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股市什么时候垮?-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庭的一位法官向摄政王和市政府抱怨说他听不到律师辩护的声音。 
有两位清醒、安静和富于思辨思想的学者,德·拉·莫特和提哈松神甫互相祝贺对方至少没有卷入这场奇怪的狂热行动。但几天后,德高望重的神甫经不起教徒们的怂恿跑到苏瓦松官邸买股票,当他出来时,正好碰上好朋友德·拉·莫特。 
他们再次聚在一起时,高谈阔论哲学、科学、宗教,不再对密西西比计划发一句微词。当这件事终于被无意提起时,他们一致同意以下结论:一个人永远不应该发誓不干某一种事;世上不存在即使聪明人也不能享受的豪华与奢侈。 
3。密西西比股灾 劳这位新财神已成为法国最重要的人物。 
由于申请新股的人非常多,繁忙的劳连110的申请者也会见不了。为了接近劳,申请者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策略,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两个女人。 
一位是蒙娜女士,经多次努力无效后放弃了到劳家里访问的希望,她命令自己的车夫,每次和她外出时必须仔细观察,如果看到劳先生走过来就让马车撞到灯柱上,把她摔下。 
她在城中一直转了三天,终于看到了劳先生。蒙娜马上抓住缰绳,对车夫大声叫道:〃快让马车翻倒!以上帝的名义,让马车翻倒!〃 车夫驾车向柱子撞去,蒙娜女士尖叫着,车子翻了。 
看到这场事故的劳当然不会放过向女士献殷勤的机会,马上跑到出事地点来救助。狡猾的蒙娜被带到了苏瓦松官邸,她很快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向劳先生道歉之后坦白了自己的计谋。劳微笑着记下了她的名字,允许她买一定数量的股票。 
另一位则是布莎夫人。她得知劳在某座房子里吃饭,立即驱车前往,冲进去谎称房子已经失火。里面的人立即离开饭桌向外逃命,当所有的人往外跑时,劳却发现有一位女士急匆匆向他走来,他觉察到其中必定有诈,就向另外一个方向跑走了。   

第10节:历史上的第一次股灾(6) 
布莎夫人的狡计没有得逞,不是所有聪明人都能成功的,何况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布莎来说并不算坏事。 
1720年前的一段时间,由于人们自信心增强,贸易也变得发达起来,做生意无不有利可图,特别是在巴黎,这种情况更是明显,外地人从各个方向拥进首都,他们不仅要挣钱,也要花钱。这一时期巴黎人口增加了30万人。主妇们不得不将床支在阁楼上、厨房里,甚至马厩中,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借宿者的需要。城里满目皆是各式各样的马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以至于在主要干道上也只能缓慢前行以避免事故发生。全国的织布机都在异常忙碌地赶制华丽的缎带、丝绸、宽幅细布和天鹅绒。物价由于纸币发行量太大而涨到了原来的四倍,劳动的报酬也以同样的比例上涨。到处都在建新房子。一种虚幻的繁荣照花了法国人民的眼睛,没有一个人看到地平线上预示风暴很快就要来临的乌云。 
议会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再发出警告:纸币发行量过大迟早会使国家经济崩溃。 
对财政一窍不通的摄政王不以为然:既然发行纸币能带来这么大的好处,那就不应该对发行进行任何限制。 
摄政王这个巨大的谬误居然没有遭到经济学家劳的反对。 
劳有三句名言:一国的实力和财富与人口、军火和外国商品的数量有关;商品依赖于贸易,而贸易又依赖于货币,如想和其他国家一样强大富有,就必须拥有与该国数量相等的货币;没有货币,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动员人民、改进产品、促进制造业和贸易。 
我们可以看出劳其实是一个赤裸裸的货币至上论者,他以为货币和财富是一回事,创造货币就等于在创造财富,而没有想到货币其实只是财富的象征。 
事态正走向疯狂,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高,银行就同步发行越多的钞票,这个海市蜃楼被人们极度的贪婪支撑着。 
1720年初发生了一次小小的事故。孔蒂亲王由于购买新股时被劳拒绝,就用三辆马车拉着自己数额惊人的纸币到劳的银行,要求将纸币兑换成硬币。 
此举被摄政王用行政干预压制下来,但这并没有使劳明白紧缩银根的紧迫性,出于不信任,又有许多人模仿了孔蒂的举动。 
有些精明的股票投机者认识到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于是不少投资者开始悄悄地、每次一小部分地把纸币兑换成硬币并运往国外。他们还买了许多能尽量带走的金银器皿和昂贵的珠宝,秘密运到英格兰或荷兰。   

第11节:历史上的第一次股灾(7) 
一个名叫韦尔马莱的投机商购买了价值超过100万里弗赫的金币和银币,将其装到农夫的一辆马车上,用干草和牛粪盖好,然后装扮成一名浑身肮脏的农夫将一车贵重的东西安全运到阿姆斯特丹。 
渐渐地,流通硬币出现严重的匮乏。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劳却未能遏制住贵重金属不断流向英格兰和荷兰的趋势,留在国内的少量硬币也被小心翼翼地保存或隐藏起来,最后,国内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程度,贸易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这时一个神话被戳穿,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大家所期望的从路易斯安那滚滚涌向法国的财富是个泡影,也许永远无法实现。 
股民们这才惊讶地发现股价已高得吓人,赚了钱的人都想把股票换成纸币,再将纸币拿到银行去兑换硬通币以求万无一失。市场上大量抛售密西西比公司股票,股价迅速下跌。 
为了支撑股价,约翰·劳不惜大批量发行纸币吸收投资者卖出的股票,结果适得其反。人们由怀疑密西西比公司股价转到怀疑国家银行是否有能力兑换无数的纸币,抛售股票的狂潮迅速演变为挤兑狂潮。密西西比公司股价一泻千里,创造了至今仍保持的跌幅一次达99%的世界股市最高纪录。 
密西西比股票终于倒下了。 
没过几天,法兰西皇家银行倒闭,所有纸币沦为一堆废纸。法国经济随之陷入长期大萧条。   

第12节:清朝时期的股灾(1) 
清朝时期的股灾 
1。李鸿章与中华第一股 一直以来,人们脑海里的李鸿章是〃卖国贼〃的代名词,随着人们重新客观、冷静地研究那段历史,李鸿章的真面目越来越清晰地浮出水面。 
