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珠传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文正在现场督建那几座水库,听到何安江的建议,心说,你们能采购到“天蚕”的蚕种吗?让你们办个事真是费劲。

    “我们一定要自己育种,这事没得商量。多花点钱,我们也要自己搞。这事你们先自己想办法解决。”李东文挂了何安江的电话。

    孙晓琰几人一回到通远,就被何安江抓过来开会。

    “育种这个事,老板是铁了心要干了,大家赶紧想办法,集思广益,该怎么干吧。老板还说了,不怕花钱。”何安江向几个人先做了通报。

    孙晓琰先说道:“我们在三湘看见了两家育种基地,感觉也没多大地方,建设起来,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何安江:“建设不是问题,关键是技术,还有懂技术的人。”

    孙晓琰顺着何安江的思路说:“有了懂技术的人,不就有技术了吗?我们直接去找懂技术的人。”

    其他几个人也七嘴八舌地想办法。

    “直接去育种基地挖人,咱老板不是有钱吗,直接用钱砸,还怕人不来?”

    “这技术恐怕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怕是要师傅徒弟都请过来。”

    “咱们直接去找祖师爷,去他们的学校把他们的老师请过来……”

    “有这样的学校吗?有育种专业吗?”

    “农科大学,应该有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在隔壁三秦省。”

    群众的力量果然强大。

    何安江综合了群众的意见,最后总结性发言:“我们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方面去挖人才,从现有的育种基地入手,这事我来安排。另一方面,从高校着手,寻找育种方面的专家教授,帮助我们组建育种科研基地,这件事由孙晓琰负责。至于找人的活动经费,每各组先以一百万为基准,经费不够再申请。”

    散会后,何安江又给孙运圣打电话求援。

    孙运圣觉得上次没帮上什么忙,有点过意不去。

    育种基地就在眼前,而且不止一家,自己都没搞定,有点掉面子。

    这次何安江再次求援,而且提出“高薪聘请”,并且给出一百万活动经费,孙运圣当即表示,活动经费我们三湘出了,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再说了,咱俩都是从港岛出来的,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孙晓琰这边,赶紧发动周围的亲朋好友及同学,寻找西北农大的关系。

    群众的力量果然强大,从通远县这些年走出去的大学生里面,找出来一位大三的在校生,现在放暑假,开学马上就大四了,大学的课程已经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已经着手准备毕业实习了,马上就面临就业问题。

    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例子多的是,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这学生叫李琳,是个女生,家是通远县城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肉联厂职工,在通远县来说,家境还是不错的。

    小县城的关系网就是密切,孙晓琰在纺织厂找到了一位李琳家的亲戚,是李琳的一位远房姑妈。

    孙晓琰拉上这位远房姑妈,就赶到李琳家里。当然不能空手去,带了一堆礼品,水果饮料还有一桶油两瓶酒。

    李琳不再家里,出去找同学玩了,中学同学。

    孙晓琰说明来意,请李琳同学带着她去一趟学校,介绍认识几位教授,家乡的企业,想和他们学校合作。

    双方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地点,孙晓琰就告辞了。

    第二天上午,孙晓琰和李琳在她家附近餐馆见得面。

    李琳个子不高,一米六不到,清瘦苗条,小鸟依人显得弱不禁风,不像个西北姑娘,倒像个南方秀气女子。

    反观孙晓琰,标准的北方姑娘,大脸盘,大眼睛,肤色略黑,身高将近一米七,胳膊腿都很壮实,是个有力气的,像个女汉子。

    李琳开学要等到九月份,现在才七月份,孙晓琰不想等了,现在就想出发。

    “晓琰姐,你要找的是养蚕育种,是我们学校动物科技学院的,我是资源环境学院的,不是一个学院的,我不熟悉啊。”李琳说。

    孙晓琰说:“你总比我们熟悉些。我们公司可以接收一批毕业生,帮助大学生就业,还能提供实习基地,还能提供科研经费,好处多多,你这是在为学校做贡献呢。”

    李琳问:“你们公司待遇很高吗?能在大城市工作吗?我不想一辈子都生活在通远这个山旮旯。”

    小妹妹,你这样会把天聊死的好吗?小县城咱么啦,山旮旯怎么啦,就不能工作了,还不能活了?

