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起x杨宁]第一-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嗷嗷叫着跟着白起杀进杀出。
孙承宗在城楼上看见,眼睛大亮:“好个英雄儿郎,带着的也是一帮好汉。马大人、祖大人认识此人么?”
祖大寿正忙着布阵,抽空一瞅,惊道:“长伯!”
孙承宗目中异彩涟涟:“祖大人认识这位少年英雄,那就好了……。”
祖大寿咬牙道:“不瞒孙大人,这位就是下官那个不肖的外甥吴三桂!”
妈的,让他搭救袁崇焕,他在京城搞臭了袁崇焕名声,自己跑回来做巡抚。祖大寿觉的自己脸上发烧!






第52章 第 52 章
第六章百战新师惊贼胆
孙承宗静默了一下,作为兵部尚书,他的消息渠道比祖大寿灵通,听闻吴三桂极得皇帝看重,在京城做了锦衣卫(白起比传旨的太监快的多了,还没有人知道皇帝已经任命他接任袁崇焕的职位)。
但看他的胆识和身手,皇帝看重他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国家贼寇四起,强大的武力给皇帝甚至每个人的安全感都是很高的。祖大寿的意思是不驰援,等吴三桂吃点苦头再说。孙承宗却不赞同,既然他知道吴三桂是皇帝心腹,皇帝这一段时间的杀人杀的多爽,他可不愿意惹怒了皇帝。
祖大寿嘴上说说,但也不可能真的把外甥置于危险,看到孙承宗不赞同也就罢了,调兵准备围剿后金援兵,然后按照计划炮轰滦州城。
不想才下城楼,卢庆听白起的吩咐上前说道:“属下乃吴大人亲兵,吴大人让属下转告孙大人和各位大人,不用管他,若是准备妥当,立即攻城,片刻不得延误!”
卢庆模仿白起的口吻,不急不慢的,似乎游刃有余。孙承宗乃是决断之人,微微一思索便笑道:“那后金援军就交给小吴大人了。滦州城攻下,小吴大人当记首功。”
卢庆微微哂然:“不敢,各位大人请。”他别的也没有多说,孙承宗见试探不出什么微微一笑竟然真的回城楼了。
祖大寿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白起的身形一眼,也上去了。
既然外面有那位小吴大人全包全揽,孙承宗也利索的指挥更加大力攻城。越迅速对方越是措手不及。
白起杀得兴起,越发笑靥如花,一手使剑,一手直接拧下头颅,不知杀了多少后金鞑子。
白起一行十六人,卢庆没有参战,只有十五人。锦衣卫档次也不见的真的比彪悍的后金鞑子高,关键是跟着白起士气大大的,后金的巴图鲁再厉害碰上白起这么个不科学的货也只有连连后退。
他们用女真族语言连连怒吼着“妖怪”。白起其实相当无辜,他根本没用过超出吴三桂本身体能的力量,哪里是妖怪了?
吴三桂的体能似乎很是不错,白起发挥出来根本不是一加一的效果,简直是放大十倍的BUG,因为技术加成太过厉害,人物表情一看就不怎么正常,而且先声夺人。
巴都礼吓尿了好吗?他想跑也要能跑得了才是。白起从没有干过俘虏,到他手上时都是人头,死不瞑目的那种。白起也不想抓这个傻大个鞑子头目,手利索的一扣一拧,对方的头颅飞在空中。
那些鞑子在首领死了更是惶恐,一股脑的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懂,但意思就是投降恐惧的意思。别说没听懂,就是听懂了白起一向也当听不懂的。他不俘虏敌方兵将,没想过要招降。
白起的作战方式是不被认同的,更多的人认为他是魔,恶性难除。白起需要别人认同他做什么?他我行我素惯了,何曾注意过他人目光?后世这些领兵的不管是岳飞还算是袁崇焕骨子里总带着儒家的仁慈理想,白起却是接受着法学思想教育的,根子上就不一样。
他和杨宁经过的日子比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还要长,并没有看不起儒家法典,但凡一种学说得到认同总是有理由的。但是盛世用儒,乱世制法;对治下百姓用儒,对胆敢侵犯的敌人绝对要让他们颤栗到骨子里!
