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在许都,我也不能太招摇。”曹铄笑道:“如今来了淮南,任我怎样壮大军队,别人也管不了。”
陈到点头,曹铄接着说道:“我虽然占了淮南,我们却不能有丝毫懈怠,用不多久,还会有仗要打。而且再打起来,恐怕父亲会让我们做为主力。”
“公子作为主力?”陈到一愣:“难不成是和荆州刘表……”
“刘表现在和孙策做了邻居。”曹铄笑道:“他可没心思对付我。”
“我想不到还有什么人。”陈到更加茫然的说道。
“刘备。”曹铄笑道:“他不是个久居人下的人,投效曹家只因为无路可走。如今徐州已破,吕将军也投效了我,他必定会想个法子离开许都,再拉队伍。”
“公子的意思是刘备会反叛曹公?”陈到眉头微微一皱。
“我早就让父亲杀他,然而父亲就是不肯。”曹铄叹道:“只怕以后因为刘备,父亲会连年征战无暇得闲。”
“他要是敢反叛曹家,我愿做先锋。”陈到说道:“必定取了刘备首级敬献公子!”
“都是天数不用强求!”曹铄说道:“即使他得了徐州又能怎样?不能说处处占他先机,至少我也能断了他的许多后路。如果天下没有我,刘玄德必定会成为一方枭雄。然而有了我,他注定只能奔波一生。”
俩人说着话,司马懿来到。
“公子找我?”进了前厅,司马懿问道。
“这些财宝你打算怎么办?”曹铄问道。
“凌云阁管事已经从许都出发,用不了多久就能来到淮南。”司马懿说道:“我打算让他带去各地拍卖,所得钱财全都送到淮南。”
“我也是这个打算。”曹铄说道:“还有,告诉他,以后凌云阁和望月楼的事,他可以在寿春坐镇,这里才是根基,许都只能作为分店。”
“我知道。”司马懿说道:“公子,我和士元、公台先前商议了一下,觉得过些日子返回许都,可以觐见陛下,讨要个封爵。”
“封爵?”曹铄问道:“要那个做什么?”
“陛下虽然册封公子为伏波将军,毕竟还只是个杂号将军。”司马懿说道:“要想成就大事,就得有个更响亮的名号。”
“你认为……”曹铄并没反驳,而是问道。
“至少讨个扬州刺史和九江侯!”司马懿说道:“公子做了扬州刺史,发兵庐江就是师出有名,封为九江侯,淮南一地也是正式划在公子名下,无论什么人企图对公子不利,都是大逆之罪!”
抱拳低头,司马懿说道:“所谓实至名归,公子如今只是有实,却没有名号,长久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你说的没错。”曹铄咧嘴一笑,对司马懿说道:“只是讨要封号,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
“这件事还得请曹公身边的人去做。”司马懿说道:“公子与郭公、荀公向来交好,请他二人前去觐见陛下……”
“他们不行。”曹铄断然说道:“俩人都是父亲身边幕僚,和我虽然关系不错,然而他们去向陛下讨要名号,难免不会让人怀疑我已收买了父亲身边的许多人。”
“公子说的也是。”司马懿说道:“是我唐突了。”
“你觉得伏完怎样?”曹铄想了一下问道。
“屯骑校尉伏完?”司马懿一愣,随后说道:“他是伏皇后的父亲,虽然对曹公十分恭谨,就怕心怀异念,不肯帮公子这个忙。”
“由不得他不肯。”曹铄对回到前厅的蔡稷说道:“你再走一趟,把曹均叫来。”
蔡稷离开之后,司马懿问道:“难道公子打算让均公子说服伏完?”
“最近曹均忙着安排人手去各地探查地形,画出详尽地图,也是十分辛苦。”曹铄说道:“然而这件事,却非他去不可!”
