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_净素道人-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界走得通的人,眼睛都是朝上而不是朝下的。
从政的人是要远离浪漫的,口头上总说张扬个性,其实随时随地都在抑制和扼杀个性。
政治人物不宜执拗,执拗很容易走上极端,走进死胡同。如果意识到自己错了,就应当及时回头,不要由于好面子而固执己见。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政治人物,尤其是领导人物,应该有豁达的气量,宽广的胸怀,这样才会有广阔的视野,否则,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性格耿直是为官的大忌。
一个政治人物,尤其是一个政治领导人物,拒绝一切不同意见,将一切不同意见视为“流俗”,这是一种什么性质,会导致一种什么后果,中国人已经一再领教过了。政治人物应当有所畏惧,即尊重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尊重历史的经验教训,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应当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如果一个政治人物真的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对国家和百姓而言,才是真正值得畏惧的。
当了领导,就必然赋有了诸多政治体面,在以集团为单位的群体中,他是最荣耀的人。所以对领导最重要的处理,就是取消这种荣耀——撤职;对领导的最高奖励就是增加这种荣耀——提拔。所以,撤职成了官场中最具有震慑力的关键,撤去的不仅仅是乌纱帽,而是取消了政治体面和相关利益。
欲望是潜在心底的毒蛇,在它冻僵的时候,它不会伤害你;但当它苏醒时,它就会发出毒素。欲望是荡舟的风帆,凭借风帆驾驶船只,可以行程千里而不停止,但是放纵风帆而收不住,一定会有翻船的灾难。
有一句名言:我能抵挡一切,除了诱惑。为什么诱惑让人如此害怕?因为诱惑让人起欲望,欲望让人有非分之想,让人越轨,让人出丑。整个世界充满了诱惑,诱惑再多,欲望还是嫌不够。这是一个欲望的时代:社会千方百计鼓励欲望,物质占有欲和购物欲。“大众购物意向”成为经济健康的主要指标,“消费潜力”成为中国吸引世界投资的主要诱惑。
全球化经济的定义,就是永远在制造欲望,迫使人们不断地追逐欲望。因此,多余的不是欲望,而是欲望的欲望,是对欲望的需要,泛滥成灾的是诱惑。充斥社会的欲望符号让人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就是耻辱,就是落伍。只要有欲望,哪怕服药也行。
对于一个人的进退,自制是一件至关紧要的事。许多聪明能干的人常常就栽在自制力的缺乏上。可以说,人与人的角逐,常常是自制力的角逐。
常言道:“官场如战场,伴君如伴虎。”人在官场,虽然风浪险恶,危机四伏,但只要看准其中的“道”,就能如履平地。尤其是对上司,你只要投其所好,就没有什么风险了。你看马戏团的训虎员,每天与老虎打交道,他没有危险的原因,就在于摸透了老虎的脾气。弄清了这个道理,你就体会到了“狐假虎威”的滋味。
自卑感的产生是一种相互比较下的心理失衡的结果。人一旦发现这种失衡,就千方百计去寻求弥补,更加渴望和追求优越感。这种心理被美国心理学家称为弥补型心理,这种心理最容易导致贪权。
清醒有清醒的悲哀,糊涂有糊涂的快乐。清醒是只看见陷阱而找不着出路,把出路也当成了陷阱,故而只剩下悲哀;而糊涂则把陷阱也当成了微笑,在微笑中掉进了陷阱,是一种很危险的快乐。
人是十分容易屈服于罪恶和情欲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被限制,而在拥有权力时更是如此;那些在缺少权力时活得很谦恭的人,一旦拥有了权力,感到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暴行时,往往也能表现得象魔鬼一样凶残。所以,制度是约束,更是一种保护;它约束的是你的私欲,保护的是你的生存权力。
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最可怕的敌人是朋友,最防不胜防的敌人是欲望,最迷惑人的敌人是感情。

23。5 关于君子与小人

大多数人装君子或者装小人,无非是在图谋较高的利润回报。在今天,小人的身份几乎是反叛伪道学的无形勋章。
苏辙阐发的“君子斗不过小人”的历史规律,是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中国封建政治的根本特征,是它的专制性和暗箱操作。封建皇帝为了坐稳宝座,消弭任何动摇自己地位的威胁,总是有意识地制造各种政治陷阱营造人人自危的氛围。朝廷上下往往充满猜疑、诬陷的圈套。而这正是皇帝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于是,竞相告密者有之,卖主求荣有之。功臣们在这一问题上稍有不慎,便会身陷绝地,轻者被剥夺权力,废黜官位;重则身陷囹圄,诛灭九族。
身处权力顶峰的皇帝,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处处曲意奉承,让他充分感受到君临天下的滋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皇帝有此嗜好,自然会有奸佞小人看准机会,投其所好,从事政治投机,骗取皇帝信任。君子如果万一惹了小人,结局绝大多数可以预料:小人赢而君子输。这也许是中国封建政治机制运作上的一个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君子与小人斗法,结果多数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因为那些庸庸碌碌的小人,虽无一技之长,却能凭着八面玲珑而飞黄腾达、左右逢源;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英雄豪杰四处碰壁、历尽坎坷、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无能之辈、奸佞之徒春风得意、称心如愿,或捞大钱,或当大官,这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色,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悲剧。