十五个人杀了四百多个满洲鞑子,白起不当一回事,十几个锦衣卫兴奋的不得了,完全感觉不到累。他们杀完人的时候滦州城的战役才刚刚开始。白起微微一笑,淡淡道:“上城楼,我有要事和孙大人一唔。”
孙承宗站在城楼上有条不紊的指挥,神色淡定。但看到衣着光鲜的白起一行人还是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吴世侄……。”孙承宗想说什么,但觉得不可能又卡住了。
白起微微一笑,温和的一拱手:“小侄吴三桂见过孙伯父。”
孙承宗微妙了一下。这称呼大有学问,若是吴三桂称他孙大人,那说明白起确实得到皇帝任命到此地为官,若称呼他为孙伯父,要么就是官职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更,要么就是不在此处任官,不过不在此处任官那带着锦衣卫就是兴师问罪的。
因为有了这种猜测孙承宗心情有些晦暗。
白起不疾不徐道:“大敌当前,不及叙旧,孙伯父莫怪。我乃陛下亲任辽东巡抚,蓟辽总督。卢庆,将官牒和大印呈给孙大人。”
卢庆早就准备好,恭恭敬敬递了过来。
孙承宗让亲兵接过看了几眼就发还给他,微笑道:“吴大人说的不错,大敌当前,我等齐心协力,鞭除鞑赖才是正经。”
孙承宗是兵部尚书,原则上比白起现在官职高,但实际上白起才是辽东一带的一把手。他实在太年轻,就算武力值不错,但孙承宗还是害怕他坏事。这就是暗暗警告他不要随便争功夺权,铸成大错。
“理当如此。”白起温声道:“你我俱是为陛下效力,为国为民。孙大人安坐此处,我去取了纳穆泰和图尔格首级!”
他说的简单的像吃饭一样,对常奉和微微一颔首:“把巴都礼的首级呈给孙大人。”
孙承宗先是一惊,然后大喜过望:“吴将军真乃少年英雄,大善,将巴都礼首级挂于城楼。”
“不但巴都礼,其余四百余名鞑子首级皆在。”白起笑道:“鞑子惶恐交加之下,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必会投奔永平阿敏。滦州城交给孙大人,我去途中伏击纳穆泰和图尔格。”
“大善。”孙承宗也松了口气。吴三桂不胡乱指挥,而且他武力值看上去实在高,伏击最佳人选。
白起微微一笑,温声道:“阿敏不敌,必然会从关内退出。我斩首纳穆泰二人之后,会即可赶往山海关伏击阿敏。”
孙承宗微微沉吟后道:“拿下滦州城后,我让祖大寿和祖大乐、祖可法三人领一万兵马疾驰山海关!”
白起笑着拜了一拜:“多谢孙大人。”
孙承宗苦笑着摆了摆手,他已经发现,他被这少年带着话题走了:“伏击纳穆泰,我给你两千人马……。”
“不用,我和我的亲兵已经足够。”白起温声道:“最好在六个时辰之内结束滦州战役!”
孙承宗默然点头:“吴大人放心,老夫自会配合。”
白起朝他再拜了一拜。孙承宗不是他见过的人里面最有本事的一个,也不是什么勇武过人的勇者。他只不过是个书生,却在国难之际默默的守护者大明的门户,不居功、不自傲,不计较个人的事。这样的人大约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士人,傲骨嶙峋,有梅之傲、兰之雅,竹之坚。
“吴大人连着拜了又拜,可是折煞老夫了。”孙承宗连忙避开,哈哈一笑:“战事紧急,老夫可要不近人情赶你走了。”
白起宛然一笑:“这就告辞!”
