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教现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欣赏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而且有把握不伤害孩子。当你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欣赏和夸奖做到非常自然周到的水平,你批评孩子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
第七,要把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也就是欣赏、理解、鼓励,包括必要的批评,扩展到整个生活之中,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一个聪明人。
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也是成年人相互交往中应该采用的方法,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成为一个大家喜爱的人,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
如果一个人特别善于理解别人,欣赏别人,在非常琐碎具体的社会交往中总能够给予对方最需要的那个评价,你的朋友肯定会很多。
第八,当你做到了以上七点,当你能欢欣鼓舞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时,你会发现,你已经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自己,使自己更年轻,更健康,更成功,更自在。那时,你还要比较自觉地回到塑造自己这个出发点上来。
正确的家庭教育要从家长的自我塑造开始,也以家长的自我塑造结束,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体系。
天下有很多事情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变化。当你的孩子多少年后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发现自己在某一个时候开始有了变化,那是因为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你会多么幸福。一点点变化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反面的毁坏和正面的造就都是这样。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小孩尤其敏感,千万不要毁坏他们。同时,就因为小孩非常敏感,所以也特别容易造就他们。
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聪明的家长要善于把孩子各方面的自信心都调动起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漂亮,觉得自己聪明,觉得自己勇敢,觉得自己大胆,觉得自己未来前程远大。总之,要使孩子有好状态。
祝家长朋友们成功!
第二部分孩子学习不刻苦怎么办
家长:我的孩子一开始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挺有兴趣的,可是一旦给他报名参加学习班以后,他觉得特别苦特别累,总不能坚持下来。要是不给他施加压力,他就知道玩,根本就不学习。我也知道强制的方法不好,但我觉得挺有效的。我不知道怎么走出这个误区,怎么引导他学习?
作者:你刚才讲到培养孩子的兴趣,下棋也好,武术也好,还是属于业余活动。这种活动尤其要体现兴趣的原则。
儿童由于天生的素质和一定的生活环境、一定的年龄,兴趣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特点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要讲究一点艺术。一个好的家长真正能够使孩子以后成为有用的人,在德育、智育等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人,确确实实有一个原则,要把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不是仅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就行了,还要讲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讲究方法。这种方法,第一个就是要一步一步来。
如果你让孩子由不学一样东西到学一样东西,由学习精神不是很专一到一下非常专一,由平常比较调皮、比较散漫的孩子一下变成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想一步达到这样一个现实,本身就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孩子表现得不太理想的时候,你自己就把这个努力放弃了,否定了这种方针。这只说明我们原来的估计太理想化。要一步一步来。
第二,一定要靠启发、引导的方式。他一开始不是有点兴趣吗?这个兴趣要继续引导它发展,有八个字要注意。
一,就是要“欣赏”。
什么叫欣赏呢?孩子不是在学吗?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欣赏他学的东西。比如这个孩子在学画画,你欣赏他画的画。孩子在写字,你欣赏他写的字。他在下棋,你欣赏他下的棋。
任何东西在没有学习之前,他觉得好,一旦开始学习,必然要付出劳动。付出劳动不被欣赏,光有支出不被欣赏,孩子的积极性慢慢就会受到挫伤。因为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他不能完全凭功利主义来学习呀。
