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穿越帝国-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进去,想办法灭火。”麦可将军接着又道。他心里还记着小王子的那一箱财宝,就怕吴镇东他们藏在哨塔里。

    无论如此,哨塔烧起来了,敌人也跑了,麦可将军再没那箱财宝,估计又是一顿骂,麦可将军真心不想。

    吴镇东等人撤退,还带着七名伤者,自然不会有多快。

    不一会儿,联军里月国的上百名骑兵,便发现了他们。

    其实,月国的骑兵之所以发现吴镇东他们,完全就是吴镇东的原因。

    因为要赶路,又带着伤者,吴镇东他们自然就不能抹黑,而是打着手电筒赶路。手电筒在夜间,也算是一盏明灯。

    不过,月国的骑兵发现吴镇东他们,不代表着他们能伤害吴镇东。这自然是因为吴镇东他们手里的枪不是吃素的,来一个杀一个。见此情况,骑兵们无人敢靠近,不得不远远跟着,等待步兵跟上来。

    吴镇东对身后的敌人,是放任的。因为他们除了撤退,还有诱敌的任务。如果敌人不跟随,也不好。

    燕振华他们埋伏的地点,是一条较为平坦的一条小道,一边是小溪,一边是矮坡。

    五百名士兵,就直接埋伏在坡上。吴镇东的任务,就是把敌人引入坡下的小路里。到时候,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一阵突袭,必能大胜。

    不一会儿,在吴镇东刻意放缓脚步的情况下,两千敌军追来了。

    吴镇东与燕振华两人使用对讲机,互相商量,慢慢把两千追兵引入陷阱之中。

    果然,两千追兵自持兵多,毫不犹豫地追入燕振华的埋伏圈。

    嘭!嘭!嘭……

    砰砰砰……

    燕振华他们先是一轮手雷,接着又是一轮冲锋枪扫射。

    大量的敌军士兵便被彻底打懵了,想要反击,找不到兴华军,想要逃跑,却也被后面的人给堵住了。

    一刻钟不到,枪声便止住了。

    燕振华与吴镇东会合,燕振华说道:“我们来晚了!”

    “不,你们来的不晚。”吴镇东说道。

    两人握手过后,燕振华说道:“我们带了不少马,先把伤者送走。”

    吴镇东感谢道:“谢谢!”

    很快,十几名士兵,先护送伤者离开,吴镇东见燕振华还没有走,便知道他另有打算。

    “燕少校,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吴镇东开门见山道。

    “吴哨长,你们熟悉这附近,我想要找一个既隐蔽,又安静的地方。”燕振华说道。

    “你想要袭击敌军?”吴镇东惊讶道。

    “我部近五百名士兵,全副武装,我不想就这么离开了。”燕振华笑道。

    吴镇东闻言,便知道燕振华是想要立功。如今在兴华帝国,军功无疑是最实在的东西。可是,吴镇东却不看好燕振华的行动,劝道:“少校,敌军人多势众,我军难有机会偷袭。”

    燕振华有些不高兴,说道:“我是长官,你只需听命。”

    吴镇东应道:“我自会听令,但是我有责任,把我的理解告诉你。”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南边有一个小山,地形奇特,适合隐蔽。”

    燕振华不满地看了吴镇东一眼,转身对部下说道:“集合,我们向南……”

    第二天,天亮了,燕振华命令部队前往敌军所在营地,寻找机会。

    吴镇东无法阻止燕振华的举动,不得不带着六十名哨兵,加入燕振华的部队,一路跟随。

    其实,燕振华的行动,并没有得到授权。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燕振华的任务是救援西望哨塔。如今,燕振华还没有回去,就是为了立功。

    吴镇东成功带着燕振华他们,来到敌军的营地外围。

    “那就是敌人的营地!”吴镇东指着月国的军营,对燕振华说道。

    燕振华拿着望远镜,在远处,观察敌军的动向。

    “他们的军营很简陋,而且没什么防御。我认为我们可以偷袭他们的营地!”燕振华说罢,命令士兵检查武器。

    吴镇东见无法阻止,也吩咐自己的部属,检查枪支弹药,随时投入战斗。

    这时,月国的大营里,月国小王子正拿着皮鞭,抽着麦可将军。

    啪!

