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在大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怕是不够你用吧。”老朱是个十分扣巴的人,军队他都不养了,又怎么会在监狱里养那么多人,那不是浪费粮食吗?

    “不只是现在的,将来的也可以。”朱桂道。

    朱元璋的眼中突然露出了一丝精光,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决定要送一批人下去。刘基是他的臣子,他什么都告诉自己了。其中一点就是地下缺人手。

    为了大明的万载王朝,杀人他是不在乎的。不断推动北伐,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难道这小子看出来了?

    不!应该没有。但谁又知道呢?

    朱元璋沉吟着,送手下去死,这样的事是不能说的。说了便会有怨,死了也用不得的。

    朱元璋看向朱桂,试图看出点什么。朱桂又说:“如果父皇不愿意,给我良善百姓就更好了。只不过百姓我要青壮。”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道:“这件事让朕想想再说吧。你们先下去吧。”

    当所有人都退去,朱元璋却单独留下了朱桂。这当然很让黄子澄他们不满,但是朱元璋是开国之君,不满也得听话,不然小命难保。

    等人都走了之后,朱元璋才说道:“昨夜才到的消息,交趾叛军已经突入了镇蛮府。朕本意是让英国公去,只是……”

    到了此时,老朱的用意朱桂已经全明白了,说白了,他就是更想用家人。

    “老十三,在这种时候,你主动请缨去交趾,父皇是很开心的。但是大臣们却说国库空虚,无法南北同时开战……”

    我去!原来是在这儿等我来了。说白了,老朱想要军费。

    这种事,老朱以前常干,多少大商人被他弄的倾家荡产。只不过这一次他看上了儿子的身家。

    “父皇,儿臣……”

    朱桂还没开口,老朱又说:“你知道你四哥他们也是独自养军的。这一次你如果干的漂亮。南方就是你的战利品。”

    得!皇帝不差饿兵,但是咱们的老朱皇帝专差饿兵。不花钱养兵,他还挺骄傲。

    “是,儿臣遵旨。”老朱这么得意自己养军不花钱,朱桂却是巴不得花钱。

    因为这些人将是自己的班底,再说交趾那边可不缺钱。

    士大夫们口中的蛮荒之地,却是真正的沃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2章、路途险峻

    (全本小说网,。)

    “你答应了?”朱元璋没想到朱桂这么容易便答应。

    “那里可是蛮荒。”朱元璋疼儿子,想占便宜,却又忍不住的提醒。

    “父皇,土地在蛮夷手中是蛮荒,汉人手中没有蛮荒。”朱桂说。

    “好!好!好!”朱元璋开心大笑后又道:“不过,你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现在黔国公就在交趾,有所不决,多多请教于他。”

    朱桂点点头。

    沐英确实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毕竟是他才让大理成为了中原的云南。沐英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以酬其功,确实实至名归。

    “陛下,十三皇子。”

    正说着,有人进来,这人不是别人,他是刘基。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进来的也就只有刘基了。

    刘基进来后,又再说了一些交趾的事,然后便道:“交趾之事不可轻怠。自赵陀起,交趾便有兵员数十万,可谓人人皆兵。是降了复叛。安抚一二就可以了。”

    刘基与朱元璋不一样,当朱元璋知道有了阴司后,他与所有的皇帝一样,多派人下去,以维系万载王朝。

    然而刘基实在是太忙了,他现在一点儿也不希望增加自身的工作量。而大军出征,是肯定要死人的,而且是大量死人。他怎么忙的过来。

    虽然他对老朱说过,大明阴廷需要主事人,太子的寿元将近。但是只要一天没下来,便有变数。

    “陛下,臣在阴司打听过了,交趾一带盛行降术。异常凶残。他们有人垫尸下七七四十九日的青面鬼降,也有将一百个小孩放下碾盘,活生生压出鲜血,用这种充满血和怨气的鲜血练成小鬼的小鬼降……”

    他一边献上他搜集的资料,一边又劝说道,“杀戮只能震慑一时,留下的只会是仇恨的种子,一旦时机恰当,这些种子就会成为参天大树,智者所不为也!”

