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亨特拉尔银行将不再直接投资山西的煤矿,但是会提供大量的贷款和机器设备,同时引进美国的采煤技术。至于说山西的话,则在铁路、煤炭供应等方面对亨特拉尔财团进行支持,大家携手共进
见完了阎锡山,约翰便迫不及待的去了学校。
对于和山西官员们的宴会毫无兴趣,甚至对于和阎锡山谈的那些事情,约翰本来也是打算交给下面人去做的。他来到山西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要看看即将开学的太原医学院
在约翰的计划中,这将是一所顶级医学院
作为中国偏西北的省份,和邻居陕西一比的话,山西似乎就是被教育家们遗忘的角落。陕西拥有着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西安,后世西安交大、西安医科、西北工大等等高校云集,但是山西除了一个太原理工之外再无一所知名学校。因此这一世,约翰把太原作为了自己五所顶尖医学院之一所在地
立足太原,辐射西北。
而作为山西的父母官,阎锡山也早早便抓住了这次机会,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配合,要地给地,要人给人,最终让这所大学拔地而起,学校甚至成为了太原市区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
约翰的学生颜福庆,也早就在太原等候着了
“不错”
漫步在太原医学院的校园之中,约翰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简单的转了一圈之后,约翰很满意这里的硬件条件。太原医学院的最终投资是四百五十万美元,虽然只有协和医学院的一半,但是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各项优惠条件,比如说廉价的教学设备甚至二手设备,再比如说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捐赠的大批教学仪器等等,再加上地处太原,最后的效果一点也不比协和医学院差,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只不过
“学校虽然建的不错,但是师资力量就有些弱了。”
在会议室里看完了颜福庆提交的材料之后,约翰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没办法”
苦笑和摇了摇头,颜福庆无奈的叹了口气。
对于一个内陆省份而言,太原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弱了。
自从几年前开始了中国医学教育体系建设计划,太原医学院一直都是进度最为落后的学校,没有之一到了最后,颜福庆不得不把太原医学院各个专业教师的薪水又提高了三分之一,并且制定了分配住房、提供一辆宝马汽车等条件,这才吸引到了足够的人才
“好吧”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颜福庆的难处,而且还知道未来如果山西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的话,哪怕再大的投资也不可能让这所学校真正发展起来,和北上广或者南京、杭州的学校相提并论。所以自己能做的只是为学校打好基础,后面发展如何就只能依靠他们自己了。
“既然如此的话”
沉吟了许久之后,约翰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克卿,从明年开始,太原、重庆和长沙的三所学校经费增加一些,唔暂定为每年每家十万美元好了。这些钱全部用来提高教师们的生活水平,不可挪作他用”
“是,先生。”
颜福庆心中一喜,连忙点了点头。
这几年颜福庆忙着筹备这些医学院,很清楚因为南京和杭州经济相对发达,大多数留学生们都愿意去,但是三个内陆城市就难办了。如今有了这十万美元的额外拨款,每名教师身上至少可以有一千美元,这可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另外”
又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深吸了一口气道:“回头你去和阎锡山先生交流一下,看看对方是否有兴趣在太原办一所大学亨特拉尔财团愿意协助他们,除了这所医学院之外,筹建一所真正的大学”
第二十七章 黄金时代
随着一战收获巨大以及准备卖出大量产业,约翰的心也大了。〃blank〃》
除了原计划中的那些学校,约翰已经准备在中国建设更多的大学了。毕竟当初考虑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了未来政治稳定或者相对稳定的地方,现在中国已经完成统一,而且建立起了强大的陆军,那么更多的地方就符合约翰筹建学校的标准了。
比如说河南、河北、东北、安徽等人口重镇,更是急需这方面的支持。
未来的中国建大学更多是采取集中的原则,计划体制下资源向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城市集中,反而那些真正的人口大省却很少有好学校。再加上经济上的落后,这些省份的教育只能是一年年的落后下去。因此深知这些弊端的约翰,就有了一些打算。
对于约翰的提议,颜福庆自然是大力支持
随后师徒俩在太原商量了整整两天时间,最终确定了再建三所大学的计划,分别位于河南、安徽和吉林,而且这三个地方要建的不仅仅是顶尖医学院,而是和太原、长沙和重庆一样,建成一所真正的综合性大学
这样一来,约翰的顶尖大学计划就增加到了八所
吉林、河南、安徽、山西、湖南、江苏、浙江、重庆,囊括了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的地区。八所顶尖的医学院,再加上十所医学院,基本上就算形成了一个医学教育的体系。这些学校从建成的十年间,将会由亨特拉尔财团投资支持,至于说以后的发展如何就只能依靠他们自己了
1921年6月到7月,约翰和颜福庆几乎走遍了中国。
