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咚”
艰难的咽下一口吐沫,洛厄尔彻底的愣住了。
他对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今天的来意做出了无数种猜测,但是洛厄尔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是来邀请自己成为一所大学的校长,而且还是一所正在筹备中的大学
这
洛厄尔虽然对教育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正有意去自己母校哈佛大学担任当代政治体制的一名讲师,但是这毕竟只是打算而已。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为什么突然来到剑桥,然后突然邀请给自己
无论怎么看,这也太诡异了吧
“呃”
看到洛厄尔脸上那诡异的表情,约翰顿时一个咯噔,心头如同打鼓一样忐忑了起来:“难道自己来早了”
事实上,约翰确实来早了。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1909继任艾略特成为哈佛大学的第22任校长,在前任伟大的功绩阴影下,洛厄尔定住了各方的压力,对哈佛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让哈佛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针对艾略特过于自由的选修制而改革了本科生的课程,实施通识考试制度,执行了导师制等等。在洛厄尔的带领下,哈佛大学进一步发展,最后彻底奠定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地位。
相较于在任的艾略特,洛厄尔或许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但是约翰知道这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所以他来到了剑桥,来邀请这位未来的大牛。
只不过约翰虽然知道这位大牛,但是明显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发展,所以来早了一些。洛厄尔现在还没有进入哈佛大学,他还从事着自己的法律事务,正在考虑是否成为一名哈佛大学的讲师。
不过
或许正是如此,约翰来的恰是时候
波士顿出生同时哈佛毕业的洛厄尔如果接受了哈佛大学的讲师职位,第二年就会升职为教授,第四年成为终身教授。到了那个时候,对哈佛大学感情极深的洛厄尔是否会接受约翰的邀请,去纽约任职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的话,机会肯定要大得多
这一点只要看看洛厄尔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了,虽然对约翰的邀请感到极为惊讶,但是在片刻的惊愕之后,洛厄尔的眼神渐渐的亮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挖人
“是的,杜威先生。〃blank〃》
面对着眼前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教育家,约翰一脸微笑的说道:“洛厄尔先生已经在认真考虑我们的邀请,担任学校的校长请相信我,他会是一名合格的校长”
“呃”
听了对面这个年轻人的话,约翰杜威顿时满脸的茫然。
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心理和教育系主任,约翰杜威此时的名声还不算很响,但是那位洛厄尔先生就更名不见经传了。至少杜威搜遍了自己的记忆,似乎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位先生的名字。
而且
“为什么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会突然来芝加哥邀请自己”
眨了眨眼睛,约翰杜威忍不住暗暗琢磨了起来。
“杜威大神的长相,比洛厄尔可清秀多了。”
耐心等待对方回应的同时,约翰静静的观察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几天前约翰还在一千英里外的剑桥,但是几天后他就来到了五大湖区的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约翰杜威,邀请他前去纽约担任亨特拉尔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
说实话,约翰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奇怪。
不过想想对面这位大神的身份,约翰就觉得自己几天的辛苦奔波算不了什么了。如果说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谁的影响最大的话,恐怕就属眼前的这位大神莫属了。就像1949年约翰杜威九十岁生日的时候,美国新共和杂志说的那样:“现代美国教育家中还没有一个能逃脱约翰杜威的影响。”
事实上,确实就是如此。
而之前约翰邀请的洛厄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杜威的影响。而洛厄尔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时候,也正是杜威的思想急速扩大影响的时期。正是因为上辈子偶尔看一篇文章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对洛厄尔发出邀请,对方答应会认真考虑之后,约翰心血来潮坐火车来到了芝加哥,正式对约翰杜威发出了邀请。
“杜威先生,我们将给您最高的权限”
等待了片刻之后,约翰忍不住开口道:“除了亨特拉尔大学之外,我已经投资建立了一所小学,并且还要建立一所中学,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阶段,我希望您能够到纽约去,彻底的贯彻您的教育理念那里将会是一张白纸,任由您在上面描绘自己想要的景色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证的是,除了提供充足的资金之外,我绝对不会干涉其他”