    这年代的年轻人,怎么都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咋就不能踏实做点事呢?好高骛远真的好吗?

    孙晓琰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李琳同学,通远是你的家乡,通远有三十多万人呢,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几千年了。国家在发展,家乡也要发展,需要更多人才来建设家乡。我们公司的待遇还是很好的,欢迎你和你同学来这里一展才华。”

    李琳说:“这是我最后一个暑假了,才刚开始,我还没玩够呢,不想那么快回学校。”

 第130章:水窖搞大了

    孙晓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特别助理了,每天工资一百块,月薪三千。(全本小说网,https://。)”

    “哇,三千块!真的吗?赶上我妈妈一年的工资啦!”李琳喊的好大声。

    孙晓琰胡萝卜加大棒,终于搞定这个学生妹,当然主要还是胡萝卜的作用。

    从通远到李琳所在的学校三秦省杨岭,有八百多里路,坐汽车要六个多小时,都是山路。

    杨岭距离三秦省城长安不远,不到两百里,从通远到长安,要路过杨岭。

    孙晓琰带着厂办一名叫胡楚月的小女孩,跟这李琳一起出发的。

    清早出发,一路颠簸了七个多小时,换了两趟车,快到傍晚才来到李琳的学校。

    三个女人又累又饿,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小饭馆,先填饱肚子再说。

    学校放暑假,饭馆生意有些冷清。李琳点了四菜一汤,还点了两瓶冰啤酒,大热天的,来口冰啤才爽快。

    这年头的大学生,喝酒已经习以为常了,不喝酒的才不正常。只是平时喝不起,毕竟喝酒对学生来说,还是一种高消费。

    李琳在学校是有宿舍的,不过孙晓琰没让李琳住宿舍,而是安排她也住在了学校宾馆。这宾馆就是校办的第三产业,招待家长和一些来宾的。

    三个人开了两间房,李琳单独一间,孙晓琰和胡楚月一间。李琳这间房,是方便她接待客人的,比如她的同学和老师。

    学校放假了,但各个院系仍有值班的教师。第二天,李琳就带着孙晓琰开始在学校里各种找人。

    李东文这段日子都在通远督工。

    督工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四座小型水库已经修建完成,并且在水坝两边,预留了导流渠。羊草沟乡那个较大的水库,还在修建,预计再有一个月也能完工。

    李东文正在翻看《通远县志》,查看历年雨季的情况。

    他琢磨着如何利用雨季,多降点雨,现在的水库是基本建成了,但还只是干坑。

    持续降雨太多,会不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呢?

    桃花仙公司今年种了十万亩花生,一直风调雨顺的,长势喜人。

    现在正在用木头滚子碾压花生秧苗,这是老庄稼把式总结出来的高产经验,让花生秧苗扎下更多根须,才能结出更多果实。

    当然也有用脚踩的,几亩地还可以,十万亩花生,真心踩不过来。

    看来行雨,还得悠着点来,分区域分时段降雨吧。

    于是今年通远县的雨季,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当然不细心的人是发现不了的。

    第一种现象,局部瓢泼大雨,大部牛毛细雨。

    这好像也不奇怪,下雨嘛,哪有那么均匀的,有时候隔一条马路,这边下雨,那边还出太阳呢。

    还有一种现象,夜间瓢泼大雨,白天牛毛细雨。

    当然夜间的瓢泼大雨,主要集中在那几座水库周边,其他区域基本没啥影响,更不可能闹出水灾。

    只是气象部门有些诧异,今年通远整体的降水量有些异常,超过了平均值两倍还有多。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往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是抗旱,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县都没什么旱情,仿佛庄家需要雨水的时候,降雨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桃花仙水库的坝顶足有把米宽,并排跑两辆车都没问题。谷春j县长此时正站在坝顶,望着蓄满水的水库,无限感慨,“通远县终于有了自己的水利工程了……”

