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行为心理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贫!可时间一长,他又实在是受不了,因为,他发现,它,已经让他上瘾了,——长久不做那种事,他的压力似乎就大了起来,恶劣的情绪也无处渲泄,无疑是堕落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看看这样一则媒体消息:1986年以来,警方在南方沿海多次破获一些滥交案件,案发地通常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间或几间大房子里,灯光幽暗,杂乱地摆着些肮脏的床铺,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充斥着萎靡的音乐,一群长发异服的男女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床上,用锡箔纸烫吸“白粉”,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他们对面——房屋中央,则有位妖艳的女人蛇一般扭着舞蹈……,扭着扭着,裙衫脱下,裤衩褪下,全身光光,于是,响起了一阵狂叫,狂叫中,女人勾动手指,也就在这指头勾动之间,有男人上前将她抱住,一系列色情动作,扳倒,众目睽睽之下性交……,而这时,周围的男女也纷纷扯掉衣服,同一个屋顶下演出群交的疯狂……,警方最初以为,这,只是些流氓,也不排斥些许是独立的流氓团伙,但当共案累积到一定厚度,警方发现,他们竟然是些邪教(按:邪教,乃为泊来物,最先起于二战后的欧洲,它,源起的背景为二战引起的幻灭颓废,它的主要教义为男女集团疯狂,有资料介绍,邪教的受洗仪式即两列赤裸的男女互摸生殖器,而邪教的活动则是男女之间的性放荡)信徒!惊愕,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其实也并非奇闻,当灵魂在蠢蠢地寻求依托、逃避现实时,其走向可能是善,亦可能是恶!为什么有人迷信邪教?且看一份案卷笔录所记下的一个邪教信徒的自白:“这几年,先是感到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再是感到一切都虚幻,于是,有人说,我可以让你感到实在,这时想也不想就入教了”,邪教信徒企图用疯狂的感官刺激来感受生之实在,同样亦为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
据说,有位女生,在听别人讲笑话时笑得捧腹、前伏后仰,忽然,裤子纽扣悄然脱落,长裤下掉,露出三角内裤,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女生羞得满脸通红,以后,她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回忆一下:“裤子的纽扣我已检查过了,纽扣的线很牢,纽扣也扣上了”,想想不放心,再将裤子脱掉,重新检查一遍,再将裤子穿好以后,又重新回忆一遍,再将裤子脱下来检查,如此不断回忆,反复检查,以致穿一条裤子总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其实也是堕落行为的一种;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时,我们实在是难以区分,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一个心性清明的人的自然灵性的本真,还是一个满是机心的人的戴着面具的面孔?类似这样的堕落行为的例子,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一个在街坊邻居眼里几近完美无缺的少年,竟是个连续作案多起、奸淫幼女令人发指的蒙面犯;而一个出身富裕人家、出手慷慨大方的少女,竟是个习于作弄他人、行踪诡秘、令人头痛的惯偷;一个文质彬彬、老实巴交、在生活中常与电脑为伍、从不被别人注意的白面书生“网络化身”竟是一个对女人充满仇恨的性变态小说作家;而一个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也是一向乖巧的女孩经常向网上发送的讯息竟是:“有谁想和放荡的女孩谈话吗?”、“放荡的女性寻找性感的男性”,听到这样的消息总不免心中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呢?”,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感受;
只要留心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即可发现,时下,有一种新潮的“贺卡”,正悄然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许多人都以为贺卡总给人以温馨快乐之感,殊不知这种 “贺卡”却让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所谓的贺词都是些什么“阴阳两界大会串!寒风冷月索命时!”、“有胆量打开吗?恐怖啊!不怕死的就来吧!”,当你壮胆打开 “贺卡”,不是阴森森的城堡,就是猛然跳出个滴血的“骷髅头”,甚至,还发出尖厉的鬼叫,问起青少年青睐此种“贺卡”的原因,他们回答得倒挺干脆:“好玩呗!”、“送礼物就要送最奇特的,这样才够幽默、刺激!”,青少年学生藉送吓人“贺卡”来放松自己寻求刺激,本质上仍属于堕落行为;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曹操(155?220)的名诗。
古今中外,试图以酒来消愁解忧,引起堕落行为发生的,可谓比比皆是;
那种利用诱导兴奋的药物,如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致幻剂、麻醉剂和兴奋刺激剂,等等,人为制造愉快的、强迫解除焦虑的兴奋状态,以暂时忘却失意的痛苦与烦恼,从中获得具有某种晕眩效果的瞬间极度快感的做法,其实都是堕落行为的突出表现;
而梦想通过自焚,藉此摆脱困扰,进入所谓的“天国”,更是堕落行为的典型。
心理的堕落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也就是焦虑。
