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赖兵王-第8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觉得我要是下诏,会有多少封王公然反对?”曹铄说道:“要知道,大魏封王不少,他们的兵马聚集起来,也是个不容小觑的数目。”
“再过几十年,朝廷想要收回封王实权,很可能会诸多掣肘。”曹彰说道:“然而眼下去不会。陛下是大魏的开国之君,不说大魏臣僚都很清楚陛下的能耐,就连边关的异族也是了然。只要陛下下诏,即使有人心中不爽,也只能依照着诏令办事。”
“你认为我可以那么做?”曹铄追问了一句。
“陛下把我找来,无非是想要我做头一个响应的封王。”曹彰说道:“我觉着陛下可以以召集封王来到长安参加家宴为由,请各地封王前往朝廷。即使有人托病不来,只要大势已成,他们也没有回天之力。”
“削夺了封王的兵权和执掌地方政务的权力,对你也是不利。”看着曹彰,曹铄问道:“你为什么连一个反对的理由也没有说?”
“如果我说了反对的理由,陛下是不是就不再削夺封王权限?”曹彰反问。
“当然不。”曹铄回道:“封王务虚,已是必然。”
“既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反对了也没用处,我为什么要说那些没用的话,惹陛下不快?”曹彰说道:“与其和陛下闹的不欢而散,还不如干脆迎合,至少也能博得陛下欢喜。等到拿走了我的兵权和执政大权,或许还会想到我的好处,给我安排个有实权的官职。”
“回长安吧。”曹铄对曹恒说道:“如今我身边连一个兄弟也没有,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第2409章 有钱各自赚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毅上任长安令,并没有对长安城做出任何整改。//全本小说网,HTTPS://。)//
长安还是长安,可长安令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长安令。
等了好几天,曹铄都没有等来曹毅下达的新政令。
又是一天,下了早朝,曹恒陪在曹铄身边,往皇宫后院走着。
曹铄问道:“最近你有没有去过长安官府?”
“去过。”曹恒回道:“淮南王接手长安,所有条例清楚明白,长安也是井井有条……”
“仅仅如此?”曹铄打断了他。
“父皇的意思是……”从曹铄语气里,听出了一些不太好的意思,曹恒问了一句。
“把淮南王召来,就说我有话要问他。”曹铄吩咐了一句。
曹恒应了,告知身后的一名卫士:“去把淮南王召来。”
从曹铄的脸上,曹恒看出了一丝不快,显然是对曹毅执掌长安很不满意。
“父皇,淮南王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曹恒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身为长安令,上任之后居然没有任何举措。”曹铄向曹恒问道:“已经过去数日,你觉着这样正常?”
“或许他有其他想法。”曹恒试图为曹毅辩解。
“其他想法?”曹铄问道:“你认为他能有什么想法?”
“儿臣不知,不过以我对淮南王的了解,他向来做事稳重,而且也是有着不少主意。”曹恒回道:“我觉着他应该不会对长安政务完全没有谋划。”
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曹恒看了好一会,曹铄说道:“身为太子,你理应在发现问题之后前去询问。这会倒好,反倒是我问起,你才给了这么写模棱两可的回复。”
“父皇恕罪。”曹恒回道:“儿臣也是考虑到淮南王才任职长安令没有多久,所以才未催问。”
“你也不用解释,等他来了再说。”:曹铄示意他不用多说。
曹恒低着头站在书房,曹铄则拿起桌上的奏折翻看。
没过多久,卫士领着曹毅来到。
见曹恒低头站在书房,曹毅已经知道事情不妙。
走进书房,他向曹铄躬身一个大礼:“听闻父皇召见儿臣。”
“你做长安令有多久了?”放下奏折,曹铄抬头看向他。
“回禀父皇,不过七八日。”曹毅回道:“这几天儿臣每日都在翻看长安以往卷宗,除了正常公务,凡是闲暇的时候,全都用在此处。”
“翻看长安卷宗?”曹铄问道:“为什么?”
