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珠传说-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文从倭国顺来的技术和设备,不太方便见光,怎么才能合情合理地拿出来用呢?

    李东文心里装着事,就没心情再去视察机械厂了。才八百多人,李东文就没心思重点关注了。

    他说了一声,马上去联系引进的事,就直接飞去了鹏城。

    李仙琼家里就是做外贸生意的,引进点设备,装装样子,问题应该不大。

    李仙琼现在俨然已经进入职业女性的角色,这边守着一栋天仙大厦,那边守着一栋在建的天仙酒店,经常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

    入夜。鹏城某高级酒店。

    一对赤条条的男女,胸怀坦荡地探讨着如何引进机械设备这件事。

    “不能由鹏城的天仙公司直接引进,要多转几道手……”

    “怎么转?这么转吗?”

    “说正事呢,你先老实点……至少要从港岛我家公司过一下……”

    “随便引进点破旧设备就行,不能便宜了小鬼子……”

    “想的真美,便宜都让你占了……”

    “谁占便宜谁吃亏,谁能搞得清……这事要尽快了……”

    “外贸生意,哪有那么容易……”

    “你在鹏城买的那块地上,先盖一个临时仓库,大点的,货到了,先放仓库里,我安排人来提货……”

    “哪有那么快,货到了,我通知你……”

    ……

    李东文在安乐乡里双宿双飞的日子,没过几天,就被请回了通远。

    请他回来的是庆州州长岳东华,商谈的是花生种子的事情。

    通远县今年二十个乡镇,都试点种植了花生,也取得了丰收,按理说是可以大面积推广了,但因为花生种子的事情,愣是搞得无比纠结。

    如果说试点成功了,不但是谷县长要推广,岳州长也有心情在全州推广。每亩收入五千元,比普通作物增收十几倍,谁都想种。

    县里已经有不少农户等不及了,直接从桃花仙的专卖店购买花生做种子,九块九一斤,贵点也认了。

    县里农户今年种的花生,五块钱一斤往外卖,也没有哪个农户敢买来做种子,就是相信桃花仙公司的花生,人家的亩产两千斤呢,你们的亩产才一千斤。

    我买了你的种子,种下去,再减产一半,这损失算谁的?

    传说,有这么一个段子,关于种子的。故事发生在东北长白县,隔壁高句丽国的村民,经常渡江过来偷玉米,见到这边的玉米棒子长得都很壮大,就悄悄地留做了种子,结果第二年并没有结出期望中的大玉米棒子。

    后来就偷偷过江,问当地村民是怎么回事,结果让当地村民当成笑话,乐好一阵子,我们的玉米种子,每年都是从种子公司买的,谁还用自家的玉米做种子?

    谷县长和岳州长都不想被人看了笑话,就把李东文给请了回来。

    请李大老板回来,谷县长自觉份量不够,就拉上了岳州长。

    李东文是这么一档子事,觉得有些好笑,种子能有啥问题,他想说,真的是你们想多了。

    但是,岳大州长亲自上门请教,也不能一句话就打发回去,还是要多说两句。

    “这个花生,我们也才种了两年,还有很多情况不能确定。比如我们担心重茬的问题,今年就统一换了一遍花生地,明年我们计划在换回来。”

    “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产量高也许是碰巧了,赶上了风调雨顺好年景。至于明年的产量,谁又能保证呢?”

    谷春吉问:“今年出产的花生,留做种子,应该没问题吧?”

    李东文看了谷春吉一眼:“这谁能保证?我们又不卖种子?但也不会在买种子了。我只能告诉你,我们公司明年是准备用自己产的花生做种子的。”

    谷春吉看向岳东华,那意思是,恶人我已经做了,下面该你了。

    岳州长:“明年我们州里想推广一下花生种植,李老板能否以批发价,卖给州里一些花生?”

