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舰队-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永历的心情非常好,因为今天是各国使团进贡祥瑞的朝觐之期。如今的大明藩国,不仅有土默特、漠北、乌斯藏、朝鲜、安南、缅甸、暹罗、波斯、鲁密、琉球、爪哇、吕宋、麻逸、胡洛等传统的藩国以及入朝上贡的大小佛郎机、尼德兰等西方国家人,而且还多了倭国、准噶尔、浩罕、布哈拉、以及昆仑州的小国等新的藩国。

    朝鲜虽然被满清灭了,变成了一个行省,而王羽帮助朝鲜人驱逐了满清之后,朝鲜也没有复国,仍然是大明的行省,但大明一批文官为了所谓的面子,仍然给朝鲜藩国身份。

    至于大小佛郎机,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有尼德兰,也就是荷兰,以及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等西方国家,他们来朝贡完全是因为他们来东方的贸易需要,来的都是一些西方在东方的殖民者。

    缅甸的莽白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前来的缅甸使者除了有缅人之外,还有别的土人。虽然永历记恨缅人当年扣押自己,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国气度,永历并没有下令驱逐到来的缅人使者,而是对他们和克伦人、孟族人等使团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李来亨、尚之信和耿精忠等藩王也派遣了使者入京。

    时辰到,永历让太监宣各国贡使入朝。

    各国使团在太监们的带领下,从午门走了进来。只见宫阙辉煌宏大、气象森严,两边的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威严肃立,一个个身材高大雄壮、刀甲鲜明。身穿各种服饰的藩国使团从红地毯上走过,确实是万邦来朝的上guo景象。

    不管是南洋土人,还是来自西方的白人,大明的文武百官倒还是曾经见过,见到这些使团人员也没有大惊小怪。当昆仑州小国的使团步入午门之时,文武百官几乎要惊叫起来,若不是他们控制住自己,恐怕有不少人已经大声惊呼。只见那些昆仑州小国的人长得犹如黑炭一般漆黑,比起南洋小国的人来更黑,而且面相凶恶,看起来更像大猩猩。不过永历见到这些人并没有惊叫,他知道昆仑奴。

    也就在永历欣赏这万邦来朝的景象时,早已被吴应麒收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附在永历的耳边轻声道:“陛下,南王和延平等人虽是藩王,并非藩国,可是这几个人事实上已经是割据一方的藩王,他们竟然没有派遣使者入京朝觐,由此可见这几个贼子的不臣之心。”

    永历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已经感觉到南方的威胁。

    事实上王羽和郑聪等人完全不需要派遣使者入京,他们并非藩国,是大明册封的王爷,并不属于藩国行列,而且每年正常纳税。其实就算是他们派遣了使者入京,被吴应麒收买的太监也有话说,会说他们不是藩国,派遣使者入京,就说明他们拥兵自重,割据为王,也属于乱臣贼子行列。

    不过永历很快又是心情大好,毕竟今天是他回京之后第一次万邦来朝。朝贡的大礼开始之后,各国使团纷纷上贡了他们带来的贡品。

    按照惯例,大明接受了各国的朝贡之后,回赠更加丰富的回礼。

    正当各国使团上贡,接受回礼等仪式的时候,突然亚齐苏丹国的使者站了出来,声泪俱下的哭诉:“陛下!请救救我们亚齐国的子民吧!大明南王在苏门答腊飞扬跋扈,大肆劫掠百姓,掳掠百姓为奴,捣毁天方教寺院,掠夺财富,烧毁城池!南王的南洋公司在亚齐招募大批鹰犬打手,凡是有不服的百姓都被他们杀害!更有甚者,南王甚至以杀害天方教徒为乐,凡有信教的,都被强迫送往养殖场为奴。”

    “竟然有这等事?”永历大吃一惊,“我大明乃tian朝shang国,应当以德服人,岂可做出如此禽兽不如之事?”

