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穿越帝国-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定。”副官答道。
魏英才想了想,说道:“既然他们想要带上家属,那就带上吧。只不过,你们要告诉治安部队。他们的家属,由他们保护。如果他们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大部队会在不得已的时候,放弃他们。”
“是,长官。我立刻传达你的命令!”副官答道。
魏英才看着副官离开,微微一叹。其实,魏英才觉得治安士兵的家属留在西关城,恐怕会更加安全一些。只不过,治安部队的士兵都是难民出身,好不容易有一个吃饱又能养活全家的地方,自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家属也愿意跟着他们冒险。既然如此,魏英才也不会拒绝。有时候,带上些平民,也许还更能吸引敌军的追击。
魏英才部的任务,就是吸引敌军大部队追赶,再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内。
五个小时之后,魏英才收到方少海的信息。他使用对讲机,与方少海进行了沟通。
方少海告诉魏英才,他们部队西关城南面五公里处的一条路上设伏,需要魏英才部吸引敌军过来。
“你们有什么准备?需要我的部队,再做些什么准备吗?”魏英才问道。他想要知道方少海的具体布置,以免出错。
方少海顿了顿,告诉魏英才,“我们在道路的两旁埋设了跳雷。”
魏英才闻言一顿,他很清楚什么是跳雷。跳雷是一种反步兵地雷,跳雷爆炸之后,炸裂出大量的碎片,击杀敌人,主要攻击目标就是没有防备的步兵,杀伤力极大。在刚隆国内战,魏英才曾经见到过被跳雷伤害到的士兵。大多数士兵,在跳雷爆炸之后,不会立即死去,但是会失去战斗力,成为敌人的活靶子。就算是活着,也是友军的负担。
魏英才想到这里,立即细细询问方少海埋设跳雷的位置或者由方少海指导他的部队该怎么行走。
方少海没有隐瞒魏英才,他曾经参加过刚隆国内战,知道魏英才是刚隆国内战兴华皇家近卫军的指挥官。这批跳雷,是兴华岛共和国从华国采购过来的杀伤性武器。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兴华岛方面购买了一百万颗跳雷,正在陆续运过来,投入江州战场。
方少海领了五百颗跳雷,都用在了这次伏击之上。
与方少海取得联系之后,魏英才命令早就准备好的部队出城,离开西关城。
兴华军刚刚打开城门,夏军的士兵,立即快速回去上报他们的将军。夏军将领百里曦获知消息,命令所部军队密切关注,不要主动进攻兴华军。在没有确切知晓兴华军的意图之前,百里曦不敢冒险。这时候,虽然百里曦的军队占据一些优势,但是兴华军太厉害,上一次的战斗中,百里曦部队损失不小。
百里曦率领五千骑兵,离开军营。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百里曦认为他必须盯着兴华军的动向。如果兴华军真的要逃跑的话,百里曦不想放过狠狠咬一口的机会。
百里曦率军出营,不到十几分钟,又有斥候回报,兴华军离开西关城,带上了不少的平民。
“将军,兴华军肯定是想要逃跑。要不然他们不会带上平民。那些平民一定是那些归附兴华国的治安部队的家属。”百里曦身边的军官对百里曦说道,“我们一定不能放他们安然离开!”
