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

    “我……我不想上学。”

    “不上学,那你想当傻子啊?”白倩早就听程赫说过小丫头的光辉事迹,不想上学是其中一项,便故意说她。

    程心心默不作声。她当然是不想当傻子的,可是也不想上学。

    已经自由自在的玩了两个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这么自由的生活,去学校就没有了,而且上学后,天天就要写作业了!

    简直太恐怖!

    白倩看她默不作声的样子,便说道:“唉呀,我们家心心要当傻子,怎么办呢?别的小朋友可以得小红花,可以得表扬,可以一起做游戏,我们家心心就天天傻看着,太可怜了……”

    程心心默不作声,低着头跟着走路,刚刚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程赫在一边帮腔,说道:“咱们明天去问问细妹,看看她上不上学,她要是也不想上学,你们俩就一块儿玩,一块儿当傻子,有个伴,好不好?”

    程心心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回击道:“我才不是傻子。”

    “现在不是,以后不上学就是了,当傻子好啊,当傻子不用上学。心心啊,你说,要是我们去问细妹,她说她要上学怎么办?她不跟你一起当傻子,怎么办?”

    程心心再次大声回答:“我才不是傻子。”

    正巧前面几个孩子在路灯下玩耍着,找蛐蛐还是什么的,玩得很大声,里头正有程细妹一个。

    程赫就问她:“细妹啊,过几天你上不上学啊?”

    程细妹正专注的看着别人抓虫,听到有人说话,回过头来,看到程赫和程心心,便回答道:“我要去上学,我妈妈给我买了新书包,是粉色的小猪佩奇。”

    她说话时一脸高兴,甚至因为有新书包而面带得意。

    程赫看着程心心,说道:“看看,细妹要上学,她不跟你一块儿当傻子,怎么办?”

    程心心赌气似的说道:“那……那我也要新书包。”

    程赫说道:“你要新书包干什么?你又不上学,书包是学生才用的。你就不上学,在家当傻子算了,好不好?”

    白倩看着他,真怕自己忍不住会笑场。这人怎么这样?逗自己孩子有意思吗?孩子不要面子的啊?

    真想揍他一巴掌。

    程心心松口道:“爸爸,你要是给我买新书包,我就愿意去上学。”

    白倩怕程赫继续逗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便替他回答道:“行啊,没问题。”

    反正上半年她的书包就小了,要换个大点的。

    “我也要粉色的,还要小猪佩奇。”程心心趁机讨价还价。

    “可以,没问题。”白倩回答得很干脆。

    程心心无话可说了,又沉默了下来。一想到过几天就又要上学了,她的眉头现出一些慌乱。

    程赫知道就会是这样。

    算了,这几天多带她去学校玩一下,早点熟悉学校的环境,就不会这么排斥了。

    而因为过几天要上学的原因,程心心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没有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捉蛐蛐的意思,就这么跟着爸妈继续往回走着。

    月亮越升越高,照亮了整个村庄,四周的蛐蛐叫声也越来越响,哇鸣声响彻四周。

    四周除了还有一些欣赏夜景的游客之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人了,村里人基本上还是日落而息的习惯。所以,白天的喧闹过去,晚间更显得静谧。

    月亮大了,星星就隐了起来,除了天边远处有一些极亮的星,还在闪闪发光之外。

    看样子,明天继续是晴天,要继续晒花生了。

    程赫走在前面,心情不错,牵着程心心说道:“来,爸爸教你唱山歌啊。”

    程心心没有回答,心里还有点烦呢。程赫已经拉开嗓子唱开了:

    “三月三哎六月六哎,

    六月六,九月九哎,

    握着好日子不松手,

    四季都是好时候哎,

    龙江水上哎划龙舟哎,

    金牛桥上走金牛哎,

    山歌多了顺水流,

    流过了花海流上楼哎……”