生命冲动,是人的最为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它,总是指向一定的欲望的满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常常受各方面的压抑而得不到实现,便退行到心理结构的潜意识底层,因而,产生焦虑、痛苦。
这种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是不会自行消失的。
于是,心理的个体便采取各种补救的方法,以解脱痛苦、寻求快乐,从而,产生焦虑的转移。
当这种转移为外界现实生活所不容许,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的因素时,这,就是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堕落。
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精力被堕落了,就是说,它舍却了焦虑最初的、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目标,而转向它种不足称道的、较为低级的目标。
其作用是,通过引导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走另外一条路,避免生命冲动的潜力遭受过度抑制,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使本能欲望有所归宿,获得适当满足。
由于在堕落行为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而采用一种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迫使心理的个体去干那些个体过去通常不容许自己去干的事情,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通过加在一个性质上有区别的、较为低级的生命冲动上得到严重歪曲的表现,因而,堕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由此可见,虽然堕落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避免个体因心理紧张过度而呈现病理的焦躁反应,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心理症的倾向:如果心理的个体求得生命冲动直接满足的努力遭受阻遏,只能通过堕落的方式耗散被围困在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而个体始终不能克服,那么,这种堕落就可能“固着”,成为心理的个体的某种成瘾性的需要,从而,隐伏着以后发生某种精神病症的危险因素。
象强迫症患者,一再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某种怪异行为,明明已把煤气炉或者房门关好了,自己却还不放心,要多次检查;用洗衣粉洗过手后,总担心自己手上还有洗衣粉,无缘无故要频繁洗手;老是喜欢用手摘捏衣服上的线头,没完没了,自己却浑不在意;反复产生观看烈火燃烧的强烈愿望,因而,屡次放火,无法自控;象躁郁症患者,尽管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但却被不得不做的义务感所迫使,因而,表现得异常焦躁;象战争神经症患者,尽管在前线负伤到后方野战医院接受治疗已经治愈,却由于返回前线的日期逼进而导致行走困难,即是因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得不到正常表现,由于堕落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严重扰乱。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心理的个体经常使用酒或其它诱导兴奋的药物来引发堕落的发生,还可能产生某种副作用。
例如,酒,虽“能乱性”,“增加性欲望”,但却常常“令人欲振乏力”,“减损性演出的能力”;
又如,迷幻药(被人称为爱情灵药),尽管可加强人的触摸感觉,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接触别人身体的迫切愿望,但也容易使人干渴无比,让人狂躁难眠,通夜叫嚷;
再如,海洛因,在给人以飘飘欲仙的“天堂的快感”的同时,却又让人难以摆脱依赖,致人身体严重衰败;
恰似众所周知的,毒品,对人的诱惑,实际上,只有一条,那就是,“可以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能消除烦恼”。
——这话,其实是毒贩子的宣传用语。
但,他故意不接着说下去,那就是,“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也是极为短暂的,但却能带给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对它的强烈依赖,造成精神上的崩溃和人格上的毁损,进而,丧失人伦,导致犯罪,导致个人和家庭的毁灭,导致社会的沉沦。”
更有甚者,曾几何时,毒品,还与令人谈之色变的“爱滋病”连在一起:凡吸毒者,早期都有性欲亢进的表现,目前在一些地方,80%的吸毒者都是青少年,属性机能旺盛时期,因此,多数吸毒者都有淫乱行为,强烈频繁而混乱的性行为无疑加速了爱滋病的性传播,随着吸毒次数增多,毒瘾逐渐加大,常常要使用静脉注射才能过瘾,此期虽然性功能低下,不淫乱,但变态的人格促使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一旦毒瘾发作,他们往往忙不迭地用井水、河水,甚至阴沟里的水来稀释毒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用一具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有时没有注射器,便用一个针头,接上一段皮管或塑料管用嘴吹,这样一来,吸毒者把爱滋病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都集中到一起,更增加了爱滋病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为“爱滋病”和其它疾病病菌倾入体内敞开了大门。
常言道:以物害人者,自己是不用此物的。
真正的毒贩子,自己是不吸毒的!