“将军不可,我们的目的是收回西关城。只要我们收复了西关城,我们就是大功一件,不应该继续追击,以免落入敌人的陷阱之中。”有稳重的军官表示不要追击。
百里曦见自己身边的几位军官要吵起来,阻止他们继续发言。
“派一千士兵进入西关城,控制西关城。其余士兵,跟在骑兵后面。有机会的话,我们再上,没机会的话,我们就任由他们离开。”百里曦做出了观察的决定。
其他夏军军官见百里曦作出了决定,不再争执。
百里曦骑着马,十几分钟之后,很快就见到了兴华军。
兴华军似乎是因为平民的速度太慢,他们行军的速度不快。而且,兴华军是殿后的位置,他们没有丢下平民。
百里曦见状,不屑一笑。他笑话兴华军的指挥官妇人之仁,竟然会被平民影响了军队的动作。很显然,这些平民就是兴华军的负担。
百里曦认为平民是兴华军的负担,兴华军的魏英才却认为平民是一块能够吸引夏军追击的磁铁。不仅如此,魏英才还感谢那些治安部队的家属。如果不是他们,兴华军还没有办法放慢脚步,让夏军大部队追上兴华军。
如果夏军大部队不追上来,就意味着兴华军的伏击计划失败。那么兴华军恐怕要正面对战夏军,来一次强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兴华帝国的军官们就有意识。在作战的时候,保证胜利,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只要这次伏击成功,就能消灭西关范围内的夏军大部分军力,兴华军就算是完成了歼敌的任务。
第八百四十二章 追击
见到兴华军在保护平民,百里曦心动了。
“既然兴华军这么想要保护这些平民,我们就越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来人,第一次进攻,有谁愿意出战。”百里曦说道。
“将军,我愿意出战!”有一将领站出来说道。
百里曦闻声看去,见说话者是骑军的一名将领,便知道,这名将领显然是打算要动用骑军。
“你有把握吗?”百里曦问道。
“启禀将军,我有把握,狠狠咬下兴华军的一块肉。”这名骑将斗气十足,将兴华军视为眼中钉子的他,颇有股快刀砍乱麻的意思。
“好,我给你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希望你能成功!”百里曦说道。
“请将军放心!我一定奋勇向前,消灭兴华军的军队。”骑将答道。
夏军百里曦部队,立即分出三千人马。
百里曦部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魏英才等兴华军军官的注意,为此,魏英才立即命令士兵,小心戒备。
魏英才深知自己的行军队伍,无论是将士的战斗力,还是军队的武器装备、火力储备等等方面,都不是适合展开大战的条件,也就是说,魏英才部最好还是能够规避战事,尽可能地保存实力,不要硬来。
但是,事与愿违。即便魏英才没有主动挑起战事,但敌人仍然主动进攻,并且兵临城下,既然如此,魏英才也只能尽可能迎战。
只不过,这时候,魏英才就不会采用以往的一些战术技巧,比如要求下属军官故意输给夏军的部队,从而诱敌深入等等。一旦兴华军遭遇失败,会发生兵败如山倒的事情。
像这种策略,反而会让魏英才部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一旦敌人真的攻过来,魏英才部反而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拿下敌军,恐怕到时候,他们反而成了敌军的囊中之物。
其实魏英才也不是一个草率冲动的将领,如果可以,他从来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陷入这样的困窘之地,面对这样隐藏极大危险的局面。
但是,意外情况总是难以估计的。
既然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魏英才也没什么好怕的。
除了让传令兵向总部里昂他们发去求援电报之外,魏英才也马上下令,让全军士兵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敌军出战了!大家小心一些,我们需要保护平民的安全。只要你们坚守岗位,就可以办到这件事情。同时,我们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魏英才向全军四千余人下达了指示。
众将士当场表示听令。
另外,魏英才还派了几名知情的军官,带领一队兴华士兵,在前面引路。
事情安排妥当了,魏英才命令兴华军准备迎敌。
命令虽然已下,但没有人知道,魏英才此时此刻心中情绪甚是杂乱。
求援还是没有到,魏英才虽然得到里昂的指示,要支持到援军的抵达,但说实在话,魏英才心中的压力极大,只是他无法在下级的面前表露出半点。
只是,敌人不会等他们得到援军的到来的,魏英才深知这一点。
所以,魏英才有设想过,如果敌人已经快要攻进来,而援军还没有到,那他该怎么办?要怎么布阵,怎么调兵?才能尽力抵挡住敌军的攻势?
