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1879-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静的看着约翰,伯格曼的脸上充满了好奇。

    他当然是知道的,事实上从几年前起他就订了这本杂志,曾经还投过几篇论文。但是今天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伯格曼大吃了一惊

    这封信是给约翰的

    一本医学杂志,给一名准医师写了一封信,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两者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而考虑到约翰现在的身份和履历,那么这种联系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他向杂志投稿了

    按照常理来说,科学杂志准备退稿的论文是无需回信的,那么既然给约翰来了这封信,肯定就意味着他的稿件被录取了,而且看信的厚度和重量,恐怕里面还附有至少两本杂志

    也就是说,约翰刚刚在也表了一篇论文

    这怎能不让伯格曼心中惊讶

    同样惊讶的还有约翰,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这篇论文从出到现在,恐怕也就是一个月吧难道这个时代的杂志编辑们都是如此的级高效吗

    愣了一下之后,约翰一边下手去拆这封厚厚的信件,一边随口回应着伯格曼教授的问题:“是一篇有关血液生理的论文,我平时在家和生理学实验室做出来的,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表了”

 第五十一章 年龄

    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适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了。〃blank〃》

    在未来的21世纪,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日益增加,实验室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如果想要在临床上应用,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的投入。但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这种距离几乎是不存在的,很多医师本身就是基础医学研究者,比如说科赫、毕尔罗特等人。

    不过对于约翰来说,很清楚这样做的弊端。

    不够专注,或者说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足是最大的问题,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专注于实验室研究,有人能够专注于临床,两者结合成一个相对高效的小团队,这样肯定比单打独斗更有效率,也是未来已经充分证明了的。至于说他自己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未来很多基础性的理论和概念,在这个时代就是顶尖的研究前沿,所以兼顾两者对他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两名内科医师,一名对实验室更有兴趣的医学院毕业生,一名化学家,组成了一个维生素研究小组。

    四个人都受过严格的德国“现代”大学教育,自然对临床和实验室的结合不会有什么抵触,而年轻的他们也更容易接受约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之后,应该就可以顺利的开始维生素理论的研究了。这一点约翰十分的确信,因此在四个人的小团队组成了之后,他立刻便要求埃尔利希腾出了一间实验室,并且配备了全套的实验设备,同时也给他们下发了亨氏综合医院开业以来第一笔研究经费:五百美元

    在1888年,这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数字了。

    这笔钱主要将被用于实验室之中,而以目前的实验条件来说。也不可能有什么太昂贵的实验耗材可共使用,所以五百美元的资金足够他们使用很久,而维生素的发现与确定也不可能是短期之内就能完成的工作

    事实上,维生素理论的确立在历史上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维生素最初被发现,也很偶然。192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艾克曼是位军医,他在荷兰殖民地服役的时候开始研究脚气病。这种病在亚洲多见,欧美比较少见。当然,脚气病和香港脚之类的是两个概念,这种病表现出的是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心力衰竭,当下医师们对这种病的推测,一种是化学中毒,而另外一种则是非常时髦的细菌感染

    艾克曼研究的目标,就是想要发现这样的细菌。

    结果当然充满了戏剧性,哪怕艾克曼发现吃了精米会得脚气病。而吃了糙米却能治愈的时候,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依然认为精米中存在致病菌,糙米中拥有能够抑制它的东西。直到几年后,另外一个人大胆的提出了一个设想

    因为约翰的存在,维生素理论提早二十年出现了。

    但是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来说,分离提纯维生素很难,积累足够的临床资料也不容易。所以约翰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维生素的小组,并且把最基础、最简单的概念写成了几篇论文。投给了柳叶刀杂志。他相信有了这几篇论文之后,必然可以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这样一来就已经足够了

    批下第一笔研究经费,并且给了这个团队一定的“指导”之后,约翰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和埃尔利希即将开始的合作上面。