    “老十三,你怎么说。”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向朱桂问道。

    “父皇,这不是打或不打的问题,而是他们已经吞了大明五县,如果大明不还击,只怕其不会满足。”

    “嗯!你打算怎么做?”老朱又问。

    “先杀,杀掉巫师之后,剩下的人可以以利诱之,不管是种地还是挖矿,有了好处,能吃饱饭,民心必安。若是此时还有人反叛,当杀之,则不伤民心。”

    这是正儿八经的回答。交趾真正的话语权从来不是什么民心,而是神权。在交趾神权极大。收服不了神权,有民心也没用。

    只不过这个事实朱桂却没办法摆出来。因为这是一个神、鬼的世界,说了,也只会打击己方的积极性与士气。

    “哈哈!你看看,军师,吾有虎子矣!”

    不说神权,只说民心,反而更符合中国人的定义,朱元璋开怀大笑道:“军师,吾儿都不担心,你还不献上出兵大计?”

    这才是朱元璋叫刘基来的目的,不是反对他出兵,而是帮忙教儿子。

    打仗死人,朱元璋不在乎,但是他却对胜负很在乎的。

    朱桂毕竟第一次领兵,有极大的机率吃败仗,而朱元璋必须避免这点。

    他是父亲,更是国君。

    刘基没有硬顶朱元璋的意思,他也从不会硬顶朱元璋的意思,而是立刻摆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臣何德何能得到陛下如此的信任?”

    “你当得,你绝对当得!”朱元璋很满意刘基的姿态,至今以臣自居,开口道;“别的话不多说了,你快说说此战你打算怎么打?此战十分不易,交趾人多势众,熟悉地形,强悍善战,与我十分不利。”

    问起军事,刘基思考了一下,开口道:“交趾国有兵不下三十万。我朝若求稳,当出兵不下二十万。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交趾道路难行,不仅士兵难以行走,军粮军械更是难以运输,我朝最擅长的火器也难以运输,若是如此,则我军战斗力不免大大下降,而且交趾气候潮湿闷热,北兵突兀而至,恐水土不服,万一引发军中瘟疫,则大事不妙。”

    他还是不支持的。只不过这一回有理有据,也客观的多了。

    朱元璋也是打老了仗的,听了,烦恼道:“朕也是这样思考的,所以才对其百般容忍,而且朝廷一直对蒙元用兵,现在能用的兵马也只有你三哥蜀王的川兵和沐英所部的狼兵,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你还是第一次领兵,去交趾水土不服……”

    打交趾,问题多多。朱元璋哪怕是需要阴兵成军,但是却绝对不会希望老年战败的。

    朱桂忽然眼睛一亮,开口道:“父皇,刘大人,为什么非要走陆路出兵呢?”

    “嗯?什么意思?”

    朱桂开口道:“父皇,交趾国的国境是否临海?”

    朱元璋一愣,皱起了眉头,开口道:“朕记得那交趾地界的南边好像是临海的,怎么,老十三你是想……难道……”

    朱元璋恍然大悟……自古以来打仗并非只有陆路可走,如果水路可以走,也能走水路,只是作为典型的内陆帝国的中华帝国无论哪朝哪代都是陆战更重要,水战只是辅助作用。

    但是大明不一样,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老命也差点搭进去。在他的鼓励下,明朝的造船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虽然没有达到永乐朝好顶峰。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按照这个长度,郑和大可在航海之余举办个运动会,设置了百米跑道绝对不成问题。

    也走这样的船,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

    现在虽然不走辉煌期,却绝对是走在上升期的。科学烧的便是资源与时间。没有朱元璋时期的烧,自然也就不会有朱棣期的辉煌。

    而且据朱桂了解,现在大明水师并不弱。

    南粮北调,支援北平,走的便是海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3章、定计

    (全本小说网,。)

    大明新立,国库空虚,依然可以对蒙元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海路运输,居功不小。

    至于后来不走海运,改走漕运。其中却是一些人的利益纠结了。

    但是朱元璋很奇怪的就是,朱桂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应该是从来没有见过水师作战的朱桂,怎么就对水师那么的倚重。怎么就想到了便用永师的?

