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隐约想明白了什么,丁瑶也不肯再往下深究,她对曹铄说道:“人都已经死了,我们也没必要总是说她,你有没有派人告知子文?”

    “回母亲话,我已经派人去告知了子文。”曹铄说道:“他此时应该已在路上,不过子建说了,他会派人前去拦着,请子文直接去邺城。”

    “你和子文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了。”丁瑶说道:“卞氏虽然做了很多错事,可她却生养了子文,一直以来对你都是尊崇的很。这个兄弟,你可不要给疏漏了。虽然你已经是大魏的皇帝,已经是天下之主,可你也还是个人,也还得有骨肉亲情。可不要像你父亲一样,为了江山天下,却把家人给疏忽了。以至于临到死的时候,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他真正想见的人。”

    曹铄回道:“母后交代的,我都记下了,我会派人前往邺城,请子文在丧礼之后,来到长安见我。”

 第2402章 到底要打出多大的江山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植当年带着卞夫人离开之前,曹彰曾和她有过一次争吵。/全本小说网/https://。/

    卞夫人跟着曹植走后,曹整留在曹铄身边一些日子。

    跟在曹铄身边,起初还不错,可到了后来,他越来越感觉与万人之上的曹铄靠的太近,反倒会令俩人关系疏远。

    曹铄兄弟不少,很多人见他走的亲近不免眼红,暗中的诟病也就多了。

    虽然曹铄从来没有把那些诟病放在心上,曹彰却不敢冒险。

    为了避免再有人因此暗中中伤,他提请曹铄,说是要回封地做他的逍遥王去。

    曹铄也明白曹彰在担心什么,没有强行把他留下,允许他去了封地。

    虽然是卞夫人所生,知道她所作所为以后,曹彰对他的母亲多了很多怀疑。

    他甚至怀疑卞夫人有没有为了扶持曹丕,而损害过他和曹植的利益。

    毕竟曹丕的性格,根本就没有把他和曹植当成兄弟。

    为了能够和曹铄抗衡,当年的曹丕甚至会不惜把他和曹植这两个同父同母的弟弟也个干掉。

    要不是曹熊年纪太小,说不定也会被牵连到其中。

    心中有着疑惑,而且始终无法认同卞夫人当年的所作所为,这么多年,曹彰还是不想去见他的母亲。

    陡然间接到曹铄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是卞夫人在长安病故,曹彰当时只觉着有如五雷轰顶,整个人都懵了。

    卞夫人活着,他不去见,是一个概念。

    亲生母亲故去,作为儿子,他又怎么可能不觉着悲伤?

    虽然卞夫人做过很多错事,可她毕竟是曹彰的母亲。

    颓然坐着,沉默了良久,曹彰眼圈通红,向门外喊了一声:“来人!”

    有个卫士走了进来。

    曹彰吩咐:“即刻备马,我要去一趟长安!”

    决定赶往长安,曹彰当天出发。

    一路上,他都在懊恼,这几年为什么一直在和母亲怄气,以至于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曹彰前往长安,曹植也派人赶去迎他。

    可巧不巧的,他和曹植派出的人恰好走的不是同一条道,彼此就这么错过。

    策马飞驰,不过两三天,曹彰就来到了长安。

    才下了早朝回到书房,曹铄听说他来了,有些吃惊的向邓展问道:“难道子文没遇见子建派去寻他的人?”

    “应该是没有遇见。”邓展回道:“否则任城王也不会直接来了长安。”

    “快把他请来。”曹铄吩咐邓展请曹彰过来。

    没过多久,邓展领着曹彰来到。

    “你们见到子建派去的人?”曹铄劈头向他问了一句。

    曹彰愕然,看着曹铄反问:“子建不在这里为母亲置办丧事,派人去见我做什么?”

    “我让他带着卞夫人的遗体去了邺城。”曹铄说道:“邺城也曾是我们曹家的根基,在那里,才能好好的安葬卞夫人。”

    错愕的看着曹铄,曹彰说道:“邺城安葬的都是曹家外室,陛下要把母亲安葬在那里。”

    “她以前做过什么,你也知道。”曹铄向曹彰问道:“你认为留在长安,太后会允许她葬在皇陵?不要天真,把她葬在长安,顶多只是一个小小的坟茔。你和子建一个是任城王,一个是陈王。你俩地位尊荣,难道扫墓的时候,只是去路边的一座野坟?你俩丢得起那人,我可丢不起!”

