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穿越帝国-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想得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若不是正亲身经历着,他们根本不会相信,这是堂堂政府人员会受到的“礼遇”!
虽说他们也早就理解,兴华集团的莫桑生产基地,本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任凭他们再加以想象,也绝对不会想得到,兴华生产基地的人竟然能够对他们不卖账到这种地步?!
这还有王法吗?
但是,被兴华生产基地硬生生地“扔”出来的这些莫桑专案组的成员,此时此刻,除了面面相觑之外,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只是从彼此的表情上,更加确定他们这一次算是大大地丢了面子,甚至忽然之间都有些恍惚,他们到这兴华生产基地来,到底是干嘛来的了?怎么有种自取其辱的错觉了?
然而,不管他们的感受是怎样,这可不是兴华集团会有半分顾虑的地方。相反,紧接着,兴华集团还趁热打铁,后续的动作接踵而来。
宋成才随后,把兴华保安将专案组人员丢在小镇酒店的门口,以及专案组组员被两名兴华保安打败的视频,特意复制一份送给专案组。
这种显然在公然挑衅专案组权威的事情,很快就被传到了卡马拉的面前。如果换作是平时,卡马拉哪里还能容得下这样的羞辱?
但是,此时此刻,一面看着视频,看着那让他心里火烧万丈的画面,卡马拉却无法立即采取行动对付兴华集团,甚至于,他更不可能以此作为证据,向兴华集团发作。
卡马拉作为专案组的领头人,就算个人脸面不算,但是也不能让专案组的颜面彻底扫地。因为,不管卡马拉上次亲自在兴华集团生产基地面对了怎样的胁迫,或者是这一次,他的组员在兴华生产基地直接遭受了怎样的耻辱,这些他都不可能转告向上级的。
尤其是,卡马拉不可能让上级发现,他们专案组,前前后后十几个人,竟然是被两个保安给解决了!这样的笑话,甚至可以说,不仅是让他们专案组的人脸面扫地,更重要的是,还让整个莫桑国的威严都遭到了损害。
正因如此,卡马拉由此还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因为他很清楚,他不仅不能将他们在兴华集团生产基地遭到的这些“挫折”向上级报告,相反,为了维护莫桑国的威严,卡马拉的专案组还更应该设法扳回一局,在兴华集团面前重振官威!因为,这样的官威不是关乎他一个人,也不是关乎他们专案组,更重要的是,其实主要是关乎莫桑国整个国家的!
一边看着视频,卡马拉的脑子里,一边来来回回了好多利害关系,让卡马拉心里在感觉憋屈万分之余,还觉得脑子都快被这些事情撑炸了。
卡马拉试图甩甩脑袋,想要将脑子里的一团糟糕全都扔走,但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也容不得卡马拉想要从这件事情中抽身。
卡马拉深知这一层关系。于是,他试图再度回到这个问题上,想一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应对这个残局。
至少,他无法上报上级,这是确定的,他也明白,就算他上报,上级也是同样出于维护国家威严的考虑对兴华集团施加压力,兴华集团为了向莫桑政府交代,大不了赔一些钱,恐怕他们的责任就这样过了,这对兴华集团根本影响不大。
反而是他的专案组,因为事情上报了,就难免会通天了,那时候,不仅同僚会嘲笑他卡马拉办事不力,而且他的专案组也将会损失威信,他们的能力,也会受到高层的怀疑,恐怕从此对卡马拉的仕途,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了。
