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帝临天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落到眼下这般田地?”

    “哦?不想刘皇叔竟有此等高义,周瑜心佩不已。”说着,三人来到辕门处,留在那处的数十江东兵,见周瑜出来,纷纷走了上来。

    接过亲卫递来的马缰,周瑜抱拳说道:“劳诸葛军师相送,军师且回,周瑜也就此告辞了!”

    “都督慢走!”

    “多谢……”周瑜拱了拱手,与陆逊走出刘备营寨,一出营寨,陆逊忍不住说道:“你当然信他所言?”

    翻身上马,周瑜面上笑意一收,淡淡说道:“伯言指的是何事?”

    “自然是说他不取荆州且投益州之事咯!”

    “哼!”轻哼一声,周瑜揶揄说道:“你信么?”

    “我便是不信才言及此事!”陆逊翻了翻白眼,翻身上马。

    “是啊,”周瑜微微吐了口气,冷笑说道:“就连你亦不信,我却是会信他鬼话?你且看着,此战之后,诸葛亮必取荆州!”

    “唔?”只见陆逊面色微变,皱眉说道:“既然你知他图谋,为何方才不说破?”

    “即便是说破又有何用?他诸葛亮岂会承认?”周瑜嘴角挂起几许笑意,眯了眯眼淡淡笑道:“既然如此,不如便佯作不知……回营!”

    皱皱眉望了一眼奔驰在前的周瑜,陆逊哂笑一声,一抖缰绳,追了上去。

    “那诸葛孔明如何对付?”

    “伯言且安心便是……诸葛亮要捡便宜,不过刘军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捡的……驾!”

    “嘿!但愿如此,驾!”

    --

    建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凌晨,天尚未大亮,江面略有薄雾,天象阴,起西北风。

    仿佛与周瑜约好一样,汉阳刘营水寨之外,缓缓驶有无数战船。

    但见江面薄雾之中,数千艘战船蔽江而行,恍若数千头洪荒巨兽,缓缓行驶在江上。

    此次出兵,刘军是倾巢而出,汉阳水寨之中,仅仅只留下数千病弱士卒守卫,其余尚可一战的刘兵,皆登船而去,颇有不克江东誓不罢休的气势。

    天色灰蒙,旭日犹未升起,大江之上,只听船只吱嘎吱嘎响声,除此之外,竟无丝毫异响,四十万刘军,皆整装待发,闷不吭声伫立在各自岗位上,以待大战来临,此等气势,不免叫人胆寒。

    数百艘楼船、艨艟,数千艘走舸,眼下已是全然用铁索连接,上铺木板,远远望去,恍如一座岛屿。

    “咚咚咚……”这是刘军的鼓声,今日听似有些闷沉,仿佛有种难以表述的压抑。

    连环船的中央,乃是用二十艘战船连接的‘大船’,上面密密麻麻插着旗帜,除了刘平与司马懿二人帅旗外,‘张’、‘刘’、‘李’、‘甘’等等字样旗帜,亦是随处可见。

    论气势,犹在当初七十万袁军之上!

    “终于要开始了……”微微吐了口气,司马懿望了一眼东面日出方向,只感觉胸中有些压抑,那种沉重、略带患得患失的感觉,久久在他心中起伏不已。

    “德珪!”

    “在!”恢复了一身将军服饰的蔡瑁抱了抱拳。

    “待会大战,你要统领我四十万大军,若是差池,我可饶不了你!”说着,司马懿从怀中取出青、赤两面小旗,递给蔡瑁。

    “明白!”蔡瑁恭敬接过,望着掌中的小旗,他明显可以感受到这两面小旗的分量。

    望了望四周一望无际的战船,司马懿仍有些不放心,皱眉问道:“德珪,这段长江水域宽度,我军战船吃水……”

    “放心。”蔡瑁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一下心神,凝神说道:“此乃长江主流,又无甚礁石在江底,这个末将曾反复算过……”

    “那便好!”司马懿点点头,正欲说话,却听闻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一回头,却是刘平与贾诩、荀攸等一行人。

    “仲达……”刘平唤了一声,见司马懿点头,随即大喝道:“击鼓,为我军将士助威!”

    “诺!”蔡瑁抱拳应命,当即便一招手中旗帜,顿时江面之上鼓声大作,恍若轰雷巨响。

    及至旭日东升时分,江上雾气渐渐散去,隐隐望见一军从江夏方向而来。

    “报,正东面发现敌军踪迹!”

