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火爆医少-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天痕一言不发,心里打定主意了,甭管你法院怎么判,我到时就拒不执行……不,不是不执行,我也想给钱,但是我没钱,对不对?我没钱总不能凭空变出钱吧?
在宣判结束之后,赵根柱当即就转身给在旁听席的杨小天跪下了。
杨小天吓了一跳,连忙跑上前去要扶起赵根柱:“你这是干什么啊?”
赵根柱却是不起来,说道:“杨医生,俺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俺知道这件事本来和你是没任何关系的,但您就这样帮俺,俺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您就让俺给您磕个头吧!”
说着“砰砰砰”就在地上连磕好几个头。
接着他擦了把眼泪说道:“杨医生,俺回家后就给您立个长生祠!保证逢年过节香火不断!”
杨小天几乎要傻掉了:“我又没死……还要拜我啊……”
“哎,这什么情况?怎么原告跪下了?”旁边有不知道情况的人问道。
“霍,这您都不知道啊?”
“说说看!”
“就前段时间很出名的一件事,那个被跪拜的人是个医生,当初还爬塔吊救了原告呢……”这人开始科普了起来。
“哎呦,这医生那么好啊?在哪家医院?回头我生病也去找他,忒有良心了!”那位一听,顿时心怀憧憬。
“呵,晚了!”这人冷笑道。
“咋?”那人不明白。
“事情闹大了,离职了!”看来这位还真清楚些内幕。
“卧槽,这群不干人事的官僚!”那人破口大骂!看来这也是咱们老百姓的日常了,甭管什么是,说到最后就是官僚和体制的错。
杜天痕刚走出法院,还没上车呢,就被向朵带着摄像机给拦了下来,话筒几乎都捅到杜天痕脸上了。
“杜总,能谈谈您对这个案子的看法吗?”向朵这明显是在给杜天痕火上添油。
杜天痕冷冷的看了眼向朵,一言不发的走了。
向朵“呵呵”一笑,心想你不说话我就拿你没办法了?
当天晚上新闻报道就是“杜氏建筑总裁杜天痕败诉,面对记者询问,一言不发,似是不服!”
然后再配上杜天痕的画像。
一个完美的新闻就被炮制出来了。
当天晚上杜天痕就在公司内部开了个会,杜轻烟、杜重华都参与其了,他说道:“这段时间公司的事是挺多的,不过好在事情已经都结束了,咱们正好可以借机重新开始!诸位,要丢掉包袱啊!”
说是丢掉包袱,但谈何容易。
杜天痕低估了这件事的影响力。
首先是工人的离开。
赵根柱的例子在前面呢,都是在工地上打工,谁也没法保证自己就永远不受伤。
受伤甚至死亡都不怕,关键是要能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
你省钱不买保险也就算了,出了工伤还不承认,不赔钱。
在向朵的宣传下,南湖市几乎所有人都听过这件事。
特别是建筑工地上本来就没多少娱乐,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电视什么的是最日常的娱乐。
杜氏建筑某商品房工地。
几个农民工聚在一间集装箱工棚里,正对着墙头是一台十几寸的二手电视,里面放着本地新闻。
几个工友们聚在电视机前的小桌子前面,桌子上放着花生米、豆腐干、卤味等食物,食物不算多丰富,因为主角是酒。
最近工期不忙,晚上不需要加班,对他们来说,下完工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是繁忙一天后的小幸福。
王奎随手拿起遥控器,说道:“这有啥好看的啊,换个台看看!”
“嗨,不就是听个声吗!”赵荣笑道,“来,先喝酒再说!”
正在这时,孙宏用吃惊的语气说道:“咦,你们看,那个是不是杜总!”