    从满清投降过来的官员吴涵道:“陛下!南王胆大包天,竟然在藩国行如此禽兽之举,完全不懂朝廷以怀柔远人之意!陛下,微臣以为,当重罚南王!”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干大臣纷纷站了出来,个个义愤填膺,表示要严惩在南洋海外之地为非作歹的王羽。

    “应当如何严惩?”永历一下也是只觉得不知所措,王羽的军队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乃天下第一强军,而且经济实力雄厚,粮食弹药完全自给自足,只要他没有打出造反的旗号,永历若是发兵讨伐,恐怕是自寻死路。想想大明的朱姓皇族虽然被满清杀了不少,却还有很多人流落在民间,还有鲁王等在王羽手中,王羽若是要自己立一个皇帝,恐怕都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鲁王,永历更是觉得胸口闷得慌。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去南方回来的李嗣兴上奏道:“陛下,微臣前往江南回来,南王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并无反意,只想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如今南王打造强大的舰队,就是为了逐鹿大洋,他的心思并不在陆地。”

    “打造舰队?”孙在丰摇了摇头,走上前道,“陛下,南王打造舰队,不知道又要多少藩国百姓生灵涂炭!”

    吴涵道:“臣附议!国虽大,好战必亡!还望陛下为藩国百姓着想,下旨制止南王穷兵黩武之举!”

 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征粮草运输

    要让永历下旨降罪于王羽,永历还真不敢下旨,他知道南方的大军要灭自己易如反掌,南方也可以新立一个皇帝,只是没有借口罢了。若是下旨降罪,那岂不是给了南方一个绝佳的借口?永历犹豫不决。

    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永历耳边轻声道:“陛下先退朝吧,下旨的事情另行商议。”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难听的公鸭嗓子一声长喝,永历站起身来,不再理朝中百官,先行退下。

    永历回到御书房,让人传来了吴应麒和李嗣兴。

    “李爱卿,你说说你去南方的所见所闻吧。”永历道。

    李嗣兴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他在南方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全部详细的说了出来,说到他见到的火车、蒸汽轮船、蒸汽铁甲舰、巨炮等新式运输工具和武器,还说到南方的工厂林立,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事情。

    “奇巧yin技!”身边的司礼监太监冷哼一声。

    李嗣兴郑重的说道:“张公公此言差矣,那是科技。若不是南王拥有如此科技,又如何击败鞑子,中兴我大明?”

    吴应麒问道:“拥有如此科技,所以兵强马壮。若是南王有不臣之心,发起叛乱,试问朝廷谁能抵挡?”

    “回陛下,回王爷!”李嗣兴毕恭毕敬的拱了一下手道,“南王同微臣乃连襟,微臣去了南方,南王大军即将南征,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顾忌北方,他也无心逐鹿中原,只想安心当大明的忠臣。”

    永历转过头来看着吴应麒问道:“吴爱卿,南王在海外小国飞扬跋扈,怨声载道,实在是有损我大国颜面,藩国使臣上奏,朕当如何是好?”

    吴应麒道:“陛下当发诏书,列出南王数条大罪,关键抓住南王残害藩国百姓这一条,即可得到天下士子支持。不过陛下只发诏书,并罚南王三年俸禄,并不发兵征讨。微臣想,南王根本就不在乎朝廷三年俸禄吧。”

    所谓的罚三年俸禄,王羽根本就不在乎,自从他受到朝廷册封到现在,除了获得一点奖赏之外,就没有领过一文铜板的俸禄,所有钱都是自己赚来的。

    吴应麒听了李嗣兴所说的南方见闻后,其实是巴不得王羽早点发兵南下,他也知道在南洋各地的西方殖民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王羽发兵南下,和西方人打得两败俱伤才好,自己在这里发展壮大,先找机会除掉自己的那个侄儿,就能真正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好,那就依吴爱卿的。”永历点了下头道。

    京城发出一封诏书,送到南方。诏书上的内容无非是列举了王羽在南洋犯下的各种罪行,譬如说屠杀当地土人,劫掠土人为奴隶,不许土人信仰天方教,派兵血腥镇压,导致南洋各国百姓怨声载道等罪行。

    对于自己收到这样一封诏书,王羽嗤之以鼻,继续同王余佑等人商议西征军的事情。

    “西域各国城池坚固,都是泰西人和大食人式样的城堡,城堡顶部密封,设有射击孔,周围设有棱堡,西征军缺少重炮,难以攻克城堡。若是以人力强攻,恐怕损失惨重。”姚启圣念着李光地派人送回来的信。

    王余佑冷笑一声:“李来亨和尚之信都不是什么善类,挟持当地天方教百姓攻城的事情想必他们也没有少干!他们却来哭诉什么缺少重炮?前往西域路途遥远,又没有水路运输,重炮如何运输上去?”

