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凰涅天下-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军出战的完颜才并非女真将领,而是降金的北宋河间府副将董才,投金后将整个河北地区山川的险隘、道路、驻军分布图整出后献给完颜宗望,东路金军遂大胆地孤军深入,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董才立下了这份大功,与率军献出燕山府的郭药师一起被赐姓完颜,但这些降金宋将并没得到女真人的信任,所统领的降金军队在战后就被全员遣散,直到金国再次决定南下侵宋,才重新起用他们为向导和先锋,并临时调配几千汉军给他们,充当探路军的角色。
“咚!咚!咚!……”鼓声擂响。
完颜才率领三千汉军出战,面对前方杀气凛然的宋军方阵他心里打鼓,但不敢不出战,否则身后的金军执刀手会毫不犹豫地提刀砍了他的头。这三千汉军在完颜宗懿心中微不足道,就算冲杀过去死光了也不会让女真人心痛,至于打败前面的宋军立下功劳……他完全不敢想——这不是以前的宋军!何况是三千冲一万?
出战的三千汉军人人脸上都带着灰败之色,或许还有两分与同胞作战的心虚,士气颓靡不振,根本无法撼动如铁林般的龙猛军步阵,几乎是刚接近就被宋兵挥出的长斧劈倒,上去一排杀一排,接连倒下几百人后,汉军恐惧地纷纷倒退,后面的也趔趄不前……金军执法队策马到阵中射杀了前排十几人,拔刀大声呼喝进攻,汉军这才又一步一步地上前。
只见大斧砍下,血肉横飞,断头断肢铺了一地,尸体和血腥味刺眼刺鼻……汉军蓦地哗然掉头,往后面狂奔,即使金军执法兵在阵中拉弦射杀,也阻不住这股败退潮流。
就在这时,号角声尖厉吹响,金军骑兵出动了。
五千契丹骑兵在官道纵贯的原野上疾奔冲前,甚至不管前方的汉军还未退去,不少汉人士兵在惊恐斥骂中被奔马撞倒。骑兵的弓
箭射向宋军方阵,在龙猛军前排重步兵的铁甲上无力地垂落,箭矢的冲力甚至不能将这些体格雄健、下盘稳如磐石的宋兵击得晃上一晃。
接连几个回合的正面冲锋依然没有撼动龙猛军的阵形,完颜宗懿的脸色变得沉肃,心中对这支龙猛军的战力评估又增了两分。
他下令五千契丹步兵从正面进攻,前方的契丹骑军抄左翼,并令五千女真骑兵抄宋军方阵右翼,向轻步兵阵发起冲锋。
随着号角声吹响,五千女真骑兵的马蹄驰过早已践踏成平野的田地,远远的散开出去,迂回抄向龙猛军的右翼。
宋军很快陷入金军的左右翼包抄和正面进攻中。
在最擅步战的宋军面前,五千金军步兵的正面进攻显然未能对宋军步阵造成威胁,而左右阵的外围防线则在金军骑兵的冲锋下变得不规则,有的凸出,有的凹进,仿佛被分裂成片,似乎转眼就要被骑兵冲散吃掉。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仔细观察过去,就会发现这些被冲散的宋兵仍然保持着小步阵,并且灵活地移动阵形,凸出的往后移,凹进的往前移,仿佛是有磁石吸引的流动小阵盘般,转来转去也不会脱离大营盘的吸力,始终维持着左右及后方二十步内都有支应的阵势。
这种作战阵势与龙猛军的排阵编制密切相关。
龙猛军的步阵类同于上四军的天武军,步兵都是以六人为一小队,分持长斧、钩镰枪和大棒:前排两人手持长斧,待敌骑突前,大喝挥斧砍马头;若敌骑突破前排,第二排两名宋兵手持钩镰枪,专挑甲胄,将骑兵从马上钩下来;第三排两名宋兵步伐灵活,手持木柄大棒,棒身前部包铸铁,专打马腿,迫使敌骑落马,再棒杀之。因为是两人一组、六人一队打配合,以偶为基数,因此这种用来对付骑兵的锐阵——对付步兵更是锐阵——在北廷下发的《步兵阵营练兵实册》中命名为“鸳鸯步阵”。
这种鸳鸯步阵最考验的就是兵器的配合,与纯枪阵、纯刀阵等纯装步阵相比,难度至少增加一倍,而且要求士兵三种兵器都能使得纯熟,难度又增加一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宋军步军都会排鸳鸯步阵。
即使是同样排列鸳鸯步阵,龙猛军和天武军又有不同。
天武军的鸳鸯步阵后面有车阵为坚墙,有弓箭兵为狙杀手,是步、射、车三者的配合,相比而言,作为纯步阵的龙猛军才是将“鸳鸯步阵”发挥到极致的步军,对士兵的武技要求比天武军更高。
当然从整支军队的作战来讲,以步、射、车三兵种作战的天武军比纯步兵的龙猛军无论是兵种间的配合还是指挥的要求都更高,所以天武军是上四军,而作为
纯步兵的龙猛军最多是禁军的中军,但它的步兵待遇却是中军最高的,这跟龙猛军的士兵全部是绿林出身有关。
