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康熙真正想要看到的。是以,虽然犹豫再三,胤禩也还是将心中真正的想法写了出来。
练兵的这两个月,胤禩表面上看似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事实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他心里根本没多少把握。他虽然头脑聪明,又博闻强识,但他也并不是万能的,说到底胤禩也只不过是一个比较灵活机变的书生而已。靠着前世学来的东西在这三百年前的大清朝种种地,弄些发明,改变一些落后的现象与制度,便是他勉力能够做到的了。
但是他再如何灵活机变也只是一个书生,他没当过兵,就更加没有带过兵。因此,当康熙将这火器营八百来号兵交到他手上时,胤禩心里头是相当没底的。他不明白他一开始只是向康熙推荐这种新型的连发火铳而已,怎么到最后莫名其妙的康熙就让他练起兵了呢?虽说八百人不多,但康熙他就真的放心让他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少年阿哥带兵?他就不担心他将这八百人的兵力练成一帮渣渣?
胤禩闹不明白康熙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也没那个闲心去闹明白了,他只知道他自打被丢进军营的第一天开始就感到亚历山大。如何带好这帮痞子兵捏?如何将他们训练成一支作战入神,纪律严明,精气神爆满的正规军捏?胤禩开始搜肠刮肚地想各种点子,各种策略,翻阅各种书籍,同时也没少向军中的将领请教。经过实际的观察,与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之后,胤禩才终于感觉摸到了些门路。
两个月的练兵下来,胤禩看着这八百来号兵一天天的蜕变,成长,心中不得不说是充满着喜悦与成就感的。而今日康熙的夸奖又更加肯定了他的努力成果,看来他这两个月的付出当真没有白费。胤禩松了一口气,两个月来心中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也稍稍放松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字数有些少,内容也有些崩,orz,作者各种无力。。。。明明学的理,却偏偏缺少理科生的逻辑性;明明喜欢文,又偏偏没有文科生的才思敏捷。明明不擅长走剧情,偏偏又有剧情强迫症。明明想要快些完结,偏偏又话唠拖剧情拖得一塌糊涂的。TAT;这样的作者真心苦逼!作者陷入深深的自我厌恶当中。。。这章剧情应该算是走完了,下章上战场,第一个高chao应该就在下章了,前提是作者没有话唠发作的话。话说这是偶一直想要写的一个梗哦~~~~~~~~令,这个小高chao完了,就真的离完结不远了。


、战事(一)

九月初六,大军出发。
那个少年坐在马上,一身银白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光,说不出的英气勃发,俊美无俦。胤礽远远望着他离去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他能够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大军到达不久便遭遇了葛尔丹的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部队,清军大胜,歼敌上万人,一时间军中士气高涨。而胤禩带领的那支八百人的队伍,在这次作战中可谓是功劳显赫。且不说连发火铳威力惊人,一开火杀敌便如同切瓜砍菜一般,单是这八百兵士在作战时那股威猛的斗志,那种迅捷的速度,便足以震慑住敌人,让他们一上来便失了士气。
这次作战后除了得到例行的表彰与赏赐外,胤禩所带领的这八百火器营的威名也在军中传开了,一时间惹得人人艳羡,更是有不少将士想要一睹八阿哥的风采。当然,暗地里眼红嫉妒的人也不少。对于这些,胤禩都淡然处之,也告诫他手底下的兵士们安分守己。