锦衣卫一个个早被白起操练出来了,一个个虽然疲惫,但恢复的也快 ,一个个嘴里啃着窝窝头一边动作划一走了。什么贵族形象都没了。
孙承宗见状心中一笑。能让这些有特权有家世有钱的锦衣卫如此信服,这位吴巡抚定然不是善茬,搁到太平盛世他自然恨不得离远一些唯恐坏了自己名声。但在乱世,其他什么都是浮云,他能打仗,有本事,他就能和对方合作好。
很快他调整好心事,冷冷道:“继续攻城,四个时辰之内拿下滦州!







第53章 第 53 章
第七章报君黄金台上意
白起微笑着打量被围在中间的纳穆泰,搭弓。
这是锦衣卫众人第一次见到白起搭弓。大家都以为白起擅长近战,但白起一搭弓众人就知道他箭术非常好。因为纳穆泰离他们至少有七八百步那么远。白起不会无的放矢,他搭弓自然是能射到。
白起稳稳拉弓,将箭射出,十箭连发,几乎不分先后!
前两箭射中了纳穆泰的亲兵,第三箭直取纳穆泰眉心!没有人可以避开这么锐利杀伐的一箭。纳穆泰从马背上摔下来。
白起微微一笑。
卢庆喝道:“贼首已经伏诛,尔等贼子,还不引颈就戮!”这句就是废话,是个正常人都干不出引颈就戮的事情。
白起缓缓道:“阿敏派巴都礼率四百余众驰援你等,在滦州城外被我亲手拧断脖子。四百余众被我和我身边的十五名锦衣卫屠戮殆尽,死在这里是英雄,回去的就是罪人。为了保全你们的父母妻儿家族,引颈就戮。否则,就是死后锦衣卫有的是办法让你们的大汗怀疑猜忌你们的家族!”
他说完竟是朝着满洲军走去。满洲的弓弩很强,一旦进入他们的射程范围,难有活口。卢庆大惊,想要说话却听白起道:“跟着我,他们弓弩在手远程强悍,一旦近身武艺大大不如你等。杀完这一茬子的你们可就真的名扬天下了。”
不管白起说的对不对,能不能实现,锦衣卫都不会反驳。一声不吭跟在白起身后。白起袖中素练飞出,裹住射来的箭弩,护着锦衣卫众人冲向满洲鞑子。
只要近身,鞑子的弓弩用处很小,锦衣卫一个个武功不差,心眼很活,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些变态。又被白起操练了几个月,心理素质已经不是变态的问题,而是非常变态。
白起素练的杀伤力比之长剑不逞多让,一下带出十多条人命。锦衣卫跟着他也是越战越勇,阴损毒辣的要命。
白起杀得兴起,忽听援助而来的明军吼道:“图尔格要跑了!”
白起听声辩位,手中的长刀直直扔出,图尔格避无可避,被从天灵盖直直劈下,成为两半。
卢庆脑子活络,大喊道:“吴巡抚天下无敌!”
他一喊那些惯会溜须拍马的锦衣卫跟着喊,一边喊一边杀人。守军见白起率领的这是几个人万夫莫当之勇,威风凛凛不由跟着一边大喊一边砍人。
白起微微一笑,知道剩下的人已经不成气候,对着在此拦截的杨绍基颔首:“贼首已诛,此处全赖大人。我需尽快赶往山海关拦截阿敏,劳烦大人帮我等准备干粮。”
鉴于刚刚全军都在喊吴巡抚天下无敌,虽然不知这个少年是哪里的巡抚,但总是自己的上官,他笑着答应了。
一个个平日里娇贵十分的锦衣卫就着粗糙的面饼一人拿着一根大葱吃的狼吞虎咽。等到杨绍基让火头兵把刚刚考好的全羊端出来那一个个眼睛亮的。
白起又忍不住微微一笑,对旁边看的有趣的杨绍基道:“真是失礼。”
杨绍基笑着摇头:“哪里,巡抚大人和这些兄弟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子。”
“你这么说估计他们乐坏了。”白起笑:“以前都是锦衣卫的坏胚子。”
杨绍基僵了一下苦笑:“大人太会吓人了。”
“我可没有吓人。”白起笑道:“他们真的是锦衣卫,不然你以为普通士兵能有他们的能力?”
