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1879-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亨特拉尔财团,没有人有这个实力和财力了。

    要知道,除了建筑等初期投入之外,一所顶级医学院如湘雅和协和,光是器械设备的投入就是上百万美元,一般的医学院也要二三十万,至于说师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也不小,而且还要一年年的持续下去没有亨特拉尔财团的支持,光靠政府或者本地士绅的话,就算他们能够筹集到这一笔天文数字的资金,又上哪儿去找数量足够的教师

    以湘雅医学院为领头羊,亨特拉尔医学教育体系正式在中国生根发芽了。

    从1915年到1919年,整整五年的时间,亨特拉尔财团用超过一亿美元的巨额投入,在中国长沙、南京、杭州、重庆和太原建成了五所顶级医学院,每年招收不到三百名八年制学生;而在南昌、南宁等地建成了十所小型的医学院,每年招收超过五百名三年制学生。而到这些学校转交给中国政府的时候,十五所学校的招生对象早已不仅仅是临床,包括了公共卫生、药学和护理等各个专业,每年毕业的人数突破了六千人

 第三章 1916年年底

    1915年和1916年,欧洲战争从未有一天停止过。〃blank〃》

    数百万人在战争中死去,更多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当时间来到1915年年底,当德国人察觉到英法集合起超过一百万大军,准备借着刚刚接收了亨特拉尔财团上千飞机和坦克的大好时机,发动一次大规模反攻的时候,他们秘密在前线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上千挺重机枪的交叉火力,让英军一天损失三万四千人

    这个数字,比起历史上多了一万多人,而正是因为这次疯狂的战役中,英法损失超过八十万人,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勃朗宁重机枪的巨大威力。于是在惨案发生的第二周,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赢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两万挺重机枪和超过一亿发机枪子弹。于是在接到订单的第三天,一艘船队便从纽约出发前往欧洲

    对这笔订单,他们可是等待已久了。

    因为亨特拉尔财团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因此在一直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没有人知道在整个一战之中亨特拉尔财团到底从欧洲赚到了多少金钱。后世有一个所谓的专家在研究了十几年之后,提出了一个让人惊骇的数字超过四十亿美元

    这个数字到底是对是错,没有人知道。

    有的人说这个数字太大了,一个财团根本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有些人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以亨特拉尔财团当时的规模和先机,光是卖武器和各种物资就不可能只有这么点儿钱,更何况亨特拉尔银行可是给英法放贷的最大债主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约翰亨特拉尔在那几年花了多少钱

    美国那边倒是不用多说,毕竟亨特拉尔财团在战前就已经膨胀到了极致,后面除了在科研上的大规模投入之外,生产规模上倒是没有增加太多。这一点倒是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誉,因为给其他财团和企业留出了一定的盈利空间,不然真是被亨特拉尔财团一口吞下的话,恐怕不光是其他财团会联合起来,就连美国政府也容不下他们了。

    但是在远东,在中国,约翰亨特拉尔的投入可是看得见的

    工业上的巨大投入是值得的,它们不但让中国取代成为一战中的第二受益国,也给亨特拉尔财团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在北洋政府身上也投入了超过一亿美元,帮助他们稳定统治,扩大增强军队,同时蚕食其他的地方势力,但是这些都是贷款,买的还是亨特拉尔财团自己生产的武器,也让亨特拉尔财团在未来数十年在中国一帆风顺

    但是在教育上的投资,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短短五年的时间里,约翰亨特拉尔就在中国大陆建起了超过一千所中小学,十余所师范学校,三所世界级水准的大学,六十余所技工学校,另外还包括十五所医学院

    光是这些学校,就耗费了数亿美元的资金

    要知道,光是那三所大学和五所顶级医学院的水准就不是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建立起来了。从校舍到教学楼,从实验仪器到师资,几乎都是世界级的水平。为了筹建这些学校,约翰亨特拉尔不但在北美,同时还在战火纷飞的欧洲大规模的招募优秀教师,用高昂的薪水引诱他们到中国任教

    这八所大学,五年的投入肯定超过了两亿美元

    更别说在中国建设的大量师范学校、技工学校和中小学,数量肯定比八所大学更加庞大,这些学校加起来几乎就撑起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半壁江山那可是一个拥有数亿人口大国的教育

    无论如何解释,都有很多人无法理解。

    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认为,约翰亨特拉尔把自己在一战中赚到了一半投给了中国。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人不支持,但是也证明了这个数字的庞大,甚至大到了后来很多美国人对此强烈抨击的地步

    无论如何,1916年就这样过去了。

    当时间的脚步来到1916年年底的时候,欧洲的战争到了最惨烈的时候。

    双方都有了最先进的飞机和大炮,而同为老牌工业帝国的他们也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建造这些先进的武器,因此这一次的一战伤亡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的惨重亨特拉尔派出的医疗队活跃在各国后方的医院里,不停救治着的伤员们就说明了一切。

