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始皇圣剑-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承宗站在门口目送谭慎离去的身影,若有思索,良久才转身回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五回 小试牛刀

    (全本小说网,。)

    江湖高手终究是有限的,前来挑战的人多了,后面再来的人便就少了,尤其在赵承宗连败十多位江湖成名高手之后,前来迎龙山庄叫战的人渐渐变得门可罗雀,也算是难得清静了。或许还有人想来一较高下,或许之前败北的人打算卷土重来,但能在江湖混迹的人多少都会有自知之明,江湖就是这样,人生又何尝不似如此。

    门庭热闹时候,下人们不以为然;门庭寂寥时候,下人们依旧不以为然。闲聊之际,大家才知道当前边关吃紧,江湖人士纷纷组织北上抗金的事情。

    “老爷,听闻新近金兵犯边,山西、河南、河北群雄正义举抗金呢。”管家梁伯来报。

    “哦,看来蛮夷亡我大宋之心不死。”赵承宗言语之间颇有黍离之悲。

    “只叹英雄老去,名将埋骨。”梁伯那一代人是亲历中兴四大名将荡气回肠壮举的,再谈时局自不免有些嘘唏。

    “想我赵家一门忠烈,叔父更是战死边关,如今我竟然苟且安身于江南,实在有愧。”赵承宗忽然自言自语道,然后又陷入一阵沉思。

    “梁伯,这几日帮我筹备一下行李,我要去趟边塞。”

    “老爷您是要去抗击金贼?”梁伯惊讶的说道。

    “嗯。”赵承宗不假思索的点点头。

    “可是,老爷,您走了咱们山庄怎么办?何况打仗总归是年轻人去好一些吧?”

    “哈哈哈,我虽不再年轻,但还总算年富力强,上阵杀敌报国自然不在话下。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再谈。我离开之后,山庄日常经营就由梁伯你来打理。”赵承宗说罢便回厢房去了。

    次日,赵承宗踏上北上征程,行李只有一个行囊却不带任何刀剑,若太平年代,恐怕要被误以为是出门省亲的了。一路之都有源源不断南下避难的边民,也有陆续北上驰援的抗金义士。但这些都抵不过斜阳残照下那断壁荒芜丛中曾经烈火燎原的凄凉,故土满目苍凉,或许是此刻边境最常见的写照。

    “倘若我能力挽狂澜,百姓苍生何必再吃这等苦。”赵承宗默默叹道,心中悲愤之下,竟然一掌按在路边的巨石上。顿时右掌深陷石中,待抽出掌时,巨石上已经留下一个深深的手印。

    “好功夫!”路边大汉由衷赞道。

    赵承宗转身望去,但见一壮硕大汉身背金色铁铉阔弓,腰间斜斜插着若干白翎箭簇,正对着巨石上的掌印看得出奇。一瞥之下,赵承宗的目光留在了壮汉那如酒坛子般粗壮的手臂上,心中亦暗叹其臂力惊人。

    “在下凭空发泄,令兄台见笑了。”赵承宗的谦逊道。

    “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大汉爽朗的问道。

    “在下临安赵承宗。”赵承宗简简答道。

    “可是圣上御赐金匾迎龙山庄的赵庄主?”大汉顿时精神十足的问道。

    “不敢,不敢,在下正是迎龙山庄赵承宗。”相较于大汉的兴致勃勃,赵承宗的回复则轻描淡写的多。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真是此生无憾。”大汉连忙毕恭毕敬的向赵承宗作辑。

    “兄台何必多礼?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闽南高胜寒。”

    “原来是高家双雄的高老大,铁臂神弓高胜寒高兄,失敬,失敬。”

    边塞原本无故人,两人经此一番寒暄,皆是倍觉亲熟,便就在一旁找个摊点饮酒长谈。原来高胜寒也是北上抗金的义士,但他早于赵承宗前来,并已经组织数百人的小分队开展了数次战事。由于势单力薄,最近局面屡屡陷于被动之中。而赵承宗此行恰是支援抗金,两人一拍即合,高胜寒便兴冲冲的引领赵承宗来到所属营帐。

    高胜寒部队营帐按扎在七里镇外,虽然是由江湖义士组成,却也进是布防度,进退统一,足见其组织指挥部队的才能。

    “各位兄弟,今日高某要为大家引荐一位绝世英雄好汉,他将和我们一起并肩抗击贼寇。”高胜寒的这番陈词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众人皆盯着高胜寒边上的赵承宗,猜测着这是哪路豪杰英雄。

