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场营销理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产品x的C种战略选择(撤出或退缩战略)。此战略的目标是:
或是将产品x投向最佳市场领域,因此而减小市场占有率也在所不惜(C1);
或是将产品x投入一个增长率低的市场领域,在此领域产品x可占据主导地位(C2);
或是干脆使产品x处于〃休眠〃状态(C3)。
3。改变行业。改变行业不仅要求企业掌握新技术、生产和销售本领,而且需要建立新的信息系统。除此之外,也许还特别需要某种新的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新程序。由此可以看出,改变行业作为一种战略实际上已经包括并超出了单纯的产品市场战略。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产品市场领域中,一个企业的独到之处往往在于它具有特殊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或信息来源,以及具有做出某种决策的特殊能力。
(二)ANSOFF增长战略
ANSOFF增长战略要素有四个方面:
(1)活动领域。包括产品、市场、技术等。
(2)增长矢量。主要指企业的发展方向,它包括表21。2。5所表示的四种情况。
(3)竞争优势。指企业拥有选择竞争有利地位的机会。
(4)协同作用。指企业新的活动领域可能对原有活动领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根据新产品制造技术与现产品制造技术的差异程度以及新顾客与老顾客的差异程度,Ansoff多角化战略又可将之分之四种类型:〃水平〃型多角化战略;〃垂直〃型多角化战略,〃集聚〃型多角化战略;〃斜向〃型多角化战略。
Ansoff增长矢量的四种情况
协同作用效果。协同作用是Ansoff增长战略基本要素之一。Ansoff说:〃积极的协同作用常常会起到2+2=5的奇特效果〃。这表明企业希望从活动的新配合中得到比部分结果更多的东西。协同作用的成功在于通过一种新的活动,更好地利用企业现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去发展企业活动。比如,不仅要更好地利用厂房和设备,而且还应更好地利用工人、设计人员和领导者的本领。此外,协同作用的成功还在于利用企业在各种经验中(销售经验,技术经验,生产经验)的自我积累现象。协同作用效果一般用规模经济、利润率增长,成本降低和企业形象等情况加以衡量。
内部增长和与外部结合增长的战略。上面述及的增长战略或多角化战略必须纳入内部增长或与外部结合增长的总体战略之中。
内部增长战略只利用企业现有金额手段和技能。与外部结合的增长战略则相反,应该扩展企业活动领域,使之与企业其他活动结为一体。此战略可以表现为合并,吸收,资金投入和联营战略。
营销决定竞争力
企业营销到底是作为一个卖东西的职能还是作为整体运营的课题,决定着企业现实的竞争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创新的时代;人们对创新抱着极大的热情;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实现创新的前提是自我否定,否则创新最多只不过是一种愿望。
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所做出的判断:我们传统的管理是落后的,管理课也是落后的。传统的管理是按职能展开的,当上面要抓质量就再设一个质量科,当上面要抓企管就再设一个企管理办,企业组织就按职能设置起来了。每个职能科室一旦成立起来,就要表明自己的重要性,就开始忙了起来。但他们忙的不是自己,而是让人家开会,汇报,填表。大家都强调自己是重要的,碰到一起就矛盾重重,于是总经理就不得不召集开会解决这些矛盾。企业所开的会,有多少是在研究怎样开拓市场,怎制定竞争战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研究这些人为造成的矛盾。企业的能量就在内部消耗掉了,对外就没有竞争力。这就是有的国有企业人才济济,设备优良,却连一个老农民办的乡镇企业都竞争不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师开设的课程,实际上也是在按照企业所设的职能在安排内容。在原有课程前面安上“现代”二字,实际上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变化。
现在书店中有许多版本哈佛管理教材,其中“营销管理”这一词没变,表述的方法并不是讲怎么卖东西,而是在讲市场运作。再看看国外的公司,则称之为人事经理、财务经理、销售经理。绝不是经理比科长叫起来好听,而是科长是履行一种单一的职能,而经理完成的则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的一课题。因此,营销学不是研究怎样将现有东西卖出去的职能,而是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占领市场求得企业发展的课题。
这样的提法有什么意义?首先就在于表明,营销的问题已从企业组织过程的末端移到了企业前端。就是说,不是生产出来再想法往外卖,百是在产生产品创意之前就产生了营销问题。新产品开发不是在填补生产线上的空白,而是在贯彻一种独特的销售主张。
其次,营销已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在企业中技术、人才当然重要,但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是要有市场,要有客户,也就是营销的问题。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人,首要抓的就是营销。企业家就是生意人,如果对这样的命题接受起来都有困难,那么这个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必然会陷入困境,以致于出现生存的危机。
最后,营销应是企业整体需要关注的事物。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营销责任,无论在哪个环节上缺乏营销意识,都会使企业失去应有的市场机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在许多企业中技术人员不问市场,这就使企业从根本上失去了营销能力。有的时候技术人员的错误也是真诚的,这种“真诚”也许比别有用心更可怕。他们谈起来还十分激动:“我设计得很好嘛!你们为什么卖不出去呢?”他们不能反问一下:“不按市场需求设计的产品能有销路吗?”我们必须尊重技术人员,因为他们是企业的宝贵人才,但是需要教育他们尊重消费者,否则就出现工程师对市场傲慢的现象。在许多企业中需要解决是以工程师为中心还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问题。
笔者曾到过温州德力西集团公司,由于名气很大,我想象一定是个生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企业。可到现场与我的想象有很大的距离,大量采用的是手工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也谈不上高科技含量,与同类型的一些国有企业相比,绝无先进可言,甚至有相当的差距,可它实现的效益却又是一些国有企业无法比的。经理似乎明白我的疑惑:“客户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生产,客户什么时候要货我们就什么时候交货,而恰恰这两点在许多大企业是做不到的。”话很平淡,可涉及到的是要害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在体现着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营销到底是作为一个卖东西的职能还是作为整体运营的课题,决定着企业现实的竞争力。
营销管理要满足五种需求