    免疫学的概念,可比维生素大多了。

    不过这一次,约翰就不需要像维生素理论那样,纯粹依靠自己的“推断”来说服埃尔利希了。巴斯德和科赫已经创立了细菌分离培养技术,也开始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来获得减毒疫苗,可以说已经给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约翰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慢慢的提出抗体、抗原、补体等概念。有免疫学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埃尔利希的参与,相信这门学科的发展提早一步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除了门诊和手术,约翰忙碌着准备与埃尔利希的合作,而家里则是忙着筹备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

    不知不觉,4月17日就要到了。

    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二十岁生日,或者说应该是二十四岁生日,在老亨特拉尔的要求下必须要大操大办一番。他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把所有的老朋友和合作者都邀请过来,从而把约翰正式的推向前台。

    因此

    “我希望约翰的年龄是二十四岁”

    在自家的客厅里,老亨特拉尔一脸认真的对着所有人说道:“大家都知道,二十岁的话实在是有些太年轻了,哪怕约翰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二十岁的年龄依然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安,所以我希望在后天的生日宴会上,大家都当他是二十四,可以吗”

    “嗡”

    听到老亨特拉尔的这番话,大厅里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今天距离约翰的生日还有两天,被邀请来的基本上都是他去欧洲前结识的好友,约书亚和冯克等人,数量并不多,但是也有十几个。老亨特拉尔的话明显让他们吃了一惊。

    “先生,有这个必要吗”

    眨了眨眼睛,冯克有些不解的问道。

    大家都有些不太明白老亨特拉尔的意思,也只有约书亚这样心思多,又在商场上混了好多年的人才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琢磨着老亨特拉尔此举的用意。

    “呵呵,大家以后注意下吧。”

    老亨特拉尔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冲着大家点了点头又强调了一下。

    在座的都是约翰的朋友,全都是他的晚辈,交代一下就行了,至于约书亚他们的父母以后有机会自然会再说一下。好在约翰之前一直都在中国,后来去了欧洲之后就虚报了年龄。需要通知到的人并不是太多。像医院里的那些人,可都是以为约翰已经二十四岁了来着。

    交代完了正事儿,老亨特拉尔就上楼去了。

    大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轻松了起来,一群人呼啦啦的围住了今天的主角约翰,很是好奇他为什么要一口气给自己增加四岁。

    “真的,没什么特别的用意。”

    面对着好友们的追问。约翰无奈的苦笑道:“我去欧洲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入学虚报了四岁,所以后来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我已经二十四岁了相较之下,知道我真实年龄的只有你们这些人,让你们改口的成本总要低一些吧再者说,外公准备让我逐步接收家里的产业,年龄大一些毕竟会让人踏实一些,不是吗”

    虽然理由有些勉强,不过大家还是慢慢的接受了。

    见大家不再追问这个话题。约翰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对于老亨特拉尔来说,外孙年龄“大”一些确实有好处,不过对他来说确实纯粹是为了少麻烦而已。毕竟像托马斯、埃尔利希他们,都以为约翰已经二十四岁了,如果咋一告诉他们自己刚刚二十岁,恐怕会吓到一大批人吧毕竟当年约翰发明自行车的时候才十四岁,再加上这些年创造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而十四岁起家和十八岁起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等大家平静下来之后。约翰悄悄把约书亚拉到了一边,小声问道:“艾玛呢今天怎么又没来”

    “呃”

    对于约翰的这个问题。约书亚也是一脸的无奈:“我也不太清楚,昨天本来是叫了她打算一起过来的,但是再给她一些时间多想想吧。”

    约书亚无奈的表情之下,隐隐的还有一丝埋怨的味道。

    自从从约翰口中确认他真的已经在欧洲订婚的消息之后,艾玛就再也没有来过亨特拉尔家了,这种小女孩儿的心思两人怎么可能看不明白只不过约翰对艾玛一直都是当妹妹看待。而约书亚也很清楚这一点,不过要说心里一点儿都不在意自然也不可能。

