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论辩胜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当我们的辩题从理论上进行论述难以取胜,这时更需要列举大量形象生动的事例对自己的辩题作出论证。比如,某次论辩赛反方队的辩题是“吸烟利大于弊”
,这一辩题显然与科学的道理不相符合,难以从理论上展开论述,于是便转而采用事实论证术,答辩道:“我们的贺龙元帅在施展雄才大略时必先美美地吸上一口烟。我们的邓小平同志不是很健康吗?他老人家在吸烟中解决了多少改革中棘手的问题啊!如果没有香烟,能有今天的中国吗?
“个人步入社交界,如果没有香烟,恐怕难以一路顺风吧?
吸烟这种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所以有人说:它是外交场合中‘铺平道路’的工具。
“大量高档香烟出口可以为国家创汇,创利。
如果这些钱用于教育,能培养出多少像对方辩友一样的栋梁之材啊!
“如果说吸烟会致癌,那么黄浦江的水也有致癌物质,是否自来水也不能喝呢?
其实心情压抑才是致癌的最大原因,适度吸烟反而能消除压抑,心情舒畅,那么一点尼古丁算得了什么呢?“
由于反方队采用事实论证术,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再加上口齿伶俐、妙语如珠,结果获得了这场论辩赛的胜利。(当然,论辩赛中反方的胜利并不等于“吸烟利大于
60
。
05。论 辩 胜 术
弊“果真是科学真理。)
61
论 辩 胜 术。
15。
因果论证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任何原因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最普遍的必然联系。因果论证术就是通过找出某一现象的原因,以因果联系为根据得出结论的论辩方法。
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求同探因。
它是根据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其它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一个情况相同,于是得出结论,这个相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比如,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时,这样论证道:“我们搓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慢慢暖和起来;我们使劲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烫……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罗蒙诺索夫考察了搓擦双手、敲击石块、锤击铁块等发热情况出现的不同场合,这些场合其它的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就是运动,因而得出结论:运动是发热的原因,运动可以产生热,他使用的就是求同探因法。
(2)求异探因。在被考察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几个场合
62
。
25。论 辩 胜 术
中,其它的情况都相同,只有一个情况不同,于是得出结论:这个不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比如:一位生物学教授通过试验发现蝙蝠具有“以耳代目”的“活雷达”特性,另一位学者持有不同意见,两人展开了一场辩论。
教授:“蝙蝠能在阴暗的岩洞里准确无误地飞行,这是为什么?”
学者:“因为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周围的障碍物。”
教授:“为什么蝙蝠能在黑夜穿过茂密的树林?”
学者:“也许它有异常的夜视能力。”
教授:“当我们把它的双眼遮住,或让它失明,它仍能完全正常地飞行,这又是为什么?若去掉它双眼的蒙罩,将它的双耳遮住,它飞行时就会到处碰壁,这又该如何解释?”
学者无言以对,只好认输。
教授考察了蒙住蝙蝠耳朵与不蒙住耳朵的不同情况:蒙住则不能正常飞行,不蒙住则可以正常飞行,这几个场合其它情况都相同,只有蒙住与不蒙住耳朵不同,因而得出结论:蝙蝠是以耳朵探测方向的。教授由于正确地运用了求异探因法,所以得出了无可辩驳的结论。
(3)共变探因。当某个现象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现象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因而断定该现象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比如,有人考察某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时,论证道:“抽取地下水少的地区,地面下沉得便少;抽取地下水多的,地面下沉得就多。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抽取地下水
63
论 辩 胜 术。
35。
是地面下沉的原因。“
这里使用的就是共变探因法。
因果论证术是一种重要的论辩方法,对于某一事物,不仅可以使人知其然,而且也可以使人知其所以然。我们要探求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要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就需要用到因果论证的方法。
64
。
45。论 辩 胜 术
因果辨析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时,一个原因往往不仅引起一个结果,而且常常引起多种结果,甚至相反的结果,即一因多果或同因异果;有时同一个结果有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即一果多因或同果异因。因而,当我们考察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时,就不能简单化,必须具体分析。
在一因多果的联系中,要注意区分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有益的结果和有害的结果等等。
在一果多因的联系中,要注意区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具体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认识,取得论辩的胜利。
关于下一案例的论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春运期间,某地汽车站售票窗口前,旅客们排着长长的队列。再加上天冷又下雨,地面泥泞,旅客叫苦不迭。这时青年甲见购票的队伍太长,就挤到前面,想插队买票。旅客们齐声指责:“喂!买票请排队!不可以插队!”