    “兴建通往西域的铁路还是有必要的。”王羽手指着地图说道。

    目前运营的京沪铁路(沪宁铁路)经济效益极好,这可是一条赚大钱的铁路,从上海到南京沿途,不仅是达官贵人选择了舒适快捷的铁路出行,就连普通老百姓,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也逐渐接受这条铁路。

    运行在京沪铁路上的客运列车,不仅有舒适豪华的软卧车,还有价格比较便宜的硬卧车,有给短途旅客提供舒适旅行的一等车和二等车,还有普通百姓可以接受的三等车。所谓的三等车,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硬座车,车内十分拥挤,不仅卖坐票,还有站票,虽然乘坐的舒适性不高,但是票价十分便宜。

    沪杭铁路和武广铁路也已经开通,沪杭铁路的经济效益并不比京沪铁路差多少,武广铁路虽然较差了一点,不过也是赚钱的铁路。

    看到铁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由江南士绅投资的江南公司也蠢蠢欲动,打算让江南银行给铁路贷款,投资建设铁路。如今江南公司已经开始投资萧甬铁路,也就是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到宁波的铁路。除此之外,江南公司还打算修建萧山到长沙的浙赣铁路,南昌到九江的南九铁路,还有一些江南的支线铁路。

    武昌北岸的汉口,也在修建铁路,正在修建一条从汉口到郑州的铁路。可是要把大西北连接起来,工程量十分浩大,而且通往大西北的铁路经过的都是贫穷地区,从经济效益这方面来看,通往西北的铁路是亏钱的铁路。

    即便是从郑州到西安,都是亏钱的线路,因为战争的缘故,整个河南和陕西人口锐减,从明末开始锐减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就算是再亏本,也要修建通往西北的铁路!这不仅是银子的问题,有了这条铁路,我们的重型武器才能送到西北。还有弹药,未来的机枪可是像喝水一样消耗子弹,还有十多万大军的粮草,没有铁路,我们就没办法控制西北。”王羽斩钉截铁的说道。

    按照计划,南洋公司和江南公司将会合作投资,修建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兰新铁路的终点在迪化。到了迪化之后,还将会修建北疆铁路,一直延伸到西域。

    “目前给西征军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军饷,都是依靠骆驼运输,西北的道路经过戈壁沙漠,连车辆都难以行走,完全依靠骆驼来驮运,运输能力低下,重炮无法运输,弹药消耗根本就跟不上。”王余佑点了点头道。

    “只是这两天铁路要何时才能完工?至少得五年吧?或许得十年。”姚启圣道。

    “十年也得修!”王羽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 回家之路

    天空中飘落起小雪,雪花落在地面即化,地面湿漉漉的。融化的雪吸取了空气中的热量,令人感觉更加寒冷,空气中的湿气,使得人们身上的寒衣都无法抵御严寒。位于上海闸北区的上海北站外的车站商业区却是生意火红,这座成为南方中心的火车站,迎来了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刻。

    春节即将来临,人们纷纷踏上了回乡的道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运这个词出现在人们的词典中。在上海玻璃厂上班的刘慕辰跟着回乡的人潮,来到了上海火车站。老家在岳州的刘慕辰,来到上海已经四年了。因为老家人多地少,自从官府推出了统一包租农庄制度之后,原本世代务农的刘慕辰因为种地技术差,被淘汰下来,被人退了佃,变成了无地的流民。

    刘慕辰去报名参军,但他在征兵处就被人筛选下来,理由是他身体检查不过关,不适合入伍当兵。

    征兵失败,刘慕辰只好去武昌打零工,可是武昌城内的店铺都已经满员,刘慕辰在武昌街头流落了五日,根本找不到工作,一家大小失去了生活来源,刘慕辰急得团团转,心底诅咒那该死的统一包租农庄制度。

    “还是前朝好,虽然吃不饱,但不至于饿死啊!东家也不敢随便退佃。可是今天,换上一批朝廷功臣当了东家,竟然把我们都退佃了!”刘慕辰愤愤不平的骂着,他还是怀念满清时期,那时候虽然吃不饱,可是湖广富庶之地,总不至于饿死人。而刘慕辰一点都不喜欢明朝时期,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大明的将军左良玉曾经来湖广劫掠过,那抢劫的狠劲,可是比闯贼和献贼更狠!

