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舰队-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当年西方的火枪手也都是有铠甲的,只不过火枪手的铠甲比较弱。俄军的厚棉衣加上皮甲的效果,比清军的单层棉甲效果肯定要好,但不如铁甲或者多层棉甲。
等把俄国人都带去南方,不管是棉衣皮甲还是棉甲肯定不能穿了,只能换成轻便的纸甲,里面有丝绸里衬的纸甲,抵抗远程武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至于对付劈砍的防御性较差也无所谓,近战能打得过俄国人的也没几个。
库页岛上的事情都安排完毕之后,王新宇同郑袭郑经告辞,带上自己的兵,带着当了雇佣兵的二十多名俄国火枪手坐船返回南方。
返程的飞剪船速度相当快,已经进入冬季了,刮的刚好是西北风,飞剪船侧风航行的速度是最快的,以十五六节的航速航行,从库页岛到长江口,仅仅用了十天左右,就抵达了长江口,进入上海港。
前后离开了五个月,又回到江南,新的一年很快又要到了。年后就将发起对浙南、福建等地的攻势,王新宇回到江南之后就开始备战。
这时候王新宇在江南的兵力,有自己的琼州军和郑聪的闽军两支,这两支军队都是属于自己可以调动的。而张煌言的浙军,却不属于王新宇管辖,他也无权调动。再加上浙军战斗力不如闽军和琼州军,也不需要他们攻城掠地,只要守好江南即可。
王新宇刚刚回到江南,军师王余佑就已经把统计好的兵力和武器数字交给了王新宇。
此时琼州军一共拥有金刚镇、亲丁镇、中军镇、骁骑镇、天雷镇、琼州镇、南镇、飞虎镇等八个镇的陆师兵力,其中琼州镇部分兵力驻扎琼州岛,部分驻扎吕宋;南镇部分兵力在婆罗洲,部分兵力在缅甸,飞虎镇大部分兵力在四川,一部分兵力在江西。其余的五个镇全部驻扎在江南,琼州军陆师共有八万余人,在江南有五万余人。
随着每个镇的扩编,原来的守备升为总兵,副指挥官为副将,每个镇拥有一万多人的兵力;镇下面设有三个旅,由参将担任旅指挥官,副职为游击或者守备;旅下面设三个营,由守备或者千总担任指挥官;营下面设三个哨,由把总率领;哨下设三个旗,由百总担任指挥官;旗下设三个小旗,由小旗担任军官;小旗下设三个什,每个什下两个伍。除了伍到什是二进的制度,其余的都是三三制。
但是在镇下面,除了三个旅之外,还有炮兵营、斥候队等镇直属的编制。
金港镇总兵是罗祥,亲丁镇总兵是李锐,中军镇总兵刘启,天雷镇总兵龚小大,骁骑镇总兵是王新宇的弟弟王子豪,不过目前骁骑镇基本上是空架子,只有五百多骑兵和两千多步兵,距离满员的一镇兵马还差远了。
王新宇手中的马匹不多,都是历次作战中缴获的战马,这点马要提供给各级军官、夜不收和信使,还能剩下来的组建骑兵的也就只剩下五百多匹马。
飞虎镇总兵王进忠在西南,副将江志平在江西,这样王新宇在江南就少了两员大将。琼州军驻扎江南的五万多人马之中,战兵为三万多人,辅兵两万余人。
琼州军的陆师,是冷热兵器各半,三万多战兵之中,鸟铳手一万余人,燧发枪手数量已经增长到四千多人。而炮兵,则算入无甲的辅兵之中,但是负责发射火炮的炮手拿的军饷却是比一般的战兵还高。
炮兵当中,除了有身管火炮之外,火厢车都编入炮兵之中,不管是一窝蜂火箭火厢车还是迅雷铳火厢车,都是编入炮兵编制。一千多人的抬枪手,也编入炮兵之中。
目前王新宇拥有相当强的炮兵实力,拥有十二磅攻城重炮二十四门,六磅野战炮六十四门,四磅野战炮八十门,三磅野战炮一百门,六十四磅重臼炮八门,三十二磅臼炮十二门,十二磅小臼炮六十四门,八磅小臼炮八十门,一窝蜂火厢车三十六辆,迅雷铳火厢车六十四辆。
所有的炮,都是新式火炮,原来那些老旧沉重,威力又不大的老式火炮已经淘汰,已经磨损得差不多的都拿去回炉重新铸造新式火炮,而一些比较新一点的火炮,则转送给了浙军,用来守城用。因为铁模铸炮法和水力车床的运用,使得火炮的产量很高,琼州军已经拥有一支相当强大的炮兵。
陆军里面的新式野战炮和新式臼炮,相当一部分是铜炮。要铸造如此之多的铜炮,需要消耗的铜数量十分惊人。不过因为吕宋岛的铜矿储量十分丰富,这就解决了造炮的问题,使得炮厂能够获得足够的原材料生产新式大炮。
铜炮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当陆军的野战炮。
海军的大炮都是铁炮,铁炮成本低,但是重量大,适合放置在船上使用。
可以试想一下,将来的野战中,两百多门野战炮和一百多门臼炮同时发威的威力是有多么的惊人!更何况还有一百辆威力强大的火厢车!