    “正东?”刘平一愣之下,当即醒悟过来,朗笑说道:“久闻孙文台虎子威风,堪比旧日霸王,今日终得一见,蔡瑁,开始下令吧!”

    “诺!”

    随着刘军鼓声越来越响,大战庞庞拉开帷幕……

    --

    “唯有亲眼望见,才知刘军势大啊!”

    单手持枪站在船头,江东小霸王孙策一脸哂笑说道。

    话音刚落,他身旁亲卫轻笑说道:“眼下刘军不过是虚有其表,听闻大都督言,刘营中爆发疫病,如此一来,刘军还能有几分战力?”

    “话虽如此,刘军四十万,亦是不可小觑啊!”随手将铁枪丢给身旁亲卫,孙策哂笑说道,“不过嘛,即便是刘军乃有十成十战力,我孙伯符亦是不惧!擂鼓!”

    “是!”

    “咚咚咚!”但听孙策一声令下,江东船队亦是擂鼓大作。

    在孙策不远处的船上,太史慈一脸凝重地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刘军战船,摇头皱眉说道:“今日之战,恐怕甚是艰难……”

    说着,他对身后江东兵喝道:“诸人听着,待见主公一下令,我等便是先驱,望诸位将士心念我江东,英勇奋战,倘若胆敢有人后退一步,我太史慈认得你等,我手中长枪不认得你等!都记住了?”

    “记住了,太史将军放心!”

    “那么……”转头望了一眼船上旗帜的吹拂方向,太史慈厉声喝道:“传令前军,结阵备战!”

    “喝!”

    --

    “恐怕眼下,太史子义那小子很是威风吧!”

    年近五十的老将黄盖笑呵呵对身旁副将说道。

    “哼!”副将陈奇冷笑一声,不满说道:“末将以为,主公应该用老将军为先锋才是,太史子义勇武是勇武,然而却不如老将军谨慎,论其作战经验,亦不如老将军……”

    “说的哪里话。”黄盖抚了抚长须,低头望了望身上戎装,自嘲说道:“老夫老了,主公能用老夫为将,已是足以,比不得当初老夫在老主公帐下听用之时,眼下江东人才济济,除去这太史慈外,

    蒋钦、凌操、周泰、吕蒙,俱是难得一见的猛将,我江东人才兴旺,老主公在天有灵,亦可瞑目了……”

    “将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6章 赤壁(3)

    (全本小说网,。)

    “哈哈哈!”自觉失言,黄盖朗朗一笑,挥手说道:“眼下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江东人杰辈出自然是喜事,然而老夫亦不服老……传令下去,叫麾下将士备战,一旦太史慈战船出动,我等前从左翼援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莫要丢我江东子弟颜面!”

    “是!”

    --

    “刘平占尽天下八州,不好对付啊……”

    同黄盖有相同资历,眼下正掌右翼战船的韩当,则望着远处刘军船队,苦笑一声。

    “主公下令了么?”

    “启禀将军,还未下令!”

    “唔。”年过半百的韩当的点点头,拄着宝剑立在船头,正色说道:“虽主公尚未下令,我等亦要做好准备,一旦前军太史慈部有何异动,我等右翼可要即刻前去援助,此战,不容有半点疏忽,尔等可是明白?”

    “将军放心,末将等明白!”

    “那就好!”韩当重重吐了口气,握了握手中拄着的宝剑,手心隐隐有些冒汗。

    刘军同此连环船之策,即便江上起些风浪,亦无损于刘军,但愿大都督早早前来才好!

    --

    程普,孙坚旧部,乃是孙策帐下资历最老的四人之一,能文能武,与黄盖、韩当同样为人津津乐道。

    与黄盖、韩当不同的是,程普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早在孙坚帐下为用之时,程普便数次单独领军。

    尤其是当孙坚被黄祖设计诛杀之后,兵马大散之时,程普却追上黄祖部将吕公,一矛挑他下马,为其主公孙坚报仇雪恨。

    抡起有勇有谋来,实在是孙坚麾下第一人,若是没有周瑜的出现,那么江东水军大都督的位置,必然是程普的无疑。

    说起来,程普对周瑜确实有些不予待见,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周瑜坐了大都督的位置,而是程普资历太老,又是江东将领中最为年长的,就连他看到其主孙策不妥之处,都要说上几句,周瑜又如何能得以幸免?

