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叛徒 中秋月明(著)-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阻力也会小很多……”这就有点阿腾灌输的东西了:“说到底,这些非洲领导人,不管有多少钱,都不得善终,我这是在帮他们,应该感谢我的。”
唉,他也真够无耻了。
可玛若就喜欢他这股劲儿啊!
不过等圣玛丽号降落在班西加培训基地的跑道上,安妮才乐淘淘的从驾驶舱出来:“我操作的降落,还不错吧?”
一家人是真的给她树个大拇指,之前不知道,现在真有点后怕,是玛若先叫出声的:“外面?!”
都凑到舷窗边看出去,和全家人之前来班西加游览沙漠风光的时候大变样,外面几乎全都是密密麻麻的黑人士兵!以前不都是训练邻国北非反政府武装人士么?
齐天林随口介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里就是非洲籍投诚还有俘虏兵的初级培训基地了,每个批次五百到一千人,不停给非中还有卡隆迈输送兵源。”
真的是,难道以为迪达带着一帮人,和马嘉带着两三百人在卡隆迈就是真是做点业务,就能保住新政权么?
不停的以培训新军的名义,把卡隆迈的原来军队拉到这边来洗脑培训,口口声声还是忠于目前的总统,但基层骨干全都是接受了政治熏陶的忠诚学员,这些精英力量是被送到非中单独培训,见过新非洲新气象,完全接受了耶米斯基纳那一套崇拜主义加革命精神洗礼的,而且他们都是以一个神秘党派的名义在控制这些卡隆迈军队,成型一部分,就送回去一部分,一点点瓦解现有政权的实际控制力。
用一种软性革命的形式,实际掌控了卡隆迈的各地实权,却让总统府和国际舆论都没有察觉,颇有些当年国共合作时期,大肆发展先进人员入党的风范!
就因为最近有源源不断的黑人骨干力量被送到加图拉的政治大学去培训,所以蒂雅手里的人手也宽裕了不少,是她带着几个黑妞飞过来接机的。
好久没看见这姑娘,柳子越亲昵的拍拍她的脸蛋,蒂雅也有看见家人的笑容,很难得,招呼着抱过孩子:“车都在旁边等着的,我们直接出发……”
黑妞被留下看守喷气机,有齐天林跟蒂雅在,这一家人几乎就是没什么危险的,两部沙狐被他俩各开一部,就从基地出发,直接奔赴不到一千公里外的加拉小镇,那个齐天林获得新生的地方。
这几乎是一次公开的家庭祭拜活动,苏珊甚至煞有其事的给法西兰方面备注了一下自己一家人的去向,关于沙漠鹰前任领导,也就是齐天林的岳父,都曾经苦战过的地方,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这条路线也是一路向南,只是跟到撒哈拉深处的宝藏地点不同,这边基本就是沿着利亚比中部撒哈拉沙漠的边沿,靠近海岸线,远远的经过艾季达也比再往石油腹地走一点,就到了,地广人稀,虽然还不怎么太平,但是鉴于油水都在大城市,石油也没有怎么产出,所以一路走来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安妮跟柳子越在蒂雅的车上照看孩子,这是两部刚从阿联酋运过来要送到非中给总统级人物配备的崭新VIP级沙狐,所以内部装潢和座位都很舒适,孩子们在飞机上玩闹了一路,现在在凉爽的车内温控下,就趴在松软的皮沙发上面睡着了,安妮坐在副驾驶漫不经心的看周围环境,只有柳子越抚摸着挂在车壁上的那些冰冷的枪支,觉得逐渐在接近丈夫的工作实情。
齐天林开在前面,苏珊也不停的张望外面:“二十年,罗伯特一直都在经营北非,我却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他总说这里太艰苦,舍不得我来吃苦……”有点情绪受到波动的样子。
齐天林专心开车不吭声,他也不太擅长安慰人,玛若代替了男朋友:“他自己都经常说总有一天会把运气耗尽,有这个思想准备的,您也别太……嗯,想想那位露丝?”
提到罗伯特的发妻,苏珊终于有点笑意:“那倒是……”转头看看女婿:“你们现在这样看起来也蛮不错?”