第一次上阵杀敌,胤禩是非常不适应的。看着射出的子弹一枪穿透人的胸膛,晕染出一大片红色的血迹,接着砰然倒下,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便这么终结在了自己手中。虽然知道那是敌人,你不杀他,他便会夺走你的战士的生命,但胤禩的手还是抑制不住的发抖。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杀人的感觉,不能不说让胤禩刻骨铭心。
胤禩当晚便做了噩梦。梦里面一遍遍重复着白天的场景,子弹穿透胸膛,砰然倒下的身体,胤禩惊得满头满脸的冷汗,却是陷在梦魇里无论如何拔不出来。
“老八……老八……醒醒……快醒醒老八……”
胤禩不断听到有人在唤自己,最后终于“啊”的一声,张开眼睛,从梦魇中醒了过来。
“你总算醒过来了。”来人舒了一口气,似是终于放下心来。
胤禩听到声音,向说话之人望去,见正是与他同一军帐的老四。胤禛穿着亵衣弯腰立在他床前,透过帐外的军火映进来的光,胤禩能够看见他的亵衣是白色的,上面没有令他心悸的红色血迹。胤禩舒一口气,坐起身来,用亵衣的袖子胡乱抹去头上的汗水。期间胤禛走到桌前将油灯点亮,胤禩见着那亮起的晕黄的灯光心里面安定不少。
“喝口水吧。”胤禛不知何时又来到了他的床前,伸手将一杯茶水递到他面前。
胤禩双手接过杯子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冰凉的水流进胃里让他的头脑也随之清醒。
“多谢四哥。”
胤禛从他的手里接过杯子,转身放回桌上,又随手搬了张凳子,回到他床前坐下,这才开口对胤禩道:“魇着了吧。”
胤禩点点头:“做了噩梦。”
“你方才一直在喊叫,我怎么叫你都叫不醒。”胤禛道。
“对不起,打扰到四哥了。”胤禩歉意地道。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胤禛有些生气,随即意识到自己口气不太好,便又放低了声音道,“在我面前你不必如此。”说完这句话见胤禩面上现出些茫然来,胤禛心中不免有些泄气。但毕竟怜他方才梦中受了惊吓,因此将气馁收起,复开口轻声问道:“梦见了白天的事?”语气不可谓不柔和。
胤禛这一连串态度上的转变让胤禩有些难以消化,但听到胤禛的问题,还是如实答道:“是,梦见了在战场上杀敌。”
胤禩这句话说完两人便陷入了沉默当中。过了一会儿,才听胤禛缓缓说道:“你呀,性子太过纯善。战场上瞧着那般勇猛,实际上手在发抖是不是?”
被戳中事实胤禩面上有些挂不住,张口反问道:“难道四哥第一次杀人手就不会抖?”说完才想起老四这人心肠冷硬得很,他杀人时手大概真的不会抖。更何况在他们这些真正的皇室贵族眼里,下层人的命就是不值钱,也就更不要说那些敌人的性命了。
胤禛两眼直直的瞧着他,就在胤禩以为这个喜怒无常的老四又生气了的时候,才听胤禛慢悠悠的来了一句:“反正不像某人做了半宿的噩梦。”
胤禩一噎,半晌说不上话来。
接下来的战事便没有一开始时那般顺利了,敌人如同跟他们躲起了猫猫,再未正面冲突过。而待他们摸到些蛛丝马迹要去寻时,敌人却又遍寻不见了。眼见时间已拖到了十一月,塞外苦寒,而接连下了几场大雪之后,天气便愈发的寒冷了。好在御寒的冬衣已发下来,粮草也还算充足,将士们的军心也比较稳定。然而敌人遍寻不见,战事越拖下去却是越对他们不利。偏偏就在此时康熙又染上了风寒,这对本就扑朔迷离的战事来讲可谓是雪上加霜。眼见康熙久病不愈,相反还有愈加严重的趋势,有不少人纷纷开始劝康熙撤兵。此时撤兵无异于半途而废,康熙自是不肯,将那些主张撤兵之人大骂一通,然后下令大军兵分三路追击葛尔丹,无论是歼灭还是生擒,务必要将其拿下。
茫茫雪地之上,大军分三路出发了。而就在大军出发后不久,康熙到底因为日益严重的风寒而不得不撤离驻扎的营地,转而到行宫内养病。将养几日之后,风寒仍不见好转,康熙甚至一度出现了幻觉,见到了已故的皇祖母与皇后赫舍里氏。康熙深恐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下诏远在京城的太子前来侍疾。
而当胤礽快马加鞭赶到之时,康熙的病情已在日趋好转了。
“皇阿玛!”
康熙听到声音甫一睁开眼见到的,便是太子眼眶含泪,跪在榻前的情景。往日里仪容端整的太子此时满身的风尘仆仆不说,那消瘦的脸颊与下巴上青青的胡茬,无一不说明了收到诏令之后,他是如何一路快马加鞭的赶来。
康熙心中甚慰,开口和悦的道:“保成,你来了!”