“大人你不用怕我们的。”卢庆笑嘻嘻的一抹嘴:“我们杀得都是鞑子逆贼佞臣之流,绝不冤枉好人的。”
杨绍基看到卢庆一张娃娃脸格外喜庆,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么说吴大人也出身锦衣卫?”
“吴大人是吴襄吴总兵的嫡长子,祖大寿祖总兵的嫡亲外甥。”卢庆依旧笑眯眯的:“陛下很看重吴大人,让吴大人指导过我们。”
白起微笑:“吃好了?那走吧。”
卢庆惊愕:“大人,您一口都没吃啊。”
白起微微摇头:“我已经吃过了,走。”
卢庆想不通什么时候白起吃过饭,但白起也不能拿这个胡说,也就没有多说,一行人向杨绍基告辞。
阿敏和硕托听闻满洲军惨败,,俱是不信。但不信不等于没有发生。气的硕拖大骂巴都礼几个无能。阿敏微微敛眸,不发一声。
代善一向是皇太极身边的一条狗,忠心的很。皇太极最看重代善,硕拖作为代善的嫡子,皇太极也对他优容至极。阿敏身份就有那么些尴尬,他是皇太极的堂兄。不但如此,他老子哥哥曾经想要弄死努尔哈赤上位却被努尔哈赤干掉了。他的忠心自然说不上,但他的能力非常强,不然哪能以努尔哈赤侄子的身份碾压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成为四大贝勒之一?阿敏难得的有些迷茫,他微微歪着头重新思考他前几日做的那个梦。他在梦里梦到他这一场战役彻底失利,他逃回关外被皇太极幽禁致死。这场战争也真的败了。区区五千人在明军三万余人和红衣大炮下算什么?他回去也逃不脱被皇太极幽禁至死的惩罚。
“费扬古。”阿敏轻声唤着亲兵的名字。
“贝勒爷,奴才在。”费扬古连忙答道。
“你说,皇太极会放过我吗?”阿敏问道。
费扬古骇了一跳:“贝勒爷慎言!”
费扬古避而不谈。阿敏却轻轻叹了口气。
“费扬古,我们回不去了。”阿敏轻声道:“我们不想被问罪,只有两个法子。其一战死,其二投明!”
费扬古呐呐不语。







第54章 第 54 章
第八章不灭女真誓不还
白起等在山海关等着干掉阿敏和硕拖,不想等来的居然是阿敏的投诚信和硕拖的头颅。
白起心中大怒,锦衣卫也闷闷不乐。但人家已经写信投诚,白起只好让卢庆把信使请进来。
信使居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少年,在满洲人里面算是生的相当好看的。白起有些惊奇:“你是阿敏的小情人?”
卢庆心说大人你至于这么埋汰人吗?虽说人家小孩在那群类人猿中算是好看的,但也不是女人啊。
不想小少年叽里咕噜说了几句,旁边翻译一说,居然还真是。卢庆几个抽了抽唇角,心中突然有些明悟。
看看皇帝对吴大人多好,再看看吴大人容貌和对这样的事了解的样子,说不得他就是皇帝的相好。
好像知道的有点多会不会被灭口啊?
白起看他们几个一副惊恐的样子,淡淡道:“怎么了这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卢庆结结巴巴的道:“吴大人你是陛下的相好啊。”
白起诧异的看着他们几个,一个个心虚的不得了的样子。他也没有说什么,直接道:“要投诚,可以。不过你们的士兵我一个都不会留,这样你们贝勒爷也会答应吗?” 