所以,一要“欣赏”。
二,要“夸奖”。
比如孩子下棋,不管他下成什么样,要找人和他下一下,让他赢两盘,你要夸奖他。不夸奖他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让他像大人一样,为了未来而进行智力开发,努力学习,一下子是做不到的,需要夸奖。
没有欣赏,没有夸奖,你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就是一句空话。
三,还要有“鼓励”。
比如他和别人下棋有输有赢,赢的时候你要夸奖他,输的时候你就要鼓励,对不对?我们现在水平不高,但可以继续努力。要鼓励。
四,要有“榜样”。
欣赏了,夸奖了,鼓励了,还要有榜样。
这个榜样是什么呢?或者父母自己做榜样,或者给孩子寻找榜样。
比如学围棋,过去聂卫平是怎么学的,或者其他人学围棋是怎么学的。又比如画画,一些画画很好的孩子或画家小的时候怎么学画画的,要有榜样。
用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这八个字、四个方法,才能使孩子的兴趣一步步发展。
我以为,家长在一生中培养孩子特别重要的工作,或者说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的兴趣在发展,积极性在提高,有关学习的技术问题、学习的困难,我想,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会懂得一点点找办法去解决。因为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从没有管过我学习。但父母从小的影响给了我学习的兴趣,给了我积极向上的热情。我从小就喜欢琢磨,长大了就逐渐琢磨出一点道理来。在学习方面、智力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给予孩子最大的关心,最大的帮助,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培养过程中,不要想得那么简单化。要欣赏、夸奖、鼓励、榜样,一步步让孩子向前发展。
就是我们大人做事,比如你做了一顿饭,你还希望别人说好吃呢!我常常就很能理解那个做饭的人,哪怕是家里人,他做了饭,你说声好吃他也觉得很高兴。可是如果我不欣赏你的饭,我也不夸奖,你还有什么做饭的热情啊?没有兴趣了。我欣赏你做的饭,夸你汤做得真好,饭做得真棒,你就总有积极性,也可能你还创造出一点东西来呢!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怎么能不这样呢?一定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上,就好像孩子的心是一块田地,他的学习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是我们最最需要重视培育的一株嫩芽。这株嫩芽通过我们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日日夜夜的浇水、养护使它发展起来。
它真正进步、茁壮起来以后,孩子学习上的发展是不用我们担心的。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的时候,当然我们尽可能全面地、多方面地培养。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性。我认为,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常常是他天赋和素质的一种先兆。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成为音乐家,他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表现出对音乐的极大兴趣。也可能这个孩子以后能成为画家,他在一定时候就会对画画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天赋的先兆。
所以,家长们要放松心态,经常问一问孩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往前发展。在这方面,父母的心态要松弛,对孩子一定要非常放松,要聆听孩子自己发出的声音。
那么,什么是自在状态呢?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从孩子向上的积极性出发,他能自愿地、自觉地、自然地学习,这种状态是一种真正的自在。没有这个状态,孩子从小是不幸福的,孩子从小的发展是不符合生命规律的。家长与社会的强行塑造,在任何程度上都有可能伤害孩子未来生命历程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总结经验和教训。
自在状态并不是家长不管不问,而是管得更艺术,管得更好,让孩子真正产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就好像我们的干部一样,一个干部如何领导底下的同事们工作呢?简单的方法就是粗暴命令,那可能大家的积极性都发挥不了。
真正好的领导干部是要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并把这种创造性、主动性组织起来。而不是让大家决策,大家选择,大家安排。那还要你领导干什么呢?
家长也是一样,你的职责就是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孩子,在学习上,在自己的人生问题上那种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刚出生的孩子对世界都是有感觉的
家长:我是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差,特别希望我的孩子在智力上、心理上都比较强,能够适应将来的社会。我想知道,孩子出生以后,很小的时候怎样对他进行引导,怎样成功地进行情商启蒙教育?
