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帝临天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蒋干果然中计,揣着一封‘蔡瑁’写于周瑜的书信,趁夜逃离了赤壁军营,回汉阳禀告刘平。
建安四年九月六日,待蒋干将蔡瑁通敌一事禀告刘平,刘平‘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蔡瑁、蔡仲、蔡和并张允一干人等‘斩首示众’,将‘首级’悬于辕门之上,至于水军,刘平便叫路昭、曹性统领。
听闻此事,周瑜微微一笑,遂开始着手对付刘军事宜,他哪里会知道,眼下蔡瑁一干人等,正活生生坐在司马懿帐中饮酒呢……
在这个信息传播不易的年代,周瑜仅仅只能依靠细作、斥候,那些细作、斥候又如何敢接近刘营?
如此一来,悬挂在辕门上的首级真假,自然也不得而知。
相对的,刘平、司马懿等人处理起此事来,亦是极为谨慎。
刘平确实是传令全营,将‘蔡瑁’一干等人斩首的,这是司马懿建议的,毕竟,要骗过周瑜,首先要骗过自己人。
除了贾诩、荀攸、贾诩等众谋士外,恐怕也只有曹性、路昭、刘洪等久随刘平身旁出生入死的心腹爱将,才得知此事,除此之外,便只有蔡瑁麾下心腹了。
至于蔡瑁、张允、蔡仲、蔡和等人,则暂时充当了司马懿亲卫,套上一身铠甲,久在司马懿身旁不出,外人哪里还认得蔡瑁一干等人?
建安四年九月中旬至十月末,刘军一反常态,固守不出。
期间,周瑜则率水军前来汉阳刘军水寨之外搦战,曹性与路昭遵从刘平命令,率水军出战,一个照面便被周瑜打得大败。
也是,曹性与路昭皆是骑将,哪里会调度水军?
所传的命令几乎是漏洞百出,是故,周瑜暗暗松了口气,急忙下令放缓了攻势,假作不敌,与曹性打了个不分胜败、草草收场。
“刘平用曹性、路昭二匹夫统帅,必定断送其四十万兵马也!”回到赤壁之后,周瑜与蒋钦、凌操等一干将领哈哈大笑。
随后,周瑜便开始算计诸葛亮了……
不,应该说是算计刘备!
屯兵在长江南岸的刘备,与屯兵夏口的刘琦,二人麾下兵马合到一处,仍有两三万兵马,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自然要居安思危,早早谋划。
毕竟,若是刘平此战败北,荆州恐怕是唾手可得,然而刘备在荆州却有诸多名望,更别说刘琦乃刘表之子,荆州军民自然心向二人。
周瑜哪里愿意为他人作嫁?
照他谋划,最好是刘备与刘琦一同死在对刘战事上,这才对江东有利!
一山哪能容二虎?
不得不说,周瑜想得有些太远了……
是的,太远了,刘平,还不见得会败呢!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9章 噩兆(2)
(全本小说网,。)
‘蔡瑁’等人的人头,在刘军辕门悬挂了足足一个多月,只因刘平、司马懿等人生怕周瑜不知此事。
别的不说,蔡瑁每次望见那些风干的头颅,就感觉背后凉飕飕的,张允、蔡仲、蔡和等人,无一不是如此。
当刘平下令取下那些头颅时,蔡瑁等人着实送了口气……
拜周瑜所赐,蔡瑁做了司马懿一个多月的亲卫,倒是与司马懿越发亲近起来。
而司马懿,亦渐渐明白,蔡瑁确实是个‘好下属’,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可以说是有勇有谋,比起刘军中某些将领来,丝毫不差,却不是历史中那无足轻重的小人模样。
张允亦是如此,此人眼下正扮作曹性身旁亲卫,明里是曹性下令,暗地里,却是张允,在周瑜不知究竟的情况下,暗暗操练水军。
刘军连环船的事宜,刘平交与了司马懿、荀攸二人,然而要将四十万人乘坐的战船用铁索连接,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别说,司马懿另有打算。
一日,司马懿带着蔡瑁、陈到二人,前去监督进程……
待见到所谓的连环船后,蔡瑁低声劝道:“尚书,此法虽有利于我军北地将士登船作战,然实有大弊……”
“我知你心中忧虑。”凝神望着远处,司马懿皱眉说道:“你是怕江东用火吧?”