李鸿章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 
〃裱糊匠〃的比喻道出了他的无奈与自责。 
我们不能苛求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要骨干作出推翻清政府、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行为,因此他所倡导并尽力推行的洋务运动,尽管其思想核心仍是为清政府服务,希望保留封建统治和现有的政治结构,但从实际效果上讲是对外国殖民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的积极回应,也是近代中西文化冲撞和交融的产物。 
在我们关心的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由李鸿章亲自督办的就占了三个,后来又组建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 
其中最能代表李鸿章成就的是留存至今的两个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任命中国人为领导,聘请外国技师,主要任务是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所以受国外的影响更大。 
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采取洋为中用的股份制形式,组织结构上更先进。这种模式,包括一些具体组织生产的方式,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袭用。 
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清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我们这里不作探讨,但作为一个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在〃君子耻于言财〃的封建传统环境中成长的政治官僚,能大胆引入股票这一现代金融工具,比起1993年股票在中国登陆后,一些视之为洪水猛兽的经济学家们不知高明了多少。 
1872年,同治皇帝批准李鸿章的奏折,正式同意成立招商局。此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赏穿方龙补服,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 
这份引起朝廷上下,特别是满族王公非议的奏折已在慈禧太后案头搁了十年,若不是李鸿章〃毅然必行之事,破群议而为之〃,恐怕要拖到猴年马月了。 
奏折是批了,头疼的事还在后面,因为老佛爷〃准奏〃后面还有一句话,〃朝廷手头上也紧,你自个儿想法子去吧。〃 这叫政策照给,资金自筹。 
当晚李鸿章找来造船界巨子朱共昂,即后来的招商局董事长,商量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两人先按官场习惯相互兜圈子,尽量摸清对方态度,最后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容闳。容闳是清政府首批官费留学生,著有《西学东渐记》,他计划以股份制形式创办造船厂,并拟列《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这是中国最早模仿西方股份制筹组股份公司的设想,章程报到总理衙门后由于多方掣肘未能通过,但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着这份章程两人反复酝酿并形成一致意见:按此法进行。 
于是,轮船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发行股票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号称〃中华第一股〃。 
2。昙花一现的大清牛市 招商局的原始股每股为100两白银,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股价,不妨将它换算成人民币,我们根据白银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结合粮食价格和不同时期的人员工资,计算结果大致是1两白银值人民币60元。   

第13节:清朝时期的股灾(2) 
也就是说它的股价是每股6000元!不愧是泱泱大国第一股,时至今日,中国A股市场股价最高的中国船舶不过200多元。 
更惊人的是,到了1882年,它被炒到每股265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5900元! 这么高的股价也有人敢买,说明在炒股的问题上,古人与现代人同样疯狂。 
1876年轮船招商局重新改组后,在清政府贷款支持下,以222万两银子整体收购了气焰嚣张的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轮船数一下达到三十余艘,成为当时在华轮船公司中单家轮船数和吨位数都居第一位的轮船公司。 
受它的影响,19世纪80年代初掀起了一股兴办股份制企业的高潮,并催生了中国第一家带有证券交易所雏形的股票公司上海股票平准公司。 
股票这个新名词在很短的时间就被人们广为接受,购买股票颇为踊跃。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企业,有朝廷大员支持,不愁资金,不愁销路,属于国企绩优蓝筹股,格外受到青睐,每股都增长两三倍之多,其他资源类股票如湖北长乐、鹤峰等铜矿股也增长了一倍半左右。 
大清臣子们的想法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一样,认为炒股就能赚钱,因此只要有新股发行,哪怕是些中小企业,也一哄而上竞相争购。 
风险正慢慢积聚,一是不少发行股票的中小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前景难以预料;二是许多股民和现在一样,并非只用自己的积蓄炒股,因为有把握赚到钱,自然放心大胆地借钱,有的向亲戚朋友借,有的向同僚借,还有的大户干脆向外国银行和钱庄借这已经相当于现在的融资拆借,然后抢购股票。 
一时间上海有点〃全民炒股〃的味道,当地居民所谈的无一不是股票行情,很多股民在上海四马路和大新街转角处的惠芳荣楼聚会,形成〃炒股茶会〃,在茶会上,他们互通消息,口头拍板成交。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884年初,酝酿已久的股灾破土而出,露出狰狞的面目。 
