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地球去封神-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乾元起身,上前亲自将萧宝树扶起,笑道:“害你们进山避难受苦,本就是帝国犯下的错。本王身为皇族,也不过是尽自己所能,稍稍弥补过错而已,当不得萧族长如此大礼。”
听了这话,萧宝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想起了那不堪的往事,好在他终究是个爽朗的人,笑道:“有王爷这话我就更放心了,还请王爷放心,回去之后,我立即组织族人下山,同时也会将王爷的诚意带给其他部落。”
“很好。”乾元也是一笑。
接下来,乾元又跟萧宝树谈了谈从部落战士中,挑选合格之人参军之事,萧宝树想都没想,直接拍着胸脯保证,一定选送最优秀的战士。
这不是萧宝树夸海口。
山民部落都有狩猎队,成员都是部落最优秀的战士,下山之后,如果让这些战士去种地,那实在是暴殄天物。
参军,才是最好的选择。
加入军队之后,兵饷俸禄既能养家,自个儿也能继续修炼,一举两得。
如果能在战场立下战功,混个一官半职什么的,那就更是部落的荣耀与骄傲了,能极大地提升部落的地位。
因此,就算乾元不说,萧宝树也会主动提及此事的。
这些山民进山之前或许是温良恭顺的,但是山中恶劣的环境,早就淬炼出不一样的气质,不畏死亡,直面杀伐。
就像郭嘉说的,确实是再合适不过的兵员。
一切谈妥之后,萧宝树又在未来的户曹郎中曹叡亲自陪同下,前往白壁县挑选部落定居点。
乾元听了,好笑地摇了摇头。
别看萧宝树在他面前表现的一点心机都没有,其实心里精明着呢,果断选择了三县之中最为安全的一个县,死活都不去南关县。
果然,能当上族长的,就没有一个是简单人物。
不过这样也好,先到先得嘛,优先下山的部落拥有优先选择权,消息传了出去,只会刺激其他部落下定决心,早早下山。
眼见冬天就快到了,留给青丘府组建警备师团第四旅的时间其实所剩无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招募到足够的兵员。
乾元甚至有些担心,第四旅怕是赶不上明年春季的大战。
好在萧宝树无意中透露的一个消息,引起了乾元跟郭嘉的兴趣,尤其是郭嘉,已经在琢磨怎么利用它来做文章了。
第一百三十章 城池规划
据萧宝树讲,他知道一条可直接翻越祖龙山脉的小道。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按理来说,这样的小道是没什么军事价值的,至少对青丘府是这样,军队真要进入青丘国,大可直接通过血色峡谷,无需翻山越岭。
虽然说青丘国已经在重修蛮牛关,可那么大的一座关隘,以妖族的基建水平,不是一个冬天就能建好的。
驻守翼泽关的第二旅又时不时的骚扰,进度就更慢了。
只是不知为何,郭嘉却对那条小道非常感兴趣,甚至跟萧宝树约定,下次要亲自去现场踏勘。
乾元见了,也就不管,任由郭嘉去捣鼓,他现在在操心另一件事。
舅舅长孙云送来的炼器师、炼丹师以及高级铁匠,算是雪中送炭,补齐了封地最后一块短板,加上宫里赐下的技术手册以及祖龙山脉下的大型铁矿场,封地终于具备了兵器铠甲自给自足的先决条件。
跛着脚走路的军工作坊,终于可以开足马力了。
鉴于此,乾元决定正式关闭一零一基地,将岩炙大师请到青丘府,代为主持军工作坊。
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兵甲司。
重生的军工作坊,也就是即将组建的兵甲司,将细分为兵器坊、铠甲坊、具装坊、弓弩坊以及器械坊,全方位地为军团提供装备保障。
兵甲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明年开春之前,将亲卫营、警备师团以及城防营将士的非制式铠甲,改造为大乾独有的标准铠甲——步人甲。
这些非制式铠甲都是从妖族战士身上扒下来的,匆匆改造之后,就发给了新兵,别说锻造技术不过关,连尺寸都不甚合身。
一直将就着。
妖族的兵器锻造技艺并不比人族差,算是各有千秋,但是铠甲锻造技艺实在是惨不忍睹,落后了不是一点两点。
…………
忙忙碌碌中,时间来到冬月初五。
经过大半个月的筹备,六曹衙门终于一一筹建到位,青丘街也已经完成大面改造,只剩下零星的修补。
乾元可是有言在先,不准衙门铺张浪费,够用就行。
正如之前预料的那样,忠叔被任命为吏曹以及工曹郎中,郭嘉任兵曹郎中,李淳风任礼曹郎中,曹叡任户曹郎中,宋慈任刑曹郎中。
加上刘道宁执掌的王府记室,整个架构总算是立了起来。
期间,在刘道宁亲自操持下,绿柳山庄、藏书楼、内库以及灵兽苑等王府直属机构,也都一一筹建到位。
为了不分散亲卫营的实力,乾元特意从禁卫师团中抽调精锐,组建了两支玄甲护卫队,分别承担起守卫藏书楼以及灵兽苑的职责。
这两地,可是不能出一点差错。
宫里赐下的家具摆件等物品,大部分也都已经更换到位,少数暂时存在内库,整个藩王府也是焕然一新,凭空增添了几丝皇家气派。
上午九时许,乾元在藩王府议政堂召开军政会议。
刘道宁宣读完对忠叔等人的任命之后,会议立即进入第一项议题,讨论青丘府的城池规划。
此项议题,是乾元直接给工曹下达的任务。