“儿臣虽然是大魏皇子,却对长安民生并不了解。”曹毅回道:“接管长安,总得先弄明白这里以往的情况,再多往市井中走走,才好做出以后该如何整饬的规划。”
“那你有没有想到以后该如何整饬。”听了曹毅的理由,曹铄脸色缓和不少。
“还没有。”曹毅回道:“长安是大魏都城,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世人瞩目。但凡儿臣做出半点不利于长安的决断,都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儿臣沦为笑柄倒没什么,要紧的是父皇和大魏的威仪。”
“已经接手长安八天,你却对这里没有半点了解。”曹铄说道:“历来长安令,也就只有你最糊涂!”
虽然说着曹毅糊涂,曹铄的语气却好了很多。
他接着对曹毅说道:“长安是大魏政令、军令颁布的地方,也是大魏往来客商云集的地方。皇城脚下,往往才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让你做长安令,就是为了清除污垢,保长安一片清宁。可你接手八天,却连半点该怎么做的头绪都没有。被我质问,居然还能说出是为了大魏和我的威仪。你这伶牙俐齿的能耐,究竟是跟谁学的?”
“父皇息怒!”曹铄话说的不轻,语气却不是特别严厉,曹毅赶忙说道:“再给儿臣十天,必定对长安有个完整的规划。”
“叫你过来也没别的事情。”曹铄对曹毅说道:“就是见你始终没有动静,问问究竟怎么回事。”
“儿臣绝不敢对父皇有半句虚言!”曹毅当即回道。
“你也不用辩解,先回官府,依照你说的办。”曹铄说道:“我就给你十天,十天后看你能给我一个怎样的谋划。”
“父皇要是没其他的事,儿臣先告退。”曹毅躬身告退。
曹铄对站在书房里的曹恒说道:“你也别在我这杵着,先跟着他去一趟长安,然后再到各处看看。让你监国,整天也不知道在搞什么!”
因为曹毅,曹恒被连带着说了几句。
深知绝对不能辩解,曹恒回道:“儿臣先告退。”
走出书房,离开十多步之后,曹毅回头望了一眼,小声对曹恒说道:“因为我连累了皇兄……”
“说什么呢?”曹恒打断了他,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臂,向他问道:“和我说实话,你究竟对长安城有什么看法?”
“做了长安令八天,其实我觉着长安根本没有必要多加整饬。”曹毅回道:“城内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要整饬什么?”
“父皇要你整饬,当然是有需要整饬的地方。”曹恒说道:“很多事情,或许你我都不清楚,然而父皇却是明白的。”
“皇兄的意思是……”曹毅一脸的诧异。
“但凡有人的地方,总会有些麻烦。”曹恒说道:“市井之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其中有良善本分的,也有专横跋扈欺凌弱小的。长安是天子脚下,其他地方出现欺男霸女的事情,父皇或许会睁一眼闭一眼。倘若长安发生,才真是让父皇颜面尽失。把长安交给你,也是父皇信你,可千万不要把事情给办砸了。”
“皇兄的意思是,父皇要我整饬市井?”曹毅追问。
“否则呢?”曹恒说道:“长安兵马全在父皇手中,什么时候出兵什么时候休兵,难道你能决断?还有长安政务,你虽然是长安令,权限也不过是在长安以及周边乡村。你觉着除了整饬市井,让长安更加繁荣鼎盛,你能做的还有什么?”
