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 (完结)作者:天天肉夹馍-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前番撤军之时,宇文小麻杆儿有安排人手占据辽东城、玄菟城、纥升骨城及丸都城等战略要地,再加上鸭绿江以北的棒子都已经基本被打扫干净,所以,此番隋军倒是没遇到啥抵抗,很是顺利地,抵达了丸都城!

接下来,隋军一面等候后勤粮草辎重,一面筹集大小战船,准备渡江!

十rì之后,一切准备停当,隋军这才正式开始渡江!

由于上次宇文小麻杆儿打扫得太过彻底,鸭绿江南岸直到平壤城以北,隋军都没找到一个棒子的踪迹。

眼见再有两rì,即可抵达高句丽的故都平壤城了,忽有噩耗传来,大隋礼部尚书府,楚国公杨玄感,造反了!

更要命的是,造反之前,杨玄感正在黎阳督运粮草!

也就是说,此番出征高丽的这百万大军的生命线,其实是握在这杨玄感的手上的!

有鉴于此,杨广的谋主李密给杨玄感出谋划策道,现在有上中下三策,长策就是北上攻蓟城,中策是西去取关中,下策则是倍道袭取东都洛阳。

李密给出的理由是,取上策,可以扼守临渝之险,断了杨广的归路!如此,既断了杨广的粮道,又让其不得回中土,彼时高丽棒子闻讯必尾随而至,不出一个月,等杨广的粮草彻底没了之后,虽有百万大军,也会不战自溃!

取中策的理由则是,关中乃是天府之国,又有四塞险关拱卫,得了关中,再收取豪杰之士,就算杨广回来了,咱们也算有了根据地,可以徐徐图之!

至于下策,取东都,可以号令四方,可如果百rì之内攻不下洛阳,则天下兵马皆来,胜败之数,可就不好说了!

杨玄感听了之后说道,“你这话不对!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只要攻陷洛阳,控制住朝臣的家属,到时候,那些朝臣就算不立马投降,也没心思和我做对了!这才是上策!”

于是,杨玄感,打起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的口号,领着叛军一路往洛阳城杀去!

由于杨广已经基本把各地兵马抽调一空,故而,初时杨玄感一路进兵倒是没遇到啥大麻烦。唯一称得上有点不顺的就是,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率兵攻打河内郡城池的时候没打下来!

而另一路,杨玄感的另一位弟弟杨积善,则遇到了一个大好人,河南令,达奚善意。

这达奚善意人如其名,对杨玄感的叛军那是报以了极大的善意!

话说,达奚善意领着五千兵马来拦截杨玄感,结果,蒲一遇到杨积善所部的三千人马,这达奚善意直接命人扔下了盔甲兵刃,然后转头撒丫子就跑!俨然就是专程来给叛军送装备来的!

捡了几千好装备,杨玄感的叛军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正规军的雏形。

而这个时候,杨玄感也意识到,凭着这群流民,没有啥攻城器械之下,攻打郡县那实在是异想天开!

于是智商明显有些不稳定的杨玄感便悍然决定,绕开沿路的郡县的城池,率大军直往大隋最坚固的城池之一,洛阳城杀去!

这个时候,驻守洛阳城的是杨昭的二儿子,越王杨侗,以及民部尚书樊子盖。

越王杨侗今年才九岁,虽然聪明伶俐,可这等军国大事儿上还基本啥都不懂,自然一切都由民部尚书樊子盖做主。

这樊子盖呢,以前在武威当过太守,为官比较清廉,治军也比较严谨,所以才被杨广委以重任!

先时,樊子盖的同窗好友河南赞治裴弘策,曾率军来拒杨玄感,奈何这裴弘策实在不是啥领兵打仗的料,几次三番都打了败仗,最后一路败回了洛阳城!

后来樊子盖再派裴弘策出战,这家伙死活不肯出来,樊子盖一怒,就命人把这位同窗好友裴弘策给砍了!不想却由此引出了一大堆的麻烦!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三十二章千里奔袭

砍了老同学裴弘策的脑袋后,樊子盖终于竖起了威信,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了!

可也有一点是樊子盖没想到的,那就是,京城里的那些个官二代们一听此事后,都不敢到樊子盖的手下应募从军了!

于是,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左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等等,总计四十余个官二代,纷纷投靠了杨玄感的叛军!