    “这位便是临安迎龙山庄赵庄主,他此行也和我们一样北上抗击贼寇,保我大宋河山。”高胜寒字字铿锵有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场下数百位好汉中有些人听过其事迹,早已仰慕久矣,不待高胜寒语毕,便都沸腾了起来。

    “在下赵承宗,今日有幸和诸位好汉一起抗击金贼,实在快意。赵某平生最敬佩两种人:一是侠义为怀者,一是尽忠报国者。在座诸位原本各路豪杰,自是侠义为怀之士,如今共赴国难,亦是尽忠报国者。赵某敬各位一碗。”寥寥数语,立刻调动全场热情。

    众人遂痛饮一番,好不畅快。

    此时,高胜寒籍着微醺酒意,又说了开来:“赵庄主侠义为怀,江湖人人皆知,武功盖世更是难有敌手。我打算将我部首领的位置让与赵庄主,相信以其文韬武略定能带领大家获得更大的成就。”

    此话一出,场面顿时冷了下来。高胜寒所部首领的位置是这些年用胆略和功绩换来的,其中有多少北上义士前赴后继,才有今日成就。大家追随高胜寒多年,都十分佩服其胸襟、勇略,但赵承宗初来乍到,未力寸功却被推举担任首领要职,实在难于服众。

    赵承宗见状急忙推却,但醉意之下的高胜寒根本不予理会,反而以言出必行为理由说定此事。场下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是各有各的看法和心思。

    “大哥,这事不妥。”场下,另一位彪形大汉有些气愤的说道。此人正是高胜寒的胞弟,人称闽南高家双雄的老二高致远。

    “如何不妥?难道大哥的话你们也不听了?”高胜寒一语便压住了弟弟。只见场下鸦雀无声,高致远看了看下面,众人又看了看高致远,场面陷入僵持之中。

    “承蒙高兄错爱,在下此行只为杀敌报国,对于职位头衔,我毫无兴趣。”赵承宗坦言道。赵承宗本想缓和场面,却不料此话一出,高胜寒更是拜服,直叹赵承宗国士之风,就更加非让不可了。

    “赵庄主威名小弟略有耳闻,连败群雄的之说固然精彩,但在座诸位都未亲眼看见,江湖以讹传讹也时常有之,小弟且抛砖引玉,还望赵庄主不吝赐教。”场下一青年语忽然跃上台来,随即亮出手中剑刃请战道。

    “好,好……”场下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

    赵承宗却不理会青年,只是翻手朝旁边的古树发出一掌,只听得“哄”的一声响,一个硕大的掌印直贯树干。众人看的目瞪口呆,高致远亦深为叹服。如此掌法简直旷古绝今,这般内力更是无人能及。不需多说,上台的青年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赵承宗的。上台的青年亦颇为后悔,但众目睽睽之下既然上来,若再下去岂不十分丢人,索性抽身一剑刺来。这青年虽然年纪不大,但这一刺却也颇见章法,绝非胡来之举。见这青年这一剑直刺过来,赵承宗也不避不让;众人眼见就要刺入他的身躯了,皆是暗暗捏了一把汗。就在剑尖行将刺到之时,赵承宗忽然竖起二指,恰好纹丝不动的夹住了利身。青年只觉得手中的剑仿佛被磁石牢牢吸住一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随即脸红耳赤,尴尬不已。

    “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高胜寒呵退青年。

    赵承宗随即卸去指尖内力,并唤住青年:“无妨,无妨,小兄弟可是红莲教弟子?”

    青年人自是惊讶非常,自己只出了一招,竟然就被对方看出了家数,非是武林阅历渊博者不能办。如此,他便只好略作尴尬的答道:“见笑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六回 群雄归心

    (全本小说网,。)

    众人不禁对这个青年人刮目相看,只因他是红莲教弟子。红莲教始创于安史之乱,以祈求太平,庇佑众生为教义,经两朝发展,如今已遍布湘、赣、闽越诸地,教众信徒众多。尤其是那红莲教主司马重城,堪称隐世之高人,只是红莲教亦教亦派,常以方外居处,外人对其更多只是道听途说,如此便更加显得神秘起来。