康熙说完这话却见胤礽嘴唇嗫嚅着,眼眶中的热泪竟扑簌簌落了下来。胤礽拿袖子胡乱抹了把眼泪,半晌方哽咽着道:“皇阿玛……无事便好。”
康熙见着这样的太子,顿时整颗心都软了下来。胤礽这样笨拙的一句话在康熙的眼中,却是比任何孝顺表忠心的花言巧语都要强上百倍。胤礽此刻的真情流露让他在大病之后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康熙不由心中感慨: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等到胤礽转身出了康熙养病的寝宫之后,脸上的情绪方渐渐收起,最终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容。方才那钞真情流露’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恐怕连胤礽自己都说不上来。伸手按一按胸口,隔着厚厚的棉衣手指仍能感觉到里面那枚坠子的轮廓,胤礽嘴角的笑容忽而变得说不出的温柔:世间沧桑变化,总有一人值得他真心相待,痴心相守——试问他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太子哥哥救我!救我……”
“小八!”
胤礽猛然坐起大口的喘着气,头上脸上尽是冷汗,心脏似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备马!”
一刻钟之后胤礽已出了行宫,身后仅跟着两名贴身护卫。马在雪地中疾驰,猎猎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然而对于这些,骑在马背上的人却是浑然不觉。梦里面的场景太过可怕,胤礽不敢去想,他只是机械地挥动着马鞭,让马快一点,再快一点。
自从来到行宫之后,胤礽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前方的战事。这几日胤礽的右眼皮一直不停地在跳,而胤禩所在的东路军已有两日未传来消息了。胤礽心中不安,偏偏晚上又做了这样一个梦,胤礽便再也坐不住了。小八有危险,他要去救小八。此刻胤礽的脑子里除去这个认知之外,再无其他。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又滚回来更文了!看见欧尔的长评半夏好哈皮呀!从这章开始进入高chao,虽然作者话唠发作多写了一段八八噩梦的场景,但素,高chao还是无可抵挡滴来了!~(≧▽≦)~啦啦啦,接下来还有一更~~~~~~~


、战事(二)

“说,太子去了哪儿?”康熙重重一拍桌子,屋子里的人顿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常喜跪在地上身子哆嗦个不停,饶是他跟在胤礽身边多年见惯了各种场面,此时仍是吓得不轻。
“回……回万岁,太子爷他……太子爷去了军营。”
“太子去军营作甚,你这奴才还不从实招来!”
“回……回万岁,昨日夜里太子爷突然从床上起来说要备马,奴才阻拦不住,太子爷便带着苏图跟舒尔旺离开了。奴才问太子爷去哪儿,太子爷只说去军营,其他的,奴才便……奴才便不知了。”
“太子几时走的?”
康熙的声音平静下来,然而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山雨来之前的平静罢了。
“回万岁,昨夜子……子时……”
“子时?你为何不来报于朕?”康熙的声音愈发平静。
“回万岁,太子爷……不准。”
常喜吐出这最后两个字之时已是汗如雨下,身子依旧抖个不停,然而心却渐渐安定下来。如今他已然是豁出去了,无论万岁爷怎样处置他他都认了。
“太子不准……”康熙嗤笑一声,“好一个忠心为主的奴才!”康熙猛地一拍桌子,胸脯上下起伏不定。
“给朕拉出去打,重重的打!”
康熙一声令下,立即便有侍卫进来将常喜拖走。常喜也不辩解,也不求饶,任由侍卫将他拖了出去。
“派人,去军营。”
等到军营那边传来消息,已到了下午。
“禀报万岁,太子爷今日天不亮便到了军营。末将们劝阻不下,太子爷调兵五千,向东北方向去了。”
巴克努跪在地上心中惴惴,想起今晨天不亮太子一身风尘仆仆来到军营,二话不说便调兵遣将。他作为统帅之一极力劝阻,然而却被太子那一身的戾气吓得不轻,最后只得妥协。太子带人出发之后,他便快马加鞭的赶来了,只希望康熙不要太过震怒,能够从轻发落才好。
康熙听完巴克努一通禀报肺简直要气炸了。
“你们为何不拦着?”
不等巴克努回答便又接着问道:“太子没有明旨,没有兵符,说要调兵你们竟然也随他?”
巴克努吓得一个激灵,连忙张口解释:“回万岁,没有您的旨意末将们如何敢派兵。只是太子爷说……太子爷说末将们若不派兵,他哪怕一人也要前往。末将们怕太子爷出事,这才不得不派兵跟着。”
“你们那么多人,为何不拦着?为何不拦着?”康熙脸色铁青,显然更加暴怒了。
“万岁,太子爷把刀架在了脖子上,末将们如何敢拦?”巴克努哭丧着脸,不得不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康熙闻言脚下一个踉跄,若非身边的梁九功眼疾手快扶得及时,只怕要撞在身后的桌子上。
康熙浑身脱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半晌之后,方出声问道:“如今军营里还剩多少人马?”方才还充满怒气的声音此时竟是虚弱不堪。
巴克努闻言张口回道:“回万岁,还有不到两万五千人。”
“朕命你即刻回军营,调兵一万,追上太子。”
“万岁,是将太子追回还是……”
康熙听了立刻提高了嗓门:“你们有那个本事将他追回来么?”