绿林出身的士兵身手敏捷,单兵作战能力强,但他们大多性子野,不擅于多人配合,也不适合规规矩矩的做战。针对这种特性,雷动制定了龙猛军的练兵方式,形成了这种铁打的营盘内小范围流动式作战的步阵。
金军骑兵即使冲入阵内,也很快被后方的鸳鸯阵打杀下去;即使前面步阵被冲得脱离原地,但总能保证左右和身后十步内有鸳鸯阵支应;如果前面步阵的兵员有折损,视情况变为斧枪棒三人组的“三才阵”,或者迅速与左右或后方的鸳鸯步阵会合,调配兵器组成新的鸳鸯步阵。
在龙猛军强大的阵势下,金军骑兵和步兵的三面冲锋都没有打垮他们的阵形,顽强地抵御着一万五千金军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在激战一个多时辰后,完颜宗懿下令撤军。
金军不是败退。完颜宗懿有信心,再战下去一定能吃掉龙猛军,但金军也要付出极大代价,这对完颜宗懿来说,得不偿失,更何况,他无法肯定龙猛军的后面没有其他宋军支援。
在正面进攻的步兵已经伤亡两千多人时,完颜宗懿果断下令撤退。他决定不走莫州,改道霸州,由长丰镇—文安—霸州的官道返回金国。
宋军没有追击,追击也没有用,纯步兵追击骑兵是自找死路,梁兴得到的军令只是阻止金军向莫州方向前进。
这时完颜宗磐和完颜宗英的两支大军正从乐寿北上,东去绕过河间府,往莫州行军,距离两军交战的长丰镇二百里。
当完颜宗磐接到传报时,大军离莫州已不到百里,而在他们的后方,两万宋军正追上来,这份军报似乎给金军的北撤之途笼上了一层阴霾——前方是否也有宋军阻击?他们会不会陷入宋军的前后合围中?一些部属军的统军开始出现不安,金营里隐隐有种躁动的情绪,又仿佛在暗流下蕴积着一股巨潮。
在这种景况下,完颜宗磐下令丢弃攻掠祁州、深州掳来的一部分俘虏,那些老幼体弱的“生口”被丢弃在路上,而金军在抛弃这些老弱后也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二月十七正午,金军进入莫州城内。
约摸一个时辰后,从河间府追击
、北回悲歌(二)
二月十九日。
清晨的寒风吹过;莫州城北门外的平原依然辽阔、空旷,已经荒芜的农田里偶尔可见到趴伏的蔫草枯根,一片荒寂景象。通往雄州的官道经过啵颍宦肺拮韪簦豢湛醯钠揭啊D菸鞒峭馐敲喑さ匿镢樱蛔阅瞎岜保蝗匀唤岜慈凇�
云骑军游奕营指挥使王英亲自率领麾下一个都的骑兵七十多名军士;在莫州北城外十里一带逡巡。遵照河间府兵马大总管张所的军令;从前日驻营之时起;王英便已率领他的游奕营三百零七人离营;分两路队伍,每队一百五十人,和另外两个个探马营分工,在莫州城的北、东、南外十里方圆巡弋,发现小股金兵就地消灭,若遇上百人的探马队,则立即走避并回报大营。
王英率领的游奕营和前锋营同属云骑军的精锐,游奕营负责突袭、探查,像这种探马任务是平日训练多次的,熟门熟路。他们这都人马负责的是通往雄州官道的地带,正是金军的突围方向之一。头一日就遇上了五十人的女真探马队,双方都没有退缩,一番硬战下来,女真人丢下二十余具尸体退去,王英也付出了三十六人的代价。
但他麾下的军士依然士气高昂。就在七八天前,当大军从河间府开拔时,马步军总管张所下达了枢府对开战以来有功将士的奖格。在河间府大军中,以马军云骑军的奖赏最多——因为与金军的战斗最多。虽然经过数次战役后,云骑军伤亡惨重,如王英的游奕营仅仅比充当先锋的前锋营伤亡小,五百人的队伍战死两百人,整编后五个都剩下三个都不到,但朝廷对他们这些战胜并生存下来的将士确实赏格丰厚。
如王英本人,虽然官职没有变,但武阶终于晋升到从六品下的右武校尉,按北廷的新军制,这意味着他以后如果想调离军队,便可以申报转任七品的亲民官,担任边境某县的县令——对于这些边州县,朝廷要求县官、州官也要通军事——之后通晓文事,积累治绩,便可沿着文官路子走下去。这对于不想终身从事军职的武官来说,北廷也给予了通往文阶的机会,尤其边境州,更需要有锐勇之气又通兵事的亲民官。北廷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累计王英的战功,朝廷还奖予一份“官学入学历”。凭此历,他的儿子或亲属子弟有达到县学、州学年龄的,可以凭此历免考并免费进入其户贯所在地的官学学习。这对于普通百姓家的子弟而言——军中绝大多数的中低级武官都是出身于普通民家——能进入有招收限额并且入考很难的州县官学学习,这比买上一顷良田还更让家人兴奋,因为踏入官学就意味着进入“士”的阶层,是脱离“农工商”的身份上的跃
变,怎不让人激动?!