在远程兵种之中,除了火枪手外,琼州军的弓箭手其实也不弱,共有五千名弓箭手,全部换上了威力大,操作简单,拉开弓弦容易的复合弓。这种复合弓的威力极大,可以把破甲利箭射出百步之外。
所以说,一共五万多人的琼州军,远程火力占了差不多一半!近战的肉搏战兵大约一万五千人,还有一万多辅兵也能担任近战任务。
辅兵的比例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新式车辆的出现。因为轴承的诞生,使得更轻的车辆可以运输更重的货物,而且可以节省牲口和人力来拉车。
除了陆师之外,王新宇的海军是当年东方最强大的海军,拥有各种西式战舰一百多艘,中式战舰五百多艘,各种小舢板小船一千三百多艘,海军总兵力七万多人,已经是接近了陆师总兵力的人数!
要供养如此庞大规模的一支海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海军是一支吞金巨兽,每一艘船每年都要定期维护,经常要进入船坞去清理船底的海藻贝壳等附作物,还要上油。而小维护更是不断,两三个月就要一次小维护。仅仅在船只的维护保养方面,这就需要两万多人的工匠。而海军的重炮,火药,都是十分耗钱的。
所幸的是王新宇打通了海上贸易线,每年赚来的银子足够他维持这支庞大的海军。
耗费巨资打造一支精良的海军,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王新宇的控制区域人口不足,难以维持一支人数庞大的陆军,只好走精兵路线,选择精良的武器,进行最严酷的训练。走精兵路线,需要银子,想要获得银子,又要海洋贸易,而海洋贸易,则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护。
海军除了是保护海洋贸易之外,还能运输辎重物资,运送兵力,给陆师提供火力援助,能让王新宇的大军自由来回于东南沿海之间和各岛屿之间。
虽然琼州军在江南的兵力不是很足,但是在江南,还有郑聪的闽军,其实也是听命于王新宇的。
闽军,就是原来的郑家军,也拥有五万多人,其中战兵两万多人,辅兵三万余人。而郑家军的武器也不差,火炮和琼州军是相同的,拥有火厢车等大杀器。
郑聪的水师,也拥有不弱的兵力,共有一千多艘各种船只。
琼州军加上郑家军,凭借这两支军队,就能攻克浙南,进入福建,攻击广东。
至于驻守江南的任务,就交给张煌言的浙军了。虽然浙军的战斗力远不如琼州军和郑家军,但有大量的城堡,棱堡,各种防御工事,浙军守住江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浙军手中有大量琼州军和郑家军淘汰下来的旧火器,有大炮和鸟铳,这些旧武器和城堡配合,鸟铳手躲在射击孔后面向外面发射弹丸,照样可以给对手极大的杀伤。
琼州军和郑家军的联军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击作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辎重物资和运输保障是最重要的环节。
位于琼州的轴承厂拼命生产轴承,以提供给新式车辆使用。
所有用来运输物资的大车,以及运输火炮的炮车,都安装上了轴承。有了轴承这种东西,能减少车轮和轮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车辆跑起来更加轻便。
可是在这个时候,存在的问题又出现了:轴承需要大量的润滑油!
