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屋夜话(无人来电) 作者:谢绝假言(成九龙)-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朋多道:“可能吧,我的同学李小喜去昆明玩过,机票也才300多块,贵阳比昆明要近一些,肯定不会超过300块。”

叶娉嗯了一声,说道:“我还从来没坐过飞机!”

高朋多苦笑道:“那就去体验一回吧。”

※※※

两人又沉默小会后,叶娉忽道:“我跟妈妈说,带你一起去怎样?”

高朋多心里其实也想去,只是不好开口。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却故意推辞:“你们又不是去旅游,我去只怕……”

叶娉道:“就是因为不是去旅游,我才想你能一起去,万一我们到了遵义,她又离开了我的身体,我怎么办?妈妈又背不起我!”

高朋多笑道:“你是准备把我当苦力备用吗?”

叶娉道:“你不想去算了。我估计跟妈妈说了要去贵州的想法后,妈妈一定会叫舅舅去。舅舅去了也是一样。我只是觉得你去的话,要自在一些。”

高朋多忙道:“那还是我去吧!”又道:“其实有一个人陪你就行了,姑妈不用去。”

叶娉道:“老妈不去怎么行?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

高朋多哦了一声,道:“也是!”

两人商量了一会去遵义的事情后,估计高学琴已经回家,于是也回家去。

高学琴已经买好了菜,发现他们不在家里,她不敢进门,正站在楼下给女儿打电话,恰好两人回来了。

三人回家后,叶娉跟妈妈说了要去贵州的计划。高学琴同意了,她也担心梅芳华魂归故里,可能会出乱子,有一个男人同行安全一些。说道:“等你舅舅来了,我跟他商量一下。”

两人趁她洗菜的时间,上网查到了很多有关遵义和遵义二中的信息。

快到11点钟时,高保国夫妇来了。高保国已听妻子说了昨天的详细经过,知道叶娉左脑受伤的事后,非常气愤,本想去找那四个女生的家长算帐,但贾春泥认为暂时不算这笔帐为好,一来那四个女生只是打了叶娉,是叶娉自己跳楼才摔伤脑子的,那四家人肯定不肯轻易承担这个严重的后果,事必要闹到法院去解决。而法院也多半不会支持他们的全部诉求。二来叶娉现在好好的,说她现在脑子有问题,弄不好反会将有鬼附身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大家商量一会后,最后听取了高朋多的意见:先别闹这事,只把医疗的相关证据保存好,如果以后叶娉没有事,便算了,如有什么事,再拿出这些医疗证据找那四家人算帐不迟。

说完这事后,高学琴又与哥哥商量去遵义的事情,她本想哥哥一起去,但高保国听后,觉得应该双管齐下:既要调查梅芳华和她那个走失的孩子的事情,又要顺滕摸瓜,继续通过那家凶宅的主人,调查那个女孩和她的“表哥”的线索。

这两件事情相较起来,高保国认为调查凶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放心让儿子去调查这件事,因此决定自己去查这件事,而让儿子陪她们母女去贵州调查另一件事。

高学琴觉得哥哥说的有理,虽然知道哥哥是个不怕事的人,但也有点担心,提醒他要注意安全。

高保国嗯了一声,说道:“没事,那个狗东西要是让我查出是谁,先痛打他一顿,再送他进公安局!”

※※※

接下来的三天里,叶娉和高朋多都各自回校上课。高学琴也照样做自己的小吃生意。只有高保国一人在忙这忙那,既要代妹妹预订机票,又要抽空调查那个凶手的线索,同时还得兼顾自己的洗车店的生意。

高保国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他并没有象儿子和叶娉那样,直接去凶宅调查,而是向这家人的邻居们侧面打听了一些情况。

他分析,梅芳华带回来的那张老照片上的八个女生,其中一个可能是凶宅主人的女儿。因此他重点打听了老婆婆的女儿的情况,结果查到了老婆婆的女儿名叫高雅,在西门街买了一个小门面,做一些复印、打字和广告的业务。于是他便去找高雅,发现她确实是相片上的女生之一。

