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马王爷-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高慎行同样没给她吃定心丸,他说,“制之如墙,设立在那里便是让人不可逾越。但五嫂,你这是跳墙了!跳哪里的墙不好?偏偏去跳大内禁宫的墙?谁知道你是干什么去了?”
“是有人引我进去的!”吕氏坚持说。
“五嫂,如果没有确切的人证,这话你要慎言!”
吕氏想去到兴禄坊高府哭诉一把,看看有没有谁看在高审行的面子上动一动恻隐之心,毕竟这种事情一旦有了定论,丢人的一定是整座高府。
但兴禄坊的高府她谁都不认识,正好菊儿又要回永宁坊去,吕氏央求道,“带我去求一求几位少夫人吧。”
菊儿说,可是柳夫人已经去泉州了,你要去求谁?往常这些人是不问官事的。她寻思着说,
“若是崔夫人在长安的话,可能有些办法,她认识的人多的是,面子也足,可她一听你要来就走了”。
菊儿没有带她,吕氏就咬咬牙,骑上马在后边跟着,这么着一起到了永宁坊的兵部尚书府。
菊儿先进去回禀,吕氏再一次于大门口等着,也没有了上次的气派。
府中的八位夫人此刻正在家中庆祝,因为樊莺和思晴一下子拿回来第二组的并列第一名。赛马的奖赏是六百两银子、二十匹精绢和两匹好马。
柳玉如不在,简直就等于没有了管束,这些人正让厨房中置办了丰盛的酒菜,在一起吃喝。
听了菊儿的话,崔嫣借着酒劲说,“让她滚,从黔州跑到长安来丢人,把母亲也欺走了,我就是能管也不会管的!”
几个人议论纷纷,各执已见,拿不定主意,也都忘了让吕氏进来。
樊莺赞同崔嫣的意见,“我说她那天不在三十三号位上,原来走捷径去了!”丽容连声说着不管她。
谢金莲和思晴担心,万一这件事闹大发了,丢人可是整座高府的事,“吕氏知道丢人几文钱一斤?可兴禄坊高府、永宁坊高府受得了吗?”
谢金莲说,“不然我们去个人到兴禄坊问问主意。”
李婉清说,“我的意思是先在永宁坊想想法子,再说樊妹妹不是与褚大人有亲戚,去问一问再说。”
樊莺连声说不去,“我要是去了,便求着褚叔叔再加把柴火,把这个人扫地出门,然后我们把母亲由西州再请回来,那才算最好呢!”
几个人连说妙计,催促她快些起身。
苏殷的意思是此事宜再等等,因为据她看,褚大人只与太子詹事府的一位不入品阶的令史出面说这件事情,这就大有琢磨。
如果事态真的很严重,那么不就必等到吕氏跑到永宁坊来,早把她羁押了。那褚大人这是几个意思?
丽蓝说,也许这就是敲山震虎的把戏,以褚大人与峻的关系,虽说峻不在家,若真的很严重,估计褚大人也该过府来讲了。
众人说,“很对呀!我们现在找到褚大人府上去倒显得理亏了,偏不动!我们以静制动且来喝酒。”
众人再喝,三巡过后再把门外的吕氏想起来,丽容问,“她怎么办?”
没有人说话,都乜斜着眼睛想那个“她”是谁。思晴反问,“如果柳姐姐在家的话,她会怎么办?”
……
这次来别宫,太子出乎意料地没有让杨立贞回避,而是无意似地、与武媚娘和杨立贞说起了吕氏私入禁宫的事情。
“她可真是大胆,怪不得太卜署会那样说。”
武媚娘瞅着太子笑问,“可她借着太子妃赛马的时机,闯入东宫北门想做什么呢?”
太子也不回答,瞟着她,示意杨立贞在旁边呢,于是武媚娘再问另一个人,“立贞你说,她想干什么呢?”
而杨立贞此刻正在想,吕氏闯入禁宫的举动,一定就是眼前的这位武才人想要的,因为掉换牌子的主意就是武媚娘提出来的。
但武媚娘又是因为什么要拿吕氏开刀?
她问,“此事不会牵连到黔州刺史吧?”
