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马王爷-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看场中秩序倒还算得上严整,厩房中隐约有马鸣声传出。很快,便有一支百人马队从牧场中驰出,竟然往瓦亭所在的山下而来。

    众人以为走露了风声,这些人是来见驾的。后来发现不是,他们各拿刀剑、弓弩,还有人扛了十几面箭靶,先把靶牌扛到瓦亭山底下踔摆整齐了,然后有为首的一人招呼手底下人列队。

    皇帝示意身边人不可探身,各人尽量用伸至亭柱前的繁茂树枝遮掩,也不要出声惊动他们。

    山下这些人行动倒不慢,闻令纷纷列队,但有的马在摆靶子这么会儿功夫已踱出去十几步啃草,于是有人跑去牵来,队列有些拖沓杂乱。

    就听为首那人高声说道,“弟兄们!今天练习驻马射,谁都别偷懒!我们也算护牧队,天山牧的护牧队从西杀到东,名头响遍了大唐,他们比我们多什么?”

    底下人有些议论纷纷,为首的又道,“依我看,天山牧的本事未见强过我们!他们只是多了机会而已。”

 第951章 成何体统

    提到天山牧护牧队,马队中又出现了一阵骚动。/全本小说网/https://。/

    领头的又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不可松懈了骑射。焉知我们武威牧场的护牧队,将来就不能也立个头功,扬一扬皇帝陛下的威名?

    有人不以为然,“算了吧头儿,北边胡人早归顺了天可汗,要立头功哪来的机会!谁若不信,我们这就往东北方跑上他一百五十里,一直跑到白山戍怎么样?要是撞到什么机会,那我便一头撞在白山戍的堡墙上!”

    有人在队伍里晃荡,阴阳怪气地道,“头儿,打只兔子能立个头功么?”

    为首的一听也泄了气,摆摆手道,“少罗嗦!还不给我练起来!”

    李袭誉低声对皇帝道,以前武威马场是在陇山关以里的,就是为防止胡人骚扰。后来关外宁静,这才将马场移到了关外。

    皇帝却极为专注,留意着山下,此时那些人开弓放箭,已经练起来了。

    苏殷、崔嫣、高尧三位女子听下边的议论,时时刻刻在与天山牧的护牧队比较,也想看一看武威牧场的护牧队是什么成色,因而也看得很仔细。

    而长孙润只看了一会儿,便微微撇嘴。他老子怕他年轻气盛、胡乱开口,于是不断以目示意他、不可乱说乱动。

    不一会儿,底下有人一下丢了弓,“不练了不练了,天天这一套!李广的射技能有我强么?”

    有人起头便有人附合,又有人收了家伙,跳下马随便往草地上一躺。他们的头儿道,“那就歇息片刻,但只准歇一会儿!今天的功课必是要完的,不然我们何时赶得上天山牧护牧队?”

    说罢,他走箭靶后的阴影里,舒服地躺下,“休息一会儿。”

    但这些年轻人哪里肯老实地休息,不一会儿便有两个互相不服,揪扯着摔跤,搭臂勾肩,恨不得一下摔倒对方。旁边围拢了一大群人,各给自己看好的人喝好鼓气,山下一片嘈杂。

    山头的瓦亭里,早就气坏了一人,此人正是大唐皇帝,“这是怎么练的,懒懒散散、无章无法、成何体统!不行,朕这便下去好好苛责他们一顿!”说罢就要动身。

    长孙无忌连忙拦住,“陛下,万万不可!陛下管的是大事,而护牧之事总有专人去管。陛下不宜隔了这么多的层次插上一杠子。因陛下的态度、底下人再管时难免失度啊!”

    皇帝仍然气鼓鼓地,“天下牧场都归朕所有,难道还不能说句话了?!”说归说、但他的气已消了些,扭头问长孙润道,“你是天山牧的,对今天之事怎么看?”

    长孙润道,“陛下,这没什么,碰到这情形,我们高总牧监顶多骂上几句,但也不会深管……”

    “哦?!这也不管?”不但是皇帝,这下子连长孙大人和李道宗听了也不禁感到奇怪了。

    长孙润道,“高总牧监上阵讲究令行禁止,但练兵时却很随便。他说,只有让他们打着滚儿地胡作,才能看出每个人的真本事。不但是护牧队的一般队员,有时候高总牧监也一起耍。”

    李道宗问,“是怎么耍的?”