而杨玄感呢,来者不拒,很是兴高采烈地对这些官二代尽皆委以重任。

可惜的是,虽然有这么多官二代相助,可洛阳城高池深,而樊子盖又实在是治军严谨,杨玄感虽然在其它各处关口都势如破竹,却始终拿洛阳城无可奈何!

而这个时候,驻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已经闻讯,派刑部尚书卫文升领军四万来解洛阳之围。

这卫文升原本是右御卫虎贲郎将,治军颇有方略,当初随宇文小麻杆儿在高句丽也捞了不少的功劳,这才被杨广一路提拔城刑部尚书,派到长安给杨昭最小的儿子杨侑当副手!

卫文升是个狠人,此番自长安出发前来征讨杨玄感,路过华yīn的时候,就先把杨玄感的老爹,已故大隋左仆shè、楚国公杨素的坟给挖了,然后挫骨扬灰!

随后,卫文升这才率兵四万兵发洛阳来战杨玄感。

杨玄感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大隋一代名将越国公杨素的儿子!从小能征惯战,喜读书,善骑shè,人称有霸王之勇!

而且,这杨玄感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一套,当初在郢州担任刺史时,时人皆称其能!更兼其父杨素威名赫赫,人皆信服!如今天下又已经被杨广折腾得民不聊生,动荡不堪!是以,此番杨玄感一打出造反的口号,那是应者云集,不过月余的的功夫,就聚起了十万大军!

有个堪比霸王的猛将为主帅,麾下又聚起十万大军,杨玄感这一路杀来,可谓是当者披靡,就连狠人卫文升所部的四万jīng兵,也被杨玄感领着一群农民军杀了个一败再败!

可惜的是,天不佑杨玄感!

接连打败了卫文升十余阵,眼看在再来一次冲锋就能把卫文升彻底搞垮了,不成想,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却误中流矢而亡,成功地打了酱油而去!

弟弟在乱军中被弄人死,连个仇人都不知道是谁,杨玄感那是相当的郁闷,其原本连绵不绝的攻势,也就此断了下来!

而卫文升呢,则凭着顽强的毅力,再三重整旗鼓,打算和杨玄感斗到底!

这个时候,杨广早就收到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已经连忙命人停止了攻略高句丽,打算先回兵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在此之前,杨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理内jiān!

杨玄感造反之前,其弟弟杨玄纵还在随杨广出征,结果却在杨玄感造反之前不声不响地跑回了杨玄感手下!

命人一番详查后,杨广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兵部侍郎斛斯政身上!

哪成想,还没等杨广派人去捉人呢,这斛斯政却自己先逃了!而斛斯政流亡的地方,赫然便是与大隋仇深似海的高句丽!

此外,还有右武侯大将军李子雄,早先因为前番征伐高丽失败之时被杨广除名,此刻正被杨广除职当苦力呢!

结果,趁着这会儿混乱之机,李子雄杀死了看守人员,星夜投奔杨玄感而去。

虽然觉得应该还有反动分子没挖出来,但此刻,杨广却没有太多的心思在此事上纠缠,而是急吼吼地调兵遣将,回援京师。

做为此番出征高句丽的两大行军主管之一,宇文述自然也受到了驰援京师的命令!

不过,宇文述却没有急吼吼地令全军回师,而是分成了三队,井然有序地开始撤回大隋!

倒是做为宇文述前部宇文小麻杆儿,刚一接到圣旨,便急吼吼地点起了两万人马,星夜倍道向洛阳城方向赶去!

通行的还有宇文小麻杆儿的二弟右卫大将军宇文成都,以及两名左卫大将军张须陀和李靖等宇文小麻杆儿的一众心腹跟班!

两万jīng骑一人双马,人不解甲、马不解鞍,宇文小麻杆儿一行昼夜兼程,一路疾驰回到司隶的时候,杨玄感还在和卫文升的那点残兵败将继续纠缠着呢!

狂奔数rì,辗转数千里,等宇文小麻杆儿一行赶到河阳,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到了极点,于是,宇文小麻杆儿便吩咐先在河阳休整了一rì。

而这个时候,杨玄感也收到了风声,知道攻陷东都貌似已没哟可能,遂连夜舍弃已经残废了的卫文升所部,转头西向,打算再夺取关中。

可惜,杨玄感比较倒霉,路过弘农的时候,被弘谷太守、蔡王杨智积用计给牵绊住了。

杨智积的计谋说穿了挺简单,就是挑衅,让人站在城头大骂杨玄感,说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活该家里祖坟被刨,活着没法保全妻儿老小,将来家里男的统统要被剁碎了喂狗,女的都要被卖到教坊司千人骑万人跨!就算死后,都没脸下去见杨家的列祖列宗,云云!