    经此一试,众人对赵承宗的武功修为啧啧称奇。高致远见此情形,虽没有更多的办法,但委实不想兄长首领之位旁落,便站出来说道:“赵庄主神功盖世自然无人能及,然我等现在行军打仗,必须内外兼修,小弟不才,略习射艺,特来献丑。”语毕一个翻身跃入场外,扎稳马步后,取出背上银色巨弓,长喝一声后便将这百石之功拉至圆满,引得全场皆齐齐喝彩叫好。高致远瞄准当空雁阵放出一箭,只见白羽箭破空而去,不一会便有人从远处捡回一只中射大雁。众人无不夸耀赞绝,高致远于是得意洋洋的看着赵承宗。

    “高家二兄弟箭法一绝,今日果然大开眼界。”

    被赵承宗在众下属面前如此夸赞,高致远着实脸上有光,难免要沾沾自喜起来。

    只见赵承宗走向高胜寒,向其借来金色铁铉弓,又走下台来。众人无不好奇期待,皆睁圆了眼睛盯着他。此弓比银色巨弓更加粗大,非过人臂力而不能开弓,放眼当今江湖之射箭高手,也就只有其兄长能用,高致远不禁暗暗得意。却见赵承宗不急不缓的来到场中央,忽然一个转身便完成开弓射箭,待众人反应过来时候,已经有飞雁中箭从天而降。场中立刻有人跑去捡来,了不得,赵承宗以一支箭连中两只大雁。高致远骇然不已,唯有深深折服。

    “今日我于雁阵中射下双雁,纯属运气上佳,高家兄弟不必愧疚。倒是高家兄弟千里传音的绝学赵某今生都无法胜出,驯马之术我亦自愧不如。”一席话下来,高致远顿时拜服在地,再无人敢质疑赵承宗了。

    “行军打仗,自然不比江湖单打独斗,对于时势掌握需十分准确,尤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赵承宗随即说道:“这一点高首领做的非常到位,故而时有斩获。但是恕我直言,咱们初来此地,而金贼据此久已且人数众多,我们以寡敌众实难有更大作为。”

    赵承宗一席话深得高家兄弟认同,北上这几年吃过的亏,他们比谁都清楚。场下义士也颇为认可,但该如何办,却谁也拿不出主意来。一来是朝廷与金兵时战时和,政策动向不明让义军十分的掣肘;二来是缺乏后源,朝廷无论战时和时,都不会允许有强大的地方武装存在,江湖门派亦然。兵源只靠各路义士来投,殊为不易。

    “我知道东有泗州石横生八百勇士、西有大散关薛自在上千豪强,其他游勇亦不计其数,如能联合纵横,必能大有作为。“赵承宗指着地图分析道,众人亦频频点头赞同。

    “但是我等去投,做何职位?”“人家会否接纳我们?”场下顿时便有许多疑问出来。

    “诸位稍安勿躁,我等抗金所为何事?乃是以男儿之躯许国,薛自在、石横生等也一样。我等皆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所以一定能够联合。再者,未必需要我们前去,咱们可以让他们来投奔我们。“赵承宗看着地图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众人似乎不以为然,高家双雄亦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自己的队伍不过三五百人,且过往功绩亦不如上述豪强光彩,让他们来投自己,实在不大现实。

    赵承宗早已料到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便将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薛自在、石横生的实力确实比我们强,但据我所知,薛自在所在的大散关不仅要抗击金贼,还要抵御西夏袭扰,时常陷入两面交锋之境,难于持久有效制敌;而泗州石横生所部直面金贼大部队,区区八百人终究是杯水车薪,稍有大战即有覆灭的危险。相信这些情况他们也是明白的。反观咱们七里镇,正面金贼压力不算太大,而此去百余里便是金贼主要粮仓之一,可大有作为。”

    “赵庄主所言不虚,前阵子贼寇压境,若非朝廷部队赶来,石横生那八百人只怕无人能还。但是他们来投,我们高家军如何定位,兄弟们一直跟随高老大,只怕听不得他人使唤;而薛、石二人想来也不愿甘于人下吧?”高致远终于讲出合并部队的最大困难。

    “这个简单,只要赵庄主担任首领一职,论武功声望自是无人不服。”高胜寒旧话重提,看来他是打定主意要将首领让与赵承宗了。高致远和众人经过刚才一看比试解说,皆知赵承宗文治武功非常人所及,便都默许了。