“是,末将领命,末将这就回军营调兵。”
巴克努吓得一个激灵,赶紧领旨跪安退了出去。直到离了行宫老远,这才敢抹一把头上的冷汗,拍一拍仍留有余悸的心口。
“万岁爷,您该用膳了。”梁九功望着自巴克努走后便一直僵坐在椅子上的康熙,不禁忧心不已。太子爷一声不响半夜出走调兵这件事,对万岁爷的冲击不可谓不小。只是他这个做奴才的不好多加劝说,只能在日常琐事上嘘寒问暖了。
见康熙不语,梁九功只好再次出声劝道:“万岁,您多少用一点吧。您病还没好全,老这么不吃不喝身子哪能受得住啊!”
就在梁九功以为康熙不会开口之时,却听康熙的声音在屋子里幽幽地响起:
“太子他为了老八当真是连命都豁出去了……”
康熙左思右想了一下午,最终为太子反常的行为找到了这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当初兵分三路,老八便在东路大军。这几日东路军一直未传来消息,太子连夜出走,今早带兵去的,便是东路军所在的东北方向。
只是,这看似合理的解释背后,实则却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之处。
东路军虽然多日未有消息,但太子如何就断定老八有危险?
太子一向谦恭孝顺,行事也颇沉稳老练,这次如何竟这般不知轻重,连夜出走调兵,还一声不吭?
还有最令他感到费解的,太子与老八感情虽好,但随着这几年老八被逐出宫外,他们两个便不常走动了,太子如何会为老八甘冒这么大的风险?
胤礽身为太子,他不可能不知这件事情的后果,然而他这如同中了邪一般的举动,究竟是为何?
若说是兄弟情深,且不说自古皇室里头亲情淡薄,手足之间互相猜疑防备甚至自相残杀;单说在寻常的百姓之家,又有谁会为了兄弟将刀架在脖子上?
这般深厚强烈的感情,有谁会相信是兄弟情深呢?
康熙深深地叹一口气,不愿再想下去,一切就等到太子回来之后再说吧。
再来说胤禩这边,大军向东行了七八日之后仍是不见敌人踪迹。这日傍晚大军正停下来扎营,突听前方探子来报在向西六十里处发现了敌人踪迹。经过将领们分析之后,立即决定大军拔营出发,连夜向西行进。大军走了一夜,直到第二日傍晚仍未发现敌人。将领们无奈,只得吩咐停下来暂时扎营。然而到了夜里四更时分,突听得外面杀声震天,竟是敌人不知何时攻了过来。四更天正是人最困乏之时,可怜许多战士尚在梦中便被敌人一刀夺去了性命。
这一仗打得可谓艰险之极,从半夜一直打到天亮,清军越来越少,而敌人竟似源源不绝。眼见我方败势已显,将领们只好下令带兵突围。等到突围成功,原先的五万人马此时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两万人且打且退,逐渐向费扬古率领的中路军靠拢。
胤禩同将领们分析过了,敌军兵力太多,少说有十万人马。若他们原路退回军营,加上那三万驻军,也才不过五万人,这样一来岂非等于将自己的老巢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而且还是在没有自保之力的情况下,届时皇上危矣。而中路军离他们较近,兵力也最多,有八万人马,目前这种情况下向中路军求助无疑是做好的选择。
大军突围之后胤禩便派人快马加鞭分别向军营与中路军报信,前后总共派出去好几拨人,只希望有那么一个能将信送到,好想办法救援。
这样又过了四五日,原先的两万人马只剩下五千人不到,援军久候不至,东路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清军逃了数日,此时早已人困马乏,胤禩索性决定不再逃了,寻了个地势较高处,吩咐士兵们挖战壕。胤禩想过了,这样逃下去早晚一个死,倒不如停下来放手一搏,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虽然他们现在五千人不到,但是这几日下来敌军也不是毫无损伤。据他估测,敌军由最初的十几万人到如今大概只剩下七万人不到。如此放手搏一搏,也许还能等到援军到来。如若实在等不到援军,胤禩也想好了,他势必与这五千将士共存亡。