“公子说的是。”司马懿说道:“均公子虽然过继给曹彬,却也是曹公所出,有他出面,而且还是为公子讨要封爵,伏完多少得掂量掂量。”
“伏完曾为辅国大将军。”曹铄说道:“父亲迎陛下到了许都,他却献出印绶,只领了屯骑校尉一职,可见这个人还是懂得轻重。我让曹均去,他也该知道,卖个人情给我意味着什么。”
“其他不多说,我安排你做的事情尽快办妥。”曹铄说道:“等到这件事办完,还有许多其他的事需要你去做。”
第671章 欠了一屁股带两胯
(全本小说网,HTTPS://。)
从寿春到下邳并不是很远。全本小说网,HTTPS://。m;
数日之后,赵云押解袁术来到下邳。
关在囚车中的袁术面如死灰。
他本以为舍弃了那些财宝,能保全一条性命,哪想到赵云根本没取财宝,依旧把他送到了曹操面前。
“赵将军!”囚车中,袁术绝望的对赵云说道:“你和曹子熔设下的好计……”
“我和公子怎么了?”赵云问道:“袁公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诓了我的财宝,却还是把我送到这里。”袁术说道:“我早该知道赵将军对曹子熔忠心不二!”
“我对公子忠心不二毋庸置疑。”赵云说道:“我要告诉袁公的是,你那些财宝并没白用。”
“已经到了下邳,难不成赵将军还要放了我?”袁术无奈的一笑说道。
“我敢放你,你敢不敢走?”赵云微微一笑,向袁术问道。
袁术叹了一声,把脸偏向一旁。
来到下邳,他知道自己已经死定了……
赵云如果真的在这里把他放了,不是在帮他,而是想让他早些去死!
押送袁术的队伍来到下邳官府,许褚迎了出来。
“赵将军!”向赵云拱了拱手,许褚说道:“曹公已经等候多时。”
“我奉公子军令把袁术送到下邳,一路无恙。”赵云说道:“交给许将军了!”
“曹公请赵将军亲自押解袁术前去说话。”许褚说道。
赵云应了一声,向邓展吩咐:“邓将军,你带将士们在城门等我,见了曹公我们就返回淮南。”
“赵将军请!”许褚撤步一旁,对赵云说道。
亲自押着袁术进入官府,赵云在许褚的引领下来到后院书房。
书房里除了曹操,荀彧等幕僚也在。
许褚先进屋禀报。
得知赵云押着袁术来了,曹操连忙说道:“快请子龙进来说话。”
走出书房,许褚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曹公请你进去说话。”
“要不要……”赵云看向被士兵扭着的袁术。
“曹公稍后再见他。”许褚说道:“请赵将军先进去说话。”
赵云只得进了书房。
他进了屋,众人目光都落到他的身上。
“见过曹公!”赵云行礼说道。
“早就听说子熔麾下赵子龙将军勇武非常、俊朗非凡。”曹操微微笑着对赵云说道:“只是一直没机会和子龙说说话儿……”
“曹公错爱。”赵云说道:“我奉公子军令送袁术来见曹公,袁术就在屋外……”
“还不是见他的时候。”曹操问道:“我听说子熔得了传国玉玺?”
“确有此事。”赵云说道:“只是公子并没让我带来。”
“他打算留下?”曹操问道。
“当然不是。”赵云说道:“公子打算等曹公返回许都,亲自送到曹公手中。”
曹操点了点头:“他考虑的确实周全,我在下邳,早晚要率大军返回许都,身上带着传国玉玺多有不便,倒不如让他送回许都。”
“子龙押解袁术一路辛苦。”曹操说道:“不如在下邳小住两天,解了疲乏再回去。”
“曹公好意,末将本应遵从。”赵云说道:“只是还要向公子复命,不敢耽搁。如今公子已经得了淮南,还打算向庐江等地进军,进而为曹家拿下扬州大部,正是用人之际,末将早些回去,可供公子调拨的人手就多一些。”
“子龙说的是。”曹操笑道:“押送袁术有功,我会一并厚赏!”
“多谢曹公!”赵云行礼说道:“末将告退!”
赵云退下之后,曹操向众人问道:“子龙没把传国玉玺送来,你们以为他想做什么?”