    “赵某有言在先,我此行只为杀敌,不为功名,高老大切莫再提此事。”赵承宗言辞切切,主意已决。

    高胜寒只好作罢,但如果赵承宗不担任首领,前来投奔的英雄如何能服高家双雄调度呢?这着实是个问题。

    “承蒙诸位不弃,赵某担任军师一职如何?”赵承宗思索片刻之后答道。

    “此举甚妙!”高致远脱口而出。妙在哪里?大家都没有反察觉。只有高胜寒明白,赵承宗屈居军师之职,乃是力鼎自己。因为众英雄来投之日,看到堂堂迎龙山庄庄主,打遍各路豪杰的赵承宗竟然也是自己的部属,必定愿意心悦诚服的听从高家号召。高胜寒遂向赵承宗深深一拜,以示感激。高致远亦向赵承宗作辑。

    计划安排好之后,便是劝说薛自在、石横生等人来投的问题。或许这本不算什么问题,但在行伍之间要找出文采卓著之辈,便就难于登天了。而这一点,却难不倒赵承宗,一盏酒的功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面世了。高家兄弟相互勘阅,不禁拜读起来,顿时觉得文字之间寓情于礼,豪气冲天。

    “赵庄主文武全才,世所罕见。这篇义文发出去,想必薛、石等人必然来投。”高胜寒叹道。

    赵承宗亦不做谦虚,只在一旁得意的点头。此时的赵承宗,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在一帮武夫之间超然而出。

    确如赵承宗料想的一样,其他各路义军人马在收到义文后纷纷赶赴七里镇汇合。一时之间,小小的七里镇便囤积了成千上万的抗金义士,场景蔚为壮观。(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七回 冰封淮水

    (全本小说网,。)

    待众人皆安顿下来后,赵承宗一方面与高胜寒及五路义军首领商讨战局,并制定出周密的作战策划,所作安排,无不只扼要害,每每令众人称奇;另一方面又与高胜寒单独交谈,发表自己对当下的看法:“七里镇忽然聚集各路英雄,金人必定也有所耳闻,接下来势必派重兵镇守,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操练,另一方面要制定能够克敌的办法。”

    “赵大侠所言不虚,但是两军交锋,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七里镇紧邻淮河,贼寇若要来袭,必定是在入冬之后,淮河河水枯冻之时。我们可以在河岸筑起防御工事,以逸待劳。”高胜寒不愧为久经沙场之人,一下做出这些安排。

    “这是必须的,但我们始终只有数千人马,如果敌人大军压进,迫不得已与之硬拼是一个办法,倘若此时有一支三、四百人的精锐小分队主动出击,绕道其后方袭击并摧毁贼寇粮草车队,阻其军援,他就打不久,自然退兵而去。”赵承宗一席话让高胜寒直呼妙极。

    入冬,淮河一带已经白雪皑皑,算来各路豪杰来投七里镇已有近半年了。这段时间声势浩大的操练以及后勤事宜是之前几年所未有过的,自然逃不出金兵的侦查。金兵掌握了义士们的动向,果然派来重兵把守,一支四万人的精锐驻扎在淮河对岸数十里的来凤村,与七里镇形成对峙之势。

    此时,宋金两军时有交锋,但却只局限于小规模的袭扰冲突,而金国亦不以此为由照会宋国。因为正常情况下,金强宋弱之时,金人只要拿此一作文章,便能从宋国讹来数不尽的花白银两。金国此时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希望用这样的小摩擦麻痹宋国军队和朝廷,待到隆冬之时,江面水枯冰冻,再一举发兵南下。

    果然,又过月余之后,一支三千人的先头部队在北岸集结,欲举渡江。七里镇的形势顿时严峻起来。众人等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如今终于可以和敌人开战,个个都卯足了劲,只求杀个痛快。

    高胜寒招来众人,把赵承宗所规划的计策详细传达下去,大致是东、南、西三路正面迎敌;中路沿江而下三十里处镇守,以阻援军;北路遣一半人马由章秉烛、高致远统领沿江而上四十里渡江,另一半人马留守七里镇。号令一出,各路人马随即就位,严阵以待。

    入夜,寒风凛冽,金兵三千人的先头部队果然从对岸出发,渡江而来。一时之间,江上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而在其出发之前,北路义军悉数换上黑衣,在老英雄章秉烛的带领下早已悄悄渡江北上,只待信号发来。

