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马王爷-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褚大人才吩咐,速去找两位夫人接旨。不一会,丽容和苏氏匆匆由旧村赶过来。褚遂良不认得丽容,也认不好苏氏,别看他为了苏氏一事,和李道宗去了山阳镇一趟,但苏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一直没什么印象。

    但他知道,从旧村中携着手走来、站到自己面前的跑不出就是她们两个,于是整整容色朗声道,“两位夫人,不知你们谁来代为接旨?”

    牧场中的大小官员、牧子们都聚在外围交头结耳,连谢家大嫂、二嫂拉了谢氏兄弟也来看热闹,褚遂良也不计较。

    丽容面红耳赤,推推苏氏道,“苏姐姐,救人须在急处,你快上前!”

    褚大人便分别认清了她们两个的身份,正色道,“苏夫人,你请接旨!”

    苏氏无法,此时再扭捏就让人看了笑话,弄不好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了。听了褚大人的话,便双膝跪倒。

    褚大人招招手,侍从摘下身上一只公事皮囊捧过来,褚大人从里掏出一轴儿黄绸子诏书,展开,念道,“西州都督郭……”

    他只念了半句,然后恍然,“不是这个,”把诏书塞回囊里,再摸出一轴来展开,“浮图城阿史……也不是这个……”牧子中有人低声笑了起来,褚大人不介意,再去掏。

    这次他学乖了,先展开去看。苏氏纳闷,即便前两个念错了,那么第三道诏书一定是高峻的,怎么还这样仔细。只听褚大人嘀咕道,“果然……是黔州的,”于是再去换。

    众人都不知道他这只皮囊里到底装了多少诏书,这次褚大人没有迟疑,展开了诏书念道,“西州别驾……”丽容暗道,总算念到峻了!

    哪知褚大人接着念下去,“……夫人柳氏,藐金娥而梳照,回宝镜以凝姿。有柔闲之范,并婉顺之容。睦亲之序而腾百骏,仁善之方且劝蚕桑。朕以其殊效,可加实封五百户,进号申国夫人。其下:谢氏、樊氏、思氏、崔氏、李氏、丽氏、苏氏各加实封两百户……四品县君。”

    苏氏百感交集,仆伏于地谢恩,然后双手接过诏书。这是她的名字第一次、与高大人家中这些女子们排列在一起。丽容问,“褚大人……念完了?”

    褚遂良道,“念完了。”

    丽容问,“那……怎么没提我家高大人?”苏氏也意识到了。

    褚遂良道,“提了,怎么没提,本官记得第一句便是……”

    丽容说,“西州别驾夫人柳氏,这就算提呀?我不信,里面一定还有,”她看着褚大人怀里的皮囊,希望里面还有他没拿出来的。

    褚大人再一份份地从皮囊中摆出另几份来,对丽容道,“这一份是封郭孝恪安西都护府大都督的诏命,让他总领所辖的西州、庭州、伊州、焉耆、龟兹、疏勒等地,”

    “这是黔州由下州升为中州的诏命……这是委任阿史那薄布为庭州刺史、王达为庭州别驾的诏命……再也没了!”

    褚大人起程去了庭州,然后是焉耆、黔州,留下牧场里面这些人大眼瞪小眼。谢大咂着嘴道,“看看,我妹子人都不在村里,就已经是四品县君!”

    而丽容和苏氏却是一头雾水,一前一后地回到旧村的家中来。丽容说,“姐姐,怎么我的脚都没有根了,像踩到了棉花上。”

    本来那些村妇们要去蚕事房的,此时纷纷到苏氏的院中来道贺,看到这两个人坐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的。

    诏书将苏氏与高别驾家中的那些人一起提出来加封,虽然没明说,无疑就是告诉世人,苏氏的身份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众人走后,丽容说,连我们都封了,为什么没有峻呢?

    苏氏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她看看手中的诏书,绝对不是假的。长安给了柳玉如国夫人的爵位,却只字不提高峻,着实让人猜疑。

    需知国夫人只授予国公一级大臣的正妻,但高峻目前只是个正四品别驾。

    就连剩下这七个人的品级也不对头啊,一般大臣的妻子,在封爵上总是要低于丈夫品阶一级,比如高峻是正四品,那她们最高只该是五品县君。

    丽容道,“不想了,反正我们姐妹几个总共进了一千九百户的食邑,想那么多干什么!”