青丘府城有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如果放在地球,都能算是历史古城了,但是在禹余天就太正常不过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内早已被填充的满满当当,乾元就是想变动,也是有心无力,光拆迁费就能把藩王府给拖垮了。
别说城区改造,就是改造一条青丘街,都让王府大出血。
拆不起啊。
除了拆迁费用,其间还涉及到各方势力的利益,内里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动荡。
这种状况,极大地束缚了乾元的手脚。
以星空商会为例,名下的作坊是东城区几座,西城区几座,南城区几座,散落在城中各处,无奈之下,乾元才想到,在城外建立新工厂。
类似的还有之前组建警备师团总部机关,机关院落、军工作坊等也几乎都是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
组建兵甲司之后,这种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借鉴地球上的拆迁案例,乾元准备另辟蹊径,对主城区不做大的改动,而是打起了城外郊区的主意,以筹建新区的方式,拓展城池发展空间。
这就不止是为星空商会批地那么简单了,需要做一个全盘规划。
乾元敢这么干,除了现实需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丘府眼下的城墙形同虚设,敌人真要兵临城下,三两下就破城了。
这么一来,在城外建新城也就不存在防御上的负担,反正都是不设防,干脆连城墙也不要了,真要有兵临城下的那一天,只能证明乾元治理的太烂了。
按照乾元的归附,除了青丘府北郊暂时不动之外,剩下的东郊、南郊以及西郊都将列入特定的发展序列,划为功能新区。
东郊,是乾元规划的轻工业区。
毫无疑问,星空商会的那些什么酒厂、肥皂厂、玻璃厂等等,都将集中在东郊,也就是即将被命名的东临新区。
这还只是第一步。
乾元计划以此为契机,吸引其他商会到东临新区投资建厂,把它发展成整个招摇郡最繁华的轻工业区以及商贸区。
筹码,就是乾元手中掌握的各项地球科技。
别的不提,只要把乾元玻璃制造技术共享出来,规定,只要在东临新区建厂,就可获得玻璃制造技术授权,怕是赵氏商会第一个冲上来。
东临新区发展起来了,封地的商业才能跟着起来。
否则,仅凭星空商会一家的力量,那得发展到猴年马月啊,眼见东大陆波云诡谲,神都夺嫡之争愈演愈烈,乾元可等不到那时候。
南郊,直通青丘山,这里将是乾元规划中的重工业区。
当然,相比东临新区已经有了一个相比成熟的方案,南郊重工业区的发展还只停留在乾元的脑子里,最多也就是在前期建一座水泥厂。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启动。
乾元也只盼着,能在两年之内在南郊建起一座发电厂。
这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
最后就是西郊,也就是乾元规划中的军事区。
警备师团总部也好,城防营营地也好,兵甲司也好,包括正在筹建的武库,都将扎堆布置在西郊。
这里,未来将整体划为军事禁区。
除了军事上的需要,乾元也是考虑到兵甲司的保密需要,宫里赐下的技术手册可不是大白菜,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便是乾元对青丘府的城池新规划,如果三个新区都能一一发展起来,那青丘府的面积至少要扩大一倍以上。
其规模,足以跟招摇城媲美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招贤纳士
为了配合青丘府新城规划建设,同时也是基于封地发展模式有别于其他地方,设置六曹下设机构时,在参照朝廷六部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曹以下机构称之为科,主官即为该曹主事。
吏曹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下设吏曹科、司封科、司勋科以及考功科,跟吏部一致。
类似的还有刑曹,下设治安科、提刑科以及典狱科。
礼曹掌典礼教育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封地学堂以及对外交往,下设仪制科、祠祭科、外联科、教育科以及医卫科。
除前两科跟朝廷一致,后三科则是新设机构,其中,外联科掌对外联络事务,等同于封地“外交”机构。
因为封地没有外交权,故而改称为外联。
教育科统筹管理府一级的书院,县一级的中级学堂以及乡镇一级的初级学堂,推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肩负起推广地球科学的重担。
医卫科执掌医疗卫生事务,也是乾元准备大力推进的一项新政。
户曹掌封地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下设户曹科、民政科、财税科、商业科以及招商科。
毫无疑问,乾元赋予了户曹更大的职权,将商业单独成科,昭示其大力发展商业的决心。
招商科则是为东临新区特设的机构,唯一职责,就是利用技术授权,将其他商会吸引到东临新区投资建厂。
工曹掌封地工程、水利、制造等一应事务,下设营缮科、屯田科、水利科、匠作科以及工业科,最后的工业科就是为发展工业而特设的机构。
最后就是兵曹。
