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第二套说话功夫里,本书介绍了在全世界华人里几乎都知道的“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从所皆知,李寻欢是古龙小说人物的代表,他武功高绝,出神入化,“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而《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里介绍到,在说话功夫里,同样有一套绝学叫“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人活在这个世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胸怀大志的人,越是接近成功,困难就越多越大。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善于使用说话的巨大威力,完全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困难和险情时,大家都想破了头脑,但依然想不到如何解决,但是,有智慧的说话高手,却能够用一句话,就令问题迎刃而解。有时候,甚至说一个字就能够让人发笑,而再说一个字,即令人大怒。这就是说话功夫里的“小李飞刀”,不说则已,一说出来,必定是刺中问题与困难的“咽喉”的。
第三套是局局相扣子母环。在武侠江湖中,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叫“子母环”。这种武器以轻巧见长。它环环相扣,虚虚实实,令对手不知道使之者哪一个环是实招,哪一个环是虚招。子母环相互辅助,互换主仆,一环引诱敌人出招,牵引着招数的走向,而另一个杀着很快即至。
而说话功夫里“子母环”式的套路在使用时,说话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预先设计好一些相当于武术中的“虚招”的话,掩盖住其真实意图,然后一环扣一环地设局,让对方在自己设好的局里,一步步地被自己牵着鼻子走,最后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接下来是赢家气势霸王枪。
霸王枪,相比较于小李飞刀、子母环这些短兵器而言,在未曾使用时,就已经有了一种摄人气势。霸王,本身就有一种霸气在里面。有理无理,都以力量与气势为先,令敌人未战而先胆寒。
而说话功夫里的“霸王枪”,是说当你有理有据、充满自信时,就应该把它表现出来,让对手在你那逼人的气势而前未战先怯。而且,你使用的“说话霸王枪”,由此至终,处处表现出一种赢家的风采。虽然古人曾教导我们:“有理不在声高”。但“赢家气势霸王枪”这套说话功夫告诉我们:有理亦要声高,并要据理力争。有时候,在你似乎没理时,亦要充满自信地与对手争辩,甚至是诡辩!按书中所说,这就是“赢家气势”,这就是霸王枪的威力。
书中介绍的第五套功夫叫“太极功夫”。太极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功夫了。太极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战强,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说话功夫里的“太极功夫”,其实我们平时经常在说话里使用。我们常在说话时“耍太极”,如说话委婉、含蓄,绵里藏针。而面对对方咄咄逼人之势时,能够在说话时避其锋芒,明话暗说,甚至装作糊涂,善用隐语,从而达到“以柔克刚”之效。
第六套叫“激将大法”。“激将大法”是人们很熟悉的说服他人的说话策略之一。当你要说服那些极难说服之人,尤其是高高在上、平日里非常自负的人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将大法”。


当武侠遇上说话智慧(2)


接着是第七套说话功夫,叫做“独孤九剑”。在武侠江湖中,由独孤求败创立的“独孤九剑”,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独孤九剑”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根据对手的招式,因招制宜地破解掉对手的招数,进而战胜对手。换句话说,只要你出手有招,我就能够找到你的破绽,你的弱点,然后击中你的弱点即可。说话功夫里的“独孤九剑”,其主要方法也是,抓住对手的弱点与破绽,运用自己的口才与智慧,逐个击破。跟独孤九剑一样,只要你说话,就很难滴水不漏,必然会有弱点,这种说话功夫便能抓住弱,战而胜之。这是一种综合的说话功夫,别人用什么来对待自己,你就可以采用相应的破解之法。
第八套叫“吸心大法”。“心”者,乃人心也。人心有什么作用?所谓“吸心大法”,说的就是,通过真诚而又充满智慧的说话,让别人喜欢你,相信你,进而信服你,心甘情愿帮助你,甚至为了你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吸心大法”是人际交往中极其重要的说话功夫,若每个人都能够修炼修炼,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与美好。
第九套,是口蜜腹剑孔雀翎。在古龙先生小说里,孔雀翎是最神秘最危险的暗器。在说话功夫里,“孔雀翎”功夫经常被人使用,而使用这套功夫的人,往往是大奸大恶之徒。他们常常长着一副慈眉善目,却总是口蜜腹剑。他们给你说出来的话,让你非常爱听,经常能说到你心里去,但是,当你感到飘飘然时,你已经落入了他的圈套,你的下场将非常悲惨。
说话功夫介绍的第十套叫“凌波微步巧应变”。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个丝毫不懂武功的人也能修炼凌波微步,而且还能在绝顶高手的手下逃生。这是专门为风流才子型主角设计的一种轻功,使动起来神清气爽,宛如闲庭信步,潇洒至极,确实令人神往。且其步法之巧妙,在与人对垒时,蒙住双眼对方也打不到。
本书介绍的说话功夫里的“凌波微步”,说的是当你遇到困境或危险时,发挥自己的智慧,通过巧妙的说话,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尤其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你更应该使用“凌波微步”,让对手想伤害你而不得。
最后一套,也是最重要的一套说话功夫,叫做“鬼门神功”。鬼门神功,是口才与论辩界的最高智慧,是说话功夫中的最高境界。鬼门由春秋战国时代的鬼谷子创立。鬼门神功,其核心内容是“揣摩”和“权谋”四字。这门神功可由刻苦习练秘籍《鬼谷子》而成。
《鬼谷子》乃是一部治人的兵书,一部研究人类心理的《孙子兵法》。如果把万物之灵的人的心理都揣摩透了,当谁要是掌握了一种治人的权谋韬略,那还有什么东西无法战胜的呢?因此,《鬼谷子》又是一部万能秘笈,一把对强者和弱者都适用的万能钥匙!
通过阅读《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我重温了旧日武侠小说时的难忘时光,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十一套人生智慧,学到了如何在不同的情形下,使用不同的“说话功夫”,从容地应对危险和困难。原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武侠小说善于阅读,也能看出对人们来说,一抓过来就能用上的东西。