有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在痞子中流传,那就是:“有仇不用报,把他拉上道。”
类似的,还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想害人一家,教他们的子女吸毒,则什么仇都报了。” 
这番话,乍一听起来刺耳,但细想起来,倒还果真是那么回事。
试想,如果一个人,用刀去杀人,倒不一定能杀得死对方,而且,他会发觉,会反抗;但,如果用毒品杀人,那就简单得多,保证他死得干净利落,绝无生机,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地延颈就戮,死得俨俨然,陶陶然。
如果说,这世界上真有一种人的毅力也无法抵抗的东西,那么,这,便是毒品。
据称,“白粉”连续吸食三次,即可上瘾。 
多数吸食者,是抱着浅尝辄止的心态,去体验吞云吐雾的滋味,但几次吸食下来,想放弃,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只要一个人吸了毒,就总是“想”吸;
一“想”,就抑制不住;
一旦瘾发,便如“万蚁啮骨”、“万针刺心”、“万蛆吮血”、“万蛊断筋”、“万刃裂肤”,骨头发痒,头皮发麻;
再忍忍,便口吐白沫,浑身发抖,有如进地狱一般;
吸毒者起初吸毒,是为了寻求愉快的感觉;
到后来吸毒,却是为逃避不愉快的感觉;
但越吸,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便越敏感;
于是,越想依靠毒品来麻醉自己;
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越陷越深;
最后,吸毒者除了毒品,几乎不吃任何东西,一般只吃一点流食,或者喝水,而且,见不得冷水,一见,便浑身发抖。
因此,极度虚弱,骨瘦如柴,是几乎所有吸毒者的特征。
 
第三节 性
性,是转移的一种常见方式。
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肉体性欲的动欲区,以一种乐欲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时,即被称作性。
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乳幼儿抚摸玩弄自己身体这样一种自体爱的行为,即是性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正如许多男生、女生所发现的那样,每当陷入困境、挫折、焦虑不安、紧张或者失眠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淫,则是性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据说,罪犯在逃亡过程中,由于精神常处于极端紧绷的状态,容易出现超乎常理的“嫖妓”行为,无疑是性行为的又一个突出例子;
还有,吸烟,根据某项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是老烟枪,在极端紧张之时并不吸烟;吸烟时由于某种原因而陷入紧张状态之际,不是一下掐灭烟头,就是让香烟在那儿一直熏着,换句话说,想借嘴唇刺激来消愁解闷,排除精神负担的倾向,在紧张之时尚未形成,只有在脱离紧张状态之际,个体才会有用力拼命吸烟的举止,以解除紧张,获得快感的满足,这,其实也是性行为的一种;
随着E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所带来的网络性行为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性爱如迷药,惹人上勾,不管政府部门或社会文化再怎么否认,网络都已逐渐成为媒体虚拟或直接性行为的最大场所,特别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族群,网络性活动更是具有无可抗拒的诱惑力,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女性、男性的同性恋者最容易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上,因为他们在传统的社会中都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与礼教监视,但是,在网络中,这层顾虑完全不见,他们可以与相隔千山万水的爱人一“键”钟情,通过光纤传输彼此的相思、心跳,“芯芯相印”,事实上,网络性行为泛滥已经是个老问题,早在1999年,有人就已经做过大型的研究,根据9000份有效问卷,90%的网络使用者每周花费不到10小时的时间,在浏览色情网站或者从事其它网络性行为,这项研究的说法是将事实的另一面隐藏起来,也就是说,只要有1%的受访者,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瘾在网络性行为,不知如何自拔,那么他所代表的隐藏性人口,将会有多么广大!更为糟糕的状况是,当社会大众开始认为网络性行为是一件普通不足为奇的社会行为后,将会影响更多的族群,譬如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无处发泄,当他们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中,更不容易保护自己,而那些寂寞无聊的上班族,也渐渐以网络虚拟性爱来打发自己的时间,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出轨的广告亦迎面而来,——“你也尝试过网络上放纵的滋味吗?利用文字上的诱惑和想象力进入对方的身体,将欲望发泄在电脑上?或是约出去见面后,一时天雷勾动地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发生了一夜情(按:舶来品一夜情,通常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同样一个夜晚,同在一张床上,这个夜晚男人称为“一夜性”,女人说是“一夜情”,短暂的亲密接触,无须了解,也无须责任,在度过一夜浪漫激情后,就此同陌生人般,重回各自的领域,继续做一个好人)?”也许生活有时淡如一杯白开水,而一夜情就像是沉闷的现实生活中一道偶然的闪电,网络色情的泛滥与现实情感生活的挫折,恰似疾风骤雨般,推动“一夜情”这股“潮流”朝着“激流暗涌”的态势“蓬勃发展”,一夜情这一名词已不再陌生,更是性行为的典型例子;
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性,不仅能给个体提供一种与生俱来的、可以让个体自由消遣的发泄管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简单、自然、单纯而令人十分喜欢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有人,以性来享受爱与快乐;
有人,以性来净化自身灵魂;
有人,藉性来引人向善、软化恶行;
性,经常是个体用以实现自身完满的最重要的因素的体现。
与此同时,性,有时也是一种不易对付的力量的显现。
性,一旦与不断滋生的无目的、无责任感混杂在一起,而任意泛滥,则将可能变得难以控制。
事实,确实如此。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践踏一切社会规范;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抛弃一切已有的名誉和地位;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顾一切以身殉情;
性,究竟是提升,抑或是堕落?
