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帝临天下-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听闻丞相偶然风寒,是故派下官前来,有幸见丞相公无恙,真乃天下之幸、社稷之富!”
陛下?
刘平愣了愣,开口说道:“老夫……”
才说两个字,话音便戛然而止。
老夫?
不顾那官员的疑惑,刘平不动声色走到这院中的池子边,望着水中的倒影,与此同时,脑海中涌现无数记忆……
天下早已安定,终究是魏南下灭了西蜀与东吴,公达走了,纸墨也走了,就连元让……
也去了,自己这辈的,年长于自己的,差不多都去了,只剩下自己了……
罢罢罢!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天下已经一统,又免去了乌桓等外族之祸,自己也就不必过分担忧了……
剩下的时间,就好好陪陪秀儿她们,至于他们那些小家伙眼下已是长大诚仁,也不必自己日日叮嘱什么了……
“嘿!”
刘平正想着,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嗤笑。
感觉心中不对劲,刘平猛一转身,却望见面前不远处,站着一人,一袭白袍,正似笑非笑得笑着自己。
“好一个心怀天下的丞相,佩服佩服!”
瞪大眼睛愕然望着来人,刘平一字一顿说出了来人的身份。
“曹!操?”随即,他一望左右,见自己仍在自家府邸,心下一愣,继而好似又想起什么,伸手一摸面颊,面上疑色更浓。
“嘿!发现了?”
那人淡淡一笑,说道:“刘丞相不曾忘却在下之名,倒是叫在下倍感荣幸啊!”
“你……”
惊愕指着来人,刘平惊讶说道:“你不是死了么?”
“是啊!”
曹操毫不在意地点点头,伸手打了一个响指,顿时,四周的景象顿变,瞬间从许都丞相府外院,变换为汜水关下的酒席,一如当日情景。
不顾双目惊讶环视身前身后的刘平,曹操顾自上前坐在席中,抬手说道:“刘丞相,请!”
“……”
疑惑地望了眼身后雄伟的汜水关,遥遥望着关上插满曹军旗帜,无数弓弩手来来往往,一如往日情景,刘平皱眉望了眼曹操,入席说道:“幻阵?”
“呵。”
曹操点点头,举杯毫不在意说道:“举兵伐汜水关之前,我预感此行多半会有风险,早期与南华老仙有缘在许都设下一幻阵,谣观洛阳,又是故在洛阳城外树林设下一座幻阵,就算此行大败,我亦可全身而退,若是你刘平来追,呵呵……只可惜,却是等到了司马懿。”
说着,曹操眼神流露出淡淡的悲伤,摇头说道:“万万不曾想到,我曹操没败在你手上,却是败在自己人手中……”
“听说了。”
刘平点点头,抬手为曹操倒了一杯,揶揄说道:“说吧,那么好心提醒我脱离那幻境,想必是事……”
“嘿。”
只见曹操举着酒盏,嘲讽说道:“你这那么肯定?这次不是幻觉?”
刘平一愣,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罢了,反正也是我有求于你,激怒了你,对我没好处。”
自嘲说了一句,曹操放下酒盏,望了身后的曹军阵型,微叹说道:“刘平,你赢了!曹操一生不曾求人,今次,求你善待我曹军……”
“你这么肯定我会答应?”刘平自然想报刚才‘一箭之仇’。
“不!你会的!”
曹操肯定说道:“天下人唯独你懂我耶,当日刺董之日,如今历历在目,更何况,刘平,当初我与你有恩。”
“嘿!”微微饮了一口酒水,刘平淡淡说道:“要是我猜的不错的话,我并无欠你人情!”
“额。”
听闻刘平之言,曹操面色有些尴尬,愣了半响,长叹说道:“真是小看你了……确实,你不欠我人情……”
说着,他直直望着刘平,眼神复杂说道:“算我曹操欠你一个人情,怎么样?”
“呵。”
刘平苦笑着摇摇头,忽然抬头揶揄说道:“你既已身死,却不归地府,就不怕落得个魂飞魄散?”
曹操愣了愣,继而明白过来,自嘲说道:“怕?”
说着,他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物,丢给刘平。
“这是什么?”