因此,卡马拉就算是心中怒火熊熊燃烧,脑子更是感觉纠结难解,事实上,他也深知,这件事情他无法进一步做什么,也就是他不得不咽下了下属被殴打的事情,面前的视频,这些刺人的画面,他也只能当做是从来都没有看过,之后,暂时也不能再派下属去调查每一辆进出兴华生产基地的汽车,不能再调查任何在兴华生产基地出入的人。简而言之,卡马拉,以及他的专案组,要暂时偃旗息鼓了。
正因为这样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到了冻结的阶段。
兴华集团与莫桑专案组的对抗,兴华集团从整体上算是略胜一局。
不过,兴华集团的埃米尔等高层,没有兴趣与莫桑专案组对抗。这不管是从兴华集团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出发,还是对兴华集团与莫桑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出发,只要是任何理性的考虑,兴华集团都应该要停一停,只要莫桑专案组或者是其他莫桑政府人员没有再次来刁难,兴华集团也没有必要继续纠缠讨个说法什么的了。
因为易星辰的决定,要在刚隆国修建兴华集团的分基地。所以,他们要决定兴华生产基地要搬迁哪一些设备到刚隆国,以及该如何运送这些设备。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莫桑国与刚隆国是相邻的国家,两方没有铁路直通,但是有陆路。兴华集团只要有钱,不在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解决搬迁的问题。唯一,比较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在搬迁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状况。比如,半路劫道,或者半路破坏。埃米尔他们不能不考虑莫桑国政府会在暗处,想办法破坏他们的搬迁。至少,他们会拖延刚隆国兴华生产分基地的修建。
易星辰决定的事情,不容改变。埃米尔他们也不会在意些什么威胁。皇帝陛下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不需要考虑多少。
兴华集团想要在刚隆国建立分基地的事情,很受关注。作为兴华集团仅有两个合作方,欧洲的德一汽公司,华国的旗帜公司,都曾经主动向兴华集团表明他们欢迎兴华集团的意思。华国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华国政府的极大诚意。
可是,兴华集团都婉拒了。
米旗国的亚瑟公爵也亲自打电话给易星辰,希望易星辰考虑米旗国。亚瑟公爵算是易星辰的朋友之一,易星辰告诉他,兴华集团选择刚隆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
易星辰婉拒了亚瑟公爵,又转移话题,询问亚瑟公爵的魔法修炼进展。亚瑟公爵非常兴奋地告诉易星辰,他感觉到了自己即将突破。亚瑟公爵想要向易星辰购买更多的,类似于聚灵阵牌的魔法物品,他需要更多的魔力,突破到更高一级的魔法师。
易星辰闻言,有些惊讶。那时候,他给亚瑟公爵的魔法书,其实是术师学徒的修炼手册。不可否认,那本术师学徒的修炼手册比易星辰在兴华商城网站上贩卖的魔法书籍,级别要高一些,能够使得修炼者修炼到一级术师。一级术师不需要凭借魔法道具,就能够维系体内的魔法之泉,增加一百年的寿命。不出意外的话,亚瑟公爵会是一个很长命的人物。
易星辰想不到的事情,是亚瑟公爵竟然能够凭借一些低级的魔法道具,几年的修炼,就能达到魔法学徒的巅峰,即将踏入异世真正职业者的行列。这不能不说亚瑟公爵的天赋是极高的。如果亚瑟愿意加入兴华帝国,易星辰肯定愿意培养他,让他成为更高级别的职业者。可惜,亚瑟公爵是蓝水星米旗国的贵族,易星辰注定没有办法给予他更高的修炼之法。
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刚隆国分基地正式动工。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后,刚隆国兴华集团分基地的围墙,以及仓库正式完工。