杨玄感勇则勇矣,可智商和杨广差不多,都不咋稳定,间或会发一发神经,脑子抽风啥的!

这会儿被杨智积一骂,杨玄感就不蛋定了,带着满腔的怒火,杨玄感居然暂时放弃了逃命奔关中,转而催动大军就开始攻打弘谷城。

可那厢,杨智积也不是吃素的!杨玄感派人爬城,杨智积就让人用石头砸;杨玄感用火烧城门,杨智积则在城门内也放火!总而言之,就是不让杨玄感有机会进城!

俩人斗法斗了一整天,杨玄感正被折腾得没脾气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率领一万jīng骑赶到了!

杨玄感大军虽多,号称十万,可实际上,基本都是临时征招起来的民夫!

虽然杨玄感也很善于练兵,可要想短时间内把十万民夫连成jīng兵,那还是不现实的!

加之,杨玄感也没有那么多的盔甲兵刃武装手下!

故而,每次作战,为了振奋士气,杨玄感都是亲冒矢石,冲锋在先!

更兼这厮自恃有霸王之勇,平素里还真就没把谁放在眼里,就算是得了个“天宝大将”的花名、被杨坚赐予了一块“横勇无敌”金牌的宇文成都,同样没杨玄感放在眼里!

这次两军对垒,杨玄感照例还是老套路,亲自领着几千亲卫冲锋在前,后面跟着有些杂乱的十万民夫,杨玄感打算凭借十万大军的赫赫yín威碾压宇文小麻杆儿,结果,还没冲出一百丈远,杨玄感就彻底的杯具了!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三十三章重箭显威

十万对一万,对方领兵的又是个貌似手无缚鸡之力的麻杆儿,杨玄感信心暴崩,满心以为一个冲锋就能斩宇文小麻杆儿于马下呢!

没成想,这面杨玄感刚刚发起冲锋,对面的宇文小麻杆儿也动了!

“弧线战法,奔shè!三轮齐shè!”

随着宇文小麻杆儿的一声令下,一万官军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斜切着掠过杨玄感的军阵之前,同时,一万大军一齐弯弓搭箭,眨眼之间便完成了三轮齐shè!

三万只羽箭没有一点儿浪费,尽数砸进了杨玄感的军阵之中。

可怜那十余万民夫,其中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兵刃盔甲,更不要说盾牌了,能弄柄菜刀、草叉当武器,抗一块门板当盾牌的,都已经算是比较富裕之辈了!

这等装备,在隋军的箭雨打击下,损失那个惨重啊!

三轮齐shè过后,杨玄感所部就死伤万余人,基本上折损了十分之一还多!

一击得手,宇文小麻杆儿毫不客气,很快再次调转马头,对杨玄感所部开始了第二轮的箭雨打击!

后军已乱,宇文小麻杆儿便不急着虐杀那些民兵了,而是将目光瞄准的是杨玄感的亲兵。

身为礼部尚书,杨玄感自然没有什么掌军的权力,杨玄感那些所谓的亲兵,原本都是杨家的心腹下人,还有一些是当初杨素老头培养出来的死士。

这些死士下人,论个人战力,或许还相当的不错,可行伍之间,比起正规军来,还是略有差距的!打顺风仗还可,一旦遭遇真正的jīng锐正规军,弊端立显。

此番在宇文小麻杆儿所部一万jīng兵的秘籍攒shè之下,没能结成盾阵的杨玄感亲兵顿时死伤惨重,三千多人经历隋军的三轮齐shè蹂躏后,已经只剩下不足零星的几百人幸存了下来人,冲锋之势自然也就瞬间瓦解!

更为关键的是,杨玄感这个一向喜欢冲锋在前的小霸王,也遭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重点打击!

身为三军主帅,在宇文小麻杆儿刚刚发动箭雨之际,杨玄感便被手下一众亲卫以重重护盾保护了起来!

可惜的是,这种程度的盾阵,拦普通军士的弓箭还差强人意,要想挡住宇文小麻杆儿的重弓铁箭,那可就差远了!

仅仅是一箭,宇文小麻杆儿便shè爆了挡在杨玄感身前的三层牛皮盾牌。

然后,第二箭、第三箭紧随而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入了杨玄感的胸腹之间,并毫无悬念地shè透了杨玄感的一身吞金狮子铠,又穿过杨玄感雄壮的身躯,余势不竭之下,还把杨玄感身后的两名亲兵给串了糖葫芦!

