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舰队-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力,满清又不愿意渡海去管理,这时候的虾夷岛才成为了一块无主之地。
王新宇的船队启航,离开江南至今已经两个月了。
离开江南之前,兵部军事议事处,事实上就是军事委员会召开了会议,制定好了系列作战计划。按照军事委员会的作战计划,明军将会在八个月之后发动进攻,首先攻打的是浙南,夺取浙南之后,沿着海路攻打福建,再打广东,利用水师优势把沿海全部吃下去。
既然还有八九个月才发动大规模反攻,王新宇也就利用这段时间跟着郑袭、郑经两人往北面走一趟。他的想法是在海参崴建立一座基地,以郑袭驻守海参崴,在虾夷岛和库页岛上开办养马场,大量购入品种优良的俄罗斯战马,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
海参崴除了是骑兵基地的中心之外,这里也是去北美洲的重要中转港口,另外还将在这里建造一座啤酒厂。
生产啤酒需要冷冻,当年还没有人工制冷技术,所以生产啤酒需要天然冰块。而目前王新宇控制的地盘当中,除了江南在一年内有短短几天可以采集到天然冰块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炎热的热带和亚热带,根本没有冰块可用,也造不了啤酒厂。他的海员所用的啤酒,都是高价从欧洲人手中买来的。
别小看啤酒,当年航海,啤酒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物品,船员在海上漂泊,带出来的淡水用不了几天时间就臭了,这时候啤酒就变成了代替水的代用品。
两个月前,王新宇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带着船队离开上海港。
船队航行了四天五夜抵达琉球。按飞剪船的航速,从上海到琉球只需要两天三夜,但在船队中除了有飞剪船,还有西班牙大帆船、荷兰盖伦船和英国式炮舰,这些护航的战舰可没有飞剪船那么快,于是船队走了四天五夜才到琉球。
原本以为大明是琉球的宗主国,宗主国到了,藩国肯定要欢迎。谁知道船队到了琉球之后,琉球人的态度很不友好,炮台向南洋海军舰队开炮警告,琉球国民如临大敌,摆出了一副要阻止外敌入侵的架势。
愤怒的王新宇正准备下令强攻琉球,却被郑袭制止。
“贤侄,打出叔叔的旗号来,他们就会派人来了!”郑袭让南洋海军挂出郑袭的旗号。
果然,琉球人一看到郑袭旗号,就停止了攻击,还派遣小船上来引路。来的琉球人一上船,就向郑袭拱手道歉:“我们不知道是郑大人来了!多有得罪,还请宽恕!”
等琉球人下了大船,王新宇十分生气的问:“琉球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大明不是他们的宗主国吗?为何我们挂着大明海军的旗号,他们就向我们开炮?打出叔叔你的旗号之后,他们的态度马上变了?”
郑袭回答道:“贤侄你有所不知,琉球人早就没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宗主国了!鞑子占领京城之后,琉球国王就派遣使者去了北京,向鞑子朝廷称臣。但他们在内心也没有把鞑子朝廷当成宗主国,琉球人真正的宗主国是萨摩藩。而郑家和萨摩藩的关系,贤侄你也知道的。所以打出郑家旗号,琉球人就不会开炮了。”
“原来是萨摩藩的缘故啊!当年萨摩藩不是不顾我们大明朝廷才是琉球的宗主国,悍然派兵入侵琉球?琉球人还把萨摩藩看成是他们自己人?”王新宇十分吃惊的问道。
“因为萨摩藩距离琉球近啊!当年大明表面上是琉球的宗主国,但除了振泉(颜思齐)大伯和父亲之外,又有谁会常去琉球?反而是萨摩藩的人经常过去。琉球国力弱,被萨摩藩一打就垮了,几乎是举国投降吧。现在他们和萨摩藩关系密切。另外,刚刚我们挂的是大明的旗帜,若是鞑子水师去了,琉球人还勉强能认宗主国。可是我们挂大明的旗帜,在他们眼里,我们大明国家都没了,怎么可能对我们客气!但打出郑家旗号又不一样了,琉球人这个面子还是得给我们的。”郑袭道。
“琉球人与我们为敌,真想把他们拿下来!”王新宇愤怒的说道。
“万万不可!”郑袭大惊道,“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鞑子!若是动了琉球,就是同萨摩藩为敌啊!乃至同整个东瀛为敌!我们将会遭到萨摩藩,甚至是整个东瀛的攻击!我们在打败鞑子之前不宜树敌过多!”
