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才或者大学就是杯水车薪,但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个国家的进步同样也是如此
“叮铃铃”
正当约翰琢磨着如何把庚子退款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随手抓起话筒,招呼过后约翰笑道:”保罗,今天这么晚了还打电话找我,应该是有什么好消息吧”
“当然”
话筒中有些杂音,但是保罗埃尔利希的声音却清晰无比,兴奋无比的大声叫道:“约翰,明天请你务必要来学校一趟”
“哦”
听到埃尔利希如此激动,约翰顿时挺直了身子,讶声道:“能让你如此兴奋的不会是”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疫苗
“十四年,整整十四年”
在老朋友面前埃尔利希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情绪,感慨万千的说道:“我们花了十四年的时间,终于培养出了可以使用在人身上的疫苗约翰,我们终于成功了“
“恭喜你,保罗。〃blank〃》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真心实意的恭喜了一下自己的好友。
十四年的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为漫长的,足以让保罗埃尔利希从一个意气风的青年人变成了双鬓白的老年人。今年的埃尔利希已经五十多岁了,十几年前开始的研究也终于成功了。
人类抗击肺结核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卡介苗,以两位法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肺结核人工疫苗,原本应该是在19o7年开始研制,192o年正式成功。但是这个世界因为有约翰的引导,有埃尔利希的参与,提前了足足十四年的时间,正好与埃尔利希研究的时间一模一样。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从牛乳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牛结核杆菌,然后在甘油牛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移植培养,每两三周接种一代,降低毒性,历时十四年,培养了两百余代,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人类的结核病疫苗
“不,应该是祝贺我们”
面对着约翰真诚的祝贺,埃尔利希开心的笑道:“没有你的提议和研究方案,我们无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约翰,如果真要仔细算起来的话,你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一个”
“哈哈,您太谦虚了。”
摆了摆手,约翰哈哈笑道:“没有您十几年的努力,我的提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已好了,保罗,我们还是讨论一下疫苗的名字好了。”
前面说了,卡介苗是以两个法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在这个世界它的明人变了,自然就不可能再用这个名字。所以想来想去,约翰决定还是把命名权交给埃尔利希来行驶。
“嗯,就叫亨特拉尔埃尔利希抗结核病疫苗好了。”
埃尔利希明显早有准备,立刻笑眯眯的回答道。
“呃”
听了埃尔利希的话之后,约翰顿时一脑门的黑线:“保罗,你这个命名法也太好吧,如果你坚持的话,就叫埃尔利希亨特拉尔抗结核病疫苗,把你的名字放在前面”
西方人生性直接,非常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明或者公司,这一点约翰重生了几十年以后,深表理解。但是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埃尔利希前面,他就有些汗然了。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诚如埃尔利希所言,当然所有的方案都是他提出来的,但是如果想要让他像埃尔利希一样,埋头苦干十多年的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埃尔利希本人,手下面可也有着一大帮子的技术人员,不然的话光是做这个实验也太浪费了。
在约翰的坚持下,埃尔利希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开心过后,埃尔利希迫不及待的说道:“约翰,人体实验已经完成了三十例,是不是可以考虑表了还有什么时候开始上市”
“唔我看可以”
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点了点头道:“先把结果表出来,扩大人体实验的规模,争取一年内完成至少三百例,然后再推向市场”
如今的亨特拉尔系统新药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先是实验室研究,然后是动物实验,再然后是小规模人体实验,再再然后是大规模人体实验,最后才是上市销售。在这个人们可以把hai1uoyin当成灵丹妙药的时代,这种行为无疑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包括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内部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
很明显,亨特拉尔先生在放弃大量的利益。
在大多数人看来,一种新药只要被研究出来,可以大规模的生产,然后进行小范围的医学实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非拖上许久完成这些步骤。但是在约翰的坚持下,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包括亨特拉尔旗下的各个医院都严格遵守了这个规定,哪怕要为此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一样。
对于这个制度,埃尔利希其实也有些无法接受,不过他更清楚约翰的脾气,所以很快就点了点头笑道:“好的,我立刻安排下去”
