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了。
说白了就是很多人看到了统一后,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上位了!
面对这种情况,陈敬云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也不是指示军事调查局一番清洗就能解决的,此事还得用其他手段来解决。
为了不招致工商阶层的反对,为了获取民心,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布局,他宣布目前统一大业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各省也应该展开省议会的选举,并定于明年年初进行正式的国会选举,国会选举后就进行正式总统选举。
临时政斧和临时总统这种模式虽然很不错,但是总不能长久的用下去,正式政斧和总统选举总归是要举行的,而陈敬云要做的就是要把控住局势,让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进。
目前的选举虽然国社党而言并不可怕,以国社党的控制区而言,国会第一大党是板上钉钉的,而掌控了国会后要通过各种议案也是轻而易举的,陈敬云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国会选举完成后,所修订的正式宪法里头取消对总统连任的限制,如果这点实在取消不了的话,那么自己就走后世俄罗斯普京的路子,当了总统当总理,当了总理再当总统。而另外,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社党主席这两个职位可没有期限限制,他陈敬云完全可以一直做到死的那天为止,而只要自己牢牢的坐稳了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位置,只要自己始终是国社党的主席,那么自己的权势就不失!
对于这个路子,陈敬云可是参考了多个读才寡头的模式而设定的,比如这个国家军事委员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参考光头所掌控的军事委员会以及天朝中央军事委员会,为的就是让自己始终掌控军权,只要掌控了军权,再辅以总统和总理的轮流模式,那么他有把握继续把控权力。
虽然当终生大总统、皇帝这些事情不敢兴趣,但是他却始终抱着读才的心思,而一旦这种模式无法通过的话,那些人死活要借着明煮这个词汇谋图上位的话,陈敬云就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清洗。
为了权力,他不介意让政治对手的鲜血洒满南京城!
为了权力,哪怕让整个文官集团临时瘫痪,导致国家陷入混乱他也毫无所惜。
他从来就不自认为是什么圣人,从来也没有统一中国后就隐居逍遥于山水间的心思,当掌控了一个国家的权力,当尝到了控制整个国家在自己的意志下运转的那种滋味后,陈敬云是绝不愿意再放下!
南京内部爆发的这一场小小关于选举的争论很快就平息下去,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省开始名义上的选举,不过这一次的选举依旧是精英化的选举,而不是什么普选。女姓、平民阶层依旧没有选举权,想要拥有选举权的话,要么拥有初等小学以上学历,要么连续纳税三元达到三年以上,要么有着五佰元以上的资产。而这三条的条件只要达到了任何一条就能够自动拥有选举权,然而绝大部分的民众都是无法达到这三者之一。能够获得选举权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中坚和精英阶层,一战前的各国哪怕是各个都叫嚷着共和,其实清一色的精英政治,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插足的余地,哪怕是那些带头抗议举行游行的所谓平民政治家、革命家,其实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了,都戴上了政治家的头衔了还好意思自称普通民众吗?那些为穷人,为普通人争取福利和权利的政治家那也是精英政治家,可不是乡巴佬、工厂里的工人!
而这场波及全国,甚至包括云贵广西以及四川、甘肃、陕西、疆省都会进行选举的省议会选举热热闹闹的展开了,然而在南京共和政斧内部除了极少数认不清现实,脑袋还有些发热的那些人兴匆匆的去弄选举外,实际上绝大部分军政要员对此的态度有些漠视。
这些人都很实际,也都明白所谓的选举其实就是一场做给民众看的游戏而已!甚至在国会选举还没有开始,他们都已经知道了结果,毫无疑问到时候会是国社党一手把控国会,而到时候的总统选举时陈敬云也会毫无悬念的当选,这些人就算有所谋图,那也是谋图数年以后,他们谋图的时等陈敬云这两届总统任期过去以后再谋图上位。
至于现在就和陈敬云去争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没有那个胆量,他们现在所祈求的就是在明年的第一届正式内阁中,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内阁成员谁能入选,那基本就是陈敬云一句话的事情,所以不管是国社党的人还是同盟党又或者是国民进步会的人,大多是没把希望放在国会选举上,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表现能够让陈敬云看重,以期能够在明年的第一届内阁中担任要职!
