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陈群的分析,曹丕点了点头并没有插嘴。

    陈群又说道:“到时二公子再向曹公为长公子请功,表明愿意追随长公子为曹家尽一份绵薄之力的心迹。曹公对你的看法可是会大有改观。”

    “你的意思是,先让父亲改变对我的看法,以后再从中捞取更多好处?”想明白了的曹丕还是想要个确定的答案。

    “那是当然。”陈群说道:“二公子最近这两年在邺城应该是憋屈的很,浑身的本事没出使,整天只能在后宅游荡。别说像公子这样的人物,就算是个市井小民,也受不住这样的清闲。”

    曹丕叹了一声:“这两年我确实是憋闷的很,时常会想,什么时候能再有机会与长兄争斗一场……”

    “二公子!”曹丕才说到这里,陈群就压低声音打断了他,向他使了个眼色。

    心知说错了话,曹丕连忙闭嘴,回头往紧闭的房门看了过去。

 第1863章 蒋干出使

    (全本小说网,HTTPS://。)

    追随曹铄的北方羌人,把他们的族人都给带到了潼关。//全本小说网,HTTPS://。)//

    许多羌人勇士都有着几个子女和几个女人。

    来到潼关的北方羌人,居然有近百万之众。

    曹铄完全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更没想到北方羌人的部族居然如此兴盛。

    仅仅只是生活在北方的羌人,就有百万之众。

    其他各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生活在中原边界。

    连年战乱,中原人口损耗极多,等到平定了天下,异族一旦群起攻之,即使是曹铄也很难掌控时局。

    可羌人来的足有百万之众,曹铄所属各地人口加起来,也不过是他们的三四倍,其中还包括这几年出生的幼童。

    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潼关,曹铄不时会回头望上两眼。

    羌人太多,究竟该怎么安置,他还真有些犯难。

    “公子。”发觉曹铄神色有些古怪,司马懿凑到跟前小声问道:“是不是担心羌人太多,怕他们到了地方会惹出麻烦?”

    “还是仲达了解我。”曹铄点了点头:“我正是有这个担心。”

    “其实完全不必。”司马懿微微一笑,小声向曹铄问道:“公子不是正打算扩充大军?”

    “确实有这个想法。”好像明白了什么,曹铄问道:“你有了法子?”

    “当然是有法子。”司马懿说道:“公子无非是要融合羌人,让他们以后成为中原人。”

    “正是这个意思。”曹铄说道:“中原人口消耗不少,需要有异族补充进来,与中原人融合,才能恢复往日繁荣。可羌人太多,又会乱了中原人血脉……”

    “公子不用担心,根本不会乱了中原人血脉。”司马懿说道:“到了地方,公子令官员分派田地宅院给羌人,把精壮抽调到军中,留下的羌人男子,每人只能迎娶一位羌人女子。”

    曹铄没有打断他,只是默默的听着。

    “地方上的羌人只娶一房妻室,生养的孩子必定有限,而公子抽调到军中的羌人精壮,却只能与中原女子成婚。”司马懿说道:“如此一来,羌人在地方生养缓慢,女子多半嫁给了中原人。而军中羌人虽然能娶不少几房妻妾,却只能是中原女子。这样一来,被打乱血脉的只是羌人。用不了十年,羌人就不会有如今的兴盛,而中原人口必定增多不少。”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曹铄说道:“只是羌人会不会答应,每个羌人只允许娶一位羌人女子。难道他们不会找我讨个说法?”

    “精壮都被公子抽调到军中,而且还有迎娶几位中原女子的好处。”司马懿问道:“自己得到了好处,他们还有没有心思为了其他人,与公子作对?”

    看着司马懿,曹铄嘴角浮起笑容。

    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曹铄说道:“还是你的主意多,先把羌人力量分化,带走了精壮,即使地方上的羌人对我们不满,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还是公子精明,一眼就看穿我的打算。”司马懿回道。

    “拍马屁的功夫也是越练越纯熟。”曹铄笑道:“你已经把话说的那么明白,要是我再看不穿,岂不是蠢到了极致?”

