军后勤线的保障十分重要,张煌言的浙军就担负起保障明军后勤补给线的作用。

    郑家军从扬州得胜渡江,回到常熟之后,张煌言的浙军就离开常熟抵达杭州。明军抵达杭州之后,就沿着新安江往上游开辟航道。进入山区之中,浙军登陆,连续攻克了桐庐、青溪、建德、严州等城。

    浙江绿营的主力都在杭州城被歼灭了,在这些县城里面,几乎没有绿营清军,只有一些县衙和民壮。因为朱国治的江南三大案造成的恶劣影响,江南士族从心底仇恨清廷。明军到来之后,当地的知县因为遭到当地士绅阻扰,连民壮都无法召集全,再加上事先混入城内的天地会当内应,浙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克四城。

    王余佑的作战计划制定好之后,王新宇就派出琼州军第二山地镇,乘船赶完杭州,准备同浙军联手,牵制清军主力。虽然第二山地镇是后来组建的一支新的山地军(老的山地军已经西征,在四川)可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差,擅长山区作战。有浙军的配合,琼州军第二山地镇可以牵住清军的鼻子。

    至此,明军建立了杭州沿江往上游航行,抵达桐庐之后,再沿着溪边的山路,往皖南通行的一条运输补给线。这是一条最安全的后勤补给线,不容易被清军切断。

    皖南旌德县境内,山峦重叠,一条蜿蜒的官道从苦石岭到仙灵山之间的山坳中通过。

    茂密的山林中,钻出几条身上披着绿色军服的人影,手里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山坳中的山路。过了片刻,清军斥候骑兵从官道上通过。

 第九十四章 牵制

    清军先锋,都统卓布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行走在队伍的中间。卓布泰,是鳌拜的几个弟弟之一。在他身边一同骑行的是鳌拜的另外一名亲信阿思哈,担任卓布泰的副先锋官,两人率领五百满蒙八旗骑兵,两千由原来乌真超哈火器步兵改成的汉八旗步兵,还有四千绿营步兵和五百绿营马军,在清军主力前面打头阵。

    “这鬼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卓布泰发牢骚道。

    农历七月,公历九月的江南十分炎热,这些来自北方的满蒙八旗还真的受不了这里炎热的气候,虽然骑着马,每个人却大汗淋漓,热得叫苦不迭。

    阿思哈回道:“都统大人,奴才以为,鳌大人就不应该这个时候出兵江南,应该等天气转凉了再来。”

    “放屁!”卓布泰一声怒吼,“等天气转凉了,南蛮子早就在江南建好坚城,也获得了江南大量的粮食,到时候我们还怎么打?”

    清军队伍最后面,是汉八旗火器部队。

    汉八旗火器军打头将领海尔图,是大汉奸李国翰的儿子,三等侯爵。李国翰早在老奴时期就投奔了后金,是不折不扣的铁杆汉奸。后来孔有德降后金,带来了先进的火炮等武器,但一开始皇太极还不是很相信孔有德的降军,所以派遣了李国翰进入孔有德军中,事实上是监视新投降的汉人。

    因为常年同火器部队打交道,指挥火器部队作战,李国翰和他的儿子海尔图,都是十分精通火器。

    先锋部队的两千汉八旗军由当年孔有德的乌真超哈改编而来,是一支轻型火器部队,装备轻型虎蹲炮,将军炮,所有的步兵都使用鸟铳,是清军中的全火器军。

    最前面探路和开路的,那自然是绿营军的事情。五百绿营马军由原来明军降军骑兵改编而来,满蒙八旗很看不起绿营马军,认为他们就是一支骑着马探路,交战的时候只能下马作战,不懂得在马上射箭的,不合格的骑兵。

    绿营马军里面最强的是吴三桂的马军,是残存的关宁铁骑扩编的绿营马军。在满蒙骑兵眼中,除了吴三桂的马军外,其他的汉人骑兵都是垃圾。

    山路过于狭窄,七千人的先锋部队在山谷中拉成的队伍足足有十几里长,五百多名绿营马军要照顾那么大的范围,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八旗老爷们又不会去做探路的事情,于是那些满蒙骑兵眼中的垃圾,就担负起斥候骑兵的任务。