要纵横天下必靠说话功夫


很多人都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小时候都很相信拳头和弹弓的力量,对于那些打架很厉害的家伙崇拜得不得了,不过,他们一般拙于言辞,常常会举拳头来对付那些能说会道的善辩者,他们的逻辑是:看你嘴巴厉害还是我的拳头厉害!
能说会道,一直以来仿佛是怀有原罪似的,因为很多人认为,“说”并不创造财富,而那些善于言辞者从社会中获取的财富却往往多于那些实际创造财富的人。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人什么都不会,只会耍嘴皮子,日子却过得比大多数人还好,不公平!
可是,细细分析起来,耍嘴皮子是有一种超越性的能量的,而且它远远大于拳头的力量,即便是在拳头至上的江湖法则中,仍然逃不脱这个规律!在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水浒》梁山上,个个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枭雄都俯首拜服于武艺并不甚通的宋江。宋江,只不过是善动嘴皮子会说话而已。
在中国古典名著里,嘴皮子比拳头远远有力量的例子比比皆是。尽管我们的名著创作者们把那些精通武艺的超人们写得跃然纸上,然而这些人都归那些善耍嘴皮子的人统领。《水浒传》里的众英雄以宋江马首是瞻,在《三国演义》、《西游记》里,我们看看刘备、诸葛亮、曹操与唐僧等人,他们惟一的武功就是嘴巴!
在读了新近出版的《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这本书后,我就更加坚定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说话,也跟传统的武功一样,是有套路的。而每一套说话功夫,都是帮助我们出人头地的一扇大门。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免。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为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中,倡导了非暴力学说,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姿态赢得了民族独立。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为黑人争取到了平等权利的机会,凭借的也是他的说话,也就是嘴上功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更是一个终日‘喋喋不休’但妙语连珠的人。那些拿着天文数字年薪的西方CEO们,每天使用得最多的,无疑是说话功夫。
历届美国大选,总统候选人之间都需要舞动各自的唇枪舌箭,对对手进行攻击和为自己进行辩护。天知道,未来的大选结果,说不定就在某场辩论中决定了选民们的投票方向。
《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这本书告诉我们,研究如何说话很值得我们下功夫。了解过传销公司是如何训练传销人员说话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他们那种训练确实能够迅速地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在全日制正规教育大纲中,缺了“说话”这么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现实生活里,便是将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说话打印出来,也会发现其言辞的条理不清,逻辑不通,病句别字比比皆是。看来,说话这门功夫我们还真得要好好修炼一番。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理性支配。所谓语言艺术,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说话技巧;如果不讲究语言技巧,一张嘴就像漏勺一样见什么就急于说什么,把理性思考的能动性搁置一边,那无异于自找苦吃,多树敌人。
注意把握说话长短、轻重分寸的同时,另一条暗线也贯穿于始终,那就是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就是口才,就是“说话功夫”。通读《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后,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学会经营表达这一项“功夫”极其重要。话说得好,便是在减少人生向前迈进的阻力。会说话,会“甜言蜜语”,会精确地传达自己内心思考的结果,会讲授多年研习的学问,就是走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阳光大道上,就是登上了通往成功之巅的坚实阶梯。
好书就应该向朋友分享,为了能使我的朋友的你不断提高说话水平,不断增进你的智慧,建议你立刻打开《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这本书,“练会”书中介绍的十一套功夫,早日用在工作与生活中,让它为我们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