玛若还是有点不甘:“还不是我牺牲最大……”还抱儿子从后面去咬男朋友的耳朵,说起来沙狐的前排中间扶手箱那是真够宽大,小奥塔尔索性就坐在上面了傻呵呵的笑着看外面漫漫荒原……
齐天林抽空回头狠狠的亲一口儿子:“快到了……别这么伤感,我会替他们报仇的,老鹰不过是个小卒子,也不会善终,别以为躲在牢房里面养老就可以善终,嘿嘿,我可不是个善人……”
几个小时以后,转过一片荒原,蒂雅还在后面给安妮和柳子越陈述她第一次跟着齐天林出任务,就是在这附近爆破石油开采区,车载电台里面就传来齐天林的声音:“到了……把车就停在前面的高地上,我们慢慢走下去,你们几个就留在车上,蒂雅顺便做个高点监控……”这纯粹是一种习惯。
蒂雅回应一声,就呼啦啦的把沙狐开上高点,停好车,打开后面的圆形天窗,从一张皮沙发的下面拉出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送上车顶,自己才取出一具高倍双筒望远镜,探出半个身子,就那么靠在那,娴熟的往四周做瞭望。
安妮也在手套箱里面翻出一个小望远镜,招呼柳子越:“走吧,我们下车,就在外面看看他们干什么,在车里也颠簸了好几个小时了,我跟保罗也偷偷来过这边的,不过是在沙漠那边……”
家的感觉比以前确实要紧密一些,有些比较秘密的事情也可以说说了。
第0795章 空虚
美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的编制体制有很大区别。
美军一般是以独立旅和师属旅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和世界上大多数部队师、旅、团、营、连的编制不同,美军取消了中间的团一级,而师级的行政管理权和作战指挥权在旅部是分开的,战术指挥于控制上,设立了师下面的三个旅级指挥部,这样做法,导致一个师里面能分别指挥诸兵种协同作战,指挥层级简明高效,最上面的要求可以马上下达到营连级的指挥官手中,尽可能保持部队的灵活性,这在二战以后建立的编组模式对美军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而俄罗斯就是最标准的大军区、集团军、军、师、旅、团……等等顺序编制,其中二战以后强调机械化作战的摩步师成为最核心的基本作战单位,旅反而不重要。
就好像二战时候,苏联军队动不动就调几十百把个师,齐天林那时看点纪录片或者资料,就觉得头晕,这得多少人,这调动起来得多容易出问题,效率是多低。
但在管理上面,中央集权制的俄罗斯却更容易控制军队一些,毕竟除了美国,任何国家都会顾忌军队政变的可能性。
而美国是在宪法一开头就说明,任何军队不得用于国内,谁敢把军队在国内使用,所有士兵乃至国民都会反对,这样美国人就能把军力全都用到别人的国土上,不用防内贼。
所以美国人的体制是真有一定的优越性的。
但是在二战以后过去了大半个世纪,美国跟俄罗斯都在不停的变化。
美国军队有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名军人特别是军官尽可能的整个服役生涯都在一个部队体系,这对于保持团队精神和部队凝聚力以及提高技战术方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那些退伍兵才会对自己的部队有一种极为忠诚和铁血的态度,把战斗部队徽章纹到身上的比比皆是,好像宝宝那样一直珍藏自己曾经所属单位的标志。
别的国家想学都学不到,因为谁都担心军官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成山大王,土皇帝,危及政权,必须要各个军区调来调去的搞轮换,所以只有强调军队只能对外的美军才能迈过这道坎。
但是在越战时期,美军就受到了大量特种作战分队编制多样化的冲击,搞得美军体制混乱不堪,所以最后还是清理出去特种作战司令部独立成军,但各兵种也保留了一些特种作战大队,这一点跟华国的军队编制有点类似,齐天林当年就是西南军区集团军下辖的一个特战大队成员。
所以总的来说,美国人的军队体制强调的就是一个简洁明了,编制灵活。
俄罗斯的变化就要困难得多,首先整个九十年代到世纪之交以后都是在下滑兵力,兵饷都没钱给,哪里谈什么改革,所以勉强支撑,不停削减,直到现在,才终于缓过一口气,第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就是,仿效欧美国家的特种作战大队编制,搞一支带有标杆性质的快速反应部队,而不是以前那个著名的信号旗、阿尔法部队那种更接近特警或者说内卫部队的伪特种部队。
看看信号旗和阿尔法在最近一系列的反恐作战中的损耗和成绩就知道了,这两支部队是真的徒有虚名!