    岳州长决定赌上一把,人家自己都敢用,我们也胆子大一些,去年通远也在赌,目前看来,也算是赌赢了。

    李东文:“岳州长亲自开口了,当然没问题。但这个批发价也仅限于咱们庆州一家了,剩下的花生,我们还要供应全国的专卖店。”

    岳州长得了这么一个结果,也算是比较满意了,虽然没有什么保证,但也是个很不错的结果。如果李东文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岳州长反而更不放心。

    通远种花生的农户,今年也算是大丰收了,但谷县长却犯愁了。

    这个花生的销售,是个大问题!

    六万亩地,收获了三万吨花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通远县没有桃花仙公司遍布全国的专卖店系统,该卖去哪里?

    首先烦恼的就是价格问题。桃花仙专卖店的零售价格是每斤九块九,不少农户心里想的还真就是这个价格,有些人并不是按照桃花仙公司的批发价五块钱来算的。

    你们产的多,当然要低价卖,我家产的少,才几亩地花生,我打零卖,不说卖到九块九,卖个七八块总是可以的吧?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谁不想多赚点呢?

    但谷县长可不敢这么想。

    他想的是三万吨,这么大的体量,卖给谁去?总不能是县里包销吧?

    首先是,县里包销也很难找到销路,其次是,县里以什么价格包销呢?低了吧,农户不答应,高了呢,县里肯定咋手里啊,包销不起啊!

 第247章:现实很骨感(求推求票)

    通远县桃花仙专卖店门口的街边,忽然多了一些挑着担子的摊贩,这些摊贩不卖别的产品,只卖花生。(全本小说网,https://。)

    刚开始喊价九块一斤,没人买,后来降价到八块,七块,六块,还是没人买,最后干脆降到五块,依旧没人买。

    也有人问的,一听这价格,扭头就走的还算态度好的,态度不好的还要怼上两句:花生米才多少钱一斤,一块多钱,你这带壳也敢卖五块?你以为摆在桃花仙店门口,就能冒充桃花仙牌的花生了?

    有这帮人天天在门口折腾,连带着桃花仙专卖店的花生也没人买了。

    也有些农户拿去菜市场卖,就更加卖不出去了。问价的人有多少,他们遭受的白眼就有多少。

    还有些人,厚着脸皮来问桃花仙公司,你们收购吗?

    这其中就包括羊草沟乡的乡长白衫,他直接来找孙雅慧。

    孙雅慧给他翻了一个极其标准的白眼。

    “你想啥呢?”

    这个标准的白眼,白乡长假装没看见,继续说:“我们不多卖,也是五块钱一斤,反正你们也不够卖。”

    “我五块钱收,再五块钱卖,我就赚个麻烦?”孙雅慧又是一记极其标准的白眼丢过来。

    “那你们多少钱收?”

    “多少钱都不收,我们自己有的是,比你多。”

    “老同学,算你狠!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好的花生就卖不出去!”

    白乡长丢下一句狠话,就悻悻地走了。

    李东文并没有在通远久留,心里惦记修路的事情,直接就去了凉州。

    入冬的凉州,北风呼啸。

    干燥的空气,吃起沙尘,卷走了阳光仅余的热量,太阳都都昏黄起来。

    又干又冷。

    武安县修路的队伍,热情依然高涨,已经向前推进七八十公里,每支队伍的毡房,都已经迁移了几次。

    老人,孕妇和孩子已经回去了,张红霞已经建好了安置房,孩子们都在毡房里开始上课了。

    后勤车每天都很忙碌,不断运各种物资,水,蔬菜,羊肉,面粉,还有煤炭和柴油。

    李东文把每条道路都视察了一遍,夜里又回来悄悄加固了一番,甚至把前方可能阻路的巨石,也清理了一下。

    道路并不是笔直的,时有弯曲和起伏,基本是依着地势而建,大致方向,还是按照李东文规划的意图来走的。

    处理完这些首尾,李东文就把汪军和张红霞都召了过来。

    “明年开春,我们就要开始植树造林。你们把相关准备工作,都列个计划。包括树苗的采购,人员的招聘。”

    “明年的任务,就是在道路的两旁,一公里的范围内,都栽上树,其他地方,都先种草。嗯,再盖两栋楼,一栋酒店,一栋办公。”