    被曹铄一番话说的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曹彰过了片刻才嗫喏着问道:“去了邺城,我和子建能为母亲修造什么样的墓室?”

    “那要看你俩如何决定。”曹铄说道:“有句话本来我是不该说的,只因为你是我至亲的兄弟,我才告诉。所谓天高皇帝远,只要你们做的时候不要特别张扬,很多事情即便有人报知,我也会睁一眼闭一眼。”

    明白了曹铄的意思,曹彰红着眼圈说道:“陛下的恩情,皇弟铭记于心。母亲丧事要紧,我先告辞!”

    “等一下。”曹彰告辞,曹铄把他叫住。

    刚要退下又被叫住,曹彰向曹铄问道:“陛下还有什么事?”

    “我派去的人告诉你,卞夫人是病故的。”曹铄说道:“那是为了让你不要太伤怀,她确实病了,而且已经病入膏肓。可她最终却是悬梁自尽。本来不想告诉你这些,可我觉着不能瞒着你,让你到最后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走的。”

    “母亲是悬梁自尽?”曹彰错愕的问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问我,我又问谁去?”曹铄说道:“她要求见太后,我也陪着太后去了子建在长安城内的住处。太后虽然没有原谅她,却也没有斥责,我们离开的时候,她还是好好的。太后甚至还要我遣派华佗为她诊治,可没想到,太后才回寝宫,卞夫人离世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曹铄是一句假话没说,每一句都是当天发生的事实。

    很清楚曹彰不一定相信,曹铄接着说了一句:“等你去了邺城,问问子建也就清楚了。”

    “多谢陛下告知实情。”曹彰躬身一礼,向曹铄告了个退离去。

    等到他离开,曹铄招呼了门外等候的邓展和祝奥,打算去丁瑶那里。

    他和曹彰在书房说的话,外面的邓展和祝奥都听见了。

    跟在曹铄身后,邓展小声问了一句:“陛下把卞夫人真实的死因告知任城王,难道就不担心他存有疑惑?刚才任城王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表情很是古怪,显然对陛下的说法不是很相信。”

    “卞夫人曾经对我做过那么多不堪的事情,我要是真的对她没有任何怨恨,而且她到长安,我没有逼死她的打算,任城王才真的不会相信。”曹铄说道:“与其等到他见了尸体,发现卞夫人并非病死,倒不如我直接告诉他死因。等到见了子建,得知我并没有骗他,他应该明白该怎么做。”

    “陛下考虑的确实周全。”邓展回道:“只不过我还是觉得,刚才陛下不该告知任城王这些。与其现在说了,让任城王心中有了疑惑,还不如等到他去了邺城,由陈王告知详情。”

    看了邓展一眼,曹铄对他说道:“他自己发现,和我告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还是该说的,只不过是让他心中多有几天疑虑罢了、任城王自幼就和我亲近,他对我也是十分了解。我要是决定杀死卞夫人,哪里需要等到如今?早几年,她已经死了。”

    “陛下说的是。”邓展应了,陪着曹铄继续往前。

    来到丁瑶的寝宫,曹铄把剑了曹彰的事说了。

    “皇帝告诉他卞氏死因了?”丁瑶问道。

    “是的。”曹铄回道:“我觉着应该告诉他,无论如何,他都是卞夫人的亲生儿子。生母如何死的,要是我还瞒着他,总是会给他留下个记恨我的由头。”

    丁瑶点头:“皇帝做的没错,我也觉着应该告诉他。”

    “母后也这么认为,我就放心了。”曹铄回道:“来到这里也没有其他事情,不过是把任城王到了长安告诉母后。”

    “不说任城王。”丁瑶岔开话题,向曹铄问道:“我的两个孙儿什么时候回来?”

    “倒是有消息送回来,说是再过几天,应该就能到达长安。”曹铄回道:“母后不用担心他们,已经班师,身边有着那么多人照应,难不成他们还会被搞丢了?”