    “三千士兵,足足损失了三千士兵……”月国小王子抽打麦可将军。

    啪!

    “你的脑子是有多蠢,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月国小王子太恨麦可将军了,死去的人,可都是他亲信部下。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小王子的势力遭到重创。

    啪!小王子继续抽打,直到麦可将军再也说不出来话了。

    终于,小王子打累了,才把皮鞭丢到一边。周围的将领,见到麦可将军的遭遇,心中惊怒不已。

    惊是小王子的暴怒,怒是士兵的死亡。

    当然,还有某些人准备落井下石,把一切的失败,都归结到麦可将军的大意或者无能。

    小王子休息了一会儿,吩咐士兵,给麦可将军泼了冷水,正准备继续鞭打。

    突然,一名士兵冲进来,喊道:“报,有军情!”

    “什么军情?”月国小王子问道。

    “陵国大军,赶上来了。”士兵说道。

    月国小王子面色一变,放下皮鞭,吩咐亲兵,把麦可将军送回帐篷。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在陵国大王子的面前,丢面子。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一队人马,来到月国大军的营地门口前。

    月国小王子骑着马,带着一队骑兵,走出大营。

    “哈哈哈,听说小王子攻克一个哨塔,我代表陵国上下,向小王子祝贺!”陵国大王子显然知道了什么,要不然也不会对着月国小王子,说些嘲讽的话语。

    “哈哈哈,陵国的军队,速度也太慢了。我打下西望哨塔,你们吃不到鸡肉,给你们喝口汤也是不错。”月国小王子反讽回去。

    陵国大王子看着月国小王子一副很难受的模样,心中舒坦,继续说道:“此言差矣,我们可不是来喝汤的,而是来吃大肉的。”

    “你们是来吃肉的?”月国小王子不想失去面子,讽刺陵国大王子。

    “难道不是吗?西望塔,那只是一块小肉,又臭又硬,不小心的话,很容易蹦到牙!”陵国大王子嘿嘿一笑,又道:“小王子,你觉得呢?很硬吧!”

    这下算是撕破了脸皮,月国小王子可没有什么耐性,继续瞎扯了。两国一向在争夺联军的主导权,月国算是失去了先机,被陵国领先一点了。

    月国与陵国之间的表现,必然在宗主国的面前有记录。罗马帝国会更加看重哪一个国家?肯定是军队最多的国家,以及战斗力最强的国家。

    而且,月国的军队,受阻于一个小小的哨塔,又损失大量士兵,这不是什么好事,再联军之中,威望肯定大失。没有了足够的威望,又怎么能够让其他国家的军队拜服。其他国家不服气,月国就不能当联军的领导了。

    “你们陵国也不见得有多强!”月国小王子说罢,调转马头,返回大营。

    月国大营的不远处,燕振华最终还是放弃了袭击敌军的想法。

    没办法,正当燕振华策划袭击的方案的时候,侦查兵发现大批敌军在靠近。

    这是联军的主力大军来了,区区五百兴华军,携带的武器弹药,还不足以挑战这么多的敌军。如果燕振华他们暴露了,还有被敌人围攻的危险。

 第七百一十二章 伏击

    事实上,如果要论及个人想法,燕振华当然不想就此罢休,这对他来说,只要能够重创月国大营,必定是个立功的好机会。

    只不过,眼前朝他们靠近的,是联合敌军的主力大军,如果突袭,燕振华带来的五百士兵,倒是可以展开行动;但如果是要与这联合敌军的主力大军正面交锋的话,燕振华也不至于不自量力。

    英雄不吃眼前亏,燕振华咬了咬牙,对吴镇东说道:“这是诸国联军的主力,我们需要尽早报告指挥部。”

    大军在前,是进是退,就等候总指挥部的指令。

    吴镇东点点头,虽然没有接着说些什么,也就算是回应了燕振华的话,听从了他的指挥。毕竟,按照头衔来说,燕振华高于他,吴镇东自然是该听令,就算退一万步说,起码燕振华已经不打算再做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他就该知道万幸了。

    得到吴镇东的认同,燕振华二话不说,马上带同吴镇东等人,以及他的五百人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回安华城西南高地的兴华军总指挥部基地,把联合敌军已经派出主力大军,正朝楼蓝城前来的军事消息,传达给赵白等兴华军安华军团高层。