    不管怎么说,艾玛也是约书亚的亲妹妹。

    从内心深处来讲,约书亚还是希望自己妹妹能够和约翰成一对,不说自己妹妹的心思。约翰的优秀也足以让斯通一家心动。只不过可惜的是,当年他们年龄还小,等大了一些的时候约翰却又去了欧洲,被该死的德国佬钻了空子

    说起艾玛,两个人都是一脸的无奈。

    所以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还是主动转移了话题:“约书亚,飞鸽自行车公司的情况怎么样”

    “不太好”

    说起自己的公司,约书亚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皱着眉头道:“自行车的售价倒是进一步降到了二十五美元一辆,但是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都出现了竞争对手,他们的售价更低所以相比之下,咱们的自行车今年销量仅仅只是小幅上涨而已,净利润反而下降了唉,约翰,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你当初为什么要抛掉手中的股份了。”

    和去年约翰刚回来时一脸的春风得意相比,约书亚今天可就是满脸的不爽了。

    专利这种东西很难一直阻挡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约书亚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如果没有亨氏制药公司的对比,他对目前的情况肯定还是会很满意的,只不过眼看约翰挖到了另一个更大的金矿,要说心里没有点儿其他的心思,那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售价一年年降低,销量增速却开始放缓,这对飞鸽自行车公司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于这种情况约翰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是笑着安慰着好友:“放心吧,飞哥自行车的品牌毕竟竖立的比较早,只要你们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又不太高的话,肯定会继续保持着竞争力的”

    一直纠结这个主角的年龄问题,这一章就这么定了吧。

 第五十二章 车与房

    1888年4月17日,在曼彻斯特的皇家酒店里,英国足球联赛正式成立了。〃blank〃》

    和历史上的时间一模一样,甚至连成立的地点也依然是同一家酒店,只不过和历史上稍稍有些偏差的是,最初就加入进去的俱乐部多了一支:来自伦敦的手术刀足球俱乐部。

    这只主要由年轻医师和医学院学生组成的足球俱乐部,成立虽然还不满一年的时间,但是在充裕的财力支持下展却非常快,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不仅吸引了几名优秀的球员加盟,而且已经拥有了过一千名会员:全英国的外科医师们都积极地加入,甚至连不少喜欢足球的内科医师也都成为了其中一员。于是在医师们的鼎力支持之下,手术刀俱乐部的影响力迅的扩大,以至于新成立的足球联赛也非常乐于吸引他们进来。

    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联赛,从一开始便有了外科医师们的身影。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手术刀俱乐部的大股东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暂时是不可能知道的,因为从一开始他就特意说明过了,只负责出资,并不干涉俱乐部的管理。而且即使知道了或许约翰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他对足球本身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而且就在同一天,他迎来了自己“二十四”岁的生日

    “亨利快看,又来了一辆”

    在街道边上,一个年轻的白人大声招呼着同伴。

    “恩,我看到了。”

    另外一个年轻的白人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重新转回到自己身前不远处的一辆极光上面。虽然因为汽车司机的驱赶,他们没有办法靠近去亲手摸一摸,但是四五米的距离已经足以让他看的清清楚楚了。要知道,现在整个美国的极光汽车几乎都集中在纽约市,而拥有它的也几乎都是他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想要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一辆极光,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听说极光汽车聚集的消息后。两名疯狂喜爱汽车的年轻人迫不及待的跑了过来。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上百人,都是对汽车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非常感兴趣,但是平时又很少有机会能够近距离观看的人。他们都居住在附近,得知有极光汽车停在了可以近距离观察的地方。自然是要飞快跑来看一看的。

    “太完美了”

    那个叫亨利的年轻人痴迷的观察着眼前的极光,嘴中低声的喃喃道:“鲍勃,真的很难想象,这种刚刚诞生的机器竟然会完美到这种程度这简直就像是纽约电力公司正在推广的交流电和钨丝灯泡一样完美”