这群现实的文官要员现在一个个都是忙碌无比,忙着在陈敬云身前表现,而军方的高层将领也是因为陈敬云要应对青岛局势,这些将领们虽然知道实情的没有几个,但是大范围的各种调动依旧让他们忙碌无比!
六月的南京,就在这种忙碌而紧张的气氛下度过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费迪南犯二
就当陈敬云在南京等待着欧洲大战爆发,并积极准备着用武力的方式夺回夺回青岛的时候,世界局势的发展就和陈敬云预判的差不多,虽然比历史上的发生时间迟了那么几天,但是欧洲依旧被点燃了战争的火药桶,而这个火药桶自然是巴尔干地区。
说起第一次世界战争,那么就不得不提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各种争端!
巴尔干地区虽然只有巴掌大,但是早在十九世纪就分别成立了诸多国家,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也还掌控着巴尔干东部的大片领土。当远东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时,欧战地区也爆发了意土战争,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争夺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大打出手,巴尔干地区的诸多小国们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联合起来,组成了四国同盟对土耳其发起了战争,而最直接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取得土耳其所控制的巴尔干地区领土。
结果号称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是和意大利签订了意土合约,割让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给意大利,意大利把这两个地区合并为自己的新殖民地:利比亚。
然而尽管避免了两线作战,奥斯曼土耳其面对巴尔干四国同盟的进攻,依旧是连接战败,最后不得不认输并与1913年在列强的调解下,和四国同盟签订合约,宣布放弃君士但丁堡以外的所有巴尔干地区领土。
先不提奥斯曼土耳其这个有着欧洲满清帝国之称的国家有多苦逼,也不说什么落后就要挨打之类的话,总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土耳其已经是影响不了世界局势了。
而接下来打赢仗的四国同盟自个却也是分裂了,并最后打了起来,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分账不匀。击败土耳其后,保加利亚取得了马其顿,然而塞尔维亚却是因为没有取得亚得里亚海而大为不满,于是乎自诩为斯拉夫老二的塞尔维亚又是拉着希腊和罗马尼亚打起了保加利亚来,结果保加利亚自然是大败,诸多领土被三国所分割占领。
不得不说,塞尔维亚这几年的连续扩张引起了奥匈帝国以及德国的严重不满。因为塞尔维亚是斯拉夫人的国家,背后就是俄国支撑着,塞尔维亚的扩张几乎等同于俄国的扩张。在诸多外交恐吓无效之下,奥匈帝国和德国已经是决定采用军事手段把俄国伸向巴尔干地区的手给斩断了。
并为此准备了大军,数场的大规模演习也正在举行,而所谓的大规模演习其实也就是在为发动战争而准备,不然奥匈帝国闲的蛋疼在边境部署那么多重兵,到时候一边演习一边抗议,塞尔维亚要是还不肯停止扩张的步伐的话,那么大军就立马南下了。
不过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真的是犯二,竟然亲自跑到波斯尼亚去视察观看演习,这也就算了,偏偏他视察的时候还真把刚吞并没几年的波斯尼亚地区当成自家后花园了,连护卫都没有多少就坐上了敞篷轿车游行,这就好比一个美少女穿着超短裙外加黑丝不停的在流氓面前晃来晃去,人家不强‘歼你强‘歼谁啊!于是乎一个自号为爱国青年的激进组织,嗯,换成今天的用词就是某个恐怖分子组织策划了对费迪南大公的刺杀。
之所以说费迪南大公犯二,不是说这个人在军事对持期间去动乱地区视察,也不是说这个人在没有严密防护的情况下游走在恐怖分子的枪口前面,而是这二货在上午遭遇了第一次刺杀后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立即逃跑,没有把自己严密保护自己,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巡视,而且还是继续坐着那辆敞篷轿车,结果好了,被人家的第二次刺杀给一枪撂倒了。
可以说,这人的死完全是自找的,不但自己死了,还连累了自己的老婆也被杀死。
费迪南大公一死,虽然让奥匈帝国失去了皇储,但是老皇帝来不及悲痛啊,本来他还愁着改用什么借口发动战争呢,这不,费迪南大公一死,现成的借口不就来了嘛!至于儿子死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和帝国大业比起来区区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死的好!死的好!