    这个消息,毫不意外地引起了诸位安华军团高层的高度重视。稍稍经过商议之后,赵白作为总指挥官,自然也将这个军情要报列为首要处理的紧急信息,并且立即发电报,把消息传回到兴华帝国在西域的主城——安华城。

    安华城城守魏思明,一边命令安华城加强军事戒备,一边派人迅速赶往楼蓝城,将这个消息也一并通知楼蓝城。

    只不过,魏思明通知楼蓝城,可不是为了楼蓝王的安危着想,因为,事实上,那贪生怕死的楼蓝王,早就不顾他的臣子国民,自顾自地躲进安华城,在兴华帝国的庇护下苟且偷生。所以,魏思明压根就没想到要管楼蓝王的死活。相反,魏思明想要提醒楼蓝城加强戒备,目的只是为了楼蓝城内的居民百姓。

    战争中得利的,是两个对立势力中的任何一方,但受害的,往往只有冲锋前阵的士兵,以及无辜的平民百姓。所以,各国联军要来攻击楼蓝城,一旦城中失守,也就意味着,这些居民的命运,只会是要交给敌军,任由敌军宰割了。

    所以,魏思明派去的报信者,还肩负着魏思明的一个特别交代的任务,尽全力劝告楼蓝城的居民,让他们相信战乱即将爆发的噩耗之余,必须为了保全自身,放弃城中的固定资产,带上能带走的值钱物品,暂时躲到安华城,或者其他的地方去,反正只要是远远地离开楼蓝城即可。就算损失了家园,但只要人还在,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战乱结束后,若还想回到楼蓝城,到时候再重建家园就是了。

    在魏思明的特别叮嘱之下,报信者说足了劲头,不嫌烦累地连续动着嘴皮子,只求能够说动楼蓝城的居民尽早撤离。

    兴许正是看到报信者极为郑重地再三劝说,大部分百姓,也渐渐相信了,没多久,楼蓝城的居民,有不少人,开始纷纷收拾细软和贵重物品,拖家带口地离城避难。既然楼蓝城这里真的要爆发战乱,实在是大家都知道战争的残酷,谁会想要继续留在这里,等着侵略者的炮火炸毁他们的家园,夺去他们的性命?在战争中,人命,甚至不如地上的蝼蚁。

    不过,就算楼蓝城中到处可见大举搬迁的居民,可没想,竟然也总还是有一些人,对于安华城来的报信者,并没有完全信任,而不愿意听从劝告,和多数人一样马上撤离楼蓝城。他们当中,不少都是带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战争不一定会打到他们的家门口,也以为就算有外敌打入城中,也不过是谋权掠国的政治斗争,轻易不会殃及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从报信者回传的消息中得知竟然有这样一些人,怀揣着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魏思明尽管很无奈,但也很清楚,这些有侥幸心理的百姓,不过是没想明白他们的处境,以及他们的敌人所谋何事,而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之心上而已。只是,不管他们的心思如何,对于这些人,魏思明没有义务一定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正当兴华军安华军团的赵白等众位高层军官,正在密锣紧鼓地准备应对联军的进攻时,另一边,兴华帝国山鹰特战队,齐哈达的部队,重回哈沙拉城的外围区域。

    首先,齐哈达派人了解了一下哈沙拉城附近的情况。

    经过了解,哈沙拉城附近的盗贼,几乎是都遇到了灭顶之灾,十不存一。许多人,不得不收了刀兵,少部分离开哈沙拉城以及周边。仅有很少很少的小股盗贼残存。

    可是,屋大维的罗马军团仍然在扫荡,他的大将吉列斯率领六千罗马士兵,就在一个山谷里扎营,就近剿匪。

    齐哈达带着部队回来,当然不是为了欣赏吉列斯如何剿匪的,他必须要尽可能设法破坏吉列斯的剿匪活动,宣示齐哈达之刃的存在。

    不过,齐哈达还有自知自明,没想过领着他那九百余人去挑战吉列斯的六千罗马军队,他还是选择了一个旁敲侧击的战术。为此,他需要确定一个能够下手的目标。经过几日的调查之后,齐哈达最后选定了一个“心仪之选”。