正因为这个缘故,历代的典籍,差不多全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却很少有教人做事的。它们所要向人们提醒的,就是只有会做人,就等于有了一切,否则你的能力再强,功劳再大,贡献再多也是白搭。中国封建政治条件下,是君子向小人看齐,而不是小人向君子靠拢。而君子一旦向小人看齐,按照小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行动,则不再是君子了。这就是中国封建政治没有希望的缘故。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讲道义讲原则,小人则只讲功利。
在今天,“君子”越来越带有“假清高”、“迂腐”、“虚伪”、“脱离群众”的色彩,连“伪君子”都越来越少了,不少人干脆一上来就毫无遮拦地露出真小人的面目。有一个跻身官场的所谓“亲戚”曾经托我在省里找关系给“疏通关节”,他说:“像我们这个年纪了,还不是想搞两个钱!”我很震惊于他的直率,因为这才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当然,我相信换另外一个场合他的理由肯定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工作开展”等等。但在我这个所谓的“真人”面前,他说得越直露越无廉耻,便表明他对我越信任越投机。据说官场上真正的“自己人”都是这么开门见山的,那些寻找这样那样冠冕堂皇理由的人肯定还是游弋在外围的角色。 
君子的不受欢迎恰恰表明了在某些环境下小人正大行其道,乃至于像张某这样的正派人不得不给自己披上“小人”的外衣,才能与人和谐共处,共同营造高度一致的“企业文化”。道德上的自我矮化似乎正成为某种流行文化,以至于人们甚至害怕被人视为目不斜视的那种正人君子。
小人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中总结了小人行为的八大特征: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毛志成这样给小人画像:小人是被个人主义侵透了灵魂的人,是一贯性的做小动作的人,无利不起早,有利盼天明,说些损人、伤人、诬人的话。干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任何大业都不能在小人得志的环境中办成。
小人与君子斗,小人常常是胜者。因为小人不择手段,十八般正经兵器不会用,专会使用暗器。小人见不得权力又离不开权力,所以不管单位更换了多少一把手,他们都能用各种手段很快贴上去。不断寻求新主子以仰承鼻息。而领导者常常对他们始而警惕,继而无谓,渐而亲近,最后让小人得逞。权势者也知道小人讨厌,但他们往往想利用小人,所以小人就有机可乘。
一般人对小人往往敬而远之,他们了解小人无耻而难缠的特性,总是抱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这样,小人的活动地盘就越来越大。如果对小人都采取这种策略,倒也挺好,让小人无形中孤立起来;可人们还为了各自利益与小人交往,这样就使一个单位变得是非不清,甚至乌烟瘴气。
权势者不正常的需要和普通人对小人的容忍,促成了小人的猖狂。如果权势者没有不正常的心理和不正常的需要,小人就无法投其所好、兜售其奸。如果普通人发现小人就毫不留情予以揭露,使其丑行毕露,小人就不会猖狂。
人在作某种选择时常常是时势使然,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趋利避好派是人的特点之一。但也有另一种情况:有些人做某种选择,并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心中早有打算,只不过等待时机而已。这种人在天性中有一种恶的东西,而且无所顾忌。只要对自己有利,朋友可以出卖,良心可以不要,他们的原则是永占便宜,永不吃亏。
如果每次社会转型都能使这些人得意并且得益,那就容易让人想到机制出了问题。
君子是认真者,往往认死理,才只顾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一个人太认真,就会被人视为敌手,视为障碍。这种人不会见风使舵,不会看谁的势力大就靠谁,甚至不会为感恩而放弃自己的见解。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怎么看。是否与内心的原则冲突、与大局利益冲突,结果惹得对手不高兴,同党也不高兴。这种人永远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会揣摩领导心理,只为一些大原则牺牲。
想在复杂的局势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能得罪一个小人。
为什么君子斗不过小人
是啊,君子斗不过小人。之所以斗不过,是因为君子讲道义,小人讲势利;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君子严责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君子不记人过,小人与人交恶;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帮结派;君子顾全大局,小人只顾已私;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君子老实做事,小人弄虚做假;君子襟怀坦荡,小人鼠肚鸡肠。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温和如三春暖风,小人阴险如冬日严霜。有这样的对比,君子何能战胜小人! 