    无论哪个国家,都已经开始疲惫了。

    虽然在亨特拉尔财团乃至美国明里暗里的输血之下,始终占据着陆地上的主动权,但是随着海战的失利和时间的流逝,整体实力上的劣势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们。尤其是英法有源源不断的殖民地援军,德国人的人力资源劣势不可避免的凸显了,只不过军队素质和工业水平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已。

    当然,并不是说德国人就不行了。

    经过了两年多的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疲态尽显,无论英国人还是俄国人,还是德国人和奥匈帝国,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虽然得到了亨特拉尔财团的武器,但是德国人却似乎总能抢先一步,因此英法在海上虽然始终占据优势,但是在陆地上却难以占到便宜,而且因为飞机、坦克和重机枪的巨大作用,英法的损失比同期惨重了许多,阵亡人数多了六十万人

    当然最惨的国家,毫无疑问还是俄国。

    重生以后,约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很多方面,虽然还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大势,但是因为对德国的大力支持,却让俄国人更加的悲惨。从参战到现在,俄国已经损失了数百万的军队,而在得到了英国人转交的飞机和坦克制造技术之后,沙皇又不顾国内悲惨的经济情况,强行大规模制造这些重型武器,更加加剧了这种情况。

    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死去。

    上千万的军队在前线对峙,交战,更多的贫民在后方努力生产着战争所需要的一切,人们生活困苦不堪不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这场战争中,欧洲可以说输惨了。

    真正的好处都被美国这样狂卖物资的国家,以及趁机摆脱各国掣肘,开始拼命发展自己的中国给占了。就连原本占了大便宜的日本,也因为亨特拉尔财团的出现失去了这次机会,至少得到的远比历史上要少的少。

    远在北美的约翰,精准的掌握着这一切。

    因此当1916年年底来到的时候,约翰看着来自于俄国、德国的情报,了解了美国国内的情况之下,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了整整一天,然后亲自向远东发出了一封电报

 第四章 出兵

    1917年1月1日,新年。〃blank〃》

    北京城中节日气氛不浓,毕竟中国人过公历新年不过才几年的时间,普通老百姓们还不认这个节日,不过中国政府却肯定要在这一天放假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除了必要的留守外,大多数都放假休息去了。

    大街小巷,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虽然北洋政府不,中央政府还没有实质上统一全国,但是这两年在军队实力暴增,政府得到了足够的贷款和卖矿收入之后,日子已经好过很多了。尤其是袁大头现在放弃了称帝的幻想,把精力都放在了梳理各方面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权威也与日俱增,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全国范围来看,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欧美列强都在操心着自家的战事,中国就没有了外来势力的干涉,而且现在有了亨特拉尔财团的支持后中央政府的实力也足够强大,可以压下各方面的动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欧洲战事越激烈,中国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尤其是如今亨特拉尔财团代理和很多工厂与欧洲的贸易,从来也没吃过亏,让很多人都笑开了花。

    光是去年一年,中央政府的税收就翻了一番

    在约翰派来的众多顶尖医师的调理下,袁大头成功的熬过了1916年,而且中央政府权威日增,税收越来越多,国内各方面梳理的也顺利,让这位大总统心情格外舒畅,连带着身体也就越来越不错了。

    只不过

    当新年的头一天晚上,那个神秘的人物又一次秘密进入他的宅邸,与他进行了一次时间长达四小时的会面之后,第二天袁大头却一脸的凝重,眼中充满血丝的疲惫之后,充满了一种面对未知的不安与焦虑

    新年假期过后,袁大头第一时间召开了高层会议。

    除了参会的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大家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哪怕距离会议室几十米外的卫兵们,都听到了房间中那高亢的争吵声。连续一周,这些站在中国最顶尖的大人物们都在争吵,从最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急躁,再到最后的平静与缓和,最终结束了这一次漫长的商议

    1917年1月19日,京城。

    坐在自己的林肯汽车中,朱尔典满脸的疑惑和不解,同时眼中隐隐透露着一丝不安的味道。作为英国驻华公使,中国通朱尔典当然不会不知道不久前政府高层的这次秘密会议,毕竟为此他付出了相当不菲的代价,所以今天接到袁大总统的照会时,朱尔典心中也是极为忐忑不安

    一想到掏出的那笔钱,朱尔典就有些心疼。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随着欧洲战事的爆发和深陷,同时加上亨特拉尔财团无耻的介入,英国人在中国的影响力如潮水般退去,已经远不能和开战前相提并论了。这一点对于朱尔典来说,可以说是切肤之痛,偏偏在得不到国内政府的有效支持,同时又被看穿了虚弱的时候,朱尔典哪怕手腕再强也是无可奈何。

    “该死的中国人,和美国佬一样可恶”