    苏氏分析,皇帝这样胡赏乱封,一定是有不得已的初衷。按理说这几道诏书里,最该受封的正是高峻,怎么反倒他一个字没提。

    再者,郭都督做了安西都护,那就不再是西州都督了,西州都督谁来任?诏书里没说安排这个职务,那么高峻这位西州别驾,已是西州名义上的官职最高者。

    但高峻家中这些女子们的受封,对高峻来说脸上就不大好看了。而柳玉如申国夫人的爵号,是不是与自己进入高峻府上有关呢?是皇帝陛下以此做个交换,先堵住柳夫人的口?

 第753章 亲笔朱批

    不管怎么说,苏氏的一颗心总算放在肚子里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诏书以这种方式把自己和其他的女子们放在一起,也许就是唯一的方法。

    这两个人很快把这些烦恼一一抛在脑后,再去蚕事房中忙碌。而苏氏的心情再也不那么沉甸甸的,她只有一点担心,不知道高峻和柳玉如回来之后会如何,想来他们总不致于违诏吧?

    ……

    黔州。刺史府的护卫们保护着刺史夫人崔氏,终于在九月底平安回来了。刺史高审行连忙小跑着出来迎接,夫人的那条小白犬跟在他的身后。

    高审行虽然面颊上有些消瘦,但目光炯炯有神,但崔氏想起深山遇险的经历,感觉自己有些对不起他似的。

    此行的护卫首领极力地向刺史大人表白李引的功劳,说如不是他在,夫人可能就遇险了。高审行此时正忙着与夫人问寒问暖,抽空瞅了李引一眼,感觉他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

    便说,“所有的人都有赏赐……你叫……”他看着李引问。

    崔夫人说,“老爷,他是李引。”

    高审行道,“你们先下去休息,过后我自会召见你们……李引,”他记住了他脸上那道疤痕。可惜了,不然以他的身手做个亲卫正好,但他的相貌,摆在明面上会影响到刺史府的门面啊。

    在后堂,夫妻二人诉说了别后的经过,最后再说起了崔氏回程中的惊险,高审行掀开了夫人的丝裙,有些怜惜地轻抚着她腿上的伤痕,“夫人,你受苦了!”

    他的情绪受到了些影响,听到自己喜得了两位隔辈人时,也没有表示出多大的高兴。直到他与夫人提到了在黔州所施的善政,他脸上的颜色才渐渐地好起来。

    两人略略地坐一了会儿,因为正在办差时间,高审行就出去了,说要去见见护送夫人的那些人。

    高审行走后,崔氏看着腿上的那道小小的疤,像一只小银锭子的孤度。因为伤口清理的及时彻底,疤痕长合后并不明显。

    她感觉到了李引伏在上面口鼻中吹拂的气息,强制自己不去回想,因为她想不明白,是什么事让一个恨自己入骨、恨不得她立刻就死的一个人,转而舍死相护。“一切都过去了,只当两不相识吧。”

    晚上时高审行回来了,对她道,“那个叫李引的,真是奇怪,我给他的赏赐他都不要,全都给了那位架车的护卫……那个人死了。”

    “老爷有没有想过,按着他的能力给他个好些的差事?”

    高审行道,“我想过了,可刺史府的护卫,一要有些手段,二还要放得上台面。但他脸上的疤……太惨了些!带出去会不会有人说我黔州无人了……不如我便让他做个内卫,不必出头露面,只负责府上的安全,这样我也放心夫人你了!”

    崔氏立刻道,“老爷,不可……这、这太有些大材小用了,不如把他投到军界去吧,省得埋没了人才。”

    高审得道,“先放一放再说吧,你这么一说,我就有些舍不得让他离开了。”

    不久,崔氏果然发现,李引被高审行派到二门上来做护卫,而且还任了个小头目。轮到李引当值的时候,他总目不斜视地站在那里,不苟言笑。

    有时苏氏打那里经过,陪伴她的小丫环因为三人共同御狼的经历,总会主动与他打打招呼,但他连眼珠儿都不动一下。

    几次后,再出去时,如果赶上李引当值崔氏就走后门,她不从那里走,省得与他见面。两个人身份和结局上的巨大反差,在崔氏的心里产生了微妙的作用,她打算把大哥以及柳伯余之死慢慢地忘掉。