    “哦该死你给我闭嘴”

    听到亨利的这番话之后,叫鲍勃的年轻人顿时惊怒的低声骂道:“亨利福特。你个该死的家伙,你想让我们都失业吗别忘了,你是爱迪生电灯公司的人,如果让别人听到你如此说我们的对手,肯定会被爱迪生先生立刻赶出去的”

    “怕什么难道不是吗”

    皱了皱眉头,亨利不以为然的反驳道。

    他当然知道现在的情况,自从那个纽东电力公司在纽约市建造了第一个电厂,并且开始给亨氏综合医院供电,点亮纽约的夜空之后,整个爱迪生电灯公司都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安的气氛之中。而当钨丝灯泡公开上市,展现出远竹丝灯泡的性能,并且摩根投资成立纽约电力公司之后,这种惶惶不安的情绪瞬间变成了恐慌

    如果是历史上的交流电,爱迪生或许并不会太在意,后来才会奋起反击甚至做出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但是在约翰充裕资金的支持下,特斯拉提前完善了交流电电和输电系统,干脆直接的越了爱迪生的交流电,哪怕再不服气爱迪生也不得不承认两种技术之间的差距了。尤其是摩根等人的插手。直接成立纽约电力公司并且在全美大肆建造小型的电厂,几乎是立刻就把爱迪生逼入了绝境

    交流电,钨丝灯泡

    虽然爱迪生公司依然占据着优势,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随着纽约电力公司的进一步展,两者地位颠倒是早晚的事情。因此这两个单词在爱迪生的公司中几乎成了一种禁忌,没有谁愿意公开的谈论它们。鲍勃自然也是如此,他怒气冲冲的低吼道:“该死的,亨利,你从底特律的分公司来到纽约。不是为了离开爱迪生公司吧”

    “我是为了汽车来的”

    条件反射一般,亨利再次反驳道:“鲍勃,我和你不一样,我是听说纽约有了欧洲进口的汽车,才特意申请从底特律来到纽约的而且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是不看好爱迪生先生依然在坚持的交流电和钨丝灯泡了”

    “好吧,好吧”

    眼见同伴一脸的坚持,鲍勃也无可奈何,只好避开了话题道:“我们继续专心的看车吧啧啧,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大人物举行宴会,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汽车停在这里,恐怕全纽约城的极光都来了吧”

    “嗯。”

    点了点头,亨利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汽车,低声的喃喃道:“这么完美的汽车,到底是谁制造出来的呢如果将来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开设分公司的话,我还在乎什么爱迪生电灯公司的工作么”

    亨特拉尔家附近的空地上,停着至少十辆极光汽车

    极光依然是昂贵的奢侈品,但是因为其优异的性能和舒适的乘坐体验,展度可比历史上要快得多,至少目前为止在欧美的贵族和富豪中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只不过可惜的是工厂远在卡尔斯鲁厄,大多数美国富豪只能望而兴叹,只有和通用汽车公司大股东亨特拉尔家有着良好关系的人才有希望在短期内拥有一辆。比如说存在合作关系的摩根、特斯拉和卡耐基等人,再比如说约翰的老朋友约书亚、冯克和史蒂夫他们

    所以在4月17日这一天,亨特拉尔家门前几乎聚齐了全纽约所有的极光

    前所未有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而除了十几辆极光之外,数十辆马车也都分散停在了亨特拉尔家的周围,让并不算宽的街道瞬间变得拥挤了起来。

    邀请函,出了整整四十张。

    因为是约翰的生日,所以除了约翰自己的朋友们之外,老亨特拉尔考虑再三之后,给家族产业的合作伙伴们出了一份邀请函:包括纽约电力公司的合伙人们,以及几家商业公司的合作者们。而除了像摩根这样的大人物只派人送来了礼物之外,其他人几乎全都出席了这次聚会。