“咝”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杜威终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这都是约翰杜威的身份,但是要说起他最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还是教育学。所以八年后当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放弃了心理学的研究,而是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其他领域上。
其实约翰杜威已经计划在芝加哥建一所中学,来贯彻执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愿意出钱资助他的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又不是完全的配合,就好像两年前建的那所小学,最后的结果就是杜威黯然离去
可想而知,约翰的话对他有多么大的诱惑
“亨特拉尔先生,您让我冷静一下。”
用力的晃了晃脑袋,约翰杜威纠结的苦笑道:“说实话,我对您给出的条件非常心动,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情,请您允许我考虑一下”
直到约翰离开芝加哥,约翰杜威也没有给出自己的决定。
对此约翰毫不意外,也没有着急,而是淡定的准备回去纽约后慢慢等待消息。无论洛厄尔还是杜威,现在都有着自己发展顺利的事业。洛厄尔出身波士顿望族,历史上多次向哈佛大学捐献,身价不菲,仅靠高薪是无法打动对方的,约翰能给出的就是贯彻对方办学理念的牌。至于说约翰杜威的话肯定也不会缺钱,要知道芝加哥大学虽然是和亨氏医学院同期成立,但是投资者可是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那是绝对不差钱的主。所以约翰能打动对方的,也只能是理念上的绝对支持。
可以说,约翰给的是两人最心动,但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东西。
或许十几年后或者二十年后,洛厄尔哈佛大学校长的身份可以让他做到,约翰杜威的声望更是可以影响全国,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先觉者约翰亨特拉尔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一切
所以无论如何,约翰都有八成的把握他们会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话,就是到处挖人了。”
在回纽约的火车上,约翰认真的考虑着亨特拉尔大学的筹备工作。
想要建一所顶尖的大学,优秀的教授和各方面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就像亨特拉尔医学院一样,如果没有奥斯勒和埃尔利希等人,如果没有从欧洲而来的教授们,如果没有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们,哪怕约翰从欧洲定制再多的精密设备,学校的教学楼盖得再漂亮,终究也只是一些空架子而已。一所大学的灵魂,说到底还是拥有的教师们。
不过关于这一点,约翰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重生这么多年以后约翰也看明白了,在美国这个国家,只要有黄灿灿的美金,就不可能有办不成的事情,建一所大学也不例外。
霍普金斯大学如此,斯坦福大学如此,芝加哥大学也是如此
这些最近十年间落成的大学,后面无疑都将成为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大富豪提供充裕的资金。霍普金斯是数百万美元的遗产,斯坦福大学是斯坦福夫妇两千万美元的馈赠,芝加哥大学更是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支持所以在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相较于这些富豪来说,亨特拉尔财团难道就差了
虽然在财力上面,约翰可能短时间内还追不上老牌富豪洛克菲勒,但是别忘了,学校的筹建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约翰给出了总计五年的筹建计划,分摊开来的话每年需要的投入也不算太夸张,他绝对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
“回去之后,就让他们开始挖人吧”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意:“先把人挖过来,提供资金让他们开始自己的研究,顺便让洛厄尔和杜威他们研究各种改革制度,等学校建成后马上就可以开始招生”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发展
充裕的资金,完全独立的管理,还有庞大的影响力,这些对一个立志于教育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吸引。〃blank〃》
洛厄尔和杜威两个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论起资金投入来说,亨氏医学院的珠玉在前,他们都相信约翰亨特拉尔口中所说的资金投入无上限不是开玩笑,而且稍稍打听一下就知道,亨特拉尔财团也肯定有这个实力。至于说管理上不插手,这一点虽然稍稍有些怀疑,但是和奥斯勒等人聊过之后,洛厄尔和杜威两人也选择了暂时相信。至于说最后一个影响力的话
无论剑桥还是芝加哥,明显都无法和纽约相提并论。
所以在亲自来了一趟纽约,参观过已经建成的亨特拉尔医学院和小学,并且试住了一下约翰专门为高端人才建成的小别墅之后,洛厄尔和杜威很快就答应尽快辞职,前来纽约就任
眼中看到的一切,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为中国小留学生们准备的小学自不必说,约翰对自己的小同胞们那绝对是毫无保留,除了因为不想消磨他们的意志,所以住宿等生活条件一般之外,无论教学条件还是其他方面的投入都是这个时代的顶尖。而亨氏医学院的条件更是好的惊人,在校生也就一百多人,在洛厄尔看来简直就是犯罪不算那些豪华的体育场和食堂等场所,就单是空着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等,也足以容纳下千名学生