看着匆匆而去的埃尔利希,约翰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当然很清楚埃尔利希想要把产品尽快推向市场的想法,毕竟如今白色恐怖依然笼罩着整个世界,欧洲和北美对肺结核还是闻之色变。一旦历史上的卡介苗,如今的埃尔利希亨特拉尔抗肺结核疫苗上市,不光光是可以给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给两人带来巨大的声望
科赫的例子,可是活生生摆在那里呢
在细菌学上的伟大成就,无疑是科赫对于医学的重要贡献,但是真正让他踏上声望巅峰的,毫无疑问是现了结核杆菌,并且在随后多年对于结核病的研究。没有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们,无法理解结核病在人们心中的可怕。不仅仅是经济达的欧洲和北美,在那些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比如说中国,直到未来新中国成立之前,结核病都是中国人三大死因之一,每年都要夺取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在约翰看来,再重要都必须要坚持原则。
这不光是因为他脑海中某些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约翰想要建立一个规则,一个后来的医师提起来就必须竖起大拇指的规则。或许他无法影响这个时代的法律,也无法影响其他的制药公司,但是至少他可以在自家产业做到这一点
送走了埃尔利希,约翰并没有马上离开。
如今他虽然来医学院的次数并不多,但是每次来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因此稍稍休息了片刻之后,约翰拨通了奥斯勒教授办公室的电话。
不过让约翰有些惊讶的是,听到约翰来医院的消息后,奥斯勒教授立刻便笑道:“太好了,约翰,正好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这样吧,你直接来我的办公室,有一位重要的客人在等着呢”未完待续。
。。。
第三十一章 弗莱克斯纳报告
“约翰,这位是美国医学会的副会长多利亨特先生。〃blank〃》
当约翰走进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时,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立刻便向他介绍起了今天的客人,一个五十岁左右的高个子白人。
“下午好,亨特拉尔先生。”
礼貌的等奥斯勒介绍完毕之后,这位亨特先生立刻便上前两步,恭恭敬敬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能够见到您,是我莫大的荣幸而且我受美国医学会的委托,在此向您在医学领域的伟大贡献致敬”
“呵呵,谢谢。”
轻轻握了握对方的手之后,约翰微笑着客气了一下:“我对美国医学会也是心慕已久,很希望能在恰当的时机加入进去。”
说起美国医学会,约翰也算是相当熟悉了,毕竟他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美国最大的学术组织就开始给他寄送邀请函了。每年一次,雷打不动的邀请他参加美国医学会的年会,并且希望他能够成为美国医学会的重要人物。
只不过,对于这种邀请约翰向来都是拒绝的。
约翰不是对美国医学会没兴趣,毕竟这样一个美国最为权威的医学组织,对于他推广自己的理念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他同样知道的是,现在的美国医学界太混乱了,西海岸和东海岸存在矛盾,内科医师们还接受不了外科医师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事实,所以这么早加入进去,哪怕以约翰的声望来说绝对可以轻易的身居高位,也是他不愿意的。
相比之下,约翰更喜欢自己当家做主的纽约外科医师协会。
当然到了最后,约翰肯定是要加入美国医学会,而且还有登顶的野心,但是肯定不是现在
美国医学会的副会长,也算是个大人物了。
实际上在寒暄过后约翰也明白了,这位亨特先生确实在内科医师中颇有声望,当年从法国留学回来之后便一直在费城行医,而且还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内科学教授。如今不仅是美国医学会的副会长,而且还兼任着医学教育理事会的理事长一职,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了如果是在一百年后的话肯定如此,但是在1906年
了解了对方的身份之后,约翰的眉毛一挑,轻笑道:“亨特先生,不知道您这次来纽约,是有什么事情吗”
“嗯,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用力的点了点头之后,亨特开始仔细的说起了自己的来意:“您知道,两年前美国医学会成立了医学教育理事会,并且在首次年会上提出了两项改革建议,一个是执行美国医学教育入学的标准化,另外一个是在全国实施理想的医学课程,包括两年的实验室科学培训和两年的教学医院临床轮转”
一边享受着奥斯勒教授的咖啡,约翰一边认真的听着对方的诉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医学的中心转移到了德国。严谨的德国人给现代医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同时又设立了最先进的医师培训制度,从而让德国医学一飞冲天,开始了几十年的世界霸主之路。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依然是一片混乱。
除了鹤立鸡群的亨特拉尔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之外,包括学习他们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等,现在依然无法说得上是现代的医学教育。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美国有三种医学教育体系。一是学徒制,虽然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从业医师们手把手收徒还在小城市和乡村里广泛存在二是私营训练学校,几个医师自己开个小学校,直接就开始招收学生三是大学体制,学生们在教室里听课,在医院接受临床训练。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私营的,各自讲授着五花八门的医学课程,学习两年之后就可以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家里条件优越的会去欧洲,比如英法德等国进修,家境差一些的直接背着药箱开始给人看病,然后亲自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冤魂