之前有个计划是在首都附近重新训练一支特种部队,后来发现规模小了也就防止点恐怖分子,对于国家利益根本没帮助,所以这次在高加索一带集结的新型特种作战部队,是按照摩步师的规模编制建立的,起步就是一万三千人!
下辖一个步兵战车团、两个装甲输送车团、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航空团以及若干直属分队,全都是从各兵种各部队抽调精英组建起来的一个全新的师!
高加索地区因为车臣的关系,一直都被俄罗斯驻守重兵在这边,所以一个师的调动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外国情报机构都不会列为格外重要的情报,虽然从美国人监控的卫星上面是能发现点端倪的。
但这个师的性质已经跟之前的那些俄罗斯摩步师有很大区别了。
最简单的一个细节就是,大大减少整个师的履带车辆,取而代之的是轮式装甲车,这个细节,其实已经接近美国人军队体制改革中的斯崔克旅模式了。
因为目前发动类似二战集团军装甲作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局部战争才是主流,而美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直接面对面用坦克大炮轰击的情况更小,更多都是你打我的小弟,我摸你的小妹之类不对等作战。
所以面对差自己很多级数的敌人,装甲防御和进攻效应就有个需要重新定位的平衡点,坦克之类的东西简直可以横行无忌,随便塔利班、伊克拉反政府武装打,随便回过头一拳就打成粉末,但是在伊克拉战争中,这些又重又聋的重型装备,老远就把敌人吓跑了,而人家安放的IDE只要剂量够大,最先进的坦克一样可以炸出屎来,所以轻快的斯崔克装甲车,灵活多变,足以抵挡轻型武器,在面对IDE的时候,还更有逃脱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很多伊克拉反政府武装都交代,他们还没听见声音,轮式装甲车就悄无声息的靠上来把枪口顶在他们脑门上。
在运输方面轻型车的优势就更多了,齐天林的C17、C27运输机运送沙狐的便利性就可见一斑。
所以部队轻型化,就是为了强化中低烈度的反恐作战能力和部属灵活性。
但几乎所有搞军事研究的人得明白,美国人的轻型化也不是谁都能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制空权的前提下,俄罗斯人也不傻,所以他们的这个不知名新编师,就非常强调空步配合,这几乎是自从成立以来的训练主要项目。
但是最近突然风向一变,三个步兵战车团和装甲输送车团都停止了机械化作战训练,全部转向城镇化巷战训练,而且还是班排级规模的巷战演练、敌我识别、通讯系统改编、补给系统调整,全都在改头换面!
这一切,不得不让官兵们联想到十多年前附近那个著名的车臣格罗兹尼城市战,那可是绞杀了成千上万俄罗斯最精锐部队的死城,俄罗斯人在这个上面吃过很大的苦头,也积累了很多惨痛教训,这一次似乎要做出大改变了!
这些都是各处调集来的优秀精锐士兵,渴望作战立功,物资配备又好,士气非常高昂,最近还神秘的运来了好几个集装箱,里面全都是便装、卫星电话、集群电话、民用步话机,五花八门的各种不同的作战背心装具。
有心的战士能联想到附近几百公里外,跨过两三个国家正在进行的那场旷日时久的内战,面前这些东西不就是活脱脱的反政府军装备么?
趁着夜色,不知不觉期间,这些已经挑选过长相,更接近中亚地区面孔,不是太过明显的北部俄罗斯民族外表的士兵们,换上便装,手持五花八门的长短枪,就开始登上静静停在黑夜中的安124运输机,经过短途跃进,一个架次,就带走一千一百余人!
一千多人?!
真的,C17运输机已经算是美军最大的军用运输机,装个三百多全副武装士兵已经很猛了,可是这架分上下三层的安124运输机一口气就带走一千来人,这还是为了保证氧气量或者密度,按照这架空中霸王的载重量,可载货物一百五十吨,空间和载重量都是C17的两倍,就连华国粤东地区搞地铁买了德国人的车头,都是用这玩意儿空运过去的,相比之下,装重型坦克都是小儿科了!
