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在网上居然有这么全面的知识。

    真是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啊!程赫感叹。

    里面各种木雕都有,黄杨木其实并不是最贵的,红木的、紫檀的、乌木的,各种雕件图片满天飞。

    那些雕件都非常漂亮,价格也非常高。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一件的都有,让人咋舌。也有一些教人辨认真伪的贴子。

    可以说,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让程赫激动的,其实还有另外一条消息——他看到有一个艺术家,上传了一个很简单的藤条艺术制品,看着挺简单的,但是帖子里面讨论的价格,已经到了十几万的高价。

    艺术品他看不懂,或许简单也是美,繁复也是美,价格方面他也是不懂的,几万几十万一件,他也不知道高了或者是低了,但这给了他启发。

    桃花村从古往今,一直流传着竹编的手艺,一来是编一些农用的工具,筛子、筐子、篓子等;二来嘛,那时候孩子们没有玩具,大人也会编一些小东西给孩子们玩。

    编的那些飞鸟、龙、蜻蜓、灯笼、花瓶等,都非常好看。

    现在在程赫看来,也很有艺术感的。

    他在想,是不是也可以放到论坛上叫卖?

    别人大艺术家标价几万几十万一件都有人要,咱们不是艺术家,卖个几百块一件总行吧?

 第三十九章 山野村夫

    程赫对自己的想法很激动。

    虽然不知道行不行得通,但起码要试试吧?

    若是真的行得通,这也是村里的一项收入啊!村里会竹编的人很多,特别是留守的老一辈,手都非常巧。程赫觉得,他们的手艺不比艺术家们差。

    而且竹编不用什么成本,村后面的山竹多得是。

    于是他麻利的先做完自己的事情——把那根黄杨木拍照,上传到论坛上。

    然后,他去了程实家。

    程实的妈当年也是竹编好手,编出的小玩意儿栩栩如生。先让她编一个,放到论坛上去看看,有没有人买。

    程实也闲在家里。

    他的胳膊还没有长好,也不适合出去跑摩托车干营运,就先歇着。

    一见到程心心过来了,假装大声说道:“唉呀,快把蕃茄藏好,她又来吃我们家蕃茄了。”

    然后小步子往菜篮子边跑。

    程心心嘻嘻一笑,几大步跑上去超过了程实,然后自己拿了一个蕃茄,躲着程实又回到了爸爸身边。

    抢到了一个蕃茄,她笑得很得意,一个劲地朝程赫身边拱着。

    知道她除了像程实家熟悉外,在别家不会这样,程赫并没有责备她,只是轻轻的揉了揉她的脑袋。

    程实妈也在家,晒些豆子什么的,然后纳一下鞋垫。

    她对儿子逗小姑娘表示生气,然后对程心心说道:“心心啊,别听叔叔的,奶奶家的蕃茄随便吃,不藏的啊,知道没?”

    程心心一边笑嘻嘻地啃着蕃茄,一边说道:“叔叔坏!”

    “对对,叔叔坏,一会儿奶奶打他!”

    见到程心心这么可爱,她是打心里喜欢。于是渐渐又开始看程实不顺眼了,于是又对他咬牙切齿道:“你说你这么大个人了,整天闲在家里,婚又不结,相亲的你也搞黄了,你说你有什么用,我到现在孙子都没有抱上……”

    程实见势不妙,低着头,灰溜溜地跑了出去。

    程赫父女俩哈哈大笑,然后程赫说道:“婶子,您现在闲的时候,还编小玩意儿吗?”

    程实妈抬起头问:“编什么玩意儿?就两个月前,还编了个小盘子,装瓜子吃的。又没有人要,编了干嘛?”

    小盘子是那种平底的竹编,看着跟盘子一样,边上也有花边,再配合编制的时候,也带着自然的花形,很是美观。

    但这样的东西,他们除了装装瓜子花生外,没有别的用。编了也只能摆着占地方。

    程赫问道:“那像我们小时候见过的那些小玩意儿,您还会编吗?忘记了没有?”