高雅已经听说了家里相片不见以及母亲遇邪的事情,知道高保国一定与前几天到母亲家去“看房子”的两个学生有关系,虽然怀疑他们的目的并非象高朋多说的那样,是在调查所谓的舅舅失踪的事情,但也隐隐猜到他们调查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二十年前的那个房客以及她的“表哥”。

尽管不明白对方到底想调查什么事,但既然与家人无关,为了省去麻烦,她爽快地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了高保国:

二十年前那个租住于凶屋的女人名叫祝莉,老家在贵州省什么县乡下(那个县的名字,她也想不起来了)。

梅芳华带回来的那张老照片上,脸上有一颗黑痣的女学生名字叫楚方舟,是她的初中同学。因为她曾今是高雅的最好的朋友之一,因此高雅对她的家庭情况比较了解。

楚方舟的妈妈是贵州人,爸爸是X省人,她的爸爸在贵州省做了很多年的酱油生意,并因此认识了她的妈妈。结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楚方舟是小女儿。

楚方舟读初二时,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了。法院将已经参加工作了的大女儿判给了母亲,而将还在读书的小女儿楚方舟判给了父亲。

离婚后,她的爸爸便离开了贵州,楚方舟也随父亲回到了父亲的老家X省,并转学到高雅所读的XX中学,因此她们实际上只是初三同学了一年。

刚毕业时,高雅和楚方舟还有一些联系,但后来因为她的表姐祝莉到高雅家租房子,并跟高雅的哥哥高梁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故事,因此高雅和楚方舟也反目成仇。

祝莉敲诈了高家5000元“青春损失费”后,便搬了出去,之后没有再来找过高家的麻烦,也未再见过面,因此高雅也不知祝莉现在是否还在这个城市生活。

高雅已有很多年没跟楚方舟联系了,对她的现况也不清楚。但她还是向高保国提供了另外几名可能与楚方舟还有来往的女同学的信息。并叫高保国自己去找这些人打听。

星期四上午,也就是国庆节那天,高学琴、叶娉、高朋多三人乘上了X市飞往贵阳的飞机。高保国到机场送别了三人后,立即又去找高雅的另外几名女同学,终于从其中一名女同学那儿打听到了楚方舟的消息,她现在XX工商局上班,是一名中层管理人员。

虽然时间已是傍晚,但高保国还是不辞辛苦,立即找上门去,终于在楚方舟的家里见到了楚方舟本人。

楚方舟跟高学琴的年纪相若,也快到不惑之年了,虽然很注重打扮,远看还颇有些姿色,但也只能远看,近距离交谈的话,就会发现她的汝化得太浓了,脸上的粉也太厚了。

但化再浓的汝,施再厚的粉,也不能掩盖青春不再的事实,甚至反而有点欲盖弥张的味道。

皮肤虽然还是很白,但脖颈上已看得见几圈纹路,笑的时候,眼角的鱼尾纹也很明显。

高保国现在就跟她坐得很近,因此看得很清楚。

楚方舟虽然不明白高保国向她调查其表姐祝莉以及那个“表哥”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也隐隐感到不是好事,所以开始很不配合,不愿回答高保国的大半问题。

高保国喝了一口茶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在路上编好的谎话。

“好吧,看来我不说真话,你也不会说真话。”故意叹息一声,接道:“我其实不是想打听你的表姐,而是想打听我的姐姐。我们老家是X镇,我的姐姐二十年前失踪了,我们怀疑她有可能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毕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家人还是一直在想方设法打听她的下落!”

梅芳华是198X年贵州省高考文科状元,就算她还活着,年纪也要比高保国小几岁,但高保国有个妹妹,因此不想撒谎说自己的妹妹失踪了,而胡编出一个失踪的姐姐。

果然,楚方舟听了他的谎话后,戒心少了一些,脸上现出几分同情之色。

高保国摸出一支烟,点上火后,接道:“经过多方打听,我了解到一些情况,据说我姐姐失踪前跟你的表姐祝莉是好朋友,并曾跟你表姐在什么厂上过几天班,所以我想找到你的表姐,向她打听一下我的姐姐的消息。”

楚方舟听了,沉吟一会,才说道:“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我也有很多年没见过我的表姐了,甚至也可以说,我的表姐也失踪了。”

高保国吃惊地看着对方:“不会这么巧吧?你的表姐也失踪了?!”