65
论 辩 胜 术。
5。
旅客乙伸手去拉甲,乙的手还没触及甲,甲便伸手一甩,想挡开乙伸来的手,但因地面泥泞滑溜,甲站立不稳,摔了一跤,竟跌成脑震荡,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于是甲的家属便向法院起诉说:“甲所以摔跤,跌成重伤致残,是因为乙伸手去拉甲;如果乙不去伸手拉甲,甲就不会甩手;甲不甩手,也就不会跌成残废。因此,甲残废的原因是因为乙,乙是这一事件的责任者,乙必须承担甲的一切医药费,并追究乙的刑事责任!”
对此,乙答辩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甲残废?纵观这一事件的前后经过,我们可以发现,甲致残的原因有许多,是一种一果多因的联系,这些原因包括天雨的原因,路滑的原因,甲插队的原因,乙伸手去拉甲的原因,甲甩手的原因。这众多的原因中,甲插队,甲甩手则是主要的原因,直接的原因。甲插队买票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是错误的;我出于对插队者的不满,伸手去拉他,这是完全正确的,无可指责的。而且我的手也没有触及甲的任一部位,是甲自己一甩手,致使他站立不稳跌成重伤的。他这是咎由自取。”
由于乙能从多种原因中准确地把握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因而有力地驳斥了甲企图嫁祸于人的谬论。
66
。
65。论 辩 胜 术
关系论证
客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客观事物,论辩取胜,就必须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论证术就是通过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论辩的方法。比如: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外黄城原为汉王刘邦部下的大将彭越所占领,楚霸王项羽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才攻破。破城之后,彭越逃走了,可怜的全城百姓却面临着一场浩劫。
楚霸王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城里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因为这些百姓曾帮助汉军守城。
消息传来,全城一片哭声。
在这紧急关头,有个13岁的小孩竟敢挺身而出,走进军营,求见楚霸王。楚霸王一见这个小孩,就说:“你这个小孩儿胆子倒不小,竟敢前来见我呀!”
这个小孩知道楚霸王爱听奉承话,就专拣好听的说:“大王常说自己是百姓的父母,我是百姓的一员,当然是你的孩子了,孩子想念父母,难道还不敢见一见吗?”
一句话,就把楚霸王说乐了,项羽的口气也变得温和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于是这个小孩向项羽陈述了杀害全城百姓的严重后果:
67
论 辩 胜 术。
75。
“如果其他地方百姓听说您会坑害投降的百姓,就不会开城迎接而会拼死抵抗,这样你处处受敌,要攻占地盘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些话击中了楚霸王的要害,于是他便打消了罪恶念头。全城百姓都非常感激这个聪明而又勇敢的小孩。
这个小孩所以能一句话就使楚霸王转怒为喜,取得进一步论辩的机会,是因为他准确地把握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巧妙地以这种关系进行推论,可以说这么一个关系推论就救了全城百姓的命啊!
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对称性,关系可以分为对称、非对称、反对称三种。我们要论辩取胜,就必须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这些不同的关系。比如,北宋时,某皇帝的两位亲戚,因分财产不匀轮番跑到朝里告状,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这件案子就交给了丞相张齐贤处理。张齐贤把告状的人都找来,问道:“你们都认为对方的财产分得多,自己分得少,是吗?”
“是的”。双方齐声回答。
张齐贤于是把他们的意思都记录下来,让他们签了名。
然后说:“既然你们双方都说对方的财产分得多,现在把你们的财产交换一下,双方都应感到满足了吧!”
于是召来两名官员,分别将甲家的人带到乙家去,把乙家的人带到甲家去,人换地方而一切财产都不移动,分财产的文书则相互交换。这一来,双方都无话可说了。
张齐贤处理这件案子的诀窍就在于正确地把握了“少于”这种关系,“少于”是一种反对称关系,甲少于乙,则乙
68
。
85。论 辩 胜 术
必定不会少于甲。双方都认为自己分得的财产少于对方,把双方的财产交换一下,双方都得到了自己认为多的那份,又有什么话可说了呢?
