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军魂-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森话音落下,会场内掌声瞬间响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热烈。连后排坐着的几位师领导也不自觉的跟着鼓起了掌。
曲森讲了三个故事,通过这三个故事,分别阐述了三个观点。
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设备的功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解决问题;
及时收集信息并反馈,加速各平台完善速度。
这三点很扣题,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启发作用。
会场中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曲森敬礼后下台,才逐渐减弱。
岳建军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十点多了,曲森一个人居然在讲台上“浪”了一个来小时。压着掌声的尾巴扯着嗓子说:“讲的还行,下一个,后勤的那个…王浩!”
“到!”
————
上台发言的人事先都接到了通知,所以大家多少都会有所准备。
不过大概是因为曲森的发挥有点好,弄得后面发言的人压力挺大。临上台前还在想着,怎么充实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
这就搞的发言内容,显得有些凌乱和缺乏条理性。
岳建军见连续三个人在台上的发挥都不怎么样,时间也邻近十一点了。干脆就喊了暂停,宣布会议下午再继续。
下面单位离师部都很远,一多半的人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这会儿早就饿了。几位师领导刚走出小礼堂的门,一帮子年轻的大小伙子,就呼啦呼来的往外涌。
“曲森。”曲森刚走出礼堂大门,就听到岳建军的声音。
“领导们好!”看几位领导站在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曲森敬了个礼,问好的方式,相对随意了一些。
“还行,看来确实做了点儿功课。”也许是因为当着别人的面儿,岳建军难得的夸了曲森一句。
“嘿~”曲森能说什么,憨厚的笑呗。
“指挥平台又升级了,把那个战是后勤系统集成了进来,师里参谋组正研究呢,你下午开完会过去跟他们一起鼓弄鼓弄。”岳建军很随意的交代道。
“是!”曲森先领命,然后问:“大型升级,军区没组织统一培训啊?”
一说到培训,岳建军就满脸的不爽,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一天到晚的这个办班儿,那个培训的。都去学习了,工作还做不做了。你们自己研究,有不明白的打电话问。”
“……”曲森彻底无语了,心里说了一句:“啥玩应儿都能自己研究明白,还要培训班干嘛。”
“咱师刚刚接防,为了配合网络化管理系统,正准备铺设通信光钎,当稍把老旧的通信线路也都转到底下。
通信口的人现在一个都当两个用,实在分不出人去参加培训,你们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宋参谋长笑着解释了一句。
“是!”这么说曲森就能理解了,赶紧点头。
“行了,没别的事儿了,赶紧吃饭去吧。”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岳建军很干脆的一摆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四十一章:差不了多少
(全本小说网,。)
曲森赶紧扯呼往食堂的方向走,早上着急走,没吃多少东西,现在饿的厉害。
被岳建军耽搁了一会儿,走到食堂的时候正是“饭前一支歌”的时段。
来开会的人被安排在司直灶吃饭,门前教导队的战士们列队堵在那,曲森也不好直接走进去,只能站在队伍后面等着。
“干嘛呢?”师部通信参谋邹俊,从后面拍了曲森肩膀一下。
“等吃饭呢。”曲森和邹俊勉强算认识,指了下食堂大门说了一句。
“是不是傻,司直灶有什么好吃的。走,去我们灶。”同样惊天在会上发了言的王浩,笑着推了曲森一把。
部队的大型机关单位因为人员众多,为了分流都会有很多食堂。一帮情况下后勤食堂的伙食都是最好的,其次是装备部食堂。
司令部直属食堂通常吃饭的人最多,所以就算食材都一样,口味也肯定相对差一些。另外医院食堂和政治部食堂,咳……女军人会多一些。
(大家伙食费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小单位都会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进行单独的伙食补贴。)
进了后勤灶,曲森才知道自己确实单纯了。开会的二百多人,差不多都聚在这里了。估么着后勤灶的炊事员们也是见怪不怪了,知道今天有会,特意加大了菜码。
拿着餐盘到打饭口一看,鲶鱼的炖茄子、鸡蛋西红柿、蒜蓉青菜、麻婆豆腐,外加加了虾皮儿的紫菜蛋花汤,还有两种小咸菜。
同样是四菜一汤,但绝对是会餐的既视感。
“我去,你们这伙食快赶上飞行员了吧。”曲森对着王浩感慨了一句。
“那当然,采购中心可是归我们管的,同样是鲶鱼,咱们这儿都比别的灶大两圈儿。”王浩一句话把打饭的战士都给逗笑了。
“我以后再来师部,就找你带我过来混饭了。”曲森开了句玩笑。
“没问题,其实你直接进来就行,咱师部哪个灶也没往外赶人的习惯。”王浩立马答应,又冲着打饭的战士说:“是不是啊~”
“那是,咱食堂随时欢迎兄弟单位的同志过来品鉴、指正。”打饭的战士嘚瑟的应声儿。
大家都是年轻人,在饭桌上很快就混熟了。跟曲森一桌儿dev和邻桌的几个小子,没说几句就把两次演习的事儿翻出来,拿曲森开涮。