    司马懿嘿嘿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曹铄并没有选择立刻返回寿春,他故意绕了个大圈,先从幽州一带往东,随后再往南,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下令留下一些羌人。

    留下羌人的同时,他还会把地方官员叫到帅帐,吩咐该怎样安置。

    直到地方官员完全明白他的意图,他才会带领大军继续前进。

    随着曹铄走的地方越来越多,留下的羌人也越来越多。

    依着他的吩咐,羌人先是部落之间被打散,随后又被分派得到个个村子。

    不是一个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也没什么照应,更不用说以后发生什么变故,会拧成一股绳,共同和中原人作对。

    由于是绕道,路途遥远,曹铄走了七八个月,才来到徐州与青州边界。

    回头看了一眼,跟随在队伍后面的羌人部族已经剩下的不多。

    十多万羌人勇士,曹铄居然挑选出了六七万精壮。

    而他在淮南等地挑选出的精壮,却只有五万多人。

    羌人的加入,使他的常备军人数陡然增加到十多万。

    拥有如此强悍的大军,曹铄对将来一统天下,又多了几分信心。

    进入徐州,每走一段路程就会有一些羌人被分离出去。

    一路往南来到彭城,曹铄下令将士们进入城内休整。

    彭城曾被曹操屠戮。

    原住民已经没有多少,城里的居民多半都是曹铄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

    曹铄率军进城,百姓夹道欢迎。

    看着跟随在队伍中的羌人,许多百姓都感到十分好奇。

    羌人与中原人长相差距不大,可他们的服饰却与中原人有着天壤之别。

    百姓们好奇的,正是看起来十分古怪的羌人服饰。

    进城之后,曹铄带着一群幕僚、将军往官府方向走去。

    临行前,他向奉命带领将士们前往军营的赵云吩咐:“到了军营,子龙还得把羌人与我军将士揉在一起,掺杂着分派营房。最好不要给羌人聚集的机会,也要提醒将士们,不要触犯他们的习惯,以免发生冲突。”

    虽然沿途分拨出去大部分羌人,如今军中羌人数量还是远远多于中原将士。

    赵云当然明白曹铄为什么下达这样的命令。

    抱拳应了,他向大军招了下手:“将士们,跟我走!”

    浩浩荡荡的大军跟在赵云身后往军营开去。

    曹铄则带着人数不多的幕僚将军走向官府。

    彭城是坐大城,当年楚汉之争,项羽就曾把这里定为都城。

    如果不是曹操在刘备的怂恿下发起一场屠杀,这座城池甚至要比徐州其他地方更加繁荣喧嚣。

    来到官府门外,曹铄翻身下马。

    卫士上前牵住马匹。

    他向幕僚、将军们吩咐:“先不要回去休息,到议事厅,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连续许多日子都在赶路,众人确实是疲惫了。

    可曹铄不让他们走,谁又敢离开,跟着他来到了官府前院的议事厅。

 第1864章 只要缴税就不管

    (全本小说网,HTTPS://。)

    彭城议事厅。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曹铄坐在上首,幕僚、将军们分别坐在两侧。

    赵云带着将士们去了军营,安顿好之后也来到了这里。

    目光在众人脸上游走了一圈,曹铄说道:“我知道诸位辛苦,只是有些事情还得先和你们商量清楚才好。”

    “公子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我们无不向前。”田丰率先应道。

    “天下已经定了多半,如今只剩下汉中张鲁、交州孙权和益州刘备。”曹铄说道:“张鲁与孙权好对付,刘备坐拥益州,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公子要说的,是不是益州道路艰险?”庞统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的问道。

    “正是。”曹铄说道:“自古以来蜀道难行犹如上青天,那里山峦叠嶂,许多道路就在山上。我军将士多半生长于平原和丘陵,并没有走过那样的山道。攻打益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难不难打,不在刘玄德,而是在公子。”庞统淡然一笑:“以公子的本事,又怎么可能被区区蜀道难住?”

    “我虽然懂的不少,也擅长领兵作战,可蜀道却是天成,想从那里打进去,谈何容易?”