    “嗬嗬,那哪能忘记?闭着眼睛都会的呀!就是没有人要,没有编。咦,对了,现在心心这么小,我可以编一个给她玩啊!你等着,我一会儿去砍一根竹子去。”

    程实妈说起自己傲人的手艺,还是有一丝得意的。她只是以为程赫想让自己给他孩子编一个玩意儿,便满口答应。

    一方面嘛,是有了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感到很兴奋;另一方面,程赫给他家既是送电视,又是让大伙吃上了全猪宴,现在难得他开了口,自然是要帮忙的。

    程赫没有多做解释,只说不用,竹子他自己去砍。

    于是程赫和程实一起去了后山,砍了一根粗竹子回来。

    ……

    下午的时候,江予桐在农家乐的房间醒来。

    昨天喝了点酒,兴奋过了头,所以今天睡得特别晚。她小看了山村的米酒,起初还觉得喝着挺顺,没想到后劲那么大。

    梳洗一番,换了身衣服,然后去就餐区点了一份餐,一边等一边刷手机。

    连着点开了几个雕刻艺术论坛,没有什么新发现,她百无聊赖。直到打开“木艺雕刻之家”这个论坛时,她眼前一亮。

    她看到了一根新的黄杨木图片——那自然是程赫的。

    她没有想到程赫的动作那么快,拍的图片那么好看,最让她意外的是,程赫不但只上传了黄杨木的图片,还附带了一些桃花山的美景。

    原来这家伙还懂得做文案啊!

    江予桐实在是刮目相看。

    黄杨木的图片拍得非常好,完美的展现了它从各角度的不同形状。

    其实程赫还真是一点就透,他看到江予桐审视这根木材的时候,就是那样,又掐又咬又闻,然后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像是要把这个东西看透。

    所以他用手机拍照的时候,也从各个角度都拍了一张,让木材的各种形态都展现出来。

    其实木材拿到手里的时候还不觉得,但拍了照片后,成了二维平面图片,那种造型感,很能刺激艺术家的灵感。

    程赫还别出心裁的配上了桃花村的景致,这里山多树多,间接证明他的黄杨木是真的。

    江予桐拿出手机,拔了一个号码,通了,她说道:“大艺术家,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黄杨木,造型真是非一般,我感觉您肯定能喜欢。”

    “哦?是吗?嚯嚯,你这丫头还知道关心一下我这个老头子啊,是个什么样的造型,你给我说道说道。”电话那头,是一个苍老的声音,语气充满慈爱。

    那其实是江予桐的爷爷。

    江予桐说道:“这木材吧,长一米多,比我的胳膊还粗,密度很好。造型嘛,有点像飞天,也有点像秦舞,有几个节点非常漂亮,我没您专业,也说不好,只能说这么多了。”

    “你这又是飞天,又是秦舞的,说得也可以了!说明那料子造型还差不多。那你替爷爷谈谈吧,争取拿下来。”江老爷子说道。

    “我谈过啦!人家开价不低。您猜猜人家怎么说的?”江予桐故意提高声音,卖起了关子。她一边说话,一边眼睛不自然的眨着。

    如果老爷子在场,一定知道她在说谎。但这会儿在电话里,只能听见声音,听不出异样。

    果然,老爷子胃口掉起来了,问道:“他说什么?”

    “他说啊,这样的料子,那必须得让像江谦江老这样的大艺术家过目,因为这根材料,就得适合您的艺术风格。您看不上眼了,他才去卖给别人。当然,他手中有宝,要价也不低,要十万呢!”江予桐声色俱佳的说道。

    电话那头老者嘿嘿一笑,显然这马屁拍到了他的心窝。别人说的或许不能算数,但是孙女说的,怎么听都好听。

    但是,十万也不是小数目,他问道:“那个卖材料的,真的知道我?”

    “那当然,您是谁呀?您是咱们市里一流的老艺术家,南山大学的名誉校长,这样的身份,几个人不知道?”江予桐夸夸其谈。

    这下子电话那头的老人算是明白一些了——孙女在向自己化缘来了!