    不忘掉又能怎么样呢?让她揪住李弥不放、让他抵命?可他已经舍死救了自己一命了。如果大哥泉下有知,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妹妹涉入到这样血腥的事件里面去。

    还有柳伯余,她已经多久没有想起过他了,尤其是在高审行的面前。

    年轻时她对柳伯余的思念与情欲有关、和二人之间的承诺有关、和他明亮的眼神有关。及到年长、孩子们都大了,柳玉如、崔嫣和她们的孩子,就成为了崔氏与柳伯余的情感联系,是柳玉如的出现让她一次次地想起他。

    但柳伯余一生中屈指可数的、与她相会的经历,原来感觉是那么的珍贵,想的次数少时显得刻骨铭心,被她小心地存放在心灵的深处。最近想他的次数多了,忽然发觉她记忆里存储的、和他有关的东西太少了。

    她对高审行的记忆是一个个波澜不兴的平凡日子汇集起来的,最后成为了一条河流,把一切有用的、没用的都淹没了。

    李弥,也就是现在的李引,当初他用铁剑抵在她胸前的时候她都没害怕过,因为不欠他。在深山里遇到狼群的时候她没怎么害怕,因为有李引。

    只是在丫环说破了他的身份、而她正伏在他背上的那一刻,崔氏才真正地怕了,甚至担心他被揭破身份之后恼羞成怒,一下子把她摔死在山石道边。

    在他继续背着她走路的时候,崔氏就已经决定:如果他接近黔州刺史府没有更阴险的阴谋,那么,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就都忘记罢。

    这是个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他只是生不逢时遇到了高峻。如果没什么阴谋,那他留在刺史府又为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缠绕了崔氏一整天,她一直不愿意去接近那个最合理的答案,当高审行忙了一整天回来的时候,她早就被这个问题搞得疲惫不堪了。

    高刺史显得极为兴奋,黔州是他大显身手的地方。上次他送往长安的、有关将黔州五县划为六县的奏章终于从长安返回来了。

    虽然时间有些久了,但那是皇帝陛下不在长安的缘故——他一直在高丽,而这么大的事太子是定不了的。

    长安否绝了他在奏章中所提的方案,不让他在原有的县境中再划出一个县来,但却出乎他意料地同意从临近的辰州划一整座县——都濡县过来。

    这是他拥有了刺史专奏权之后的第一份奏章,居然就有这么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兼并一县总比在原来的地块内割割划划地好,他已经在黔州全体有资格知晓此事的官员中宣布了这件事,这是陛下从高丽战场上赶回来朱笔亲批的。

 第754章 事必躬亲

    有新县入帐,高审行要立即着手安排着到都濡县去看一看,事必躬亲心中才有底数,他打算明天就去。/全本小说网/https://。/

    但他有些兴奋过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忽然求着夫人温存,但崔氏说她太累了。这只是她的借口,心中有个理由认为,老爷太不关心她的山阳镇之行,自她回来后一次也没问起过两个孩子的事。

    第二天,高审行一大早就起来了,吩咐着都濡县之行。已经有人在昨天傍晚通告了都濡县,说刺史大人今天要去,可以想象都濡县的大小官员们是一副怎样诚惶诚恐的模样。

    崔氏说,“老爷,你把李引也带着吧,不要让他在二门上杵着了,”她又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老爷到陌生的地方去,还是带些硬手。”

    高审行很感动,但他没有带李引。刺史大人第一次去都濡县,排场不要讲,但必要的形容总得考虑一下——他是去公务,又不是去耍威风吓人。

    一切都不出高审行所料,都濡县全体够得着台面的官员们一直迎到了县界上,然后众星捧月般地把刺史大人迎到了县衙。高审行不听他们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恭维,让他们讲一讲本县的经济。

    县令说,“刺史大人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的干练且雷厉风行真让下官们佩服。真是不敢想像高大人的儿子已经是西州的别驾和天山牧的总牧监了,还是大唐的丝路都监。这下子终于明白了,老子英雄儿好汉!”