“杜总?哪个杜总?”王奎问道。
“还能有哪个杜总啊?咱们现在在哪个工地打工?”孙宏没好气的问道。
“小区的商住楼啊!”王奎茫然道。
“我去……杜氏建筑啊!杜总你不知道吗?”孙宏一脸无语的表情。
“嗨,那谁知道啊,咱们干一天拿一天的工资,只要发工资,谁关心给杜总还是王总打工啊!”王奎笑道。
“据我台最新消息,半月前惹人注意的农民工爬塔吊讨要工伤医疗费事件现在有了最新进展……”
南湖台在向朵的帮助下,也算是在落井下石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农民工工伤纠纷,在这个信息发达到要爆炸的年代,连观众们都把这件事忘了,南湖台硬是又做了个专栏,把这件跨度达半个多月的事又重新给串联了起来。
而且很不要脸的标榜“我们做新闻报道,有始有终,我们是负责任的新闻媒体”。
还别说,在一堆只报道开头,不报道后续,典型的管杀不管埋的新闻媒体面前,南湖台这一次高调宣传了一个跨度长达半个月的新闻追踪报道,立即获得了一片好评,犹如万叶丛一朵花那么醒目。
贴近身边的新闻,让吃饭喝酒的几人都暂停了闲聊,转而把注意力投放在新闻上。
看完新闻后,几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这意思是……咱们都没保险?受伤了工地不认?”半响后王奎才疑惑的问道。
“我记得咱们是没保险……”孙宏点头说。
“对!我也记得!”赵荣也赞同道。
“我日他个仙人!”王奎爆了句粗口,“那照这意思,咱们今后没啥保障?那在工地上,祸从天降,谁能保证自己一直就都没事啊?那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死了也就算了,那活着没医疗费,岂不是一家人都完了?”
聊到这里,气氛就沉重了许多。
半响之后,王奎下决心说道:“不干了,娘类个,这年头只要肯卖力气,还愁找不到工地吗?找个给咱上保险的工地去!”
“我也不干了,就算不上保险,出了事故你工地也得认吧?那个赵根柱是运气好,有杨医生帮他,如果咱们受伤了,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吗?”赵荣赞同道。
“我也不干了!明天把工钱要了就走!”孙宏附和。
类似这种讨论,在今晚的很多工棚都进行着,有的不是本人看的新闻,而是他们的家属,然后再打电话给他们。
第二天,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开始在杜氏建筑的各个建筑工地发酵了起来。
工人阶级,是最不怕没活干的。
王奎说的很对,这年头有技术的找工作要挑挑拣拣,但像他们这种卖力气的工人,哪里都要。
而且在杜氏建筑又没有各种社保什么的,结了工钱说走就走呗,怕个锤子啊?
从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工人开始离职了。
第四天是个离职高峰期。
有的工地,原本有四十多名工人,正干的热火朝天呢,一下子走的只剩下十几人,连正常开工都干不了,一群人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第二百四十六章 工作等于福利
(全本小说网,HTTPS://。)
杜天痕是第六天才知道这件事的
按理说这种工人都跑掉的事他应该第一时间就知道才对,他之所以这么晚才知道,是和他的高压管理政策有关。(全本小说网,https://。)
下属们都怕他啊。
出了事,第一反应是捂盖子,然后自己去找工人解决问题,在他们看来,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吗?
只要找到了工人,这件事就算是盖过去了,杜天痕不知道,也不会责罚他们。
但谁想,在劳动力市场,工人们一听是杜氏建筑的工地招人,纷纷摇头,有几个没看过新闻的想去,还被好心人给拦了下来。
“你不知道杜氏建筑啊?”
“不知道!”
“嗨,我和你说,那里不能去,太心黑了!”
“哈?钱给的少还是不按时发钱?放心,俺们这几个人都是老乡,他不按时发钱,打他***!”
“不是这回事,新闻你看了没?没保险,工伤不给报!你说咱们在工地上打工,动辄几十米高的楼,到处是钢筋水泥,哪能一点伤都不受?”