    后来清军来到湖广,特别是洪承畴到来,让湖广稳定下来,百姓不至于饿死。尤其是后来番薯的大面积种植,使得乡村人口暴增。

    不过在康熙年间,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没有被编入户籍的黑户,其原因是官绅减免税收,很多老百姓都挂在官绅的田地中。真实历史上,是到了雍正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才消灭了黑户,在短短七年内,户籍上的人口剧增了六倍!七年人口增加六倍,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因为黑户编入了户籍。

    而刘慕辰,其实也是属于黑户。王羽攻克了湖广之后,开始人口普查,也采取了官绅一体纳税的办法,把黑户都清理出来。可是刘慕辰一家黑户身份取消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一家大小失去了收入,挨饿受冻。

    就在一家大小面临挨饿命运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听说江南和上海的工厂招募工人,只要进了工厂上班,每个月至少有一两银子的工资收入。

    于是刘慕辰变卖了房子,把年幼的一双儿女送去家境还算比较好的岳父岳母家中,自己则带着妻子,跟着流民队伍,千里迢迢来到上海。他在上海玻璃厂找到一个工作,妻子则在上海纺纱厂找到了一个工作。

    刘慕辰在上海玻璃厂,一开始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资。后来发纸币之后,他的工资逐渐上涨到三块钱、五块钱,直到现在的十块钱一个月。

    每年存下的钱,都可以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把钱寄回老家去,供给自己的儿女生活,同时也补贴给岳父母家中生活所用。银行汇款是个好办法,不管是南洋银行还是江南银行,都受理汇款业务。只要去银行柜台办理了汇款,把钱存入银行内,银行会负责把汇款单用邮船送到老家,还有专门的邮递员负责把汇款单送到每个村子中去。老家的人收到汇款单之后,就能去银行提出现金。

    最初刘慕辰还不敢想象,银行可以把钱汇到家里。后来看到别人也都去银行汇款,于是他也壮着胆子,第一次去银行汇了一块钱。结果一个月之后,家里就来了回信,说已经收到了汇款。后来刘慕辰就相信了银行,每隔几个月存下钱来,就汇款回去。每次汇款回去,家里都会回信过来。

    好几次过年,有了钱的刘慕辰想要回家,可是路途遥远,路费昂贵,刘慕辰只好放弃了过年回家的念头。

    自从铁路和蒸汽机车诞生以来,使得回家的道路变得更加便捷。原本从上海到岳州,搭乘航行在长江上的货运商船,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到家,还要支付给船主十多块钱的乘船费用,回一趟家,仅仅是来回就要一个月,加上在家里住一段时间,来回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两人带上在上海出生的小女儿回家,路费至少要六十块钱,还要请假两个月,两人加起来要损失一百多块钱,这笔钱足够普通农民家庭生活好几年的,刘慕辰实在是舍不得回去。

    现在有了火车和轮船之后,刘慕辰听人说,从上海回家,先坐火车去南京,只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到了南京,再乘坐去武汉的轮船,只要三天两夜,到了武汉之后,再乘坐去岳州的夜班火车,凌晨即可抵达岳州。

    这样折算起来,回家只要三天四夜,而且火车有廉价的三等座车,轮船有廉价的统舱,价格都十分便宜,上海到南京只要五毛钱银子,南京到武汉两块银元,武汉到岳州只需要三毛钱银子,全部路费加起来不到三块钱,年幼的小女儿还可以免票。

    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技术工人的刘慕辰还有了年假,他四年没回家了,春节他得到了一个月的休假。

    普通的工人是没有年假的,他们工作十分辛苦,工资又很低,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可是成为了刘慕辰这样的技术工人之后,是老板害怕他们跳槽,尽可能的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不仅工资高,而且工作轻松,每周有一天修建,过节有放假,春节还有年假。

    “来回路费,两个人不过十二块钱,来回路上去掉一个星期,还能有二十多天能在家里过春节,为何不回家一趟?”于是刘慕辰决定,今年带上妻子和在上海出生的小女儿,一起踏上回家的旅途。

    说起小女儿来,她还没回过老家一趟呢。

 第三百一十九章 黄牛

    刘慕辰一大早就来到上海北站售票窗口,还没走到售票窗口跟前,他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住了:只见售票窗口跟前排着长队,从售票大厅一直排到外面的马路上,一共十二个售票窗口,每个窗口跟前的队伍至少有一百步长!