    “身为大魏皇帝,说话还是这样。”两个孙儿过几天就要回来,丁瑶脸色比早些日子好了很多,她笑着对曹铄说道:“以后说话办事,也得有些皇帝的老成持重。”

    “在别人面前我需要老成持重,在母后面前难道还要端着拿着?”曹铄在丁瑶对面坐下,从桌上拿起一块糕点,并没有往嘴里塞。

    “放心好了,今天的糕点可以吃。”见他不往嘴里填,丁瑶知道他是想到了前些日子吃过的糕点:“这些糕点是我特意吩咐做出来看样子,等到两个孙儿回来,要是他们喜欢,一人给他们多做些。”

    “没想到我还是沾了他俩的光。”曹铄吃了一口糕点,对丁瑶说道:“自从母亲当年见到太子,我这个做儿子的,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是越来越低。就算我做了皇帝,在母亲这里也没有那两个小子招人喜欢。”

    “做了皇帝,生杀大权集于一手。”丁瑶说道:“一般人见着你,都会觉着浑身发冷,你还指望被人喜欢?”

    “原来连母亲也是这么看。”曹铄撇了撇嘴,看来我这辈子,是不要想着能够得到母亲待见了。“

    “好长一些日子,我确实不待见你。”丁瑶说道:“那也是因为你把我的两个孙儿都给送到战场上去了,如今我的孙儿将要回来,我也没有什么好不待见的了。他们再去战场之前,你还是能过些安生日子。”

    “等他们回来,我就让他们每天来给母后请安,让母后见到他们就烦。”曹铄笑着回道:“母后所以会想他们,从而给我脸色看,无非是远的香近的臭,当年我离母后远,所以回到母后面前还被待见着。如今我每天都在长安,母后想见的时候是随时可以见着,所以就越发的烦我。”

    “没想到皇帝也是有些自知。”丁瑶笑着说道:“我还以为皇帝根本不明白这些。”

    “母后不待见我,都写在脸上了,怎么可能不明白?”曹铄笑着说道:“实在不行,我也带兵出征,让太子留在长安监国,看看母亲会不会和他闹。”

    “都是皇帝的人了,还和太子争宠。”丁瑶笑着回道:“也不知道个羞。”

    “整天在外人面前端着,累都累死了。”曹铄回道:“到了母亲这里,难得放松一下,我干嘛还要在意那么多?”

    “是,你是皇帝,你说的就是道理。”丁瑶先是面带笑容的回应了他,随后向他问道:“今儿晚上,你是去皇后或者哪个皇妃那里吃饭,还是在我这里吃了再走?”

    “好些日子没有陪着母亲吃顿饭了。”曹铄说道:“今儿的晚饭,我在母亲这里吃就好。”

    “吩咐下去,皇帝晚饭在这里吃,让伙房多弄两个好些的菜。”丁瑶向照顾他的宫女吩咐了一句。

    宫女退下,丁瑶对曹铄说道:“以往我曾听你父亲说过,大汉皇宫,到了皇帝吃饭的时候,满桌子摆的都是。想起来也是奢靡的很,一个人哪能吃得了那么多?”

    “何止是皇帝。”曹铄说道:“就连嫔妃皇子和公主,也是那个阵仗。尤其是到了大汉后期,桓灵二帝奢靡成风,以至于各地为了逢迎他们,从民间打死搜刮民脂民膏,以至于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黄巾之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汉走向衰亡。一个王朝想要持久,首先得从朝廷做起。要是皇帝奢靡无度,天下百姓哪还会有好日子过?”

    “说的就是,每顿两个菜一个汤,吃不完的可以赏赐给宫中的常侍和宫女。”丁瑶说道:“这样也不至于浪费,只是不知道,皇帝可以做到这样,以后继承大魏天下的会不会也这样?”

    “我不用管太多。”曹铄回道:“我只要管着我的儿子和孙子就成。等到玄孙那辈,他们想做什么,可就由不得我了。祖宗打下的基业,总有一天会被不肖子孙给败光。我只希望大魏的这一天来的晚些,至于千秋万代永世长存,我是真的没敢期盼过。”

    “我倒是有句话一直想要问你。”丁瑶说道:“大魏已经平定了天下,如今连周边的异族也都给灭了,皇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两年后或许还会用兵?”