从太原到重庆,从重庆到昆明,从昆明到杭州、南京,最后回到了上海。约翰几乎视察了一半由他投资建设的医学院,对于颜福庆这些年的努力非常的满意。硬件上自不必说,有了亨特拉尔银行的监管,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最高的标准建造,而师资也几乎都是亨特拉尔体系的毕业生们,而且还有约翰高薪从美国聘请的教授进行指导,有着相当的保证。
事实上能够在1920年的中国建起这些医学院,并且得到当地政府和士绅们的支持,必须要感谢约翰这些年对于留学生们坚持不懈的支持,以及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的良好口碑。否则先不说他们能否认可这些用刀子的医师们,就说对于外国人办的学校的态度,只要看看湘雅历史上遭受的那些磨难就知道了
回到了上海的约翰,立刻便召集了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的所有高层。
问题肯定很多,但是一切都在约翰的预料之中。
“先生们,我要离开了”
环视着会议室中的诸多高层,约翰沉声道:“下周一的中午,我即将搭乘安娜公主号离开上海北美需要我尽快的回去坐镇,因此不可能继续停留下去了。”
说起这些话的时候,约翰也是相当的无奈。
他留在中国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短到很多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如果有可能的话,约翰真的想在这里一直停留下去,因为他非常希望能够看到中国在统一并稳定下来之后,飞速发展的那一幕。
但是很可惜,他不能再停留下去了。
亨特拉尔财团要拆分重组,要出售大量处于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甚至要出售很多优质的资产,这些都是足以轰动美国的大消息,也是必须要约翰最终拍板的事情。随着与各大财团的谈判逐渐深入,很多交易已经达成了共识,这些都需要约翰回到美国后进行最终的决定。
而且
除了北美的事情之外,欧洲那边也等待着他。
其实早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稍稍缓过劲儿的英法就立刻动手了。他们在战争中收购了亨特拉尔财团的敲诈与平衡,所以一待战争结束,英法就立刻开始了对亨特拉尔财团的制裁。当然不是明面上的,但是稍有点眼光的人都能发现,亨特拉尔财团在欧洲的各项事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产品被抵制,产业也经常受到骚扰。
亨特拉尔财团的所有产品,从飞机到汽车,从药品到日用品,几乎受到了欧洲的全面抵制。除了感激的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以外,那些由英法控制或畏惧英法的国家,包括他们在全世界的殖民地都是如此,让亨特拉尔财团短时间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本来就因为战争结束而受影响的很多公司,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在1921年终于达到了顶峰。
所以匆匆忙忙回到了美国之后,约翰立刻让人加快了和各大财团的谈判速度,并且第一时间开始拆分自己财团旗下的各大公司。亨特拉尔汽车、农用机、化工、武器制造、通信、造船、海运等规模庞大,很可能被垄断法攻击的企业,被按照一定原则拆分了。比如汽车公司拆分为乘用车和卡车等三家,武器制造被拆分为轻武器和火炮,飞机公司拆分为军用和民用等等。
还有一些公司,则完成了重组。比如说影视、动画、广播和出版,组建了全美也是全世界第一个传媒集团,同时开始大规模收购美国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出版社。约翰很明白随着广播电视时代的到来,未来舆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因此除了大规模收购报纸和出版社之外,亨特拉尔传媒集团还投入了三千万美元的重金,开始在全美打造最庞大的无线广播网络
与此同时,亨特拉尔实验室也获得了两百万美元的投资。
这些投资被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指定用于电视机的研发。早在1917年的时候,亨特拉尔实验室就发明了电子扫描式显像管,随后在1919年发明了机械扫描式显像管。在他们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已经进行了多次电视机的演示,如今约翰需要他们做的,就是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尽快研究出可以商用的电视机
亨特拉尔无线广播公司,也开始研制电视广播系统。
按照约翰的计划,最迟到1925年,亨特拉尔传媒集团必须建立第一个电视广播系统,然后最迟在1930年,必须开启商业电视广播时代。这里的所谓商业电视,可不是1930年bbc播放电视剧的那种,而必须是一个成熟的、可以顺畅运转的系统
拆分、重组,还有出售
明面上是为了应对英法的抵制和战后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约翰为了筹集大量的现金,亨特拉尔财团开始出售自己的优质资产,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电梯公司、日用品公司等,都在出售之列。而更多的无形资产,也就是专利和技术也被约翰卖了出去
在美国的历史上,1922年被称为奇迹之年
这一年年初,亨特拉尔石油公司宣布在德克萨斯发现了大油田,一个超级大油田这个消息立刻便轰动了全美,而就在第二天亨特拉尔财团与洛克菲勒财团发表声明,两大巨头将会合作开发德克萨斯大油田,并且大批亨特拉尔安保公司的人员将会前往德克萨斯州,保卫亨特拉尔财团的神圣财产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这些装备精良的保安们将会严厉打击盗油者