    很明显,木料的持有者她认识,要不然,她为什么这么卖力的替人说好话?马屁拍得震天响。

    但是,活了一大辈子了,看破不说破,孙女的行事作风他信得过。

    于是便回了一句:“那行吧,你就作主替我买下这根木材吧。爷爷相信你的眼光。钱找你爸爸要去。”

    江予桐得逞的嘿嘿一笑,说道:“爷爷,那什么……我这么卖力帮您找到了好材料,您也得帮我呀!要不,您给我爸爸说说,让他别干涉我的婚姻呗!”

    “这个啊……哈哈……我老了,不管家务事多年,就这样,挂了啊!”电话真的就挂了。

    “老狐狸,一说到这事就打哈哈!”听着电话那头的盲音,江予桐不满地嘟着嘴说道。

    李涛斜倚在门框,已经站了多时,电话内容自然也听到了。

    他见江予桐笑得那么开心,以为是什么事情,想不到却是让她爷爷花高价买下那个山野村夫的烂木材!

    为了那个山野村夫,她居然连她爷爷都请出来了。

    李涛的脸色沉了下来。

 第四十章 竹编

    李涛走上前去,表情已转为悠然而绅士,坐到了江予桐的正对面。

    他微笑着说道:“你对那些村民那么好,你就不怕他对你想入非非吗?这一个天上、一个是地下,你这不是徒惹别人伤神吗?”

    江予桐眼珠一转,自然明白他听到自己的电话,而那个“想入非非”的人,无疑就是那个杀了野猪的山里人。

    她想了想,觉得应该不至于,便反问道:“会吗?应该不会吧!”

    李涛一脸正色的回答:“我也是男人,我可以告诉你:会!没有男人不会对你这样的女人动心,尤其你还多次对他那么好。他要是对你不动心,除非是同性恋。”

    他都有孩子了,肯定不是同性恋。

    江予桐便立即说道:“可是他不是已经有老婆孩子了吗?”她认为有老婆的男人不会再乱来。

    “老婆,你见过?我是没见到。”李涛悠悠地说道。

    那个破屋,家徒四壁,里面一点女人的气息都没有,八成早就跑了,男人单独抚养着孩子。

    江予桐想了想,说道:“我对桃花村好,其实也是有我的目的的。我仔细想了小莲山的开发路线,我觉得应该走人文线。”

    人文,就绕不开与小莲山附近的居民打交道,这也是她主动融入桃花村的原因。他们是最了解小莲山的人,与小莲山感情肯定也最深。

    “人文?呵……恕我直言,现在哪个人开发项目,不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你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一点。我说话比较直白……”李涛笑着说道。

    他是真的笑了,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这个笑可能会被理解成为“嘲笑”,于是他赶紧解释,他的话比较直白,但没有要伤害她的意思。

    江予桐摆摆手,表述自己的观点:“利益当然重要的。但是你想想看,咱们现在开发景区项目,难道还能像以前那样,全国景区千篇一律吗?那咱们有什么必要大老远而来?”

    “大老远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小莲山已经小有名气,咱们趁热打铁,多造势,名气一下子打响,这不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吗?”李涛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作为比江予桐年长一些的商界“前辈”,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她,想法不要太天真。

    江予桐分辩道:“可是,这个方案并不能脱颖而出啊!咱们花这么大的心思来考察,来制定方案,难道就是为了做一个连在南山都无法脱颖而出的景区吗?那怎么名动国内,怎么吸引海外?”

    李涛几乎笑喷:“你的理想真大,动不动就名动国内、吸引海外,咱们国家旅游业发展几十年来,有几个景区做到了?”

    江予桐无语,以前不行,难道现在就不能了吗?她想了想,觉得这个话题没必要进行下去了,问道:“你怎么来了?”

    话题转得生硬,李涛也跟得过来,说道:“我也是来吃饭的啊。”

    江予桐看看墙上的钟,说道:“这都下午两点多了,你怎么也没吃啊?”