    要知道就是他朱元璋想重视水师都遇到了重重阻力。不仅仅是眼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确实是最大的敌人确实一直都是来自陆地上。

    “老十三,你是想用用水师装载军队,然后从水路绕到交趾国的南海国境,从水路登陆,从交趾国的后方直捣他的老巢?”

    这样的想法真的骇人听闻了。

    中原王朝,除了南方争雄外,水师基本上是用不到的。也就是老朱当年吃了一把陈友谅的直捣黄龙,否则真心想不起来。

    当然,也就是朱桂,换个人,拿自家老爹敌人的手段献计,还真不一定有那个胆量。

    “对,这是儿臣的设想,交趾之地山川纵横,道路崎岖,漳气严重,无论是运量还是运兵还是运军械,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用大海船,这一切就变得非常轻松,耗费也很少,我们可以不用在陆路动兵,让沐公爷死守住要道口,不让叛军攻入境内,而我大军主力直捣陈朝国都,一举而灭之,复我中华疆域!”

    朱桂捏紧了拳头,越说越是有信心多了,因为这本就是明朝今后应对安南之乱的战略。

    为了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三征安南,迫令“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

    7月,明军大破安南将阮景异于月常江,缴获战船百余艘,生擒安南元帅邓宗稷等,又捕斩别将数人。次年8月,安南叛军以战船四百余艘,分作三队,在神投海邀击明军。张辅以锐卒冲其中坚,明军以钩牵连敌船,作殊死战,从中午鏖战至傍晚,大破敌军,乘胜进抵陈季扩的老巢乂安府,安南军民降者相继。

    换句话说,打交趾是必定要用上水军的。哪怕大明不出水军,交趾人也会出。

    “好好!这交趾小国占朕疆土,朕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其狼子野心,一边将这些领土归还;另一方面则大举征兵整备军队,加筑多邦城,在白鹤江埋下木桩,并在险要道路设下关卡重兵防守。我儿若是能在南疆再将交趾国灭掉,建番立邦,大明声威必然重振,那对于大明来说实在是幸事。”

    对交趾,朱元璋已是忍了又忍。这也是后来永乐、洪熙、宣德三代皇帝一直对交趾出手的原因所在。

    就像是汉武帝,匈奴侮辱了国母,这仇是必然要报的。朱元璋也从来不是什么大方的人。

    然而朱桂却不满道:“与其要番邦,倒不如直接设立州县统而治之,部堂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只能说是收回,谈不上开疆扩土。”

    朱元璋听了,眼睛猛的一亮,开口道:“好儿!我若当真办的到,朕必然在交趾建吾儿封国,总管南疆军务政务。使其永不再叛。”

    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朱元璋还是非常乐意。

    本来明五税收太少,单是北征蒙元,便是耗费太大,国库无法支撑。交趾自然就顾不上了。但是有了朱桂,虽然朱桂没做什么,但是大明的税收确实增加。再加上大明宝钞的稳定。朱元璋也就有了余钱开战了。

    不要看朱元璋让朱桂自主负担军费,但是只要朱桂一天没有上任,这人吃马嚼,就都得朝廷掏钱。

    两广的狼兵还好。而从四川调兵到交趾作战,可不容易,单是行军便两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路太难走了。

    朱元璋简直就是说到了朱桂的心坎儿里,分封交趾之地,美的很,但是朱桂知道,自己可不能表现得极为赞同。

    “父皇,两广交趾蛮荒之地。有地没人可不行。”