于是乎老皇帝一边惋惜着自己那个傻儿子的死,一边庆幸着这个傻儿子的死给帝国带来了机会!
然后立即就是和德国那边联系起来商谈起来正式战争了!
这场欧洲战争的爆发,巴尔干地区的事情只是一个火药引线,费迪南大公的死也只是一个火星。而真正的炸药却是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列强这些年来积累的无数矛盾,而且这还是不可调节的矛盾。
比如德国和法国之间因为普法战争而积累的矛盾,普法战争法国人战败,被迫割让了部分北部领土给法国,法国人自然是做梦都想要拿回来。
当然还有各国因为海外殖民地所造成的矛盾,以及工业产品市场所造成的矛盾,另外还有德国人和俄国人在东欧地区的争端。
这些矛盾几乎都是不可调节的,而各国为了自保以及在未来战争中取得优势,又采取了联合盟友,当同盟国和协约国陆续成型的时候,又是爆发了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之余也让各国的神经蹦到了紧点,这个时候有了巴尔干这根引线,有了费迪南大公被刺这个火星,那么引燃欧洲战争这个火药桶倒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费迪南大公被刺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陈敬云耳中,尽管陈敬云已经吩咐过要重点关注欧洲那边的消息,但是消息的传递所有延迟,陈敬云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从军事情报处那边得到了消息。
当知道消息之后,陈敬云低声喃喃道:“终于是来了!”
和欧洲各国紧张兮兮不同的是,中国这边依旧是保持了平静,对于欧洲那边即将要爆发战争事情除了共和政斧的一众军政要员有所关心外,那些普通民众却是不知道,不关心的,大部分甚至分不清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区别。
费迪南大公虽然自己傻死的,但是他的死依旧造成了重大影响,奥匈帝国国内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吞并塞尔维亚,因为担心俄国会直接出兵干涉,奥匈帝国在出兵塞尔维亚之前还得需要德国的安全保证。
而德国也需要判定如果俄国真的插手,自己出兵俄国之后法国和英国的态度会如何。于此同时法国和俄国以及英国也是在进行着各种紧急的商谈,各方都在谋划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当欧洲各国外交家们奔走于各国,口水都快要说干的时候,欧洲各国在远东地区的外交官们也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毕竟各国在华都有着殖民地,欧洲一旦爆发战争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远东局势,不过这反应并不大,毕竟中国距离欧洲太远,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青岛的存在,就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再一次找上了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并委婉的提出希望能够在战争爆发后接受青岛,以避免中国土地上发生战火,甚至中国方面能够补偿德国在青岛投下的部分基础建设资金。
然而现在战争到底是还没有爆发,德国人自然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
不过鉴于青岛位于德国海外,而且可以预期的是一旦战争爆发后青岛必然是得不到任何补给的,到时候如果中国方面也对青岛采取封锁的话,那么青岛守军迟早得饿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德国方面自然是希望和南京方面加强联系,以期青岛守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补给。
不过这种加强联系在没有付出足够代价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陈敬云是铁了心要从德国手上收回租界和青岛,并为收回其他国家的在华租界打下条件,甚至陈敬云为此准备了武力攻占青岛的计划。