本来王新宇的轴承厂是对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进行加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变成轴承所需要的润滑油。可是现在造了那么多的炮车,大车,润滑油出现了极大的缺口。
当年的动物油脂和植物油都是宝贵的,一般老百姓炒菜,都舍不得多用油。但现在王新宇却很奢侈的把大量的油消耗在车辆上。就算他拼命的让人养猪,也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动物油脂给轴承厂啊!
可是要从哪里弄那么多油脂呢?
不用动物油,只用植物油来制造润滑油的话,粘度不够,车辆轴承滚动几下,用不了多久润滑油就被消耗光了,不是被磨损消耗了,就是漏在地上了,只有添加入一定的动物油脂才能做出润滑油。
提炼石油?这个是王新宇想都不敢想的,这个时候去哪里开采石油?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人已经使用石油,是地下自己流出来的石油,或者是挖井的时候,挖到地下的油层,再用桶打上来的石油。古代石油被称为猛火油,主要在军事上使用。
可是当年中国的猛火油主要都是产于西北,而这个时候西北在清廷控制之下,王新宇怎么可能去西北采油?东南亚也有石油,但在陆地上的石油都埋得很深,要挖非常深的井;而比较浅的石油,是在海里。这个年代要建海上油田?那不是痴人说梦?
就算是能找到石油,可是炼油呢?这个年代要炼油,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炼油技术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太过于复杂了,就别想一步登天,建造炼油厂了。
该如何解决润滑油的问题呢?王新宇一直在头疼这个问题。
就在王新宇头疼的时候,郑经手下的亲信王秀奇带着船队从北面下来,来江南准备运输一批粮食上去。
“油?动物油脂?我们曾经远航到极北地区,看到那边的人在捕杀海里的鲸鱼。他们就吃鲸鱼的肉,用鲸鱼的油来点灯。我想那么大的鲸鱼,一条就抵上多少头猪了!”王秀奇对王新宇说起他见过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王新宇大喜过望,一把抓住王秀奇的胳膊,急不可耐的问道:“你们远航到什么地方了?是在哪里看到那些人的?”
王秀奇道:“外面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北,前面有个海峡,那里靠近岸边的海水都结冰了!我们穿过海峡,碰到一些土著人。”
第五十一章 捕鲸船
王新宇令人取来自己绘制的世界地图,指着最北方的,后来的白令海峡的位置问道:“你们是不是远航到这个地方去了?”
明军北征,去了混同江下游和库页岛的时候,郑袭和郑经留在外兴安岭一带发展,而郑经的亲信洪旭、冯锡范和王秀奇等人却带着船队继续往北航行,去给郑经探路,为来年郑经远渡重洋去对岸的北美洲开辟一条新航线。
这里顺便说一下冯锡范,虽然让此人远离华夏大地,去遥远的对岸,此人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他惧怕郑经,还是不敢违抗命令,只能老老实实带着船队去探路。
正因为如此,王新宇怀疑王秀奇他们是不是已经过了白令海峡。
王秀奇回答道:“王爷,从地图上来看,外面应该是过了这一块海域了!只是这个海峡暂时还没有名字,因为是冯锡范先发现的,就取名冯锡海峡。”
“冯锡海峡?这冯锡范脸皮也真够厚的!”听了这个消息,王新宇禁不住笑了。
“毕竟是他发现的,他用这个名字,我们也不能说什么,不过卑职觉得,还是应该叫延平海峡更好。”王秀奇道。
“已经有延平港和延平城了,再来个延平海峡,岂不是重名了?既然他起名叫冯锡海峡,那就用这个名字吧。”王新宇道。他心里暗想:虽然冯锡范这个人不怎么样,不过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个海峡,也比白令海峡这个外国名字好,毕竟是中国人。
“冯大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感激王爷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你再说说看,你们过了海峡之后,在那边看到了什么,又找到了什么人?”