在了解完约翰对两所学校的投入后,两人就决定来纽约了。
而且在洛厄尔和杜威两人离开纽约回去准备之前,同时接到了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第一项任务:挖人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前者是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实力强进自不必说,后者则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捐助的大学,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是实力却不容小觑。所以约翰马上就想到了这两所大学的优秀人才,开出高薪让两人去挖。
亨特拉尔大学如今还在纸面上,需要的人才太多了。
搞定了大学校长和教育系的主任之后,约翰开始为即将开建的大学筹备了起来。主要还是资金的问题,挖人过来需要资金,新建校舍和教学楼等需要资金,添置大量的研究和教学设备同样需要资金。按照约翰手下的专业团队计算,如果以1900年为最终的建设周期的话,那么按照约翰的高标准要求,总投入恐怕要数百万美元之巨也就说平摊到每一年里面,都要上百万美元的巨资
如果时间早上几年,约翰恐怕还真是无力承担。
好在以现在约翰的身家而言,一年一百万美元虽然依然很庞大,但是想要拿出来也不是很困难。毕竟随着经济危机渐渐远去,趁机吃了一个抱的亨特拉尔家族产业,如今终于迎来了一个超高速的发展期
发展速度最快的,无疑是银行和保险公司。
作为亨特拉尔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老板,约翰自己都记不清楚两家公司在经济危机期间吞下了多少同类公司。尤其是亨特拉尔银行,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那两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幢兼并案,膨胀的速度让约翰都有点儿心惊胆战。而保险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玩的一样很溜,顺利挤进了纽约四大保险公司的行列。如今经济危机过去之后,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飞一样来形容。
和这两家公司差不多的,还有继续高速扩张的美国电力公司。在摩根的亲自操持之下,美国电力几乎垄断了整个北美的电力供应,尤其是当亨特拉尔银行借助约翰大股东的身份硬生生插进去之后,大型发电厂和庞大的电线网络建立起来,让美国电力的触角开始伸向北美大陆的各个角落。接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股东们都从美国电力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以至于摩根几次都试图想要通过融资的方式减少亨特拉尔家族的股份和影响力,但是在老亨特拉尔的手段下都被狠狠打了回去。
与此同时,电力设备的生产同样风生水起。
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制造工艺,美国电力公司旗下的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开始向全世界供应电力设备,竞争力远超同时期的西门子等欧洲公司。而在他们生产能力不足的时候,约翰旗下的亨特拉尔制造公司也获得了不少订单,借机发展了起来
相比较来说,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和汽车公司的发展,就是稳稳当当了。
经济危机的肆虐似乎对这三家公司没有太多影响,药物和医疗器械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而汽车则是富豪们的奢侈品,所以随着市场的开拓和营销能力的增强,三家公司的营业额都在稳步增长,已经出现的竞争对手们也没什么影响。当然,约翰在欧洲的几个合作伙伴也同样如此,每年都会给他带来巨额回报
最后一个每年带来巨额回报的公司,是亨特拉尔日用品公司。
这是最让约翰意外的一个产业,他最初“发明”的洗发水和香皂的时候,是为了讨安娜的欢心。后来和老丈人合作之后,顺手在纽约成立了日用品公司。但是让他和老亨特拉尔都始料未及的是,约翰力主成立的日用品研究部门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永动机,每年都有几个新产品面世再加上约翰先进的广告理念,频频在各大报纸上包下一个版面,因此到了1895年年底的时候,亨特拉尔日用品公司已经在全美十几个城市建立了工厂,营业额也突破五百万美元,几乎和同时期的宝洁公司并驾齐驱了
其他几家小公司,发展速度就慢了不少。
随着这几年美国开始建造高楼,独占几乎所有专利的电梯公司发展还可以,但是市场容量毕竟太小,所以至今约翰也没有拿到过红利,所有收入都投入到了再研发之中。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产品虽然很受欢迎,但是经济危机之下愿意花钱买他们产品的人不多,只能是小有盈利,所以约翰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让他们进军成衣和皮鞋行业。至于说一直没有减少股份的乐高玩具公司,在约翰脑海中的创意渐渐减少之后,这两年分红上涨速度已经放缓
另外被约翰看重的,是摩托罗拉通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和卡内基钢铁公司
无线电和造船业代表着未来,这一点约翰比谁都更加清楚。所以无论摩托罗拉公司还是造船厂,约翰都没有半点放弃或者减少投入的想法,而且有机会就增持。
一样态度的,还有卡内基钢铁公司。
无论如何,这是铁与火的世纪,所以一直以来约翰都没想过减持卡耐基钢铁公司的股份,反而是趁着经济危机增持到百分之五,之后又利用亨特拉尔银行和各家公司的年终分红持续增持,如今已大百分之七之巨
这个数字,甚至引起了卡内基的注意。
不过约翰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只是为了投资而已。所以为了安抚有些不安的卡内基,约翰亲自去见了见这位钢铁大王,并且签下了一致协议在保证亨特拉尔家族会计师们可以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卡内基本人将代为行使这些股份的投票权为期十年的协议,让卡内基彻底放下心来,尤其是当他和合伙人福里克的斗争越发激烈的时候,约翰的支持对他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协议签订之后,卡内基甚至隐隐表示,希望约翰能够进一步增持钢铁公司的股份