“正是!”蔡瑁点点头,指着远处战船凝重说道:“数千艘战船连至一处,若是江东用火攻,恐怕一发不可收拾……”
“此事我知。”司马懿微微一笑,忽然好似望见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凝神望了良久,面上紧皱的双眉方才展开。
“既然周瑜献策‘连环船’,不用岂不是对不起他?哼!待我叫他与诸葛孔明看看,什么叫连环船!”
身旁的陈到自然瞥见了司马懿画在手中纸上的东西,微微一笑。
而与此同时,钟会正颇有闲情在营中巡视……
说是颇有闲情,其实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眼下的钟会,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作用。
对付孙、刘两家联军的策略已经拟定,也就是说,已经用不到钟会与祢衡了,当然了,贾诩自然有忙不完的事,毕竟他是司马懿最信任的下属文官。
而作为贾诩信任的祢衡,或多或少也有些事情可做,不过钟会嘛……
不好意思,贾诩可是时时刻刻防着此人的,关系重大的事,贾诩从来不叫钟会经手,而钟会又不屑做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久而久之,望着营中上至将领、下至士卒,人人为大战忙碌着,钟会心中很不是滋味。
虽说在刘平眼中,钟会已不在当初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可是比起贾诩来,他还是差一截,更别提司马懿、贾诩、荀攸等一干刘平心腹重臣。
“此战,恐怕是十拿九稳了,然而我……唉!”
摇摇头,钟会漫不经心走在营中,只感觉心中苦闷。
早知如此,自己还不如搏他一搏,待当初刘平与袁绍争斗时,将那血诏交与刘表、亦或是刘备,叫刘平大败……
嘿!要是刘平死于此战,那该多好……
剩下的,唯有贾诩、荀彧、荀攸、鲁肃、同贾诩一般,不过是借着司马懿权位,贾诩传闻患有隐疾,荀彧、荀攸虽有才学,然其家世过于庞大,若是刘平一死,那么荀家逃不了……唔,或许司马懿会出面……
至于鲁肃此人,此人心狠手辣,倒是劲敌……
唉!想这些做什么,此战十拿九稳,那刘平如何为死?
待刘平击溃周瑜,拿下江东之后,剩下的,只有张白骑与刘璋,曹****……
刘璋此人,名不符实,不过一庸才耳!
何时才是自己出头之日?
想到此处,钟会不禁叹之又叹。
他不是没想过继续隐忍,隐忍至司马懿、贾诩等一干等人老死,然而要知道,钟会比司马懿小不了几岁,要等到刘平老死还可一说,要等到司马懿老死?
想来想去,钟会只觉得前途渺茫,摇摇头走着。
走着走着,路过一名伫立在营寨中的刘兵身旁,钟会却望见那名刘兵浑身哆嗦着,心下一奇,上前问道:“怎么?冷么?”
只见那名刘兵抖索着摇摇头,低声说道:“启禀大人,冷……”
“咦?”钟会望了望自己身上薄薄衣衫,又望了望那士卒身上皮甲,暗暗称奇,心下疑惑说道,不过是十一月左右,就算有些冷,恐怕也没到这种地步吧?
似乎会错了意,那刘兵抱着手中枪杆,强笑说道:“小的不碍事的,过些时辰便好了,倒是,恐怕还会感觉热呢……”
“感觉热?”钟会双眉一挑,心下似有所得。
“是,是啊,”那名刘兵点点头,勉强说道:“或许有些水土不服吧,营中好些弟兄都是如此……”
“很多人么?”钟会渐渐感觉此事有些蹊跷。
“是啊!”
皱眉望了想那名士卒,钟会低声说道:“除了此事之外,可还有其他不适?”
“这……”那名刘兵思忖一下,如实说道:“除去时冷时热外,有时就是略感头痛,不过营中好些弟兄,还感觉四肢酸痛、眼目酸痛……”
凝神盯着面前那士卒,钟会凝重问道:“可还有时常感觉咽喉干涸、以及目眩呕吐之事?”
“咦?”被钟会这么一问,那刘兵疑惑说道:“大人如此得知?莫非大人亦是水土不服?”
“啊,是啊……”钟会淡淡一笑,拍拍那刘兵肩膀说道:“水土不服,可大可小,你等可要谨慎处理,近日气候渐渐转冷,待我回去告知尚书,让他拨些厚实的棉衣下来,叫你等免去受冻之苦!”