根据事物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关系可以分为传递、反传递、非传递三种。比如有这么一件案子:某甲因贩卖鸦片被判处死刑,甲申辩说:“你们不能判我死刑,因为我还不满18岁。”
后经反复调查无确凿原始证据,只是其母曾提供说甲比其弟大两岁。
后来查明其弟20岁,为了慎重起见又查明了其妹为18岁。于是审判人员义正辞严地反驳道:“你弟弟比你小两岁,你妹妹比你弟弟小两岁,你妹妹今年18岁,所以你的年龄必然不会小于18岁!你应当对你的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最后还是对甲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
“小两岁”
是反传递关系,审判人员由于善于把握和应用这种关系,因而有力地反驳了甲的谎言,使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69
论 辩 胜 术。
95。
时态论证
在交际论辩中,有些命题的真实性与时态无关,比如“2是偶数”
,不管在过去、现在、将来它总是真的;而有些命题的真假却与时态有关,如“李白去世了”这一命题在公元762年李白去世之前是假的,这之后则是真的。
因而,我们要想在论辩中取胜,就必须注意命题的时态问题。
首先,我们在论辩中所作的时态命题必须恰当。
比如,苏东坡幼年时,天资非常聪明,由于读书特别多,书上的字也没有不认识的,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在一片赞扬声中,苏东坡有点飘飘然了。于是有一天,他在自己书房门前书上一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
对联贴出后,有的人捧场,更多的人则是不以为然,认为他大不谦虚,口出狂言。有一位长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东坡“求教”
,请苏东坡认一认他拿来的书。书上写的全是周朝史籀创制的字体,苏东坡一个也不认识,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长者道歉。长者也没有说什么,便含笑而去。苏东坡才感到自己门前的对联名不副实,非常羞愧,自知自己学问欠缺,当即在那对联的上下联前面各添两个字,写成:
70
。
06。论 辩 胜 术
立志读尽人间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这样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副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苏东坡当初的对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表达的是现实时态命题,但它们在当时时态中是虚假的,这样苏东坡就难免遭到人们的讥笑,并且被那位长者一举驳斥得羞愧难当;修改后就不同了,“立志读尽人间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表达的是将来时态命题,这就非常恰当了,因而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
其次,当论敌所作的时态命题为假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揭露其中时态的虚假进行反驳。
《宋史。道学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件案例:宋英宗时,晋城县有张某,家中富有。他父亲死后第二天早上,忽然来了一个老头,对他说:“我是你的生身父亲,找你团聚来了。”张某十分惊奇,不敢贸然相认,便拉老头一起去官府,请县官判断真假。晋城知县程颢问那老头是怎么回事,老头说:“我是个医生,到外地行医谋生,妻子生了个儿子,由于贫穷无法养活,便送给了张家,某年某月某日由某人抱去。”程颢问:“这么多年的事了,你怎么说得如此详细?”
那老头说:“当时我记在了药书后面,我回来后才看到。”
程颢让他去拿来药书,见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抱儿子给了张三翁家。”
程颢便转而问张某:“你今年多大了?”
张某答:“36岁。”
“你父亲多大了?”
“76岁。”
于是程颢问那老头说:“这个人出生时,他父亲才40岁,怎么就叫张三翁了呢?”
71
论 辩 胜 术。
16。
老头伪造的证据被一语戳破,惊慌失措,只好供认了冒认儿子、企图诈骗的罪行。
“称某人为张三翁”的真假与时态有关,当他六、七十岁时,该命题可为真;当他三、四十岁时,则为假。程颢洞若观火,一眼识出对方命题的时态谬误,这个老头的诈骗企图便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72
。
26。论 辩 胜 术
优先推论
人们在对事物对象的选择行动中,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扬弃对自己不利或有害的方面,这样在这些事物对象之间就存在一种优先关系。优先关系是一种序次关系,即是不自反、不对称、传递的关系。为了研究人们在选择行动中所得到的命题之间的优先关系,便创设了优先逻辑。在论辩中根据命题之间的优先关系来进行推论驳倒论敌的方法,就是优先推论术。
请看孔子与鲁哀公之间的一场论辩。
据《韩非子。外储说》载:有一天,孔子御坐于鲁哀公旁边,鲁哀公命人在孔子的案几上陈列上桃子与黍米饭。鲁哀公恭敬地说:“请用。”
孔子先把黍米饭吃了,接着又吃起了桃子。这时,左右大臣无不掩口而笑。鲁哀公说:“这黍米饭是用来擦洗桃子的,并不是供吃用的,你怎么把它吃掉了呢?”