    对于整个纽约市来说,亨特拉尔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姓氏,别说和阿斯特和范德尔比特相比,摩根、爱迪生也比他要响亮得多。但是在一小部分的人群,那些了解亨特拉尔家族的产业有多大、多有前途的人之中,亨特拉尔却足以让他们趋之若鹜,别说收到了邀请函的肯定要来,没有的还要费尽心思想要搞上一张

    “可惜的是,家里地方还是小了点儿。”

    看着大厅里云集的宾客,老亨特拉尔心中满足的同时也是略微的有些遗憾。

    这套房子还是他多年以前购置的,虽说住起来依然舒服,但是一遇到这种场合肯定就不够用了,不然的话老亨特拉尔肯定会出更多的请帖。而且,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约翰推上前台,成为亨特拉尔家族的真正主导者,就眼下的这套房子来说,也让老亨特拉尔觉得有些太差了,至少和亨特拉尔家族现在的地位有些不太相符。

    从这方面来讲,美国人要比欧洲人直白多了。

    和相对含蓄的欧洲人不同,美国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很简单,也很直接。他们可没有什么钱不露白或者低调的概念,你钱挣得多就应该享受奢华的生活,住豪华的宅邸,像阿斯特和范德尔比特这样的美国顶级富豪,在第五大道上的豪宅就修建的像欧洲的古堡一样,一眼望过去就是震撼而且这个时代的纽约也崇尚奢靡铺张,有钱人的豪宅、奢华舞会以及从欧洲而来的高档服装,往往都是众人眼中的焦点。

    哪怕老亨特拉尔,也只能选择融入这种环境之中。

    所以随着亨特拉尔家族产业规模的急扩张,以及每年收入的增加,和柏林的那座大庄园一样,老亨特拉尔已经开始着手在大本营纽约新建一座宅邸。

    在约翰回国之后,新房子已经开始动工了。

    不过因为老亨特拉尔不喜热闹,而约翰的性格更是低调,所以新家地址并没有选在阿斯特和范德尔比特家族所在的第五大道,而是选择了摩根家所在的麦迪逊大道。这里依然属于默里山庄居民区,环境相对来说就要安静许多,只不过在筹备新家的过程中,老亨特拉尔不顾约翰的反对购置了一大片地皮,准备给亨特拉尔家留下一个足以传承百年的大hou色,而为此做出的资金预算,即使约翰看了之后也是愣了半晌,嘴角下意识的直抽抽

 第五十三章 结束

    “谢谢,我很喜欢这份礼物。〃blank〃》

    约翰的脸上满是最真诚的谢意,连连冲着眼前的人点头,浑然看不出一丁点儿不耐烦的样子。虽然经过数十人的祝贺之后,他着实已经有些腻歪了,而且礼物看多了之后也没有了最初的好奇大家送的东西基本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作为今天生日宴会的绝对主人,约翰还是表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

    “干得不错,孩子”

    在一次经过约翰身边的时候,老亨特拉尔送来了极为满意的低语。

    当然,这并不能让约翰更开心一点儿。

    事实上宴会开始还不到一个小时,虽然客人们都没有到齐,但是在今天的寿星公眼中,这个生日宴会已经进入了无聊模式。

    其实也不是约翰个人矫情,不想正常的融入这个时代,但是如果把任何一个21世纪的正常人扔到1888年的话,恐怕都不会表现的比他更好了。

    很多事情,根本是无法接受的。

    比如说那些高贵的女士们,她们穿着足以让每个人都喘不过气的束胸长裙,拿着小扇子掩嘴轻笑,时不时还要故意的娇喘几声装作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没办法,这年头就流行这样的状态,以至于宴会上总是不停有女人来向约翰咨询健康问题。按照她们话里的意思,自己的身体常年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而且大多数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饱受病痛的折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