这一番话下来,就没人愿意去杜氏建筑的工地了。
就这样捂啊捂、拖啊拖,一直到第六天,工地上的负责人们才绝望的发现盖子捂不住了,于是就只能汇报给杜天痕。
这些项目经理就好像是约好了一样,一起出现在杜天痕的办公室门口。
“你来了?”
“你也来了?”
说话人都没注意到,他们在说这话时都是有些惊喜感的。
人多力量大,法不责众……
总之,人多就是好。
这种意外的巧合,让他们心的彷徨和紧张稍微减轻了那么一点点。
杜氏建筑在南湖市有七个在建工地,这次来了六个项目经理。
当这六人进了杜天痕的办公室时,杜天痕只觉得眼皮直跳,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听完六人的叙述,杜天痕愤怒到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愤怒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六个在建工地,停工一天的损失加起来就是上百万啊!
而且这不是关键,钱能解决的问题终归是小问题,大问题是工期!
现在人买的都是期房,售房合同里写的有交房日期,同样开发商也会给像杜氏建筑这样的建筑商规定日期的。
工地上施工开展不起来,工期延误了怎么办?赔钱事小,关键是会坏了名声。
这一行里本地企业就那么几家,你名声一坏,竞争对手就会落井下石抢占你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这玩意儿抢起来难,但丢起来很容易,真丢了,想再抢回来就难上加难。
杜天痕强忍着怒火,问道:“我先不批评你们了,竟然连工人都找不到!那么现在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解决办法出来?”
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
不是没想法,而是不敢说。
因为在杜氏建筑,就是这么个工作氛围,什么建议你如果说进杜天痕的心坎里还好,如果说不到他心坎里,轻则杜天痕说你不对,还要再学习,重则就把你骂的狗血喷头。
但人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能当经理的也一个个都是学校里毕业出来又工作好几年,每个人都有工程师的职称,说句不客气的,他们把自己的从业资格挂出去,一年也有五六万呢。
而且靠技术吃饭的人哪里有闲心思处处揣摩你杜天痕在想什么?
因此杜氏建筑就成了杜天痕的一言堂,大家也乐得开心,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不说话也省点脑子不是?
见众人都一语不发,杜天痕更是生气了。
他憋不住了,也装不下去涵养了,开始破口大骂,这次骂的很难听,什么“我养你们是干什么的”“我养条狗都比你们强”之类的。
这下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吴世飞今年三十二岁,东南大学本科毕业,不同于名校出来喜欢进设计院的同学,他出来就进了施工单位,从一线施工员做起,测量放线什么都做过,一步步升上来,每一步都很稳当,这种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从业经验。
在上一个工地他干到了总工,然后被杜氏建筑挖来,成了项目经理。
虽然他不齿杜天痕这个人,但毕竟项目经理可以填充他管理经验上的空白,他愿意尝试,而且项目经理天天在工地,很少回公司,忍一忍就算了。
总的来说,三十二岁,工程师职称(不同于企业里自己评的工程师,建筑企业的工程师国家级的级职称,需要考试、发表论,且有从业年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少于多少年该行业经验,你连考试资格都没,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国家一级建筑师。
吴世飞也算是年少得意的人。
此时听杜天痕说话说的难听,年轻的他火气也上来了,说道:“杜总,你这样说话就过分了啊!”
杜天痕正骂的过瘾呢,听吴世飞这么说,顿时气了:“好啊,你说我过分?那你说我哪里说的过分了?”
说就说!
年轻人就这点优点,咱不惹事,但咱也不怕事,对吧?
吴世飞一本正经道:“首先,咱们是雇佣关系,我们为您工作,您发我们薪水!所以我们不是您养的。我们是用自己的劳动价值去换取报酬,在某种意义上,咱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工资是我们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
杜天痕瞪大眼睛看向吴世飞,忽而笑了起来:“好啊,你小子还牛上了,那你的意思是,我还应该感谢你了?”
“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阐述一个事实!”吴世飞语气平淡的说道,“另外您将我们和狗在一起比较,我觉得是侮辱我们的人格!”