    粗犷的嗓音唱着韵味十足的山歌,歌声渐渐飘向了他们的小院,听到一阵锁门声,然后就是催促着程心心快点洗漱的声音。

    第二天一大早,温雪的父亲背着一大包行李,要送温雪去学校。

    从他们家一路走到村口的这段路,家家人都出来了,都站在院门外,目送着他们走出去,说着祝福前程远大等话语,温雪也大方的跟人们一一道别。

    温青松跟在后面,也帮着背着一个小行李包,去送送他姐姐。以前他不爱说话,但是今天他是笑得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了。

    大概他也知道,今天是姐姐最风光的一天。

    下午,程赫家里也办了极丰富的一桌,以过今天的“七月半”。

    他们这里,七月半也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可惜程赫并没有出嫁的姐妹,也没有姑姑,更没有回娘家的女儿,今天的一桌,也只有他们一家三口而已。

    但是,一家三口也是要过节的,那一大桌也照样办得极为丰盛。

    就算没有回娘家的女人,他们也还是要敬敬祖,让先祖们看看他们,让先祖们安心。

    而在做饭之前,程赫先在正屋的上首点上了香,上首的桌案,他们这里也称“香案”,这也是旧习俗传下来的。每家都是这样。

    点好香,就开始去做饭去。

    白倩现在已经很能在厨房帮一些忙了,切菜,洗菜这些都只用说一遍就能明白,也不会手忙脚乱,也不会切一会儿问一下了。

    程心心照旧是到处帮倒忙,忙出忙进的,因为家里要办好吃的,她都不出去玩了。

    忙忙碌碌的,一大桌子菜在下午五点完工,整齐的摆上了桌,热气腾腾的。

    程心心看到有好吃的,立即就要爬到桌上去,白倩按程赫的吩咐,赶紧拉住了她,让她别着急。

    程赫添了三碗白米饭,放到桌上最首席的地方,然后三双筷子分别竖着插在了米饭中央。

    这是敬祖的意思,这三碗米饭,是让祖宗吃的。

    然后又拿出一些水果来,摆在香案上,呈品字形放起来。

    程心心以前没见过这样,好奇的睁大眼睛看着。

    程赫弄好这些,又拿了个铁盆过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纸黄表来,点燃,嘴里念念有词着。

    大意是说:“程家的祖宗们,后辈给你们烧点纸钱,你们随便拿去花,不用省,在下面过好一点,我们后辈如今日子也好过了,你们就不用太操心,安心过好你们的,记得保佑保佑我们后辈……”

    说完这些,又跟他父母说了一会儿话,一边说着,一边把纸钱黄表烧着,让那些纸钱烧透,只有烧透了,才能完整的流到下面去。

    而下面就是地府的意思。

    火光烧得很旺,烧过的纸灰慢慢飘着,程赫说了一阵,又招呼白倩和程心心过来:“来,你们也烧一点,让他们认识认识人,好让他们保佑你们。”

    程心心这个年纪,还不懂这些,反正觉得烧纸挺好玩的,也跟着过去烧。

    程赫连忙提醒着:“心心,小心别烫着了啊。”

    烧完钱纸,程赫又拿出一挂鞭炮,拿到院子里点了,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这不是过年,不用放很长时间的鞭炮,一般都是稍微响一阵就行,些许鞭炮的硝烟味弥漫在院子里。

    鞭炮燃过,算是都完成了,程赫一声令下:“好了,去吃饭吧。”

    上首自然是不坐人的,那里摆上了三只碗,也插起了筷子,那里是祖先坐的地方。

    这就是他们这里的中元节了。

    很多里都写中元节是鬼节,老是渲染着恐怖灵异气氛,其实不是的,这只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时间而已,而且一般也并不特别伤感。

    有的地方在山上祭奠,有的地方在河边祭奠,有的就在屋外烧金元宝,但他们这里,却是在家中的上首烧纸钱。仪式不同,但情义一样。

    白倩看着有一些烧过的纸灰在飞,问道:“要不,我先去扫一下地?”