可怜杨玄感,虽然号称有霸王之勇,可一身武功还没来得及施展呢,就这般被宇文小麻杆儿给shè落幕了!尽管没当场身亡,可也扑通一声跌下马去!

“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一击得手,宇文小麻杆儿连忙振臂高呼道!

宇文小麻杆儿身后,那一万隋军也跟着齐声高呼,“杨玄感已死!降者不杀!”

虽然高呼着降者不杀,可隋军却没有给杨玄感的那些亲兵投降的机会,紧跟着又是两轮密集的攒shè,先shè马,再shè人!

结果,没有丝毫悬念地,杨玄感余下的那近前亲兵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shè成了刺猬!

与此同时,叛军左右两侧及后方,也跟着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与震天的呐喊声!

猛一望去,但见烟尘滚滚之中,不知有几万的隋军铺天盖地而来,一面疾驰着,还一面地动山摇地高喊着,“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

这个时候,杨玄感的帅旗也早已被宇文小麻杆儿一箭shè断了,而杨玄感这主帅,貌似也没见出面澄清谣言、维持秩序,于是,本就心理素质不咋过关的农民军们瞬间乱套,虽然还有那么几十个官二代什么的在那厢呼喊嚎叫着勉励维持秩序,可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

呐喊声中,正面的隋军再次重整阵形,结成方阵,前几排的军士整齐划一地挥刀缓步向前,朝着叛军阵营缓缓压了上来!后方的军士则再次结阵弯弓搭箭,大有哪个敢不听话立即将其shè成刺猬的意味!

主将已死,又陷入隋军四面合围之中,而且,隋军还承诺投降不杀,于是,有那些立场不是很坚定之辈略一犹豫,便扔下了手中的菜刀,匍匐在地高呼投降。

有了领头羊示范,其余民夫也纷纷效仿,扔下刀叉跪地请降。

眨眼之间,十万民夫便跪下七八万,只剩下疑似顽固造反派的寥寥数千人,有些茫然地僵立当场,似乎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个时候,正面的一万隋军jīng骑已经距离叛军不过十余丈远,而其它三方的隋军也已经距离叛军不足二里远,顷刻之间便可赶至。

意识到已经回天乏力,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叛军之中的那些个中坚分子官二代什么的,也开始纷纷扔下兵刃,不打算再做徒劳的反抗!

“不要相信隋狗的话!我等既已造反,杨广那老贼是不会放过我等的,与其将来……”

乱军之中,一员身着明光铠的大将刚刚开始振臂高呼,便第一时间被宇文小麻杆儿捕捉到行迹,离着还有百余丈远呢,宇文小麻杆儿就悍然张弓发箭!

可连那叛将眼中刚刚闪过一丝嘲弄之sè,便被一道乌光贯穿前胸,一百多斤的身躯硬是被那乌光带着自马上飞出了近三丈远,这才扑通一声掉进了人堆里!

面对宇文小麻杆儿如此凶残的一箭,那些原本还存着一点儿不甘之心的叛将们也纷纷压下了自己的那点侥幸心里,老老实实地扔下兵刃,翻身下马,跪在地上等候被捉俘虏!

眼见大势已定,宇文小麻杆儿小爪子一挥,数千军士已经如狼似虎地冲进跪了一地的叛军阵营之中。先将已经濒死的杨玄感挖了出来捆好,然后又把那些个穿的人模狗样的将领级人物全都拖了出来,一个个全都五花大绑捉了俘虏,接下来再捆那些最后下跪的顽固分子。

最后,剩下的那七八万的民夫则赶羊一般地十几个人穿成一串!

而这个时候,其它三方面的骑兵才堪堪赶至。

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众叛军这才发现,其它三面,根本就没什么千军万马,不过三四千人而已只不过。每人都是三匹战马,而且马尾巴上还都拴着树枝,奔跑起来,确是烟尘滚滚声势浩大!

虽然明知道上当了,可这个时候,军中的那些个将领和顽固分子都已经死的死,被俘的被俘,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翻不起啥浪花来!

况且,这个时候,弘谷城内,蔡王杨智积也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来接应了!

接下来,收编战俘的工作没再出任何的意外!至此,杨玄感折腾出来的这场叛乱算是彻底被平!可这场叛乱带来的动荡,却远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三十四章叛乱四起

重伤兵败,杨玄感终于没能撑住,当天晚上就死翘翘了!