“没想到这小小的琉球,居然已经全部投靠东瀛了!既然如此,就暂时放过他们吧!现在我们海上贸易还要用到东瀛。”王新宇道。他心中暗想:等以后实力强大了一些,再把他们一起灭了,连日本也全部拿下来,让它变成我们的傀儡。
船队在琉球获得补给,之后驶向萨摩藩。
郑家在萨摩藩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当悬挂着郑家军旗号的船队驶入平户港(今长崎)的时候,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连当地的岛津家族都亲自出来迎接船队。
萨摩藩实在是太穷了,岛津家族手下武士穷得连像样的盔甲都没有,连饭团都吃不起。不仅仅如此,岛津家族还受制于德川家族,岛津藩主还必须定期亲赴江户,在公方(将军)身前听差,这就是参觐交代,跟藩主正妻必须住在江户的要求一样,都是各家藩主献质于将军的传统。而对藩主来说,每一次参觐交代,起码要花费六万两银子进贡。
萨摩藩地处东瀛最贫穷的九州岛,土地贫瘠,日子过得十分困难。萨摩藩的年收入不过四五十万两银子,超过十分之一要进贡给德川幕府,碰到德川家族大兴土木,还要另外进贡!剩下的钱要养活那么多武士,简直是苦不堪言。
自从颜思齐来到萨摩藩之后,就给萨摩藩带来了海贸收入,这笔收入,使得萨摩藩每年增加了三四十万两银子。这笔钱,对于饿得肚子咕咕叫的萨摩藩武士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颜思齐死后,郑芝龙继承了颜思齐的产业,继续同萨摩藩进行海上贸易,给萨摩藩带来稳定的收入,所以郑家在萨摩藩可以说是非常受欢迎。
郑成功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出面,宴请郑袭等人。这田川七左卫门可是郑成功的亲弟弟,是同一母亲的。郑袭是郑芝龙第五子,所以这田川七左卫门也是郑袭的哥哥。
郑袭在萨摩藩的财产确实不少,拥有运输船、船厂、店铺、田地等各种财产,简直可以说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郑袭在萨摩藩的财产,比萨摩藩的年收入还高!不过因为郑家给萨摩藩带来的收入,加上郑家的影响力,还有仍然在萨摩藩的田川七左卫门等原因,萨摩藩还不至于吞掉郑袭的财产。
船队在萨摩藩停留了数日,听说郑袭要继续北上,有不少落魄得连饭团都吃不上的穷困武士前来报名,表示愿意跟着郑袭去北方养马。
船队离开萨摩藩的时候,带上了五百多名来自萨摩藩的武士和一千多萨摩藩当地的穷困平民。这些人将会被王新宇用来投入到库页岛到海参崴附近。日本武士将会当成北方马场的包围力量,那些平民则当劳力使用。
离开九州岛,船队经过朝鲜半岛的时候,王新宇努力控制住了想要上岸洗劫一番的冲动,带着船队通过了朝鲜半岛。
“高丽棒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王新宇愤愤的自言自语道。
“高丽棒子?什么意思?”郑经十分好奇的问道。
王新宇这才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高丽棒子这个词,于是他灵机一动,回答道:“为什么叫他们高丽棒子呢?因为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朝鲜人特别喜欢吹牛,当年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时候,我们大明不是出兵了?是我们救了朝鲜是不?”
“是啊!”郑经点了点头,“没有我们大明的话,朝鲜早就变成东瀛的一个藩了!”
“哈哈!”王新宇笑道,“可是大舅哥你知道朝鲜人是怎么说的吗?”
“怎么说的?”郑经迫不及待问。
“他们说,假如没有他们高丽人的话,大明都被东瀛灭掉了!他们高丽勇士英勇善战,东瀛人来的时候,大明军队吓得瑟瑟发抖。而他们高丽勇士一人拿着一根棒子,就击败了丰臣秀吉的几十万大军,还用棒子击沉了东瀛的战舰!所以就叫他们高丽棒子。”王新宇笑着回答道。
“这,简直是太荒唐了吧?”郑经惊得瞪大了眼睛。
王新宇哈哈大笑道:“所以说嘛,要不然干嘛叫高丽棒子!”