    “我听说原来有个苏托儿,四十斤的石锁能一口气举三十下,因此才到牧场几天便做了护牧队的副队长。但他曾经被高总牧监一只手、拿一根扁担挑飞到厩房顶上去。”

    皇帝微微点头,长孙润又道,“他们闹,高大人不大管,有时总牧监的二夫人、四夫人、六夫人从牧场中经过,那些牧子们也敢起哄开玩笑……但弟兄们耍急了眼,他碰到了才会吼两句,说彼此亲如兄弟,上阵时才舍生忘死。”

    皇帝的注意力有些转移,问道,“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位夫人?别的夫人难道他们就不敢?”

    “陛下,柳夫人当然没人敢胡说,樊夫人身手了得,她若生了气、上去一脚就摞倒了,四夫人思晴虽然身手也厉害,但不常发脾气。”

    皇帝若有所思,“这么说,朕方才还错怪他们了?”

    长孙无忌本来还想说儿子一句,不要让他在陛下的面前胡说。但他看皇帝似乎听得津津有味,再者长孙润一口一个高总牧监说的,于是也就不制止他。

    但他看了看山下一群乱蜂似的人,还是摇摇头道,“不可思议!”

    长孙润道,“陛下,我们倒可以试一试他们。”

    ……

    山下,这些人正在耍闹,猛然间,瓦亭山顶上的树丛中声音尖利地飞出一支响箭,箭哨呼啸着、一眨眼的功夫竟然飞到武威牧场的大门上空。

    人群猛然寂静了片刻,摔跤的不摔了,喊好儿的也住了嘴,抬头、侧着耳朵辨别声音的方向。

    正躺在箭靶子底下休息的头儿一个扑愣跳起来,喊道,“什么动静?!弟兄们,快,快上马!胡人常放响箭,也许有不长眼的撞到武威护牧队来了,定要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人们纷纷四下里找各自的马匹,但他们耍得太久,那些马早不在原地呆着了,有几匹已经边低头啃草、边溜嗒出去老远。

    于是有人撒丫子奔过去追,有人拣起扔在地下的弓箭。

    唐制,天子居则称“衙”,行则称“驾”,居、行皆有仪卫——亲卫、勋卫、翊卫各有定例。羽葆、华盖、旌旗样样不能少……车马鼎盛但讲求安静且无喧哗。动必有钟、乐,沿路有鼓、吹,以示尊严肃顺。

    此次皇帝西行,本来作了长途的打算,因而轻车简从、仪卫精简,但几百金甲卫士是必不能少的。

    正当山下这些人手忙脚乱、找枪找马时,山顶上传出两声长长的口哨,陇山关关门大开,有二百金甲护卫、四十八名天山牧护牧队、西州长史的二十名女护卫、以及赵国公、江夏王各自的卫士从关内飞驰而出。

    旌旗一分、队伍往两下闪开,有人高声喊喝,“皇帝陛下驾到——”,随后队伍中现出一顶黄色伞盖,赵国公长孙无忌、江夏王李道宗护着大唐皇帝驰在正中。

    武威护牧队今天的领队是个见过些世面的,见状狠狠踹了两脚身边两名部下,让他们停止乱动,然后挺着胸脯儿跑过来,在皇帝马前跪倒拜见。

    皇帝哼道,“武威牧场护牧队,很牛气啊!朕听说你们有人的射技强过了李广、还敢躺着训练、还抱怨没有机会!今天朕就给你们一次机会。”

    领头儿的知道方才手下那些胡言乱语一丝不差都让人听去了,索性仗起胆子回道,“陛下,武威护牧队虽说能水不一定让陛下满意,但真正遇敌,宁死也不会给陛下丢脸的!”

    皇帝微笑着点头,口中却朗声叫道,“长孙润,你们天山牧护牧队的箭术可强过李广否?”