    十多名斥候骑兵疾驰在山路上,突然前方草丛中钻出十多条人影,一支支破甲利箭带着刺耳的呼啸声,钻入清军人群中。只听到一片惨叫声,五名清兵应声落马。

    “敌袭!”气候骑兵的什长大喊了一声。

    几十名浙军士卒从草丛中冒出,手中的长枪乱刺,又把三名清兵挑落下马。

    残存的四名清兵转身要跑,可是后面的路也被浙军截断,那几名清兵只好下马。

    “杀鞑子!”手持刀盾的二十多名浙军刀牌手一拥而上,一阵乱砍,把四名斥候清兵全部砍成了肉泥。

    “撤!”浙军把总大手一挥。

    得手的浙军迅速向两边山林中撤退。他们刚刚离开官道,后面的清军骑兵就赶来。可是清军骑兵不敢贸然进入山林,只能在官道上仰头对着山顶破口大骂。

    “啪”绿营清军将领蔡毓荣狠狠一巴掌打在斥候兵把总的脸上:“你们是怎么探路的?两边的埋伏都不管?还好是死了你们手下几个奴才!要是被明狗埋伏了卓布泰大人,我们的脑袋都保不住!”

    蔡毓荣是汉八旗佐领,是大汉奸蔡士英的儿子。因为蔡家在江南的老宅被张煌言抄了,蔡家老宅中数百口男丁被杀,女眷全部被浙军抓去为奴,在北京的蔡士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哭晕过去。醒来之后,他让儿子蔡毓荣跟随鳌拜出征,务必“多斩杀明狗”给老家的亲戚报仇。

    真实历史上,蔡毓荣死忠于康麻子,为平定三藩乱立下汗马功劳。清军攻入云南之后,蔡毓荣抢占了吴三桂的孙女为妾。因为云南第一美人被一个奴才抢占,居然没有进贡给北京的康麻子,康麻子后来大怒。虽然蔡毓荣勒死了吴三桂的孙女以此表忠心,但康麻子还是把蔡毓荣发配去了宁古塔。

    蔡家本来也是江南士族,被张煌言抄了家,蔡家损失惨重,几代人积累的财富,都白白便宜了张煌言和王新宇。

    那名骑兵把总哭丧着脸道:“大人,贼人借助山地丛林,不断袭击我军,我们骑兵没办法进入山林啊!”

    “不开窍的狗奴才!你们就不会派遣步兵去探路?”蔡毓荣一鞭子抽打上去。

    绿营清军派遣步兵进入两边山中和丛林中,搜索可能埋伏的明军。

    时值九月,江南山区山花怒放,绿色的丛林和灌木丛中,绽开着一片片鲜红的,淡黄的和粉红色的山花,把皖南的山林装扮得更加美丽。可是在这美丽的山林,却让探路的清军步兵隐隐约约感到一种莫名的害怕。

    山区和丛林绵延上百里,三百名绿营步兵被派出去,分散在各地,每个地方就每几个人。在一座叫龙王尖的山中,三名斥候步兵小心翼翼的在山林中搜索。不知不觉中,三名斥候清兵和其他同伴距离拉远,已经看不到其他地方的斥候清兵。

    “这山林那么大,我们要搜到什么时候?”一名清兵坐在地上气喘吁吁道。

    “还是小心点!出了意外,我们几个的脑袋都难保!”另外一名清兵道。

    还有一名满脸胡子的老兵却没有说话,一对鹰眼隼目警惕的盯着附近的山林。突然,他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因为前面的落叶上似乎有人行走过的痕迹!这名清军老兵正要招呼自己的同伴,却只听到一声轻微的呼啸声,一支吹箭射来,刺入清兵脖子上。这老兵只觉得中箭的地方一麻,很快就赶到头晕,浑身无力,连话都喊不出来,嘴角流出黑血,双手无力的舞动几下,缓缓倒在地上。

    另外两名清兵也被躲藏在山林中的琼州军夜不收和浙军斥候所杀死。

    刘鹏原本出身浙江的渔民世家,十多年前他的父亲为了逃避战乱,带着他南下到了广东。到了广东之后,父亲带着他以捕鱼为生。几年后,他也娶了妻子,生了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