接过丢来的类似玉佩的东西,刘平有些莫名其妙。
“算是我的私印吧,或许对你有用!”
曹操淡淡一笑,说道:“对了,洛阳城北,黄河南岸,有一处屯粮之所,知者少之又少,可资助你收编我旗下曹军……唉!说来可笑,这些原本是为了打兖、豫两州而准备的,谁想……”
望着曹操嗟叹的模样,刘平小心将那枚玉佩放入怀中,犹豫说道:“那么……还有什么遗言么?”
“哦,该死!”
曹操低声骂了一句,继而与刘平对视一眼,哈哈一笑说道:“没了!只要你善待我旗下曹军……”
“包括那韩袭?”
刘平抬眼说了一句。
只见曹操双眉微皱,继而舒展开来,点点头说道:“好歹他也为我立下赫赫战功,放他一条生路,也无不可……”
“你倒是好器量。”
淡淡说了句,刘平缓缓起身,指了指左右说道:“那么,怎么出去呢?”
“哈?”
仿佛是听见了什么好笑的事,曹操哈哈大笑,摇头说道:“若是你能狠下心来,恐怕早早便破了此阵吧?啧啧,扬名天下的刘丞相,也不过是眷恋家中爱妻的凡夫俗子罢了……”
“我从来没自己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刘平淡然说道:说着,他望了眼曹操,揶揄说道:“还不走?若是待我破阵,你可就走不了了!”
“嘿!”
曹操呵呵一笑,凝神望了刘平半响,忽而面色古怪说道:“我早早便知道:与你为敌,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右手捏着一个印,刘平皱眉说道:“什么意思?”
只见曹操上下打量了一眼刘平,似笑非笑说道:“怪不得,你会说天下三分,却没有我曹操……托你的福,见到一些有趣的事……”
还不待刘平反应过来,曹操便化作一股白烟,徐徐消散,只留下面色微变的刘平。
“该死!这家伙一直在旁边看好戏!”
“啧!给我破!”
--
而与此同时,林中虎豹骑副统领杨川正冲着身旁一名将士大吼着。
“什么?还找不到尚书?继续找,给我把此地翻个遍!”
“可是……杨老大。”
那虎豹骑将士犹豫地望了眼那充斥着雾气的树林,犹豫说道:“这大雾之中,又有这些树阻挡视线,一时之间难以……”
“阻挡视线?”
杨川一手拎过那名将士,怒声吼道:“那就给我把这些树都砍了!”
“那……那么多……”
“怕什么!给我砍!”
“……是!”
那虎豹骑犹豫一下,应命而去。
“该死!”
怒气冲冲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杨川的眼神忽然望见不远处地上坐着的那人,疾步走过去,一脚踹去。
“孟旭,你这该死的,尚书就是为了找你才失踪,你还有脸待在这?”
只见地上的孟旭抬抬手,还不待他说话,身旁将士不忍说道:“杨老大,孟伯长这才刚回来……”
“我管他?!”
杨川怒吼一句,却见孟旭挣扎起身,沉着面色低声说道:“我去就是!”
话音刚落,附近一名虎豹骑将士好似望见了什么,大呼说道:“杨老大,统领回来了!”
杨川转头一望,见刘纯带着数百人策马而来,急忙走了过去,大声喊道:“刘纯,可曾找到尚书?”
“该死,叫我统领!”
刘纯骂了一声,翻身下马,望着远处浓浓的白雾,摇头说道:“这树林很是古怪,我带弟兄们找了数个时辰,都不曾找到尚书……叫我不解的是,为何我等好端端躺在林中睡大觉,却唯独不见尚书呢?”
杨川懊恼地一合拳掌,望着四旁在初春却郁郁葱葱大树,猛然一拳狠狠打在一棵树上,感受着拳头上传来痛处,他沉声说道:“怎么看也不像是那些妖术啊!”
“能叫你看出来,那还叫妖术?”
刘纯翻了翻白眼,望了望四下的虎豹骑,沉声说道:“不管我等怎么走,都出不了这个树林,也就是说,尚书必然在这个树林之中,诸位稍安勿躁,吃了干粮,我等继续去找!”
“是,统领!”