所以中德两国之间的谈判依旧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然而在欧洲局势紧张之际,美国人也是看到了机会,一方面是鼓吹着欧洲矛盾已经无法调解,希望各国尽早爆发战争,好让自己赚战争财的时候,另外一方面也是趁着欧洲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的时候,美国人是决定彻底把远东局势给奠定下来。
七月五号,中美两国联合发布建交公告,宣布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
而这也就是说美国正式承认了中华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斧,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公告发布后又正式签订了中美商务条约,最大程度上的允许了美方资本进入中国。
中美建交这件事如果是放在了以前,兴许也会让欧洲各国略微惊叹一二,然而现在欧洲各国都处于神经紧张兮兮的阶段,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思来管远东局势了,而和欧洲各国不同的是,曰‘本对中美建交却是表现的极为敏感。
第四百六十九章 战争红利的前凑
曰‘本人现在就算再傻,也能够从上一次的愚人节军购案里知道中国和美国方面存在了某种合作协议,现在美国第一个承认中华共和国的合法地位,曰‘本人就更加确定中美两国存在着类似同盟的关系了,这让曰‘本大为紧张。
不过紧张之余,曰‘本人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他不能阻挡着中国和美国建交不是。
再者,欧洲即将爆发大战的事情不但是美国的机会,也不止是中国的机会,也是曰‘本崛起的重大机遇,曰‘本甚至已经预计出如果欧洲爆发战争的话,那么曰‘本也会大大发一笔战争财,彻底挽回现在财政危机,而如果没有这场欧洲战争,那么曰‘本的财政不用两三年就得彻底崩溃。
除了经济收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如果英德之间爆发战争,那么身为英国的盟友,曰‘本自然就有理由对德国宣战,并夺取德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包括太平洋上的诸多岛屿甚至是中国的青岛。
如此曰‘本在悄悄的对几个常备师团进行动员的时候,曰‘本国内的工商界也开始大幅度的扩大生产,因为这个时候来自欧洲各国的大量订单已经飞向了世界各地。
其中美国获取的大量订单不说了,英法甚至德国都在用着海量的金钱,整船整船的黄金用以购买美国的各种工业产品,此外曰‘本也是获取了不小的订单,就连中国也是获取了来自各国的大批订单。
中国方面获得的大订单其实也就是抗菌素这种药物,自从英国引进了一批抗菌素后,发现抗菌素的医疗作用十分巨大,加上战争即将爆发,所以英国又是给同奎药业这边下达了巨额的订单,用以供应英'***'队所用。
英国大量采用抗菌素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快法'***'方也是向同奎药业发来了抗菌素的采购订单,紧接着,俄国也是发来了一批抗菌素的采购订单。
协约国大量订购抗菌素,同盟国那边自然也是看到了抗菌素的作用,德国以及奥匈帝国也是紧随其后向同奎药业下达采购抗菌素的订单。
除了这些准备参战的欧洲大国外,甚至塞尔维亚这些巴尔干小国也是给同奎药业发来了订单!
饶是同奎药业的第二期增产计划已经完成了小半,但是要同时间供应如此多的抗菌素订单,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实际上现在的同奎药业连这些订单的五分之一数量都无法供应,现在同奎药业已经停止了向外国民间市场供货,除了国民军自用外,国内民间医院的抗菌素价格也是飞涨,而腾出来的这些产量全部用于供应各国,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提价再提价,接受高价的就卖,不接受的只能等以后了。
英国到底是不缺钱,大手笔的包下了几乎半数的同奎药业的抗菌素产量份额,而剩下的则是被德国高价采购,至于其他国家只能是购买极少数量。
除了同奎药业生产的抗菌素外,禁烟司下属的国营吗啡工厂生产出来的医用吗啡也是被法'***'方大量采购,作为现今世界上的第一大鸦片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所生产的吗啡数量极大,价格也比印度以及其他鸦片地区出产的要便宜,而这种止疼吗啡已经和抗菌素广泛用于国民军当中,只不过吗啡这种东西并不是专属产品,中国生产的吗啡虽然便宜,数量也多,但是其他国家大多数也是有其他来源,所以暂时只得到了法'***'方的订货。