武媚娘不满意杨立贞的回答,垂下眼帘有片刻的无语,然后太子对杨立贞道,“朝中大事,你乱问什么?还不给寡人出去!”
杨立贞走后,武媚娘对他嗔道,“杨妹妹怀了殿下的骨肉,殿下就不能对她客气一点?”
但李治道,
第1061章 怎么下来
“一根木头而已,寡人还要怎么对她客气!”
武媚娘就追问他谁才不是木头。(全本小说网,https://。)李治不答,发现在私下相处时,这个女子活跃多了。
太子告诉她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他只是想圆一圆卜正的“妇人在北宫门逾制”的说辞,并不想过分地难为什么人。
吕氏的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她的出现只算是一次极巧的巧合。对于这次人为制造的“逾制”事件,李治想让它扩散到一定的范围,但又不能范围过大。
只要让那天、听到卜正占断的人知道也就可以了。
至于“妇人逾制”与“泉州海溢”到底孰为因、孰为果一点不重要。一切都可推到卜正的胡言乱语上去。
武媚娘道,“若是有高府的什么人来给吕氏求情,媚娘求殿下开恩,就放过她吧!”
李治“哦”了一声算是答应,起身道,“你虽有陛下的口旨,但这件事情还是很吓人的,毕竟没有纸面上的圣诏……方才你当着杨立贞就有些放肆,她只是个宫人,而且这里也不是大明宫的宫墙上。”
对方知道他说的不是吕氏这件事,而且他虽然说得严厉,但仍算是私下里的告诫。武才人并不害怕,反以为这是李治同她推心置腹的意思。
本朝太子之位向来不稳定,一般可立有功绩的皇子得为太子,又有立长和立贤的说法。
不过长幼是有定份的,而贤与不贤就没什么标准了。
如果他们的私情被别有用心的皇子或大臣用来攻击,那么贤之一说就更不着边际,对李治和她来说,结局都将是致命的。
但危险与机遇几乎就是一对双生的姐妹,有机会接近权力,武才人就更不怎么怕。她不再说这件事,问太子,“高府中老一辈或新一辈人,有没有来向殿下求情的呢?”
李治说,“真他娘的怪了,两天了,居然一个求情的人也没有!这个台阶你让寡人怎么下来?”
武媚娘捂嘴窃笑,“但是殿下,你是怎么爬上去的呢?!”
李治无可奈何地摇头,这次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也不怪她的放肆,临走前问她,“武惟良去幽州任盐屯屯丞,他可对你说过满意?”
武媚娘低声说,“卑妾与他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也不想因为武氏中的任何人、给殿下惹到什么麻烦,他连教个骑马的差事都做不好,殿下以后不要管他的事了吧。”
……
杨立贞被李治喝斥出来,她不敢有埋怨,不过委屈倒是有的。明明是他先提出吕氏逾制穿宫的事,但自己一插话,他立刻就翻脸了。
她有身孕了,仍然不敢同太子硬气,不过她也看明白了,武媚娘在太子心中的份量,要比她重得多得多得多,远远超过了她与腹中的孩子加在一起。
太子殿下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有孕在身,还让自己同武媚娘去参加赛马大会,想来这个孩子在太子的心幕中也没多重要了。
杨立贞不傻,看得出这两个人的关系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
虽然陛下有口旨的事杨立贞也知道,但她还是有些不服气,认为这种事谁都不敢放到台面上去说。
杨立贞不大关心吕氏的事,但关心这件事到底对黔州高审行有什么影响。
她想,最好把高审行弄得灰头土脸、颜面扫地,甚至影响了高审行的仕途才好。
就是他,在自己未来的道路上栽种了荆棘,而吕氏是唯一的知情者。
杨立贞想,她不能失去眼前的一切,更不能再骑马了,得让孩子好好地生下来。她将是皇子的母亲,亲王或是公主的母亲。
而如何借助逾制这件事、让吕氏受到应有的打击,也是杨立贞该好好想一想的事,看看有没有可能。
最好令吕氏丢掉刺史府如夫人的身份,如此,吕氏也就没有了拿高审行在子午谷的兽行来要挟自己的资格。
杨立贞这么想着,感到心力憔悴,这样的想法要施行起来简直毫无头绪、也没有人帮她的忙。
……
吕氏被少夫人们晾在永宁坊兵部尚书府的大门外,也不敢离开。八月的正午,日头还是很毒辣的,后来她实在受不了了,牵起马便往里走。
但守门的护卫伸手拦住了她。
她退回来,不敢在大街上哭,好不容易看到菊儿出来了,嘴上还沾着油渍,亮晶晶的。
菊儿恍然似有所悟,连声说,“吕夫人,你看看我怎么把你忘记了!你再等等,我这就进去看看夫人们午睡起没起,我好回禀这件事情!”