听钟会这么一说,那名刘兵一脸感激,抱拳连声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不必谢!”钟会玩味一笑,对身旁刘兵点头示意一下,向远处走去,心下暗暗冷笑。
看来此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走着走着,却是听不远处有人喊道:“士季,那位大人有事唤你!”
待钟会走近,祢衡疑惑说道:“方才你与兵士说什么呢?”
“并非什么大事。”钟会耸耸肩,淡然说道:“不过是见气候转冷,稍加询问一二罢了,待等下见了尚书,倒是要提及此事,让尚书拨些厚实的棉衣下来,叫将士度寒……”
“还真看不出来……”祢衡上下打量一下钟会嘲讽一句,忽而问道:“见你从晌午便在营中闲逛,可有见到什么异常之事?”
“你这话说的,我哪里是闲逛,分明是巡视全营嘛!”略有不满地说了一句,钟会面上露出几分微笑,淡淡说道。
“营中无事,一切正常!”时至建安四年十一月初,气候渐渐转冷,对于正要作战的刘军与江东、刘备军而言,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数日之前,掌后勤的荀攸从许都调来了数百车棉衣,显然鲁肃亦算到此战恐怕不会顺利,故而早早督制棉衣,送至长江前线。
然而就算如此,这数百车棉衣,对于汉阳、石阳五十万刘军,仍是不足,几乎有半数的刘军分不到棉衣。
如此,刘平唯有暂停操练兵马,叫麾下士卒呆在营内帐中生火取暖,将棉衣优先配给于巡逻以及值勤的刘兵。
汉末时期的冬季,可不比后世,对此,司马懿是深有感触。
听着屋外呜呜的风声,司马懿糊在窗户口的纸张不起丝毫作用,一阵冷风刮来,窗户纸便已裂开大半,而后,屋子中的温度瞬间降低,对于生活在‘温室’中的司马懿而言,那几乎是致命的……
“啪啪!”木材燃烧时开裂的声响。
“五年了……”
“五年?尚书指的是?”
“原来如此。”蔡瑁恍然一笑,与身旁其弟蔡仲、蔡和对视一眼,举杯笑道:“如此,理当饮酒驱寒!”
“大哥说的是,这酒也煮得差不多了!”说着,蔡仲起身,从篝火中的架子上将温酒的酒坛取来,为司马懿及帐内众人满上一杯。
“多谢蔡将军!”陈到谦逊有礼地道了一声谢,却见蔡仲摆摆手,笑着说道:“陈将军客气了。”
对于天下闻名的常山陈子龙,蔡仲可不敢失礼,别看他眼下只是自己‘尚书’贴身亲卫将军,一旦作战时,保不定就是统领数万乃至十万兵马的统帅。
“算是吧。”缓缓饮了一口杯中酒水,感受着胸腔散开的暖意,司马懿吐了口气,凝重说道:“如此寒冬,恐怕难以作战啊!”
说着,司马懿又裹了裹身上的锦服。
“尚书莫虑。”见此,蔡瑁放下酒杯,起身走至篝火旁,将几根柴火丢入火中,笑着说道:“看天色,恐怕要降雪,待大雪一降,便不会再如此寒冷了……待至此时,便是我军与江东军决战之时!”
听闻蔡瑁所言,蔡仲接口冷笑道:“可笑那周瑜还以为胜券在握吧?哼!”
“大哥,二哥,莫要搅了尚书雅兴啊!”蔡和无奈说道。
“说的是!”蔡瑁与蔡仲讪讪一笑。
“不。”摆摆手,司马懿微微一笑,正色说道:“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眼下,我等不能保证周瑜必定中计,要是他看破你等三人‘诈死’,此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我等不可轻敌,孙、刘两家联手,谋有周瑜、诸葛亮、鲁肃、陆逊等人,武有关羽、张飞、陈到、太史慈等人,俱是世间英杰,轻敌,则必败!”
蔡瑁、蔡仲、蔡和三人对视一眼,抱拳说道:“尚书所言极是,侄儿等受教!”
话音刚落,忽然帐外传来一声笑叹。
“好一个居安思危,司马尚书,酒友至矣!”
在帐内茫然不解中,司马懿自是算到了来人,没好气说道:“你有手有脚,谁能拦得住你?”
“哈哈!”一声嬉笑,贾诩撩帐而入,蔡瑁、陈到等人当即起身,抱拳唤道,“见过郭祭酒!”