杜天痕飞起一脚,直接踹在吴世飞的肚子上,把吴世飞整个人给踹倒在地上。
“我去你娘蛋!侮辱你人格?我还要侮辱你的**呢!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在我面前人五人六的,老子发财时你还在干什么呢?”杜天痕也真是愤怒了,心想是不是自己平时太好说话了?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在自己面前狂吠不止?
吴世飞年轻,直接跳了起来,手在口袋里就打开了手机的录像功能,拿着手机说道:“杜总,请你冷静一下!”
“冷静,我冷静你妈啊!”杜天痕说着上去又是一巴掌。
这一巴吴世飞是能躲过去的,但吴世飞根本不躲,甚至可以看成是主动凑到杜天痕巴掌上的。
然后吴世飞继续用言语挑拨杜天痕。
杜天痕火气上来了,打的那叫一个爽快。
旁边五个项目经理看在眼,未免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杜天痕打的累了,笑着问道:“怎么样?还敢在老子面前牛吗?”
吴世飞冷笑一声,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
“嗨,他这是什么意思?”杜天痕诧异的问道。
没人回答他。
吴世飞也没有擦身上的脏,走到消防楼梯的地方,想了想,自己又用力挥拳把鼻子打破。
他也是够狠的,一拳下去,血流如注。
他也不擦,让血流的身上都是。
低声说道:“我给你干了那么多项目,为了帮公司问业主要钱,都喝到胃出血,你就这样对我?正好,也有别的单位挖我,我走之前先宰你一把再说!”
想了想,他拨通了潘瑞广的电话:“潘哥啊,我是小吴,嗨……我有事求你,你和南湖台的向朵向主播认识吧?嗨,我当然知道了,那个农民工的案子到后面你不也搀和进去了吗?行,行,到时请你吃饭!”
挂断电话后,吴世飞拨打了向朵的电话:“向主播,我是杜氏建筑的项目经理,我这里有杜天痕打人的视频,我就是受害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挂断电话后,吴世飞一脸兴奋的表情,他想了想,又把衣服撕破,让自己的卖相变的更凄惨一些。
十五分钟后,他上了停在杜氏建筑外面的一辆面包车上,车里,向朵坐在那里。
见他惨状,不由吃惊,问道:“要纸巾吗?”
“不用,咱们直接去派出所,我要报警了!”吴世飞一脸兴奋的说道。
※※※※※※※※
三零七医院各个科室都比较齐全,杨小天开门诊的话自然会和别的门诊医生形成利益冲突。
当赵望海询问杨小天想去哪个门诊时,杨小天想了想,主动提议去医门诊,方向的话,就是主公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算是医内科了吧。
赵望海对此倒是没有异议,毕竟本身是上层领导打招呼来的人,别说要做医内科这么个冷门科室了,就是不上班光领工资他也没有异议啊。
赵望海忽然灵机一转,对杨小天说:“杨医生,我才想起来,院里本来也有个药房,但是小打小闹不太正规,本来我想关闭的,但既然你开了医内科,我寻思着,你就把这个药房也管理起来吧,算是兼个药房主任……您就别推辞了!如果没事的话,还可以给那些离休老干部们开些养生的药嘛……”
在赵望海再三说服之下,杨小天苦笑答应。
他其实心里也知道,看似是给他多增加工作,这实际上是在给他增加福利呢!手机请访问:m。feisuz
第二百四十七章 干燥症
(全本小说网,HTTPS://。)
有人会说,不工作或者少工作就发钱才是福利呢,每天工作累的要死,怎么能是福利呢?
关键是,有工作就有权利
比如赵望海让杨小天负责药房的工作,那么管理药房就是杨小天的权利,进那种药、从哪个厂家进药,要进多少,还不都是他说了算?