企业每天都在做营销决策,有关于渠道的、关于促销的、关于价格的,这些决策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成败。我们看到,成功的企业总是少数的,很多企业是昙花一现,或在垂死挣扎。有人估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岁,民营企业的寿命为2。9岁,而《财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4050岁。中国企业寿命偏短,部分企业是因为营销管理出了问题。那么营销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呢?营销管理到底是管什么呢?有人说营销管理是管销售队伍,防止销售队伍“叛变”,用选人、留人、晋人等手段把他们管住,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卖货;有人说是管理经销商,认为经销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有人说是终端为王,一切营销管理都要围绕终端展开。
要分析营销管理到底是管什么,还是回到市场营销的本质上来。每个人、每个企业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都有需要,并愿意付出一定的报酬来满足部分需要,于是这部分需要就形成了需求。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满足需求,有自行生产、有乞讨、有抢夺、有交换等。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通过交换满足需求。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是企业通过交换,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企业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别人的需求,双方愿意交换,如此而已。所以需求是营销的基础,交换是满足需求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营销管理就是需求管理。
五种需求缺一不可
营销管理要管什么需求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的很多方面,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强调供应链,因此各个环节的需求都要考虑到,这样的营销政策才是好政策。有个笑话说,某单位科研人员得到了一笔奖金,于是领导准备进行分配。在分配时,出了问题,到底要给发明人多少奖金呢?给团队其他成员多少奖金呢?领导很难定,于是让每个人阐述分奖金的理由。其中看门的老大爷说:“我不给你们看大门,仪器设备都会被偷,怎么搞科研?”打扫卫生的张头说:“我也有功劳,我负责打扫卫生,我不掏厕所,你们会憋死的。”
这是个笑话,但在营销中,企业制定营销政策,要充分考虑营销政策推行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是企业、消费者、经销商、终端、销售队伍,这五个方面。营销管理要满足企业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经销商的需求、满足终端的需求、满足销售队伍的需求,在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企业得到了发展。
1、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的需求有那些呢?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说白了就是可持续赚钱。企业可以短期不赢利,去扩张,去追求发展,但最终目的是赢利。所有的人员、资金、管理等都是为企业实现可以持续赚钱的手段。按照营销理论,企业要坚持“4C”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但实际上“以消费者为中心”是企业思考问题的方式,企业要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行动。老板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要操控市场,要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有不同的需求。
市场孕育期,企业开发了创新产品。企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要迅速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另外要迅速打开市场。所以此时企业可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操作手法,怎么来钱,就怎么来,怎么出销量就怎么来。可能采取的政策是高提成、高返利、做大户等。
市场成长期,企业飞速发展,出现了类似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要用比对手快的速度,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制高点。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开发多品种、完善渠道规划、激励经销商等。
市场成熟期,在市场成熟期,企业需要延续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要追求稳定的现金流量,同时还要开发其他产品。这时企业要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促销政策。
市场衰退期,企业要尽快回收投资,变现。
从上面简单的生命周期描述中,我们看到,不同时段企业有不同需求,满足企业需求是第一位的。营销管理是对企业需求的管理,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根本。所以作为营销决策者首先要考虑:“我的老板要求我做什么?公司现在需要我做什么?股东需要我做什么?”然后在具体落实企业需求的过程中,考虑下面的四个需求。
2、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的消费者是不成熟的,所以才容易被企业误导,策划人搞得概念满天飞,风光三、五年。真实的、理性的消费者需求是什么呢?消费者对好的产品质量有需求,消费者对合理的价格有需求,消费者对良好的售后服务有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最长久的,企业可以满足短期利益,忽略消费者需求,但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他们会选择离开。
著名的春都,发家于火腿肠,上市公司。在九十年代是中国知名企业,行业先锋,但在多元化战略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主营业务大幅萎缩。为在价格战中取胜,春都竟然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来降低生产成本,含肉量一度从85%降到15%,春都职工用自己的火腿肠喂狗,戏称为“面棍”。只考虑自己需求,而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春都,付出了惨重代价,销量直线下滑,市场占有率从最高时的70%狂跌到不足10%。春都的灭亡是必然的,只考虑企业的需求是危险的。企业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消费者,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一个消费者。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所以对企业来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企业最长久的保障。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企业还要发掘需求,引导消费的潮流。甚至去取悦消费者,去讨好消费者。