曲森虽然人单势孤,但毫不怯场,挨个怼回去。弄得搞的场面乐呵的很。后勤几位来吃饭的领导,在一边笑呵呵的听着,没人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一顿饭吃完,曲森直接被邹俊拽到了机关大楼,一帮子通讯参谋研究新平台,都断断续续的折腾好几天了,攒下的问题有很多。
听参谋长说派曲森给他们当援军,虽然心里疑惑,可这会儿抓住人了,一堆问题就直接砸了出来。
数字化指挥平台是五一一所开发的,而后勤管理平台是军内另一个软件研究所开发的。
两个平台原本分别独立运行,运用了一段时间,上面领导们考虑把后勤管理平台合并进指挥平台,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战时指挥平台效率会更高。
便命令两家研究所合作来完成这项任务,很快两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坐到了一起,进行了一番可行性论证。
结论是,认为两个平台没必要完全合并。
只要指挥平台可以联机查看,战时状态下的后勤平台的时时数据,就可以满足领导们的设计意向。同时还避免了指挥平台过于臃肿,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
新版本一升级完,模块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操作平台也发生了整体的大变样。
特别是跨平台调用数据的端口设置,非常的复杂。不但涉及到多种数据网络的切换,还涉及到复杂的权限操作。
曲森看着一大堆问题,脑袋也直发蒙。再看看随光盘一起来的说明书,不单厚,表述方面还极其不人性化。
承认自己不会,丢人的事儿曲森是肯定不会干的。干脆想了个简单的办法,拿起电话直接打到了五一一所的单身干部宿舍。
几通电话打下来,问题还没解决完,下午开会的时间就到了。
于是,一帮人又忙忙叨叨的直奔小礼堂。
下午发言的人经过一中午的补充准备,明显质量提高了不少。也都参考了曲森的思路,结合本职岗位,通过一些实例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最后一人发言完毕,岳建军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让所有人都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完事儿把想法形成书面文字交上来,下周再次开会统一进行讨论。
已经五点多了,大家又跑人家后勤灶混了个肚圆,然后擦着黑,各回各家。
别人都走了,曲森走不了,再次跟司令部的一帮通信参谋们凑到一起,继续打电话解决中午还没解决完的问题。
一圈电话打完后,电脑上的记事本文件记下了上万字的备注,总算完成了岳建军交给的任务。
时间已经九点多了,邹俊招呼公务员去给曲森准备铺位。
曲森一琢磨岳建军那老小子,明显是借来一个人就“往死”用的节奏。自己今晚要是不走,明天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借口明天一早还有课,说什么也没留下来过夜,直接开车撩了。
事实证明,曲森的行为是非常明智的,岳建军还真的有新的“幺蛾子”。
现在合成作战师,已经渡过了刚接防后的忙乱期。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一个是熟悉防区,制定各种预案。再就是整修营房以及建设各种基础设施。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师通信网络化工程。铺设主干光纤以及各支线网络,当稍把以前的老式地上通信线路,一并转入地下。
这个工程可不是简单的挖沟、埋管就能行的。所有线路铺设,中继站的设立都需要详细的专业勘测。
再加上全师的驻防区域,以景市为基线平着展开,需要铺设的线路极长,而且途径地势复杂。
这样庞大的工程,只前期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很强的人手去完成。
在岳建军想来“通信指挥”、“通信工程”差不了多少嘛,起码上学的时候很多课程都是重合的。
再加上知道无人机教导队那面,现在的教学已经上了正轨,曲森已经没那么忙了。所以就打算把他扔进从师部到快反营这段线路的测设组里。
就算不懂什么“工程”,起码懂“通信”啊,可以帮着负责这段儿的工程、测绘人员连跑跑腿,提供个保障什么的。离单位还近,也不怎么耽误上课。
曲森也是单纯了,他以为人跑了就躲过去了。问题是领导想抓“洋工”真的需要见到人吗?现有的通信线路虽然老旧,但打通电话还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于是,曲森上午上完一节实际作课后,刚回到办公室,就得到马大俊的通知:“曲森,师长让你十点钟以后,往他办公室打个电话。”
————
负责师部到快反营之间线路勘测的,是工程团测绘营下面的一个班,外加一名军区派来的文职技术员。
技术员叫蒋泽易,带着副近视镜,人非常有趣。两只脚刚踏上划分的负责区域时,整个人兴奋的很。看着眼前的高山流水,简直大有一副要高歌一曲的架势。
不停的跟曲森叨咕着:“真羡慕你,部队驻地在这么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气候还好。”
“羡慕我干嘛,这活全干完最少也得有两个月,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好好感受一下。”曲森脸上带着笑,很“真诚”的说了一句。
说话时还冲测绘班的战士们眨了下眼睛,一帮子战士都憋着笑谁也不放声。
“那才要命呢,我怕在你们这儿待习惯了,到时候就不愿意回去了。”蒋泽易完全不知道曲森说的是反话,还在那感慨呢。
一队人沿着在地图上标记出来的初期线路,边翻山越岭,边测量途径区域的各项准确数据。两个小时之后,蒋泽易体力就有些跟不上了。
摘下帽子扇着脸上的汗,喘着粗气说:“我的天,这大山!”