“要不是皇兄提点,我还真没想到这些。”曹毅回道:“皇兄这么一说,我是完全明白了。”
“既然明白了,还不快回去准备政令?”曹恒说道:“别忘记,父皇还在等着你的消息。”
“政令还要晚几天。”曹毅回道:“虽然明白了父皇的意思,可我对长安确实还不熟悉。稍后我还得到市井上走一走,才能确定究竟如何整饬这里。”
“你要去市井走动,我也不会拦你。”曹恒说道:“可我有件事要提醒你,父皇要的政令,十天以内必须做出,你可千万不能有半点懈怠。”
“皇兄放心,用不了十天。”曹毅回道:“先前我说十天,是以为长安事务繁多,总得一样一样办妥。如今明白仅仅只是皇兄说的这些,那可就好办多了。”
“别以为市井的事情好办。”曹恒提醒道:“凶徒伤人,偷窃抢掠,欺凌弱小,欺男霸女,强买强卖,这些可都是市井之徒时常做的事情。你要是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把事情办妥,反倒会越发严重。”
“皇兄交代的,每一句我都谨记着。”曹毅回道:“有我在的长安,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发生如同皇兄所说那些事情。”
“可不要太自信。”曹恒说道:“三军将士容易统领,蛮横异族容易对付,甚至各地官员都容易应对,唯独市井之徒,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摸不透他们的心思,你也就不知道该怎样整治。往往你看见的,并不是真的就是那样。万一出现了争讼,你处置了有理却说不出的一方,帮持了无理却舌战莲花的一方,可就是真的丢了大魏的脸面。”
“我都明白的。”曹毅向曹恒问道:“皇兄要不要与我一同去市井上走走?”
“本打算同你去长安官府,既然你现在不去,我也就不与你一道。”曹恒说道:“父皇给你十天,我只给你三天。三天之后,你要把整饬长安的政令草样先给我过目。等到确定可行,你再呈报给父亲。”
他随后话锋一转,又对曹毅说了一句:“你可不要忘了,当初是我向父皇极力举荐,说你能耐不小。才做了长安令,要是让父皇失望,连带着我都不好过。”
“跟随皇兄去关外走了一趟,难道皇兄还不了解我?”曹毅说道:“我虽然能耐不是太大,处置长安事务,应该不在话下。”
“能够应对当然最好。”曹恒对他说道:“你先去吧,我还有些其他的事务。”
“皇兄去忙,我先告退!”曹毅识趣的告退离开。
目送曹毅走了,曹恒也带着一队卫士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他骑上骏马,向卫士们招呼了一声:“跟我去望月楼!”
卫士们跟着曹恒,往望月楼方向走去。
太子回到长安已经有些日子,这些天,他还从来没有到过凌云阁或者望月楼之中的任何一家。
听说曹恒来了,卫玉带着一群管事恭候在门外。
在望月楼门外停下,曹恒向躬身等候在那里的卫玉问道:“总管事带着人在这里等候,难不成是知道我要来?”
“太子往这条街道过来,多半是要到望月楼。”卫玉回道:“所以我带同诸管事在此恭候。”
“我就不能仅仅只是路过?”曹恒说道:“这条街道可不知是通往你们望月楼。”
“太子监国,理应知道对于大魏来说什么最重要。”卫玉回道:“望月楼正是为大魏积攒钱财的去处之一。以太子英明,要是不来这里,我才会觉着奇怪。”
“你倒是个明白的。”曹恒翻身下马,对卫玉说道:“领我到望月楼里面看看。”
“太子,请!”卫玉侧身让到一旁,请曹恒进店。
走进望月楼,曹恒四处打量着,这里的内部环境果然要比以往他去过的凌云阁还要好一些。
要说装饰奢华,望月楼还真的算不上。
可它毕竟是个新崛起的地方,而凌云阁却是已经辉煌多年。
多年老店,与新崛起的地方比较起来,内部的奢华当然不如。
“长安的望月楼也不是很大。”由卫玉陪着往楼上走,曹恒问道:“凭着这里,你们每年能为大魏提供多少钱粮?”