回看军队的火力装备,经过连续几场战役,魏英才的心里虚得很,他知道,如果敌军全副武装,那他们要想和敌人硬碰硬,无疑也等于以卵击石。
看着一众将领,魏英才心里复杂的情绪在翻涌。作为全军总帅,他有必要尽可能保住这些热血军士的性命,保住西关城城中百姓的性命,这一切,如同大山一般,压在魏英才的心头。
此时做好了作战准备的兴华军士们,却没有顾及到魏英才心中的忧虑,此时此刻的他们,因为指挥官的命令,所以他们只知道要各司其职,坚守阵地。
虽然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准备出击的状态,但他们仍然坚守魏英才的军令,无论夏军再怎么挑衅,只要夏军一时没有动作,那么他们这些兴华军将士们,都只会是敌不动我不动,继续缓步向前前进。
兴华军看似没有任何的防备,但是一点都没有放松,他们每人手中紧握的突击枪,子弹早已经上膛,只要手指轻轻一扣,便可以开枪杀人。
除了枪支,魏英才还命令士兵把剩余的手雷,都装在身上。只要敌人大部队靠近,就给敌人来几次狠的进攻,务求让敌军下意识以为魏英才部这边火力极猛,这样他们轻易都不会再发动进攻,从而为魏英才部等到援军抵达争取到关键的时间。
当然,魏英才的命令是尽量不要让敌人近身。
因为在上一次的战斗中,就发生过一次意外。
那时候,敌人手中也有类似于手雷的霹雳弹,虽然这种霹雳弹的威力比手雷相对要弱一些,但是它的杀伤力也不小,对人能造成很大的危险。
正是因为霹雳弹的存在,魏英才之前就损失了千名士兵,那让他极为心痛。也正因如此,魏英才一直牢记这个教训,所以,他是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为此,魏英才还准备了四挺机枪。如果敌人想要使用人海战术靠近兴华军,兴华军就会动用机枪,让他们在瞬间就丢了性命。
当然,原本机枪并不能算是最强的攻击武器,而魏英才把机枪当作杀手锏,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机枪太耗子弹,一旦开枪,魏英才难保他们本就弹药不足的情况,不是在雪上加霜。
因此,如何能让仅有的火力发挥最大的震慑效果,而不仅仅是攻击敌人,才是魏英才此时此刻眼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敌人一旦接近一百米的范围,狙击手立即开枪。接近五十米,全军开枪,接近二十米机枪开火,手雷招呼敌人。”兴华军基层的军官正在向士兵下达作战命令。
与此同时,压境而来的三千夏军,在将领的军令指挥之下,迅速分成了两个梯队。
第一个梯队,两千步兵开始进攻。在这两千步兵中,有二三百人,他们是弓箭手。兴华军的士兵即便是和夏军相距甚远,也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他们手中紧握的长弓。
“狙击手,一有机会,就攻击敌人的弓箭手。”针对敌人的长弓利箭,魏英才对狙击手下达了攻击令。狙击手有极高的命中率,而且适合远程攻击,因此,只要狙击手解除了敌军弓箭手的攻击力,那对敌人就是第一轮有效的猛攻。
“是,长官!”十几名狙击手回答道。
然而,魏英才很快又发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情况——那手持长弓利箭的两千夏军步兵,竟然开始不按牌理出牌,似乎有所针对地不规则分散队形,但同时又疾步前进,既保证了进军速度,又让人难以捉摸他们是准备采取怎样的进攻阵法。
看到眼前这般情况,魏英才心中不由得发起一阵感叹,既有对敌军排兵布阵之精妙的赞许,相对而言,也有对己军抗敌难度增加的无奈。
想来,也是有得必有失。这几年以来,兴华帝国与夏国之间爆发过大大小小数场战争,竟然是让夏军从屡次战败中,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专门用来应对兴华军的战略战术。显而易见,此时此刻,夏军这样的前进方式,就是有很明显的针对性,看来,他们也是在猜想兴华军会以怎样的武器发动头一轮攻击,从而有所应对的。
而他们所针对的,显然就是兴华军的枪支弹药。在枪支弹药的面前,分散冲锋,才是最好的进攻方式。排着队伍,或者密集进攻,都将会使得子弹的命中率增高,从而带来极大的伤亡率。夏军显然是发现了这一点。