对于他麾下的普通军士来说,朝廷的封赏更有现实意义。譬如他麾下的旗头孙冀,因为连升三阶晋升到从八品下的秉节副尉而笑得合不拢嘴,前日遭敌时冲阵拼杀更加卖力——正八品的修武副尉,仅仅是每个月的武阶俸钱便比正九品的忠诩郎多了一千五百文,这可以让小县城三家之口的生活从拮据转为足用。而下层军士所追求的,也无非是能让家中妻儿老小能吃饱穿暖。
除此,还有大量的钱物金银钱和匹帛赏赐。北廷改制后,这些赏赐军中的钱物不再是直接发到士兵手中,而是发给一张由枢府和太府寺共同签印的“军赏凭历”,上面注明赏赐者的姓名和钱物多少,士兵们可以拿着这张“赏历”,去各地挂有“代颁军赏印历”的钱庄和布帛铺领取赏赐,而无需去朝廷的粮料院领取,绝无克扣之弊。
北廷在军中采取这种方式的赏赐是雷雨荼的改革,一是省却运输耗费;二是减省大军行军的辎重拖累;三是彻底革去阵前赏赐带来的弊病,防止以前那种弓手在阵前齐射一次便要发赏钱的陋习死灰复燃,甚至不见赏钱便哗然溃散的情况出现——当年种师中杀熊岭败亡很大原因便是为了快速行军抛弃了钱物辎重之故。
当然这种方式对一般军士来说,也十分得利。虽然亲眼看着银钱绢布的感觉很好,但是行军打仗时带着却是沉重的包袱,既要担心遗失又要担心损坏。而北廷早在南廷之前就认可了“开店本金”在千两黄金之上的大钱庄的合法经营身份,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只要店中挂有太府寺署印的“钱庄许可印历”,就意味着存钱不需要担心庄家的信誉,因此发到军中的这一张张纸制的“赏历”,在众将士眼中,与实物没什么区别。那些立功多而赏赐多的士兵,各种赏赐折合起来,几乎有百贯之巨,让别的军士艳羡不已。
张所更是在三军面前宣布朝廷新颁下的赏格:凡是斩获完颜宗磐首级的,即可封从三品之侯,并赏银万两;……斩下金军万户首级的,封五品子爵,赏银五千两;……砍下一个女真兵首级的,赏钱五千文;生擒战马一匹的,赏钱三千文!
这赏格一出,全军为之沸腾。之前便看着那些立功多的军士升阶发财,咧嘴炫耀着自己的收获,让人眼红不已,这会朝廷又抛出了侯爵、伯爵这样的赏赐,虽然普通军士没这个能耐,但后面的赏格却是人人有机会可捞得的。
于是,没有立功的军士想要立功,而立功得了赏赐的军士看到的是比自己功劳更大赏赐更多的同袍……因此王英麾下的这些游奕营骑兵,不但不怕遭遇金军的探马,甚至还期望多遇上几拨,前天
一遇上那队金军探马就嗷嗷着扑了过去,即使从军服上看出是慓悍的女真兵,他们也毫无畏惧的冲了上去。
昨日他们遇上了百人队的女真探子军,虽然麾下都急于立功,但七十宋骑面对一百女真骑,绝无致胜把握,王英立刻喝令走避。
今日,天光才麻麻亮,他们又开始巡游,但直到午时,仍然没有遇上金军的远探骑兵队。游奕营上下快要“望穿秋水”了,有人咧嘴开骂说:“金狗不做狗了,要做乌龟。”众人哄笑起来,说:“被爷爷们杀得缩头了……”
跑在最前面耳朵最灵的士兵忽然跳下马,贴地侧听,抬头报道:“大队骑兵!”