    “不用,先吃吧,吃了再扫,现在祖宗们跟咱们在一起吃呢。”程赫说道。

    。。妙书屋:。

 第四百六十九章 竞标会成功

    中元节一过,后面就没什么要忙的了,除了再过几天是程心心开学,要给她准备新书包外。

    白天也就是晒晒花生,赶赶雀鸟,没事逗逗孩子什么的,有时候也带程心心去学校玩玩,消除她的上学前焦虑。

    白倩的父亲决定了要来,而在他来之前,程赫又去了一趟市里。

    这一趟,去的时间倒有点长,直接在市里呆了三天,期间都没有回来。

    以前程赫去办事,要是正逢周末就会带上程心心,要不然,就得委托程实妈帮着照看几天,现在,白倩回来了,这些事情他就不用操心了。

    这三天内,他全程出席着“拉依达宁”药品的国际总代理竞标会。这个药品,就是以苏兰籽为主原料所制成的治疗渐冻症的药品。

    这个名称也是按照元素的名称音译的中文名,而这些天内,刘志诚也已经让人专程去了美国等一些国家,去申请了美国fda认证,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高认证。

    一般来说,跨国这样的认证,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美国那边的申请代理人为了拿到独家代理资格,都显示得很热情,积极为这些事情跑腿,所以事情倒也办理得很顺畅。

    美国如此,其余国家也这样,所以,今天的竞标会才能得以开办。

    今天的竞标会,办得很是隆重,毕竟是国际上的竞标会,得办得体面才行。市里也派人来坐镇了,梁重更是首当其冲。

    他们是没办法在药品上插一手了,但自己市里出了这么露脸的一件事情,自己市里的某个科研室研制出了世界第一的药品,他们肯定是要予以支持的。

    不说市里,就连省里也派人来表示支持,表示褒奖了。

    今天的竞标会,办得可谓热闹。

    江予桐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专程赶了过来旁听。上次竞标小莲山,花了她那么大的精力。而短短半年的时间过去,程赫却自己办起了招标。

    招的竞标人居然还是来自全世界的财阀。

    恍如隔世啊!

    换成别的药品,如果想打开销路,那怕是要自己挨着去求客户、去求代理,去求爷爷告奶奶,去唱苦情戏,使出全身解数打动客户,争取到一个订单。

    但是程赫这种不一样,全球唯一性的。他都不用出门,全世界最好的客户,都亲自跑过来了。

    自从那天王医生写的论文一经发出,被全世界引用,而稍后的纪录片视频更是直接的佐证,尤其论文还是经过药监局认证通过了的,一时间,谁甘落后?

    由于来客众多,还区分为不同的国家,竞标会预计办的时间不短。

    果然,程赫连着在市里呆了三天,大大小小的事情,总算理出了头绪。

    美国这边,程赫有意让亨利拿到全美的总代理权,一番有意无意操作之下,也让亨利如愿以偿。

    亨利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先投标的项目,居然程赫是幕后老板之一,这着实让他没有想到。

    这也让他有着一丝庆幸,先前在美国的时候,他对桃花村示了好,预留过黄金展位,也就是对程赫示了好,所以这次的竞标,他算是得到了程赫的人情。

    他知道,自己父亲是桃花村的老人,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村里甚至都没有人认识他,大家的交情,只是来自于血脉相同而已。

    他可不认为,仅凭着这一点,程赫就能把全美总代理权给自己。礼尚往来是没有错的,没有自己先前的示好,这事情没这么容易。

    总之,亨利很高兴,也领了程赫的好意,表示美国总代理之后,他会认真完成接下来的运营,保证不会让程赫失望。

    其余国家的竞标都是按步就班,三天下来事情还算完成得圆满。

    得到国家总代理的人固然欢喜,而竞标失败的人也没有急着离开,他们都留在这里,等着竞标结束。

    他们还想着另一桩好事呢:王医生在发布论文后,一天之内接受过媒体的采访,表示会继续研发相关药品,疾病初期、以及各期相应的用药,也会陆续研发出来。

    这些,就是他们留下来的理由,他们想拿到下一批产品的总代理权。

    总不能所有的好事,都让今天的竞标成功者们占完了吧?