    作为江东老臣,程普有时实在有些看不惯那些年轻将领的作风,比如太史慈、以及周瑜……

    程普并不否则这些年轻将领的能力、才华,只不过在看他看来,这些将领有时实在过于贪功冒进,比如说周瑜吧,打仗哪里是一战而定的?

    刘军既然势大,那么江东一点一点消磨刘军实力便可,而他周瑜竟向刘平‘献’连环船之策,妄图一战而定,要知道刘军有四十万之多,万一……

    “呸呸!”

    “将军?”

    “咳!”咳嗽一声,程普老神在在,沉稳说道:“我中军负责支援前军、左翼、右翼,责任重大,望尔等恪守职位,若是反而叫刘军突破了我军船阵,哼!”

    “将军放心!”身后诸将抱拳应道。

    “将军。”忽然,一名亲卫眼尖,指着后方孙策帅船喊道:“主公发令了,主公发令进攻了!”

    “终于来了么!”程普深深吸了口气,一顿手中长矛,厉声喝道:“通令左翼、右翼、以及前军……擂鼓,杀!”

    “喝!”

    --

    久违的大战,在稍一试探之下当即打响,作为江东军的先锋,太史慈一得令,便驱战船杀向刘军。

    只见江面之上的喊声大作,太史慈所乘战船,以及他身后本部兵马,好似一柄利刃一般插入刘军阵中,不!还不是刘军阵中,只不过是外围而已!

    仅仅是刘军外围密密麻麻的走舸而已!

    自与刘军交兵一来,江东兵马首次遇到四十万刘军倾巢而出,就算是军中精锐,望着那接天连地的战船,亦不免有些心慌。

    “莫要惊慌!”抱着长枪伫立在船头,太史慈凝神望了眼前方的无数条走舸,厉声喝道:“休要管其他,撞过去!我军任务乃是为打乱刘军阵型!”

    “是!”

    仅仅是眨眼之间,太史慈所乘战船狠狠撞上一条走舸,单听一声轰响,那条走舸当即倾倒,走舸之上十余名刘兵瞬间落水。

    取弓搭箭,太史慈将一名落水的刘兵射了透心凉,算是为此战染了第一丝血色……

    “呜呜……”

    刘军的战号亦是吹响了,处在阵型外围、走舸之上的无数刘兵当即反扑,那种不要命的气势,竟是一时间将太史慈所率前军压制。

    “这些刘兵……”望着那些刘兵眼中的死意、以及浓浓的疯狂之色,太史慈皱了皱眉,感觉事态有些不妙。

    “撞过去,撞过去!落水的敌军交与后方中军将士收拾,我等冲过去!”

    “喝!”

    然而,尽管太史慈一言再言,可是此地走舸密密麻麻,刘兵人人悍不畏死,江东前军区区数十艘战船、数千人手,如何冲得过去?

    “放箭!射!”

    “将军小心!”一名江东兵惊呼一声。

    太史慈猛一抬手,但见半空箭如飞蝗,一咬牙,用长枪在胸前乱舞。

    “嗤……”

    一声利刃刺入人体的声响,太史慈闷吭一声,捂着左臂被身旁亲卫死死护住,究竟,太史慈还达不到陈到那种枪术……

    “将军!”

    “皮外之伤,不碍事的。”说着,太史慈皱皱眉,一把将刺入左臂的箭支拔出,对那溅出的鲜血望也不望,却是一脸凝重地望着刘军方向。

    刘军,怎么会……

    方才太史慈看得明白,那阵箭雨,分明是从刘军走舸之后连环船之上射来,别的不说,关键在于,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下,难道刘军就不怕误伤同泽?

    还是说……

    “将军,刘军登船了!”

    “什么?”太史慈顿时醒悟过来,望着爬上自己战船的刘军,一脸大惊之色。

    “给我下去!”几步上前,太史慈单手持枪,将那名刘兵挑落水中,鲜血顿时将江水染红。

    “啊!”忽听一声惨叫,太史慈猛地转过头,分明望见旁边那条船上,一名刘名死死抱着一名江东兵,两人一同翻身落于江中,生死不知。

    这些刘兵……

    太史慈心中不禁涌出难以言喻的惊愕,还未等想出头绪来,登船的刘兵越来越多……

    望着双眼死灰、一脸默然,死死拽着长枪恨恨望着自己喘息不已的刘兵,太史慈皱皱眉,大喝一声,几步上前,立于船头,将登上船的敌军一一扫落船下。

    “将军小心!”忽然,太史慈猛感背后一阵恶风袭来,一回首,手中长枪狠狠刺入,当即贯穿了一名刘兵胸腹。

    只见那名刘兵愣了愣,也不呼痛,竟然不顾被长枪贯穿的胸腹,一手猛地握住长枪,另一手狠狠劈向太史慈。

    糟糕!