    李东文又加了一句。

    汪军和张红霞两人一听,这么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顿时感到了压力山大。

    李东文走后,两人进行了大致的分工,张红霞负责招人,汪军负责采购树苗。

    招人就从附近乡镇里招,张县长调动几个乡长还是没问题的。

    树苗的采购,只靠武安县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整个凉州的树苗,都未必够用。

    李东文还想着悄悄地再帮着干点活,加快一下修路的进度,就接到了李仙琼的电话。

    从倭国引进的纺织机械设备,已经运到了鹏城。

    李东文到鹏城的仓库一看,三个集装箱,放在空荡荡的仓库里。

    李东文打开一看,还真是一些旧机器,这跟一堆破铜烂铁有啥区别?

    “好东西谁愿卖给你?这是人家淘汰下来的,当破烂处理的,就这样,我们还花费了六十万美元。”李仙琼在絮絮叨叨地邀功。

    李东文直接了忽略李仙琼,掏出电话,直接联系郭丕夷。

    “你安排人来鹏城提货,引进的机械设备到了……有六十几个集装箱吧,派车来拉回去……”

    李仙琼看着他在这边睁着眼睛说瞎话,微笑不语。

    多出来的集装箱,当然是米国货,当年装汽车用的,这样的箱子李东文还有几千个呢。

    李东文连夜把倭国顺来的东西全部塞到了集装箱里,又把集装箱丢在李仙琼的仓库中。

    郭丕夷亲自带队来的鹏城,一同来的还有机械厂的厂长腾利。

    腾利四十多岁,是个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的彪形大汉,看着很有点吓人。

    “货都在这了,这是公司引进的核心技术设备,要高度保密。除了厂里的核心技术人员,先不要让外人接触,先贴上封条,等我过去你们再开箱卸货。”

    李东文如此这般,交代一番,免得大家胡思乱想。

    即便是这样,开箱的时候,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异。

    机械厂厂长腾利,亲自挑选了十名核心技术人员,参与了开箱验货,其余闲杂人等,一律被请出了仓库。

    当大家看到一些桌椅板凳,还有一大堆书籍资料,甚至还有一些电脑的时候,都以为开错了箱子,装错了货。

    直到后来,卸下来一箱箱崭新的机器,才感觉是买对了货。

    “这三个箱子,好像不太对路,都是一些破烂货,好像是淘汰下来的。”

    腾利向李东文和郭丕夷汇报。

    李东文很想说,那三箱才是花钱买来的“正货”,其余的都是赠品。

    “都收着吧,卖主跑路了,已经没法退货了。”

    李东文转身问郭丕夷:“这些,还算有点用吧?”

    郭丕夷正翻看这那一堆外文资料,听到李东文问话,赶紧起身。

    “岂止是有点用。这些都是难得的技术资料,需要马上翻译过来。”

    腾利又跑了过来:“两位老板,这些新机器,我们现在虽然不懂怎么用,但看起来已经是成品了,是否立刻安装调试一下?”

    李东文发话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尽快让咱们自己的纺织厂先用上。”

    腾利马上回答:“我们有信心,快速仿制一批出来,全国几千家纺织厂,我们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腾利想的是,这机械厂,有了新技术,今后也可以赚钱了。

    这批资料和设备,如果真能盘活一个厂子,李东文就觉得没白忙活。

    八百多人,也是人啊。

    “你们自己也要努力修……历练,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要多学习,多借鉴……”

    李东文又嘱咐了几句,就回凉州去了。

 第248章:百年不遇白毛雪

    李东文回到凉州的时候,汪军正带着一帮人,满凉州附近寻找树苗。(全本小说网,https://。)

    按照李东文的规划,路两旁一公里范围内,都栽上树,就算一亩地只栽二十棵树苗,保守测算,也需要五千万棵树苗!