    陪同谷县长一起视察的林业局局长孙志林,看了一眼旁边的李东文,心说,这是人家李老板的水窖,不是县里的水利工程。

    桃花仙的水库,报建的是公司自用“储水水窖”,县里审批的。

    如果报建水库的话,要到省里审批,麻烦事太多,说不定哪年哪月能批下来。

    通远县修建水窖,太正常了,靠近山里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窖,差别只在水窖的大小。

    桃花仙公司的“水窖”,实在是大了一些。

    五个“水窖”中,最小的水面都有三里方圆,上千亩水面。

    羊草沟乡那个“水窖”,水面更是超过了三万亩。

    三万亩也没多大,两千米宽,一万米长那么一块长条而已。但是,水面连在一起,就有一种烟波浩渺的感觉。

    通远县水利局的局长于得水,看着眼前的奇景,却发出了担忧,悄悄靠近谷县长身边,说道:“这‘水窖’太大了,怕是要向省里重新报批。”

    谷县长微微一愣,“水窖?你确定这不是水库?”

    开什么玩笑,你见过这么大的水窖?这是你这水利局长给出的定义?

    于局长也是苦笑,“桃花仙公司,当初申报的时候,是叫水窖。申报水库的话,咱们县里没权利批啊。”

    谷县长:“这个,不是修建在河流上,能不能算是人工湖?”

    于局长:“这么大的湖,这么大的蓄水量,客观上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迟早要上报的。堰塞湖也是湖啊。”

    于局长只是个科级干部,这么大的安全隐患,他的小肩膀肯定扛不住的。

    当初之所以审批能通过,是因为大家谁也没想到真有这么大的蓄水量,以为最多也就是个大点的水池子,能有多大事。现在看来,不上报是不行了。

    得知这么大一个隐患,谷县长也就没心情再视察了,赶紧带领一干人马回去想对策。

    桃花仙公司的“水窖”,已经拿到建设批文了,县里批过了,验收也验收过了,责任就不能归人家企业了。

    当然,验收的时候,还是个干坑,没有蓄水。

    谷县长和于局长等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先上报州里,让州水利局也一起帮着抗雷,咱们实话实说,请州里下来考察。

    “东华州长好,我是谷春吉。我们县新修建了一批水窖,想请您和水利局的领导来视察一下,您看什么时候方便……”谷春吉拨通了庆州州长岳东华的电话。

    庆州州长岳东华来视察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了。

    站在水库大坝上,看着眼前的湖水,岳东华问谷春吉:“这就是你说的水窖?!”

 第131章:花开两朵

    孙晓琰带着胡楚月和李琳,在西北农林大学折腾了半个多月,终于有了一些眉目。//全本小说网,HTTPS://。)//主要是学校在放假,各院系只留守了少数值班的,想找人不容易。

    养蚕育种,要找的是动物研究学院昆虫系,而李琳所在的学院是资源环境学院,跨了学院的。

    李琳从系里找到学院的领导,又经学院指点,找到了校里负责的部门:对外交流合作处。涉及到具体合作项目,这个部门只负责牵线搭桥,还是要与具体的院系领导洽谈。

    昆虫系在动物学院里是一个较小的系,李琳他们找上门来的时候,系里只有一名老师在值班。听到有企业愿意与系里合作,值班老师很是高兴,立刻向系领导汇报。

    昆虫系系主任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瘦小老头,周教授,博士生导师,头发花白,还没退休。据说是昆虫系的专业人才短缺,周教授还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周教授看着孙晓琰和胡楚月两个女娃娃如此年轻,有点将信将疑,建设培育蚕种基地,这么大的事,你们能做主吗?