    高审行微微笑着说,“刘大人你不必客气,说说吧。”

    县令姓刘,刘建,字端锐,他毕恭毕敬地说起本县的经济。都濡县是中下县,民户在其他县中算是多的,他向刺史大人说到了本县的两大贡物。

    一是光明丹砂,这是皇宫是必用的东西,陛下批改奏章所用,色泽鲜亮艳丽,仅此地独有;二是白蜡,该县生长一种乌桕木,漫山遍野的都是,此时正是秋季,乌桕的种子马上要成熟了,只需采集了乌桕的种子放在开水里煮,蜡就出来了。

    高审行边听边点头,他知道蜡这种东西是个消耗物品,几乎不愁销路。最后他问县内的赋税和地租,刘县令道,“鄙县地虽广,但适于种植的地方并不多,多大是窄乡。”

    刺史说,这怎么行,为什么不开荒?

    县令道,“卑职正有此意,只是未及请示大人,只等农闲时开办起来。”

    高审行问,“都濡有没有盐井?可以打一打看,这里往东过了河不就是郎州,为什么人家那里到处都打盐井,我们却不动一动呢?”

    县令道,“卑职也有此意,但打井花费大,一直没有人做主,刺史大人发话,卑职就没什么顾虑了!”

    临了,高审行说,你陪我到乡间走一走去。

    刘县令连忙尊办,带着大小官员陪刺史大人出行。本来刘县令是骑不惯马的,太胖。他专门有自己的马车、有专用的驭手。但刺史骑马,他便不好坐车显得另类,也骑了匹马。

    只是就有些辛苦了,但他不敢叫苦,任劳任怨地陪同始终,刺史大人还专门到一个小山村中去看,只有十几户人家。正是做晚饭的时间,高审行下马,走进一家院子。

    这家人锅中煮着饭,米少、野菜多,在燃起的一支松明子照耀下看起来绿乎乎的。刺史大人咳嗽起来,“为什么不点蜡烛?”

    直到从这家出来往县里走,路上都黑下来。高审行大声说,“看看他们吃的、用的,我们有何面目不动作起来!那绿粥你们谁吃得下,满屋子的松烟子,如何睡得下!”

    后边,刘县令哎呀一声坠马,只听嗵的一声,随行的衙役们赶紧上前解救。山道崎岖,高低不平,高审行端坐在马上,“刘大人,你不该这么早发福啊!”

    刘县令苦不堪言,不等人抬,便挣扎着自己爬起来。

    回到县衙时,天已经很晚了,县令刘端锐拦在刺史的马前恳求道,“大人不好连夜就回,像卑职这样常在县境内走夜路的,还免不了落马,万一高大人有什么闪失,便是我黔州的大损失!”

    高审行想了想,同意住下。

    夜宴是都濡县有名的野味宴席,山兔、野鸡、鹿鞭、鸭掌,刘县令连连说着不是花钱置办的,请高大人品尝。

    高审行一边吃,一边对都濡县的大政进行指点,他一再督促刘县令,要借着收秋后的大好时机,在山中多多把地开垦出来,“再像以前那样怠政,本官是不干的!”县令唯唯而喏。

    入寝时,刺史大人已经八分醉,迷迷糊糊感觉有个人提了一壶茶过来,将茶放在案子上就没有走。随后有一双柔软的手轻轻地揉在他脚掌心里,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高审行不睁眼,含乎着说,“你去吧,让我歇歇……”

    “大人,刘大人说大人走了一天山道,让我垂腿给大人解乏……”听了她的话,嗓音就像她的手那样柔软,高审行就不坚持了。手变成了拳,沿着刺史大人的小腿、大腿一直捶了上来。

    许是刚刚吃过鹿鞭的缘故,刺史大人忽然血脉喷张……

    高审行走后,一连两天没有回来。有刺史派回来给崔夫人送信的说,刺史正日夜督促都濡县的官员们到荒僻的山村中去,了解民情、勘察荒地,布置开荒拓亩的事情。

    崔氏有些惦记高审行,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两天后就做着打算要去都濡县看他一看,至少能照顾他好一些。

    但她把什么都收拾好了、带了丫环要出行的时候,李引说,“夫人,老爷把我安排在内卫,内卫又是我管事,那么夫人出行在荒僻之处,小人是一定要跟着你的。”