少年惊骇的看着白起。这是个很沉稳的少年,这会儿少年眼中的惊骇绝望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怎么可以?”少年怒道:“你要贝勒爷成为满洲里的罪人吗?”
白起微微一笑,“那你的贝勒爷干脆变成满洲里的死人。他这一次回去就是死,而且是冠着罪名死去。死的法子由他自己选,但活着的方式由我选。他是满洲里的罪人,但却可以成为我大明的名将,名流千古。”
费扬古带回了白起的意思。
阿敏没有过多犹豫,他大笑一声说道:“这位吴巡抚是个妙人,也是个狠人。和那些唧唧歪歪的中原人不同!”
费扬古欲言又止。阿敏这是把他的妻儿等全部仍下了。
阿敏冷笑道:“放心吧,费扬古,我不会去他们反倒过的好。我若回去他们倒是要和我吃苦。”
费扬古不解,阿敏也不解释,悄悄吩咐费扬古再和吴三桂接洽,说好午夜时分一切就绪,就可见他的诚意。
白起莞尔一笑,若是这个阿敏真的做到,却是可用之人。大明的深井病将军如袁崇焕绝不是个例,阿敏敢真的投诚他就敢真的用。若真有本事,就是许他一世荣华又如何?
阿敏手段狠啊?他亲自剁下硕拖头颅,然后他的亲兵负责用砒霜放倒了四千余满洲士卒,有几个漏网之鱼也被他的亲兵亲自砍下头颅。
白起十分满意:“贝勒爷是个爽快人,好汉子,我敬你一杯。”
阿敏会说几句汉语,他倒是不知道白起居然说他们满语说得非常好。
白起看的书多,别说满语,后世的英语德语法语朝鲜语等等他都精通,甚至他和杨宁走过很多外星系外平面,那些语言白起都会。
卢庆眼神亮晶晶的看着白起:“吴大人真是我辈楷模啊。”
常奉和默默点头。不管和皇帝是不是有一腿,吴三桂的强大博学是毋庸置疑的。
阿敏的投降不说皇太极多么愤怒惊讶不可置信,就是杨宁都有些不信。搁一个正常人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但这事对皇太极打击巨大,对大明君臣上下万民都是极大的鼓舞。杨宁亲自召见了他一次。阿敏没有想到明朝皇帝居然也是一口纯正流利的满洲语,不仅感觉到惊讶:“陛下满洲话说的真好。”
杨宁微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被满洲里欺负到家门口了还不了解敌人,未免可笑。”
阿敏倒是没有接话。他降明只是想活下去,作为降臣,脸皮厚一点,出力多一点,照样能过好日子。
不久后,杨宁赐阿敏罗姓,,并且杨宁专门挑了一个美貌有心机的宫女给阿敏做老婆。不是做妾,是做老婆的。
简而言之,皇帝认为你和以前没有关系了,以前爱新觉罗阿敏的老婆孩子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从头奋斗吧。
白起自然没有上京,他留在辽东调兵遣将,修筑防御工事,练兵演戏,准备出山海关,攻打满洲里。
满洲有多少人啊?老弱妇孺加起来不到二十万人,居然弄得大明狼狈不堪,简直可耻。
崇祯三年十月初一,中宫周皇后生下皇帝长女,皇帝当即赐名朱莹。
皇帝十分忙,忙着发展经济,收集军需辎重,严厉打压党争等等,近乎一年都未进后宫,后妃们何等幽怨!明里暗里的对皇后抱怨,皇后无奈就和杨宁提过几次。
别说杨宁真的忙,就是不忙他也不会去睡朱由检的老婆们。他自己的老婆他都没有抱上,朱由检老婆关他何事?他负责她们吃喝玩乐已经仁至义尽,没必要还负责陪睡。
但他不给准话那些嫔妃天天骚扰皇后娘娘,皇后烦不胜烦,只得频频找他。杨宁在皇后第三次和他提起这事情的时候忍不住怒了。
他微笑着对皇后道:“怎么不成?谁春闺寂寞了就来侍寝好了。侍寝完明日就给朕滚到战场上去,打不了胜仗朕诛她九族!”