“曹公放心。”程昱说道:“公子是个懂礼数、知进退的人,他绝对不会拿传国玉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我也知道子熔不会。”曹操又问道:“袁术押送到下邳,我该怎么处置?”
“两个法子。”荀彧说道:“其一是交给陛下处置。”
“其二呢?”曹操问道。
“至于其二,则是把袁术送到河北,交给袁绍处置。”荀彧说道:“袁绍眼看快要攻破易京,绝对不会为了袁术而毁了名声。”
“把袁术交给袁绍,真的合适?”曹操说道:“他们可是兄弟……”
“袁术与袁绍虽然是兄弟,却向来不睦。”荀彧说道:“袁术曾对我说过,袁绍是过继给袁成,可我却从旁人那里了解到,袁绍本来就是袁成之子……”
曹操笑道:“难怪袁本初与袁公路向来敌对,如果换做我,被人恶意中伤,必定也会暴怒不已。”
“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曹操向其他人问道。
众人纷纷附和。
曹操对许褚说道:“把袁公路带进来。”
许褚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带着两名押解袁术的卫士走进书房。
见到曹操,袁术面露羞愧,把脸转到一旁。
“公路,多年不见。”曹操微微笑着问道:“别来无恙?”
“曹孟德,我现在是你的阶下囚,性命都在你手中,随你处置就是。”袁术扭着脸看也不看曹操说道。
曹操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对袁术说道:“我只是和公路叙叙旧,又不害你性命,何必满是敌意?”
“你不杀我?”听了曹操这番话,袁术一愣。
“我和公路曾经同殿为臣。”曹操说道:“虽然你做了大逆之事,也还是不忍心加害。”
“那你是要放我?”袁术眼神中流露出希望。
“我肯放你,只怕陛下不肯。”曹操面露为难说道:“明目张胆的放,恶名我可担待不起!”
“放也不放,杀也不杀。”袁术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生路还是要给你留下。”曹操叹了一声说道:“至于公路能不能侥幸免死,并不在我,而是在你们袁家。”
“你是想要……”袁术眉头皱了起来。
“我打算把你送到河北。”曹操说道:“本初和你是同宗兄弟,应该不会加害!”
“曹孟德,你卖的好人情!”袁术瞪圆了眼睛,冲曹操嚷嚷道:“袁本初和我向来不和,把我送到河北,他正是乐得杀我!”
第672章 民生无小事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铄占领淮南之后,司马懿从各地收购粮食和布匹。(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量粮食、布匹运进淮南。
府库每天出进的粮食、布匹数量多的惊人。
寿春城内,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领取粮食和布帛。
在队伍边上,一个曹军士兵拿着用铁皮圈成的圆筒,在排队的人们身旁走来走去:“寿春百姓听着,公子有令,凡是有手艺的工匠都到匠作府报备,公子会为你们安排生计。淮南如今不再缺粮、缺衣,却不养好吃懒做的闲人。无论男女,每个人都得有生计做,实在不知该做什么,可以去城外村子领取土地耕田。”
排着长龙的百姓们领取到粮食和布帛,一个个欢天喜地,哪还有几个人认真听他的话?
陈宫和司马懿站在发放物资的士兵身后。
看着领取到物资的百姓,司马懿向陈宫问道:“公台认为公子怎样?”
“公子和曹孟德虽是父子,却多有不同。”陈宫说道:“夺取淮南,他最先想到的是百姓疾苦……”
“其实曹公也是。”司马懿说道:“成大事者不能拘泥于琐事,公台或许不知,公子杀人的时候,比曹公还要狠戾果决。”
“可他却救活了淮南百姓。”陈宫说道:“府库每天出进这么多粮食、布帛,换做曹孟德,恐怕会肉疼不已……”
“其实公子也很肉疼。”司马懿微微一笑:“只是没有办法,得到淮南,如果没了百姓,这里不过是不毛之地。想要百姓拥戴,进而成就大事,最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最近我也走了许多村子。”陈宫说道:“不说那些已经无人的村落,只说有人的村子。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女人,连孩子都很少……”
“这才是公子担心的。”司马懿说道:“袁术盘剥太重,淮南百姓不肯生养,再过二十年,这里恐怕就会没了多少人口。所以公子才会鼓励生养,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淮南能够欣欣向荣一派喧嚣!”