    崔氏便找了个理由取消了行程。

    后来,高审行自行回来了,在大事将行的节骨眼上,都濡县出了一件人命大案。

    刘端锐遇害了,被人用硬物击打过头部。刘县令是死在了下乡公务的路上,他是坐车去的,车翻在道边,驭者当时撞晕过去,拣了一条命。

    这可是大事,一县的父母殉职,必须要往吏部、刑部行文的。高审行此时显现出遇事不慌的素质,他在考虑着要怎么向上报告。

    按理说,这类恶性的伤人案子对一州的主官是十分不利的,但都濡县刚刚划入,县治浑乱的责任也可推到辰州府去,与黔州关系不大。

    不过刺史大人想的是大事,如果实报的话,无疑对他将要施行的大举措产生些影响,另外,会不会有人说他逼迫下属过甚?刘端锐一直活得好好的,生得又白又胖,怎么一划入了黔州就死于非命了呢?

 第755章 当机立断

    他当机立断,将都濡县的县丞马洇叫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县不可一日无主,刺史说就由他暂代县令之职,开荒大事不可被任何的琐事耽误。刺史说,如果他干得好一定不会亏待他。

    高刺史的根底和能量谁人不知,他是有这个权力和能力的。刺史大人说的是开荒,但马洇听得出来,他其实也对另一件刚刚发生的大事暗示了他的意见,只是没明说罢了。

    不久,有关刘端锐死案的结论就由都濡县报了上来:刘县令急于公务,虽天黑路陡,仍不住催行,致车翻人坠,令以头触石,毙,有驭者证。

    公文报了上去,吏部对刘端锐殊为表彰,一时奉为凯模。而由都濡县开端的拓荒大政,也很快在黔州各县推广起来。

    很快,通值散骑常侍褚遂良就来传诏,黔州升为中州了!

    这意味着,高审行和儿子比较起来时耿耿于怀的品阶之事,终于可以让他舒服一点儿了。黔州升到中州,身为刺史,高审行就也是正四品上阶了!

    所有刺史以下的州府各级官员的品阶都水长船高,而且有些衙门中的职数也顺理成章地增加了一些,黔州官场齐声颂扬高刺史。

    当褚大人提起了苏氏一事,刺史大人声音宏亮地骂了一句,“真是不务正业,让我失望至极!”

    褚大人连忙说,“高大人不好怪别驾,”他低声说,“这可是陛下的意思,而且柳夫人对苏氏进门一事一直抵抗了多久,江夏王爷为此都喝过一壶酸醋!我们总算想了这么个法子,才保住了陛下的颜面!”

    高审行反过来又骂,“女子首要是夫倡妇随,怎么把她惯得,也忒不成个样子了!”

    但是,当他听说柳玉如已是申国夫人,家中其余七人均已是享有封户的四品县君时,高审行就沉默起来。

    因为他已贵为中州之刺史,自己的夫人崔氏还没资格做国夫人,那可是国公一级的官员妻子才能享有的资格。

    高审行不明白陛下做此决定是出于什么用意,真是高深莫测!非一般人可以揣摩。他暗暗地算了算高峻家中的进项,又把他吓了一大跳。

    不过他坚信,黔州只要按着这个良好的势头走下去,让自己的妻子崔氏拥有这样的名头,是早晚的事。都濡县那两夜的际遇,让高刺史觉着对妻子有些理亏,因而与西州一对比,刺史又耿耿于怀了许久。

    为什么连陛下都不屈不挠地塞人给他,还是个太子妃,而自己这里喝多了偷一回嘴,就像欠了谁八斗米一样!

    晚上时高审行的心情有些不大好。西州的官场一直是他关注着的,郭孝恪做了大都护,管着大唐西部的半壁江山,但西州刺史之职却没有填实,陛下让褚大人用皮兜子兜了那么多的诏书下来,不可能不想到这件事。

    他分析来分析去,也觉着此职正是非高峻莫数,但事情却是这么个结果,多半就是柳玉如抵拒苏氏进门之事让陛下不爽了。

    随后他又否决了自己,不爽还封了国夫人。高峻这小子真是……路子全然不是正常人能摸透的。

    ……

    西州,高别驾一家出现在旧村时,村子里的那些妇人们都跑出来迎接,争先恐后地伸着脖子看高别驾的两位公子,纷纷向别驾和他的夫人们道喜。

    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