王秀奇回道:“王爷,卑职一行人过了海峡,进入那片海域,那里到处都是浮冰,不管是靠近岸边的地方,还是继续往北,都是冰。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那片满是积雪的陆地上居然还居住了不少人!他们不像是红毛夷人,却长得有点像我们,也是黑头发黑眼睛。他们在雪地上用雪建造房子,捕杀岸上的动物和海里的动物,身上穿的也是动物的皮毛。不过可能因为没有树木的缘故吧,他们吃的都是没煮的生肉。”
听了王秀奇的描述,他们确实是过了白令海峡,进入到北冰洋地区了。那边沿岸地区,也就是后来的阿拉斯加一带,生活的那些人应该是爱斯基摩人。
其实所谓的爱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给他们取的名字。爱斯基摩人是亚洲大陆上最后一批大规模迁往美洲大陆的黄种人,他们去了美洲大陆之后,却遭到印第安人的屠杀和驱逐,被一直赶到北极去。而爱斯基摩这个词,在印第安语当中就是吃生肉的意思。
爱斯基摩人当然不喜欢印第安人给自己取的这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字,所以他们自称自己是因纽特人。
洪旭、冯锡范和王秀奇等人率领的船队来到爱斯基摩人的居住地之后,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一开始对他们的出现十分吃惊,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那么庞大的船,更是没见过全身披着盔甲,使用喷火武器的军队,他们都十分担心,来的这些人会不会像祖辈们世世代代相传的印第安人屠杀自己那样,对自己下手。
幸亏郑经的人并没有那么凶残,他们不但没有对爱斯基摩人下狠手,反而是上岸,用自己的东西同爱斯基摩人交换皮毛和猎物。
双方语言不通,一开始根本就无法沟通,只能依靠手势来沟通。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双方都有一些对语言感觉比较敏锐的人逐渐明白对方一些简单的语言,能通过对方的口型和发音,再看对方手势,明白说的是什么。
就这样,明军中有人逐渐懂得一点点爱斯基摩语,就开始能学习更多的语言。而那些有语言天赋的人,在一开始熟悉了对方一点简单词语之后,进展十分迅速,不久他们就可以真正同爱斯基摩人交流。
虽然现在还没出现完全精通爱斯基摩语的翻译,那个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不过已经不影响明军同他们的来往了。
明军很惊奇的发现,爱斯基摩人吃的一种肉,无论是外观还是吃起来的口感,都很像牛肉,不过这种肉的脂肪比牛肉高,但是纤维要比牛肉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手势的交流,这才知道原来爱斯基摩人吃的那种肉是鲸肉!
鲸的肉可以吃,油可以点灯,皮可以做皮制品,
听说那些当地人居然能捕捉大鲸鱼,王新宇也是愣住了。对历史知识很小白的王新宇根本就不知道,其实爱斯基摩人去捕捉鲸鱼还真的很有一套办法。
“他们有多大的船吗?怎么能捉住那些大鲸鱼?”王新宇问道。
“没有!”王秀奇摇了摇头,“他们就用那他们的小船去捕捉鲸鱼。”
王新宇更是吃惊,眼睛都瞪大了:“鲸鱼用尾巴一拍,他们那种小船不沉即翻,怎么能把鲸鱼从海里拉到水面上呢?”
“他们的船不去拉鲸鱼,他们只是把鱼叉刺入到鲸鱼身上,给鲸鱼放血,让鲸鱼自己死去。他们是等到鲸鱼流光了血死去之后,再去把鲸鱼拖回去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又是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鱼叉扎上去,难道鲸鱼不会潜水跑掉吗?”
经过王秀奇的解释,王新宇才知道,原来爱斯基摩人有一种特殊的捕鲸方式:他们把鱼叉头做成带倒刺并且可以和鱼叉柄脱离的模式,鱼叉头上连着结实的兽皮绳子,绳子另一头拴着几个由海豹皮做的气囊。
当他们发现鲸鱼之后,他们会划着皮划艇追逐,靠近了鲸鱼,就向它身上投掷鱼叉,让鲸鱼带着皮绳和气囊一起游走。鲸鱼进入海面以下,过一会还得上来喷水。身上流着血还挂着几个气囊,又疼又影响下沉,过不了一会儿功夫,鲸鱼还得浮上来喷水。这时候爱斯基摩人就再划着船过去往鲸鱼身上投掷鱼叉,周而复始,鲸鱼就活活被耗死。那些气囊会标记出鲸鱼的位置,划过去把它拉回来就算成功。
听到这里,王新宇才算是明白过来:鲸鱼因为是哺乳动物,不是鱼,没有腮可以让它们在海中呼吸,需要上来换气。鲸鱼浮出海面上喷水,就是它们在换气。
正是因为它们要换气,身上插了鱼叉,而鱼叉上面又有气囊影响鲸下潜,这个过程中就让它白白的多消耗氧气,所以很快就要上来再次换气,结果又被爱斯基摩人射上鱼叉。就这样来回多次,鲸鱼就被活活耗死。
来自后世的王新宇可是知道,鲸的全身都是宝啊!当年西方发展,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发展出石油提炼科技之前,所用的润滑油就是依靠鲸油!