与此同时,洛克菲勒财团旗下六家石油公司派出了精干人马,数千人进驻德克萨斯,开始紧锣密鼓的开采油井,赚取这些液体黄金。1922年4月,第一口油井出油,1922年9月,七家石油公司的日开采量超过三万捅;1922年12月,亨特拉尔安保公司与盗油者发生冲突,七名盗油者被击毙,十四人受伤。1923年3月,安保公司与盗油者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洛克菲勒财团决定介入,同时国民警卫队宣布派遣四千人进入产油区;1923年7月,在十余次冲突中死亡一百二十余人之后,盗油者开始减少;1923年10月,日开采量超过二十万桶,美国油价大跌,政府开始出手干预,亨特拉尔石油和洛克菲勒石油发表联合声明,将会有计划开采德克萨斯州的石油资源,维持油价稳定
这一年,为时两年的经济危机终于过去,美国迎来了十几年的黄金时代;这一年,亨特拉尔财团卖出了大批专利和技术,催生出了未来数十家伟大的公司比如说摩根财团筹建的哈斯门汽车公司,比如说麦吉尔飞机公司,比如说未来继续发展的耐克、阿迪达斯和德克斯电梯公司等等。有专人进行过统计,到了2010年的时候,光是在1922年从亨特拉尔财团分离出来的公司中,名列世界五百强的就多达六家,而因为亨特拉尔财团转让专利或以专利入股诞生的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数量更是高达十九家
第二十八章 投资
1922年年底,亨特拉尔财团彻底完成了重组。〃blank〃》
卖掉了所有非核心的公司,转让了大批的专利技术之后,约翰收获了多达八亿美元的现金。加上这些年尤其是一战中的收获,他手头上的现金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亿美元这些现金全部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庞大的数字,震惊了美国政府
虽然因为没有上市的缘故,具体的金额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作为联邦体系下的银行,亨特拉尔银行必须要受到监管。因此当美国政府当然也是极少数人知道了约翰的财富数字之后,总统肯特先生立刻便来到了纽约,拜访他的幕后大金主
三十亿美元,几乎是美国gdp的二十分之一
在与总统先生经过了一番详谈之后,亨特拉尔银行开始大规模的调动这些资金,把它们送往远东和欧洲截止到1925年年底,二十二亿美元流入中国,还有六亿美元流入了德国
而早在1922年,中国政府就开始了他们的十年计划
利用亨特拉尔财团的这些资金,中国政府开始在基础建设上面大规模投资,一方面改善国内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战后的经济萧条。为此约翰甚至放弃了继续大规模资助留美学生们回国创业,除了保证出版和教育有足够的资金继续发展之外,其他事项都只能在亨特拉尔银行远东分行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了。
庞大的计划,自然需要庞大的资金。
按照中国政府和亨特拉尔财团顾问们的计划,从1923年到1933年,中国计划修建最少两万公里铁路,十万公里公路,钢铁产量要提高到五百万吨以上,煤炭产量超过一亿吨,发电量超过三百亿千瓦时,汽车产量超过五万辆,飞机超过五百架,轮船三十万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
历史上到了1933年的时候,因为发展中的失误,中国的钢铁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煤炭产量虽然有两千多万吨,但是只有日本的一半;铁路每年只有一百多公里建成,汽车、飞机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但是这个世界因为约翰的出现,钢铁、汽车、飞机和轮船什么的已经有很多留学生专家,只要有了资金和设备就能生产,煤炭、电力等产量也比历史同期至少高五倍
如果能够完成的话,1933年的中国钢铁和煤炭产量将会达到美国19世纪末的水平,发电量和汽车产量达到美国1914年的水平。至于说铁路和公路的话差距有些大,不太好比较,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能完成这些计划,中国再也不用顾忌自己东边的那个国家了
这样的实力,将会远远超过日本。
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实力,到了1929年的时候,中国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大萧条的冲击,甚至借机迎来自己的崛起良机然后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美国一道,成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除了远东中国,还有六亿美元被约翰投向德国。
1923年年初,约翰亨特拉尔亲自前往欧洲,与德国政府签订了庞大的投资计划。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亨特拉尔财团将以低价提供矿产资源、机器设备等物资,帮助德国重建工业体系;与此同时,亨特拉尔财团将以低价向德国提供粮食等农产品以及各种日用品,帮助德国人回复正常生活。但是作为回报,德国必须提供先进的机械、光学仪器、化工等技术,并允许亨特拉尔财团招聘大量的教师和技术工人前往远东工作。
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帮助下,德国开始恢复元气了。
原本就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的人才,有了资金和资源之后,德国人趁机更新了那些被协约国抢走的机器设备,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反而大幅度增加了竞争力。而且通过与亨特拉尔财团的交流,德国人也得到了他们迫切需要的技术,比如汽车、无线电、飞机等等,生产出的产品迅速占领了欧洲市场,尤其是那些原本属于同盟的国家