楚方舟苦笑道:“当然,只是对我来说,她失踪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和她也有很多年没来往了,而且也没听到她的任何消息。不过,她只是我的一个表姐,而且只是我妈妈那边的亲戚,”她顿了一下,又道:“我想你也从高雅那儿打听到了我的一些情况。我的父母离婚了,我的妈妈是贵州的,我随爸爸来这儿后,开始几年,还跟贵州那边的一些亲戚通过信,但后来就没怎么联系了。

“祝莉的妈妈是我的妈妈的姐姐,因此她是我妈妈那边的亲戚。

“本来,我不该对外人议论我的表姐的坏话,但看在你寻找姐姐的心情上,我就说几句吧。我的表姐,也就是祝莉,她年轻时……非常风流,名义上是来这个城市打工,其实只在我爸爸介绍的一个工厂里上过几天班,之后便一直在瞎混,经常跟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而且……我们也从很多人那儿打听到,她因为嫌我爸爸介绍的那个工厂效益不好,因此自动离开了单位,一直在一些歌厅和酒店里当小姐!爸爸和我都很看不惯她的生活作风,因此我们尽量不与她来往。

“祝莉在这儿当了几年小姐后,便离开了这个城市,听一些人讲,她可能到北方当小姐去了,但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按年纪,她今天已有四十多岁了,因此可能早已经没做小姐了,但现在到底在做什么?在哪儿生活?我也不清楚。

“我有时跟我的亲姐姐通电话――你可能也听说了,我的亲姐姐判给了我的妈妈,她现在贵州省贵阳市XX公司上班――我们在电话里有时也会聊到祝莉,听我姐姐说,祝莉自从她妈妈死了之后,便再没回过老家,也没跟任何亲戚联系过,因此没有人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她叹了口气,见高保国沉吟不语,犹豫一下,又小心地说道:“也许你的姐姐跟我的表姐,情况有些类似,只是跟家人失去了联系,并不一定象你们想象那样,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高保国当然能听得懂对方的玄外之音,她是在暗示他:你的姐姐既然跟她的表姐是好朋友,那么有可能也是一个小姐!

高保国苦笑一下,心道:“我当然没有姐姐,我想调查的梅芳华也不可能是你说的那种人!”

他迟疑一会后,终于更直接地问道:“请问你认识一个叫梅芳华的女人吗?”

楚方舟神色顿了一下,看了他一眼,才说道:“不认识,她是什么人?跟你姐姐也有关系吗?”

高保国虽然在注意观察对方的神色,却看不出对方的吃惊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有点吃惊。

“我也不认识梅芳华,只是听一个人说,你表姐好象认识梅芳华。而且,梅芳华也是贵州的人。”

“哦!那我不知道这个人,也许我表姐认识她吧?我表姐虽然是外地人,但她因为工作的关系,社会交往很复杂,她认识的好多人,我都不认识。”

高保国点点头,又问道:“请问你表姐的老家是贵州哪儿?”

“……贵州省习水县。”

“哦,那他的表哥――其实也是你的表哥,也是习水县的人吧?”

“表哥?我们没有表哥!”

“没有表哥?”高保国吃了一惊,“我听你的同学高雅说,二十年前,你的表姐跟她的哥哥高梁发生了一点故事,当时你的表哥还出面调停了这件事。她还记得你表哥的大概长相,说他长得不太高,皮肤有一点白,象个知识分子,还有一辆黑色的摩托车。她甚至还记得很清楚,两边的人坐到一起谈判那天,是个下雨天,你的表哥还穿着一件墨绿色的雨衣,就是以前八十年代很流行的那种雨衣。”

楚方舟听了想了一会,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们没有表哥,你说的这个人可能是我表姐当时交往的一个男朋友。”她苦笑一下,“其实也不算男朋友,那个男人早就结婚了,老家也是贵州的,但到底是贵州哪儿的人,我记不得了,反正是农村的。他也是出来打工的,他跟我表姐其实只有一些……不正当的关系。”

高保国见她神色不似说谎,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还能记得他的名字吗?”

“我跟他不熟,只知道他当时在XX公司当保安。怎么,他也跟你姐姐的事情有一点关系?”