“仅仅凭着这一家门脸当然没有多少。”卫玉回道:“望月楼的营生并不仅仅只是酒楼,还承揽了货运积极许多地方特产的调拨。这个世上但凡能换钱的,我们望月楼都有兴趣。”
“我也听说过你们望月楼如今了得的很。”看了卫玉一眼,曹恒走到窗口望着外面:“总管事接管了这里,还真是把曾经死气沉沉的地方给盘活了。”
“太子谬赞。”卫玉回道:“其实并不是我把望月楼给盘活了,而是大魏朝廷扶持,望月楼才会活了。”
“都是父皇的意思?”曹恒问了一句。
“正是。”卫玉回道:“不过眼下来看,望月楼也是遇见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家大业大,你们还能有什么麻烦?”卫玉说出望月楼遇见了麻烦,曹恒显然不信。
“凌云阁最近多了个副总管事。”卫玉说道:“要是他们营生还是老管事在掌持,我有把握几年之内给吃掉多半。可如今他们来了个副总管事,此人倒是有些能耐,有好几次和我们争抢同一份营生,险些双方的人还争执起来。”
“你想说的不是争执,而是打起来吧?”曹恒微微一笑,对卫玉说道:“凌云阁和望月楼都是大魏的产业,父皇要你们竞争,却没要你私斗。”
“就是明白这些,我和凌云阁的副总管事才先后出面,把事情给压了下去。”卫玉回道。
“关乎利益,你们都是不会做出太多让步的。”曹恒向卫玉问道:“和我说实话,究竟如何分的好处,才让你们双方各自退让?”
“要是放在以前,双方肯定是打起来了。”卫玉回道:“如今我们和凌云阁已经达成约定,这些营生双方都做,彼此互不干涉,有钱各自赚!”
第2410章 大材小用
(全本小说网,HTTPS://。)
曹恒所以会到望月楼,其实也是曹铄的授意。全本小说网;HTTPS://。m;
既然身为大魏太子,而且已经行使监国和听政的职权,他就不仅要懂得军务、政务,同时还得懂得经济。
大魏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直都是凌云阁把持着。
自从扶持望月楼崛起,曹铄就放开了对经济的把控,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自由竞争。
望月楼和凌云阁之间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其他中小产业者,也在这样的夹缝中逐步发展壮大。
经济体系越繁杂,参与其中的商人越多,大魏就越繁荣兴盛。
曹恒不像曹铄拥有着两千年后的认知,他当然不知道资本原始积累对于大魏来说意味着什么。
曹铄从来没有公开提起过这一理论,可他却在有关大魏经济的方面,放手让商贾去做,把过去官府约束商贾行动的政令彻底废除。
市场从来都是动态发展的,在没有必要加以约束的时候,官府约束太多,反倒会令经济停滞不前或者是进入一个扭曲发展态势。
先是到了望月楼,后又去了凌云阁见到苏真,随后曹恒又在街市上走了一圈。
当他返回皇宫,向曹铄回复一天都在做什么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皇宫后院的凉亭里,曹铄站在那看着在夕阳下映着橙黄色波光的水塘:“你去了长安官府?”
“没有?”曹恒如实回道。
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逃过曹铄的眼睛,只要敢撒一句谎,立刻就会被曹铄发现。
“我要你去那里,为什么不去?”曹铄又问。
“儿臣和淮南王谈了,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头绪,而是想要把事情办的更为精准。”曹恒回道:“没有颁发政令并不是能力不行,只因他办事精细。儿臣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催促。”
回头看了他一眼,曹铄说道:“虽然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可我不会事无巨细全都插手。很多事情还得你去办。你是太子,淮南王也是你举荐,他要是没能把事情办妥,你也会有用人不查的罪过。”
“儿臣认为,父皇理应给淮南王一些时日。”曹恒说道:“但凡官员,到了地方,还没弄明白各地状况就下手颁布政令,是对地方不负责任。淮南王行事确实迟缓了一些,可儿臣却认为,他这样办事的态度,才是官员真正该有的。”
“你这算是直言敢谏?”看着水塘,曹铄问了一句。
曹恒低下头:“儿臣不敢!”