    “因为,我一直在等你啊。”李涛语带双关地说道。

    江予桐耸耸肩,她的态度早就明确的告诉过他多次。现在,她不再多言。

    农家乐里的菜很快就端来了,地道的农家菜,非常新鲜,她决定好好品尝。

    ……

    程赫和程实砍了一根粗的山竹回去。

    一根竹子,其实不必两个人,再说程实的胳膊还吊着,他也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最多帮着照看一下程心心。

    他之所以跟着出来,其实也是在家里呆得够压抑的了。

    村里像他这么闲在家里的人,几乎没有。他天天跑一下摩托运营,也是朝不保夕,每个月赚的钱并不稳定,天雨下雪都不能出去。

    最烦的是,只要一闲在家,总免不了受父母的唠叨。

    “唉,黑子,我也想去外面看看,你说像我这样的,适合干什么呀?”程实问程赫。

    程赫笑笑:“我巴着赶回来,你还要出去,这不是找不痛快吗?家里多自在。”

    “自在是自在,要是我爸妈不唠叨,那就更好了。可是自在没有收入啊!”程实很是烦恼。

    程赫此时扛着竹树,想着雕刻艺术论坛的事情,还不知道桃花村的竹编艺术,在网上的情况会怎么样,现在也不好言之过早。

    于是,他只是说道:“先过一阵吧,我要是有什么好的事情,就帮你留意一下。”

    “诶,好!”程实满口答应。

    竹子送到程实家里,接下来的事情,程赫就很少帮得上忙了。

    竹编玩具如果想要做得精美一些,还是要配上很多细致的工艺。削竹篾片的粗细、宽窄等,都必须要熟练的老师傅自己来。

    程赫跟程赫妈说过,希望她能尽量把最高水平发挥出来。只有高超的技艺让人眼前一亮,在网上才可能杀出一片天来。

    别人艺术家的作品能值钱,自然也不是闭着眼睛随随便便做出来的。

    程实妈不知道他的用意,还以为只是给程心心做玩具,她倒是觉得程赫这人,照顾孩子挺细心的。

    有时候她也向程实打听,他为什么只带了个孩子回来,老婆怎么没有带回来呢?看他的为人,不像是能把老婆气走的类型啊!

    只是程实并没有具体向程赫打听,她也就自然问不出来。她就是觉得苦了孩子。

    想想有时她又不免心酸——程赫自己的父母不在了,要不然,像这样的活儿,孩子的爷爷奶奶自然做得妥妥的,不需向她这个外人开口。

    程赫他父母当年,竹编技术也是相当不错的。

    收拾心情,程实妈开始处理竹子。

    程赫扛回来的竹子很不错,看外形就是长了三年多的竹子。

    别看竹子感觉都一样,里面有大学问:

    山竹的生长年龄,这主要是从竹子的表面颜色上来区分。初生的山竹,秆上呈现油绿色,并有细密软毛;

    第二年秆上细毛脱落,秆为青绿色,每个竹节下显出一道银白色粉环;第三年表皮变为黄绿色,节下粉环变为灰黑色并逐渐消失;

    第四年以后,秆上渐生灰白粉末,表皮逐渐变黄;到了7年以上,表皮就变为老黄。

    而编不同的东西,选用竹子也要讲究,并不是随便一棵拿来就能用的。

    1至2年生的竹子,质嫩、疏松,制作成品完成后极易变形,不宜当作制作材料;超过6年生的为老竹,由于纹理粗糙,制作出的物件表面留青粗糙。

    所以,要采用3至5年竹龄的竹子最好。

    选好了竹子,后面还有大量的工序要做。去稍、破竹、劈条、去篾黄、取层、拣篾、刮篾、煮篾等等。

    他们有很好的竹编工艺传承,却因为养活不了人、不能饱肚子,以至于现在会全部工艺的,可能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了。

 第四十一章 野猪牙项链

    竹编一个小物件,不是一时半会能完工的。比如经过煮篾、风干这些过程时,都要耐住性子等候。

    程赫反正帮不上忙,也就没有多呆,刚刚砍竹子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根粗细差不多的竹子,感觉正好可以做钓竿,钓鱼的瘾一下子就勾起来了。