作者:首先,你要这样认定,一个孩子再小,哪怕他刚刚出生,对外面的世界都是理解的、有感觉的。生命非常敏感,如果他对外界没有感觉、没有理解的话,就不存在什么胎教了。
孩子一出生,不要认为他对外界什么都不知道,可以任意用各种错误的东西去影响他。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进入一个家长的角色。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他的态度,都要有长远的眼光──就是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要成为一个成功、健康、自在的人。要用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包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更多的理性反应,只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觉,往往用哭闹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种种感觉。
对你来讲,还有一个最简单,同时也最困难、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把自己的心理素质重新塑造一下。
因为你带孩子,以后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你,你对生活的任何反应都很重要。比如,家里的事情,你和爱人在外界工作环境中带回来的信息,生活中的顺利与不顺利,孩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孩子被碰了一下或摔了一下。
你的反应很重要。如果你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脆弱的、遇事方寸就乱的,从小给孩子心理造成的重复影响,对他一生都将是重要的负面影响。
所以,你首先要想,面对孩子我需要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塑造自己,要使自己更安详,更镇静,更坚定,能够更平稳地对待生活,包括对待孩子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孩子生病、不舒服时,你都要反应镇静,要从容。你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东西不能取代的。
第二个做法,希望你去请教一下老一辈的人。我们的老一代人一般都是多子女的,许多老人对孩子恰恰比较达观,遇事并不是那么惊慌失措、那么在意。你要去感觉一下他们对孩子的那种态度。不像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一个保温瓶里,把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搞得很脆弱。那种做法对孩子是有害的。
上面这两点对于孩子刚刚出生的父母尤为重要。等孩子再大一点,能听故事的时候,哪怕孩子好像听不懂、似懂非懂的时候,你可以用喃喃自语的方式给他讲故事。无论是讲什么故事,小白免的故事,小山羊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及讲述方式,都是为了使他成为心理上真正坚强、勇敢的人,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如果你能够注意这几点,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你就为他打下了情商教育特别重要的基础。
在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在家庭中──特别是在孩子能看得到的情况下的表现,而且有些表现就涉及到孩子本身。
孩子从小到大,哪怕他特别小,半岁一岁的时候,对周围世界都是有感觉的。你对孩子的一点点反应,他都“记录”下来了。比如,他不舒服了你是什么反应,他疼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热一下、凉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哭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有这样或那样要求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或者孩子有病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
你对待孩子的一整套反应,同时也作为反应程序输入到孩子身上了。孩子以后就会用你的态度来反应他遇到的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特别细致敏感、胆战心惊、生怕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态度恰恰给了孩子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他们从自己受到的待遇中,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对待生活的反应。
可以想象当他们长大以后,对待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会按照已经输入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
目前的家庭教育一种情况是,孩子刚刚出生,怎样从一开始塑造他的情商。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比较大了,已经六七岁、七八岁,甚至十来岁了,由于过去不太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造成孩子的很多弱点。这时候,家长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一课弥补过来。
营造好孩子的周边环境
家长:我的孩子现在七个多月,是个女孩。我和我爱人兄弟姐妹比较多,而且上面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家都特别疼爱她,有的时候就比较娇惯。加上大人太多,对孩子看法不太一样,孩子听了这么多人的意见以后,我怎么去引导她呢?
作者:首先,一个孩子从小受到不同的影响,是必然的。不可能所有的人对孩子的影响都一样,所以让孩子接受一些不同的影响没有什么关系,不要把事情搞得特别统一。
第二,为了使孩子长大以后在心理素质方面比较健全,比较坚强,有必要使孩子周围的几代人有个大致相同的想法。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在书中讲了很多事例,希望你在报刊杂志上再收集一些更生动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涉及到娇生惯养如何使孩子最终受害,不娇生惯养的孩子最后比较成功。这些生动的事例会使得两代人都耳濡目染地接受影响,形成一个大体一致的看法,这样他们以后在做法上也会比较一致。
环境在影响孩子,当你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塑造、调整的时候,首先就要塑造和调整他的环境。所以你不光是要做孩子的工作,还要做整个周边环境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方面让孩子在基本的问题上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他的主要影响,同时有些其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完全避免也是不现实的,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正确的。这不是更好吗?
小孩怕生怎么办?