    “公子觉着我们该先打益州还是其他地方?”庞统又问了一句。

    “那还用说。”曹铄说道:“张鲁距曹家最近,要打也是先打他。”

    “我倒认为张鲁那里根本不用打。”庞统微微一笑:“早先二公子领兵去过,虽然被张鲁击破,却也给汉中带去不小的震撼。二公子的本事岂能与公子相比?我认为只要派个人去汉中走走,说不准他还真肯向曹家投诚。”

    捏着下巴,曹铄点了点头:“我该派谁去才好?”

    “如果公子不嫌弃,我愿代劳!”在坐的一人站了起来,向曹铄躬身一礼。

    这个人曹铄再熟悉不过。

    他就是先去江东随后又到了西凉,每次任务完成的虽然还不错,却对局势从来不会产生半点影响的蒋干。

    自从上回蒋干从西凉返回中原,他的名声与往日相比已是大了不少。

    放眼在坐众人,除了蒋干还真没几个人出去办事。

    “你打算怎么劝说张鲁?”曹铄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向蒋干问了一句。

    “回禀公子。”蒋干说道:“庞公说的没错,张鲁早先虽然击破二公子,却也知道公子的本事和手腕。如果公子亲征,他多半会放弃死守,向曹家投诚。”

    “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蒋干的回答令曹铄深以为然,可她还是装着不太明白的问了一句。

    “张鲁不像其他势力有着很深的根基。”蒋干说道:“他早先不过是个术士,凭着这点本事才得到汉中。正因没有根基,这些年他在汉中所杀的人可不在少数。汉中上下虽然对他十分忌惮,同样他也没有聚拢多少人心。张鲁不是蠢人,一旦公子去了汉中,他肯定会料到汉中难以保全。顽抗到底终究是死,向曹铄投降反倒还有可能落个活命。如果我是张鲁,绝对不会选择和公子为敌。”

    听着蒋干的分析,曹铄点了点头,随后向众人问道:“你们以为怎样?”

    蒋干毛遂自荐,众人也都觉得除了他再没其他人合适去汉中与张鲁和谈。

    “我觉着没什么问题。”徐庶说道:“正像蒋公说的那样,张鲁与各地豪雄不同。他不是出身士族大家,也不是通过其他渠道得到了许多好处。只是利用所学法术威慑地方。像他这样的妖人,等到汉中沦陷,一旦落到地方百姓手中,日子绝对不会太好过!我要是张鲁,还真会趁着公子没有夺下汉中,先向曹家投降。”

    “看来你们也都是认同了这个法子。”目光重新落到蒋干的脸上,曹铄说道:“这次去汉中多带些礼品,可不要让张鲁觉着我们失了礼数。”

    “公子打算送张鲁什么礼品?”蒋干问道。

    “回头在彭城搜罗一些,如果只是普通凡品,也不用送上来给我看了。”曹铄说道:“张鲁根基虽然不深,可他麾下将士却是不少。礼物当然还是得贵重一些。”

    “公子的意思我明白了。”蒋干先是应了,随后问道:“敢问公子,我什么时候出发?”

    “此时宜早不宜迟,现在就出发。”曹铄向邓展吩咐:“传令下去,为蒋公挑选良驹,送他前往汉中。”

    邓展应了,随后对蒋干说道:“蒋公,请!”

    躬身向曹铄行了个礼,蒋干说道:“公子珍重,我先告退。”

    曹铄点了点头,目送蒋干离去。

    等到蒋干走出议事厅,徐庶向曹铄问道:“公子果真相信凭着蒋干能够说服张鲁?”

    “我当然不信。”曹铄微微一笑:“张鲁经营汉中多年,他怎么肯拱手把那里让人?如果是我,我也会与进入属地的人决一死战。”

    “既然公子明白,派蒋干去又有什么意义?”徐庶说道:“我倒是觉得,这次公子做了一件完全没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蒋干去无非是拖延时间。”曹铄说道:“我军连日跋涉,又要安顿羌人,将士们早就疲惫不堪。有张鲁在汉中,父亲心里始终有个死结。我把蒋干派到那里,即使父亲让人传令给我,要我出兵汉中讨伐张鲁,我也有话应对。”

    “原来公子这么做,是为了对付曹公。”徐庶躬身一礼:“受教了!”

