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史的趣味-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煌赋海械愎饕惑瘛N颐窃谇叭说某删蜕希岢鲎约旱目捶ǎM苡行У胤裰ぞ锼嫡飧鲋匾墓浮
与李怡严合着,原刊于《新史学》2002年12月第13卷4期

6《盐铁论》的臆造问题







1前言与摘要
1996年12月号第14期的《中国文化》,刊载了赖建诚的〈《盐铁论》的结构分析与臆造问题〉,此文于1998年重刊在他的一本文集《绿野仙踪与中国》(《三民丛刊》第186号)。这篇文章提出一些合理的怀疑,但也引发可以再辩驳的议题。本文从其它角度,提出不同的证据与说法,一方面和赖文的论点相辩难,二方面希望能引发不同的讨论。这个题材或许仍无定论,但总是一个值得辩解的公案。

以下略述赖文的论点旨要。此文把《盐铁论》内59篇的内容,以篇名为单位分成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意识思想、匈奴问题、相互讥讽等六类,制表分析后得到一项结构性的观察:谈论经济问题的篇数只占12%左右,而与意识形态争执(儒法对立)相关的篇数最多,将近全书的三分之一。然后根据这个结构分析表,列举四项理由,说明《盐铁论》的4259篇有可能是桓宽所拟,而不是根据会议实况推衍增广的。
全书60篇内,除了〈60杂论〉是作者桓宽的「跋」(记载编着此书的经过、参与者、以及桓宽对盐铁会议的人事评论),其余59篇大约可分成两个阶段。第141篇可称为本论,因为主题是在争论是否要「罢盐、铁、酒榷、均输」(〈01本议〉);到了〈41取下〉所得到的结论是:「请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皇帝(一说是丞相)批准了这项结论,所以主题到此告一段落。
依姚鼐的见解:「。。。42篇以下,乃异日御史大夫复与文学论伐匈奴及刑法事,此殆尤是桓之设言」(《惜抱轩全集》笔记卷七〈盐铁论〉)。这句话说明两件事:(1)4259篇的主题,移转为匈奴与法律问题,与盐铁本议无涉,所以是「余论」而非主论;(2)这18篇是桓宽臆造的。主题转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18篇内国防问题占11篇、刑法问题与意识思想问题(如〈56申韩〉、〈58诏圣〉)占7篇,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全未涉及。


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
4259篇是否为桓宽臆造,则较易引起争辩。姚鼐的论点出自他的《惜抱轩文后集》卷二〈跋盐铁论〉。姚鼐批评《盐铁论》冗长不实:「其明切当于世,不过千余言,其余冗蔓可削也。。。。(桓)宽之书,文义肤阔无西汉文章之美,而述事又颇不实,殆苟于成书者与!」17。冗长的部分,读此书的人大都有同感。而不实的部分,姚鼐的证据是:〈42击之〉的开头说,「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姚鼐认为西汉的贤良与文学,很不容易被取列为大夫,证据是:「按汉士始登朝,大抵为郎而已,如严助、朱买臣对策进说,为中大夫,乃武帝不次用人之士,岂得多哉?昭帝时,惟韩延寿父死难,乃自文学为谏大夫,魏相以贤良对策高第,仅得县令,其即与此对者,固未可决之。要之,无议盐、铁六十人取大夫之理,此必宽臆造也」。他的论点是:文学朱买臣能当上大夫,是武帝破格取用,贤良魏相对策高第,也只能当县令,参加盐铁会议的六十多位文学与贤良,怎么可能「咸取列大夫」?