朝阳普照,最后一滴露珠渗入了大地。
苏杭著名的茶楼“一滴泉”里,众说话高手聚合一堂。而听者甚众,更有电视台现场直播。
宾朋咸集,自有主持人牵引。但其余人等皆为配角或服务人员,只有这七位说话高手才是真正的主角。
众人落定,只听得吴墉老先生朗声道:
诸位,今天老身非常高兴,能与各位口才、辩才与智慧都称得上顶尖水平的高手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那么,我先带个头,按照我们订立的规则,提出一套说话功夫,并分享一个例子。我的这套功夫,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金庸老先生在其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慕容复这样一位人物,此君的生平绝学可被概括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具体做法是,学会对方的武功绝招,转而用它去攻击对手,令其毙命。
在说话功夫里,也有一套命名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当别人给你制造困难时,若你有足够的智慧,用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去反击对方,往往能战而胜之。又或者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利用对方将你拒之门外的“盾牌”,作为武器,去攻击对方,常常能够出奇制胜。
以空还空
有一天,师傅王二麻子想拿徒弟张三开玩笑,就吩咐徒弟说:“张三,你拿这个瓶子去给我打点酒来吧!”
“师傅,拿钱来!”
“要用钱的话,哪个笨蛋都会打啦!就是不用钱也能打来,那才叫高明,快去吧!”
徒弟只好去了。他知道这是师傅在刁难自己,是想考验考验自己的智慧。于是,他决定想一个办法去回击师傅。左思右想,他终于有了一条妙计。
很快,徒弟便回到师傅跟前,把空瓶子递给了他,说:“师傳,酒买回来喽,您喝吧!”
师傅接过来一看,发现是空瓶子,就大骂:“好你个张三,怎么给为师一个空瓶子?我叫你去买酒,不是叫你买空气呀!”
“师傅,要是瓶子里面装着酒,谁不会喝呀,如果师傅您能空瓶子里喝出酒来,那才叫高明呢!”
师傅哑口无言,但又点了点头。
徒弟张三明知师傅王二麻子在刁难自己,但是如果当场揭穿师傅的把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于是,他最后想到了一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妙计,果然效果显著。
一次经典的拜访
待吴老先生话毕,众皆鼓掌叫好。大家都是热衷于“说话”研究之人,当听到精彩的东西,自然激情难抑。这时,第一个捷足先登,积极响应吴老先生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说话高手是来自西安的张子臣先生。他说话声音有些激动地说:“吴老先生真的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呀。承老先生开出的路,我就讲一个,希望各位不吝指正。”
张子臣把面前的龙井茶喝了几口,继续说:“我记得沙叶新先生写的剧本《陈毅市长》里,其中有一幕特别精彩,陈毅邀请化学家齐仰之出山的那场戏,陈毅用的‘说话功夫’就是老先生所说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这就给大家讲述讲述。”
1949年冬,某日深夜。
上海,化学家齐仰之先生的家。
“铃……铃……铃……”
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不停地响着。电话的主人齐仰之却充耳不闻,一边翻书,一边做实验。电话铃声终于停止下来,齐仰之望着电话得胜似地笑了笑。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2)