    这话说一句就够了,朱元璋是明白的。毕竟这是中原之地说了几千年,也信了几千的老话。

    果不其然,朱元璋面露羞愧之色,不好意思的把视线转移了开来,好一会儿才叹息般的开口道:“老十三,有些事情,朕也是无能为力。朕也想把你们全封在富裕的地方,但是中原虽大,富裕之地却不多。

    全封了你们,你太子哥还怎么管理天下。

    你们就当帮你太子哥,为我大明朔边。”

    朱桂假意长叹一声:“唉……父皇的深意,十三心里清楚……十三尽力而为吧!不知交趾国战事需要儿臣何时出兵?”

    没法子,这是明知道自己赚了大便宜,也只能装倒霉。

    放在后世,如果是西北与交趾半岛比资源丰富,比适合生活。正常人都知道。

    然而,在这时代,你说一句交趾蛮夷之地富裕?比中原都要富?

    所有人绝对会啐上朱桂一脸口水。他们会告诉朱桂中原的地大物博,蛮夷之地的物伤地薄。

    如果他们连这话都不说了,那更为严重。

    “脑残!”

    “白痴!”

    “不学无术!”

    ……等等。

    总之他们是不相信朱桂说的。说的多了,他们甚至会怀疑朱桂的居心……是否是拐他们去蛮荒之地。

    这一点,在朱桂一边告诉老朱东瀛的金山、银山,一边与东瀛和尚交易不久,他就想明白了。

    朱元璋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久,市面上便多了“神笔马良画金山”的故事。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人家就当故事听,压根儿不信。

    这就像后世那个特殊年代,所有人都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而这个时代却是中国的月亮圆过国外。

    堂堂中华,物华丰美都没有金山银山,撮尔小国,何来金山银山?

    换句话说,东瀛的金山银山实在太像祥瑞了,在一个务实的年代,反倒是没人信了。它只会是神迹。就与神笔一画就是金山一样。

    如果朱桂当时介绍,多贬低一些,反倒可信。但是那只怕也没什么吸引力了。

    所以再说交趾,除了粮食外,他什么也不说了。

    因为哪怕他再告诉他们,那里的矿产多丰富,丰富过国内,同样不会有什么人信。

    “不可能有国大过中华,不可能有国富饶过中原”。

    这时代的人,就是这么“自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4章、帮不帮

    (全本小说网,。)

    朱元璋盘算了一下,还是舍不得给人。明初也就五千万人口,扣除老弱病残,百万大军,壮年人口也不是太多。特别是太子肯定要死掉的这会儿,老朱一心想补偿太子,更不可能分出大量青壮给其他儿子。开口道:“这事也不算太着急,你先计划一下,怎么打。你大约是在一个月以后可以出兵,这一个月你多到宫中来,多陪陪你母亲,毕竟这一下,要打多久,能打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安全回来,不要让你母亲。”

    朱桂忙答应:“是!一定!”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那就不耽误你去给你母妃请安了,朕派人找找交趾的地图,我们再做一次详谈。”

    朱桂点头:“既如此,父皇,儿臣去与母妃请安了。”

    朱元璋点头:“嗯。”

    朱桂转身很快的离开了,朱元璋望着朱桂离去的背影,叹息了一声。

    刘基听到朱元璋的叹气,忍不住道:“陛下,真的让十三皇子去。”

    “唉!南边一直没有处理,这一次肯定要彻底解决的。然而朝廷又不可能放着元朝不管。”

    朱元璋感慨道。

    太子快死了。即便有命数的原因在,但他这当父亲却是知道,以及同意了的。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很惨,但他却还要眼睁睁看着,更惨!