大队的意思是“至少千骑”,千骑和百骑的马蹄声那是绝对不同的。
便在此时,只听西北方向“嘭”的一声,一道红色的烟花腾空而起,在高空中爆散开来。
王英等人都吃了一惊,这是探马队事先约定的报讯信号——发现千骑以上、三千骑以下的金军,放一个烟花;三千到五千人马,放两个烟花;五千到一万人马,放三个烟花;一万人马以上,放四个烟花。
便听得“嘭嘭嘭”连续声响,天空中又绽放三道烟花。
王英脸色一变,“金军要大举突围了。”话音才落下,他已能感觉到战马身下的地面在微微颤动。“走避!”他高声道,拨马往东侧,指挥众人向侧翼散开去,又吩咐传令兵,“金军要向雄州突围,传令本营二都、三都,立即向官道乙号地集结。”
“是!”传令兵飞马而去。
***
张所站在营地高台上,望见西北方向四道烟花相继腾起,便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开拔。
不出一刻,便见北面天空也相继腾起四道烟花。
他身后的中军参军道:“果如大总管所料,完颜宗磐分兵往保州、雄州方向突围。”
“这是必然之势。”张所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得意之色,传令大军开拔,追击往雄州方向的突围金军。
而驻扎在莫州城西二十里外、从高阳追击过来的一万宋军在主帅郭浩的军令下,已经全军开拔,追击往保州方向突围的两万金军。
前方的宋军探马营在预定地点集合本营所有人马后,继续从侧路追踪下去,迫近金军,刺探更详细的敌情。
没过多久,情报陆续汇集到张所和郭浩手中,让金
作者有话要说:嗯,更晚了一天~~~~~~~
、北回悲歌(三)
此时;完颜宗懿的大军从一片残垣的保定军镇南外起营开拔,往霸州方向行军,距离霸州城三十余里。
军中上下都兴奋起来,过了霸州;出了界河;就是金国……不必中军帅帐下令;大军的行军速度就加快起来。
距霸州城二十里时;完颜宗懿派出探马。
金军在霸州城内留有一千兵员驻扎;守着这条有可能的撤退后路;同时防备东面五十里外的信安镇宋军。在原计划里;东路金军最终从雄州方向撤退,因此留守霸州的兵员并不多,并且金国边境的永清城距霸州城只有五十来里,若遇宋军袭城,只需快马飞报,不出半个时辰,永清的前锋骑兵就可驰抵城下。
不久,完颜宗懿派出的金军探马回报:霸州城内无异状,并已喊话通告城内,迎接大军并做撤退准备。
当完颜宗懿的大军距离霸州南城约摸五里时,东城、南城、西城的城门突然洞开,一队队宋军从城门出来,后靠城墙,摆开迎敌阵势。
城头的金军旗帜“哗啦”一声被砍倒,换上了红底黑线的“宋”字大旗。
完颜宗懿咬牙,心知中计,但金军已无法退却。
宋军是如何夺回霸州城的呢?说起来并不复杂,但计策颇狠毒。
霸州城北一里外有条河,上接芦沟,下达东海(指渤海),北宋前期的大将杨延朗(即杨六郎)驻兵在此以拒辽国,即宋辽分界处,称为界河,宋兵饮马饮牲口都到界河用水。到冬季河水结冰,人马都用城内的井水。金军攻打霸州城时,有五十宋兵潜入城中半年前就已挖好的地道,一旦接到命令,就将城内所有水井投毒,包括护城井。
一千人的金军只有一个伙头营,大部分金兵是同一时刻用饭,一个多时辰后,金营中便纷纷发作。这个毒发作时先是腹泻,之后全身虚脱,瘫软无力……这时城墙上还有二三百金兵当值,便见大队大队的宋军从四面城外冲杀过来,将周长八里的城墙围成“回”字。
另有一支五百人的宋兵已先从南城外一处十分隐蔽的地道口下去,顺着地道通往城内,出了地道就齐齐杀向南城,搏杀守着绞盘的数十金兵,打开南门。城墙上的金兵很快被消灭,金营里瘫软的金兵则眼睁睁看着宋兵冲过来,白森森的刀锋“唰”地落下。城内的战马和牲口倒是没死,喝了解汤,歇了大半天后就缓过来——投到井中的只是加了份量的泻药,又加了软骨散,并非致命毒药。
宋军不费一兵一卒拿回了霸州城。
这个夺城之计看似简单,又完美地实现了零伤亡,但想实施成功并不容易——不能让一个金兵逃脱,否则逃到永清就会惊动金国边境驻军,派出游骑传讯
更会引起完颜宗磐等金军统将的警觉;并且,这种计策只能是提前预谋,地道至少需要一月才能挖好,而守城金军也不能太多,否则很难实现同一时刻“中毒”。
完颜宗懿看着飘扬“宋”字大旗的城头,和严阵以待的数万宋军,粗浓的胡须下嘴唇紧紧抿着。
他不能退!除了三万余“生口”外,随同北上的还有七千多辆大车!