一声应和刚落,一名虎豹骑士卒眼尖,瞥见林中雾气正急速退去,大惊说道:“将军,且看那雾……”
“唔?”
刘纯转过头来,诧异地望着那些退去的雾气,还不待他说话,他身旁杨川大喜说道:“莫不是尚书?”
话音刚落,林中传来一声轻笑。
“莫不是我什么?”
“尚书?”
丢下手中干粮,孟旭猛地站起,直直望着远处雾气之中,隐隐浮现出一人身影。
待得此人一现身,附近虎豹骑皆大喜相呼。
“当真是尚书!”
“尚书回来了?!”
以及……
“是……”
孟旭莫名其妙地点点头。
“说件关于你的,而我并不知道的事!”
“啊?”
只见孟旭愣了愣,纳闷扰扰头,望了眼司马懿,犹豫说道:“末将准备找一个婆娘,这是成不?”
附近虎豹骑将士一声哄笑,连带着司马懿也有些好笑,拍拍孟旭肩膀说道:“那我要提早恭喜你了!”
孟旭尴尬地扰扰头,上下一打量刘平,见他无恙,心下终于松了口气。
--
另外一边,许都树林外。
“终于出来了……”
回头望了眼身后的树林,刘平自嘲一笑,翻身上马,问身旁道:“距离我等入林多少时辰?”
只见许褚抬头一望天色,肯定说道:“怕是已有三个时辰了吧!”
“三个时辰么。”
刘平嘴角挂起些许微笑,回望一眼树林,喃喃说道:“真乃天纵之才!”
说着,他一扬马鞭,凝声喝道:“走!回许都!”
“喝!”
史载:
建安五年二月,曹军曹操离奇身故,汉尚书司马懿率三千虎豹骑出关袭洛阳,趁着敌军自相攻伐之际,坐收渔翁之利,拿下坚城洛阳……
更匪夷所思的是,期间,得到许都信使传报,司马懿不知用何方法,收编了司隶之地众多曹军,兵不血刃收复了司隶。
三月,被迫退往长安的韩袭欲投西凉,却被自家曹军挡在黄河南岸,无奈之下,退守长安。
四月,司马懿收编一万五千曹军,并虎豹骑三千,顺势取长安。韩袭走投无路之下,举城投降,是故,刘平收复长安。
紧接着,西凉的白波军,亦徐徐投诚于刘平麾下……
五月,汉中守将郭太病故,马超自领汉中,听闻司马懿屯兵长安,派大将庞德守陈仓山。
六月,刘平击败庞德,兵临汉中,各处原曹军守将纷纷转投其麾下,说马超无奈之下,唯有退守东、西两川边境。
得了汉中,司马懿本欲顺势取蜀地,然而此时,天下大旱,粮草供应不足,大司农鲁肃连派十二路信使叫刘平止军于汉中。
七月,刘平调徐晃、张颌守汉中,领军凯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23章 天命使然,魂归九前
(全本小说网,。)
还不曾走近,便见到许都城外百姓云集,细细一瞧,见望见刘平领诸朝中大臣,立于城外,翘首以待。
这叫司马懿有些吃惊,急忙策马上前,待望见刘平时,翻身下马,便见刘平大步走来,伸开双臂大笑说道:“仲达!”
随手将马缰递给身旁护卫、虎豹骑伯长孟旭,司马懿望了望那一眼难望边际的人流,低声说道:“丞相,这般大场面?这叫我如何”
“哈哈哈。”
刘平大笑着走了过来,低声揶揄说道:“仲达为社稷立下赫赫战功,如何使不得?”
说着,他一把抓着司马懿手臂,说道:“走!我已着人备下酒席,为仲达,并诸虎贲接风洗尘!”
“多谢丞相!唔,不过且容我”
司马懿其妻子张春华氏,为人侠义心肠,与城门内,望见司马懿凯旋,心中悬着的心也跟着掉了下来。
司马懿看到张春华那怒气十足的样子,便连连告退。
同时刘平领着文成武将,归于许都。
丞相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办的宴席,刘平如同谈笑风生般,往后庭走去。
对他们摆摆手,刘平走上前去,笑着问道:“诸位夫人呢?”
“正在后庭等候”
“噢!”