可是,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起来!齐仰之大皱眉头,极不耐烦地拿起话筒,大声问道:“喂?谁呀?……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知道?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化合、分解、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好,你说吧!……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个化学家,我干吗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去!不去!……什么?陈市长亲自下的请帖?哪个陈市长!……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对,不认识!……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对你算客气的了!要不是老朋友,我早就把电话挂了!……不不不,你别来,你来了也没有用,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
说完,他不由分说地将电话挂上,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
少顷,他家的门铃响了起来。他不禁生气了,烦躁地问:“谁?!”
门外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传来:“我!”
齐仰之只好不情愿地走过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不怒自威的男子,面含微笑。齐仰之问他:“你找谁?”
“请问,这是齐仰之先生的府上吗?”
“你是谁?”
“姓陈名毅。”
齐仰之“哦”一声,不禁打量起他:“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说完,他“乓”的一声将大门关上,然后匆匆回到桌边,又开始埋头工作。
陈毅被关门声吓了一跳,自言自语道:“吃了个闭门羹!”他想再敲门,但又停住了。他心想:“这可咋办呢?真是个怪人!”他欲走又停,终于为自己鼓劲道:“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他迅速地上前去,再次按响了门铃。
齐仰之先生听到门铃声再次响起,只是将头偏了偏,并没有真正理会。
门外的陈毅索性将手指一直按在门铃的揿钮上,让铃声持久不息地响着。
齐仰之十分气愤,气冲冲地跑去开门。门打开,看见还是陈毅,便生气地说:“又是你?”
陈毅回答:“对头!”
齐仰之气还未消:“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陈毅答道:“要问是我干什么的,我倒是干大事的!敝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
齐仰之大吃一惊:“什么?你就是电话里说的那个陈市长?”
陈毅说:“正是在下。”
齐仰之问:“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
陈毅回答:“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齐仰之有点疑惑:“可我……我在工作。”
陈毅说:“我专程来拜访齐先生,也是为了工作。”
齐仰之为难地说:“好吧。不过,我只有三分钟的空闲。”
这回轮到陈毅不解了:“三分钟?”
齐仰之说:“对!”
陈毅只好说:“可以,决不多加打扰!”
齐仰之说:“请!”便把陈毅延请进屋。
陈毅进得屋里,很快地打量了一下齐先生的房间。
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残缺处都是从地上冒出来的一丛丛青草。屋角里结着蜘蛛网。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一张单人床,卧具凌乱不堪。墙上除了贴着一些化学图表外,还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上书:“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该室主人显然过的是深居简出的书斋生活,他与外部世界保持不多联系的主要手段则是搁在书箱上的那架电话机。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3)


陈毅问:“齐先生就住在这里?”
齐仰之答道:“对,好多年了。”
陈毅说:“我倒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这句话显然说到齐仰之心里去了,因此,他高兴地说:“不不,过奖了,过奖了!”
陈毅又道:“不过刘禹锡的陋室是‘苔痕墙上绿,草色室中青。’”
齐仰之笑道:“陈市长真是善于笑谈。”
陈毅显然注意到了墙上贴的条幅,便念道:“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齐仰之立刻认真起来,看了看表,问道:“有何见教,请说吧!”
陈毅也看了看表,认真地问道:“真的只许三分钟?”
齐仰之正色道:“从不例外!”
陈毅说:“可我做报告,一讲就是几个钟头!”
齐仰之又看了一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当然,他还是礼貌性地请陈毅坐下。
陈毅只好说:“好好好!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为了向齐先生致以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齐仰之有点意外:“哦?敬听高论!”
陈毅说:“我以为,齐先生虽然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种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是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说:“不,齐先生对有一门化学确实无知!”
齐仰之面露不悦,问道:“我倒要请教,敢问是哪门化学?是否无机化学?”
陈毅:“不是!”
齐仰之:“有机化学?”
陈毅:“非也!”
齐仰之:“医药化学?”
陈毅:“亦不是!”
齐仰之:“生物化学?”
陈毅:“更不是!”
齐仰之:“这就怪了,那我的无知究竟何在?”
陈毅:“齐先生想知道?”
齐仰之:“极盼赐教。”
陈毅故意看了看表,说:“哎呀呀。三分钟已到,改日再来奉告!”
齐仰之急忙道:“话没说完,怎好就走?”
陈毅说:“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嘛!”
齐仰之犹豫了一下,说:“这……可以延长片刻。”
陈毅说:“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说完,他站了起来,假意要走,齐仰之连忙拦住。
“不不不,那就请陈市长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
陈毅还是装得很尊重齐仰之的规定的样子:“要不得,要不得,齐先生是从不破例的!”
齐仰之说:“今日可以破此一例!”
陈毅问:“可以破此一例?”
齐仰之道:“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陈毅说:“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有些意外,便问道:“共产党人的化学?唷,这倒是一门新学问。”
陈毅说:“不,说新也不新噢。从《共产党宣言》算起,这门化学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齐仰之问:“那么请问,所谓共产党人的化学,研究些什么?”
陈毅说:“社会。”
齐仰之不解:“社会?”
陈毅回答道:“正是。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新民主主义化的社会;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不以为然道:“这种化学,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4)


陈毅说:“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说:‘大而化之谓之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想当初,齐先生从海外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