莫桑国的兴华生产基地也接到了易星辰的命令,搬迁机械设备,前往刚隆国。
埃米尔他们商量之后,经过易星辰的同意,第一个要搬迁的是炼金车间。对于易星辰而言,莫桑国不够安全,兴华集团的核心生产,必须搬迁到刚隆国。炼金车间就是专门生产悬浮板块的场所。悬浮板块的生产,才是悬浮汽车的核心工艺。只要兴华集团把炼金车间的设备与炼金学徒,全都送到刚隆国,就等于兴华集团的核心技术迁移到了刚隆国。核心技术迁移到了刚隆国,就意味着兴华集团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除非发生他国侵略刚隆国的事情,不会再有人敢动用政府部门的权力去动兴华集团。兴华帝国控制的民主党,已经掌控了刚隆国百分之百的军事,百分之五十的政治。
如今在刚隆国总统位置上的人,就是兴华帝国的公民魏英才。虽然魏英才已经被易星辰调到了异世江州,但是他的接班人仍然是兴华帝国的公民。
在某种程度上,刚隆国完全可以看成是兴华帝国的附庸国。当然,兴华帝国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这一点,他们仍然对普通刚隆国的民众进行隐瞒。
其实,普通民众只要他们的生活不出现问题,还能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不会有人起来反对现任政府。
更何况,兴华帝国借助刚隆国民主党的党派工具,对刚隆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除了在军事上,兴华帝国出身的公民,必须掌握大多数核心职位。除了部分特别优秀的刚隆军官,只要他们不反对兴华帝国推出的政府,兴华集团就不会清除他们。
易星辰曾经让刚隆国政府进行过几次民意调查,兴华帝国控制刚隆国政府引入兴华集团的举动,大多数刚隆国的国民是表示欢迎的。
对于许多的刚隆人,兴华集团是一家超级公司,全球最先进的汽车生产公司。引进兴华集团,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多数人,是赞同兴华集团进入刚隆国。
为了让刚隆国的国民更欢迎兴华集团,兴华集团还向刚隆国的民众表达了善意。
埃米尔派遣的集团代表人员,在刚隆国公开的场合,都表达了帮助刚隆国发展的意愿:兴华集团要发展刚隆国,让刚隆国成为一个科技强国。更加重要的是,兴华集团进入刚隆国,会给刚隆国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
兴华集团的种种造势,刚隆国政府的种种承诺,都让刚隆人感到兴奋。
刚隆国政府迅速出台发展政策,修建一个大型机场,两条铁路,方便兴华集团运输货物,前往世界各地范围。
这两条铁路,主要是东西两线铁路。
第一条东线铁路,相对容易一些,阻碍也小一些。东线铁路衔接莫桑国的西部铁路,能够拉近兴华集团两个基地之间的联系。
西线铁路,则是途径穆圣山,进入安哥腊国,通向非洲西海岸。这条线路有利于兴华集团打通南美的悬浮汽车市场。
兴华集团的高层,埃米尔等人就想着把悬浮汽车卖到南美洲。
在美利坚国禁售兴华悬浮汽车的时候,兴华集团能够打通南美洲的市场,那就是一件好事。等于兴华集团打通了美利坚国的后花园。
南美洲不缺有钱人,兴华集团的悬浮汽车,卖到了南美洲,肯定会有不少美利坚国的富人,会想办法在南美洲购买兴华悬浮汽车。
主要美利坚国本土行驶了兴华悬浮汽车,美利坚国社会,必然会考虑出台悬浮汽车交通法规。毕竟,现在是信息科技社会,美利坚国政府是没有办法瞒住普通人。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美利坚国民就已经知道悬浮汽车的存在。兴华集团也曾经在美利坚国贩卖过悬浮汽车。
美利坚国政府用立法阻止兴华悬浮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仅仅是为了拖延时间,给自己国家的汽车公司追赶的机会。
(感谢正版订阅!非常感谢!)