    仅眨眼之间,太史慈猛一侧头,肩膀被狠狠劈了一刀,左臂一阵剧痛,既然是被劈碎了铠甲,伤到了内中皮肉。

    “汰!”

    猛一发力,狠狠将那名刘兵挑起,甩落江中,太史慈这才注意起自己左肩,却见上面嫣红一片,肩上铠甲,破碎不堪。

    “真该死!”太史慈骂了一句,并不是骂那名刘兵伤了自己,而是……

    而是那名刘兵临死前的眼神,那种仿佛是得偿所愿般的眼神……

    怎么可能?!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刘兵,竟是此等的悍不畏死?

    这……

    “将军!”

    越来越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太史慈当即喝道:“传令下去,率先杀敌,莫要叫刘兵登船!”

    显然,太史慈亦看出,眼下的刘兵,明显有些不对劲,若是再一味的冲杀,恐怕最终只会落得个孤立无援的下场,他需要左、右两翼的支援。

    “呼……呼……咳咳……”

    强登船头,几名刘兵喘着粗气望着太史慈、亦或是是望着他身上的将军式样的铠甲,眼中表露出浓浓的疯狂之色。

    回想起方才那名刘兵临死前的一刀,太史慈神情绷紧,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些看似不过是病弱之军,然而其疯狂,却是足以叫轻视他们的人付出沉重代价。

    “难不成这些俱是刘平死士么?单手握着长枪,太史慈苦笑一声。

    而与此同时,身在江东船队左翼、右翼的黄盖、韩当,亦是看出了前军的不妥,当即驱船前来相助。

    至于中军的程普,虽低骂一句,亦上前支援,毕竟,太史慈可是孙策心腹爱将。

    几乎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事,只不过一盏茶时分,鲜血已是染红了江面,更有甚者,江面上漂浮着的,一具具的尸首,更是触目惊心。

    刘军勇武,堪比秦师!

    这是天下对于刘军的看法,虽然刘平很不满意,然而却从侧面体现出了刘军的强势!

    刘军的强,体现在士卒素质上,更体现在单兵作战作战上,放眼天下,除去虎豹骑、大戟士、解烦军、白耳精兵等一些特殊军队外,有那支兵马敢扬言实力在刘军之上?

    刘军,尤其是刘军中的伯长、什长等职位的老兵,那可是实打实的精锐!

    就如刘军之中的陈二狗与王二一样,他们眼下亦不过仅仅是伯长、什长职位,然而他们所经历的战事,却足以叫他们自傲!

    比起王二来,陈二狗显然更具说服姓,从四年前在许都入伍,久久在刘平麾下南征北讨,历经数十战,从当初诸事不懂的不懂的毛头小子,慢慢成为眼下刘军中极为称职的伯长,这是一名老兵、一名精锐的成长之路!

    要成为一名精锐,那可不是这么容易的,就像王二说的,首先,你得再战场上活下来,当然,这并不是叫你为顾全姓命溃逃,假如作了逃兵,十有八九死得更快,别说你在逃命之余望不见后背动静,那些在后督战的将领们,亦不会手下留情……

    新入伍的士卒,在经历首次大战时的淘汰率几近七成,因为他们慌了,在面对着凶神恶煞的敌军之时、在身处危境之时,他们慌了……

    然而在战场上,越是心慌,越是离死亡更近!

    只有在战场中存活下来的,才能称之为‘兵’,否则,仅仅一具死尸罢了……

    从新兵到老兵,再到精锐,其中的替汰率实在是叫人心惊,粗粗估计,恐怕十名新兵之中,只有三名可称之为老兵,其中,仅仅只有一名可称之为精锐!