兵曹职掌封地军务,下设兵曹科、参谋科、战备科、军情科以及军法处,一切都为战争服务,跟兵部职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讨论完城池规划,接下来,针对封地存在的问题,各曹郎中开始献计献策,拿出他们准备了半月之久的对策。
首先汇报的是吏曹郎中忠叔。
吏治是一切之本,吏治兴,则封地兴;吏治败,则封地败。
忠叔起身道:“到明年开春之前,吏曹准备办好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参照藩王府架构,有序推进县衙机构改制。”
按照吏曹建议,县衙除县令之外,将只保留县丞一位佐官。
取消主簿一职,转任吏房主事。
取消县尉一职,转任兵房主事。
取消教谕一职,转任礼房主事。
取消典史一职,转任刑房主事。
剩下的户房以及工房,除任命两房主事之外,建议由县丞兼管。
如此,既明确了六房地位与分工,又不对官吏进行大规模撤换,确保此项改制能有序推进。
至于相关人事,等稳定下来之后,再调整也不迟。
除此之外,吏曹还明文规定,县衙六房除了归县令辖制,上一级对应衙门也可直接指导、督察,实行双重领导制。
如此一来,既奠定了六曹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加强了藩王府对县衙的管理,不至于说,由县令一人在当地作威作福。
“很好。”乾元满意点头,跟着提出一个问题,“县衙之下,乡镇村落至今属于治理空白,仅由当地士绅自治。吏曹是不是可以考虑,借机改变这一现状?村落暂且不说,至少在镇一级,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组建简易衙门的。”
封地就这么大,要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除了发展城池商业,乾元也在考虑,如何深挖乡镇村落的发展潜力。
在地球,土地面积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决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仅凭一座城市的产值就超过一省,甚至是一国,都不罕见。
青丘府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地球两个地级市,仅从领土面积算,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的。
“这……”
忠叔有些不好回答,毕竟乡镇自治模式延续了数千年,作为禹余天本土人士,脑子一下转不过弯来也是正常。
观念的转换,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乾元见了,道:“总之,吏曹先认真研究一下吧。”
“遵命!”
忠叔没理由拒绝,跟着道:“吏曹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准备在立冬之前组织一场吏员选拔考试,从寒门中选拔德才兼备之士,补充到各级衙门。”
人才,永远是封地发展绕不过去的坎。
忠叔显然很懂乾元,甚至都不用乾元暗示,就充当了改革急先锋,对世家举起大刀,准备借助寒门的力量,打破世家对衙门的垄断。
前番世家集团借着冯去疾一案,在神都大肆弹劾乾元,已经也让忠叔心生恶感,打定主意,准备跟世家好好斗一斗。
忠叔话音刚落,其他人到没什么,只有户曹郎中曹叡眼神一凝,心更是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却是强忍着不动声色,目不斜视。
议政堂的气氛,一下变得微妙起来。
六曹郎中中,忠叔是原秦王府旧臣,跟乾元是主仆关系,对乾元忠心不二,郭嘉、李淳风、宋慈都是非土著。
只有曹叡,是青丘府本地人。
尤其是随着冯去疾死亡,冯家式微,曹叡以及他背后的曹家,隐隐成了青丘府世家代表,只有唐家能与其抗衡。
曹叡在藩王府任职,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土世家的利益。
这是谁都无法左右的。
就算曹叡知道,这会引起殿下的忌惮,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既然身在世家那个圈子里,就必须遵守圈子的规则。
现在,忠叔就差明着喊出,要打压世家了。
可偏偏曹叡不敢多言,现在的殿下实在不是谁能挑衅的,曹叡甚至怀疑,李忠的提议本身就获得殿下的首肯。
在可难办了。
坐在上首的乾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想了一下,道:“组织吏员选拔考试,从民间招贤纳士,这我很赞同。”
“完了……”
曹叡都不忍听下去了,他预感到,即将掀起一场风暴。
乾元扫了曹叡一眼,接着道:“只是一点,既然是选拔考试,那就不必设置身份门槛,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世家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参加,以免沧海遗珠。只要有真才实学,王府就该量才而用,英雄不问出身嘛。”
曹叡诧异抬头,正好对上殿下的目光。
他明白了!