    原来,这哈沙拉城几乎是每两天,就会有一批货物,要集中运到北方的冰雪之国。察觉到这个特点之后,齐哈达马上就锁定了这支商队。当然,齐哈达的做法,还是像以往一样,那么的直接简单——再劫一次商队。只要他们成功了,消息一传出去,罗马军团一得知,自然就会明白,他们一直或明或暗地追击的齐哈达之刃,是又回来了。

    因为其他的盗贼团伙损失巨大,所以齐哈达没想过邀请其他团伙,一起做这一笔“生意”,同时,也是考虑到,在罗马军团的追击围捕之下,要和其他团伙联手,其实没准还没有独行独断来得便捷安全。

    齐哈达先是派人了解整个商队的行程,然后再根据他们的行动特点,或者是否有既定路线等等,再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抢劫方案。

    经过明察暗访,齐哈达最终调查清楚了哈沙拉城这支贸易商队的行程日期,以及行走路线,并且还因此特地实地勘探了商队行走路线的沿途地形等等,紧接着才选定了行动的时间。

    作案的地方则是在一个地形奇特,多是山谷,地裂,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个地方,附近的山谷与地裂很多,还有不少险要的秘密山谷,同样的人迹罕见。齐哈达他们抢劫之后,可以进入险要之地,就地隐藏起来。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地形复杂的地方,敌人很难包围他们。

    哈沙拉城,又有一支千人商队,缓缓离开。

    为什么说又有一支千人商队?这自然是这支商队不同寻常。

    其实,这支商队是吉列斯伙同哈沙拉城的豪门,策划里的一个诱饵。

    因而长时间的扫荡行动,吉列斯率领罗马军队四处出击,战果斐然。可惜,最大的目标齐哈达之刃,吉列斯却没有抓到一人,让吉列斯非常不高兴。

    更加重要的是,吉列斯没有剿灭齐哈达之刃,哈沙拉城的城主,不认同他的功绩。吉列斯的功绩不够,自然就无法在大王子屋大维面前出彩。

    因此,吉列斯向大将军卢基乌斯提议,用诱饵,引出齐哈达之刃,再行围剿之计。

    卢基乌斯听了吉列斯的方案,亲自找到一二个哈沙拉城的豪门,让他们派出商队配合。哈沙拉城内,不少豪门与巨富,都遭到齐哈达之刃的抢劫,损失惨重,他们深恨齐哈达之刃。所以,卢基乌斯的方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接着,哈沙拉城每隔两天,都有一支商队出发,前往冰雪之国。

    如今,该计策已经实施了两次,这是第三次。如果齐哈达之刃再不出现,吉列斯也只能不得不退回哈沙拉城,直到齐哈达之刃再次出现。

    商队的护卫,由罗马军团的一位百夫长,以及他的百人队担任。为了诱饵的真实性,商队的商人,是真正的商人。货物也是真的,只是数量不多,大多数是一些量大价值比较少的物品。

    加百列百夫长就是商队的护卫长,作为了解内情的人,加百列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一方面,加百列希望齐哈达之刃出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加百列又担心齐哈达之刃出现,他们会不敌,死于非命。

    商队出了哈沙拉城,行走了一天一夜,然后,进入一个长约两千米的裂谷。

    加百列看着两边又高又厚的岩石壁,心中感觉到一种压迫感。他心中的不安,变得强烈了不少。也许,不少人都有相似的感受,大家似乎都忍受不住,开始向自己身旁的人说话,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大人,这次我们会不会碰到劫匪?”商队里的一名商人询问加百列。

    加百列微微一笑,说道:“听说前面两次的商队,都没有碰到劫匪,我们应该也不会碰到吧。放心,再过三天,我们就抵达目的地了。”

    “说的也是,我们不会那么倒霉的。”商人哈哈一笑。

    加百列看了看他手臂上的一只大鹰,以及天空上飞翔的几只大鹰。如果遇到劫匪,加百列就会放开大鹰,让它上空,立刻通知远处的罗马军团。简而言之,这只鹰是加百列他们的救命之鹰。当然,就算加百列的鹰出事了,商队遭到大队人马袭击,上面的鹰也会通知远处的罗马军团,有人袭击商队。区别在于,前者主动发出信号,速度快一些,后者需要大鹰自我判断,速度会慢一些。也许会在商队覆灭之后,罗马军团才得到消息……

    加百列大脑思绪有些混乱,不想说话。不过,他还是命令护卫队,小心周围的环境。他们走了一千多米,已经见到出口。

    咻!咻!咻!