    “天山牧!?怎么这么不禁念叨!”这些人中有人窃窃私语。

    只见在皇帝亲卫仪仗的侧后、几十名身着牦牛皮甲的骑士中有位英俊小伙儿,应声弯弓,箭从三倍远的距离、越过武威护牧队的头顶、正中靶心。

 第952章 不算丢人

    武威牧护牧队中有人在马上一缩脑袋,但箭已“叮”地一声在靶心上颤着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有人偷偷咂舌。他们的头儿也眨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只是咬着下嘴唇、挑着眉毛、先前脸上的笑模样也不褪,他也感到了吃惊。

    临来时考虑到瓦亭山附近风大,因而才把箭靶靠着山根下摆放。而天山牧施射人所处的位置,距离上足足超出他们训练时的两倍。

    箭先飞过山前的风口、再飞过武威护牧队这群人的头顶,既有迎风的弧度又有向上的弧度,拿捏之准、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人家这一箭几乎就是在皇帝话音刚落便射出来了,好像连瞄都未瞄。

    皇帝的金卫马队纹丝未动,天山牧四十八名护卫队和二十名女护卫也如司空见惯,但武威护牧队的马队中有马匹在原地换步,出现了片刻的骚动。

    射箭的正是长孙润。射过箭之后,他将弓收起,在自己的马队中什么都没有说。但长孙无忌却也吃惊不小。

    么子这一手露得漂亮!想不到原来一个整天架鹰猎兔的小子,此时焉然就是一位胜券在握的少年将军。赵国公去看皇帝,见皇帝也缓慢而郑重地点头。

    在护牧队的马队后边,正是西州长史苏殷、五夫人崔嫣和长孙润的新婚夫人高尧,她们倒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叫好。

    崔嫣原本出自高府,与高尧早就相熟,见状低声对高尧道,“妹妹,恭喜你嫁个好夫君……”

    开始见这些人训练中耍闹,皇帝真有些生气,但听了长孙无忌的劝阻、长孙润有关高总牧监对日常训练的见解之后,他的气早消了大半。

    此时便微微笑着问道,“武威牧,你们的‘李广’呢?站出来让朕也见识一下弓箭上的手段!”

    头儿这次便挠着头回道,“陛下……天山牧谁比得过!但马上对砍,我们武威牧却是有些威武哩!”

    皇帝再马上侧身看向长孙润,问道,“人家‘李广’说了,不比箭了,要比马上刀法,不知天山牧护牧队行也不行?”

    四十八名天山牧的护牧队员在马上纷纷去看他们的副队长长孙润,就等他下命令,好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但长孙润却有些迟疑。

    这又不是对敌,要怎么个砍法儿?不出力不好分个上下,但是万一伤到对方,毕竟也算兄弟牧场中的同行,要是惹了祸那该怎么办?因而他才有迟疑。

    武威护牧队中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刚刚在箭术上落了下风,总有不服气的。一见天山牧射箭这人迟疑不决,便猜测他业无全精,箭法好、未必刀法也好。

    此时便有人挑战道,“我们知道天山牧的弓弩从西射到东少有对手,我们输得不冤枉。但敢不敢与我们队长比划刀法?”

    皇帝乐见手下牧卒如此好斗,见长孙润不吱声儿,便鼓动道,“天山牧的刀法果真拿不出手么?那你们高总牧监是怎么搞的?”

    长孙润回道,“陛下……我是怕万一……”

    武威牧场中立刻有人喊道,“莫怕莫怕!临阵时我们自会给天山牧留些面子!”

    长孙润急道,“我们岂会怕谁,只是怕误伤了你们,到时高总牧监怪罪下来……不好说啊。”

    但热伊汗古丽在队伍中应声对他道,“长孙队长,你们不屑动手,那就让我们来比划!”

    皇帝看着这个二十几岁的女子,问,“她是何人?难道也是天山牧护牧队的?”

    长孙润道,“陛下,我们刚刚说过、被总牧监挑到厩房顶上那个苏托儿——也就是我前任的副队长,正是热伊汗古丽一家,她便是西州苏长史的女子护卫队队长!”

    皇帝兴致盎然,“好!不错!这就更有看头……热伊汗古丽……嗯,不知都有过什么战绩?”

    热伊汗古丽回道,“陛下,我曾随高总牧监到乙毗咄陆部去过,刀法也是总牧监临阵所授,也未立过什么功劳,只是给总牧监四夫人思晴护旗……在马战中刀斩过俟斤两名——但他们只是领百来人的小头目而已。”

    连皇帝在内,众人都看她马鞍边挂着的长刀,热伊汗古丽虽然说得轻巧,但胡人善于马战,能混到俟斤的总不会是草包,别说还是两个。

    再看面前的武威护牧队也只不过百人,于是,有人便推举他们的头儿道,“头儿,这回看你的了,都是队长谁怕谁!”