    “怎么那么多人?”刘慕辰大吃一惊。

    “春节了,大家都要回家。现在有了火车,多方便。”边上一人说道。

    “那么多人,这要排到什么时候?要不然干脆去轮船码头吧,可以直接坐到武昌,还不用在南京转。”另外一名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仆人模样的汉子说道。

    “对啊!”刘慕辰点了点头,“我也是去武昌的,还不如去码头吧。”

    “码头?”有人冷笑一声,“码头的人一样多!还不一定能够买到上海直达武昌的船票。南京去武汉的船航班多,火车站也有卖南京到武汉的联程船票,还不如在这里买。如果去码头跑了个空,还不是得回来?”

    刘慕辰一听,只好放弃了去码头的想法,老老实实的跟在排队的队伍后面耐心等待。

    从上午九点一直排到下午四点,刘慕辰总算是排到售票窗口跟前。在排到窗口跟前之前,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票价,发现硬卧车票也不过才一块五。刘慕辰想了下,觉得虽然票价贵了一块钱,可是能睡一个晚上,而且自己月工资十块钱,于是他决定买一张硬卧票,这样让妻子女儿也少受点罪。

    刘慕辰终于排到窗口跟前,他递上钞票:“来一张明天晚上去南京的三等座票,还有一张硬卧票。”

    “没了,明天后天的票都没了。”售票员道。

    “那什么时候有票?”刘慕辰不甘心的问。

    “预售期三天,三天内,连无座票都没有了,你明天早上早点来吧。”售票员回道。

    刘慕辰垂头丧气的离开火车站,他叫了一辆马车,赶去轮船码头售票处。可是到了售票处之后,却看到售票处贴出的公告,上面写着:五日内前往武汉、荆州、重庆船票已售完,去宁波、温州、广州方向船票已售完,前往天津、福州、厦门尚有余票。

    “看来,只能今晚通宵在火车站排队了。”刘慕辰自言自语道。

    就在此时,刘慕辰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喊叫:“卖票了!卖票了!南京、安庆、九江、武昌、荆州、彝陵、万州、重庆方向船票,欲购从速!票额有限!”

    刘慕辰大喜过望,连忙向声音响起的方向奔跑过去,却见到一大群人围得水泄不通,外面还有两名帮派打手的人在大喊:“别挤!慢慢来!”

    “什么?去武昌统舱都要八块钱?你们抢钱啊?”只听到有人在大喊。

    上海到武昌,轮船统舱票价是两块五毛钱,卖到八块钱,确实是贵了很多。只听到里面那个人冷笑道:“老子带着弟兄们辛苦排队,劳务费不要吗?你爱买不买?不买拉倒!排队等着买票的人还多得是!”

    外面帮会打手模样的人也说道:“就是,我们辛辛苦苦当黄牛,这点辛苦钱赚得也不容易,每天通宵排队的,你们想回家,总得给我们劳务费吧?”

    “八块钱?真贵了!”刘慕辰摇了摇头离开。本来他想要在码头排队买票的,可是轮船航班并不多,上海去武昌的轮船五天才一班,今天的船票已经没了,五天后的那班船票估计也没了,如果连十天后的船票都买不到,那他就回不去了。于是刘慕辰又去了火车站,打算在车站通宵排队。

    “怎么晚上都那么多人排队?”在火车站售票厅外面,刘慕辰看到有许多人排队,还有人自己带着小板凳坐在队伍中。

    有人说道:“没办法啊!不通宵排队,根本就别想买到票。往南京,往杭州的车票实在太难买了,能买到一张无座票都已经是万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