性,究竟是神圣的神秘,抑或是肮脏的罪?
对于性,如果人们过度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很可能越来越容易步入迷失,越来越难以辨别是非,越来越无法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对的,什么却又是错的。
恣意发泄的结果,只能是引发道德的混淆。
心理的性的过程之所以发生,与潜意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性,是以潜意识为其心理动力和原因的。
性,和其它置换机制一样,都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焦虑的满足。
性,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生命冲动,即焦虑,寻求变相发泄而引起的结果。
附着于性欲倾向之中的焦虑的乐欲化,正是性的本质所在。
所有性的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而复杂理性却缺乏求得直接满足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于性,借用性来达到满足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要求的目的。
这,就是性的机制。


第十五章 置换机制(五)
第一节 白日梦
白日梦,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所谓白日梦,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非现实的虚幻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男孩子,觉得处处受大人限制,因而沉浸在“孙悟空”式的幻想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即是白日梦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女孩子,在现实中倍受欺凌,于是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白马王子,助自己脱离苦境带来幸福,则是白日梦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大学生,在读过一本言情小说后,被那书中的情爱故事所引惹,因而,因情生幻,幻想在一间荒凉的小木屋里,烧着温暖的火炉,自己与想象中的情人如胶似漆相互依偎在一起,用目光频频传递爱慕之情,无疑是白日梦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女囚犯在监狱里最陶醉的事情,就是回忆男人:她曾经爱过的现在不爱的男人,她不爱的现在想起来有点可惜的男人,当然,还有她永生永世相亲相爱的男人,这,当然亦属白日梦行为的一种;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男人存在这样一种嗜好:他,喜欢在公众场所偷窥那些形象姣美的女孩子的身体,透过她的身体的敏感部位,想象她袒胸露体时风情万种的样子,想象抚摸她的小臀部尖挺的滋味,想象把她的小乳房握在手里“把玩”,就像一首诗所说的,如同手握一只小鸟的感觉,想象与她上床交欢的情景,想象如何如何“摧残”或“蹂躏”她的肉体,这种明知可望而不可及但却又忍不住想入非非的所谓意淫行为,其本质也是一种白日梦行为;
有关白日梦行为,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行为。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他会做白日梦。
不同的是,一般的人,做了白日梦,就不再去管它,充其量,只是把它当作谈资,与别人聊上一聊;
而艺术家,则不同。
他,一旦有了白日梦,决不轻易放过,也不仅仅满足于谈一谈,而是要写在稿纸上,印成书,广为流传,让满世界的人,都来共享他的白日梦。
古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1611?约1679),在《闲情偶记》一书中,即谈到艺术创作的妙处。
他说,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很苦的,所谓“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
怎么办?
搞艺术创作。
在艺术创作之中,你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你能实现你的一切愿望。
你想做官,顷刻之间,你就可居庙堂之高,尽尝荣华富贵;
你想要做人间才子,转瞬之间,你就是李白(701?762)、杜甫(712?770);
你想娶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西施会争着爱你;
你想成仙成佛,西天和蓬岛就在你的砚池笔架之前;
……
网络情缘,有时也是一种白日梦。
网络情缘的发展模式,一般是网上相识、堕落情网、人约黄昏、两情相悦抑或是分道扬镳。
经常有满脸麻子体重达八九十公斤的莽汉把自己打扮成身材窈窕千娇百媚的狐狸精,在聊天室里勾引纯情少男,直到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男孩堕入情网E网情深要死要活以自杀相威胁强烈要求与狐狸精人约黄昏后时,莽汉的麻子才在视窗里显露出来,那边泪飞如雨地狂唱“为什么受骗的总是我”,这边每一颗麻子都笑得浑身颤抖。
网络时代,到处是美丽的陷阱。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乃是网络情缘不能承受之尴尬。
人生已多梦幻,网事如烟;
在现实中难于实现的需求和愿望,放到想象或空想的境界中去实现,这,就是白日梦行为的典型。
白日梦,是怎么来的?
白日梦,到底是什么?
从白日梦的起源来看,白日梦不过是一种幻想。
这种幻想,是由受到抑制的没有得到直接满足的欲望激动起来的。
这种欲望,根源于生命冲动。
所有白日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欲望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直接满足这些欲望的手段,结果,为维持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