卡内基根本想不到,最多五年之后他就将卖掉自己的公司。
那是一笔高达五亿美元的交易,而接盘的就是另外一位超级大亨摩根。只不过如今已经手握百分之七的股份,并且未来将会进一步增持的约翰是不是会插上一手,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1897
; 在忙忙碌碌中,1896年很快就过去了。〃blank〃》
约翰和安娜又年长了一岁,老亨特拉尔虽然身体和精神还都不错,但是毕竟已经上了岁数,各方面的情况都开始慢慢变坏。所以哪怕再不愿意,约翰也只能是慢慢接过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工作说是管理,其实就是一个监督,他更倾向于把管理交给泰勒等职业经理人,然后派出大量的会计师们进行监督。
其他的时间和精力,约翰交给了筹建中的大学和中国留学生们。
其实如果认真说起来的话,约翰最近几年在医院的时间越来越少,目前只能保证每周一天,而且相应的学术“成果”也减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事情太多,他不得不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另外一方面的话,也是约翰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因为他的穿越,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提前出现或者提前完善了,比如说外科领域的局麻、血型输血技术、完善后无菌技术等等,这些都给外科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消化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比如说abo血型以及后续的输血技术,历史上从提出到被广泛接受,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而这一个世界哪怕约翰的声望已经迅速提高,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经过认真考虑之后,约翰决定放慢一些脚步,等等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外科医师们。
所以到了1897年9月亨特拉尔医学院开学的时候,新生数量高达八十人
1897年6月,除了两名外科医师和一个选择了生理学的学生之外,亨氏医学院第一届学生中的另外两人完成了两年住院医师培训,全部留在亨氏综合医院就职。一个内科医师,一个妇产科医师,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奥斯勒和凯利等人的高度认可。所以在两人正式入职之后,托马斯非常大方的开出了两千美元的高额年薪这个数字,在1897年的纽约相当丰厚
消息传出之后,亨特拉尔医学院的吸引力骤然大增dudu1;
要知道其实不光是亨氏综合医院,包括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和纽约的哥伦比亚等医院都开出了高昂的薪水,甚至比亨氏综合医院的还高一些,只不过没有招到人罢了。所以当医学院七月份开始招生的时候,一时间人潮汹涌,报名者众多。
在详细征询过各个学科的教授意见之后,约翰把当年的招生名额定在了八十人上面
去年才五十人,今年一口气便达到了八十人,这无疑给亨氏医学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仪器设备什么的还好说,关键是教师们的压力。好在约翰也不是盲目的增加学生,同时也在增加师资力量,两年间从欧洲挖来了二十多人,除了研究之外迅速投入到了教学之中
亨特拉尔大学的筹备,也是一帆风顺。
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最简单的,无论教学楼、实验楼还是食堂等必备设施,在充裕的资金投入下都稳步的建造者。而作为体育运动的坚定支持者,洛厄尔和杜威都没有反对约翰建造大量体育设施的决定。总的加起来,新校园规模相当的庞大,建成之后至少可以容纳五千人同时就读。至于说难度稍大的师资力量招募,在约翰的高薪面前进展也相当顺利只要承诺学校建成之后承担一定教学任务,除了高昂的薪水外,亨特拉尔大学将会立刻给对方提供资金进行科学研究。
不到一年时间,洛厄尔他们就招募到了十几位出色的科学家。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顶尖人才基本上都在欧洲,在美国的太少了,所以这十几个人当中,唯一后世有名的是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且让人无语的是,这位刚刚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密立根先生之所以愿意来纽约,并不是因为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个物理学博士,而是因为几年前约翰发表的那一篇论文
没错,就是那篇揭示了电子存在的物理学论文。dudu2;
虽然约翰这些年一直都避免和物理学家们接触,甚至不惜开罪很多大人物,但是当年的几篇论文在物理学界却影响巨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物理学家们对放射性、电子等概念的认识越深,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就越大
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的威力,可不是盖得。
所以后来靠着油滴实验获得诺贝尔奖的密立根,对约翰当然非常感兴趣,所以听说亨特拉尔大学筹建的事情后毛遂自荐,主动上门求职。当然,如果仔细去探究的话,洛厄尔招募到的七名物理学家之中,大部分都是这么来的
可惜的是,约翰并不知道这位未来大牛的名字。
或者说即便是知道了密立根的名字,约翰也不会太过在意。在他看来,很多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