“免礼免礼。”随意挥挥手,贾诩抽抽鼻子,忽然视线落在篝火架子上的酒壶,连忙跑了过来,掀开盖子深深吸了口气,一脸陶醉叹道:“好酒!”
说着,他笑意一收,指着司马懿喝道:“仲达,你可知罪!”
翻了翻白眼,司马懿端着酒盏没好气说道,“营中饮酒,向来乃军中大忌,然而近日天气严寒,天机解了禁酒令,叫营中将士饮酒取暖,敢问大人,在下所犯何罪?”
“……”只见司马懿嘴角一抽,望了一眼蔡瑁,蔡瑁顿时会意,笑着说道,“此酒温热,恰到好处,祭酒请!”
“唔。”贾诩满意地点点头,握着酒壶走到一席坐下,自斟一杯,敢要就饮,忽然听司马懿说道:“文和且慢……”
“放心!”好似料到了司马懿心思,贾诩一面饮酒,一面慢条斯理说道:“我贾诩贾文和何时会误事?你交予我的事,我早已办妥,这不,眼下找你来讨酒吃……”
“办妥了?”司马懿瞪大眼睛,好似有些不敢置信。
微笑着望了司马懿一眼,贾诩玩味说道:“啊!办妥了,一切按着仲达你的意思。”说着,他伸出两根手指,轻笑说道:“不过急赶慢赶,也只有二十艘楼船,每艘配有五架霹雳车,足足一百架霹雳车,若是石弹充足,保管叫周瑜有来无回!啧啧,大手笔啊,为此,我可是近月余不眠不休哟……”
“好!”司马懿抚掌一笑,揶揄说道:“此战,文和当居首功!”
“啧!”不屑地撇撇嘴,端着杯酒,贾诩揶揄说道:“什么首功、大功的,你自己留着吧,记住,战后请我喝顿酒就成了……”
说着,他望了望了帐内篝火,皱眉说道:“还是有些冷呐,烧得不够旺……”
话音刚落,蔡和赶在众人之前起身,取来柴火丢入篝火之中,只见数根柴火丢入,帐内顿时暖了几分。
“不过我说仲达。”对蔡和点点头,贾诩转首对司马懿说道:“你当真欲用那连环船破江东兵马?”
“怎么?”司马懿淡淡一笑。
深深打量着司马懿脸上表情,贾诩摇头说道:“不对!依我看来,你必定有其他心思,快快快,说来叫我听听……”
“这个嘛。”故意拖了拖音,司马懿嘿嘿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啧!”
帐内众人会心一笑,忽然帐幕被撩起,一人探了探脑袋,诧异说道:“好热闹啊……”
一抬眼,司马懿自是望见了来人,招手笑着说道:“文和,来,一同饮酒!”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0章 噩兆(3)
(全本小说网,。)
“多谢尚书。”贾诩道了声谢,对陈到等人拱拱手,徐徐走入,口中说道:“这天,还真冷呐……”
在他之后,钟会与祢衡亦大步走入。
论此刻帐中职位,恐怕是钟会与祢衡最低,其次便是贾诩了,然而蔡瑁早早示意其三弟蔡和,叫他从篝火旁取来三壶温酒,分于三人。
对蔡和拱手一谢,贾诩坐于位上,率先说道:“尚书,连环船事宜大致已经落定,但凡大船,已‘多数’用铁索连接……”
司马懿自然明白贾诩口中的‘多数’是指什么,点点头举杯笑道:“做得好!既然万事俱备,我等不妨浅酌几杯,诸位请!”
“尚书请!”
环视了一眼帐内众人面善笑意,钟会哂笑说道:“这算是提前庆功么?”
“提前庆功?”蔡仲愣了愣,低声笑道:“也无不可啊!依末将看来,周瑜必败!”
“是么。”钟会淡淡一笑,凝神望着酒盏,忽而展颜说道:“那就算提前庆功好了……”
嘿!
“对了。”似乎想起了什么,贾诩放下酒盏,转首问蔡瑁道:“蔡将军,在下有一事询问,不知……”
“贾大人言重了,但凡蔡瑁所知之事,自当失言相告!”
“也不是什么紧要之事。”见蔡瑁面色有些凝重,贾诩摆摆手笑呵呵说道:“只是见近日天气寒冷,或有疑问,如此寒冷天气,照往年情形,将持续到何时?”