高保国苦笑一下,说道:“难说,我只是听说有这个人,心想我姐姐既然和你表姐是好朋友,那她的表哥也有可能知道我姐姐的一些情况。”

“哦。”

“你知不知道这个男人现在哪儿打工?或者在哪儿生活。”

“不清楚。我跟他连认识都谈不上,何况我连表姐现在的情况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知道这个男人的情况。”

高保国点点头,通过这番谈话,他直觉对方可能与梅芳华被害的事情没有关系,甚至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又问了一些问题后,便告辞了。

第十章 魂归故里

2009年10月1日,中午13点17分,高学琴、叶娉、高朋多三人到了贵阳。

虽然三人都是首次乘坐飞机,又是首次走出省境,但因为高朋多和叶娉来之前在网上查到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因此他们并没有因人地生疏而感到紧张和慌乱。

出发前,高朋多特意整理了一下自己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将一些重要内容编辑成了一个WORD文档,并找一个打印机将整理的文件打印了两份。他和叶娉一人一份。

两人在飞机上时,就多次将打印的文档拿出来看,上面的内容除了一些有关贵阳、遵义以及遵义二中的交通方面的信息外,还有一些风景名胜、地方特产、以及风味小吃之类的信息。

但他们乘出租车进了贵阳市区后,与贵阳有关的大半信息却根本用不上――高学琴听说当天下午17点37分,有一趟贵阳至遵义的列车后,当即决定今天就乘这班列车前往遵义。

叶娉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高朋多,但毕竟他们不是来旅游的,所以对妈妈的决定不好说什么。而且她自己也不敢贪玩,此次出行,全部开销都来源于她“拾”到的钱,而这些钱真正的主人显然应是梅芳华,梅芳华就附在她的身上,看见他们用她的钱游山玩水,就算不说什么,她自己也不安心。

※※※

高朋多看出叶娉对自己有一点歉疚感,说道:“你不要乱想,我没有不高兴。我们本来就不是来旅游的。”

叶娉朝他一笑,故意开玩笑:“你本来就是来准备当苦力的!”又安慰道:“我们吃过中饭后,还是去甲秀楼看看吧。要是时间来得及,还去黔灵公园逛一会,来不及就算了。”

高朋多道:“就去看一下甲秀楼吧,黔灵公园有点远。”

叶娉道:“好吧。”来之前,她还有一点既调查又旅游的想法,但真的踏上贵州的土地后,她心里产生了一种莫明的紧张和恐惧感,没有多少游览兴致。

高学琴本想随便找家小馆子吃中饭,但叶娉高朋多却不想太虚此行,都提议去吃网上查到的一些风味小吃,高学琴听说那些小吃都不贵,也觉不应太扫年轻人的兴,便依了他们。

高朋多问叶娉想吃什么,叶娉道:“我想去吃‘丝娃娃’,你呢?”高朋多道:“反正都是没吃过的东西,你说吃丝娃娃,就吃丝娃娃吧。”他们拦住一个行人,问明地方后,便打的去了一家可以吃到丝娃娃的小馆子。

丝娃娃是一种贵阳特有的小吃,用手掌大小、烙得很薄的面皮裹着各种切成丝的素菜(用开水过熟),包成上大下小状,依个人口味灌入调好佐料的辣椒水后便可食用,是一种在贵阳盛行多年的小吃。

三人入座后,点了三碟面皮(面皮5元一碟,一碟10张。按皮的个数算钱,菜随吃。),但不知是心情原因,还是坐飞机累了的原因,叶娉和高学琴觉得没有传说的那样好吃,两人都只吃了一半,只有高朋多消灭光了自己的一份,并说味道不错。

吃过中饭后,高朋多在一家小卖部买了三瓶矿泉水和一瓶口香糖,然后招了一辆出租车,去看他们在网上查到的贵阳市风景名胜甲秀楼。

甲秀楼是一座着名古楼阁,矗立于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此楼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是贵阳文化发展史的重要标志。

甲秀楼结构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此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楼高20米左右,有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飞甍翘角,烟窗水屿,如在画中。浮玉桥全长90余米,如白龙卧波,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历代骚人在此楼上题咏甚多。