斗不过,也只能在受骗蒙冤时感叹有假,在受欺侮时忍气吞声,在遭污陷时有口难辩,在受攻击时头痛上火。因为,论争斗,你没他狠;论争辩,你没他滑;论势力,你没他大;论关系,你没他广;论靠山,你没他多;论狡诈,你没他会。这么些“没有“,你何以斗得过他?你没见,他能把方的说成圆的,把圆的说成方的;他说一万句假话一点也不脸红;他只有势利却装出一幅代表真理的样子,他有意损你,气你,你怎么能奈何得了他? 
君子小人之分,是在道德方面。君子是具贤德之人,代表正义,代表美好,代表秩序,代表和谐。小人则是性恶之人,代表邪恶,代表丑陋,代表混乱,代表破坏。君子与小人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彼此的消长不同,所受的对待不同,因此产生的社会风气也不同。 
在风俗淳正的时候,君子受重视,小人被不齿;君子行其道,小人躲一边;君子受尊敬,小人遭唾弃;君子受重用,小人受轻蔑;而在风气不正的时候,则刚好相反,小人神气,君子憋气;小人飞黄腾达,君子怀才不遇;小人使奸弄巧,君子饱受迫害。尤其是在一些关键位置,君子多了,风气就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小人多了,风气就差,高逑一人弄权,多少英雄远走。 
如此说来,一般君子,也只能洁身自好,亲贤达而远小人,宁静淡泊,远争斗以避祸。至于将小人斗下去,那需要等待时机,待健康力量足以横扫小人势力时才行。尤其是扭转大的风气,则需要有大君子出现才行,这样的大君子,就是圣贤了。不过,小人可以得逞一时,不可得逞一世,正义的力量最终还是可以战胜邪恶的,尽管这往往要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这也正是君子理想不灭的原因所在。
在政界,一个人出点事情,就象一个人在马路上摔倒一样;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此刻正好来了一辆车;而在政界,可能就是很多辆车从你身上压过去。
现在的社会,你是一个不清白的人,人家觉得很正常;你真正清白了,人家反而认为你不正常。为什么做一个清白的人比做一个不清白的人还要难?
本来生活中有好多词语的内容很明确,有特定的含义,但只要与官场或者政治一沾边,内涵就丰富了。成熟,有人指的是有见解;有人指的是果断;有人指的是善于驾御复杂的局面;还有人指的是处世圆滑。
君子斗不过小人
中国封建政治的根本特征,是它的专制性和暗箱操作。封建帝皇为了坐稳宝座,消弥任何动摇自己地位的威胁,总是有意识地制造各种政治陷阱,营造使臣下人人自危的氛围,以便于操纵权柄,上下其手。这样一来,那些品质卑劣、心术不正的宵小之徒,便有机会曲意逢迎,兴风作浪,以售其奸了,这时朝廷上下往往充斥猜忌、诬陷的圈套。而这正是封建帝皇所企冀达到的效果。于是乎,竞相告密者有之,卖主求荣者有之,蓄意相诬者亦有之。功臣宿将在这一问题上稍有不慎,便会身陷绝地,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厄运。轻则被剥夺权力、废黜官位;重则陷身囹圄,授首刑场,诛灭九族。 
“惟辟作威,惟辟作福”,身处权力顶端的君主,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惯了,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处处曲意逢迎,给他吹喇叭、抬轿子,让他充分感受君临天下的美妙滋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君主有此嗜好,自然会有奸佞小人瞅准机会,投其所好,缘夤而进,从事政治投机,骗取君主信任。可不是吗,你辛辛苦苦杀敌建功,踏踏实实理政治事,到头来远不如那些奸佞之徒一个谄笑、一记马屁能让坐在金銮宝殿上的君主开心受用;你煞费苦心在君主那里培植起来的一点好感,奸佞之徒轻飘飘一句谗言,就可以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君子万一惹犯了小人,双方真的针尖对麦芒斗将起来,结局绝大多数可以预料:小人赢而君子输。这也许是中国封建政治机制运作上的一个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君子与小人斗法,结果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因为那些庸庸碌碌的小人,虽无一技之长,却能凭着八面玲珑、摇唇鼓舌而飞黄腾达、左右逢源。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英雄豪杰、功臣勋将四处碰壁、历尽坎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能之辈、奸佞之徒春风得意、称心如愿,或当大官,或捞大钱,这可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色,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悲剧。正因为这个缘故,历代的经史典籍,差不多全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却很少有教人如何做事的。它们所要向人们提醒的,就是只要会做人,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否则你能力再强,功劳再大,贡献再多,也是白搭。中国封建政治条件下,是君子向小人看齐,而不是小人向君子靠拢。而君子一旦向小人看齐,按照小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行动,则不复是君子了。这正是中国封建政治没有希望的缘故。
古今中外政敌之间总是水火不容的,不失时机地抨击对方是一种最基本的政治交锋方式。这里面没有迁就和妥协,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软弱无能。官场做人是一种最大的修炼。