俩人正说着话,外面排队的人群突然有些骚乱起来。
有人喊道:“公子来了!”
无论还在排队还是已经领取物资准备离开的百姓,听到这声喊,纷纷跪了下去。
霎时间,路上跪满了人。
陈宫和司马懿赶紧迎了出来。
曹铄在蔡稷、魏图以及一队卫士的簇拥下,来到领取物资的地方。
“见过公子!”司马懿和陈宫行礼问候。
百姓们更是一阵山呼,从他们的呼喊出的“公子威武”中,能听出发出喊声的每个人都是发自肺腑。
“都起来吧!”曹铄对百姓们说道:“家里人还等着粮食填饱肚皮,等着新衣料做过冬的衣服。”
百姓们纷纷站了起来,没等卫士们让他们靠后,很自觉的往后退了不少,和曹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淮南百姓的眼中,曹铄俨然成了拯救他们的神明。
走到正在发放的物资前,曹铄抓起一把白米,看了看向司马懿问道:“这些是不是从南方送来的大米?”
“公子催粮催的急。”司马懿回道:“除了小米,我还让人连同大米一并收了。”
“大米算是精粮。”曹铄问道:“淮南能不能栽种?”
“江淮之间气候适宜,栽什么长什么。”司马懿说道:“这里能穷成这个样子,也是袁术治理有方!”
曹铄微微一笑:“治理有方,如果袁术听见你这么夸他,还不知道会怎样骄傲。”
他转过身,向百姓们喊道:“百姓们,有了这些粮食和布帛,你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多亏公子!”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一个老者说道:“如果不是公子,今年冬天不知会有多少人动饿而死!”
“我可舍不得你们动饿而死!”曹铄笑着说道:“没了你们,我要淮南有什么用?没人的地盘,说来说去不过是一块地而已。有了人,这块地盘才能称作江山!对我来说,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曹铄喊的这些话再平常不过,然而听在常年遭受袁术压迫的淮南百姓耳中,却像是有一股暖流经过心田,令他们心潮澎湃。
“不瞒大家,我现在很困难!”曹铄说道:“连年征战,好不容易弄到点钱粮,都耗费在出征厮杀上。如今我也是捉襟见肘,穷困潦倒。”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场的百姓一个个都凝望着他。
没人说话,现场静的连人呼吸都能彼此相闻。
“实话说,如果不是从袁术家里搜出一些财帛,我也买不起粮食和布帛。”曹铄接着说道:“即便有那些财帛,如今我还是欠了一屁股带两胯的外债!”
曹铄话说的粗俗,百姓纷纷笑了起来。
“还别笑,我说真的。”曹铄一本正经的说道:“欠债我不怕,为了你们欠债,我更不怕!我只怕一件事,就是你们和我不同心同德!”
“公子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
“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曹铄说道:“我不求你们和我一起还债,还是那句话,淮南一地,十年不收赋税!我只要求你们回去之后,多生孩子多养猪,让我们淮南人丁兴旺,每一户人家都能富裕安康!”