伸手按一按胸口,隔着冰凉的铠甲与厚厚的棉衣,胤禩的手指仿佛仍能感觉到那枚坠子的轮廓。胤禩的脸上忽而漾出一抹温柔的笑容来:世间沧桑变化,哪怕这一生仍旧短暂,但总有一人为他痴心相守——他,此生足矣!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君来报道~~~~~~


、战事(三)

“启禀皇上,贝勒爷吩咐奴才务必将此信交到皇上手上。”
康熙接过信,一目十行,读完之后过了良久竟将信在掌中紧紧攥成一团,半晌之后竟又展开,放在烛火上烧掉了。
信是大阿哥传来的,梁九功还是头一次见着康熙读完信之后做出这般举动。他虽不知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但只盼着千万别是什么惊天坏事才好。自那日太子出走之后的第二天,康熙便离开养病的行宫回到了军营里。这几日虽然康熙的气色渐好,但他看得出万岁爷心里头压着事。太子爷的事对万岁爷影响不小,若大阿哥那边再出点什么事情,对现在的情势来说岂不是雪上加霜。
如梁九功所料,胤眩潜呷肥党隽说闶隆X费|在信上写到胤禛与他发生分歧,不顾军令,领兵一万向东去了。
若非康熙读信时是坐着的,他此时怕是早已站立不稳了。老四他带兵向东去做什么?那里又有何人值得一向老成持重的老四不惜违抗军令?康熙只觉得大脑一阵阵眩晕,数日前因着太子出走而涌上的那股脱力感此刻又袭遍了全身。
好啊!真好啊!他们兄弟一个两个的为了一个老八当真连命都不顾了!真是他的好儿子啊!
“拟旨”良久之后,康熙方缓缓出声道。
“是”内侍展开一卷空白的圣旨,提笔欲写。
“……现命中路军即刻东进,不得有误。”
内侍最后一笔写完,正欲搁笔,便听康熙的命令传来:“再拟一封。”于是内侍赶紧又展开一卷圣旨继续写。
“西路军停止西进,速速撤回。”
内侍怔了怔,没想到这第二道圣旨竟然这样短。等了一会儿,见万岁始终不再开口,这才终于确定圣旨是拟好了,赶忙搁下笔,退到一边去了。
等到圣旨盖了玉玺分别由士兵送出去之后,良久,屋子里方传来康熙的一声叹息,久久不散。
康熙心里也清楚,东路军至今未传来任何消息,多半是遇上大麻烦了。太子跟老四这么不顾一切的赶去救援,他虽然震怒,但平静下来之后却也不得不下令派中路大军前去支援。老八虽然死不足惜,但太子跟老四却是万万不能出事的。康熙想到胤禩,胸口又止不住一阵憋闷。这个老八,康熙当真恨不得他死在战场上才好。
此时被他的老爹康熙恨不得诅咒去死的胤禩,眼下当真是离死不远了。接连两日的苦战,虽说靠着那威力巨大的连发火铳未使敌人攻上山头,但,枪弹终有用尽的一天,到那时,他们唯有一死。
士兵们挖好战壕不久敌军便追了过来。他们呆的地方地势较高,胤禩命士兵们全部躲进战壕里,然后开枪向敌人扫射。敌军兵力虽多,但架不住连发火铳威力巨大,冲上来一拨便被打倒一拨,根本近不了山头。这样断断续续僵持了三日之后,敌人已折损的剩下不到五万兵力。
从最初的十几万到如今的不到五万,他们在这支清军身上折损的太过严重,而如今,他们尚且不知清军还剩下多少弹药,还能够这样坚持几日。葛尔丹心里面动摇了,当初憋着的那口气想要把这五千清军拿下的想法,到如今已然动摇了。为了这五千人他们已经付出太多的代价了,他不想他的将士们再折损一人,因为那太不明智了。
然而若要就此撤离,他就更加不甘心。耗费了他这么长时间,折损了他那么多的将士,若不能将那八阿哥生擒,先前那么惨重的代价岂不是白付出了。他葛尔丹一声叱咤草原,连康熙都不能奈他何,更惶论一名乳臭未干的小儿。他就不信他今日拿不下这个八阿哥。
“清军们听着,你们这样下去不过是强弩之末,支持不了多久的。本帅无意于取你们性命,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本帅便饶你们不死。而且,你们有谁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