一个政治家的成功经验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一个政治家的失败教训却是人人都可以汲取的。研究在仕途上失败的人,比研究成功的政治家更有价值。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教训,变成自己的人生财富,这是一条捷径,可以避免自己走一些人走过的弯路。天下当官的人,他们所犯的错误都是大同小异的,既然错误可以归纳,那就是可以避免的。他们的血和泪,他们的挫折和失败,就是最好的标本。重复别人犯过的错误,这是仕途最大的失败。
政治家从政治和全局上考虑问题,其他一切都退居次要;因为政治需要,他们会冷酷无情、铁面无私,甚至会采取一些卑鄙的做法。但因为政治需要,他们有时又会妥协,甚至委曲求全。
成功的人需要具备三种种素质: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情。
世界上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既然改变别人难,那就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说话三原则:一是力图说真话;二是不能说真话时,则应该保持沉默;三是无法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该伤害他人。
人类的知识有两个特点:从纵向讲是知识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知识的借鉴性。人类社会知识的发展,纵向靠继承,横向靠借鉴。
最容易发生腐败的环节,是最能考验一个干部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耐人寻味的。在各色人中,党政机关干部又是最耐人寻味的。
以“利益”来网结关系是官场公务人员的特色之一;谋取利益是“网结”的终极目的;而人际关系“网络”中,所有“勾结”都意味着冲突,冲突的“升级版”就是憎恨,憎恨的“升级版”就是你死我活。当人际关系发展到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报酬的极至就是死亡。
如果虚伪还是名利场上防守的武器,奸诈就是权力场上用以获取人头的短剑;如果虚伪尚局限在见机行事、见风使舵的领域,奸诈的目标就要远大的多,它主动出击,煽风点火、指鹿为马,重新洗牌;虚伪有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得已,奸诈则完全不是,奸诈是要无端杀出一条血路。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是世界历史和政治游戏中的铁律。
打“小报告”与“穿小鞋”初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仔细推敲,却是一对孪生姐妹。“小报告”因为“小”,是摆不上着面的,而且是“小人”所为;如果没有“小报告”,领导如何给人“穿小鞋”?如果领导有肚量,从不给人“穿小鞋”,那么打“小报告”的人要就无法生存了。为官者必须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拍马屁的人,是为了骑马;拍你的马屁,是为了骑你。”打“小报告”者,拍了你,骑了你;又通过你,达到了自己报复别人、整治别人的目的,而对你却没有好处。
人生在世,敢于斗争凭的是胆略,善于斗争靠的是智慧,只有把胆略和智慧结合起来才是生活的强者。
官场如战场,只不过官场上更多是拼心力,勾心斗角比刺刀见红更加惊心动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政府,有些官员不会拼命工作,只会拼命腐败,有的已经疯狂到了要钱不要命的程度。也许有不腐败的官员,但绝对没有不喝酒的官员,喝酒是官员的基本功;身在官场不喝酒,不是有病就是异类,迟早要被孤立和淘汰。身在官场,暗地里拼的是手段,可场面上拼命的是酒量,而拼酒量,拼命的是肝脏和胃,归根到底,拼的是身家性命。
对一些人来说,商场是战场,情场是钱场,命运是赌场,人生是游乐场。
工作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必须掌握好许多不能摆在桌面上的十分微妙的平衡策略和作出许多有悖法理有违心愿的妥协,否则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工作还没有什么成效,自己就在各种势力的攻击下先倒台。
妥协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的策略,符合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首先要保存自己的原则。
妥协是政治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有不少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就是不善于运用妥协,应该圆润无碍地运用妥协。
妥协,有时实际上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交换,是以退为进的有效策略。
成功政治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熟练地掌握妥协技巧。能成气候的政治家是决不会拿自己的政治命运去作孤注一掷的赌注的。不懂得圆润无碍地运用妥协策略的人,永远成不了政治家。
在当今官场要有所作为,关键是如何掌握平衡,在听话不听话之间,在有意无意之间,在合法不合法之间掌握平衡。也就是通常说的妥协。
在当今社会,没有谁能一手遮天,包打天下,你不考虑左邻右舍,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你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同官场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告诉人们,贪官庸官好对付,只要投其所好,不难掌握。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