所以量大就不起眼,就这么一架次就把首批人员无声无息的运到亚美尼亚的一个偏僻空军机场藏匿起来,这就已经越过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国家,距离叙亚利只有土其耳东部山区的库德尔人地区了。
因为安124的运载能力太过出色,北约在阿汗富的调动都频频租用乌克兰公司的这种机型帮忙运输重型装备,所以这点短途飞行没人注意到,安124就又回到自己原本应该呆的位置上去。
一千多首批巷战野战精英,就这么潜伏在土其耳边境上,等待接应。
而带领一百来名东欧籍哥萨克的买买提等人,也在到达叙亚利东北部以后,就散开成小队进入库德尔人区域穿插打探情况。
这个阶段的他们并没有携带什么枪支武器,更多是把地形勘探,环境侦察作为主要工作。
但是在接到一个神秘电话通知以后,买买提就特别穿过小半个地区,找到另一名华国士兵带领的三五人小队,辨别出其中一名哥萨克:“联系你的上级……带我们去我们应该接应的地方……”
这就是潜伏在哥萨克之中的一名俄罗斯探子,点点头,在这个还算和平的库德尔区域用手机跟自己上级联络以后,就带着买买提等十来个人往亚美尼亚去了……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伊克拉的一个伊斯兰圣战组织突然对伊克拉境内的库德尔人自治区发动了袭击!
正好就是聚居在土其耳、伊琅、伊克拉、叙亚利四国交接区域的库德尔人是相当抱团和骁勇的,土其耳这边占据了库德尔人半数的居民区,立刻就抽调了大量武装人员过去支援族人!
土其耳库德尔人区域一下就变得兵力空虚,外加持枪人员不那么打眼了……
第0796章 热闹
齐天林自从离开了荒原,上次也是远远的看过,这才算是故地重游,上车时候,就临时找柳子越要过她脖子上的那根皮绳,上面包着那颗神秘的小石头。
现在抱着儿子,玛若扶着母亲,三人就慢慢的顺着凹凸不平的沙石枯草地面走过去。
那片齐天林曾经焚烧遗体的地方早就长满了野草,十几个人的遗体烧成一团,这些年的风吹日晒,只留下一个桌子大的混杂土堆,也许是人体有机物质无机化以后凝结在一起,形成板结,但齐天林更愿意相信是这些战友们的冤魂不甘消散在空中,死死的抱在了一起。
但可能是遗体的营养,这一片的野草就长得格外茂密,让齐天林他们这样走过来毫不费力的就找到,他甚至还在不远处看见了自己当年用来打火的变形铁器,单手抱着儿子过去捡过来,放到土堆上,因为这一带的降雨量非常小,所以说不上多锈蚀,拿在手里好像恍然一梦,一切都不过是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可手里沉甸甸的儿子,提醒他一切都是真的,更何况小奥尼尔这在车上睡过一会儿,现在精神正好,又孜孜不倦的要去咬父亲的腮帮子,也不用力,就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亲昵,让齐天林心里的阴霾和感叹少了一大半。
干脆把儿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掏出皮绳上的石头放在土堆中央,又掏出战刃跟战锤,特别叮嘱蒂雅带过来,放在石头的两侧,点燃三支烟,跟三支香一样拜一拜,插在土堆缝隙里。
轻声给苏珊和玛若描述了那一晚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自己和大家从什么方向来,准备往哪里走,罗伯特要求大家各自逃命以后,他和队长分别走的哪个方向,自己在哪里找到他的尸体,当时是什么模样,一一描述。
苏珊这个时候就没有问他当时是怎么还能有力气找寻遗体的,只是按照齐天林的描述深深的凝望着这周围的一切,似乎在想念爱人那一刻是不是挂念着自己。
玛若一贯对罗伯特表达得有点漫不经心,但这时才一言不发,眼眶略微有些红,扶着母亲的手肘,只是注视着那个土堆,齐天林描述这就是大家的遗体焚烧以后的模样,就好像一座碑……
西方人其实没有齐天林这种拜祭的动作,母女俩都在胸前佩戴了一朵小花,这时候轻轻的放到土堆上,玛若看着齐天林重新收拾那些东西,才开口:“圣玛丽岛上,我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一个陵园,要不要把他们移过去?”
齐天林摇头:“不用,人死在哪里,就消散在哪里,但给每个人都在陵园里面立碑,一个小小的纪念碑,这方面美军的阿灵顿公墓做得不错,可以参考……”
玛若使劲点头的记下了。
天色已近黄昏,蒂雅在高点指挥着有些兴奋好奇的柳子越和安妮搭建帐篷准备野营,齐天林抱着儿子和女朋友站在一起,苏珊在他们前面,自己慢慢的往天边走,背对的女儿和女婿看不见她轻轻淌过的泪水,荒原上的风吹动她银白色的卷发,好半晌,才停止了这种追忆的情绪,转身对着齐天林露出一个溺爱的笑容:“我想,罗伯特对你们和他的外孙也会很满意的,所以我们将会一直努力,努力到保罗的那个心愿目标的完成!对么?”