    很久没有钓鱼了,一时都有些技痒。

    他当然还记得自己的事情,明天要去一趟深山里,去给胡总的朋友找些贵价的东西,说是寿礼要用的。所以今天下午的时间,就比较清闲了。

    目前他对自己短时间内的规划,是一边采些药材赚钱,再重点关注一下竹编的事情。这事情如果办得好,那就是有益于全村的事情。

    人生在世,能做些事情的时候,就尽量做吧。

    另外,钓鱼回来后,差不多要再看看论坛上面的消息了。他知道,自己是个刚进论坛的菜鸟,可能不会有多少人关注点击自己,所以也就没有抱多大希望。

    捡到黄杨木是个意外,能卖钱当然最好,暂时卖不出去也不着急。反正明天进一趟云霄山脉,里面什么样的宝物都有。

    再有一个,等钱攒得差不多了,就把那破房子再整一下。夏季多雨,老这样破烂着也不行。

    这些事情也不是一天的事,得慢慢来,不用着急。

    所以眼下,他也没什么事情需要着急的,安心钓鱼去吧。

    程赫用砍刀削了一根竹枝,再在程实家要了点尼龙线,和一个小钩,最简易的钓竿就做好了。

    喊上了程心心,大黄狗自动跟上,就这么出发了。

    在程赫看来,钓鱼是一件非常轻松惬意的事情,讲究的是身心舒服,而不在于用了多少钱的钓竿。

    曾经在大城市里与人约着去钓虾,跟着去了差点没把他笑喷:这样的地方也能叫钓虾?

    一个篮球场大的室内水泥池子,里面装满了水,四周的钓者围着水池,坐得密密麻麻,凳子挨着凳子,一人一个钓竿,也不知道钓的什么意思。

    就这,还得收几十块钱一个小时的费用。

    哪有桃花村的好啊!青山绿水,微风习习,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程赫觉得,无论能否钓得上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坐一天,那也是好的。至于用什么钓竿来钓鱼,实在不必计较。

    其实钓鱼这个活动,据科学表明,是很有益于身心的。它能益于人们修身养性和祛病延年,还能给生活增加无穷的乐趣,抛弃心中的烦恼,简直是大自然的恩赐。

    别的不说,就是到山野之间,多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对肺都是非常好的。

    若说到钓鱼的乐趣,那多半在于那种经过长期痛苦枯燥的等待之后,手里的那种沉甸甸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了。

    也或许,钓鱼最在乎的是心境。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蓝天白云,手中一杆,微风轻轻吹过,鱼飘一动,手里轻轻一动,一条小鱼随之而来。

    风和日丽,约三五好友携家带口,找一处郊外小河,在搭上个烧烤摊,一张大桌布往草地上一铺,简直是人生之一乐事。

    经常钓鱼的人都会有感触,做人处事有条不紊,不盲目,不着急,现在年轻人喜欢蹦迪,唱k什么的,有时候还真不如一边品茗、一边钓鱼来的悠闲,轻松!

    当然,今天程赫就只剩下钓鱼和逗孩子了,品茗就省略吧。

    各人所得并不一样,反正乐在其中。

    程赫扛着竹钓竿,意气风发的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程心心和拿破仑。

    程赫兴致颇高,头也不回地对着程心心说道:“宝贝,爸爸念首词给你听啊,是写古代人钓鱼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人的意境真是美啊!钓鱼翁钓的何止是山水?斜风细雨不须归,瞧瞧那心态!

    程赫咂咂嘴,松花流水鳜鱼肥,词人真有先见之明,他怎么知道咱桃花村的流水里,鳜鱼特别肥呢?

    得,今天晚上的菜单,就定在鳜鱼吧!

    程心心跟在后面,一会儿追追蜜蜂,一会儿追追蝴蝶,并没有把词的内容听在心里。但这不重要,她能听得出来,爸爸此时的心情非常好。

    有些孩子在爸爸面前,总是会战战兢兢,因为那些当父亲的总想展现威严,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但程赫不会,所以程心心也从来没有那样怕过。

    刚刚走到村外不远的一个小水潭边,后面来了一连串的呼声:“黑子,黑子……”

    程赫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是村里的杀猪匠,程三斤。他是村里负责杀猪的,前天的野猪全猪宴,就是由他掌刀。

    程三斤四十多岁,但跟程赫也是平辈,于是程赫问道:“三哥,你也来钓鱼?”

    “不是的,我钓什么鱼!刚刚去你家,门关着,程实说你来钓鱼了,我就找到了这里。”程三斤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