孔子回答道:“我知道了。黍这种东西,是五谷之长,祭祀先王是上等的祭品;瓜果有六种而桃子是最下等的,祭祀先王时是不允许将桃带入宗庙的。我曾经听说过,君子以下
73
论 辩 胜 术。
36。
贱的东西来洗高贵的东西,而从来没听说过以高贵的东西洗下贱的东西,现在用五谷之长来洗瓜果之下,是用高贵的东西洗下贱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义的,所以不敢把桃列于首位而把黍放在次要的地位。“
孔子可能由于不懂礼节而出了洋相,但孔子毕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于是转而从黍与桃的贵贱地位、优先关系来进行推论,不仅为自己挽回了面子,而且还有力地揭示了对方做法的荒谬性,不愧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舌战家。
运用优先推论术论证我们观点的正确性,反驳论敌的荒谬观点,必须善于准确把握事物的优先序次关系,这样所作的论断才能深刻有力、击中要害。比如,宋代名相范仲淹有一天同皇帝议事回来,就寝前,他仔细察看官员名册,把一些没有才干的监司一一勾销。后来,副使富弼得知此事,对他说:“你这一笔勾下去,哪里会知道,要造成‘一家哭’呢?”
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富弼认为一笔下去勾去一名监司,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痛苦,造成“一家哭”
,但是,如果不勾去,他的无能会给更多的人造成痛苦,造成“一路哭”
,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由于范仲淹能准确地把握事物之间的优先序次关系,因而极富雄辩说服力。
74
。
46。论 辩 胜 术
引用数据
西方有句俗语:“数字不会撒谎。”这句俗语道出了数据强大雄辩力量的奥妙。在论辩中,与其滔滔不绝地说理,不如把它量化为可以计算的理论根据,用数据语言去说服,这样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论辩效果。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说道:“同学们,昨天大家写了《放学路上》的作文,这次作文写得好不好呢?
我们看两个数字就知道了。我们班50人,写回家路上自己奋不顾身跳进水里救了失足落水小孩的有20人,写捡到钱包交给警察的有21人。同学们想想看,哪里会有那么多失足落水的小孩恰好在放学的时候让你们去救呢?
路上哪里会有那么多钱包让你们去捡呢?
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上班下班走了那么多路,怎么就没有你们那么好的运气,一次也没捡到过钱包呢?“
小学生们都哄堂大笑起来。这位教师引用两个数据,就把小学生们的错误形象地揭示出来了。
引用数据所以独具魅力,就是因为确认的数据代表着无可辩驳的事实,能使人对它深信不疑,产生一种威信效应。
比如,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关于“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
75
论 辩 胜 术。
56。
是社会问题“的辩论中,反方一辩陈述道:”艾滋病有其特殊性。
这就是它的传染性、致命性和危害社会性……强传性使个体的疾病上升为社会公害,即使洁身自好也难免万无一失。目前艾滋病患者已经到了250万,感染者达到1400万。而到200年,单患者就达到1400万,感染者将达到500万—1亿。
当这个社会人人自危谈艾滋病色变的时候,对方辩友你还能坦然地说这是一个医学问题吗?“
在这大量的怵目惊心、确凿无疑的数据面前,人们不能不相信,艾滋病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里数据显示了一种非凡的雄辩力量。
引用数据术有着不容置疑的雄辩力量,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所引用的数据要与论题有必然联系,必须能够达到论证的目的。
另外,所引用的数据还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否则,就往往造成谬误,甚至导致诡辩。
76
。
6。论 辩 胜 术
数学计算
数学计算术就是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说服对方,使对方放弃其错误主张,接受我方观点的论辩方法。
数学计算是真理的演绎,人们对数学计算有着信赖的心理。在论辩中,如果对方思想僵化、难以说服时,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却可以顺利地达到目的。比如:有一次,魏王要修建中天台,同时发布命令,有敢劝阻的,就要杀头。一天许绾担着畚箕拿了铁锨进宫,对魏王道:“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愿添一把力。”
魏王问:“你有什么力添呢?”
许绾说:“我虽然没有力气,但是能够商量筑台的事。”
魏王说:“你说吧!”
许绾说:“我听说天地之间相距1500里,今天大王要筑一个半天高的台,就应当有7500里高。像这样的高台,台基就得方圆800里,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还不够做台基。大王如果一定要造这个台,首先就要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占领他们的全部土地;这还不够,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里的土地,才有了做台基的地方。
积聚的建筑材料,众多的筑台苦役,仓库中储备的粮食,数目都要以亿为
77
论 辩 胜 术。
76。
单位来计算。同时,估计方圆800里之外,还应当规定种值庄稼的面积,以供应造台的人食用。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动工建台。“
魏王默不作声,最后放弃了造台的打算。
魏王想造个半天高的台,在上面游玩。但经过许绾一番精确的计算后,认识到了其中的荒谬性,就只好将这个馊主意放弃。
运用数学计算术有时也可以对论辩中的数据进行形象化的折算。数据可增强我们论辩语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