吕氏孤注一掷,拦住她、咬起牙关说道,“算了,不必求她们什么了,你只要告诉她们,我姓吕的要是没有好日子过,那么高审行丁忧时、非礼太子宫人杨立贞、致其怀孕的事,我也就没必要再给他隐瞒。”
菊儿吃了一惊,慌忙地跑进去。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谢金莲等人没有了主张。谢金莲说,“这是假的!”
崔嫣看了看菊儿,明显的,菊儿一定相信有这件事情。
丽容说,“可我们哪里做得了主,看来真得到兴禄坊去一趟了……但我是绝不会去的……如何放得下脸、开口与那些叔伯们讲公公的事呢?!”
李婉清提议先把吕氏请进来,不然怕她急了眼在大街上嚷。
万一闹到了扬风撒雪,她怕高峻和柳姐姐回来责怪。
谢金莲赞同。
但崔嫣说,“她一要挟便得逞,显得我们怕了她似的。但她就真敢乱讲?讲出去在高府她就不必呆了,我们何必管她!”
樊莺马上赞同崔嫣的说法。
思晴说,“不把她逼急了想是不敢胡说,因为此事涉及到了那位太子宫人。但她犯了逾制穿宫的事,想来已离着急眼不远了,我们不得不防。”
最后她们总算商定,当务之急,是从褚大人那里探听一下,官面上打算如何处置吕氏。
至于领不领吕氏去兴禄坊,最好再拖延一下,等待从褚大人那里探到实信后再说。
不管怎么说,吕氏绝望之下难免将高审行在丁忧期间的丑事抖落出来,那么高剌史在同辈的兄弟面前也是没面子的。身为晚辈,她们可不能不想。
谢金莲、樊莺和崔嫣负责立刻去褚大人府上探听消息,菊儿和丽蓝负责稳住吕氏、劝她先回子午峪去。
但她们出来的时候,发现吕氏已经不见了。
……
太子别宫外面的旷地上。
杨立贞将刚刚从武媚娘那里得来的、与马洇有关的消息,告诉了独自赶来想办法的吕氏,看来吕氏真是走投无路了。
马洇已被江安王李元祥看中,听说已定下来去王府任职,但是具体做什么还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私下里、与武媚娘谈到的。
赛马中途发生的看台倾倒事件,让江安王李元祥大出了一把风头。
他来找李治,索要典客马洇、其实是借此来向太子表功。其实一个小小的典客,李元祥只要同典客署吱一声也就成了。
而李治正好将此事看作是对江安王的嘉许:一个流外二等的马洇无须有丝毫的迟疑,太子一口答应下来。
这让吕氏再于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她知道一座再不堪的王府,怎么都比一个刺史府有来头。
永宁坊这些人的慢待,已不怎么让吕氏抱有希望,但马洇却一定会管。
至于怎么找到江安王府、再找到马洇,吕氏初到长安,心里一点眉目都没有。
杨立贞对吕氏说,“那你等一等我。”
她匆匆回到太子别宫,在安喜殿找到一位放着单的内侍,她捧着尚不见隆起的肚子,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杨立贞小心地嗑嗽着,像是怕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她对内侍说,有一个姓吕的姐妹,急着要见江安王府的马洇,要内侍马上带吕氏去。
内侍不敢怠慢,马上出宫。
对于给高审行添堵、与确保自身的安然来说,当然后者才是最最重要的。杨立贞也不是好心,吕氏的存在同样让杨立贞提心吊胆。
她相信,吕氏与马洇到了一起,只会让事情更加扩大,而且知道这件丑事的人越多,越令高审行不痛快。
而她自己却在吕氏那里充当了热心人、不会引来吕氏的忌恨。
往回走时,杨立贞都纳闷,一向纯净的如同八月天空的自己,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了这样复杂的心机。
……
通直散骑常侍褚遂良府上。
褚大人刚要出门,便迎来了永宁坊兵部尚书府的谢金莲、樊莺、崔嫣三位夫人,他连忙将她们请进来。
他本以为这三个人是来替吕氏求情的。
褚遂良已知太子对此事的态度,拿黔州夫人的过错、掩一掩卜正的说辞,然后再给永宁坊夫人们一个面子。
褚大人早猜到高峻和柳玉如不在家,兵部尚书府的这些如夫人们不大可能去兴禄坊。
那么,他只须先摆一摆吕氏逾制穿宫的严重过错,然后再答应从中周旋也就万事大吉了。
但三个人里居然有两个人一坐下来,便问,“褚叔叔,我们不是来求情,只是问问,按制是不是真要杖毙她?”