    而眼下,江面连环船中的四十万刘军,除去十万荆州水军外,估摸有八万刘军,可称之为老兵,这些,都是刘平从兖、豫、青、并、徐、冀六州抽调的兵马,再者,其中大约有四万人左右乃是一等一的精锐,有些是久随司马懿南征北讨的兵马,有些是从官渡之战中存活的寥寥数千刘军,还有一些,则是从袁绍数十万兵马中层层筛选出来的精兵,俱是经历战事达十余次,经验丰富的老兵,刘军之中的骨干!

    可想而知,倘若这些将士折在此战,那会是何等景象?!

    刘平坐拥八州,麾下兵马确实有数十万、甚至是百万,可是那并不是精兵,甚至不是老兵!

    九成以上不过是各处关防城哨守门的兵士罢了,他们哪里遇到过几次战事?

    就算是眼下徐州刺史陈登麾下兵马,也不过稍稍与江东战过几次罢了,哪里比得上那些久在前线苦战的士卒?

    论刘平麾下各部兵马,想来是司马懿统帅的三万余本部兵马最是精锐,那可是司马懿带了足足四年的兵,期间与吕布、袁术、袁绍、张白骑、刘表、刘备不知打过多少仗,不知整编过多少次,亦不知埋过多少将士尸骸,如此才得以打造一支精锐!

    与虎豹骑不同,司马懿麾下那三万精锐,可确确实实是一仗一仗拼出来的铁血之师,没有虎豹骑有名,也没有虎豹骑那样的装备与待遇,说起来,只不过是‘司马尚书麾下本部兵马’,区区此称而已……

    一名精锐的养成,或许需要四年,或许更久……

    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么练兵千日毁于一旦呢?

    作为此军统领的司马懿,他眼下是何等心情?

    耳畔传来的,是无法掩饰的厮杀声,那一声声惨叫、那一声声闷声,又有多少是出自自己麾下?

    司马懿不愿想……

    自当初征讨青州黄巾开始,刘平便有有意无意得保持精兵之策,麾下本部兵马始终不多于五万,只有在刘平击败袁绍、挥军荆州之时,他才首次地统帅了四十万大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7章 赤壁(4)

    (全本小说网,。)

    有时候人数多,并不一定会保证得胜,从始至终,司马懿寄以期望的,只有那三、四万麾下本部兵马,要知道,自新野以来,司马懿麾下士卒与刘备麾下士卒的伤亡比率为六比一,虽说这与刘备无心恋战,麾下兵马毫无战心有关,不过亦可以看出,司马懿麾下刘兵的勇悍。

    “四年呐……”低头抚着船栏,司马懿茫然地望着江面。

    “唔?”身旁的蔡瑁闻言回头过来,疑惑问道:“尚书,什么四年?”

    缓缓摇了摇头,司马懿淡淡说道:“无关紧要,德珪不必在意,眼下江东与我军战况如何?”

    原本还有几许迷惑,然而见司马懿提及战事,蔡瑁当即收敛面色,抱拳恭谨说道:“眼下与我军交锋的,不过是屯兵江夏的孙策麾下水军,粗粗一算,估摸五、六万人,时下仍与我军外围走舸胶战,尚无法冲入我军船队……”

    “孙策……”司马懿皱皱眉,放眼望向东首,却是只能隐隐望见孙策船只,思忖一下,凝神问道:“周瑜还未现身?”

    “确实,还未现身!”蔡瑁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抱拳说道:“末将不曾下令,只因周瑜麾下水军尚未出现,并非刻意怠慢……”

    “呵。”微微一笑,司马懿拍拍蔡瑁肩膀,微笑说道:“我亦非无谋之人,德珪又何必解释,此战既然交与你指挥,我便不会横加干预……”

    “尚书言重了。”打断了司马懿的话,蔡瑁急声说道:“尚书之才,岂是末将能比?瑁才疏学浅,还得有劳尚书在旁指点一二,比如说……”

    “那个你大可放心。”似乎是看穿了蔡瑁的心思,司马懿微笑自信说道:“前几****已面嘱过诸将,应该不会有何差池,待周瑜一至……”

    “末将明白!”蔡瑁嘿嘿一笑,忽而转头望向南面,轻笑说道:“尚书,要不要与末将打个赌,便赌那周瑜何时现身!”

    “哦?”司马懿眼眉一挑,颇有些不可思议地望了一眼蔡瑁,淡淡说道:“此事何必赌,按常理推算,周瑜要等我军将注意放在孙策那处时,再从旁袭击,他在上游、我等在下游,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