    孙晓琰挥舞着空头支票,承诺首先赞助昆虫系里五十万奖学金,另外支付五十万技术人才引进费用,还有免费的学生实习基地,实习生实习期间,免食宿,还发放基本工资,另外,动物学院的毕业生择业,桃花仙公司优先录用。

    只要求系里帮着组建养蚕育种基地,如果再能教授一下农民如何养蚕,那就更好了。

    基建设备费用和技术人员工资,一律由桃花仙公司承担,系里带队的专业科研人员,公司另外支付咨询顾问费。

    大体合作框架谈定了,双方约定了具体签约时间,并欢迎系里派人到公司考察,交通食宿公司全包。

    学校还没有开学,昆虫系组织的考察团就来到了通远。说是考察团,其实只有三个人,周教授带着两名研究生来的。

    看来这件事,校方还是很慎重的,一定要亲自过来看一看,而且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轻装简从地来了三人,但是做为系主任的周教授亲自带队来了。

    桃花仙公司方面,何安江张俊茹孙晓琰亲自出面接待。

    周教授首先参观了纺织厂,看着直皱眉头,就是一个纺毛线的,没啥技术含量。

    然后周教授要求看一下桑树种植情况,何安江就开始皱眉头。

    “周教授,我们这没有桑树,但是有榛子树……”何安江尽量说明重点。

    “榛子树?那就去看一看吧……”周教授越来越觉得这事不靠谱,没听说通远有什么榛子林。

    何安江带领一行人向山上进发。

    周教授望着满目苍翠,郁郁葱葱,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通远县的自然生态,这么好了吗?这里比江南水乡,也不遑多让吧?

    天空湛蓝,空气异常清新,绿化率如此之高?

    周教授随手拔起几丛野草,这是今年才长出来的?黄土里没什么腐殖质,但野草的根,都扎得很深。

    何安江带领周教授来到榛树林,周教授深入林子仔细查看。

    榛树已经长的很高,多数齐肩了,树叶很大很绿很肥。

    “老师,这里有蚕茧!好大的蚕茧!”一个学生发出惊呼。

    周教授闻声赶去。

    白白胖胖的蚕茧,长度超过了五厘米,直径达到了三厘米。

    蚕茧不是一颗两颗,而是一大片,挂在枝条上,阳光洒落,银光闪闪,很是好看。

    “这是野生的蚕,好像是传说中的天蚕,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具体是什么品种,还要详细鉴定才知道。”周教授边看边说。

    “如果能够育种成功,将改变中国丝绸乃至世界丝绸的历史。”周教授还处于兴奋状态。

    “你们多采一些,带回学校去研究。”周教授吩咐他的两个学生。

    “不,少采一些,让它们先自然繁殖。把这里保护起来……”周教授有些激动。

    “老师,那边林子里还有,好多呢……”另一个学生提醒周教授。

    这些蚕当然不是野生的,是李东文悄悄放养的,就是为了让专家发现。

    李东文没敢放养太多,他怕这些家伙把林子吃光了。这帮家伙的繁殖能力太强大了,食量也很大。

    周教授大致了解了一下榛树林的规模,有两三万亩,能养不少蚕了。

    “这里榛树太密集了,不利于生长,可以移植一些到别处,扩大一下规模。”周教授建议。

    周教授他们采集了几百枚蚕茧,准备马上带回学校研究。

    “这些枚蚕茧已经开始发黄,变软,这是马上要羽化成蛾破茧而出的了。必须抓紧时间送回去。”周教授显得很急迫。

    周教授并不是一个人返校的,桃花仙公司派出了五人工作组,随行的有张俊茹及两名律师,何安江孙晓琰等人,是准备与西北农林大学签约的。

    张俊茹团队作为专业律师,指出了一个核心点,蚕种的所有权问题,蚕种是在桃花仙公司的林场发现的,所有权属于桃花仙公司,周教授等人今后的科研成果,只能算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桃花仙公司可以有偿使用。