赖文提出四点理由,推测4259篇是桓宽臆造的。第一是双方代表人物方面的问题。如果是官方的正式会议,怎会在42篇开头说「辞丞相、御史」,而只剩文学、贤良、大夫三方?4259篇中的主要对话者,是大夫与文学双方,但到了〈55刑德〉倒数第二段,御史竟然出现了,之后的〈56申韩〉、〈57周秦〉、〈58诏圣〉也都是以御史主问,由文学应答,到了〈58诏圣〉的最后以及〈59大论〉时,才又由大夫主导。这和〈42击之〉所说的「辞丞相、御史」不合:既已辞御史,为何御史又出现?此外,贤良在4259篇中全未出现。总之,御史实未辞,而贤良虽未辞,但亦未赞一词。若说这是官方的会议,在形式上也奇怪;若说是桓宽臆造,也不无可能。
第二是主题方面的问题。盐铁会议的主题,在〈41取下〉时已有结论:「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主题至此已毕,为何要另日再有4259篇之议?况且4259篇的主题,在141篇中也都已论过,何必重复?若要再论,何必「辞丞相、御史」?再说,4259篇并未得出具体的政策性结论,也毫无经济方面的主题,与本书的名称《盐铁论》不符。
第三是匈奴问题。《盐铁论》虽以盐铁之议为题,然而盐铁官卖的根源问题,是由于匈奴边患导致国防支出过高,所以与匈奴相关的国防问题,才是前提性的主题。141篇中若以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为主,4259篇转以匈奴问题为主,两者是相贯通的。反论:若国防问题为首要,何以在全体出席争辩的141篇中才只占三篇,反而在「辞丞相、御史」之后,才在4259篇中大论特论(11篇)?况且匈奴问题在武帝晚年时威胁已大减,昭帝霍光主政时,匈奴问题的重要性并不高,所以在141篇的「主论」内,只有三篇谈匈奴问题,这么低的比例(341),和当时的实情较吻合;4259篇中的高比例(1118)不符当时问题的优先级。
再说,141篇中谈论匈奴问题时,篇名都是防卫性的:〈12忧边〉、〈16地广〉、〈38备胡〉,这和昭帝时对匈奴采取防守和平的路线相符;而4259的篇名则较积极主动,例如〈42击之〉、〈45伐功〉,这和141篇的立论在气息上大异。若4259篇为桓宽所拟,则有可能是桓宽时(宣帝),匈奴问题再度吃紧所致:《汉书˙宣帝纪第八》本始二年(72 BC)夏之后,「匈奴数侵边,又西伐鸟孙。。。。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所以恐怕是桓宽写书时,对匈奴问题另有切肤之感,才在4259篇中大幅托事立言。
第四是内容的顺序问题。若依六大主题来分类,每类内的篇序参差不齐,以经济类为例,〈01本议〉、〈02力耕〉、〈04错币〉是盐铁会议的经济性主题,排在前面是合理的。之后就跳到〈14轻重〉、〈15未通〉,然后到〈35授时〉、〈36水旱〉才再出现,中间差隔甚远。这种顺序跳跃的情形,在其它五类中都可以见到。而在4259篇中,顺序则井然整齐:4252篇连续都是匈奴相关的题材;在意识思想类内也一样:5359篇连续。若这项分类大致可信,我们可以猜测:由于会议时辩论激烈,偏离主题的情况时常出现,所以141篇内的顺序自然参差不齐。反过来说,4259篇的秩序未免过于井然,较像是个人作品的推理。此外,在141篇中激烈人身攻击的部分,在4259篇中竟然不见了,这通常是单一作者抑压激情,转化为理智语言的结果,而非政治对立双方的常态。
从以上的四点,赖文推论141与4259篇在结构上是不连续的,下半部可能是桓宽自己的「续论」。再就4259篇的内容来看,与141篇相较之下,这下半部书所提出的新论点甚少,基本上是在重复141篇的论点,饰以不同的文句而已:辞多义寡,属于续貂之作。姚鼐说「(桓)宽之书,文义肤阔」,大部分的读者想必同意。又云:「其明切当于世,不过千于言,其余冗蔓可削也」;此言或许稍过,但删去4259篇必无碍主题,删去141篇内的一半文句(尤其是文学的发言部分),反而较能显出「西汉文章之美」。摘述赖文的旨要之后,以下是本文所提出的辩驳。

2与会者和发言状况的问题
参与盐铁会议的人士共有六十余人,141篇内(正式会议)和4259篇内(会后会)的参与者,基本上是同一批人。只是在会后会时,因为是非正式的会议,所以丞相田千秋(或称车千秋),和他的属员丞相史等人就没参加。此外,文学和贤良的人数也应该少了一些。