“敌人越来越聪明了,我们没法再糊弄他们了。”魏英才说道。
“将军言之有理!”副官王中平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我认为双方的战争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夏军怎么改变,他们都不会是我们兴华军的对手。”
眼前,夏军的士兵越来越近。
“开火!”一名兴华军的军官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站在外层的兴华士兵,端起了突击步枪,朝夏军步兵开枪。
砰砰砰……五百余名兴华士兵开枪了。
其中,还有十几名兴华狙击手混在部队里,瞄准敌人的弓箭手,开始点射。
两千夏军步兵并不多,兴华军不需要全军投入。同时,兴华军还要防备敌百里曦部的其他部队。
“留下五百名士兵殿后,其余士兵继续前进。”魏英才下令道,接着,他转身继续跟着平民离开。
不远处,跟随兴华军的平民们见到兴华军殿后,顿时感动不已。其实,许多平民都愿意拥戴顾及平民的军队。
这些平民感动之后,治安部队也更加忠诚了。治安部队也想要上阵,可是魏英才阻止了他们。因为治安部队主要用于维持一地的治安,他们的武器不合适兴华军的作战模式。所以,魏英才不让他们参加,是防备他们打乱了兴华军的部署。
不过,治安部队见兴华军不让他们上前线,不少人都纷纷得出了兴华军信任他们的结论。当场,就有不少治安部队的士兵,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兴华人。
过了十分钟左右,夏军步兵在兴华士兵的攻击下,伤亡不少。他们的进攻,也不得不暂时停止,许多夏军士兵趴在地上,不敢站起来了。
这时,殿后的兴华士兵准备撤退的时候。又有一千夏军骑兵,从兴华军的左翼树林里冲了出来,他们的速度很快。
“左翼有敌人,立即调转枪口。”兴华军官喊道。
“是骑兵,使用手雷!”
敌人不少,都是骑兵,速度很快,兴华军官担心敌军骑兵冲阵,又下达命令,要求士兵使用手雷。夏军的骑兵,他们的坐骑可没有捂住耳朵。手雷爆炸的巨大响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马匹受惊,从而使得骑军的攻势遇阻。
听到兴华军官的命令,很快就有十几名兴华士兵掏出了手雷。十几个手雷,同时扔向夏军骑兵的冲锋路线上。
嘭嘭的巨响,果然惊住了夏军骑兵的坐骑。百里曦的部队,全部来自于东州。坐骑从来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枪炮战场,并不适应战场的变化。
兴华军官见夏军步兵趴下躲子弹,索性便安排士兵,调转枪口,加大火力,对付夏军骑兵。
砰砰砰……
夏军骑兵也就一千人,四百余名兴华士兵不停地射击,竟然不到三分钟,夏军损失惨重。
又过了几分钟,百里曦等夏军将领,目瞪口呆地看着兴华军继续从容撤退。
“果然不愧是兴华军,我算是理解了夏军为什么没有守住壶关。这支兴华军真的很强大。如果不是他们的兵力不足,他们肯定早已经入侵大夏帝国。”百里曦感叹道。
“将军,三千人马恐怕是留不下多少个人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有部将问道。
“还能怎么样?收拾殘军,我们从长计议!”百里曦也没有其它计划,只好在兴华军离开的时候,派人去收拾残局。
百里曦继续率部,跟在兴华军的后面。
“你们有什么想法?”百里曦问道。
“将军,我们不如直接攻击那些平民吧。我想我们只要杀了他们的平民,让兴华军愤怒。”有一名部将说道。
百里曦闻言,仔细思考部将的意见。本心上,百里曦不愿意攻击江州的民众,他不是一个喜欢滥杀无辜的夏军将领。
只不过,百里曦也明白他不下达禁止令,部下一旦开杀,那就覆水难收了。如果士兵不能杀个痛快,会压抑。因此,一名合格的将领,要善于处理一些人事。比如,不能让自己的部将患上战场忧郁症,以及习惯杀平民。如果他们习惯了杀平民,会致使部队失去民心。不仅如此,这事一旦被发现,还会成为弹劾的借口。虽然不至于会被审判,但是百里曦的前途,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可是,百里曦思来想去,竟然没有其它的好办法可以攻破兴华军的防御。
(感谢正版订阅!)