剩下的谢夫人比较含蓄,她的意思也很明白:只要不牵涉到黔州刺史的名誉,把吕氏按个宫人来处置,她没意见。
褚遂良老谋深算,在三个年轻人不多的话语中体察到,这事麻烦了!
这只是她们这些晚辈的意思,但没见面、甚至对此事一无所知的黔州刺史高审行是什么态度?这可不在太子与他的预料之中啊!
他委婉地打探缘由,但这三人谁都不深说。
不过褚大人窥到,崔嫣不时地面色发红,不知是害羞还是气忿。那么,黔州和永宁坊,看来不像他想的那样和睦了。
他想起在营州时,高峻令人狂扇马洇大嘴巴的事情,褚遂良还想再试探一下:
“但黔州的审行兄是什么意思呢?即使不声张地处置了吕氏,也是对审行兄的面子不利的。如果玉如和高峻在府上,他们会怎么说?”
见三人不言语,褚大人再道,“老夫知道原来那个曲客马洇与审行兄是不错的,目下他已被江安王李元祥看中、到王府去出任正七品上阶的骑曹参军了,料想他与审行兄一定有联系。”
三位女子明显的有些吃惊,随后,又是崔嫣无所谓地道,“他攀了高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在黔州他就是被大人踢去崖州的!”
于是褚遂良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对于马洇与黔州有着良好关系的猜测,居然又有些不大对路了。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连太子李治、褚遂良都大感意外。
江安王李元祥亲自跑过来求太子李治,被他看好的骑曹参军马洇,痛哭着数说黔州刺史高审行对他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见高刺史的如夫人在长安有什么差池。
李元祥都让马洇感动了,这是一个多么知恩图报的人呀。
反过来,永宁坊的少夫人们到褚大人的府上来过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露过面。显然她们的态度摆在那里,却不想将自己置于前台来。
而兴禄坊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所做的,便是将褚大人请到了兴禄坊去盛宴招待、叙叙旧,同时表明他们的态度。
高府老大、滑州刺史、驸马都尉高履行私下里对褚大人说,此事全赖褚大人周圆,最好能止则止。
但高审行那里,高履行拍着胸脯子保证,随后一定给黔州去信,令五弟严加申斥吕氏,反省驭内不严之失,即便回黔州后,高审行将吕氏休掉也没什么不可以。
此事大出褚遂良的意料,原来好像没有什么台阶可下,但不几天的功夫,江安王府、兴禄坊都把梯子伸过来了。
这个吕氏到底什么货色?!
马洇隐瞒了什么?
如果他真的隐瞒了同高审行的过节,那么马洇与吕氏是什么关系?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他褚遂良最好给太子殿下出个恰当的主意,既能达到初衷,又能照顾各方各面、自己又不致引火烧身?