这两样军用医疗物资都是属于高附加值的商品,在提供各'***'方的时候虽然不会和民间价格一样离谱,但是价格依旧高昂,比如抗菌素在七月份中的出口金额高达三百余万元,而且出口金额将会随着同奎药业的产量增加而增加,吸金能力强悍无比。
除了这两样特殊的医疗物资外,中国的传统外贸商品却是没能获得太大的出口机会,生丝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人家现在又不打仗。而其他的茶、瓷器等可不是什么战争物资,所以不再各'***'方后勤部门的紧急采购名单上。
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所谓的战争红利并不是说直接出口了多少商品,实际上就算是现在的曰‘本所指望的战争红利也不是说直接向欧洲各国出口多少军事物资。对于中曰两国来说,所谓的战争红利就是因为欧洲战争爆发,欧洲资本和商品撤离了亚洲市场后,所造成的这一部分市场空缺,史实上,曰‘本的对华出口在一战之中连接翻倍,而中国也成为了曰‘本的最大出口国。
而对于中国本国工商业来说也同样如此,欧洲资本和商品撤离后,如果本国的工商业能够及时的填补这部分市场空白,那么等一战结束后,中国的工商业就能够连番无数倍,到时候工商业甩曰‘本几条街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就出现问题了,中曰两国的工商业是极为相似的,而市场也都是亚洲市场,而市场是固定的,中国要发展,就不能把市场让与曰‘本,曰‘本要真正的崛起,那么也必须抢占这些市场。现在的亚洲市场就这么大一点,是养不起两个工业国家的!
实际上而言,亚洲市场才是关系到曰‘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存亡的重点,至于欧洲大陆上的那些战争红利,那基本上就是为了美国准备的,而实际上除了美国外,中曰两国也没有办法去提供欧洲各国所大量需要的工业产品。
这一场战争红利,美国注定是吃大头,只留下了小头给世界其他国家争夺,中国和曰‘本就是为了其中一部分进行争夺,失败的那方虽然不至于一点都没有,但是也只剩下喝汤的份了。
为了在欧洲资本撤出国内市场后填补这部分市场的空白,陈敬云已经是明确指示华夏银行下属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贷款,用于引进设备和几乎,扩大生产。而对于华夏银行以外的其他民营企业家,陈敬云也是吩咐工商部的官员要引导好国内民营企业家做好相关的攻占市场的准备。
而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诸多企业向国外也是发出了诸多工业设备的订单,由于欧洲方面已经面临战争,所以这部分工业设备的订单大多数发往美国,而少部分则是发往曰‘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敬云准备利用这场欧洲大战发展本国工商业的同时,也是直接扩大了美国资本的在华投资,让美国获得了更广大的战争利润收入。因为中国现在要发展工商业,几乎是注定了要进口诸多机器设备,而原本这一部分的进口额美国虽然也占据了不少,但是绝对不像现在这样占据了高达八成以上,相对的在欧洲产品撤离中国市场后,美国人是直接占据了中曰两国的高端工业产品的市场。
这一场世界大战,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而起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美国就已经注定了是这场战争的唯一赢家。
世界局势纷乱之际,陈敬云在南京过的和往常一样忙碌,六月中旬,他再一次外出视察,这一路并没有走太远,而是沿着沪宁杭铁路转一圈。先是从南京出发,然后抵达江阴视察了江阴要塞。由于把南京定位首都,所以江阴要塞极为重要,只要这里能够挡住的话,那么南京就可以不受敌军舰炮和陆军的威胁,而国民军控制江阴炮台后,也一度进行了修缮,并改为了江阴要塞。后来陈敬云为了筹备青岛战事,预防曰后和曰‘本爆发冲突后曰‘本军舰直接驶入长江,又加拨了特别款对对江阴要塞和吴淞要塞进行整备。
其中吴淞要塞以南炮台、北炮台、狮子林炮台为核心,构筑了一个要塞堡垒区,部署各型号火炮五十余门,其中以后装火炮、速射炮为主,另外也有少量的前装大口径火炮。为了加强吴淞要塞的火力,国民军海军不但把一些库存的老式重炮给搬了上去,甚至连退役炮舰上的主炮也给搬了上去,以至于让吴淞要塞的实力大增。
江阴炮台在清末时期当兵没有受到太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