船队通过日本海,沿着本州岛海岸线一路向北。船队从萨摩藩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带够了粮食和淡水,在抵达虾夷岛之前,都没有上岸补给,因为本州岛上的江户幕府对海商很不欢迎,从一六三三开始执行锁国令,只运行外国船只在萨摩藩的平户港停泊贸易。至于本州岛?外国船休想靠岸!
一开始江户幕府的锁国令还不限大明船只,到了这个年代的时候,就连中国船都不许进入除了平户以外的其他港口。
对这样变态的国家,王新宇这时候当然不会去自讨苦吃。但是今后登陆日本是必须的,等到自己实力再强大一些,就用大炮轰开日本的国门!
船越往北越冷,抵达虾夷岛,也就是今天的北海道的时候,已经十分寒冷。站在船上眺望远处岛上的山顶,已经可以看到白色的冰雪。
郑袭和郑经等人冻得瑟瑟发抖,可是船队中那些蒙古人俘虏们看到积雪却兴奋异常,有人高兴的大喊:“雪!雪!好多年没见到了!这里的气候真凉快啊!去了南方那么多年,热死我了!”
这批蒙古人被俘之后,就在琼州岛或者吕宋岛等地服苦役,那些地方气候炎热,他们根本受不了。这次重回北方,自然是欣喜过望。
悬挂着大明水师旗的船队抵近岸边,但是在这里连一座码头都没有,大船根本无法靠岸,只能放下小船,向海滩划去。
这里明显人口稀少,很长一段海岸线上看不到一条人影。船只靠上沙滩之后,也没有见到有人从树林中冒出来。
士卒们上了岸,布置好了警戒。随后一船船的民壮和俘虏们被送上岸。来这里的民壮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能适应这里的寒冷气候。
吴小雷,就是一名这样的民壮。他原本是山东人,但一次走在路上,却被人从背后打了一记闷棍。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一大群人被关押在一座破屋子中,一名满脸横肉的人告诉他们:“你们老老实实在这里呆着,别指望有人会救你们!”
后来吴小雷和这一批人都被人送上船,据说是卖到南方去。贩卖人口的一开始是当地一些泼皮,他们用银子贿赂了绿营兵,把骗来的人送到海边,用小船送出海去。到了后来,甚至绿营兵和当地公差也参与贩卖人口。
北方的海禁没有南方那么严厉,很多绿营兵同衙门里面的捕快衙役勾结,把犯人卖出去。到了后来,干脆捏造罪名把无辜的人投进监狱,然后卖出去。或者是用绑架,打闷棍的办法贩卖人口。
第四十四章 黑户和人贩
贩卖人口已经成为了绿营兵的外快收入,山东绿营兵收入并不高,上面的军官吃空饷,克扣士卒的伙食和军饷,每天领到的馒头越来越小,里面掺杂的麦麸米糠却越来越多;每个月拿到手中的银子越来越少,得到上级军官空口无凭的欠钱说法却越来越多。
随着香烟和八旗特供品这两种奢侈品流入山东,绿营兵们的银子是越来越不够花。
香烟,那可是好东西啊!疲劳的时候来一根,整个人的精神都舒畅了;喝酒的时候来一根,酒喝起来也更加刺激;喝茶的时候来一根,茶也变得更香;饭后一根,更是神仙般的享受。
可是这香烟价格不菲,据说这些香烟原产于南洋海外,大部分的香烟都是平西王府通过远途运输来的,走陆路运输成本高昂,到了山东地界上,一包最便宜的烟都得三钱银子,一般的绿营兵根本就抽不起。
假如走海路运输,成本可以低很多,可是清廷的海禁,使得香烟价格居高不下。于是有人冒险从海路走私香烟进来,那抓住可是砍头的!走私烟的价格也不便宜。
香烟这东西,已经是令人感觉到神仙般的享受了,而八旗特供品,更是一种极品!