当然,前提肯定是在医院预算内的,毕竟他这个药房主任的小权利是在整个三零七医院的大权利范畴内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除此之外,药房护士的奖金、招聘、晋职等工作,杨小天也都是有发言权甚至决定权的。
可以说在药房范围内,杨小天就是个土皇帝。
当然,三零七医院的药房几乎都要倒闭了,现在也就才三个护士……好吧,土皇帝算不上,起码也是个小村长级别……
赵望海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又额外给杨小天“给离休疗养干部开养生药”的权限。
疗养干部的医药费几乎是全报销的,这相当于给杨小天开了个福利。
当然,这方面也是会有审核监督的,杨小天也不能做的太过分,比如说人家老干部、老革命觉得这药没用、太苦、不爱喝,你非要开,开了再倒掉,是会很容易被逮到的,到时麻烦就大了。
杨小天对此并不在意,他不喜欢去做这种事。
在他看来,开个门诊,悠哉过日子等着后续安排就好了,至于药房,有事就管,没事照旧。
他现在也明白了,三零七医院就是他过度的一个地方,不可能待太久时间的。
于是在三零七医院门诊三楼的右侧,挂了个医内科的牌子,杨小天就在这里坐诊。
内科一般还是看西医,医在很多人看来还是调养为主,或者是西医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来找医碰碰运气。
因此开张连着好几天,也没有人来挂杨小天的号。
杨小天对此是无所谓的,没事在办公室里看看书,刷刷微信,发发邮件,生活悠闲自得。
蓝市他就以前服兵役时来过一次,现在下班后没事就到处转悠,作为省会城市,蓝市历史悠久,不但有古代皇宫,而且山林秀丽,有不少名胜古迹,转悠一个月也逛不完的景区。
偶尔他还会给吴敏补习下功课,不得不说吴敏还是很好学的,每次杨小天觉得自己交代给她的功课都是挺多的,但第二天吴敏都能完成,想来也是熬夜的。
对于好学的人,没理由不去帮她。
这天杨小天坐在诊室里看书呢,外面传来脚步声。
“周姐,就是这里,杨医生可有本事了,而且糖尿病吃西药也就是维持,药可能在调理上会更好些!”
吴敏的声音传来。
声音落下,就见吴敏引着一个年妇女走过来,这个年妇女手挎着名牌皮包,一身衣服看上去也价格不菲,想来家也是有点钱的。
“是吗?反正也不是什么大病,我就卖你个面子好了!”周姐笑呵呵的说道。
在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应该是她父亲或者公公吧。
“那就谢谢周姐您了!”吴敏陪笑道。
杨小天明白,这是吴敏见自己一直没有病人,怕自己着急,用她的关系帮自己带病人来。
不过自己真不需要……
笑了笑,总归是热情,杨小天问道:“应该是老人看病吧?哪里不舒服?”
周姐颇为好奇的打量着眼前年轻的医生,笑道:“你是医,看不出他哪里不舒服吗?”
这就是很多人对医的误解,以为医就必须能够一眼看出病人是什么病,这才叫有本事。
让医去看女人是否怀孕啥的就不说了。
那就奇怪了,西医可以用医疗设备去鉴定各种疾病,凭什么医就必须只能用眼睛去看啊?
对于这些误解,杨小天也不生气,他解释道:“古医呢,讲究望闻问切,也就是说‘看气色、听声息、询问症状、摸脉象’……所以说呢,您让我只看就要求看出他哪里不舒服,我是真没那本事,我的眼睛又不是x光机……”
周姐笑了起来:“你这医生倒是有意思,这是我父亲,他有糖尿病,最近又有点不舒服,你帮他看看,该用什么药……”
杨小天点头,示意老人坐下来,然后诊脉。
见这边忙起来了,周姐对老人说:“爸,你先在这坐会儿啊,我去买瓶水喝,一会儿就回来!”
“好,你去吧!”老人或许有些耳背,说话声音挺大的。
把脉后,杨小天觉得有些奇怪,这脉象有些像糖尿病患者的脉象,隋唐时的甄立言在《古方录验方》就对糖尿病有详细记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