可这位丈母娘从来都没问过齐天林要干什么啊……
还真是慈母多败儿,齐天林笑着就把儿子递过去在外婆身上乱爬:“好了,祭祀活动结束,算是一家人旅行的时光了……”
的确是,野营野炊的活动,从这里一直持续到加拉小镇,蒂雅也跟齐天林一起去拜祭了自己的母亲,除了觉得没能带个一儿半女来给母亲看,很有点嘟嘴之外,一路上经过的每一处她和齐天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都很兴奋,不停指着路边给柳子越讲述自己两人曾经经历过什么。
让柳子越也越来越明了,丈夫究竟是怎么一个人,很有访谈节目的探索挖掘性。
安妮不是很在意,转了一圈两三天就要求回班西加基地,蒂雅她们是搭乘羚羊直升机过来的,回到基地,她就自己和齐天林驾驶,仨姑娘坐在后面,关闭所有能对直升机定位的系统,仅仅依靠罗盘指针,回到那个宝藏洞!
苏珊没有来,她就在基地乐呵呵的和黑妞们照看四个小孩子。
可一降落,四位姑娘就顿时分成两边……
安妮和蒂雅显然对士兵坟墓感兴趣,一个收集查看枪械,一个研究历史事件……
玛若跟柳子越就从打开宝库的一刹那开始,就有点喘不过气,柳主播实在是要控制住自己的手才能让自己那种打开相机或者摄像机记录一切的职业冲动被摁下去,只能慢慢的把手指在几乎无尘的金砖上轻轻的摸过……有些仰慕的看丈夫:“真……有探险的味道,好像电影里面的情节……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我想和你一起,我也想体验那种探索的感觉。”
已为人母的柳主播现在三十出头了,可脸上的光彩好像才重新回到学生时代沉浸在热恋中一样,那种成熟的艳光跟睁大眼睛的认真模样交织在一起,别提多有魅力了,齐天林伸手就把她抱起来亲一下,还真有弹性:“会有的!很快,我们会去海底捞宝,跟那些相比,这都不算什么了!”
柳子越惊喜:“我们一起到水下去找?”
齐天林盘算点头:“没有问题!”有潜艇嘛……
乐得柳主播立刻送上香吻,说起来这样的生活还真是谁都梦寐以求的,对不对?
滚滚不断的财源,日益庞大的商业集团,健康成长的儿子和勇猛惊险的丈夫,经常能带来刺激跟爱恋,嗯,多了三个姑娘的事情就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了。
玛若才不看这种亲热戏码,头都不抬的埋头看一箱箱珠宝首饰:“搬一箱回去?直升机能多装多少?把蒂雅那姑娘挂在起落架上好不好?我们多搬两箱走?”
乐得柳子越嘲笑她:“那小老婆可是他的心头肉,多少珠宝都不换的!”
齐天林总算温柔的过去抱开她:“带一箱走吧,就是来看看,家里又不缺钱,而且安妮也说过,这里的东西大多都是有名挂号的,在古玩市场容易露馅,等着我们从海底捞宝贝,那就是名正言顺没人跟我们争了,就是我们家的!”
玛若还是尽量扭身小心的拿起一顶小王冠,试着戴自己头上问柳子越好看不,埋怨齐天林该提醒她带面大镜子过来照照的,齐天林看她娇憨的财迷样子也爱不释手,笑着出主意,你不会用手机拍个照片看看?
完全被珠宝迷了心窍的姑娘终于醒悟过来,一边埋怨自己笨,一边就开始折腾,柳子越还要提醒她别把金砖墙拍进去,最后索性帮她弄,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还是齐天林毫不吃力的搬了两箱珠宝首饰上直升机,反正羚羊本来就是五个座位,但是外面能外挂七百公斤的武器系统,因为有了灰背隼AW101直升机,羚羊就基本是支援和医疗功能,拆了武器装备架,所以现在绑两箱珠宝在滑撬上正合适。
那可是价值数千万的珠宝,直升机起飞以后,玛若就毫不顾忌自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