有些觉得抽烟不过瘾的绿营兵在拿到军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烟馆中,花上半两银子,舒舒服服的躺在炕上,来上一小包八旗特供品,点燃了,美滋滋的抽上一口,整个人感觉自己都成仙了。
本来八旗特供品顾名思义,就是特供给八旗子弟用的。但很多绿营兵实在好奇,就偷偷的跑去烟馆吸上一次。结果吸过之后,就再也离不开那种令人美妙的感觉。
可是这八旗特供品,也是从吴三桂的平西王府陆路长途运输来的,价格十分昂贵,更重要的一点是,八旗特供品连走海路的走私货都没有!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渠道!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价格有多贵了!
为何八旗特供品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渠道,连海上走私品都没有呢?因为王新宇知道这种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除了在缅甸种植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种植,所以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途径。
后来随着八旗特供品向朝鲜出口,海上也出现了少量运输八旗特供品的船只,只是数量太少了。
由于香烟和八旗特供品这两种奢侈品的出现,绿营兵的开销越来越大,每个月到手的银子根本就不够用。
当他们看到人贩子可以抽到好烟,甚至手头还有八旗特供品的时候,绿营兵的眼睛都红了。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贩卖出去的人口,都被折算成香烟和八旗特供品。人贩子卖出人口,能廉价获得走私香烟,甚至能从去朝鲜贸易的八旗特供品运输船上获得少量八旗特供品。这些货物再被他们拉到内陆高价出售。
发现了这个赚钱的通道,绿营兵也开始自己动手贩卖人口,利用自己可以进出海边警戒线的优势,把抓来的人送到海边,同前来购买人口的走私船交换货物。
这个年代的山东,因为和平了多年,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而在这个年代番薯等高产作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山东粮食产量无法应付快速增长的人口,加上当年八旗圈地,以及黑户现象,不少农民流离失所,百姓生活贫苦,到处都是吃不上饭的人,社会治安很差。正是这个原因,康熙初年山东还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
八旗圈地,是有很多八旗功臣大量圈地,霸占汉人土地,造成汉人的农民和地主失去土地,相当多被圈地的百姓变成了包衣奴才,以给八旗功臣种地为生。
但是在圈地事件中,因为存在大量黑户问题,那些黑户是没有资格成为包衣奴才的,也没有资格去租种汉人地主的土地。他们的地被八旗圈走之后,这些黑户们流离失所,只能以乞讨为生。
黑户问题,是明朝遗留下来的。因为明朝有功名的人不纳税。结果很多自耕农甚至是小地主为了贪小便宜,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到那些有功名的人名下,以避免向朝廷征税。但正因为这个愿意,就出现了大量黑户。
满清入关之后,对户籍重新进行普查,但黑户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战乱,有不少有前朝功名的人死于战乱之中,这样挂靠在他们名下的那些黑户就变成了真正的黑户,衙门户籍册里面没有他们的名字。八旗一圈地,这些黑户都被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变成了乞丐。
但因为郑袭和郑经大量购买人口,很多乞丐和小偷小摸都被送出海外,造成山东人口减少,人均田地增加,农民也能吃上饱饭,社会治安变好,这反而成为了当地官员的政绩。
而黑户问题,也在贩卖人口中得到解决,因为首先要卖到外面去的都是那些黑户。黑户没有统计到户籍之中,所以山东大批人口被人贩卖出去,但是官府户籍上,山东的人口反而是在增长!这令清廷统治者对当地官员的“政绩”十分满意。
当然也有少数“清官”和“有正义感”的绿营军官,为了制止贩卖人口,严令破案,打击走私。可是大清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官场上下污浊,贪官污吏横行,清官根本没有市场。那几个不自量力的家伙因为断了别人的财路,下场自然很惨。
时间追溯到三个月之前。
吴小雷比较倒霉,他并非黑户,是普通的农户。因为他的母亲生病,他进城去给母亲拿药。谁知道一名抽八旗特供品花光了所有银子的绿营兵早就暗中跟踪他。等到了没人的地方,一记闷棍打上去,把他装进麻袋带走了。
“放我回去!我母亲卧病在床!”吴小雷大喊大叫着。
那名满脸横肉的绿营兵一鞭子抽了下来:“臭穷汉,泥腿子!你给我放老实点!告诉你,你是老子香烟,是八旗特供品!老子岂能放你回去!”