    所以,他们没有离开,都在原地等着。

    非洲酉长之子弗里曼也来了,他还带了两三个人来,一个是他叔叔,另外两个是他叔叔的助理,他们也想来参与竞标。

    但是很遗憾,他们竞标没有成功。

    一来是他们没有钱,二来是他们的营销渠道、营销文案完全都不够资格。

    非洲人一向懒,他们甚至都没有做一份像样的企划书,这让人怎么放心把产品交给他们?

    不过,他们这一行,却是让刘志诚见识到了什么叫“超级话唠”。弗里曼先是缠着程赫说半天,见他不肯通融,又去找刘志诚央求半天。

    他们别的本事没有,卖穷卖惨的本事却是一流,恨不得声泪俱下。

    最后,他们又是一次次的邀请程赫去非洲玩玩,他们会尽力招待他云云。

    没有竞标成功,他们倒是跟着吃了三天自助餐,也全程看到别的有钱人是怎么出价的。

    惊叹食物好吃之余,也只能再次惊叹别人有钱了。

    因为来的客户都是世界各地的,食物也无法按照某个国家人的口味喜好来做,只能尽着做些自助餐,谁喜欢吃什么,自己吃去。

    自助餐的品类,大致也包含了五大州的主流食品,以及一些本土的美食。

    三天过后,竞标会总算完成,拿到资格的人笑眯眯,没拿到资格的人垂头丧气,但是都没有走。

    他们都在打听接下来的项目情况,下次竞标活动是什么时候,有些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参加。

    他们甚至还提出了参加科研室。

    程赫本来觉得,这涉及到商业机密,不应该接受他们的要求,但是王医生和苏有月都说没有问题,不是去参观核心科研室,就没有问题。

    而且他们之中都只是财团,也不是相应方面的专家,看一眼不会有事的。

    最起码,这也是宣传他们科研室的一个机会。

    刘志诚也觉得没有问题。

    于是,一大伙人又浩浩荡荡的去了他们的工作研究室。

    那本来只是在镇上租的一个极不起眼的废旧厂子改建的,连旧厂标都没有换过。安安静静的镇子,今天算是第一次迎来了大批量的客人。

    以前王医生接受采访时,也担心会给研究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是在他自己的办公室接受的采访。

    现在,一大批有钱人就这么跟着走进这间废旧的工厂。

    不过,现在他们行事可低调了,这次竞标这么大的盛会,都是悄悄举行着,没有安排媒体采访。

    所以这么多人来参观研究室,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围观。

    这很好理解,以前程赫只办一个旅游项目,那种程度的生意,不怕声张,甚至越要名气高才能带来收益。

    但这个不一样,全世界都知道他们要发财了,所以更要低调,不要弄得人尽皆知。

    肥肉压在碗底吃,闷声发大财,不给自己招惹是非。

    苏有月和王医生给他们作介绍,未来有哪些项目,已经研发的进度,大概会什么时候有好消息等等。

    当然,也只是讲一讲项目的吸引人之处,而不是细讲了。

    渐冻症系列药品自然吸引人关注,而一些美容方面的、保健品方面的新研究,也同样让他们很是惊艳。

    这些项目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头绪,到时候公布出来,也同样会有很好的效果。虽然不至于会有渐冻症药品这样世界第一的噱头,但是功效方面也同样卓越。

    美容方面、保健品方面都是暴利行业,这自然让他们极有兴趣。

    苏有月也不怕提前告知给这些未来客户,因为他也不怕别人会走在他的前面苏兰籽仅此一家,别人是无法仿制的。

    不但这些方面的项目,很让人垂涎,就连苏有月自己带人研究的项目,他们也提出来观看一下。

    那是一个沙漠绿化的项目,虽然很老套了,但一直都有人在研究。

    全球变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被很多人担忧,相应的,环保方面的产品,也同样被一些财团们看好。