皇帝想见他家男人,但白起的誓言这会儿已经传遍整个大明了。
白起说,不灭女真,无颜面圣。待我还京之日,便是女真覆灭之






第55章 第 55 章
第九章美人如花隔云端
崇祯的脾气不大好,也说不上很坏。以前他心里郁结,但对上老婆孩子并不发火,相反还较为和蔼,所以他的老婆们一向都随意,被杨宁沉着脸发了火,一个个才收敛起来。
锦衣卫这种检查司哪里都少不了。杨宁下旨让各级官员自省。并且严查下属,监督同僚,一旦有不法之事不臣之心立即上报,锦衣卫一旦查证属实,至少都是合家抄斩的。
要说大明朝末年百姓一直都不怎么穷,当官的更富有,穷的只有崇祯这个皇帝。杨宁是犯法违纪抄家、造反诛九族,党争等看事态严重程度和他的心情,一番硬措施下来,敢在他面前扯淡的非常少。
至于东林党?东临学院都被皇帝查抄了好吗?皇帝严厉正告不许任何私人开办院校传播不良信息,东林党已经做官的,锦衣卫验证,大部分都贪污受贿(大明当官的十官九贪),抄家,灭族,情节严重的诛九族。
杨宁永远做不了仁君,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被白起纵容的越来越专段独行。不服的打到服气为止。他的世界只剩下他的声音,其他声音只有经过他的允许才能出声。
白起几年下来募兵征兵总数差不多就是十万。若要收拾女真早就收拾了,关键就是乌合之众多,他就用女真给这些兵瞎子练手。
孙承宗早就发现白起在和这群女真鞑子玩耍,以为他在和皇帝要功劳,心里也拿他没有办法。明明他就是要功劳拖着不肯痛快大战,要换个将领上去不定被女真反制住,也只得由着白起拿乔。
白起也是看手下兵连得差不多,一举攻入沈阳女真大本营。对于敌人,白起的同情心一向是没有的。红衣大炮强攻猛轰,势要拿下沈阳城的架势。
按照白起的命令,那就是管他老弱妇孺,一律屠戮 。
既然敢进犯中原,就要承受后果。
崇祯七年四月,辽东巡抚吴三桂率十万,奇袭沈阳,炮轰沈阳城,屠女真十四万余,女真族灭。
大明国力物力财力远非女真可比,女真人可利用的只有大明内忧外患占便宜了,只要内政稳住,女真都没有叫嚣的资本,更何况有白起?
当然,自古至今,敢灭敌人全族的将军几乎没有,因为她们灭族后果承担不起。果然随着大捷的消息一道传来的就是雪花般的参奏。
就连孙承宗都暗暗叹息,觉的这么个人才要折在这次的事情来了。
只有当事人白起和他手下那些脑残粉才能当作什么事情没有发生等待皇帝的赏赐。
杨宁几年没见老婆,想着哪。马丹什么有违人和?女真侵犯大明人和怎么不见你们出来谈什么人和?杨宁懒得理会他们,直接上锦衣卫,查这些上疏人的经济家庭人情往来。
骆养性答应一声,他手下锦衣卫磨刀霍霍,一溜去了。
马丹大明后期的官场上哪个没有经济问题?一查一个准,锦衣卫都是白起脑残粉好吗?用力踩,踩死丫的敢黑偶像的一群道貌岸然的货!
这下众人明白了,人皇帝看着呢。
孙承宗并不看好白起。帝王的恩宠能得几时?大臣和后宫嫔妃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