“你要是真不敢,也就辱了太子的名头。”曹铄说道:“皇帝也是人,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却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看的清楚,辨的明白。要是连监国太子都不敢说话,岂不是想要蒙蔽我?我所以对淮南王这样,一是确实想要催促他,二就是想要看看你是什么态度。敢说话,说实话,才是你作为太子该做的。同时你也要明白,今天我能容你说实话,当你有一天站在我的位置,同样也要容得了别人说实话。高位者说一不二,决定着他人的生死。你的一句话,很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过错。”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了。”曹恒这才知道,曹铄是要通过这件事告诉他,身在大魏朝堂,现在该怎么办,以后又该怎么办。
难怪他从没过问其他新上任官员多少日子颁布政令,仅仅只是针对曹毅。
“今天都去了哪里?”曹铄接着问了一句。
曹恒回道:“回禀父皇,儿臣今天只去了望月楼和凌云阁。”
“想必也见了卫玉和苏真。”曹铄又问。
“见了。他俩和儿臣年岁想差不多,见解却很是独到。”曹恒说道:“儿臣认为对经营不利的,他俩反倒都认为需要保持。”
“譬如呢?”明知他在说什么,曹铄还是问了一句。
“譬如望月楼与凌云阁之间的竞争。”曹恒回道:“正因为有了竞争,两者才得以壮大。还有,近来大魏商贾云集,除了望月楼和凌云阁,也有一些并不是大魏朝廷管控的大商出现。儿臣曾向俩人问过,有没有必要打压这些大商,从而促成望月楼和凌云阁保持优势。”
“他俩怎么说?”曹铄问道。
“虽然说的话不同,意思却是相差不多。”曹恒回道:“有了这些大商,才能促使望月楼和凌云阁产生危机感,才能形成竞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货物流通和购买之中。大魏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望月楼和凌云阁,也需要很多不属于朝廷管控的商贾家族。”
曹铄点了点头,对曹恒说道:“大汉朝过往对商贾并不看重,甚至还打压过商贾,只许他们乘坐牛车。如今我大魏朝却不会那么做,我们不仅仅不会打压商贾,更不会把一些东西作为贵胄和皇室的特权。譬如马车,既然有马有车,为什么百姓出行不能乘坐?苏真上回和我说过,他不仅打算建造马车货卖,甚至还打算弄一些统一样式的马车在道路上,由专门的车夫驱赶。有人需要使用马车,并不要把马车买下来,只要给少量的钱,就快要乘坐马车走上一程。”
苏真当初提的这个提议,与后世的出租车形势想差不多,曹铄听了之后是当即答应。
把苏真的设想告知曹恒,曹铄接着又对他说道:“望月楼会把他们的打算如实告诉你,凌云阁同样也会一样不差的告诉你。你与两家都有联络,他们也都想从你那里套到对方的消息。两家彼此竞争,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东西被对方知道。与他们往来,你应该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父皇放心,儿臣这些还是懂的。”曹恒说道:“从离开望月楼到了凌云阁,儿臣会把望月楼里所说的一切都给忘记了,直到离开凌云阁,才又想起。”
曹铄点头:“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也是你成长了。”
“眼看将要进入夏季。”抬头看着天空,曹铄对曹恒说道:“每年到夏季的时候,黄河、淮河以及很多河流都会因为雨水增多而出现涝情。一旦没有及时精准的治理,很可能发展为洪灾。每有一场灾害,国库就要取出很多钱粮用以安顿灾民。你认为朝廷该怎么办,才是彻底解决之道?”
“儿臣曾读过有关大禹治水的典故。”曹恒回道:“河道纵横,最终汇聚入海。但凡河流只能疏导,绝不能截流。儿臣以为,理应在还没有发生涝情之前,征募民夫,拓宽河道抬高堤坝,另外在选定一些无人的区域,一旦水势过猛,就把洪水泄入那些地区。”
拓宽河道、抬高堤坝,再选定无人区域泄洪,确实是解决洪水的好办法。
曹铄转身朝向他,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是谁和你说过治水之道?”
“并没有人和儿臣提过。”曹恒回道:“只是儿臣以往就认为,江山虽美,却也有让人措手不及的灾害发生。大魏疆土辽阔,山川、江河纵横,如此多的江河、山川,让人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不少的麻烦。地震、洪水、森林大火等等灾害,总得有些防范的办法。所以儿臣曾特意琢磨过。”
“朕本应把这件事交给你,可你是监国太子,要做的事情很多。”曹铄说道:“虽然不用你去,你却要给朕举荐人才,把这些事情给办好。”
“儿臣明白。”曹恒说道:“虽然对朝堂还不是很了解,可儿臣却认为诸葛孔明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