    所以他必然为太子,为太子的儿子尽可能的解决麻烦。

    孙子,他考过了,绝非开拓之主。守成倒是勉勉强强。

    “可是陛下,十三皇子没有领过军……臣的意思,南疆撮尔小国,让黔国公处理也就是了。”

    “沐英那里,大越国也不安分。”朱元璋摇摇头,否决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大明周边就没有安稳的。

    东瀛、元人、陈人、越人,甚至朝鲜,这时候都在谋求辽东的土地,而他们也成功了,在朱棣登基之后。

    唯一还算安稳的西边,其实也不安稳,只是有一个吊炸天的帖木儿帝国,打败中亚无敌手,还顺道灭了差点灭亡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的存在,让西边势力无力东顾。只不过这也是个短命的,他一死,西边必乱。

    这就是朱元璋所需要面对的环境,只不过朱元璋还不知道西边正有一个帝国的崛起罢了。

    “再说,朕的儿子早晚要会打仗。”朱元璋自信道。

    这一点朱元璋倒是做对了。他虽然杀了许多的大将,但是同时,他也培训了自己儿子的军事能力。大明后来的盛世,与老朱的重武,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已经这么说了,刘基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儿子去了蜀地,可以放心了。这二儿子却要去南疆“不毛之地”,郭惠妃别提多伤心了。

    “你父皇也是狠心的。怎么可以派你去蛮荒。不行,我要去见你父皇,请他收回成命……”

    这是亲娘。所以劝说起来,一点儿也不容易。

    好说歹说,这亲娘才没去找朱元璋。

    好不容易安抚了老娘,并保证自己只在中军,不会上前线,这才拖着口干舌燥的身体出了宫。

    出了宫,便看见冷祈兰他们。

    他们不是去柯道长的住处了吗?

    “他那里警卫太多,我住不惯”。

    这是体面的解释。事实上,他们不仅知道柯奇被软禁了,甚至还打听到了柯奇好象是弄坏了明皇城的阵局。

    虽然是末法时代,目前修行界的式微,多少年了,道门修士连突破先天都没有一个,先天之下,寿不过百五之数,修士越来越像普通人的情况下,但凡没有断绝传承的,自有其不凡之处。

    锦衣卫们的交谈可瞒不了他们的耳目,根本不用他们施法,单是从诏狱搬出来,便少不了有人谈论。

    而当冷祈兰他们知道柯奇干了什么“好事”后,他们自然不想住柯奇的“家”。

    那个被锦衣卫监视的“家”。

    出狱了,不等于没人看守。

    而修士喜欢清净,老让人盯着,可不舒服。

    “呵呵,原来是这样。那你们找到住处了吗?”朱桂笑道。

    柯道长的事早晚要暴光,这一点朱桂从来没有怀疑过。朝廷与大青巾们有的是能力让软禁柯道长“合法”,这一点,朱桂也从未怀疑过。

    冷祈兰点头:“已经找到了。多谢殿下关心。”

    他们找到了,朱桂又与其说了些话,便急匆匆离开了。

    虽然是一个穿越者,还有朱棣征安南战事的参考,但是朱桂要做的事同样很多,也很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由他主导的战争。

    看着朱桂走掉,冷祈兰突然小声说道:“元道友,你和京中的山门相熟,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最近京中出了什么事。”

    元道长一愣,旋即哭笑不得:“冷道友,你还真要打他的主意啊?”

    冷祈兰认真道:“我都三十多岁了,独自清修的日子也过够了,是时候找一个志同道合,感觉不错的道友组成一对,共同追求大道。这朱道友不管是修为,还是品行,都很符合我的要求。”

    元道长道:“但是他是皇子……”

    冷祈兰轻笑一声:“正因为他是皇子,他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元道长愣住。

    冷祈兰继续道:“他是皇子,他必须想办法生孩子。”

    “嘶……”

    冷祈兰道:“虽然他是修士,但时至今日,大道是否走的通,还有人知道?哪怕修为再高,都无法长生久视。所以,不管他是什么态度,他都必须正视这点,我会说服他的。”

    元道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我说冷大妹子,既然如此,为什么刚才你不直接问他?”

    冷祈兰抿嘴一笑:“咯咯,放心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