吴小雷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母亲,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年幼的妹妹,全家生活来源都依靠他一个人支撑。想到家人,吴小雷试图逃走,却被绿营兵抓了回来,自然是免不了一顿毒打。
“叫你跑!叫你再跑!要送你去南方享福你不去!敬酒不吃吃罚酒!”一名绿营兵挥动皮鞭狠狠抽打。
“好了!”那名满脸横肉的绿营什长道,“别把人给打死了!那么健壮的汉子,可是两包上等南洋红双喜!或者是一小包上品八旗特供品!”
遍体鳞伤的吴小雷躺在草堆上,想起了家里人,他流下眼泪:他们会送我去哪里?听说被抓的人,都送去南洋当奴隶。不是在闷热的矿井中干活做到累死,就是在烈日暴晒种田,每天吃着最差的食物,最后死在南洋。我死了没事,可是我娘怎么办?弟弟妹妹怎么办?看来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到他们了!娘!孩儿不孝啊!
这两天,绿营清兵前后就只给被抓的民壮送一顿饭,吃的是用米糠麦麸熬成的粥,里面放几片野菜叶子。
“你们抓了我们,也得给我们吃饱啊!”有人提出了抗议。
绿营兵又是一鞭子抽上去:“等到了船上,自然会有人给你们吃饱!饿两天又不会死人!叫什么叫!”
吴小雷没有说话,喝完一碗粥,就静静躺在草堆上。
“这位大哥,你是被抓来的?”身边一名十六七岁的小乞丐问道。
吴小雷轻轻点了点头。
“你是被抓来的,我和你不一样,我是自己去找他们那些当兵的,要他们把我卖了。听说去了那边可以吃饱肚子。”小乞丐轻声道。
“小兄弟,去了那边,要当奴隶受苦的!”边上一名中年汉子道。
小乞丐回道:“那也比饿肚子强啊!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要不然也不会去找他们。”
两天之后,吴小雷和被抓的一批民壮们被送到海边。绿营兵们从水师士卒手中接过了香烟和八旗特供品,把民壮们卖给了水师官兵。随后,他们被带上一条小船,山东绿营水师的清兵划着船把他们送出海去。
海面上,停着一艘泰西人的大船,船上水手有泰西人打扮,也有汉人打扮,这艘船没有悬挂任何旗帜,但是船上的大炮却说明了这艘船的实力。
吴小雷等人被清军水师交给了这艘走私船,水师士卒们从大船上搬下一箱箱香烟,随后就划着小船离去。
到了大船上,被贩卖的民壮们终于吃到了一顿饱饭。
伙食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量还是比较足的,一人一个番薯,一碗玉米粥,还有咸菜。饥肠辘辘的民壮们很快就把发到手中的东西吃完了,有人拿起空碗,想要再加餐。但船上的水手告诉他们,饿了好几天的人不能吃太饱,否则会撑死的。
虽然说船上这些船员们看起来要比凶神恶煞般的绿营兵好说话多了,但没有人敢开口去问他们,自己将会被送到哪里。既然都已经被人卖了,那就听天由命吧,但愿能有一天自己能够活着回家。
大船扬起风帆,驶入大海深处,在海面上颠簸。六月份的大海,还是风平浪静的,这让这些民壮们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头两天,每天三餐都是玉米粥或者是番薯大米粥。到了第三天,船员们给民壮改善了伙食,每个人都发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白面馍馍,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小菜除了有咸菜之外,还增加了五香豆干。
“每天能管饱,这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张狗仔说道。张狗仔就是那名小乞丐。
“过得好不好得到了那边才知道!到时候别累死你!”中年男子道。这位中年男子,名叫高士文。明朝时期,他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在一位举人名下。后来举人一家死于战乱,他就成为一名没有户籍的黑户。
船抵达长江口,进入黄浦江,在上海港停下。下了船之后,就有人来向大家说明,说这里规定不许留辫子了,可以把辫子打散了披在脑后,也可以选择剪掉辫子。
有的人选择披散辫子,也有的人剪掉辫子。
吴小雷和这一批民壮们被安顿下来,但他们并没有被送去南洋,而是留在上海,每天修建码头,造炮台,修城堡,盖房子。民壮们的劳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