    这边的工作组刚刚出发,孙运圣就带了一男一女两个蚕种培育专家来到了通远。

    女的叫詹一鸣,二十七八岁,挺清秀的。

    男的叫甘德强,四十来岁,身材挺高挺壮的,身高一米八以上,体重至少一百八。

    这俩人是孙运圣从市里的育种基地高薪聘请来的。

    孙运圣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年薪十万,终于打动了俩人。

    甘德强是基地的二把手,蚕种厂副厂长,技术派。

    詹一鸣是他的助手。

    甘德强和詹一鸣之间是有故事的,这故事在年初一场醉酒之后,变成了“事故”,被甘德强的老婆知道了,哭喊着闹离婚。

    沸沸扬扬的,两人最终还是离了,甘德强净身出户。

    詹一鸣是未婚,事故一出,她背了一个“小三”的骂名,在单位也待不下去了,就申请停薪留职。

    甘德强也想换个环境,换个活法,正巧孙运圣找上门来,甘德强索性就带着詹一鸣来到了通远。

 第132章:甩锅背锅

    孙运圣三人来的不巧,负责这事的人都出差了,公司这边是由何安江的助理廖寒风接待的,先安排在县城宾馆休息。/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二天上午,廖助理安排了两人去榛树林现场考察。

    看到白白胖胖的蚕茧,甘德强和詹一鸣同样感到震惊。这么好的蚕种,如果培育成功,那是为全国蚕农造福,今后只卖蚕种,也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甘德强开始梦想着打败所有育种基地,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孙运圣来通远,肯定要向李东文报到的。

    李东文正陪着庆州州长岳东华,在桃花仙“水窖”大坝上视察。

    见到孙运圣,李东文想起一件事来,“你送点茶叶和酒过来,嗯,干脆在通远开一家专卖店吧,公司招待用起来方便。”

    李东文觉得当地的酒水实在难以下咽,大公司招待客人,要有个大公司的样子。

    通远县开专卖店,基本上是公司内部消费了,这小地方,哪有什么高消费的能力。

    老大交办的事情,那必须是头等大事。

    孙运圣在县城最繁华的街口,买下了两层小楼,一楼做为店面,二楼做仓库用。

    这里的房子真是便宜,临街两层楼,每层小两百平米,总价不到一百二十万。

    岳东华州长站上大坝,就知道自己掉坑里了,准确地说,是掉进“窖”里了。

    面对碧波千倾的“大坑”,如果不考虑潜在风险的话,岳东华反而感觉有点……与有荣焉。

    庆州,荒山野岭的庆州,在我的治下,如今也能“高山出平湖”了。

    这个大坝,看起来挺坚固的嘛。

    当然,出了这么大的隐患,该打的板子还是要打的。

    面对岳州长的质询,谷县长是这样回答的:“今年夏季,通远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才导致这个蓄水量严重超标。是我们对自然灾害估计严重不足造成的,这个水窖两侧都修建了导流渠,可以随时向下游排水,减少蓄水量,确保下游安全。上游没有河流汇入,蓄水量还是可控的。”

    岳州长又问身边的州水利局局长:“你怎么看?”

    水利局长明知道谷县长在甩锅,岳州长更不可能背锅,这个锅还需要他这个水利局长来处理。

    指望县水利局来背这么大的锅是不现实的,一个科级单位,怎么能背的动这么重的锅?

    “重新做一套申报材料吧,由我们局上报省厅。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很关键,至少用省级的,最好由省水利厅指定,这样容易过批。”

    水利局长给这个“锅”设计了一条安全着陆轨迹。

    “重新申报的相关费用,你们县里出吧,别给企业再增加负担。”岳州长最后拍板。

    这种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现在由企业出钱做了,官府应该感到……欣慰吧。

    甘德强和詹一鸣在宾馆里也没闲着,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甘德强列了一份清单,是筹建育种实验室的基础设备和材料,然后画了一张图纸,参照他原来的单位,做了一份育种基地的基础建设规划。

    几天之后,何安江张俊茹孙晓琰等人,从西北农林大学返回通远。

    周教授没有回来,他留在了学校,专心研究带回去的那批蚕种。

    跟何安江等人一起过来通远的,有一位40来岁的蒋姓副教授带着八名研究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