    但他们的头儿嘀咕道,“这算哪一出,我一个大男人……胜之不武!”他看眼前这位西州长史的女队长,与一般女子也没什么两样,难道真的刀劈了乙毗咄陆部的两个俟斤?!

    但皇帝仿佛已然等不及了,吩咐道,“什么胜之不武,你先比划起来再说。来呀,给他二人准备——以木棍代刀,以免伤人!”

    于是,马上有人准备妥了,分别抛给两人。

    武威牧场中早有人得了信,说皇帝陛下突然到了,牧场里大小三位牧监慌忙上马赶过来参见。

    他们离着大远,便看到自己的护牧队长正与一名女骑手二马盘旋着打在一处,难解难分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到了近前,想去拜见皇帝,但那些人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场内的战况,一时间谁都不顾他们。于是,三位牧监也往边儿上一靠,先看场内打斗。

    到后来,那些女护卫们便在场外大声数起两人交手的回合数: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但这两人一时仍然难以分出个胜负。

    还是男的一圈马跑开来、在场外勒住,赧颜道,“想不到,我陈发速一向在刀法上不服谁,今天总算见识了天山牧的厉害!今天一时不胜,便是在下败了!”

    这个女队长刀势简练、毫不拖泥带水,也不吃自己的虚招。陈发速有几次想晃她个破绽,但对方都不上当,又倚仗骑术娴熟,居然支持到这么久一点败象都没有。

    此时再回味她那些招式,细细想来,也没多么深奥复杂,但总是攻在他最捉襟见肘的地方,令他难受得很。如果她拿的不是棍子,他此时会更被动。

    陈发速红着脸高声道,“在下服输了!”他的那些手下,此时也都没有人吱声了。

    热伊汗古丽道,“还是我更逊色些,力量又不敌,只凭练熟了高总牧监所授的几式、才侥幸没有很快败下来。陈队长若是也得我们总牧监指点一下,那就更厉害了。”

    皇帝此时就不在胜负上多做评判,但他心情不错,对上前参拜的武威牧三位牧监、也对陈发速说道,“武威牧也不错,胜不了天山牧难道是什么丢人之事?但今后要更仔细地操练起来!”这些人齐声应“是”。

    皇帝对凉州刺史、赵国公和江夏王爷道,“你们与朕去凉州府,痛饮之后再回长安去!!”

 第953章 大事小情

    路上,皇帝对长孙无忌嘀咕道,“朕有心把长孙润留在武威牧做个大牧监,但又担心西州高峻说朕——说朕趁他出远门儿挖他护牧队墙角!你等他从余杭回来之后,找个机会与他讲讲……”

    皇帝此次的凉州之行,心中已然有了个不大成熟的想法。//全本小说网,HTTPS://。)//

    长安帝都,东有潼关、南有终南崇岭,北方更有河套环卫,只有西面,河西走廊的最后屏障全在武凉。

    尤其是西州未得、吐谷浑未破之时,武凉之地便是西拒高昌、焉耆、龟兹等西域胡国的最后一道屏障。

    因而,大唐立国之初,仅仅在凉州武威一带,便安置着明威、洪池、番禾、武安、丽水、姑臧六座折冲军府。

    此外在赤乌还有赤水军,此军乃是大唐各军之中最大的一支。凉州的东、北、西三面还有赤水、乌城、交城、白亭共四处守捉,有通化军镇……

    假使西州那片地方仍在外族之手,那么凉州武威郡的前面便只有玉门、嘉峪两关,防势显得单薄很多,那么长安之“安”又从何说起?

    但眼下就不再是这种局面了!

    如今,西州在郭孝恪和高峻和经略之下日渐稳固繁荣,庭州也成为大唐的正式州府。焉耆归入、龟兹半入,白扬河、铁勒诸部、轮台也圈了进来!

    再加上北方颉利部思摩的归顺,无形中,凉州的压力也就顿时小了很多。

    甚至可以说,凉州目前只起个东、西联络之责。长安敢把李袭誉一个文官安放在凉州做刺史,其实正是因为放心了!