    “大魏只不过是传承了过去的疆土。”曹铄说道:“疆土并不是祖宗给我们划定多少,我们就得守着多少。像这样守下去,早晚会越守越小,到最后被别人给灭了。既然我做了大魏的皇帝,我就要下令让大魏的将士杀出一片大大的疆土。但凡大魏军队所到之处,都是大魏的领土,要是那样,岂不更好?”

 第2403章 大军回长安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恒和马超率领将士们返回长安。/全本小说网/https://。/

    马超当初在西凉征募将士,羌人勇士都配发了魏军的铠甲和军械。

    可那些曹恒从河套征募的匈奴人,却没有足够的铠甲和军械给他们装备。

    行进的大军之中,还混杂着很多穿着匈奴衣衫的壮汉。

    离开河套,走了很多天,眼看快要到达长安,曹毅对走在身前的曹恒说道:“皇兄,怎么离长安越近,我越巴不得立刻能够进城?”

    “想家了。”曹恒回道:“想家就对了。离开长安这么久,其实我也想尽快回去。”

    “不知为什么,提起家,我总是想到寿春。”曹毅说道:“总觉着寿春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因为我们都在寿春长大,那里留下了太多记忆。”曹恒说道:“可你也要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家,是有家人的地方。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其他地方都不是。父皇和母后以及诸位母妃都在长安,最疼爱我们的祖母也在。如今长安才是我们的家,寿春只能说是曾经住过的地方。”

    “皇兄有没有想过,寿春其实挺好,父皇要是坚持在那里定都,也不会有人敢反对。”曹毅说道:“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父皇认准了长安。”

    “为了边关。”曹恒说道:“寿春位于江淮流域,在那里定都,北方的消息要多耗费几天才能送到。要知道,战场瞬息万变,多耗费一天,战局很可能就会有所改变。而且我们征服了北方,父亲早晚是要把那里兼并到大魏的版图。以长安为都城,也是可以兼顾到河套、西凉等地。”

    “皇兄说的还真是。”曹毅点了点头。

    “早先我给父亲写了书信,请他恩准封你为淮南王。”曹恒说道:“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到如今没见个音讯。”

    “我还没有立下多少战功,父亲给我封王,怕是说不过去。”曹恒回道:“要不再等一等……”

    “回到长安,我们少说两年不会有仗可打。”曹恒说道:“这两年,你用什么积攒战功?要是父亲觉着该给我们一些事情做,还会派我们到各个官府去看看。倘若他认为我俩暂时需要歇着,以后的两年,我俩可就是混吃等死,没什么用处的人。战功?想什么呢?”

    曹恒一番话,把曹毅说的眨巴着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回到长安,我会去问父皇。”曹恒说道:“父皇当着面,总会给我一个回复。要是父皇没打算给你封王,你也只能等等。倘若他原本是打算了,只不过后来忘记,就需要有个人在旁边提醒。”

    “皇兄为了我的事如此用心,我要是再推脱,就是太不懂道理。”曹毅说道:“这件事委托皇兄,无论结果怎样,我都认了。”

    “我俩是兄弟,我才会如此用心。”曹恒说道:“换做旁人,我哪会管这些闲事。”

    “皇兄说的是。”曹毅应了。

    兄弟俩说话的时候,马超带着几位将军走在另一侧。

    曹恒和曹毅正谈论着回到长安,他们以后能作些什么,马超到了他们身旁。

    “太子和二皇子谈的很欢畅,是不是在说回到长安,打算在凌云阁摆设酒宴款待我们?”马超笑着向兄弟俩问了一句。

    “摆设酒宴不应该是皇兄的事情?”曹毅对马超说道:“我这次出关,不过是跟着皇兄历练,皇兄才是主将。其实我也觉着,皇兄应该在凌云阁摆上酒宴,犒劳诸位将军。”

    “凌云阁都是多少年的招牌了?”曹恒笑着回道:“我听说最近望月楼做的不错,要不回到长安,我在望月楼摆宴谢过将军们。要不是有诸位帮衬,我这次讨伐匈奴,也不会那么顺畅。”

    “我不过是说笑罢了。”曹恒真的打算摆宴,而且还提出在望月楼,马超说道:“太子不用放在心上。我们都是大魏的将军,为大魏征战本来就是份内的事情。太子要是真的记挂了这件事,反倒让我觉着不好意思。”

    “皇兄能够说出望月楼最近不错,可见是打探过了。”曹毅对马超说道:“皇兄一番好意,马将军也不要辜负了才是。”

    “二皇子说的是。”马超回道:“既然是太子好意,我和将军们就却之不恭了。”

    “再有一天就到长安。”曹恒向马超问道:“马将军认为我和二皇子回去,父皇会要我俩赋闲,还是给我俩一些事情做?”