3、满足经销商的需求
经销商的需求是经常变动的,但归根结底是三个方面。
经销商需求销量。如果你的产品是畅销产品,不愁卖。这个时候经销商可能只需要销量。因为他知道,你的货可以带动其他货走,这样他可以从其他货中赚钱。
经销商需求利润率。如果你的产品是新产品,这时经销商期望比较高的毛利。你的货可以走得慢,但是很赚钱,这样他也满意。
经销商需要稳定的下家。如果你的货物实在紧俏,零售店非有不可,你给经销商货,经销商就可以用这个产品建立渠道,维护自己渠道的忠诚。当然,如果你可以帮助他做管理、管理渠道、管理终端,这样你也满足了他的需求。
所以企业在制定营销政策时要知道经销商的需求是什么。经销商是要长远发展,还是要短期赢利。企业制定政策时候,要考虑到经销商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从企业自己出发,也不是仅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毕竟在有些行业,经销商是不可或缺的。经销商也有发展阶段,他在创业阶段需要你给他指点,需要你给他支持。当他的网络已经形成,管理基本规范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利润。不同发展阶段,他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要针对经销商实际需要不断制定出符合经销商的销售政策、产品政策、促销政策。
4、满足终端的需求:
很多企业强调“终端为王”,终端也确实成了王。某些特殊地位的“超级终端”索取进场费、陈列费、店庆费等就不说了,十分恼火的是,有些中小终端超市动不动就玩倒闭。做终端风险和成本都很大,到底企业做不做终端,怎么做终端?成了老板两难的选择。按照目前的渠道发展趋势,终端是不做也得做,做也得做,关键是怎么做。所以很多企业都有终端策略,制定区别于经销商的终端政策,满足终端的需求。
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连锁商家,更是“难缠”。因为国美等连锁家电而导致,创维这样的彩电巨头都要采取“第三条道路。”手机行业的连锁巨头也很“可怕”,上百家连锁店,迫使厂家对他出台倾斜政策。终端和经销商同为渠道的组成部分,如果让厂家做出选择,宁肯选择终端,而不是选择经销商。做终端的办法,很多企业不一样,宝洁公司的市场人员就只做终端的维护和支持,而不管窜货、不管价格。在宝洁眼中,终端比经销商更重要。毕竟是终端的三尺柜台决定了厂家的最终成败。
5、满足销售队伍的需求:
销售队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是自己人,所以先满足外人的利益,如果有剩余就用来满足销售队伍的利益,这是很多老板的做法,既“宁予外寇,不予家奴”。表面上看销售队伍不是很重要,只要赚钱就会跟公司走。但一个销售代表的背叛可能导致一个地区业务的失控。朋友公司的一个销售代表,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做分公司经理,把他以前的经理打得要请他吃饭。
任何营销政策,最终都靠销售队伍来贯彻,销售代表执行力度的大小,可能比政策本身的好坏更重要。这是个“打群架”的时代,营销竞争是靠团队的,所有的经销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都要通过销售队伍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那些呢?无外乎生存和发展,销售队伍对合理的待遇有需求,对培训机会有需求,对发展空间有需求。因此企业要在不同阶段,发掘销售队伍的需求,尽量来满足他们。
在上面说的五个需求中,企业需求是根本,是营销管理的出发点。其中消费者的需求、营销商的需求、终端的需求是串联的,一个环节没满足,就会使营销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一个环节“不爽”,就可能导致企业“不爽”。作为营销管理者,要从这五个方面出发,来考虑营销问题。如果营销出了问题,就一定是这五方面出了问题。优秀的营销管理者,要善于分析这五个方面,善于平衡这五个方面的资源投入,取得营销的最佳效果。
一定要牢记:企业需求是根本、消费者需求最长久、经销商和终端的需求是不可缺少的、销售队伍的需求最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是营销管理者,就去满足这五种需求吧,这是你存在的价值!
4Ps――精典的营销理论
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s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s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s理论取代4Ps步入现代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
1、瞄准消费者需求。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
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二是随着4Cs理论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经过一个时期的运作与发展,虽然会推动社会营销的发展和进步,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
三是4Cs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s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是4Cs仍然没有体现既赢得客户,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如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快速反应等。
五是4Cs总体上虽是4Ps的转化和发展,但被动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浓。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如互动关系、双赢关系、关联关系等。
营销理论的最新进展――4Rs理论
针对上述问题,近来,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新理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
1、与顾客建立关联。
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它企业。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特别是企业对企业的营销与消费市场营销完全不同,更需要靠关联、关系来维系。建立关联的方式很多,各类企业不尽相同,现举几例:
――与用户关联。利用系统集成的模式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
企业本身可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但这个服务不一定是完善的,很难保证每项服务都是最优秀的。解决办法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然后在更大范围内系统集成和优化组合,这样可以保证方案和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