    想来想去想的郁闷,朱尔典只能是发泄式的骂了一句。

    汽车缓缓驶入了总统府之后,朱尔典在侍从的带领下来到了袁大头的书房,见到了这位他相熟已久的大总统先生。说起来和袁大头打交道已经有很多年,但是朱尔典发现自己现在有些越来越看不懂对方了,比如说袁大头对待手中权力的看法以及对待南方革命党的态度等等,不过朱尔典非常明白一点,那就是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恐怕都是由那些可恶的美国佬带来的

    “公使先生”

    就在朱尔典脑海中数个念头纷纷呈现的时候,袁大头和他握手见礼之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刚刚从一些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听说欧洲的情况不是特别好”

    “呃”

    听了袁大头的话,朱尔典像是吞了一口苍蝇一样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天起,欧洲的情况什么时候好过了该死的美国佬虽然也卖给了协约国先进的武器,但是大家都明白那些混蛋是在玩什么把戏,因为德国人始终都够提前一两个月把新武器投入到战场上去。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朱尔典也是越来越不安了,因为他发现当祖国深陷在战争的泥潭中难以抽身的时候,中国人的实力却在一天天的急速壮大着,即便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北洋军队的实力业发展到了相当可怕的程度

    对于这一点,朱尔典心中不安至极。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如果欧洲战争还要持续两三年的话,北洋陆军将会在亨特拉尔财团的支持下壮大到何等程度一旦袁大头借着这个机会彻底统一全国,那么接着欧战带来的庞大利益以及强大的陆军,英国人还能回来吗

    就在朱尔典脸色忽明忽暗的时候袁大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突然开口道:“公使先生,我想你应该也有所了解,我们即将完成了一批军队的训练,数量不算少,足足有十万人如果欧洲战事紧急的话,我们很愿意把他们派过去帮助我们的盟国”

    “唔”

    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朱尔典茫然了一下之后突然一个激灵,慢慢瞪圆了一双眼睛:“嗯抱歉,总统先生,你,你刚次说什么”

    放下手中的茶杯,袁大头慢条斯理的淡然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即将完成一批军人的训练和整编,并且很乐意把他们送到欧洲去帮助我们的盟友公使先生,您这次听清楚了吗”

    “咕咚”

    艰难的咽下一口吐沫,朱尔典用有些发颤的声音连忙回应道:“听,听清楚了但是您不是和我开玩笑”

    兴奋加上激动,然朱尔典的身子都不由得哆嗦了起来。

    自从北洋政府对德国宣战之后,朱尔典在北京的首要任务就是说服他们派出自己的军队到欧洲去,和德奥进行作战但是就像该死的日本人一样,中国人也从未答应过这个要求,一直以实力弱小、军队训练不足等各种原因推脱,因为这一点朱尔典已经被伦敦责骂过好几次了。偏偏现在因为精力全都牵扯到欧洲,英国人也无力对此做些什么,甚至还要反过来安抚中国人和日本人,生怕把他们逼急了

    但是现在,朱尔典刚才听到了什么

    中国人

    竟然打算出兵欧洲了

    “当然不是”

    微微眯起了双眼,袁大头轻笑道:“我是认真的,中国政府决定和盟友们并肩作战,向欧洲派出我们的军队如果盟友们同意的话,我们的第一批军人最迟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发,人数至少十万人”

    “咝”

    上下嘴皮子一哆嗦,朱尔典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对于一场战役就动辄几十上百万人的欧洲战场来说,十万人真心不是一个大数字,但是彻底的中国通朱尔典心里很清楚,袁大头口中的十万军队到底意味着什么要知道以现在的中国而言,凑出十万军队再容易不过了,但是如果说这支军队全副武装了亨特拉尔系的武器装备,并且还经过了留德留美军官们至少两年严苛训练呢

    那就意味着,这些士兵足以可以称得上精锐

    即使比不过欧洲那些经历了战火的真正精锐,但是相比于英国殖民地或者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军队来说,还是要强上不少的。一旦拉到欧洲战场上,立刻就能起到和英法部队差不多的作用这样的军队,朱尔典可是做梦都想要的

    而且

    稍停了片刻之后,袁大头接着笑道:“呵呵,朱尔典先生,除了这十万人之外,如果有需要的话,明年我们可以提供更多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并且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劳工,前往欧洲为盟国的工业发展效力”

 第五章 付出与收获

    一直到离开总统府的时候,朱尔典的脑袋还是晕晕的。〃blank〃》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袁大头突然放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不但保证明1918年5月之前派出至少五十万经过严苛训练的精锐军队,同时还保证从1917年3月起,将会以每个月至少五万人的速度,向英国派遣大量经过初步训练的工人,为大英帝国的战争服务