殿下画了一条红线,既不会对世家赶尽杀绝,也不会继续容忍世家在衙门独大,甚至是尸位素餐。
如果这样,世家还敢不识趣,做出什么让人失望的事情来,那……
曹叡甚至都不敢往下想。
“殿下英明!”曹叡立即表明态度。
忠叔虽然有一点点不甘心,但还是答应下来。
为何不甘?
因为真要允许世家子弟参加选拔考试,那考中者中,起码有一半以上会是世家子弟,考试的效果似乎就没那么明显。
世家无论是修行功法,还是修炼资源,都碾压寒门,再加上族学支撑以及从小的耳濡目染,优秀子弟自然比寒门多。
真正的纨绔子弟毕竟是少数。
至于平民百姓,要想脱颖而出,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乾元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能压住封地大大小小的世家,却不能不考虑来自神都以及世家集团的压力。
步子迈得太大,就算乾元是实权藩王,也可能摔跟头。
以封地目前的实力,实在不宜跟世家集团硬碰硬,乾元是能在封地一言九鼎,但总不能把青丘府经营成一个自闭的小天地吧?
只要还要跟外界交流,就必定会跟世家打交道。
远的不说,东临新区招商的目标,背后不就是一个个世家吗?
而且在乾元看来,想要解决世家之患,打破阶级壁垒,根本办法并不是铲除世家,而是推行教育,让平民孩子也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长此以往,世家的优势自然就会慢慢消除。
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骑兵
继忠叔之后,其余几位郎中也都一一发言。(全本小说网,HTTPS://。)
曹叡着重讲了讲对山民的安置补偿,同时建议,免除山民两年农业税,获得乾元通过。
马铃薯跟九州一号在翼泽县的推广,获得空前成功,仅马铃薯一项就解决了三分之一的军粮问题。
到明年开春,马铃薯跟九州一号就将在封地全面推广开来。
届时,长期困恼封地的粮食问题就将不复存在,甚至会有余粮外销,乾元自然也就有免除山民农业税的底气。
不仅如此,乾元还建议户曹,对在东临新区投资建厂的商会,第一年免除商业税,第二年也只征收一半的商业税。
在土地租赁上,也尽可能地给予优惠。
乾元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大商会进驻东临新区,借助诸商会的资金实力,快速发展东临新区。
这么做,对星空商会而言,短期利益可能有些受损,但是从长远看,在东临新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对星空商会也是有益的。
作为王府嫡系,星空商会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不断从乾元这获得新技术,始终走在技术扩张的最前沿。
这是其他商会无法比拟的。
比如玻璃制造技术,乾元特意交待阿宁,星空商会完全可以聚焦在玻璃制造领域中的分支——玻璃仪器制造。
利润大,技术含量高,是其他商会一时无法赶超的。
礼曹郎中李淳风倒是没提什么发展大计,张嘴就向乾元要钱,更是逼着乾元,让户曹在明年的财政预算上,给予教育支出五个点。
曹叡当场就要发飙,五个点是什么概念?
在此之前,封地除了道院跟武院这两座官学,其他都是私学,基本不占用衙门财政收入。
就是道院跟武院,因为时不时有世家捐赠,也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因此,教育支出占比还不到一个点。
现在李淳风张嘴就要五个点,难怪曹叡不同意了,反对的话还没说出口,乾元却直接答应下来,愣是把曹叡架在半空。
太难了。
秋季大战之后,因为连续召唤了李淳风跟薛仁贵,乾元实际剩下的杀戮值只有18000点,只比开战之前多5000点。
就这,在确定让李淳风执掌礼曹之后,乾元还是咬牙,一口气消耗了足足5000点杀戮值,兑换了全套中小学教材,交给李淳风。
乾元就是希望李淳风先自个儿把教材吃透,再培养一批老师,跟着在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中小学教育推进下去。
李淳风要钱,乾元自然是鼎力支持。
刑曹郎中宋慈也没怎么发言,他管的那一摊专业性很强,乾元也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宋慈施为。
听说宋慈正在借着机构调整的契机,大力整顿衙役队伍。
没的说,乾元自然是鼎力支持,更是建议宋慈,可适当招一些因伤退役的战士,转职为衙役,增加衙役队伍的血性跟纪律。
宋慈欣然接受。
最后就是兵曹,这一项却是不宜在这样的场合讨论,需要另行召开军议。
再说,现在薛仁贵也不在。
秋季大战之后,被任命为警备师团师团长的薛仁贵,就一直在外视察各至部队已经关隘防务,熟悉情况,同时负责部队整编。
眼下更是进了祖龙山脉,到各大部落为第四旅挑选战士去了。
…………
冬月初八,薛仁贵终于返回青丘府。
乾元当即叫上郭嘉,共同商议军队建设问题,讨论核心,就是明年春天如何击溃狐魔军,再次赢下一场大捷。
书房中除了薛仁贵,还有一员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大将,正是三国时期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