代表政府的与会者有四种身分: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的属员丞相史(有数人)、御史大夫的属员御史(有数人)。代表民间的,有文学和贤良两种身分。扣除丞相和他的属员丞相史数人,以及桑弘羊和他的属员御史数人(假定共计十人),则剩下的文学和贤良,大约有五十余人。
丞相田千秋的事迹,在《汉书》卷66有详载,不赘。至于为何又称为车千秋,那是因为「千秋为相十二年,…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其子孙此后改姓车。丞相之下的丞相史(即丞相长史),《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所以照编制应有两人。
御史大夫桑弘羊的职责是:「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在汉代往往会补丞相之缺。18 他的生平事迹,在正史内并无传记,只能从其它人的记述中,拼凑出一个大略的形象。王利器在《盐铁论校注》的前言里(页2230),对桑大夫的生卒年和重要事迹,有相当的描述。此外,马元材(1982)《桑弘羊年谱订补》(河南:中州书画社,194页)也有补充资料,在此不拟重述。
御史大夫的属员御史,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的说法:「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汉代通称的「御史」,就是御史大夫之下的这些官。《续汉书?百官志三》说这十五位御史的官俸是六百石,他们的职责是:「掌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举劾之。」
据《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六月诏:「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所以贤良应有八人: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各推荐二人(计六人),太常推荐二人,合计八人。19文学是「文学高第」的简称,是学经书的儒家,约四十余人,由各郡国推荐。《汉书?地理志》所载的郡国数远不止此数,可能某些郡国并未推荐。
已知的贤良,只有茂陵(地在右扶风,当时可能归太常管辖)的唐生,和一位被桑弘羊称为「子大夫」的人。「子大夫」是一种尊称,《汉书?董仲舒列传》说,董仲舒对策时,武帝在「制曰」中,数度用「子大夫」来称呼他。同样地,在盐铁会议中,桑弘羊对某位特定的贤良也用此称呼。而这位贤良前后发言的语气相当一致,甚似为同一人(详见王利器1992页341的考证)。现在可知姓氏与出处的贤良只有一人:茂陵的唐生,「子大夫」可能就是指他而言。已知的文学,只有鲁(国)的万生、中山(国)的刘子雍、九江(郡)的祝生,这是根据〈60杂论〉的说法。此外,提供许多与会议相关消息给桓宽的汝南郡朱子伯(〈60杂论〉:「汝南朱子伯为予言」),是否也是与会的文学之一呢?
以下分述参与者的角色和发言状况。依王利器(1992)集注本的分段方式,141篇内共有242段(73%),4259篇有87段(27%)。有21段未计入这329段内,都是属于状况描述、开头语或结束语者,如:大夫曰:「御史!」御史未应,大夫不说,作色不应也。
六种身分的参与者当中,最高的是丞相(车千秋),他在141篇内共发言4次(2%),他在4259篇中缺席,未发言。他的随属丞相史(有数人),在上篇中发言12次(5%),在下篇内未出席。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上篇内发言77次(32%),下篇36次(41%);他的随属御史(有数人)在上篇发言11次(4。5%),在下篇8次(9%)。文学在上篇发言79次(37。5%),下篇43次(50%);贤良在上篇内有59次(24%),在下篇应有出席但未发言(0%)。若从上下篇合计的329次发言数来看,最多的是文学122次(37%),其次是御史大夫桑弘羊113次(34%),贤良59次(18%),御史19次(6%),丞相史12次(4%),丞相车千秋4次(1%)。以上的统计,是以每段计算一次。
丞相车千秋的发言次数最少,一方面是他的政治成熟度与个性,二方面因为他是会议的主席,发言的次数少也合乎会议常情。然而,车丞相的角色并非无关紧要,其实他发挥相当重要的功能,只是做得清淡,容易被人忽略,另见文末附录〈车丞相的重要发言〉,内有举例说明。