扭头看向陈宫,曹铄说道:“把你最近做的事都和百姓们说说。”
陈宫应了,上前一步站在曹铄身旁稍微靠后的位置,向百姓们喊道:“公子令我开设医馆,招募医士为百姓免费看诊。从此之后,无论大病小病,不用担心没有医士为你们医治。公子还开设了匠作府,有手艺的工匠可以去匠作府报备,从此只要专心从事匠作,就能养活全家。不仅如此,城外各个村庄也在兴建,土地也在丈量,用不多久,淮南就会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陈宫足足说了一两炷香,才把他正在做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百姓们一个个满脸愕然。
他们做梦也不敢想,曹铄占据淮南之后,居然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处。
第673章 兴建学府
(全本小说网,HTTPS://。)
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淮南。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各地都在给百姓分派过冬的粮食和布帛。
无人村一个个被曹军拆除,许多新村落也在兴建。
一座村子建好,立刻就会有百姓被迁移过来,曹铄管理的淮南,迎来的废旧迎新的景象。
城外的一座正在兴建的村子。
曹铄在司马懿的陪同下走在村中小路。
“这座村子离河边有些远。”查看了一遍,曹铄说道:“村民用水必定不方便。”
“出了村子到河边虽然要走一些路程,却比在河边建造村子稳妥。”司马懿说道:“淮水向来难以治理,与之汇聚的小河也时长会涨水为祸百姓。”
“我倒不是说村子应该建在河边。”曹铄说道:“我的意思是应该开凿水渠建造水车,让村民灌溉田地不用去河边取水,日常用水也能从水渠中取到。”
“水车?”司马懿问道:“那是什么?”
“取水的工具。”曹铄说道:“用起来比提水方便许多。”
“公子有没有样图?”司马懿问道。
如果是别人提起水车,司马懿必定认为是痴人説梦。
然而话从曹铄口中说出,由不得司马懿不信。
他唯一想问的,就是曹铄有没有水车图样。
只要有图样,工匠就能按图索骥造出来!
曹铄微微一笑,向蔡稷伸出手。
蔡稷从怀里摸出一张用丝绢画的图,双手递到曹铄面前。
曹铄转递给司马懿:“我早就料到你可能会问,昨天已经画出来了。”
接过图,司马懿看了之后愕然说道:“世上居然还有这么精巧的东西……”
“每个部件以及拼装和工作的原理,我都有了标注。”曹铄说道:“我也知道在所有村子建造水车和开挖水渠是个浩大的工程,然而事情已经做了,我们就得做出个样子,要让百姓安心住下来,让他们感觉到新的村子比以往居住的村子更加方便,更加适合生存。”
“公子放心,我会尽快找工匠建造水车。”司马懿说道:“通往村子的水渠不用太宽,让村民们自己开凿也行,其实耗费不了多少本钱。”
轻轻拍了下司马懿的胳膊,曹铄笑道:“这种事情委派给你,还是稳妥!”
村子还在建造,成车的“水泥”运到工地。
和曹铄在两千年后见过的水泥不同,这些所谓的水泥其中夹杂着很多硬块,虽然做工粗糙,却要比黄泥好的多。
站在一户建好的民宅前,曹铄轻轻推了推墙壁。
“这样的墙壁是不是比黄泥的要结实很多?”曹铄向司马懿问道。
“何止。”司马懿说道:“造房子的时候,工匠发现这种墙壁只要房梁搭好,屋里根本不用添加柱子,住起来显得更宽敞。”
“那是当然。”曹铄说道:“房屋都有承重,以往建造房屋的时候,房梁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墙壁也不是十分稳固,所以要在屋里添加柱子以免倒塌。有了这样的墙壁,房顶的重量被墙壁分担,如果房间再分成几进,承重的墙更多,柱子就更没有必要了。”
进了房间,看着依旧是泥土的地面,曹铄说道:“其实水泥可以把地面抹平,房间里面会没有那么坑洼。”
“回头我让工匠依着公子的说法做。”司马懿应道。
“所谓国计民生,国计在上,民生在下。”曹铄说道:“国计是大局、是宏图大业;民生则是根本,是稳固的根源。只要涉及民生的事情就没有小事,一定要把每一件都做到位,做透、做精!”
“我知道了!”司马懿应道。
“这个村子大概多久能建成?”曹铄又问道。
“房屋很快,顶多半个月。”司马懿说道:“现在麻烦的是水渠和水车,没有两个月,恐怕不能完工。”
曹铄也知道,建造一个村子不是一两天之内就能完成的。
在兴建中的村子里走着,魏图跑了过来。
“公子,凌云阁管事到了。”魏图说道。
“人在哪?”曹铄问道。
“在寿春城里。”魏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