其中六千多辆大车上装满了粟麦稻菽等粮食,加起来足有十万石之多,除此之外,还有一千多车的金饼银铤铜钱、丝绸匹帛、香料、茶叶等大金需要的物货。
完颜宗懿扬起手臂,对左右将领和幕僚道:“我等已无退路!后退,将陷宋人重围而死!冲过去,就是大金!”手臂猛然挥下,语气激昂有力,“战!不战则死!”
左右齐声亢呼:“战!”
宋军依托三面城墙,摆出了绵长的却月阵。此时汇集于霸州城外的宋军,马步军合计,共有三万人马,其中骑兵有云翼军、武骑军、骁捷军,合一万骑,步兵则有天武军、宣威军、振武军、铁林军,合计两万之众。
如此多的兵马汇聚在一个战场,即使步军布阵紧密,但步军中还有车阵排开,粗略估算宋军却月阵的外围宽度,也有六里余。
在南城的城头正中,竖立着一面巨大的绣着“曲”字的帅旗大纛。此战主帅正是已晋阶为从四品下明威将军的真定府马步军总管曲端,头戴将盔,身穿鱼鳞铠甲,按剑立在城头,目光俯视战场,依然带着令人心寒的冷漠,又仿佛是见惯了生死的波澜不惊。
在他的身后,立着四名身穿皮甲的壮悍旗手,分执黄、黑、白、青四色大旗,如同铁枪般笔直矗立。这种数万人的战阵指挥,无论宋军还是金军,主帅都免不了要用五方旗指挥诸军,以节进退。但宋军此战摆却月阵,后方是城墙,不需设后军,因此便只有四方旗——白旗、青旗代表左、右翼,黄旗代表中军,黑旗代表前军。
而主帅曲端却高踞城墙之上,并不在中军之中。中军没了保护主帅之任,便可随时出击,支援前军或左右翼,这给宋军的战阵又添了两分致胜之利。
金军这边,完颜宗懿的正兵,即作战兵员有一万八千人马,其中女真和契丹骑兵一万五千,契丹步兵三千,布成了一个正面宽度长达四里的大阵。这一万八千人马,又分成五个小阵,即左翼、右翼、前军、中军、后军。
在中军和后军之间,是七千多辆大车和宋人俘虏,由一千阿里喜辅兵和三千汉军步兵负责看守。后军除了一千女真骑兵外,还有三千阿里喜辅兵,他们是这些女真正兵的奴隶,擅骑马作战的分了马匹作战,不擅
骑战的也都拔刀在骑兵之后列阵,追随各自主人作战。
从布阵来看,完颜宗懿已经尽起兵力,要与宋军一决生死。
在金军布阵之时,宋军并未进攻。
虽然趁敌方战阵不稳,攻其不备,此为兵法之策,但对以骑兵为主的金军而言,对战阵并不似步军那样依赖性大,而金军骑兵控骑能力强,短时之内就能前锋冲战,即使宋军骑兵冲前,也起不到多少突袭作用。
双方相距二三里对峙,合计五万大军,每支军队都有数不清的旌旗,远远望去,霸州城外,旌旗密布,遮天蔽日。
金军以十辆大车围成中军帅台,五名精悍的女真旗手擎着青、白、黄、黑、赤五色大旗,立在帅台上,方便各军看清中军的旗令。完颜宗懿站在前方帅旗大纛下,观察宋军阵势。
宋军的前军打着天武军的旗号,数百辆装着弩机的战车和步兵、弓射兵一起布成又一个却月阵,中军是一支骑兵和一支步兵,左、右翼也分别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竟是摆开了守御之势。
宋军的古怪之处,不仅完颜宗懿看出来了,跟随在他身边的汉人幕僚孔敬宗也看出来了,“都护,听说这曲端用兵一向悍利,这会怎将步军置前、马军在后?宋军煞费心机伺伏大军于此,阻击我军北归,难道竟要用守御之阵?”
完颜宗懿一声冷笑,“曲端此贼恁的奸诈。”他哼了一声,见孔敬宗一脸不解,便道,“曲端现在是欺我们除了与其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