当然在得到的同时,德国人也付出了许多。
长期以来积累的各项技术、专利,迅速弥补了亨特拉尔财团的短板,并被他们同时送往中国的分公司。同时由于短时间内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和薪水,在亨特拉尔财团高昂薪水的诱惑下,大约四万名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德国人离开了祖国,少部分前往北美,加入亨特拉尔财团,大部分则前往远东。优秀的教师们成为各个高校、中小学和技工学校的老师,开始至少五年的教学生涯;而数量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则加入建设大军,奔波在铁路、发电厂、钢铁厂、煤矿等工地上
所有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在暗地里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至少三千名顶尖人才奔赴远东,他们加入了中国人开办的武器制造公司、坦克工厂、飞机工厂,还有规模最大的五大造船厂。在中国公司工作,指导中国学生们学习的同时,这些人也和中国人一起合作,开始研究下一代的飞机、坦克和战舰,试图利用中国人的资金为将来的德国服务
德国人的加入,立刻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
20世纪初的德国,无疑拥有着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如果不是约翰的先知先觉,想要在飞机、坦克等领域领先德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虽然有了过去二十年中大量的留学生人才,但是对于庞大的中国和同样庞大的十年计划来说,这些人才还是太少了。超过三万名德国人才的加盟,毫无疑问大大缓解了这种困境。中国所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每人每年一千多美元的薪水而已这些钱甚至不需要中国政府给,而是由亨特拉尔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发放。
数字虽然很庞大,但是在约翰看来是绝对值得的。
五年的时间,这些德国人给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同样是这五年的时间,德国人挣到了上亿美元的薪水送回德国,养活家人的同时也给德国补充了一些元气,同时一些精英们也维持住了自己的水平,帮助中国人发展造船、军工的同时,也避开了战后对德备的制裁,让他们挽回了许多时间
第二十九章 大萧条
从1922到1930,全世界都是一片繁荣。〃blank〃》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让全世界迎来海军假日时代。从军备竞赛中脱身出来,除了英国经济一直没什么起色之外,其他各国都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就连战后受到了制裁的德国也不例外。
美国、中国和德国,成为了这十年的胜利者。
中国从1922年开始了大规模建设,从钢铁到水利,从电力到造船,从遍地开花的轻工业到精工制造的军工业,一如历史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样,艰辛而快速的发展着。凭借着亨特拉尔财团的帮助和中国人的辛勤劳动,1930年的时候他们就完成了十年计划的目标,创造了另一个美国奇迹
美国人自不必说,战争收益和信贷消费让他们飞上了天空,而充满活力的发明创造让他们不断增强,甩开欧洲越来越远了。
法国人靠着战争赔款做起了高利贷的生意,加上他们在世界各地广阔的殖民地,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就连战败的德国人,也成为了赢家。更新换代的设备和技术,让他们的产品充满了竞争力,慢慢在英法的重压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国家的力量在不断的恢复、增长,民间的科技水平也没有随着战争失败而落后,反而在某些人的刺激下不断前行。
列强中比较失意的,是日不落帝国和大日本帝国。
英国人的工业实力一直在衰落,有了殖民地的庞大市场,资本家们不愿意更新设备和技术,而战后各方面的庞大压力也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日本人在失去了大陆市场之后,同样也被大陆庞大的陆军力量所惊吓,一度拼命的发展他们的飞机和坦克,直到1925年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只不过这个时候一战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而因为发展军备失去的时间已经再也无法找回,随着中国十年计划的推进,他们在工业力量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唯一占据优势的海军,也在大量的德国人抵达中国之后,差距变得没有那么惊人了
不过表现最为出色的,依然是庞大无匹的亨特拉尔财团
1926年,亨特拉尔广播公司第一台商用七英寸电视机研制成功,1929年成本降低到四百美元一台,发布后立刻轰动全美;1930年10,第一个电视广播系统在纽约建成,一千四百名亨特拉尔财团的员工们观赏了第一个新闻节目、第一个音乐节目,第一个超短电视剧,第一个谈话类财经节目,第一个商业广告
1925年,亨特拉尔化工研制出氟利昂,新式冰箱的发明水到渠成。1926年,亨特拉尔实验室发明磁带录音机和复印机,1927年,亨特拉尔电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