    凉州的几个林场,汪军都跑了一遍,先不论什么品种了,所有能移栽的树苗,全部预定了,还不到两千万株,缺口还有很大。

    汪军甚至找到了一个果木培植基地,买下了一百多万株葡萄树苗,尽管这批树苗只有两尺多高,但好歹也算是树了。

    有一支寻找树苗的队伍,跑到了省城,在祁连山脚下终于有了重大收获。这是一家大型国有林场,在自然保护区里,有几片山谷,都是苗木繁育基地,能够提供各类树苗一千万株,当然是很多品种凑起来的,均价两块五一棵。

    拿下!必须拿下!汪军得到汇报,立刻做出决定。

    去隔壁宁省的一支队伍,也传来消息,找到三百多万株枸杞树苗,就是小了点,才两尺来高,比手指还细,显然是当年的苗。价格还不便宜,一块五一棵。

    要了!要了!都要了!汪军现在急的眼睛都发蓝,一棵树苗都不肯放过。

    李东文回到武安之后,修路的速度不知不觉又加快了不少。

    到12月10日,终于有一支区小队,修通了道路。

    接着每天都陆续有队伍完工,直到12月15号,所有的道路全部修通,比原定的计划整整提前了半个月。

    汪军撒出去寻找树苗的队伍,也陆续归队,最后统计了一下,预定了三千五百多万株,还有一千五百万株的缺口。

    汪军把这个结果汇报给李东文的时候,李东文点了点头。

    “就这样吧,每亩少栽几棵就是了。”

    李东文一直不建议把树栽的太密集,桃园每亩才十来棵树,不是也挺好的吗?

    汪军心里却一直打鼓,就这两尺多高的小树苗,每亩地栽那么十几株,跟没栽树有啥区别?能扛得住凉州的风沙?

    既然老板已经做了决定,汪军也没在坚持。实在是找不到树苗了,凉州及其周边的林场都找遍了,再远的话,树木的品种就不一定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了。

    修路的队伍都撤了出来,张红霞给大家开足了两个月的工资。

    花园乡和北山乡的村民,都住进了崭新的毡房。

    张红霞愣是从县民政局扣出来两百床棉被,分给了各家各户。

    不能光让桃花仙公司出钱,安置村民,县里也有责任。

    武安县的村民发现,路修好了之后,凉州就忽然开始变天了。

    气温明显开始下降,西北风夹着雪花,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都变了颜色。

    天是灰蒙蒙的天,经常是乌云蔽日,地是白茫茫的地,厚厚的积雪掩盖了所有色彩。

    大白天,北风一起,遇到地势起伏,雪粒子就像黄沙一样飘起,形成了罕见的“冒烟雪”。

    在武安县北部,整个花园乡和北山乡,甚至还刮起了“白毛风”,下起了异常恐怖的“白毛雪”。

    这种白毛雪,如果降落在有人烟的地区,那妥妥地就是一场雪灾。

    暴雪的重灾区就是武安县,全县进入抗击暴风雪的紧急状态。

    花园乡和北山的村民,想想都有些后怕,非常庆幸已经从原来的地方搬迁了出来,否则已经被大雪掩埋了。

    新建的毡房还是比较结实的,并没有被大雪压垮。两个乡的毡房是连片修建的,大雪来时,相互照应也比较方便。

    张红霞每天都盯着县城通往村民安置点的道路,确保道路能够通行,生活补给能够输送进去。

    村民饮水问题倒是自行解决了,把雪烧开了,就能喝。

    粮食的供应必须解决,原来每家每户的存粮就不多,尽管今年修路赚了不少钱,但都还没来得及采购呢,这大雪就来了,而且连着下了半个多月。

    这场大雪,当然把李东文也困在凉州,他每天在武安县宾馆里,昼伏夜出的,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下大雪之后,周道平的电话就没停过,问候老板平安的电话,都打到他这里来了,他还要一一给大家报平安。

    2002年元旦来临的时候,凉州的雪终于停了下来。当久违太阳从祁连山冒出头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清扫积雪。

    官方的报道,把这场大雪定义为“百年一遇”,民间更是传为“千年一遇”。其实,上一次下这么大的雪的时候,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呢?也许是一千年前的唐朝,也许是两千年前的汉朝,这谁说得清呢?