桑大夫的发言次数不少,159篇内共113次(34%)。在此不易综述他的发言手法,但大致可以说,他对经史与历代掌故相当熟悉,论点精准锐利。桓宽称许桑弘羊的表现:「然巨儒宿学恧然,不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60杂论〉)。他单人舌战群儒,在141篇内可以说是不分上下,相互僵持。但是在4252篇内,桑大夫虽然斗志旺盛,但也渐露不耐,时常会把论点扯离主题,熬到〈52论功〉之后,就把话题转到〈53论邹〉、〈54论灾〉、〈55刑德〉这类较意识形态的题材。而他最在意的匈奴问题,也就因而不了了之。在4254篇中,全都是桑大夫一个人和文学双方在争执,到了〈55刑德〉的下半篇时,桑弘羊已因厌倦而放弃对话(「大夫俛仰未应对」),改由他的属下御史接手和文学再战。御史和文学从〈55刑德〉的下半篇,一直论战到〈58诏圣〉的下半篇才结束(「御史默然不对。」)之后桑大夫接着辩下去,但文学仍不肯松手,所以到了〈59大论〉时,「大夫怃然内惭,四据而不言。」双方既然僵持不下,桑弘羊就说:「请与诸生解。」结束了这场会后会的争论。
文学的人数和发言次数相当多(159篇内共122次,37%),内容虽然缤纷,但立场大致相似:反官营、反独占、反奢靡、主宽刑、反对讨伐匈奴、反对社会性的所得不均。贤良的人数较少(8人),发言次数也少(59次,18%)。这59次的发言,有不少集中在〈29散不足〉(计34段),原因是王利器把贤良大论散不足的事,依文句分成了这么多段落。若把贤良在此篇内的发言只算成一次,那么他们在全书中则只发言26次(9%)。桓宽对文学和贤良的评价很高:「舒《六艺》之风,论太平之原。智者赞其虑,仁者明其施,勇者见其断,辩者陈其词。…斌斌然斯可谓弘博君子矣。…推史鱼之节,发愤懑,刺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强御矣。」(〈60杂论〉)。
丞相史和御史都是随从,他们的发言立场有两种形态:(1)帮上司解危,(2)缓和争论的场面。他们对政策性的议题较少触及,可论性较低。所说的论点,也多在重述桑大夫的旨意(尤以御史为甚)。但也有精采的场合,例如〈23遵道〉到〈26刺议〉之间,丞相史意图为桑大夫解围,但也饱受文学的流弹攻击。另一个例子是在〈26刺议〉内,文学毫不留情地对丞相史说:「子非孔氏执经守道之儒,乃公卿面从之儒,非吾徒也!」然后「丞相史默然不对」。20 桓宽对丞相史和御史的评价很低:「若夫群丞相史、御史,不能正议,以辅宰相,成同类,长同行,阿意苟合,以说其上,斗筲之人,道谀之徒,何足算哉。」(〈60杂论〉)
为何在〈42击之〉到〈59大论〉这下半部内的讨论,显得秩序井然,而且在态度比上半部141篇更和平理性?那是因为在会后会里,桑弘羊希望文学和贤良,能支持他要讨伐匈奴的主张(详见第四节),而文学和贤良对桑大夫却已无所求(当初所诉求的盐铁问题在〈41取下〉已有定论),所以可以从容反驳桑弘羊。在第四节可以看到,桑大夫和文学用11篇(4252)的长度,激烈争辩是否应该讨伐匈奴。但因为文学坚持不让,桑大夫气得把话题转到表面上看来不相干,且无实质政治、经济、社会主题的〈53论邹〉、〈54论菑〉等问题上。简言之,4259篇的题材其实只有一个:是否应讨伐匈奴,这才是桑大夫要召开会后会的主因,可惜碰了一鼻子灰。

3会后会的问题
要辨清有无会后会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解释〈42击之〉第一段的不合情理:「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以下分几点解说此段所产生的困扰。
(1)从与会者的角度来说,既然御史已辞,他就不应该再出现,但从〈55刑德〉的倒数第二段起,御史竟然出现了,直到〈58诏圣〉的倒数第三段,才停止发言(「御史默然不对。大夫曰:…」)。再说,御史是大夫桑弘羊的属下,既然桑大夫出席,则御史也应出席才对,所以御史其实未辞。况且,御史的地位并不很高,若要退席,也不应该和丞相车千秋用同位格的「辞」,用「退」即可。所以这段话可能是由于其中尚有逸文,或是学者在断句上的不当。