第八百三十九章 西关变化
自从魏英才率部攻占了西关城,他就一门心思,安安定定地留在西关城,一来可以让随站的部队将士们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二来魏英才也打算趁这段时间,按照泰安城在战后的管理模式,对西关城民政进行改革。
西关城的规模比泰安城还小一些,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该城的常住人口规模,还是超过一万。然而,事实上,这些常住人口却不全是西关城的本地居民,相反,城中其实还有上万的难民。
这些难民当中,除了有哪些在各自当地讨不到生计之外,还有因为战乱影响而无法守住家园,为保性命而不得不举家迁移的民众。他们离乡别井,不远千里移居到西关城,为的不过是三餐温饱,一顿安睡而已。
然而,正因为逃难而至,而且数量庞大,几乎都是结伴迁移,难民一下子聚集到西关城,使得西关城当地人口突增,而且还在持续增加的状态中,对当地管理层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突然的负担。这使得他们无法在极断的时间内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
但对于难民而言,他们经历了战争带给他们的重大苦难,想着逃生到此却又得不到西关城原地方官员的有效庇护,以至于他们的生存状况,其实甚至比泰安城内的难民,还要差得多。
魏英才一接手西关城,很快就掌握到这个潜藏着危机的实情,他对此,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对于掌权者而言,在战后政权易主之际,时局动荡之时,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安抚民心,才能有效而且相对稳固地逐渐真正掌握战后地区。
所以,魏英才知道,倘若继续容许西关城有数量过大的难民,而这些难民又没有被很好地安置的话,
恐怕眼前的平和很快就会被打破,只要难民情绪一涨,而且长时间没有办法得到基本满足的话,他们很容易就会孤注一掷,做出破坏当地秩序的行为,而且西关城目前的难民人数过多,届时更容易会引起一发动全身的混乱,甚至情势严重起来,恐怕将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于是,魏英才对解决难民隐患的事情,十分重视。而且,有鉴于泰安城的例子,魏英才也知道,该以怎样的步骤逐步解决难民的问题。
魏英才组建本地议会不久,就特别设立西关城治安大队。而魏英才组建治安大队,正正就是为了尽快稳定西关城的整体公共社会秩序,一边监控一边维护,防止地方发生暴乱。
正因为组建治安大队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维护西关议会,而是出于治安考虑,所以魏英才把治安大队归属到兴华军旗下的附属治安部队。
紧接着,魏英才密锣紧鼓地将治安管理问题进行下去,迅速在西关城立旗,招收了五百名治安部队士兵。
因为西关城粮食物资缺乏,所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人员安排的事宜,完成招安任务,魏英才用粮食作为招兵的首要条件,为了吸引有力之士加入西关城治安大队。
当中,只要愿意加入西关城治安大队者,每名新兵必定管饱,而且治安士兵的月俸,可以自己选择发放的方式,比如是发放金钱,或者是直接用食物取代。
当然,两种方式也不会是以同等数量或价值供给选择的,魏英才自然不会忘记要平衡当中的差距。所以,如果是选择食物作为月俸的话,每一位新兵都可以多领两个亲友的口粮,由新兵带着亲友到军营食堂用餐。
魏英才知道,在爆发战乱,周围环境极其动荡的情况下,有时候金钱,反而不一定是士兵们最为想得到的,毕竟,很可能怀揣万贯,也不一定能从战乱的地区换来粮食。相比之下,其实食物有时候反而比金钱还要重要。
尤其是,有些难民是全家逃难的,刚到西关城,且不说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甚至连住处、吃食等等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得到的,因此,对于这样的难民家庭,如果给他们多一点食物,家人当中就有机会可以多存活一个人。
魏英才对于这些特殊情况的特殊需求,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知道,只要他平衡食物与金钱之间的等值问题,保证足够的食物供应,必定能快速招到所需要的人力,来充实西关城治安大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稳固的维和势力,保证西关城的安稳。
魏英才的政策是有效的,西关城的治安新兵招募处,很快就聚集了大量闻讯而来的男丁。
魏英才想要得到的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兴华军的附属部队。他希望治安部队不仅仅是维护西关城的治安,还能做一些后勤工作。比如,押解与看守俘虏,押运粮草,清理战场等等。
因此,魏英才见报名治安部队报名的人不少,本着宁缺勿滥的态度,提高了参军的条件。
经过三天的招募,五百名治安士兵招满。魏英才安排他们封闭训练三天,然后,给他们钢盔,配备长剑,安排他们接过兴华军的巡逻任务,在城中进行治安巡逻的工作。
兴华军占领西关城一个多月,阳城方向,来了一支军队。那是夏国的精锐军队。他们前来西关城,目的是收复西关城。当然,更加重要的事情是这支夏军非常清楚知道西关城的兴华军,是一直败军,而且还是阳城败走的那一支败军。
夏军的将领是武将世家的百里曦。百里曦来自夏国都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将才,善谋,勇武不失。
百里曦接到大帅白奇的军令,是兴奋的,他很想表现自己,很想要立功。对于他而言,出征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百里曦率领两万大军,出现在西关城的东门前。抵达西关城的城外,他想要利用下地形,避开兴华军的的火器攻击。
夏军与兴华军多次交手,不可能不知道对方的一些实力。兴华军全军配枪械,一人足够对付十几名夏军。这是百里曦了解到的战报,可是他一点都不认同,这样的战报,在百里曦的眼中,是属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危言耸听。要不然,作为一个也多次经历战场血腥杀戮的猛将,他百里曦怎么就从未曾亲眼目睹一个人能敌杀多人的夸张场面呢?