蒋泽易可不是那种整天坐办公室的文职干部,干测绘的就算不是常年在外面跑,钻山沟子进大漠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彩云省的大山,还真让他有些吃不消。
“现在天凉了,还算不错呢。您要是再早些过来,身上要不喷上几层防虫液,压根都不敢进山。”测绘班的班长是个憨厚人,很老实的说了一句。
蒋泽易想起刚才自己说的话,有那么点儿不好意,再也没提什么山清水秀的话。
线路勘探不是说测出一条线路,觉得没什么毛病,就可以开工了。
而是同一段路程需要多次测绘,在几个结果中进行优选。
这还不算完,还要考虑单条线路是否适合与其它线路构成复合型网路。
可以说,每一段的工作,都是非常繁复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四十二章:又有新“麻烦”了
(全本小说网,。)
曲森为了平衡时间,只能把课程往早上和晚上挪,白天的时间腾出来跟着漫山遍野的“瞎转悠”。晚课结束后还得应付一堆电话,搞的一天到晚都过的非常“充实”。
电话多,是被那个“诸葛会”闹得。年轻干部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想要更好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总盯着自己眼前的一小片儿,肯定是不行的。
要用立体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寻求创新,问题是大家离的都挺远的,再说哪个单位的领导,也不可能让手底下的人,有事儿没事儿就跑出去,到别的单位去做实地“考察”。
所以自从上次的会开过以后,各单位的年轻干部们就开始了频繁的电话联络。互相了解对方岗位上的一些细节问题,开拓自己的视野,以便寻找思路。
小溜溜的一眨眼,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曲森终于有一个白天不用像野兔子似得钻山,一大早就开着快反营的2020出发,直奔师部。
第二轮的会议,要比第一次热闹很多。讨论的话题更为具体,凡有想法的人都可以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所有人一起进行总结归类,把有效建议筛选出来,进行汇总。
一天下来岳建军拿着收获到的七十多条合理化建议,大为满意。
当场宣布,以后没月都会召开一次类似的谈论会,所有人都可以在会议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进行评议和完善。
会议邻近结尾的时候,二百多名与会人员从不同专业中推举出了七人评议组,以后负责对大家的想法进行初步筛选。这七人里就有曲森一个,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评议委员。
这个“委员”的身份听起来,好像满提气的。不过同样也意味着,以后某人的某个想法涉,如果及到了相关委员的专业范围。
这名委员不但要对想法的初步可行性评估,还要义务的为这个人,提供和协助收集相应的信息,以供参考。
这就需要七个委员,不但要有非常强的本专业业务能力,还要有出众的眼界和覆盖所有专业的,复合型综合知识储备。
想要达到这个要求怎么办?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
而且除了要不断的丰富和升级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还要密切关注所有可能应用于军事的,各领域最新技术和进展。
曲森这回开完会后没有第一时间撒丫子,而是趁着还没下班,小跑着杀到了师教导队。找了张教导队抬头的文件纸,写起了申请。
申请内容很简单,要求订报纸和刊物。
部队里基本每个单位,都会订一些军内的报纸和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刊物。
然而无人机教导队才刚刚从师教导队里分离出来,现在除了jie放军报和军区报外,啥刊物也没订。
踩着下班点儿冲进了后勤,把分管订阅文宣刊物的贾处长堵在办公室里,然后双手把申请递了过去。
“我说小曲啊,你们无人机教导队订这么非专业刊物干嘛?炮兵、装甲兵,还有陆航……”贾处长看着申请表上的二十多种刊物名称,差点儿没笑出来。
曲森也知道自己申请上写的刊物确实是多了点,足有二十多份,要不是在学校图书馆里“见识广博”,换个人一下写这么多刊物名出来,恐怕都费劲。
只能苦着脸解释:“没办法啊处长!师里不是弄了个‘诸葛会’嘛,我刚被评了个委员,需要拓展知识储备啊。
不然啥啥都不了解、不知道的,还不得被人笑话死。”
“这个……”贾处长一脸的为难。
你说一个无人机教导队,订点无线技术和航空方面的杂志,哪怕是电子类刊物,也都说得过去。
可曲森这张单子上恨不得把陆海空三军,外加二炮、后勤各口的东西给拢全了。
虽然理由还算说得过去,不过要是其它单位都有样学样,那他这个处长就算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搭进去,也不够啊。