    环顾众人,曹铄接着说道:“我军以往人数不多,如今从羌人之中抽调出精锐,常备军居然多达十多万。你们认为我该怎样使用这支常备军才是?”

    “别人都为兵马不足犯愁,公子倒好,反倒为兵马太多犯愁。”曹铄问起常备军太多,司马懿笑道:“常备军人数众多,对公子来说难不成不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曹铄说道:“可这支常备军中,羌人占了多半,中原人反倒少了。我寻思着,异族用的太多,对我将来征伐天下会不会没什么好处?”

    “公子多虑。”司马懿回道:“新征募的兵马虽然是羌人,却也不是全无调教的可能!只要调教得当,他们也能成为公子嫡系!”

 第1865章 夫君总会服软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铄对众多羌人还是不太放心。全本小说网;HTTPS://。m;

    幕僚和将军们各执一词,可众人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使羌人再怎样不稳妥,也绝对不能通过屠杀的手段来减少他们的人数。

    大军在彭城驻扎了几天。

    将士们除去了长途跋涉的疲惫,又把许多羌人分派到徐州各地,曹铄带着构成相对简单的大军返回寿春。

    走的时候不过是五万大军,回来的时候,曹铄居然带着十多万精锐。

    大军进城,寿春百姓纷纷走上街市来看这支掺杂着许多异族的军旅。

    羌人生长在西北,常年风吹日晒,令他们的皮肤比中原人干燥许多。

    尤其是生活在江淮流域的人们,由于气候适宜湿度适中,皮肤多半都是很好。

    皮肤细腻的寿春百姓,围观羌人的时候都觉得十分好奇。

    不少人甚至还小声讨论着羌人看起来是多么的土气。

    曹铄倒也不阻止百姓的讨论,他骑着高大的雪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模样。

    将军们引领大军去了军营。

    被曹铄选出来的羌人将士也跟着来到了寿春的营地。

    北方羌人还不同于西凉羌人。

    生活在西凉的羌人,有不少和中原人的习惯已没了什么区别。

    他们也会耕种田地,也依靠每年收获的粮食养家糊口,虽然羌人家庭也都豢养着一些牛羊,却早就失去了游牧的习性。

    而北方羌人则不同。

    他们不会耕种田地,也没有粮食可收,唯一的生活方式就是放牧牛羊。

    哪里水草肥美,他们会去哪里。

    常年的放牧生涯,使得北方羌人习惯了居无定所的日子。

    沿途走过不少城池,羌人将士对中原人的生活习惯是极其羡慕。

    经过曹铄多年发展,寿春早就成为江淮流域的一座大城。

    城内房屋相连,甚至还有一些相对高大的楼阁。

    进城的时候,想到这座城池将会成为他们的家,羌人将士一个个都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神往。

    寿春军营的条件也要比其他军营好了不少。

    普通士兵十人一间房。

    每个房间里并不是像别处营房那样的通铺,而是曹铄亲自设计分为上下两层的床铺。

    床铺上铺着厚厚的褥子,还没有睡上去,就能感觉到一定是十分暖和。

    跟随曹铄多年的老兵,给羌人将士介绍着床铺的睡法。

    听说不用许多人头挨着头睡觉,羌人将士更加欣喜莫名。

    在外当兵,最烦的就是晚上睡觉。

    将士们头挨着头,脚抵着脚,不说夜里打呼噜的、磨牙的,,只说那些睡觉不太老实,总爱搂着别人或者是干脆像八爪鱼一样缠住同泽的士兵,就让人十分受不了。

    能够一人睡一个床铺,是许多羌人将士多年来的梦想。

    在西凉没有机会达成的愿望,没想到来了寿春,居然轻而易举的达成了。

    羌人士兵还不知道,他们的住宿条件只不过是一般,军官的条件要好的更多。

    百夫以上军官,俩人一间营房。

    到了军中小校,则是一人一间。

    更不用说偏将、将军。

    投效曹铄的羌人将士在军营里欢呼着,为他们选择了一位明主而欢喜雀跃。

    曹铄和幕僚们则直接去了官府。

    才回到寿春,就有人向他禀报,虽然官府每天都要处置不少事务,还是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亲自批复。