刘平点了点,这才走入府中,便见到秀儿、蔡琰、糜贞三女领着诸侍女急急赶来,神色激动。
“秀儿”
“夫君。”
摆着诸多府中下人在旁,秀儿自是不敢过于失礼,深情望着自家夫君,梗咽着低声说道:“夫君好狠心”
“别别。”
刘平心疼地将秀儿搂在怀中,附近一干下人,自是知趣地退下了。
“琰儿”
“夫君。”
幽幽唤了一声,蔡琰的秀目中隐隐孕育着些许泪珠,待见到刘平真个出现在眼前时,又是心喜、又是委屈。
“贞儿”
“哼!”
“唔?”
刘平愣了愣。
只见糜贞撅着嘴,恨恨望着刘平,忽然眼神一软,上前嗔道:“你这恶人,还记得回来!”
听着那声极为熟悉的‘恶人’,刘平恍然一笑,作怪拱手道:“诸位贤妻,夫君回来了!”
“咯咯。”
三女咯咯一笑,秀儿上前扶着自家夫君手臂,低笑说道:“夫君,下人们看着呢”
刘平愣了愣,望着一望,当真见府中下人正猫在一些不起看的角落偷偷望着,见刘平转过头来,慌忙作鸟兽散。
“夫君”
“噢啊不,有劳秀儿、琰儿、贞儿了”
“咯咯。
”三女笑了笑,秀儿转身对自己贴身侍女说了几句,在刘平愕然的眼神中,那名侍女犹豫一下,终究朝着那内院园门走去
“姐姐?”蔡琰意外,眼神复杂地望着秀儿。
“妹妹,今日是夫君的大喜之日,不是么?”
“这”
蔡琰犹豫一下,偷偷望了望刘平,好似认命般地微微叹了口气,点头说道:“姐姐说的是”
聪慧如刘平,如何会不明白秀儿的意思,就算他此刻不明白,待见到甘倩,月英二人出现在眼前时,又哪里还会不明白?
有的,仅仅是尴尬罢了
极为尴尬!
“小女子恭祝丞相凯旋”
“咳,多谢多谢”
正说着,刘平猛然瞥见甘倩眼中流露出一种名为失落,硬着头皮细声说道:“倩儿”
声呼唤细不可闻,却叫甘倩眼睛一亮,面色羞红,再望向刘平时,双目中充斥着深情之意。
甘倩自是好打发,就是在她身旁的妹妹,有些难缠
我和你有仇啊,这么死盯着我?
望着狠狠瞪着自己不说话的乔瑛,刘平咳嗽一声,转身说道:“这个家宴”
“夫君莫不是有何事?”
见刘平站着不动,秀儿疑惑问道。
司马懿眨眨眼,细细一想,很不仗义地就将刘平的邀请抛之脑后
“不,没什么!”
司马懿干干一笑。
最终的结局,便是随后有些尴尬,又极为温馨地家宴,作为刘府家宴,甘倩有些放不开,不过仍与众女相处得不错。
与此同时,尚书府也亦是如此,司马懿被其妻子张春华张氏硬生生了拉了吃完了家宴才走。
晚上,丞相府,刘平正一个劲地瞅着首席那个空着的座位,眼角猛抽,苦笑摇头,无视堂中满脸喜色众位文武大臣,颇为郁闷地喝着闷酒。
“不仗义啊见色忘义,不仗义啊”
“刘公这是怎么了?”
堂中末位,白纸墨嘿嘿笑着,询问着身旁的贾诩。
只见贾诩转身疑惑瞅了瞅白纸墨,皱眉说道:“白纸墨,我见你最近好似颇为心喜啊”
“何以见得?”
“平日里,你岂会这般多话?”
“嘿!”
贾诩淡淡一笑。
对于那个空着的首席座位,堂中诸文武大臣显然是司空见惯,毫不在意,大肆高歌颂德,叫刘平暂时忘了司马懿那个‘不仗义的’家伙,哈哈大笑,也算是其乐融融。
当然了,比起尚书府邸那温馨家宴来,自是逊色许多
不过温馨归温馨,这宴后之事,就让司马懿有些头疼了
在张氏吩咐众侍女收了碗盏之后,堂中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建安五年六月至九月,天下大旱。
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司隶等各州连月无雨,作物颗粒无收,就连米粮重地徐州,亦多受影响。
各州奏章如雪纷至,许都人心惶惶,多有流言蜚语,叫刘平心中急怒不已,当即招诸朝中大臣商议此事。
尚书司马懿出列说道:“大旱,乃天劫,许都之谣言,毫无凭据,不足轻信。眼下,各州百姓正遭此灾劫,不如调徐州之粮!”