一家名为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因经营不善突然倒闭,这就苦了40多家提供贷款的钱庄,因收不回贷款,头寸不足,为安全起见钱庄老板们宣布暂停借贷,使得几十家企业因缺乏周转资金先后破产,同时将20多家钱庄拉下水。 
同年12月,中法战争打响,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停止拆借资金给钱庄,这一来资金链彻底断裂,爆发了一场滚雪球般的金融危机。全国钱庄从78家陡降至10家,破产关闭的企业商号多达400家,股票价格一泻千里。市价炒高至265两的轮船招商局股票降至90两,而各省的矿业公司股票更是分文不值。   

第14节:清朝时期的股灾(3) 
上海人第一次尝到炒股的苦头。 
这场股灾对民众的影响有多大,由于没有准确的数字资料不敢妄自猜测,但李鸿章为此事专门〃急入内,奏上〃,就是在皇帝面前述职并反省了,对位高权重的李中堂而言,虽然不必负领导责任引咎辞职,恐怕事后也吓出一身冷汗。 
2006年12月1日,招商轮船以代码〃601872〃重新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3。71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回首已是百年身。 
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感慨万千。强国强市,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保障,没有雄厚的经济作支撑,任何金融投资和投机行为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大清牛市的昙花一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15节: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1) 
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 
1。华尔街的兴衰沉浮 华尔街很小,是一条长不过500米的小街,它的最东边是纽约的东河,最西边是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一手培育华尔街成长的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 
华尔街的英文名字Wallstreet,来源于早年定居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为抗击英国人入侵而修建的一道木栅栏墙。 
现在,当我们谈到华尔街,并非指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它早已远远超越了这条小街,也超越了纽约市最繁华的市区包括华尔街在内的纽约金融服务区,发展成为一条遍布全美的金融服务网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又跨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上忙忙碌碌的几十万人,也包括远在佛罗里达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事实上,作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总称,华尔街实际上已自成体系,成为独立于任何一个地域的概念。 
单从经济实力衡量,华尔街已经强大到能和任何一个世界强国抗衡的地步,尽管它不是主权国家。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美国股市的市值高达17。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 (12万亿美元) 的143% ;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308%。 
另一方面,美国人对它的感情却很复杂,有个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它折射出美国社会中存在对华尔街厌恶和嘲讽的心理,在很多人看来,华尔街是一个自私、贪婪和充满罪恶的地方。 
又敬又怕,又爱又恨,大概是绝大多数人对它的感情写照。 
华尔街起源于1653年,那时纽约还是荷兰的殖民地,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的荷兰已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当荷兰人移民新阿姆斯特丹时,他们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带过来了。 
后来英国人攻陷新阿姆斯特丹,将它改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以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Duke of York)。 
1776年美国正式建国,为了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发展经济,汉密尔顿发行了大量的新国债,一下子在纽约市场上增加了很多可交易的品种,市场迅速扩展,很快就出现了现在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 
由于交易量激增,人们不仅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边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场外交易。在场外交易的经纪人,可以站在交易所的门口听场内的报价,以获得最新的信息,而不用交纳会员费。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也为了防止经纪人在交易佣金上进行恶性竞争,1792年,经纪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约定,保证在为客户提供证券交易服务的时候,收取不低于0。25%的佣金。 
这就是《梧桐树协议》。 