第八百四十三章 引入雷区
兴华军正在缓缓撤退。
看到这一幕,百里曦心里莫提有多着急了。很显然,现在就是出手对付兴华军的最佳时机,夏军要想夺得这场战事的先机,最好就是马上出击!要不然,时间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如果让兴华军撤退完毕,他们才再次谋划进攻,岂非费神失时?
不仅百里曦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在他周围的部将,大小战将也都是同样的着急,同样的顾虑,所以他们一直紧盯着百里曦,等着他一声令下,众将便会向前冲去。
当然,这些部将与战将的想法就相对可以简单一些,是不用考虑负责任的问题。正所谓,天塌下来,由个高的人来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提建议,但是建议是否能够通过,由百里曦决定。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该进攻还是该继续按兵等候,百里曦需要好好思考再决定,而不能仅仅跟随这些部将的心思行事。
只是,作为经验匪浅的将领,百里曦确实很清楚,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眼前若真是错失良机,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百里曦想了又想,而后又纠结了几分钟,终于,他咬咬牙,狠下心做了决定,对身旁一直等候的两名部将说道:“张龙,赵四,你们二人,每人各率一千士兵,拦住平民,把他们打散了。”
“是,将军。”两名部将仿佛早如弦上之箭,一听到百里曦点到自己,两人都迅速从队列中站出来接令,应声后便马上出去领军出征,不敢有片刻耽搁。
“潘长海,王二锤,你们两人则各率一千骑军,追伏在兴华军左右二侧,伺机杀出。”百里曦随即又转向另外两名部将,下达另一个行动军令。
“遵命!”潘长海和王二锤也迅速接令而去,军人独有的干脆利落,在此时此刻更是表露无遗。骁勇敢战,却又绝对服从军令,这就是百里曦平素里对军队管理有方的结果。
四人先后离去后,百里曦再转而看了看周围余下的众将,环顾了一圈,百里曦满意地看到众将斗志昂扬,这才说道:“剩下的大军,分成三部分,左中右三军,尾随殿后的兴华军。长弓手,只要有机会,就朝兴华军射箭,务必给他们的撤退设置阻碍,拖延他们的速度,不要让他们轻松行军。”
众人当即应命。
接着,百里曦指了指两名部将,点他们担任左军与右军的主将。分派了负责的将领之后,百里曦先是亲身出战,独领一万步兵,作为中路进攻军队,而其余兵种则分散在左右二军,分由左军和右军主将统领。
三军编整完成之后,随即迅速出战,追赶前方已远的兴华军。
百里曦的部队,在百里曦的统领之下,如同飞箭一般的速度,全力追赶兴华军,因此,没一会功夫,百里曦的中路进攻军队,很快就再次追上魏英才部队。
这一次,百里曦铁定了心,全力攻击兴华军。
而另一方的魏英才部,面对追赶而来的夏军,似乎也早有预料。看来,夏军对于追击他们部队,果然是势在必行。看到身后远处被猛冲的夏军骑军扬起的灰蒙蒙尘土,魏英才眼神一冷,下令全军戒备,马上进入作战状态。
就在这半道上,两个不同国家的军队,又再次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厮杀,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咻!
一支长箭,带着尖刺而迅捷的声音,快速划破半空疾飞而去,在两军混乱的交战之间,刺中了一名兴华士兵的防刺服。
这是百里曦军队的飞箭!
随即,只闻得萧萧呐喊声中,一声薄弱的哀鸣传出,随之只见得那名中箭的兴华士兵应声倒在地上……长箭的冲击力过强,撞倒了他。
幸好有防刺服,长箭虽然锋利,但是没有刺穿防刺服,保住了这名兴华士兵的身躯无损,更使得他性命无虞。
但是,这名兴华士兵也没时间去感叹帝国的军事防护用具有多么神奇,因为,敌军就在眼前。此时,另一名在他身旁的兴华士兵迅速扶起他,查看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