话音刚落,侍中刘正出列道:“尚书仁义之心,下官佩服,然调徐州之粮,分望各处,孰为不易,时间紧迫,恐怕来不及,再说,就算调尽徐州之粮,亦不过是杯水车薪”
还不待刘正说完,司马懿转身大声喝道:“你亦知时间紧迫?有时间在此处与我争论,不如即刻叫徐州刺史运粮分往各州!做不做,与后效如何,这是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我等身为朝官,有闲在此争论,不如多救一名百姓!”
朝上诸大臣面面相觑。
大司农鲁肃出列说道:“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廷尉白纸墨出列说道:“臣附议!”
尚书令荀攸亦出列,拱手道:“尚书所言,深得我心!臣附议!”
侍中李川、光禄勋杨修、御史大夫满宠皆出列说道:“臣等附议!”
站在百官之前,仅距离那位子几步之遥的刘平,环视一眼朝中重臣,大声说道:“有何异议者?”
只见朝上诸朝官对视一眼,出列拱手道:“臣等,附议!”
“好!”
刘平转身喝道:“即刻以天子名义拟诏,着徐州牧陈登,接诏后速速征集本州之粮,押运许都,再由许都分往各处”
说着,他似乎望见司马懿想说什么,摆了摆手,沉声喝道:“期间但敢有人不顾国情,不顾社稷、百姓,私吞救济之粮,皆斩之!诛三族!”
朝中百官闻言一惊,大呼道:“刘公圣明!”
或有御史大夫毛玠出言说道:“刘公,仅徐州一州之粮,恐怕难救诸州百姓于水火”
“那么你的意思呢?”
只见毛玠犹豫一下,低声说道:“臣闻,世家中多有存粮”
“不可!”
还不待毛玠说完,鲁肃皱眉说道:“主公,眼下乃多事之秋,实不该再多生事端”
只见刘平皱眉在堂中踱了几步,忽然问司马懿道:“仲达,你意下如何?”
望着鲁肃、荀攸二人不动声色摇摇头,司马懿也知此事关系甚大,毕竟,时下不必当日,刘平已坐拥八州,罢黜世家之事,只会有弊无利
忽然,他灵机一动,出列拱手道:“在下以为,平白无故,叫世家取出家中米粮,只会引来祸事,并非是妙策,不如改发国券!”
“国券?”刘平愣了愣,心中亦有打量。
“对!”
司马懿点点头,环顾朝上诸官员道:解释说道:“所谓国券,便是由国家向世家、向富裕之家预支财帛,用以国家各处建设,待得国力充沛之时,再将此财帛、并额外利息奉还”
说着,他便将国券之事,一一说出,只听着朝中诸朝官目瞪口呆。
“此此非圣人之道!”
侍中刘晔喃喃自语一句,出列说道:“尚书的意思,下官明白,只是下官以为,若是天下人因此逐利,岂不是失了圣人教化?不如对外明言,朝政困难,在下以为,天下爱国之士”
“迂腐!”
还不待刘晔说完,朝上李川冷笑说道:“尚书曾言及一句,在下深以为然,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家、商贾,皆重利益,毫无利益,他们又岂会欣然解囊?”
一句话说得朝中诸官有些尴尬,鲁肃咳嗽一声,讪讪说道:“李大人言过了”
“利川。”
司马懿低声唤了一声,叫李贤退回列中,继而说道:“李侍中所言虽有些激烈,不过倒不是信口开河,我等此次发国券,乃是无奈之举,凭心而论天下财富半数在世家、商贾手中,此事不假,若要其欣然解囊,我想利益之事,恐怕是少不了的,刘大人以为如何?”
“这”
刘晔摇摇头,叹息说道:“非圣人教化”
望着朝中百官低头默然不语,刘平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