家长:我有个两岁的小女儿,我觉得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具体表现是特别认生。按说她见的人也不少,可这方面的改善总不太明显。
作者:家长首先要比较坦然。我们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几岁以前,不要说大声说话,甚至连话都不大会说,但后来发育得很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特殊规律。
另外,既然你意识到孩子可能在这方面差一点,就要引导她。这个引导是有方法的,叫由易到难。首先,在一个她比较不认生的环境中,譬如和你及亲人在一起的时候,训练她朗读,给她创造表演说话的机会;然后,逐步扩大到半生半熟的人中间去表演。这样逐步扩大,不要一下让她做一件很难的事情。通过这样的训练应该能解决问题。但是要注意,不要强迫她,每当她有了进步,一定要给予鼓励,以鼓励为主。
绝对不要对人重复:我的孩子怕生。永远不要重复这句话。
只要有一点好的表现,就一定要鼓励。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
家长:我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他开始说话很早。他去幼儿园三个月了,前两个月去几天就生病,基本上就没在幼儿园好好呆过。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如果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脾气就特别大。
作者:首先,你注意到他对你的态度没有?作为一个家长,你要知道现在最能影响孩子心理的是你。他的这个反应,用心理学的语言讲,就是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你。他并不一定很自觉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病似的情节,孩子自己的理智并不知道。
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母亲进入幼儿园,因此,就会有一系列心理上的反应。他这个反应实际上是对你把他送进幼儿园的一种对抗行为,是在表示不满。
另外,他从小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对你的依赖心理成了他的一种软弱性,有可能当他面对陌生的生活和新鲜的环境时,确实有不适应和感到压力的地方。
你现在重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说你现在因为孩子的这种反应(生病),从此就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自己带他,那么你就把孩子一直害到底了。他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不会有勇气走到社会中去。
所以,首先应该使他逐渐克服第一个情绪。你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满?要设法理解孩子,在送他去幼儿园时,不要让他觉得你在排斥他,不再像过去那么爱他、管他了,不要让他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第二,你要和幼儿园的老师配合。请老师用一定的方式,把他对母亲的感情和依恋转移到幼儿园的生活中。这需要幼儿园老师比较好地配合。如果老师对这件事持比较冷漠、不太注意的态度,有可能使矛盾更加尖锐。你现在应该和老师配合起来,商量一下,使孩子在情绪上逐步地转化。
你只要认识到他是这样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对离开你的潜在的不满,一个原因是他离开你以后,走进新的环境产生的不适应和压力感。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要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好奇、喜欢;产生对幼儿园老师的亲切感,这是你要做的工作。这些要你去慢慢寻找具体的方案,原则上是这样。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脾气特别大,其实是对母亲不满的进一步反应。做母亲的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儿子产生恋母情结,这种恋母情结是很容易产生的。恋母情结在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母亲要爱孩子,儿子没有爱,未来的生活也是不健全的,但是这个爱不可过分,过分了会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使他今后不能正常地对待生活。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孩子长大以后,不仅会对母亲产生依恋,还会有控制母亲的情结。这些都是会产生的,他三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对这个问题要有审视,逐步把关系调整正确。
具体的方法:第一,希望你能够处理好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就是说,你不要把照顾孩子的任务独自管起来;第二,应该增加孩子和其他人的友情。
培养孩子与他人友情的方法是,只要有了比较新的小朋友,你就要非常明确地鼓励他。逢人就讲,我的小孩喜欢和谁在一起玩,而且一下就玩熟了。经常以表扬鼓励来引导他,哪怕只有一点点迹象就要鼓励他。千万不要指责他这个缺陷,而是用引导的方法使孩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游戏的原则,奖励的原则,这一点家长们要清楚。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我认为,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从家庭原因来讲,有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两种。
特殊情况有这样三种,一种是有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说父母中有一个人去世,家庭的变故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创伤,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病变。另一种情况,比如个别家长对孩子施暴、虐待,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创伤和心理疾病。还有一种,就是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有流氓骚扰他,甚至对他有过性迫害,同学中有小霸王欺负他,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当然,这三种原因还属于数量比较少的,除了这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外,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使孩子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把孩子放在温箱里,一味地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对待。像刚才这位家长讲到的情况,其实是与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分不开的。对孩子的溺爱是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心理上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二,对孩子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孩子有了种种的戒律,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
溺爱的结果是把一切都管到,把一切都管到往往就会变成专制,缺乏民主的精神。让孩子在溺爱中,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这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健康。要知道,孩子尤其需要一种自在状态。
第三,就因为溺爱,家长们往往偏重智力教育。在偏重智力教育的时候,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的溺爱,再加上对智力的高追求、高开发,这种偏向也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第四,家长关心孩子,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对孩子常常期望值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变成行为,就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和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上的扭曲、不健康是必然的。
第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