我们要注意到一点,这个协议完全是行业自律行为,本质上是经纪人的价格联盟。它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一经签订即被严格遵守。 
正因为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玩下去。 
《梧桐树协议》的签订是华尔街正式起步的标志。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美国重工业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内一举超过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重工业化离不开华尔街,而华尔街也在为美国的重工业化融资过程中迅速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和影响。 
当时流行的一则华尔街笑话说明华尔街银行家在美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一位学生回答,〃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这是指J。P。摩根在1901年对美国钢铁公司的重组,重组总规模达14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7%,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阶段另一个对华尔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就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无疑是这场在大洋彼岸发生的战争的最大受惠者,无论是它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16节: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2) 
战后美国股市进入了疯狂的牛市, 20世纪20年代,道·琼斯指数连续上涨了8年,累计上涨50%。 
解释一下道·琼斯指数的概念,它的全称是道·琼斯价格平均指数,道·琼斯是两个人,一个叫查尔斯·亨利·道,另一个叫爱德华·戴维斯·琼斯,他们于1882年11月组建公司,当时还有一位合作者叫查尔斯·密尔福特·伯格斯特里瑟,他们不想公司名称太长,因此伯格斯特里瑟失去了名垂青史的机会。1884年7月3日,他们推出了一项包含十一种股票的指数,以追踪市场。由于它能比较充分客观地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动态,常被用做观察世界市场变化的晴雨表。同时它也是美国经济数百年历史的见证,尽管它也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人们仍把它视为美国传统经济的象征。 
美国还有一个最具代表意义的市场指数,叫纳斯达克(NASDAQ),全称是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1971年问世。它包括4600多种股票,主要由发展最快的先进技术、电信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雅虎这些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代名词。 
纳斯达克指数在1986年的股灾里扮演了明星的角色,我们将在后面见识它的风采。 
再回到1929年,当时美联储刚成立不久,缺乏对股市泡沫的判断能力和遏制手段,因此没有采取调整利率等手段来抑制过度投机。 
另一个推波助澜的因素是10%的保证金制度,就是说你只需支付10美元就能买到100美元的股票。在不断飙升的牛市里,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制度安排,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股市的投机性。 
美联储以5%的利率贷给美联储成员银行,银行以12%的利率贷给那些经纪人,经纪人再以20%的利率贷给投机者,而投资者则希望从股市中得到远远超过20%的回报。这样一个逐级放大的资金链,孕育着巨大的风险。 
就这样,1929年悄然来临,华尔街正洋溢着繁荣与乐观。 
三年后,许多描述股市崩盘后华尔街惨状的笑话中,有这样一则:五星级豪华酒店里兹·卡顿酒店对来客的第一句问候语改为,〃请问,您开房间是住宿还是跳楼?〃 
2。〃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大通银行首席证券师乔治像往常一样提前十分钟开车来到华尔街,街道入口照例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用近乎崇拜的目光看着每一位进入华尔街的证券师,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17节: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3) 
乔治坐到自己办公室,助手给他泡了杯又香又浓的咖啡,并开玩笑说:〃乔治先生,早上开电梯的梅丽告诉我通用汽车的股票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你应该建议她买钢铁公司,〃 乔治说,〃我就大量持有,也指导客户购买。〃 〃260多美元每股,对她来说贵了点。〃 〃基数越大赚得越多,我看好它涨到350美元,大牛市时代才刚刚开始,连费雪都这样说。〃 欧文·费雪是耶鲁大学教授,那个时代最富有革新精神的经济学家,在1929年10月15日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说,他指出:〃股市已上涨到相当平稳的状态,我预期股市在几个月内,还会创下新高,成交量会比现在更好。〃 他的一世英名就这样被一句话抹得干干净净。 
这一天和费雪一起出洋相的还有美国花旗银行董事长米切尔,他发表讲话说:〃股票价格在美国全面繁荣下已经牢牢地扎了根。〃 之前普林斯顿经济学家约瑟夫·劳伦斯在股票价格达到顶峰时,也有一段被广泛引用的评论:〃成千上万的人有一种共识,他们对那个妙极了的市场,即证券交易所的评价是股票的价值至今尚未过高。〃接着他还补充问道,〃那群自以为聪明而有资格否定这些明智的大众判断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这些自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