为了谨慎,百里曦决定在五公里之外扎营。
接着,百里曦安排军中工匠开始砍大树,制造攻城器械。不仅如此,百里曦还派遣骑兵,扫荡西关城的周围,防备泰安城来了兴华军。
魏英才也发现了夏军的意图,他现在城墙上看着时不时出现在他面前的夏军斥候骑兵,对着自己部队军官,吩咐他们派出一支部队,袭击敌人,不要让敌人安心进行他们的攻城准备。
白天,魏英才派遣一千名兴华军士兵出战。
一千名兴华军士兵,在兴华军官的指挥下,他们缓缓走出了西关城,子弹上膛。
踏踏踏……,兴华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夏军百里曦部的营地前进。
夏军军营,百里曦接到下属的报告,兴华军正在缓缓向他们行来。
百里曦接到消息,立即命令军队全体集合。因为百里曦非常清楚,一旦兴华军到达他们的营地,夏军将会失去先手,落入下风。百里曦命令全体集合,也不是为了迎战,而是埋伏兴华军。夏军不如兴华军,也不冲锋战斗。所以,夏军应该尽量避免与兴华军正面对战。
兴华军必须路过一条路,那条路的两旁都是树木,遮挡两旁的视线。百里曦看中那块地方,主要是夏军可以对兴华军两面包抄,来个突然袭击。
百里曦的观点,兴华军想要应对两旁突然杀出的伏击士兵,肯定会慌乱。兴华军一慌乱,他们的军心就会散,无法形成有效反击。就算伏击不成功,夏军没优势,至少兴华军的优势也没有,两方拉到同一水平。
百里曦的想法很有可行性,他想起了不少将领对兴华军的评价。
夏军上下一直认为兴华军的胜利完全就是仗着他们的武器。如果兴华军没有人手一支枪,兴华军士兵完全打不过夏军的精锐士兵。简而言之,这是夏军军官层一直不服气的地方。只不过,夏军军官希望兴华军不要拿枪,公平决斗之类的事情,纯属他们自己幻想。事实上,如果夏军也有枪,夏军军官他们一样是不会放弃武器,自己脑残地用刀去战斗。这是自己找死,死了的人,活着的敌人也只是嘲笑死了的人,而不是去讴歌一个甘愿放弃优势的笨蛋。
五公里的距离不长,兴华军部队接近树林,准备穿越小路。这时,兴华军的军官命令士兵暂时停止前进。
原来兴华军官也在担心小路两旁会有敌人埋伏。兴华军官命令一支侦察小队,搜查小路前方,确定敌人没有埋伏。兴华军的才一千人出城,人数不多。如果再被敌人埋伏,那就糟糕了。
砰!砰砰!侦察小队的枪声传来。
果然,夏军有埋伏。百里曦当机立断,命令伏兵尽出,杀向兴华军。
咻咻咻……夏军的弓箭应声而出。兴华军遭到弓箭袭击,顿时有十几名士兵伤亡,兴华军军官,命令士兵缓缓离开树林,构建一个防御阵地。
可是,夏军动作很快。树林里的侦察小队没有撤出来,显然他们性命难保。
兴华军来不及构建阵地。不得不一边还击一边撤退。
嘭彭彭……夏军就要冲到眼前。兴华军官命令士兵扔手雷,不给夏军接近的机会。
一阵爆炸之后。夏军的攻势有所缓和,兴华军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百里曦见状,命令臂力大的夏军士兵也使用霹雳弹,把它们扔进兴华军的阵营内。
嘭,又是一阵爆炸,兴华军的队型又乱了一些。百里曦立即命令士兵不要命敌冲入敌阵。
终于,五分钟之后,有夏军士兵冲入兴华军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