“这个。”蔡瑁犹豫一下,低头暗思半响,摇头说道:“这个末将也说不好,不过按往年情形看来,再过数日,恐怕便要降雪,待大雪一降,天气自然转暖,不过这几日,末将仍未看到有半分降雪前兆,倒是有些蹊跷……”
见贾诩问话,司马懿一脸疑惑说道:“怎么?”
犹豫一下,贾诩皱眉说道:“启禀尚书,门下方才去过荀司马处,听闻一事,襄阳蒯越来报,如此天寒地冻,其将士难以押运粮草至我军营中,营中粮草,或有短缺迹象……”
“莫非营中粮草不支?营中粮草不是一直充裕么?”司马懿急声问道。
“眼下倒无短缺之事。”摇摇头,贾诩抚须说道:“尚书不知,眼下隆冬盛寒,马无藁草,是故营中战马,皆以粮谷喂养,所耗甚大,如此,恐非是长久之计啊!”
“原来如此,贾大人担忧的是这个。”闻言蔡瑁轻笑说道:“大人放心,按往年推算,多则半月,少则数日,天必降雪,介时天气转暖,荆襄自会运粮至此,大人不必忧虑也!”
“如此甚好!”贾诩呵呵一笑。
降雪……
不同于后世,就算冬季不降雪,亦是习以为常,如今的冬季,若是不降雪,确实有些蹊跷……莫非是诸葛孔明故意捣鬼?
那么他的目的呢?
难道是想继续维持这种寒冷天气,想冻死我军将士?
啧,怎么可能!
提前庆功?嘿,有意思!
--
或许有人认为,同样是面对严冬,若是对刘军有所影响的话,那么对江东兵马自然也有同样影响才对,然而,这却是想错了。
这句话说说刘备麾下将士倒是还可,然而对于江东兵马,抵御这寒冷天气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刘军。
早前提及过,刘平麾下兵士,大多出身北地,乃是以兖、豫两州兵士为主,徐州兵为辅,以及些许原袁绍降卒,也就是青、冀两州兵士。
众所周知,南方冬季不同于北方!
虽说是越靠北方,越是寒冷,可是要注意的是,北方气候干燥,兼之少风;而南方虽是气候湿润,多有刮风,尤其是在严冬,当分刮在脸上,空气中的湿度粘在人脸上,倍感寒冷。
若是南方人去了北方,只要穿得暖,倒也不会有多大麻烦,然而,倘若是北方人到了南方,恐怕难以适应南方湿润的气候,尤其是在沿海、沿江、沿河一带……
眼下,相对于刘军的种种不适,恐怕江东兵士早已习以为常吧?
赤壁周瑜水军营寨!
负背双手站在主帐门口,周瑜仰头望着天际,不顾四下呜呜刮来的寒风,喃喃说道:“还当真不曾有下雪迹象啊,这诸葛孔明……”
说着,周瑜转过身去,望着帐内席中端坐的张昭,凝声说道:“子布的意思是说,诸葛瑾劝说不成,反被其弟诸葛亮说了一通?”
“是啊。”苦笑着摇摇头,张昭叹息说道:“恐怕是孔明早早看出其兄心思,抢在其兄开口之前,反借古人以说其兄,如此一来,子瑜自然不好再开口,草草收场……”
“嘿!”周瑜淡淡一笑,哂笑说道:“如此看来,比起其兄诸葛瑾,诸葛亮更为厉害啊!竟识天文至此等地步……既然他不愿来我江东,我等不可不早早除之,否则日后必生祸患!”
“公瑾。”见周瑜这么说,张昭面色微变,坐起正色说道:“为我江东,诸葛亮日后或许会是祸患,这不假,然而眼下,我等首重,乃是刘平吧?公瑾大才,想必不会不知自毁长城之事吧?”
“哦?子布是说那诸葛亮是我江东李牧?亦或是廉颇?”
“那倒不至于。”张昭自嘲一笑,随即拱手正色说道:“在下是觉得,若要对付刘军,诸葛孔明之智不可缺也!此战关系我江东百万军民,还望都督……”
“哈哈,子布莫要拘束。”打断了张昭的话,周瑜朗笑说道:“我方才不过是戏言耳!我早早说过,就算要除诸葛亮,亦会等击溃刘军之后!”
微微松了口气,张昭拱手拜道:“都督顾全大局,江东幸甚!”
“不过嘛。”说着,周瑜又望了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