    大唐占住了西州,防线便直接由玉门关往西推进了三千里,直接到达葱岭一带。而西州,则由之前外族侵扰大唐的大后方、一变而成为大唐西拒胡族的牢靠基地。

    而东、西攻防形势取得这样天翻地覆的逆转,皇帝自认为大政方向是自己所定,人却是用对了两个:一个郭孝恪、一个就是高峻。

    他在想,此时是该考虑着精减武威一带大部分军力的时候了,既可减轻大唐养军的负担,又可与民休息。

    贞观初年,皇帝曾召集左右诸卫将卒于显德殿演武,并且对诸将说过:

    “朕不想一味垒池筑城、造物淫费。凡农、民除了务好田桑,尽管令其逸乐好了。但兵士们就要熟习弓马,假使朕令你等出战,希望所向披靡、没有敢于当面列阵之敌。”

    正是今天,皇帝亲眼见到天山牧护牧队与武威护牧队的比划,才让他的这个想法更加清晰了起来。

    经过高峻点拨过的一位女牧子,砍掉胡人两个俟斤、还自认为不值一提!还能逼平武威牧场一座中牧的、彪悍的护牧队队长!

    也难怪,高峻敢在与白扬河隔着一道崇山峻岭、沟联与支援都极为不便的地面上划出个西州静海县,而阿史那欲谷就默认了!

    他还把阿史那欲谷偷偷摸摸、花钱费力建了一半的白袍城客客气气地占过来,阿史那欲谷也默认了!

    看来,以牧御边是个不错的法子,但必须要有过硬的护牧力量。只有增强了武威牧,他的大计划才好实施起来。

    只是皇帝也知道,关陇一带正是自己这位舅子——赵国公长孙大人的后园子。此处军力的消减也是长孙大人最在意和敏感的。

    因而皇帝才忽然想到把自己这位从八品上阶的外甥放到凉州来,让他做个武威牧正六品下阶的大牧监。将来,武威牧哪怕只要有六分、似天山牧那样挺得起来,他也就达到目的了。

    儿子射了一箭,便一步飞升上去九阶,料想长孙大人也会极感快慰了。

    裁撤关陇军力的后续手段,山东一派的江夏王李道宗,应该更没意见。

    但皇帝又不想连个话都不过、就直接从高峻手下划拨人,这不大好!不但是这种事,皇帝目前连西州大都督的柳夫人高不高兴……都要考虑!!

    那就让长孙大人替他儿子的荣升去求西州都督。

    好人嘛,皇帝总得先让别人做。还是那句话:与关键地方的关键人有关的事,一根头发丝也是大事。这才是不能写入《帝范》之中的绝窍。

    人人都说皇帝好,谁知皇帝心思老!人前昂首把胸抬,大事小情都想到。

    长安来的人与西州去的人在凉州分手时,长孙大人悄悄将苏殷职位的变动告知了她。她已由西州长史变为了西州司马,但与刘敦行二人的品阶都未变动,还都是从五品下阶。

    长孙大人没有看到苏殷脸上有丝毫的失落之态,她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说道,“一去黔州五个多月,我终于要回家了!”

    似乎她对于与刘敦行位置上的变化一点都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是尽快地回到西州的家中去。

    李袭誉和孟凡尘适当地埋怨了一下,因为高峻五夫人崔嫣去了一趟长安,就把他们的甜甜小姐带到黔州去再不回来了。

    崔嫣笑着分辨道,“甜甜一年一年大了,难道与你们两位老夫子修习女则、女工?!”他们想一想,便不再说话。

    长孙无忌听到了,便对李袭誉道,李大人莫急,早晚本官会给你派过个女儿来!他暗指的正是自己的么儿媳高尧,如果长孙润能到凉州,那么高尧必定跟来。但李大人再追问时,长孙无忌便说,“此时不能泄露半点,本官得与你女婿去商量才行。”

    李刺史将信将疑,分别送两路人马往东、往西去,然后回来与老汉孟凡尘对饮。他猜测道,“总不会让婉清来吧?那她还是不要来的为好!”

    孟老汉分析道,长孙大人说“派个女儿来”,能“派”者,非令千金婉清小姐。此人必是与公门有关、而且他能够“派的动”。

    “那会是谁?”

    孟凡尘道,依在下看,或许是高峻家这位苏夫人。派苏夫人到凉州任职,可不得与高都督商量?不过也不大可能,苏殷与婉清同理——谁会好意思同大都督商量、拆开她们与大都督?

    他帮着分析道,“联系今日长孙润之事,我有六成的把握他会到凉州任职,此事不正须与高都督商量?那么高尧小姐必定随来,她岂不也算李大人女儿?”

    ……

    牧场新村,高大人和樊莺赶往余杭郡之后没有几天,家中接连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