苦思了许久之后,褚大人才理清了思路:
太子殿下的态度最重要,他其实只想在内常侍的笔录中记上一笔“逾制”,给卜正之辞打个注解。至于吕氏后来如何,太子并不关心。她的性命看起来还不如永宁坊的一位如夫人的意见重要。
江安王府不能惹,面子要给。但李元祥只是为一个小小的马洇而出面,马洇的身份、以及他同高审行的纠葛不清楚,兴许只要不将吕氏杖毙也就成了。
这不是问题,因为太子从未想过杖毙她。
兴禄坊与永宁坊地意思大同小异:在不令高审行难堪的前提下,兴禄坊不在乎吕氏被不被休、出不出门。
而永宁坊的年轻人们不但不关心吕氏出不出门,连她死不死都无所谓。
褚遂良长长地出了口气,这种事也就是他,再换个人非绕迷糊了不可。
不过在褚大人这里,永宁坊的位置还要排在兴禄坊的前面,那樊莺、谢金莲、崔嫣等人的意见、是不是就是高峻和柳玉如的意见?
褚大人搞不明白,高峻和柳玉如刚刚离开,跟高府有关的事怎么就这样棘手呢?他又犯了好一阵寻思,最后去见太子。
……
吕氏,在万民参与的长安马事大赛上逾制穿越禁宫,马走捷径,有失体面,影响极坏,脸都丢到众多的外方使节那去了,本该按制杖毙。
但太子殿下念及高刺史率黔州军民抗旱劳苦,不追究他的责任。只是建议刺史将人领回、痛责,但死罪饶过了。
第1062章 福王的狗
太子李治对此事的处置雷声大雨点小,为照顾长安两座高府的颜面,这个意见也没有过分声张,只以太子私札的形式传送黔州。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不过,小范围内该知道这件事的都知道了。
高审行虽然面子上有些不好看,但谁让他管不住吕氏,让她跑到长安来丢人?
那么该尝的苦滋味,他一定要尝一尝。
杨立贞数次被李治喝斥,太子真真假假地告诫她不宜过多打听朝堂之事。
但奇怪的是,朝堂上只该被少数人知道的事情偏偏总能让她知道。这都是因为她有个义姐的缘故。
听到对吕氏的处置结果时,杨立贞总觉不大满意。
因为吕氏只是离着她这个宫人远一些了,别的方面没什么改变,今后吕氏仍然可能多嘴多舌地坏她的好事。
总算令她感到出了一口恶气的,是黔州刺史高审行为此丢了脸,他的脸居然因为吕氏,被太子殿下打得“啪啪”的。
不过,杨立贞对她的这位义姐武媚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可真不简单!
因为她的坠马,太子殿下罢掉一位从九品的主乘,连眼都不眨一下。
杨立贞刚刚从这件事情中看出些门道,来自黔州正四品刺史的侧室又犯到了她这位义姐的手里。
而造成这件事的诱因,很可能便是自己随口给吕氏编造的一句瞎话。
杨立贞对武媚娘说:吕氏曾经显摆,持有银质号牌的人里面,没几个有资格排在她姓吕的前边。
杨立贞相信,吕氏栽的这个跟头一定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不过她根本就不敢说出口,只是偶尔想一想此事,杨立贞便情不自禁地打个哆嗦。
杨立贞有时悲观地想,她与义姐武媚娘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
泉州到长安二千八百八十里,海溢发生后,京师仅过八天便得知了灾情,刺史赵嘉对基本灾情的掌握还是很麻利的。
事发当天傍晚,泉州晋江、南安、莆田三县的县令便各自汇总了本县的伤亡、大致财产损失,火速向泉州刺史府禀报。
晋江、南安、莆田都筑有临海围堰,在瞬间而至的滔天大浪冲击下,三县各有数里的围堰垮塌了,别看垮堰的里数不多,但冲垮的可都是地势低洼处的高坝。
海溢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自古未有,大水无孔不入,所过之处击倒民房、溺毙人畜,浸淫了乡间所有的粮囤和柴草。
而乡间冲毁的大都是那些贫苦人家不怎么坚固的房屋。
各县的县仓也都浸水了,天亮后泉州地面一片狼藉,衰号遍野。
赵嘉一面发动各级官役救治伤者、掩埋死尸,一面要求三县寻找高旷之处晒粮、晒草。
灾民们总得吃饭,差一顿也不成啊。
但偏偏天色阴沉,连个日头也没有。赵嘉当即命令,开泉州仓,就在四城门内垒起大灶十几座,煮稀粥、做蒸饼,免费供应。
头一天,他只来得及安排这些事,但泉州共有四县,还差一县没有消息。
与上边提到的三县不同的是,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