    这个巨大的好消息,一下子就把朱尔典砸晕了。

    军队就不用多说太多了,英法现在最缺的就是扛枪上战场的人,尤其是受过训练的精锐。战场开始两年半的时间,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死去的太多了,即使殖民地有着几乎用之不尽的兵源,但是那些人上了战场,除了让德国人击毙或俘虏之外能做什么反之北洋的陆军虽然素质也比不过本国的军人,但是毕竟经过了严格训练,而且使用的也是亨特拉尔财团的武器,基本上就属于来之能战的那种。

    而且除了军人,还有大量的劳工啊

    朱尔典深深的知道,战争越到最后就越是比拼双方国力的时候。大量的青壮年走上了战场,后方的工厂中肯定会大量的缺乏工人,尤其是熟练工人。偏偏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中,后方的生产是前线的保障,万万不可疏忽。虽说他有些瞧不上中国的产业工人,但是如果数量足够庞大的话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中国人那些苛刻的条件”

    沉吟了良久之后,朱尔典决定回去之后立刻便给国内发电,寻求谈判的砝码。

    有付出就必然会寻求回报,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铁则,所以朱尔典毫不意外袁大头会提出诸多的条件。当然更关键的是,朱尔典也认为中国人有获得这些回报的资格五十万经过训练的精锐和数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就是中国人的底气所在。

    现在的关键是,看国内愿意付出多少了。

    毕竟哪怕以朱尔典的心态来看,袁大头的要求也太多了一些,甚至已经多到了让他觉得是在趁火打劫的地步只不过再想想欧洲战场的残酷,想想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国人和后方人手吃紧的工厂,朱尔典又必须强行压下心头的愤怒,仔细衡量着这些条件有哪些是国内可能答应,又有哪些是不可能答应的

    你来我往的谈判中,一个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1917年2月,德国人重启了无限制潜艇战,收到消息后的约翰一边紧皱着眉头,为自己公司在海上损失的货轮心疼,一边给远东又发去了一封电报。而在接到这封电报后,他的密使和袁大头经过两天的协商,袁大头终于在和朱尔典的又一次谈判中点头了。

    1917年2月28日,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和协约国签订了一纸协议。在这份协议中,详细的规定了中国参战的义务和所获取的利益。

    中国履行的义务有很多,但是协约国最看重的只有两点:

    1918年5月之前,中国将派出至少一百万陆军前往欧洲,参与对德作战。如果届时战争仍然没有结束,中国将会继续派遣军人,直至战争结束。中国保证这些军人已经接受过至少一年的正规军事训练。

    1917年3月起,中国每个月至少派出五万名18~35岁的青壮年前往英国,接受调配参与后方生产。至1918年2月,总人数至少达到一百万人。中国保证这些劳工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可以承担初级的工业生产。

    但是在袁大头的坚持以及欧洲恶劣的形势逼迫下,协约国却答应了很多中国人的条件。

    战争结束后,中国收回协约国和同盟国所有的在华特权,废除势力范围,除英国的香港之外,收回各国在华所有租界。

    战争结束后,撤销领事裁判权,逐步收回海关关税自由权,为期十年完成。

    除日本外,协约国所有对华贷款不再要求偿还,同盟国所有贷款取消。

    中队所有的武器装备均有协约国提供,并且必须是亨特拉尔系的武器。除了飞机之外,大炮、卡车和坦克等重型装备必须和英法军队同等配置。战争结束后,这些武器将会随同中队一起回到远东,成为中国政府的合法财产。

    战争结束后,中国有权利得到德国海军的部分舰艇,并且英国人应支持北洋海军的重建。

    中队服从协约国命令,但是具体命令必须由中国将领负责。

    中国劳工服从安排,但是只在英国工作,不得派往欧洲大陆。并且英国必须保证这些劳工得到良好的生活安排,并且每个月获得一定的薪水。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必须将他们安全的送回中国

    一份厚厚的条约,详细的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简单总结一下的话,中国将用最少五十万军人和一百万劳工的代价,换取收回除了香港之外所有的外国特权对了,还有日本,日本否决了这份协议

    不过日本人的反对已经无关紧要,1917年2月28日,这份协议签署了。

    一封电报从北京发往了纽约,而接到了这封电报之后,约翰亨特拉尔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呆呆的站在窗户的前面,看着窗外那刚刚抽出绿芽的小树林,一动也不动,愣愣的出神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在原本的历史上,无论日本人的蛮横也好,英国人的偏袒也好,巴黎和会的失败也好,其实都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人喜欢把责任归在国家的弱小、列强的欺压和政府的软弱上,但是在约翰看来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同样还因为中国在一战中你根本就没起太大的作用。

    宣战很晚,也没有出兵。

    对于英法等列强来说,中国人在一战中的作用除了提供资源和部分简单的工业品,并且派出了一些劳工之外,最大的作用或许就是没有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了。所以当战后巴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