    “太子和二皇子都已能够独当一面。”马超说道:“我觉着陛下应该会给两位找些事情。”

    “那就好。”曹恒说道:“我都担心回去之后陡然闲了下来,会觉着自己没什么用处。”

    “怎么可能!”马超笑着说道:“太子放心,陛下一准不会让你们闲着。”

    大军离长安越近,曹恒和曹毅就觉着行进的太慢。

    路上他们催促将士们走快一些。

    将士们的身后跟着大炮,不可能因为要走快而舍弃了炮兵,队伍仍然是以不是太快的速度往长安挺进着。

    天色渐渐暗了,长安城已经出现在视线里。

    马超向曹恒问道:“太子,天色不早,今晚是在这里驻扎,还是连夜返回长安?”

    “路就在那摆着,早晚还是要走。”曹恒说道:“与其在野地里驻扎一晚,还不如尽早回到城内。将士们返回军营,应该也会得到休整,不至于大半夜的回城,第二天一早还要起来操练。”

    “太子说的也是。”马超先是应了一声,随后催促将士们:“将士们,今天夜里就能返回长安,家中有婆娘的,在军营歇一晚,明天就能回家团聚。从西凉与河套过来的将士,也可以得到休整。以后还能在中原安家。都不要再磨蹭了,快到家门口,再这样磨磨蹭蹭的,哪有归心似箭的样子?”

    曹恒和曹毅自从知道已经快要到达长安,就时常催促将士们加快。

    将士们起先确实也曾加快了一些,可大炮在后面坠着,大军不得不停下等候。

    马超此时又催,已经被催惯了的将士们,只是根据大炮能够提升的速度,相应加快了一些。

    当天晚上,曹恒没有让大军停下来驻扎。

    快到下半夜,大军才到城门口。

    他们赶到城门外,发现城门已经洞开,郭嘉带着一些官员站在那里,正在等候。

    “郭丞相!”见到郭嘉,众人纷纷见礼。

    郭嘉回礼:“陛下已经知道大军回来,令我在这里等候。请太子和二皇子先往书房,诸位将军各自回去歇着,明天早朝陛下再与将军们相见。”

    “我带回一些匈奴勇士,要把他们编入军中。”曹恒对郭嘉说道:“还请丞相劳心。”

    “回到长安,将士们自有人安顿,太子只管放心就是。”郭嘉回了一句,随后对曹恒和曹毅说道:“太子,二皇子,请随我来!”

    郭嘉领着曹恒和曹毅进宫殿,看着他们的背影,赵云向马超问了一句:“陛下这么晚不睡,难道是特意在等着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与二皇子领军出征,半夜回到长安,就算陛下已经睡了,也会把他们叫过去说话。”马超说道:“这次讨伐去卑,他们两位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陛下叫他们过去,只会是好事,绝对不会是坏事。”

    马超随后对将军们说道:“诸位也是辛苦,既然已经回了城,各自回家歇着,明天一早我们早朝上见。”

    众人纷纷应了,进城之后各自带着贴身卫士回家去了。

    大军则有专人接应领去军营。

    曹恒和曹毅来到皇宫后院,快到曹铄书房的时候,他们发现书房里居然还亮着灯火。

    “父皇怎么这么晚还没睡下?”曹恒向郭嘉问道:“难不成特意在等着我们?”

    “自从太子和二皇子出征,陛下就没怎么睡过囫囵觉。”郭嘉说道:“他每天都要关注着前方战事,做好随时调拨将士前往河套的打算。”

    “看来父亲并不是很信得过我俩。”曹恒笑了一下说道:“其实到了关外,与匈奴人厮杀几场,我就发现他们的优点不少,可是弊端很大。

    “太子觉着匈奴人用兵的弊端是什么?”郭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