我们认为,这段话应该到「辞丞相」就结束了。「御史」这两个字,应该和下一段起头的「大夫曰:」合在一起,成为「御史大夫曰:」。这样比较讲得通的原因,是因为既然有了会后会,而桑弘羊又是官位最高者,所以由他带头发言是合理的。再说,既然是会后会的首次发言,所以用他的官职全称「御史大夫」来描述,也是合理的。或曰:〈01本议〉的首次发言是文学,但也没称他们为「文学高第」,所以硬要把〈42击之〉的大夫,说成应该是全称「御史大夫」才正确,似乎有点勉强。这或许是有点勉强,但总比「辞丞相、御史」这句话所产生的两项矛盾合理多了:(a)在官方用语上奇怪;(b)御史其实有出席,并未退场。
(2)比较麻烦的是「咸取列大夫」这句话。很有可能在〈42击之〉的开头有逸文,才会造成后世读者的困惑,但也有可能是由于传抄的错误。有一种可能的断句法是:「贤良、文学既拜,咸取(通「聚」)列。」(因为〈60杂论〉里有「咸聚阙庭」这种用法)。21之后的句子是:「大夫辞丞相。御史大夫曰:…」。依照这种断句法,「大夫」这两字就重复了。我们也可以把全段读为:「贤良、文学既拜,咸聚庭,辞丞相。御史大夫曰…」这样读起来就畅顺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正式的会议是始元六年(81 BC)二月召开的,那么会后会是在同年的几月?会后会的时间,应该是在始元六年二月到七月之间。二月的会议结论是:「请且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41取下〉),此奏已上,而昭帝之诏并未立刻传下。所以可能有一部分贤良和文学还留在京师候讯,桑弘羊就利用这个时机召开会后会。另一个设想是:可能在五、六月。上官桀用假造的燕王旦上书来倾害霍光,这项阴谋在那时已破露,昭帝开始怀疑上官桀那批人。这件事一方面会逼桑弘羊想利用召开会后会讨论伐匈之事,来挽救政治危机的压力;另一方面,朝廷发生这件大事,所以昭帝迟延到七月,才下「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的诏书(「秋七月,罢榷酤官,…」)。

4匈奴的问题
武帝时因与匈奴火并,以致两败俱伤。在武帝、昭帝之际,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已稍恢复活力。为何在4259篇中,双方有11篇(4252)大论讨伐匈奴之事,而在141篇中,却只有3篇(12、16、36)和匈奴相关?
如果4259篇是会后会的记录,那么既然丞相和丞相史不参与会后会,依官阶而言,应该由桑大夫主导会议。桑弘羊在〈42击之〉的第一段,就把主题带到匈奴问题上,主张采取攻势:「今欲以小举击之,何如?」他的用意大概是:既然在正式的会议内(141篇),对铁税和酒税两项已作出让步,所以希望文学和贤良,能在伐匈政策上投桃报李。
昭帝初年,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已弱,为何桑弘羊对伐匈之事这么积极?主要是他已经意识到,昭帝和霍光想铲除他的政治势力。如果能够把全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讨伐匈奴上面,若有小功,说不定还可以借机翻身重导国政。这是藉外乱以平内危的手法,没想到文学完全不给面子:「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方今县官计,莫若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计其难,弊所恃以穷无用之地,亡十获一,非文学之所知也」(〈42击之〉)。
这种厌战的气氛,是自从李广利全军覆没后,已在朝野弥漫,所以文学才会向桑弘羊泼冷水。22然而桑大夫并不轻易放弃这项意图,和文学从〈42击之〉纠缠到〈52论功〉,互不相让。桑大夫的主张和论点一贯,例如:「匈奴无城廓之守、沟池之固,…上无义法,下无文理,君臣嫚易,上下无礼,…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秋霜而振落叶,…」(〈52论功〉)。文学的反战态度也坚定如一:「匈奴车器无银黄丝漆之饰,素成而务坚,…车省而致用,易成而难弊。…一旦有急,贯弓上马而已。…群臣为县官计,皆言其易,而实难,是以秦欲驱之而反更亡也。故兵者凶器,不可轻用也。…」(〈52论功〉)。虽然桑大夫的姿态和要求都不高(「今欲以小举击之,何如?」),但文学毫不假以辞色。
《盐铁论》下半部的18篇内,就有11篇在激辩是否应该讨伐匈奴。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