石油加工的技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可以通过土法炼油,把石油分解成轻油、重油和沥青,但要把汽油、煤油和轻柴油从轻油中分离出来,把重柴油、润滑油、石蜡从重油中分离出来,以及从沥青中提炼出残余的重油,这都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
在石油化工技术成熟,提炼石油的技术成熟之前,甚至英国人的蒸汽机,火车、轮船和军舰的轴承,都是依靠鲸油制作的润滑油来实现!包括蒸汽机汽缸的活动部件里面,都有用鲸油做出的润滑油。可以说,没有鲸油,就没有工业化的实现。
所以在进入工业化之后,西方国家就疯狂的捕鲸。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新宇在未能获得容易开采的油田之前,用动物油脂来制造润滑油是最佳选择。等有了容易开发的油田之后,可以土法提炼出轻油(当猛火油用)和润滑油,只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得到了爱斯基摩人的启发,王新宇马上就想到,可以建造捕鲸船去海上捕鲸,鲸肉能食用,用来增加肉食,鲸皮可以制造皮制品,鲸油可以加工成润滑油,解决大量车辆轴承要用的润滑油的问题。须鲸的须,还能代替象牙制造工艺品。
这里说明一下,守城战中用的火油,有的是用石油加工成的猛火油,有些普通的火油却是用桐油松脂制成的火油。猛火油威力更大,其实就是用石油加热之后获得的轻油,灌入猛火油柜中,做成的一种火焰喷射器,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发明。所以说,中国古代人的智慧还是相当高的,科技发展水平领先世界。虽然到了明末开始落后了,但明朝一直在模仿甚至对西方的武器进行改进。
所以说,没有满清窃取华夏,中国肯定不会落后于西方!
“造捕鲸船,我们就能解决润滑油的问题了!”王新宇道。
将来是肯定要发展石油工业的,只要有了油田就能用土法分离出轻油、重油和沥青。轻油可以当猛火油,可以点油灯;重油可以当燃料,可以制造润滑油;沥青能修路。只不过在开放油田前还只能去祸害海里的鲸鱼。
上海港码头上,停着一条两百二十料的蜈蚣快船,造船工匠和武器工匠们正在根据王新宇的要求,把船上的火炮、碗口铳等武器卸下来,换上一架老式的床弩,并在船甲板上安装一条绞车。
“对,鱼叉就按照这个样子制造!”王秀奇指点几名工匠制造一根巨大的捕鲸叉。
这根巨大的捕鲸叉上有倒钩,尾部连着绳子,用床弩发射。一旦射中鲸鱼,任凭鲸鱼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有倒钩的捕鲸叉。捕鲸船射中鲸鱼之后,就帆桨并用,跟着鲸鱼走,使它更快的失血。如果鲸鱼还在顽抗,还能再发射第二根、第三根捕鲸叉,直到耗死鲸鱼,再用绞车把鲸鱼拖到船尾,挂上皮的气囊,把鲸鱼拖回。
船上用来连接捕鲸叉和船的缆绳,以及拖动鲸鱼的缆绳,都是用丝麻混编的缆绳,可以承受数万斤的拉力,能拉动数万斤重的鲸鱼。
不过船上因为没有加工设备,这艘捕鲸船只能在冬季、初春和深秋作业,炎热的季节无法作业,否则鲸鱼拖行到半路上就腐败变质了。
码头上,百姓们围着这条正在改造的船指指点点。
“斩蛟船!听说这条船是南海郡王改造的斩蛟船啊!能出海斩蛟龙!”一名中年商贩指着这条正在改造的捕鲸船说道。
一名中年妇女道:“南海郡王还真当自己是海龙王啊!这海里的蛟龙说斩就斩?听说那蛟龙能呼风唤雨,浮出海面拨云弄日,水气蒸腾十余丈!多大的船,还不是一个浪头就打翻了?他真能杀得死这蛟龙?”
“人家南海郡王可是比海龙王还厉害!他是哪吒三太子下凡!那么凶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