    突然,加百列听见了箭矢破空的声音,猛地抬头,裂谷两边的岩石之上,各有一队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敌袭!”加百列一边喊,一边格挡箭矢。

    整个商队,陷入一片慌乱。

    加百列动作迅速,解开了大鹰,大鹰冲天而起。接着,他跳下马,躲入商队马车的底层。许多人,见到加百列的举动,也纷纷学习。

    因为两边都有敌人,裂谷两边无法藏身,再加上岩石壁太高,加百列他们无法反击,才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

    一轮箭雨之后,敌人有短暂的停止,加百列又命令商队人员,全速前进,尽量冲出裂谷。

    “快跑!冲出去!”加百列爬上马匹,向裂谷前方的出口开始狂奔。他们知道,只有离开裂谷,才能解困。

    就在加百列领着三十多名护卫队员奔跑,距离出口越来越近的时候,有一堵人墙,堵住了他们。

    齐哈达率领一百余特战队员,就守着出口。

    先是一轮手雷攻击……无数的爆炸声,惊得马儿不敢前进。

    加百列他们落地,继续向前冲锋。

    齐哈达的下属,继续手持冲锋枪,朝他们开枪。

    既然决定抢劫,齐哈达就再也没有想过留情,命令士兵,毫不犹豫射杀商队以及商队里的人物。

    砰砰砰……冷酷的子弹,毫不犹豫收刮罗马商队成员的生命。

    五分钟之后,枪声停止,罗马的商队再没了声息。

    齐哈达带着部下,走入裂谷,收集战利品。有一名士兵走到加百列的面前,搜了一下加百列,发现一块铜牌,赶紧送到齐哈达的面前。

    “长官,我们发现重要物品。”士兵把铜牌呈送给齐哈达。

    齐哈达看见铜牌,顿时一惊,对着裂谷内的众人喊道:“这是罗马帝国罗马军团百夫长的令牌,有可能是敌人的陷阱,要尽快撤离。”

    这时,天空上的四五只大鹰,也传来尖厉的啸声。

 第七百一十三章 围剿与反围剿

    听到大鹰那尖锐刺耳的叫声,齐哈达下意识抬头循声看去。那是几只身形健硕的大雄鹰,矫健强劲的双翅极尽舒展,甚至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脚爪上那锋利尖锐的爪钩,似乎随时就等着捕捉地面上的猎物!它们翱翔盘旋在齐哈达他们的头顶高空,竟然使得那平静的天际,也徒添了几分带着肃杀之气的寒意。

    齐哈达并不认为,这几只雄鹰只是忽然出现在这荒野的野生动物。因为,齐哈达想到的是,这几只雄鹰的突然出现,肯定与他此时手上拿着的铜牌有关,他不相信事情会有如此巧合。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哈沙拉城每隔两天才组建成一支商队,经过漫漫长路抵达冰雪之国营商,却只是为了运送一些数量多但价值不大的商品?

    反过来想,正是因为价值不大,所以就算真的损失,也不会是多么惨重的代价,才适合成为引君入瓮的诱饵!所以,齐哈达反而因为头顶盘旋的这几只鹰,而更加确定,齐哈达之刃,就是他们动用这些诱饵来对付的对象,他们是中了罗马军团的圈套。必须马上撤离!

    意识到这潜在的危机时,齐哈达没有片刻耽误,马上重新整合人马,迅速撤离原地。

    果然,就在他们离开裂谷不久,很快就从外围人员得知一个消息:罗马军团正在围剿他们!

    事实上,齐哈达的猜测并没有错!

    就在距离哈沙拉城罗马商队覆灭的裂谷,约有五公里的地方,驻扎着一支千人规模的罗马骑兵团。

    一名负责饲养大鹰的鹰眼士兵,正在向吉列斯汇报,大鹰带回来的信息。原来,那几只在齐哈达头顶盘旋的大鹰,包括此时返回罗马骑兵团身边的大鹰,都是罗马军团的“鹰眼”!

    “这么说,确定是齐哈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