要知道虽然是部队刊物,但师里购买也是要花钱的,而且一点儿也不便宜。
想了想贾处长只能跟曲森解释:“小曲啊,每个单位的刊物预算都是有限额的。而且你们无人机教导队,现在级别到底是连级,还是副营也还没个明确的说法。
再说了,你要的这些书一年下来,恐怕团级标准预算都打不住。”
曲森知道人家领导说的是实情,只能开始耍赖:“处长大人,那您帮忙想想办法呗。这些东西总不能让我自己掏钱买吧,再说了就算我想买,也得有地儿去买啊。”
“办法倒是有。”贾处长倒是挺痛快,直接把申请单递回给曲森:“找师常委签字,最好是师长的签字。”
换个人听说要去找师长签字,恐怕直接就打退堂鼓了,不过那些人里还真不包括曲森。
听到贾处长的话,二话没有直接敬礼扯呼。十几分钟以后,在司令部干部食堂门口,把刚要进门的岳建军给堵住了。
“好家伙,你们无人机教导队要建阅览室啊?”岳建军看着申请上一堆刊物名,眉头都皱起来了。
“行,建个阅览室。”曲森跟没听懂似得,直接点头。
“……”岳建军好悬没忍住,差点儿一脚就踢出去了。
“师长,现在各项技术进步多快啊。我们那旮旯地方,现在军网都上不了。都在那闷着,大家就要与时代脱节了。”曲森这回学聪明了,直接用的“大家”这个词。
虽然曲森说的有些夸张,但还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毫不客气的说,曲森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在一众年轻干部里,能力显得尤其突出。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瞎”转悠的地方多,见识也相应的多。
所以同样是思考一个问题,他因为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更丰富,也更贴近现阶段的技术前沿,给出的答案就会显得格外的亮眼。
岳建军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曲森的话,然后说:“这样,你回去找何长虹和安惊蛰,三个人好好的商量一下需要订阅些什么。
讨论完后统一打个报告上来,然后搞个阅览室,算你们三个单位共有的。”
“是!”曲森乐了,痛快的敬礼闪人。
————
何长红和安惊蛰对曲森带回来的领导最新指示,表示十二万分的欢迎。
三个人都没让事情过夜,当天晚上就弄出了一份报纸、期刊、月刊,以及其它各类书籍加一起,差不多二百多个名字的申请书。
这份名单里,已经不限于军事类刊物了,连地方上的一些科技类刊物,和通常科研类单位才会订阅的,一些技术性刊物都包含在内。
申请交上去了,何长红和安惊蛰在大院里找了一个闲置的二层小楼,让战士们收拾收拾,变成了三家单位共有的图书阅览室。
收拾立正后,先把快反营和特战队的阅览室,现有的书籍刊物给挪了进去。
而曲森早晚继续上课,白天则继续配合已经累得半死的蒋泽易工作,领着测绘班的战士在大山里转悠。
等时间进入十一月份的时候,自师部至快反营的几条预定通信线路终于完成了初期勘测,只等着其它线路全部完成后,再做整体的规划设计。
订阅申请师里已经批了,虽然删减了几本杂志类刊物,绝大部分都通过。另外师里还给三个单位共有的阅览室,补充了一部分书籍和一批书架、座椅。
整的被当作阅览室的二层小楼,现在已经有点儿图书馆的意思了。
曲森原本打算趁着闲下来了一些,好好静下心读读书,补充一下知识。
可是,“麻烦”很快又来了。
师里已经正式把无人机教导队,定为了副营级单位,而且以后很有可能会升级为正营级单位。
因为合成作战师的无人机教导队,现在已经在军区挂上号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编写出了更加专业的教学方案,另一个就是给无人机操控员,做了合理化的分级制度。
据说原本在师里内部,作为操作员技术水平参考的四级分级制度,已经上了军区常委会讨论。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整个军区无人机操控员的统一评级标准。
之所以说是“麻烦”,因为很快军区就会派人下来,对评级制度进行合理性评估。
而且据岳建军私下电话里透露,如果无人机教导队在此次评估中表现的好,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军区内“特级”无人机操控员的训练基地,甚至教练都会在这里进行培训。
这个情况不管是对合成作战师来说,还是对无人机教导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荣誉和工作肯定。
但麻烦的是,真正的大领导们要下来了,所以无人机教导队肯定要大折腾。
首先营区要进一步的整理(就是大规模的彻底的打扫卫生),其次几个学员班的日常课时安排,也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随意了。
要有规划的,制定出合理的课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