今天是国庆节,旅客比平日多了十倍不止,高朋多不爱文学和历史,所以对这种人文景观兴趣不大,上楼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番后,便不想逛了,对叶娉说道:“照几张相就走吧。”叶娉因为过会还要去赶火车,也没心思多逛,说道:“好。”背依栏杆,随意摆了一个姿势,先来了一张单照。又跟妈妈合拍了一张。然后拿过相机,给高朋多和妈妈各来了一张单照。

下楼后,高朋多又找个角度,给甲秀楼拍了一张,然后三人又或单照,或合照地拍了几张后,又请一个游客帮三人照了一张合影,便收起了相机。

本来三人已没心思玩了,但现在时间才两点过,去赶火车还早,于是又去街上逛了一会。因为带着行李,逛不多会便都觉得累了,见街边有个小广场,就到广场上找个空着的长椅子坐下来休息。

他们向人打听清楚了去火车站的路程和方向后,就在广场的长椅里无聊地捱到16点30分后,才打的去了火车站。

17点30分,三人终于坐上了K9486次贵阳至遵义的列车,贵阳距遵义约155公里,火车行驶了3个半小时后,于晚上21点到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遵义。

火车站前停了很多等客的车子,有出租车,有专跑火车站的小型中巴车,还有一些摩的,他们没有抢到出租车,只好上了一辆中巴车。

虽然他们早已在网上查明遵义二中的位置,但毕竟只是一些文字和图片介绍,跟实地比起来,还是有距离感。无巧不成书,他们向同车的客人打听时,其中一个青年人正是二中的老师!

三人又惊又喜,高朋多立即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几句废话后,他才提到梅芳华。“我爸爸以前也在二中读过书,那还是80年代的事了,他说二中8X年高考出了一个全省文科状元,还是一个女生,高考数学成绩还是满分!”

青年老师说道:“有这回事,我听一些老师说起过。听说那女生的爸爸以前还是XX小学的老师。”

三人都是一惊,均想:“原来她爸爸还是一名小学老师,那她的家应该不难打听到。”

青年老师叹了口气,又道:“不过那家人很不幸,听说就在她高考中了状元那年,她哥哥的小孩走失了,听说当时负责照看小孩的正是这个女生,他们家找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那女生心理压力太大了,可能精神出了问题,也莫明其妙地失踪了!这么多年了,还在不在人世也不好说。”

三人都惊呆了。原来失踪的不是梅芳华的小孩,而是她哥哥的小孩!

是这位老师不清楚情况,说错了,还是梅芳华记忆混乱,把哥哥的小孩记成自己的小孩了?

呆了一会,高朋多才问道:“是她哥哥的小孩?我爸爸弄错了吗,他说是她自己的小孩呀。”

青年老师苦笑一下,说道:“你爸爸肯定是听人乱说的,那女生当时才高中毕业,怎么可能有小孩?”

高朋多吁了口气,心道:“原来我猜得不对,她不是数学老师,而是一个学生!”

一直没开口的叶娉忽然出声问道:“我……哥哥后来找到他的小孩了吗?”

高朋多高学琴听她说出一个“我”字,心里都紧张起来,看叶娉时,只见她神色很忧郁,好象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青年老师把“我”听成“哦”了,叹了口气,“不清楚,可能没找到吧?”

叶娉低下头去,不吭声了。

高朋多高学琴都已察觉她神色不对,怕刺激她,不敢再多问。高朋多哦了一声,岔开话题,问姑妈道:“现在几点了?也不知还好不好找宾馆。”

高学琴知道他的意思,假装拿出手机来看。“我手机关机了,我开机看一下。”

青年老师见他们不再理睬自己,也闭上嘴不说话了。

※※※

十余分钟后,车子开进了遵义城。进城没多久,中巴车便在一个大转盘处靠边停下了。

车上的乘客大多是本地人,因此不用说明,也知道到点了,纷纷提起行李,争先恐后地挤下车去。

这儿是专跑火车站线路的中巴车的临时停车处,三人跟着大家下车后,只见路边停着十余辆中巴车,后面的车紧贴在前面的车后面,连成一条中巴车的长龙。

乘客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