    就在媒体纷纷报道这是一场罕见的雪灾的时候,远在省城的单高官,却别有一番心思。

    这场雪降下来,凉州来年的春天,说不定就别有一番春色。

    久旱逢甘霖。

    这场大雪,未尝就不是一场甘霖。

    那个李老板,嘿嘿,这家伙,运气果然不错。

    雪停了,李东文还是走不了,从武安通往机场的道路,还没有疏通。

    这个新年,李东文就在武安县宾馆,开了一个年会,宰了三头羊,开了十箱桃花仙酒,宴请了桃花仙公司武安突击队全体队员。

    老板请客,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那帮今年新来的大学生们。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雪,这牛逼至少能吹上一年。

    汪军和张红霞也很高兴,他们的任务都算圆满完成了。尤其是张红霞,招工令在县里一发出,附近的几个乡长纷纷找上门来。

    张红霞说,我们明年还是十个队,不过每个队至少要招聘一千人。我们先选十个乡,给你们每个乡一千人的名额,过了春节就可以来报到上班,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偷奸耍滑的一律不要,不好好干活的,一律退回去。

    晚宴上,汪军和张红霞两人,带领着十个区小队的队员,轮番向李东文敬酒,李东文来者不拒,从来都是酒到杯干。

    周道平刚开始还想替老板挡几杯,结果他很快就众人给灌倒了。

    汪军是当兵出身,自忖有一公斤的酒量,张红霞的酒量也不差,干过妇女主任的。最后他们两个喝得舌头都直了,李东文反而越喝越清醒。

 第249章:又到年会(求月票)

    2002年,1月5日,农历冬月二十二,小寒。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李东文终于回到了通远。

    通远公司正在筹划今年的公司年会,各部门正在进行年终总结。

    李东文一回来,马上召集中高层干部开会,主要议题是如何发钱,李东文讲了一个大致原则,具体细则由通远公司自己制定。

    “年终奖,按照惯例,每人发放两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的,发放一个月的工资。”

    “优秀员工表彰,按照20彰比例,分成几个档次,一档五千块,二档三千块,三档一千块。”

    “年货,按人头发放,按照两千元的标准,发放公司自有产品。”

    “明年的工资,普遍上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具体到每个人,谁调整多少,由各公司各部门自己考核。”

    “中高层干部的奖金,公司给出一个总额,由何安江具体研究分配方案。奖金总额是员工总数乘以一千元。”

    李东文发布的每一条奖励,都让在场的人为之亢奋。

    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奖金,现在通远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六万人,那么,这个奖金总额就超过了六千万!

    六千万啊!何安江兴奋得有些头疼,这该怎么分呢?

    此时的通远县,兴奋得有些头疼的人,不止何安江一个,还有通远县的两位县太爷,书记孟斌和县长谷春吉,他们正在为如何上报gdp数据而头疼。

    他们兴奋的是,通远今年的gdp,妥妥地爆发式增长,头疼的也是这个问题,爆发得太猛烈了!

    桃花仙公司的报表,已经交上来了,仅花生一项,就出产了10万吨。由于今天调整了出厂价,由10块钱调到了5块钱,产值倒是减少了,只有10个亿。

    但是桃花仙公司已经没什么库存了,已经基本都卖完了,而县里各乡镇农户手里的花生,还没有卖出去,县里撒出去的推销队伍,按照5块一斤去外地招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这产值该怎么算呢?

    好好的花生,你们今年为啥就降价了呢?害的我们县里一个劲地坐蜡。

    桃花仙公司产值贡献最大的竟然是枸杞果!

    亩产超过了八百斤,总产值超过了20个亿!

    明年咱们县是不是也发展一下枸杞产业呢?谷县长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

    玉米竟然也卖了三个亿!

    那都是没成熟的青棒子啊,这帮城里人难道就不知道吃点好的?

    油菜籽和油菜饼,加起来产值也过亿了!

    蚕蛹,卖了二点五个亿!

    蚕丝,三千多吨蚕丝,怎么才卖二点二个亿?靠,才三十块一斤,卖给了自家吴州桃花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