    如果真的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不怕投钱。

    尽管苏有月说,项目只是在进行阶段,还不是很理想,他们也愿意先去看一看。

 第四百七十章 有钱了

    苏有月把客户们带去了一块实验地。

    那是他们在附近村里租的地方,面积不小,大概有几亩地的样子,通过一些现代科学的改造,模拟出了近似于沙漠的环境,里面种着一片片的草地。

    沙漠里温度很高,缺水,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也很强,自然光照不够的,再加上一些灯具的补充,尽量十分接近于沙漠的土质气候等等。

    这只是实验的第一步,先研制出最能适应的作物出来,最后才是实地去沙漠试种,看看最终成效。

    现在,这些模拟的沙漠上,分出了一块块区域,分别种着不同的草。

    每块草地都有一个标示牌,上面写着品种代号,种植日期,以及一些特性等等。

    这就是他的新研究,将一些草经过化学方式解析后,重新杂交,获得一些极度抗旱的新品种,再种在沙地上,看看每个品种的适应沙化能力。

    有一些还比较生机盎然,有一些已经快要枯萎。

    在科研方面,哪怕是枯萎掉的,也是有用的,它可以让人知道,哪些分子是不适合新品种、而需要淘汰的。

    科学嘛,其实就是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尝试而已。

    这就是苏有月和他朋友们建组研发的沙漠绿化项目,目前还只是一个雏形,看不到什么明确的希望。

    那些刚刚从渐冻症系列药品中走出来的财团们,也饶有兴致的观看着这项尚没成熟的研究,还对苏有月大方的鼓励了一下,称赞他们这是在做一件有益于全人类的好事。

    他们也知道,如果这里的研究成了,那真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但是,全世界这样的研究室很多,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很有成效的。

    程赫看着这些一块块的地,没有出声。

    以前他没有来过这些,主要也是因为渐冻症药品的事情在忙碌着,顾不上这些还不是很成熟的项目。

    其实,沙漠治理是全球性的要务,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在为土地日益沙化而烦心,但解决的办法很少。

    有钱的国家,可以花大价钱用高科技治理,而穷国家,那就只能望沙兴叹。

    几十年来,为此项目花大力气投入科研的国家比比皆是,但是收效甚微。像是以色列,也是缺水沙化严重的重灾区,他们只不过发明了滴水灌溉,就被吹得跟什么似的。

    那种发明,小而有钱的国家倒可以用一下,面积大了,哪用得起?有发明等于没发明。

    与“渐冻症”这种病症的药物研究相比,沙漠治理确实称得上一个全球热项目了。与全球那么多国家急切的需求相比,这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

    但也非常难。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共同研究了几十年,也没有什么很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结果。

    程赫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条网络新闻,问苏有月:“以前不是说,有个什么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变沙为土’的法子,还试用得不错吗?”

    那是去年的新闻,说得比较神奇,那位专家研究发现了某种胶,可以将沙粘在一起,就变成了土,可以种植,形成植被。

    据说在沙地已经试用了两年,试验地都长成了绿洲,沙改成的土地上,种出了西瓜、蕃茄、麦子等十几种作物,几乎能赶得上真正的土地了。

    程赫心里是有疑惑的,如果真有这么厉害的效果,那全世界还不疯了一般的推广?怎么去年上过新闻后,就没有什么后续消息了呢?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化沙为土,那其余这些科研办公室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难题早就被攻克了嘛。

    苏有月笑着说道:“那个教授也就是理论说得好听而已,偷换了概念,忽悠人的。就如你所想,真有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了?没那么容易的事情。”

    程赫看着沙地里的这些试验作物,问道:“那咱们这里的呢?”

    模拟场景之下,有长得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但都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也还没有经过真正沙漠环境的考验。

    苏有月指着不远处几个正带着外国客户的人员,说道:“那两个,他们是在这方面很有心得的专家,人也比去年那个教授更务实。这里有一半的种子基因,都是他们在全国各地收罗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