即便是那些大学,往往也无法让人满意。
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要求学生们入学前必须有两年的大学学习经历,只有亨特拉尔医学院和跟进的霍普金斯要求必须拥有大学学士学位。而其他的大学医学院,对入学学生的检测极为简单,一些学生甚至还允许招收文化程度极低的学生入学当年那个小女孩儿收获多个录取通知书的事情,可不是一个笑话
而医学院的教育,更是让人不堪忍受。
由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多数医学院实验条件非常差,差到全校甚至没有一台显微镜二十年前的哈佛就是如此。而且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过多使用讲授法,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少,或者根本没有,有些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前甚至都不会接触一次患者。总体来说,大多数医学院常年依靠广告来进行招生,只要掏钱就敢给你发医学博士证书
“所以我们坚持认为,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喝口水润了润干涸的喉咙,亨特先生沉声道:“所以美国医学会和医学教育理事会决定,对全美国的医学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淘汰那些不能按照我们标准办学的院校当然,以理事会和美国医学会的实力而言,我们肯定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所以不久前向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求助,得到了他们的资助”
“我去”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已经愣住了。
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理事会,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面向全美医学院校的调查
当所有的条件汇聚到约翰的脑海中,一个概念开始形成了。
“可是先生,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提了一个要求”
没有察觉到约翰表情的变化,略略停顿了一下,亨特先生接着苦笑道:“他们要求这次的调查必须由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或者由您指定的人来完成,否则不同意资助这项调查,所以”
约翰已经对亨特后面的话没什么兴趣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了那个在美国医学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
弗莱克斯纳报告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退休
弗莱克斯纳报告
对于任何一个未来的美国医师,或者对美国医学教育有所了解的人来说,恐怕都不会没有听说过这份报告。〃blank〃》
弗莱克斯纳,并不是一个医师或者医学院教授。
事实上,弗莱克斯纳是一个教育理论家,曾经是一名中学的校长,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因为经常表有关美国大学的教育研究报告,被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选中,来完成对全美医学院校的调查。或许在历史上,无论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还是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本人,恐怕都预料不到这一份报告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一份报告,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医学教育
从这份报告开始,美国人开始对所有的医学院进行审核,坚决淘汰了那些无法满足基本标准的医学院从这份报告开始,美国人制定了严格的入学制度,要求至少要高中毕业和至少两年的基础科学学习从这封报告开始,美国人要求医学教育至少要达到四年同样是从这份报告开始,医学院开始聘请专职的临床教师
从这份报告开始,美国医学教育走上了标准化之路。
美国人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将这份报告的建议变成了现实,让美国教育开始走上了强盛之路。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他们凭借着大批的德国医学家和充裕的资金,慢慢爬上了世界医学的巅峰,取代了德国人的位置
可以说,这份报告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而在19o6年的这一天,约翰怎么也没想到,美国医学会的副会长会来到纽约,来到亨特拉尔医学院,向自己提出了一个要求由他来完成这份名垂青史的报告。而且听这话里的意思,是资助这项调查的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坚持如此
简单一想,约翰就明白了过来。
如果没有他和亨特拉尔医学院的存在,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自然会和历史上一样,把这项任务交给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但是如今无论专业性还是声望,亨特拉尔医学院都是如日中天而且相比较于弗莱克斯纳而言,一手创立了亨特拉尔医学院和综合医院,并且把它们带到了美国乃至世界巅峰的约翰亨特拉尔,无疑是最为恰当的人选
而且别忘了,约翰的身份也极为特殊。
和卡内基的私人关系良好,同时身家也绝对不差于对方,这就保证了在这次调查过程中,约翰将会站在一个绝对公正的立场上。而且相较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来说,约翰学校中的约翰杜威名望更胜一筹