    深知离开寿春的这些日子必定是积攒了不少公务,曹铄也没闲暇先回家去见夫人们。

    官府前厅,幕僚分两侧坐在屋里,曹铄端坐上首,一件件的批复着这些日子积压下来的事务。

    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其中还有一些十分棘手,可他并没有向众人多问,大多都是自己推敲之后确定做还是不做。

    当拿起一封信函打开浏览之后,曹铄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从他的脸色看出不太好,众人都有些紧张,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他。

    “士元,你认为这件事该怎么做?”没有说是什么事,曹铄抬头看向庞统。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庞统回道。

    把信件递向他,邓展接过信,双手呈递给庞统。

    看完信件,庞统问道:“公子觉得该怎么办?”

    曹铄咧嘴一笑:“我在问你,你倒好,反而把问题又给我推了回来。”

    “这种事可大可笑,如果依着我,应该严惩才是。”庞统回道:“私自从西域采办香料,追究起来可是重罪。”

    “你说的是没错。”曹铄点了点头:“要是依照大汉律法,他们这些人早就该拖出去砍头。”

    “公子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我们?”庞统问道。

    “先把信件传递下去,让众人都看看。”曹铄没有回答,而是吩咐御庞统把那封书信交给其他他人。

    书信在众人手中穿阅,没过一会又回到了等转的手上。

    双手捧着高举过顶,邓展把它递到了曹铄面前。

    接过书信放在桌上,曹铄向众人问道:“你们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以后人支持庞统的观念,也有一个人起身反对:“公子,我觉得这种事不仅不能治罪,反倒带来了不少西域的好东西。”

    起身反对的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和庞统都是曹铄倚重的谋士,众幕僚随即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支持庞统,而另一边则力挺司马懿。

    “仲达为什么反对??”曹铄没有立刻表明立场,而是向司马懿问了一句。

    “公子来到寿春多年,如今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征募赋税,然而征募赋税的地方终究还是太少,对于豢养大军只是杯水车薪。公子试想,如果鼓励商人自发去西域带回好东西,会不会振兴街市,引来更多的商贾?商贾一旦多了,还愁没有钱粮养兵??”

    曹铄点头:“仲达的意思和我不谋而合,商贾为了赚钱,可以做出许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如果为了这个杀了他们,以后谁还敢到寿春等地经营?传我命令,所有商贾可以自由往来,无论从什么地方购置货物只要交够赋税,一律不用过问。”

 第1866章 痛苦还是快乐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铄在官府处置了不少事务,直到夜晚才返回家中。全本小说网;HTTPS://。m;

    夫人们还都没有睡下,听说他回来,袁芳带着众位夫人前来迎接。

    接到曹铄,袁芳陪他走在前面。

    作为平妻的甄宓和步练师则跟在两侧,其他夫人尾随其后。

    “夫君离开这些日子,大乔和小乔两位妹妹又添了两个孩儿。”袁芳对曹铄说道:“如今夫君的孩子,可是比曹公还要多。”

    “两个男孩还是女孩?”曹铄问道。

    “都是男孩。”袁芳回道:“有了夫君,曹家可是比以往更加兴盛。”

    “只是有我还不成。”曹铄嘿嘿一笑,对袁芳和众位夫人说道:“我只是耕地的牛,夫人们才是结果的藤。为曹家开枝散叶立下功勋的,还是夫人们。”

    众夫人抿嘴一笑。

    袁芳回头看向黄月英:“夫君,月英妹子来到寿春也有年头,当初她年幼,夫君不忍宠幸,如今她可是出落的越发水灵,难道夫君还要把她闲着??”

    提亲黄月英,曹铄也想到当初把她带来寿春的情景。

    黄月英当年还小,到了寿春安顿在后宅,曹铄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