    见对方开始渡江,赵承宗遂命人将七里镇边哨台的烽火点燃。章秉烛所部即刻快马加鞭赶到百里之外的来凤村,并潜入驻扎于此的粮草大营。月前赵承宗曾作几番打探,早已将这里的一切摸得一清二楚,并绘制详细的图要。章秉烛按图比对关口等位置,然后发起突袭,粮草军营外顿时山呼海啸,杀声震天。义士们忽然杀出,营外守卫金兵猝不及防,乱作一团,死伤无数。营内金兵见有人来袭,即刻竖起障碍,并各自归位防御哨口。这粮草军营的构造果然十分巧妙,大开城门便有进可攻之用;竖起防御龟缩一团又有退可守之效。金兵退守营内后,各个哨口乱箭齐发,义士防不胜防,亦死伤无数。战局即可陷入僵持之境,众人皆亦破城立功,却又奈何不得。章秉烛自知此战要速战速决,但办法不多,强攻只能徒增无谓伤亡。章秉烛只好收住进攻的节奏,金兵见来袭人马后退,不禁得意的嘲讽起来。章秉烛却无可奈何,唯有望着近在咫尺的军营直跺脚。

    此时,高致远上来和章秉烛一番商量,然后又比对赵承宗所绘粮草军营的图要。末了,高致远便得意说道:“今日我与章老先生必破此城!”

    说罢,高致远取出北上的银色铁铉弓,拉满后搭上六枚白羽箭,只听得数声穿云之响,东南两面哨楼的弓箭手顿时毙命;紧接着高致远又开弓搭上六枚白羽箭,对着西北面的哨楼射了出去。霎时,西北面两座哨楼的弓箭手应声跌下。破掉这四个哨口后,义士们前进最大的阻碍便扫除了,大家随即一鼓作气蜂拥而上。

    只见那章秉烛老当益壮,大喝一声后,手执长刀一马当先。下属们备受鼓舞,个个争先恐后一举冲破障碍,杀入到营帐之中。守营的金兵失去防御工事后仍旧拼死抵抗,但由于他们人本来就算不多,何况来者个个身手不凡,不消多久,驻守梁营的金兵就被杀的精光。章秉烛一边吩咐清点伤病,一边号令义士火烧金兵粮草大营,顿时火光通天,黑夜如昼。义士们望着眼前的熊熊大火,再回味刚才那一番与敌殊死搏斗的情形,心中无比的激动。

    章秉烛望着眼前直窜的火苗,不禁痛快的笑了起来,想那金兵得知粮草被烧,必定要派重兵驰援,如此,七里镇对敌就会轻松许多了。

    而更重要的是,金兵没了粮草,在这隆冬岁月必定难熬多时,南征之事必定要搁置。

    章秉烛和高致远得手后,即刻带着受伤和战死的同伴原路返回。

    而这一头,金兵先锋部队刚一靠岸便遭遇巨大的麻烦;抗金义士们先前扎下的陷阱、铁蒺藜等,令其苦不堪言;埋伏于堤岸的三路义军也在其弗一上岸之际便四处杀出。而远处火光滔天似乎也告诉金兵粮草被劫。但金兵毕竟是训练有素,大战当前绝不顾虑其他,金兵将领一声冲锋号令,纵然脚被刺穿依然奔涌过来。

    此刻,高胜寒依着赵承宗的计划先由石横生南路八百义军上前迎敌,双方一接触便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石横生并不恋战,而是令手下丢弃旗帜武器等佯装败逃,以引金兵追击。果然,金兵见这一干人等败退,便穷追猛打起来。石横生带着部众向南撤退两三里,进入到山谷之中。金兵见状自是穷追不舍,却忽闻两边山坳雷鼓大作,东路、西路人马悉数从山腰冲杀下来。金兵在黑夜下看不清对方究竟有多少人,但凭着这漫天喊杀之声,金兵将领便觉不妙,唯有急令撤退。但赵承宗带着留守七里镇的北路一半人马及时包抄后路,正好将金兵这数千先锋部队团团围困在山谷之中。

    高胜寒一声令下,便有数不清的弓箭从四面八方射来,金兵先锋部队皆轻装上阵,面对漫天箭镞毫无抵御办法,义军一波齐射后便让对手死伤无数。

    高胜寒随即号令众人合围金兵,义士们便各个方向冲杀过来。金兵自知无路可退,唯有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双方随即陷入一场艰苦卓绝的肉搏战中。只见山谷中刀剑碰撞的火花此起彼伏,喊杀声、哀嚎声混成一片,交战双方剧烈的打斗演变成倒地的把戏,义军倒下一个,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