“好吧,我明白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约翰很快就点了点头笑道:“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愿意为美国医学教育贡献一份力量的”
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约翰接着说道:“请亨特先生放心,也请您代为转达,我很乐意承担这份重要的工作,并且将会以公正、客观的立场来完成这项工作”
“看起来,你对这件事情还是很感兴趣啊”
让秘书把一脸感激的亨特送去酒店休息,奥斯勒笑眯眯的看着约翰说道:“我还以为你会像之前拒绝加入美国医学会一样,拒绝这次他们的请求呢。”
“呵呵,这种事情我当然不会拒绝。”
耸了耸肩,约翰同样笑吟吟的说道:“事实上我不仅仅会派出得力人手来进行调查,如果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提供的资助不足,我还会个人拿出一笔资金,用来尽可能准备的完成这项调查”
这样的好机会,约翰当然不可能放过
很明显,这是一个刷声望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在全美国范围内推广自己理念的大好时机。而且就像约翰那诸多提前的明一样,这次报告的提出将会大幅度提高美国人的实力,并且为他带来声望和关系上的诸多好处,对将来的计划是大大有利的
奥斯勒当然也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眉头一挑笑道:“好吧,我们就别继续讨论这件事情了约翰,我们来聊聊关于我退休的事情吧。”
“呃”
听奥斯勒教授这么一说,约翰顿时便头疼了起来。
1849年出生的奥斯勒,今年已经57岁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绝对算的上是老年人的年纪。而从去年开始,准确的说是从奥斯勒到欧洲访问回来开始,老爷子就开始和约翰聊起了退休的话他希望自己能在6o岁之前退休,回到英国生活。
约翰当然知道,奥斯勒接到了牛津大学钦定讲座教授的邀请。
对于任何一个英国人来说,这都是莫大的荣誉,而偏偏奥斯勒还有一个一心想要回去英国生活的妻子。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奥斯勒就和约翰谈起了这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奥斯勒的态度似乎也越来越明确了,他希望能够在六十岁之前卸任医学院院长一职,让约翰提前做好准备
说实话,这件事情让约翰头疼无比。
从亨特拉尔医学院建校不,应该说是筹建的时候开始,奥斯勒就是真正的负责人。约翰负责的是指引方向,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出一把力,但是真正掌控整个学院的,始终是眼前这个老人这些年为了亨特拉尔医学院,奥斯勒真可谓是鞠躬尽瘁了
十余年的时光,奥斯勒全部奉献给了这所学校。
所以当奥斯勒提出退休这件事的时候,约翰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因为他无法想象亨特拉尔医学院失去了奥斯勒会是怎么样。对于亨特拉尔医学院而言,奥斯勒简直就像是灵魂一般的存在
但是
再看看奥斯勒此时苍老的面容,以及历史上他最后一次演讲抛出的定时退休理念,约翰最终还是沉默了下来。
和约翰第一次见他时相比,奥斯勒确实好了。
掌控一家医学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这所医学院的老板要求极高的时候。能够将一所医学院从空白带到如今世界顶尖的位置上,而且只花了十年多点的时间,奥斯勒付出的心力和劳累自然可想而知。
“教授。”
暗暗叹了口气,约翰低声地说道:“那么您认为,由谁来接任您的职位比较合适”
“呵呵。”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奥斯勒期待的表情终于放松了下来。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约翰已经同意了。
他当然可以不管不顾的直接辞职,然后离开美国。但是工作了十几年之后,奥斯勒对这所学校已经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约翰极为尊重,自然不希望双方因此而产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现在亨特拉尔先生答应了她的要求,那就意味着必须给学校挑选一个新的校长了。
托马斯
埃尔利希
凯利
心中瞬间闪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奥斯勒几乎马上就把他们都给否决了。虽然这些人都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绝对的顶尖人物,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是声威赫赫,拥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在奥斯勒看来,他们并不适合成为一名接任者他们都没有现代医学教育的大局观,也不适合管理一所顶尖的医学院。
沉吟了许久之后,奥斯勒脑海中终于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哈维”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奥斯勒冲着约翰正色道:“哈维库欣,我们医学院自己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我认为,没有谁比他更加适合这个职位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古怪的事情
“哈维库欣”
听到这个让他意外的名字之后,约翰也忍不住抖了抖眉毛。〃blank〃》
亨特拉尔医学院第一届学生中的佼佼者,亨特拉尔综合医院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外科住院医师,亨特拉尔医学院毕业生中第一个被聘为外科教授的3o岁的时候,库欣就已经表了11篇论文,而他被聘为外科教授的时候,年仅32岁
可以说,哈维库欣就是亨特拉尔医学院高质量教育的活广告
所以当奥斯勒说出库欣这个名字的时候,约翰虽然有些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