至此,杨玄感的叛乱算是被基本扫平了,可那些光荣地当了宇文小麻杆儿俘虏的官二代们,却是个相当大的麻烦!

这里面,牵扯到杨广的杨广的叔伯兄弟观德王杨雄、杨广最倚为亲信的内史侍郎虞世基、闻喜裴氏的一大领军人物选曹七贵之一的御史大夫裴蕴、荥阳郑氏的代表人物大理寺卿郑善果、大隋水军都督左骁卫大将光禄大夫军来护儿等等一众大隋高官四十余人!

按照大隋律例,造反是要灭九族的!

如果真的把这些个官二代的九族全都按律治罪的话,不但满朝文武剩不下几个,就连杨广自己都跑不了!

问题很麻烦!

不过这些却不需要宇文小麻杆儿担心,自有杨广这猪头皇帝去头痛!

这个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的目光已经被另一宗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吸引了,那就是,江南刘元进造反了!

而这刘元进造反的地方,就在紧挨着宇文小麻杆儿的老巢余杭郡的宣城郡。

这几年来,苏杭两郡在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在这些造反派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块大肥肉,恨不得谁都上来咬一口!

于是,这刘元进在宣城拉起了数万兵马后,便浩浩荡荡地直扑余杭郡而来!

收到这一情况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正在弘谷城里,和那为蔡王杨智积老头吹牛打屁侃大山玩!

杨智积老头说宇文小麻杆儿少年英雄、有勇有谋,百年难遇的一代帅才!

而宇文小麻杆儿呢,也很是恭敬地回捧说杨智积老头运筹帷幄、智谋高深,管仲乐毅也不过如此,云云!

俩人你捧我一句,我捧你一句,一时之间,倒是宾主尽欢!

就在这个时候,一身姽婳卫装扮的宇文嫤挑帘而入,俯身在宇文小麻杆儿的耳畔嘀嘀咕咕了几句!

闻言皱了皱眉头,宇文小麻杆儿连忙起身向杨智积老头讲明了原委,言道江南有人造反,在攻打自己治下的余杭郡,所以不能陪杨老头吹牛了!

一听这话,杨智积老头一愣,旋即很是大度地一挥手道,“贤侄只管调兵平叛去便是,有什么事,老夫在这里帮你担着!贤侄放心,禀功请赏之时,定然少不了你那一份儿!”

于是,仅仅休息了半rì的功夫,宇文小麻杆儿便再次带着两万jīng骑,风风火火地离开弘农,南下而去!

和宇文小麻杆儿一同离开的,还有右卫大将军宇文成都、左卫将军张须陀和李靖。

直到宇文小麻杆儿离开两rì后,杨广派来平叛的另一路大军杨义臣所部,这才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洛阳城外。

而宇文述老头所部的主力大军,也和杨义臣老头前后脚赶到了洛阳城下!

可惜的是,这二位都来晚了一步,连喝汤都没赶上!

半个多月后,猪头皇帝杨广也领着大军不疾不徐地折腾回了洛阳城!

第二次征伐高丽无果而终,杨广那是非常的恼火!

而最让杨广恼火的,则既不是伐高丽失败,也不是杨玄感叛乱,而是那四五十个跟着杨玄感造反的官二代!

杨广是个很感xìng的人,联想能力比较丰富!

见到这么多的官二代俘虏,杨广就想了,是不是,这些小王八蛋的老爹们,也要跟着造朕的反丫?

如此一想,杨广就彻底的不蛋定了!

牛弘老头一死,“选曹七贵”如今便只剩下六个了,其中有两个参与到叛乱之中,另外一个黄门侍郎裴矩,还是和裴蕴同族!天知道这俩家伙有没有串联丫!

就在杨广怒火三千丈的时候,浇油的人又来了!

上大将军杨义臣小老头向杨广禀报,各地叛军已经多如牛毛,而且动辄上十万,已经严重动摇了大隋的统治基础,请陛下立马发兵平叛!

杨广一听这话就懵了,就问杨义臣道,“我大隋不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么,咋就忽然冒出这么多的造反派了捏?你不是在忽悠朕呢吧?”

这杨义臣,虽然姓杨,可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皇亲,也不是弘农杨氏出身。

其实,杨义臣本姓尉迟,是根正苗红的鲜卑人!和当初造杨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